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例文)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例文)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

发布时间:2022-09-07 18: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例文)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供大家参考。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例文)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 范文) ) 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袁 xx,女,汉族,中共党员,1986 年生。20**年入职,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先后担任 07 级、10 级、11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辅导员,担任 xx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数计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并承担《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普通话》课程教学任务。

 一、“相亲相爱一家人”:注重班级建设,体现民主化管理 凝聚力是班级建设的灵魂。该同志非常注重班级凝聚力的塑造。在工作中她强调以“小家”(宿舍)带动“大家”(班级)的管理模式,形成“辅导员—班干部—寝室长—室员”和“学生党员—青校学员—优秀团员—普通学生”为一体的联动管理机制。学生工作无小事。为能更快融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该同志经常加班,通过谈心、走访宿舍等形式走近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她为每位同学制订了《大学生活点滴记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爱好特长、奖惩记录等。该同志还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娱活动,帮助学生在集体中找寻归属感,培养学生自信心。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崇尚自由与民主的特点,她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通过建立教育博客、qq 群、邮箱等形式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在博客里,匿名留言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抒发心情的场所。每周五下午固定的学生谈心时间,既是她倾听学生思想的时刻,也是总结一周学生工作得失的契机。

 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关注特殊群体,收获别样幸福

 贫困生和后进生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需要格外的关心与爱护。该同志将他们看作是“受伤的太阳”。她所带班级中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学生思想包袱较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很容易造成孤僻性格。为此,她给每个班级都建立了“困难学生档案”,通过侧面引导、活动组织等形式对这部分学生加强教育。一方面帮助困难学生树立自强自爱之心,一方面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有时候,学生深夜突发疾病,她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有时候,贫困生交不齐学费,她会先拿自己的工资代为垫付。后进生是班里另一个特殊群体,这部分学生普遍缺乏自我认同感。她鼓励学生先从另一个侧面认识自己,寻找自我认同。她所带班级的某位同学一度沉迷网游,已挂科多门,丧失了学习动力,该同志曾多次找该生谈话,对其进行思想疏导,经过很长一段的思想教育加监督引导,该生顺利毕业,并考取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

 三、“送你一双隐形的翅膀”: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该同志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对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由于是跨年级带班,她引导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阶段的学习规划。在教育学生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师范技能,组织学生开展“上一次讲台、做一次老师”试讲活动。对于毕业班学生,她通过主题班会、职场模拟等形式加强学生求职技巧、求职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她还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为学生争取就业机会。20**年她参加了省就业指导人员培训班学习,并在结业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她认真揣摩就业指导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学会做事”。她相信每位学生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等待飞翔。

 四、“让校园充满爱”:依托社团活动,培养志愿精神 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协会的每次活动她都周密策划、认真组织。该社团相继开展了“义务支教”、“奉献一支笔的力量”、“微笑 xx”、“情系 22 路公交”等一系列有意义和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夏,还是冷风袭人的

 秋冬,她都带领广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活跃于校园内外,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志愿者行动收获了众多赞许与肯定,xx 教育电视台曾多次报道我院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风采,该社团也连续几年被学院授予“十佳社团”荣誉称号。

 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钻研课程教学,提高个人素养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该同志努力钻研课程教学,认真夯实旧知、积极探索新知,求真务实,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除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她还承担了两门公修课教学任务,认真备课、上课,注重总结提高,现已初步掌握了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不断提升。工作之余,她还认真撰写学术论文,以知识充盈自己,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付出的是辛劳,收获的是感动 该同志的工作博客里珍藏了许许多多学生的青春故事,也铭记了她做学生工作的点滴,博客成了她和学生共同的“心灵空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所带班级曾多次荣获“省文明班级”、“校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所带学生荣获“河南省大中专优秀应届毕业生”、“河南省文明学生”、xx 学院“校园明星”等荣誉称号。所带班级考研率位居同届行政班前列,其中还涌现出了多个考研“明星宿舍”。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该同志以“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的工作精神,努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航人。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

  朱 xx,男,1980 年生,中共党员。20**年 8 月入职,任专职教师,20**年 9月,任文学教研室主任,并兼任中文系“玄墨书法协会”会长。

 一、爱岗敬业、扎实工作,提升业务水平。

 在过去的 6 年中,朱 xx 老师执教过多门课程,既包括大学语文、三笔字、公文写作这样的公共基础课,也包括写作学、中国当代文学等专业基础课,也有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这样的专业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他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经过 6 年的锻炼,朱 xx 老师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胜任基本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每年的学生评教中,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教学能力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技能,教师是一个需要花费精力和心血的职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力争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教师。

 二、勇挑重担,热情服务。

 由于 xx 师范学院 xx 学院的特殊情况,有些课程比较繁重,给新进老师带来了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朱 xx 同志积极协助文学教研室的同事们,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安排的任务,不让一门课落下,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让他们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展。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限制,有些课程需要与外聘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课程结束后,还要及时地批阅试卷,登载成绩。对新老师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他通过听课,谈心,课下交流,使新老师的业务水平得到较快的提升,为 xx 学院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学生毕业论文及实习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 4 年本科学习的一个标准,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对于 xx 学院教学水平的一次考验。在这 6 年中,朱 xx 老师每年都指导一部分同学的毕业生论文,从选题,写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到论文思路的整理,如何注释,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详细认真的指导,从每年的 2 月份开始,到 5 月份结束,论文指导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动力,毕竟教学相长,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朱 xx 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新的学术生长点,对科研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师范生的师范技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这其中,每年的 9 月份,朱 xx老师都要指导一部分毕业生的教育实习工作,通过阅读学生们写的教案,到在微格教室听取他们讲课,在不同的方面与他们进行交流,包括板书,语态,着装,谈吐,各个方面去完善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四、虚心求教,提高教研室工作能力。

 教研室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学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仅是教学工作的辅助手段,而且对于教学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1.6 年来,xx 学院已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规章制度及考勤制度,行政部门组织召开每年的工作安排会议,布置年度实行工作目标,将考评结果列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年终绩效。在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教研室活动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文系文学教研室在朱 xx 老师的带领下,每一位教师都积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完成学校学校下达下来的任务,不拖中文系的后腿。

 2.每周开展教研室活动,每一个教师力争每周听课 2 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听课之后及时反馈意见,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完善起来。每 2 周开展一次教研室会议,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之后的发言做好记录,保存在教研室活动记录本上。朱 xx 老师认真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朱 xx 老师每年积极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的校内实习和微格教学活动,认真批改教案,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尽快让同学们纠正,对于同学们教学技能的提高尽职尽责,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让同学们的教学技能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加以引导是我们的责任。

 五、学术和科研 学术和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些问题和思考就是学术论文的雏形,一篇正式的学术论文,代表着高校教师的教学思考能力和学术潜力,不可忽视。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朱 xx 老师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学术论文。比如发表在 xx 学院院报上的《青蛇形象的演变及其意义》,就是他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的阐释。另外,参编了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甘肃女性文学论稿》。另外,朱 xx 老师在教授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过程中,思考写作了《通俗小说如何入史——兼评大众文学与武侠小说》。

 在中文系举行的学术讲座系列活动中,不吝拿出自己的一点点研究成果,朱老师作了题目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肺病隐喻》的学术讲座,虽然研究成果不见得多么成熟,但是作为一个积极的实验,还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的。

 20**年 4 月 5 日到 7 日,朱 xx 老师还到 xx 大学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创新研讨会》,会议上听取了著名学者朱栋霖、温儒敏、范伯群的演讲,获得在教学上的很多经验,得到了很大启发。

 获奖情况:(略)

推荐访问: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例文)与高校优秀教师事迹材料合集 优秀教师 事迹材料 高校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