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及建议()(完整)

(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及建议()(完整)

发布时间:2022-09-22 18: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及建议()(完整),供大家参考。

(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及建议()(完整)

 

 (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对策及建议(最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近日,市委政研室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 X 市 X 乡 X 村、X 村、X 镇 X 村,X 区镇 X 镇 X村,X 县 X 镇 X 村、X 乡 X 店村等三个县(市)区五个乡镇六个村,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及做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全市三分之一的村庄基本达到美丽村庄建设要求。各县(市)区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探索出了各具特色有效整治的经验和做法,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

 一是抓班子,层层压实责任。调研走访的几个镇村,均实行了领导班子分工负责与协调配合相统一、“一把手”主抓与班子成员包片负责相统一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以上率下、齐抓共管整治环境卫生的浓厚氛围。X 市 X 乡党委、政府将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抓环境整治已形成常态化,无论是否自己分管,只要看见哪里清扫不干净、哪里出现脏乱差,就会主动向当事村民、保洁员、村干部提醒,并告知分管环卫工作的负责人,及时督促,发现脏乱随时清扫。X乡 X 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清理自己的责任区域,不论是家里还是村部始终保持整洁,给村民做出表率。在乡、村两级班子的强力带动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义务劳动中,过去随手扔、随地泼、随处堆的不文明行为得到了明显转变,X 乡 2 个村被评为自治区卫生村,X 村被评为“全国宜居村庄”。

 二是抓主体,整治氛围浓厚。调研中感受到一个共同特点,凡是村容整洁的地方,群众的主体作用都被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家家参与、人人动手的环境整治氛围已然形成。X 市 X 乡 X 村、X 区镇 X 镇 X 村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村委会与村民签订包清洁、包绿化、包秩序协议,对每家每户庭院及房前屋后门口环境卫生划出清扫范围,责任到户,并鼓励农户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对庄点之外的田埂沟渠林道等需要集中整治的区域,动员全村群众出工出劳或适度出资,激发主人翁意识,使广大村民在共建“美丽乡村”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参与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整治人居环境成为农民群众的集体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是抓创新,整治成效明显。调研中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式多种多样,涌现出了一些符合当地实际、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好做法:兴庆区对银古路口、大新镇等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开展环境集中整治和清理,扮靓市区“东大门”。金凤区、X 区实施主干道路及村庄环卫一体化作业,城乡环境整治实现“无缝对接”。X 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村庄巷道、小广场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治工作,全部外包给专门从事保洁业务的“康洁公司”负责,并试点打造立岗镇永兴村、金贵镇保南村等 5个高标准示范庄点。永宁县重点在闽宁镇武河村、玉海村、福宁村实施街道给排水、照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提升农村公共环卫“硬件”设施。X市在 7 个乡镇 21 个村实施以“三化三通”(硬化绿化亮化,通水通电通天然气)、“两处理两改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改厨、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X 乡建立了乡村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将卫生保洁区段划分到村,责任到人,确保了整治效果。X 乡 X 村为杜绝垃圾箱成为新的污染源,将原来户外巷道内摆放的垃圾箱全部撤换,为每家每户配发了足够盛放一天生活垃圾的小型垃圾桶,每天定时收集转运,做到了生活垃圾不落地,实现“日产日清”,垃圾转运车上的小广播也成为宣传各类政策、播发各类通知的重要载体。一些地方还实行保洁员、护林员、巡河员、公路养护员、秸秆禁烧巡查员等“三员合一”或“四员合一”的办法,

 重点倾向于那些生活困难、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承担具体工作,并进行动态管理,既提高了生活困难群众的工资性收入,也纾解了单纯保洁员工资低、人员不稳定的困境。

 四是抓考评,激发整治活力。各地非常注重发挥考核评比的导向激励作用,普遍实行了考核评比与奖惩制度相挂钩的做法,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X 县财政安排 1500 万元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奖励,对 28 个示范村根据获奖等次分别奖励 60、40、10 万元,对 X 乡等 3 个乡镇各奖励 80、60、30 万元。X 市 X 乡 X 村开展农户庭院卫生户户评比活动,对排名靠前的家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聚力工程”担保贷款额度推荐及村内提供的其他为民服务事项。X 区镇 X镇 X 村开展“清洁文明户”月月评、户户比活动,通过村民自评互评、村(社区)“两委”审定等程序,评出“清洁文明户”并颁发荣誉门牌。X 县 X 镇 X 村实行周督察、月通报制度,评出“红黄蓝旗”并张榜公布,对一定周期内连续达标者奖励洗手液、洗衣粉、纸巾、围裙等生活用品。通过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奖励先进与批评落后相结合的方式,各村、各组、各户形成了相互看齐、相互学习、你追我赶的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

 五是抓乡风,改变不良习俗。良好生产生活习惯等“软风气”的养成,是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硬环境”的重要保障。走访中发现,各村镇充分利用文化墙、村广播、黑板报、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相关内容,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乡村集市等群众较为集中的场合,逐村逐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明白纸》,宣传环境卫生相关政策及要求,通过多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入脑入心,赢取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把文明、科学、先进的生活理念融入到家风传承和村规民约中,延伸到每个家庭,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好习惯,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增强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意识,又促进了民风、村风、家风的明显好转。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村庄布局散乱。历史原因造成我市一些村庄村组布局凌乱,有的同村不同组之间距离相隔较远;农民自建房屋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美观性和建筑质量不高,影响了村庄的整体视觉效果;一些农户居住分散,生活区域与生产区域界限划分不清,人地相间、人畜混杂。这些情况造成农村公共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增加,人居环境整治难度加大。

 二是整治推进不平衡。个别村镇整治工作责任落实不够,存在重短期整治轻长期管理、重外观建设轻内部整治、重局部整治轻全面治理的现象,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性、全域性机制建立不到位,个别地方还存在形式主义苗头。例如,一些县区、乡镇对高速公路、公路主干道沿线或重点示范镇村周围的村庄高度重视,列入重点整治区域,推进力度较大,而对其他镇村整治推进力度则较弱。一些地方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热情不足,人居环境整治出现上热下凉现象。

 三是垃圾收转运体系不健全。镇村区域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例如,有的村庄 2-3 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转运清理一次垃圾,摆放在庄点巷道内的公用垃圾箱、密闭不严的垃圾转运车和垃圾中转站等往往成为二次污染源。

 四是资金需求量增加。调研中,各县(市)区普遍反映,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现有财政资金投入有限,而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形成,造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缺口较大。X 区镇 X 镇 X 村污水处理站每年电费、人工费用约需 15 万元,对这个年均村集体收入仅有 20 万元左右的村来说,压力较大;X

 区配发给镇 X 镇的环卫清扫车辆因运行维保费用较高,清扫区域仅限于镇区及周边村,无力兼顾其他距离较远的村。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村庄布局。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完成 5 个县(市)区(永宁县除外)、21 个乡镇、31 个村庄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但其余乡镇、村级规划编制进度较慢。建议以县为单位,加快推进村庄布局规划、整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力争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逐步调优村庄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此外,要在学习先行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本地群众对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工作进度。要充分考虑农村差异性,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不搞“一刀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二是开展“百日攻坚”行动,选树示范典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建议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集中力量开展以“清脏、治乱、控污、增绿”为主要内容的

 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打造一批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形成“百村整治·万户行动”的良好氛围,辐射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整体推进。总结推广永宁县闽宁镇供排水、天然气“三管入地”和污水收集处理项目试点经验,统筹谋划全市农村地区用能结构调整和供排水设施改造,按照分批次、分年度实施的要求,逐步完善农村公共环卫设施。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畜牧养殖“出户入园”工程,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科学分离,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有效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升级版,探索出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趟出一条银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路子。

 三是狠抓责任落实,确保整治成效。建议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市、县、乡、村、组五级责任体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发挥“头雁效应”,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的工作格局。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监督制度,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采取月督查、季排名、半年一小结、年度一总评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整治资金拨付挂钩,以考核为抓手推动环境改善。按照履职必尽责的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对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部门、乡镇(村组),追究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坚持建管结合,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

 管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探索建立农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制度,完善卫生长效保洁制度和垃圾清运监督制度,明确保洁人员职责,严格考核奖惩,做到不留空白、没有死角,确保清扫范围全覆盖,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四是精准开展整治,提升宜居指数。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议:对于计划合并的农村庄点,应集中精力重点搞好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不宜再进行上下水等硬件投资和建设,避免浪费;对于保留村,要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做起,先开展村容清洁行动,在此基础上实施绿化亮化、村道硬化、改水改厕、污水治理等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统筹考虑村庄区位、规模、经济条件等因素,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收集、转运和处理模式,有条件的村要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2020年,争取全市所有自然村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清运集中处理实现全覆盖,并逐步取缔二次污染严重的简易垃圾填埋场。

 五是科学统筹投入,放大资金效益。建立“政府主导、集体补充、部门配合、村民参与、社会资助、企业支持、市场运作”的投入与建设机制,确保将有限的钱花在

 刀刃上。建议市财政预算安排 1000-2000 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经费,采取两种途径发挥资金效益。方案一: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基金,委托市属投融资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放大基金规模。方案二:每年评选“银川十佳最美乡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对整治成效明显、业绩突出的村每村奖励 50 万元,激发各县(市)区创建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资金,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提高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要进一步规范用活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通过“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措施,引导和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

 六是广泛调动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和组织动员,开展各县(市)区、各乡镇交叉观摩和互评互检,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农户在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的同时,因地制宜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实现从“清洁庭院”到“美丽庭院”的蝶变,有条件的可支持发展“庭院生态经济”。建议完善农民参与奖励引导机制,探索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等整治工作考核积分制,利用积分就近兑换日用小

 商品,提升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使清洁乡村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集体追求。

推荐访问:(精)心得体会: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策及建议() 人居 心得体会 对策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