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5篇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5篇

发布时间:2022-08-30 19:05: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5篇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篇1

  深刻把握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立德树人的奠基工程。要以基础教育强师之策,打造一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基础支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助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发端。要以基础教育强师之策,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养,为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教育的直接依靠力量。要通过基础教育强师之策,加快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相互促进的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加强烈,期盼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要通过基础教育强师之策,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实现家校协同育人,实现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服务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顺应人民期待,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生活需要。

  加快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

  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素质。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课程,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推进师德师风基地建设,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完善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引导教师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打造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师队伍。

  以教师教育模式创新为突破,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实施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改革培养模式,加大教育硕士培养力度。改进教师教育内容,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知识、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协同育人、融合教育实施、科学教育提质、数字素养提升等。深化精准培训改革,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完善教师培训自主选学机制,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衔接的“立交桥”。实施“国培计划”,示范引领各地教师全员培训。着力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家、大先生,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以深化教师管理改革为牵引,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治理水平。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分类评价。完善岗位管理制度,适当提高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具备条件的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依据标准自主评聘中、初级职称和岗位,鼓励地方探索具备条件的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范围内自主评聘高级职称和岗位。切实减轻非教育教学负担,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优化教职工编制配置管理,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加强人员和编制的动态调整,不断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管理,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求,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不断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地区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师资均衡配置。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依托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和地方高水平师范院校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师范生,实现到2035年为每县培养100名左右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轮岗、支教讲学激励机制,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形成“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从教时间越长、教师待遇越高”的格局。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支持地方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力度,解决教师队伍住房困难问题。

  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以“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为总要求,坚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教师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级教师培训项目开发、遴选优质资源,服务广大教师。大力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治理,推动师范生、教师、教师资格等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支持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推动相关管理系统深入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信息化决策和便捷化服务支撑。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确保教师信息安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精准帮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挖掘和发挥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以新技术为教师赋能、为教师减负。

  加强实施保障,切实实施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加强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通过建立标准、项目拉动、转型改制等举措,推动各地构建完善省域内教师发展机构体系,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开展试点改革。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统筹,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高校、教师发展机构、中小学等协同,开展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师范生培养、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事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通教师培养、使用、管理、发展体系,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深化评价改革。改进师范院校评价,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将培养合格教师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引领师范专业特色发展、追求卓越。探索建立符合教师教育规律的师范类“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加强协同合作。实施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以组团形式重点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师范院校,整体提升教师教育水平。通过师范院校协同支持,建强一批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以高校优质资源支持教师职后发展,以教师职后发展所需“反哺”改进职前教师培养,全链条支持服务高质量师范人才培养和终身发展。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基础教育教师的陪伴。关心和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就是关心孩子的成长,就是托起家庭的希望。我们要高质量落实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不断优化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环境,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让他们能够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教育的文章,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篇2

  教育部会同其它部委共同发布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在新时代要“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发展机构为纽带、优质中小学为实践基地的开放、协同、联动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并且“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推动师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这是中国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发展中适应时代与教育发展需要的制度创新,也是进一步拓展教师教育资源与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结合中国的实际,它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培养之根本在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和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在教师,发力点在教师,希望点还在教师!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在校生达2。3亿,专任教师达1520余万。国家出台《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瞄准教师这一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发力,抓住了问题要害,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关键一招。教师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教师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布局的国立师范大学,担负着示范引领教师教育创新发展的重大使命,必须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自觉与更加有力的创新措施,积极回应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关切。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篇3

  补短扶弱、做优建强践行为人民造福的初心

  《强师计划》面向全国所有地区的所有教师及未来教师,全方位、多层次,使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发展空间。既促进师资优质均衡,又充分发挥优质师资排头兵的作用,切实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而推动师资优质均衡,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为重点。

  要继续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大该地区师范院校、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和高素质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增加紧缺薄弱领域师资培养供给。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从人力资源到体制机制,到财力、物力保障,具体、实在,使“补短扶弱”有章可循,关键在落实,一项项到位。这就像打脱贫攻坚战一样,要各级政府部门,上上下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尽其责,攻坚克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口脱贫,最难的832个县也被攻下,脱了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裕。要把后代培养好,有人才,才不会返贫,才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那种不认真兴办学校、拖欠教师工资的行为,在于对教育的战略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他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但是,教育的优先地位在一些领导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落实。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告诫说:“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他希望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工作”。40多年过去了,现实针对性还那么强,深思对照,可大大提升认识的高度,增添行动自觉。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有人力优势、人才优势,抓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真正是时不我待。《强师计划》应时代急需而制定,提出若干保障措施,使短板补起来、弱者强起来,优者更优、强者更强,锤炼出专家型的教师、教育家型的教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师用心用情用力教好学生,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践行为人民造福的初心。

  任务繁重,困难不少,只要上下内外齐发力,理想的美景就会呈现在眼前。信仰抵达的地方,脚步终将到达。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篇4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心得体会篇5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是在《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之后,又一个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更加聚焦于基础教育,是基于我国当前的发展需求而制定。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过去几年来在协同提质上做出的工作也与《强师计划》的精神相契合。这项工作主要是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地,与各省级师范大学和地方师范院校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已成立至少15个分中心。该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中心与分中心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来推动整体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此种协同提质的合作方式也回应了教师教育本身具有的均衡性问题与发展质量问题。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与整个国家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紧密相关。该计划的出台势必会进一步推动整个国家的教师教育发展,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时代 基础 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心得体会 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新时代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心得体会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新时代教育心得 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心得 基础教育教师心得体会 争做新时代好教师心得体会1000字 学教育方针 做新时代教师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