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篇一: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棚户区改造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善民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供大家参考。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篇一: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棚户区改造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去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专程视察了徐矿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来徐调研棚户区改造工作,并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建设厅对徐州的工作要求,市委、市政府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科学部署,全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徐州市棚户区基本情况
徐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江苏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家在徐州先后布点建设了近千家重化工企业,这些企业在为全省乃至全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建成了一大批企业职工住宅,聚集着一些平房和简易楼,由于经营不善或改制转轨,企业无力对房屋进行维修、改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棚户区;徐州又是全省唯一的资源型城市,在矿区及城市周边地区陆续建成了大批的矿工住宅,并由此衍生成出大片的棚户区。
历史原因形成的这些棚户区具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破
损严重,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30年,阴暗窄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区内普遍自来水没有入户,居民仍使用公共厕所,道路狭窄且没有排水,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职工支付能力低,既无能力出资改造房屋,更无能力购买新房。四是商业化运作
难度大。棚户区大部分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区位较差,房屋密度大,动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改造,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
徐州是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在推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中举足轻重。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赋予了徐州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推进徐州棚户区改造,对于进一步提升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和谐徐州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徐州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和进展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部署和要求,我市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拆迁307万平方米,其中,涉煤棚户区150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即2009度完成15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其中徐矿集团30万平方米,贾汪区20万平方,市区102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155.55万平方米。
经过一年的奋斗,截止去年底,全市已启动棚户区拆迁项目
37个,涉及拆迁面积17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2009年的拆迁计划。其中,贾汪区完成拆迁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25%。徐矿集团完成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完成计划任务的106%。主城区已启动拆迁13个项目(含鼓楼区大马路自己实施的项目),涉及拆迁面积118万平方米,完成09年拆迁计划的116%。主城区签订迁安置协议的房屋面积99万平方米,已拆除房屋92.68万平方米。
2009年全市计划购买和建设拆迁安置房140万平方米(其中徐矿集团43万平方米;贾汪区17万平方米;主城区80万平方米)。截止去年底,全市购买和建设安置房面积总计139.89万平方。加上已落实规划设计并已用于安置的安置房面积达到180万平方,超额完成计划任务。
我市全力推进棚户区取得的明显成效,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去年底我市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破格争取到中央投资计划2.15亿元,2009年度先期到位1.5亿。
三、我市棚户区改造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我市按照“一个着力、五个结合”,即:着力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居住条件,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发展、城市转型相结合,与土地资源整合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相结合,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市区联动、上下结合,突出重点、成片改造,统一规划、综合配套,封闭运作、政策扶持,以人为本、妥善安置”的基本原则,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
(一)细化前期工作,确保准备工作做细做透
首先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从2008年4月开始我市会同省建设厅、省政府研究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徐州棚户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表格调查等形式,调查了棚户区的总体情况。
其次是组织各区对列入计划的实施项目深入开展排查,按户填写
《棚户区拆迁安置意见调查表》,全面摸清了每个棚户区内居民住房、人口、经济条件、户型、面积、安置意愿等情况,做到了“房产状况清、动迁面积请、补偿数量清、群众意愿清”。
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精确测算的基础上,结合各棚户区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先后进行了,对棚户区改造资金平衡情况进行测算,编制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制定《棚户区改造拆迁项目简易审批程序》和《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简易审批程序》,细化明确规费减免政策,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如为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我市对所有涉及到的审批项目进行了专项清理和集中缩减,将棚户区改造拆迁许可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项压缩为9项、项目建设审批事项由原来的60项压缩为15项,时限分别缩短至30和18个工作日,此举使我市这一投资60余亿的重大项目前期审批时限缩短至48个工作日。这些大量细
致的前期准备工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引导。采取张贴公告、发放资料、座谈讨论、现场动员、发动党员干部等方式。深入宣传棚户区改造政策和意义。组织各区工作人员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逐户上门宣传政策,统一被拆迁居民的认识,确保动迁户明白政府的“棚户区改造政策、动迁措施和安置方案”。
(二)建立适应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机制,确保工作职责理顺
2008年10月市政府成立了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市棚户区改造的组织、推进、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
各区和徐矿集团组建了棚户区改造领导机构。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年度城建重点工程,纳入市对各区、各相关部门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与各区、各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建立绩效问责和考核奖惩机制。
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2008年成立了国有新盛投资公司,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融资平台。新盛公司作为棚户区拆迁改造和安置房建设的投资方,全面统筹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所需资金,负责资金的审核、拨付、监管、项目的成本测算、优化拆迁安置方案和规划方案工作。棚户区改造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责任制,各区政府作为棚户区拆迁和安置房建设的实施主体,负责本辖区内棚户区改造的具体组织领导工作。审计、监察部门做好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跟踪动态监管、审计工作。贾汪区、徐矿集团分别负责所属棚户区改造工作及资金运作,市政府按拆迁面积给予补贴。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高效运转的工作管理机制。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1、强化组织领导体系。我局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局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拆迁工作机构和协调机制,全力推动拆迁改造各项工作。一是要求各区成立以区委书记为政委、区长为总指挥的棚户区改造工作指挥部,各区还要在拆迁改造现场设立由分管区长任现场总指挥,辖区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任常务副指挥的棚改工作现场指挥部,狠抓现场推进;二是各区棚改办要统筹负责本辖区棚改工作,按照“区
篇二:棚户区改造工作汇报
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
努力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
在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所紧密结合各项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棚户区改造工程,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最大幅度地改善职工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现将点滴做法作以汇报。
一、强化认识,形成推进“棚改”的态势
我们***经营所是全局建所较早的山上场所,也是目前人口、住户较多的山上单位。据统计,全所原有住房中有58%的房屋是坯瓦结构的,其中有12户是64年建所前建的,有60余户是70年代
建的,多数住房已成危房。可以说职工的住房条件,在全局山上单位是最差的。
今年5月份,我们贯彻落实局党委、林业局在山上单位实施棚改的重大决策,也拉开了着力改善职工生活居住条件的序幕。回顾在“棚改”之初,我们认为:要想让全所职工群众最大化的参与,第一要务是,要在全所上下树立正确认识,于是我们分层次展开了宣传攻势:
首先统一领导班子的认识。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学习局党委、林业局有关“棚改”的部署,每个成员谈认识,表决心。所长苏立国同志首先发言:他说,我过去曾经在2个山上林场所工作过多年,但没有一个单位职工群众的居住条件这么差,我们应该抓
住这一契机,按照局党委、林业局的要求,把这件民生大事抓好。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让全体班子成员坚定了信心。
其次是统一党员的认识。在党小组会、党员大会上,支委成员一方面宣传棚改政策,一方面向党员表明了班子抓棚改的决心,党员纷纷表示:这是改变单位面貌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领导有决心,我们就铁了心。
再次是抓普通群众的认识。以支部牵头,组成有工会、团支部、妇女组织参与的宣传小组,及党员义务宣传小组,走家窜户搞宣传,重点答疑解惑,向职工群众讲解局党委、林业局的棚改政策,宣讲单位抓棚改的构想和决心,收到了让多数职工安安心心参与,明明白白建房的效果。
二、精心运作,把握实施“棚改”的环节
通过以上的工作,多数居民住户都表示,积极响应林业局号召,参与单位的“棚改”。为实施“棚改”营造了氛围,在实际运作中,我们重点把握好以下环节:
一是把好规划关。由于我单位新建房没有新址可选,只能拆旧房新建房,或在原居民区内的部分空地处建新房,这不仅给“棚改”,也给规划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我们班子多次实地察看,组织人员测量,反复测算,几经讨论规划事宜。当职工群众看到苏立国主任为规划,多次到现地征求意见,一位职工群众曾感动的说,主要领导这么重视,单位很快就会大变样了。
二是把好稳定人心关。在拆迁房屋中,我们形成了文字书面
拆迁协议,履行必要手续,力争做到规范化。既使拆迁户吃下了定心丸,也为单位稳定推进棚改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文书。
三是把好旧房拆除关。由于5月份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加之拆除旧房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专门成立了以后勤人员中,党员干部为主体的旧房拆迁小分队,下设拆除组,协调组,后勤组,负责统一办理拆除工作,尽量不损坏旧房拆下来可利用的物品,既把拆迁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又保证了拆迁的安全。
四是把好质量监督关。房子的质量是建房户最关心的大事,也是决定棚改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所长苏立国的提议下,经班子研究决定:专门成立了由书记挂帅,外业人员组成的建房质量监督小组,并在他们当中进行各项标准的培训,从挖地基槽,焊地基砂,砌地基石,打圈梁,砌砖墙,抹墙面,安门窗、上彩钢瓦,到接上下水,盘炉子,搭火炕,打内间等,对建房过程中各道生产工序进行全方位监督,力争使质量上乘。
五是把好住房分配关。由于在棚改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全所新建住房进行了统一规划。过去一些老房建筑面积小,同一地段原有住户多,再加上每栋房之间的距离都进行了统一规划,还有在部分空地上新建了住房,所以在新建住房的分配上,是一个敏感点,必须解决好。为此根据林业局的要求,我们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形成了分配办法,并召开了建住房分配大会,严格按照分配办法运行,体现了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性,较好地解决了住房的分配问题。
三、加强领导,切实保障“棚改”的实施。如何有效地解决“棚改”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加强领导入手,及时破解瓶颈问题,打造实施棚改的绿色通道。
一是建立了领导机构。我们成立了以所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凡是涉及棚改的重大事宜,均由所长主持领导小组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领导小组下设建筑工地前线指挥部,由党支部书记和一名副主任负责处理,协调各项事宜。
二是建立了决策机制。对一些实际问题,及时研究对策。
从考虑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我们一项一项测算新建房和改建房的所需费用,最后向开发商商谈承包价位时,被其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其中改建房未收取职工群众一分钱,更是得到了职工群
众的认可。面对个别建房户,因经济暂时困难,一时无法交齐全部建房款,我们制定了先预交,再补交的交款办法,及兼建50和25平米大小两种户型,较好地解决了个别户的资金短缺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从兼顾房屋的审美观出发,我们还对瓷砖,涂料质地及颜色的搭配进行选材定色。
三是建立了抽查制度。不放任管理,虽然有工地现场监督员,单位主要领导还经常到现场察看施工进度和质量,当看到施工方采购的小红砖质量欠佳时,当即要求施工方另找生产厂家,很快一种新型质量看优的小红砖重新进入了工地,再一次让职工见证了单位的重视,切实在为林业局严把质量关。
四是建立了反馈制度
。对一些单位自身能够解决的共性问
题,我们例会研究后,以文字书面或会议等形式告知,仅在建房过程中,张贴的有关通知就达20余份。对单位自身难解决的问题,我们积极向林业局进行反映,针对个别困难户,确实无能力建房的,如果不拆除,扶持其新建房,又影响整体规划效果。林业局高度重视单位反映的这一情况,赵局长、李书记亲自率领有关领导和部门人员,现场解决相关问题。既体现了林业局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关心厚爱,又较好地解决了棘手的难题。
五是建立了研讨制度。对一些职工提出的刁难问题,我们首先本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还积极学习有关规定,集体研究找对策。一位老职工在自家原来的院落附近,私自挖一鱼池,这次棚改后被占用,要求给予适当补偿,我们通过查资料,研讨
后,向其宣传国家在土地占用方面的规定,使其收回了个人的无理要求。
通过以上粗浅做法,我单位的危房基本全部拆除,职工自愿不要企业的补偿、企业真心实意为职工着想。既解决了职工的住房的问题,又改变了单位的面貌。一个暂新的林场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棚户区改造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愿借这次会议东风,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经验,加以整改,不辜负局党委、林业局寄予的厚望,和职工群众的期待。
篇三: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1111111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
棚户区改造是县委、县政府一项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按照省、市政府对我县的工作要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工作,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上下联动,全力推进。
一、棚户区基本情况
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单位的职工住宅,由于上世纪末的单位改制转轨,房改政策的落实,成片的房改房、公房都没有及时的采取维修、改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棚户区。历史原因形成的这些棚户区具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30年,阴暗窄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区内居民普遍仍使用公共厕所,道路狭窄且排水系统落
后,房屋设计不科学,居民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职工支付能力低,既无能力出资改造房屋,更无能力购买新房。四是商业化运作难度大。棚户区大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房屋密度大,动迁成本高。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改造,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随着省、市政府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政
策,赋予了资溪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资溪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和谐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和进展情况
按照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县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力争在2017年底前改造户数582户,房屋建筑面积约
3.53万㎡,基本完成我县中心城区内的棚户区改造。目前进展情况:2014年启动了林业局县城交验站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总面积约4246㎡,共64户(含火车站原铁路给水所),土地面积约14.82亩。其中:房改房建筑面积约3418㎡,公房建筑面积约828㎡,项目总投资约1008.2万元,安置建筑面积约6820㎡。现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2015年已着手对农药厂棚户区项目进行改造。改造建筑总面积约3467.54㎡,改造户数66户(其中:房改房建筑面积约1384.67㎡,公房建筑面积约2082.87㎡),土地面积约11.27亩,项目总投资约1500万元,安置建筑面积:4143㎡。
三、我县棚户区改造的主要思路和做法
我县按照“一个着力、五个结合”,即:着力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居住条件,把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发展、城
市转型相结合,与土地资源整合相结合,与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相结合,与改善城市环境相结合,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分布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完善配套、同步建设”的基本原则,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加以推进。
棚户区改造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项目,必须做到规划先行,依规实施。我县聘请专业的设计单位编制了《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设计方案(2013-2020)》,该规划设计方案详细提出了棚户区改造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改造目标和期限,制定了改造项目和年度改造任务。为下一步的实施改造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改造规划。规划设计方案中还提出了棚户区改造的操作要求:
1、合理选址;为更好更快的推进我县城区棚户区改造进度,棚户区改造应遵循优先选择自改积极性较高,改造后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或改变城市区域面貌的项目。对自改积极性不高,改造难度较大的项目坚持耐心动员,争取做到棚改无上访、无纠纷,做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2、设计房型;在合理选址确定项目后,根据棚改居民
的意愿,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房型,改善
棚改居民的居住环境。
3、配套公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必须按规定配建物业管理公共经营性用房。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红线外的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列入当年重点工程建设计划,优先组织实施。
推荐访问:棚户区改造进展情况汇报 棚户区改造工作总结 棚户区 工作总结 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