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0202020【完整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0202020【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2-10-10 10: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0202020【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心得体会20202020【完整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0 40 周年心得体会 5 5 篇 篇 2020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1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制定标准已成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深圳发展之路,另一核心推动力还在于抢占标准高地,推进质量发展,实现品牌聚集。

 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已从代工生产迈向自主品牌创立,通过不断的自我革新,制定标准,成为行业领军者。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制定电池材料等 17 个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牵头制定锂电池材料国际标准的企业。同时,深圳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级无人机、移动电话、5G 等领域,依靠领先的产品技术标准“走出去”,取得丰硕成果。

 统计显示,目前,深圳累计有 235 家企业登上全国企业标准排行榜,占全国上榜企业数量的 7.17%。其中,2019 年新上榜企业达 152 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深圳共有 15 家企业成为全国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占全国的 12.9%。

 2019 年 10 月,深圳获评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去年11 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标准提升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2022 年)》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到 2022 年,落户深圳市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工作机构达 85 家以上等发展目标。

 高标准带来了产业质量效益的不断攀升,为品牌聚集奠定了深厚的基

 础。华为、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其中,在南山区就拥有 174 家上市企业,总量稳居全国区(县)第二;拥有 4000 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南山区区长黄湘岳介绍,今年的疫情防控中,腾讯、迈瑞医疗、中建科工等一批企业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抗疫”力量。在工业和信息化部 6 月份公布的 79 家“科技战疫”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中,深圳企业有 8 家,其中 6 家来自南山区。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深圳正瞄准世界先进城市,衔接国际通行规则,实施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集聚更多高端要素、高端资源、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壮大新动能、提升新势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强大核心引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2 说成果、论成就,谈成效、述成功,形容深圳 40 年的蝶变,不能不提一组组数据。比如,近 40 年来,深圳生产总值增长万余倍,跻身全球城市 30 强……在这里,人们看到了速度与激情,感受到了光荣与梦想。大潮起珠江,短短 40 年,深圳书写了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奇迹。

 深圳崛起的密码在哪里?无数人在叩问。因改革开放而生,这就是答案。在这里,深圳人民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的步子要大一点”的深

 刻内涵;在这里,深圳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为动力、求突破……据统计,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40 年来,共创造了 1000 多项“全国第一”。窥一斑而知全豹,深圳用“敢为天下先”定义了创新与创造精神。

 一提起深圳,人们会想到深圳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既然是试验,就可能有成败,也可能有经验教训,而深圳在试验的过程中不仅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更看准了就做,做出了模板。据介绍,无论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价格改革、劳动工资改革,还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股份制改造、科技体制创新,以及 21 世纪以来的事业单位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深圳都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深圳崛起的要义还有制度的崛起,其崛起的意义并没有局限于当地,而是辐射全国——对全国性的制度构造、对其他地方的制度变革,都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参照价值。

 有人问,如今改革开放已是全国上下的制度基准,我们还需要经济特区吗?答案是肯定的。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一路奔跑的深圳胸怀远大抱负,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是深圳的定位;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是深圳的目标。

 当前,时代也赋予了深圳优厚的制度环境。去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出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宏阔背景中,中央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势必有

 利于深圳更有动力地实现宏大目标。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深圳又被称为鹏城,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风鹏正举的深圳一定大有作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在改革开放道路上一以贯之、锲而不舍、再接再厉,以一马当先之力带动万马奔腾之势,深圳定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蓬勃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3 进入 8 月,深圳迎来高光时刻。8 月 18 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满一周年;8 月 26 日,深圳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 40周年。近日,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深圳市政府也密集调研开会,一系列的政策“礼包”有望接踵而至。

 “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推进 8 月 4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公开发布,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有序实施一批城际铁路项目。

 根据规划,近期到 2025 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 4700公里,全面覆盖大湾区中心城市、节点城市和广州、深圳等重点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 100%县级以上城市。

 大湾区将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

 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 3 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根据批复,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 4741 亿元,资本金比例 50%、计2371 亿元,由广东省和项目沿线地方使用财政资金等出资,并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分析人士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交通网络的融合衔接,是城市间协同合作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国家发改委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将给深圳未来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土地空间不足使得深圳近年来发展越来越显“窘迫”,寻求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深度协作成为深圳_此问题的方向之一。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形成“双核(深圳、广州)+双副中心(汕头、湛江)”动力机制,探索推动广州、深圳与湛江、汕头深度协作。

 给深圳土地管理“扩权”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市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意见的函》,助力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意见提出,自然资源部支持广东和深圳,从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用途管制、土地利用、耕地占补平衡、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关试点、不动产登记、土地只征不转以及深圳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探索等九个方面,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推动自然资源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自然资源部支持下,深圳将率先探索国有土地使用权续期路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住宅、分类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等一系列改革,以更大的土地改革权限下放,更强的产业和居住空间保障,充

 分发挥“双区叠加”优势。目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抓紧制定方案,报自然资源部审定后实施。

 分析人士表示,深圳的下一步发展是“扩容”还是“扩权”,各方讨论热烈。自然资源部已率先用实打实的措施,给深圳扩大了土地管理的权限。

 去年,深圳市委将“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行动的名称,优化为“加快国土空间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十大行动,已向社会各界传递出更加明确清晰的信号:深圳未来发展,将在存量土地下苦功夫、硬功夫。

 7 月 30 日下午,深圳召开了一次围绕“产业用地”的新闻采访会,承诺凡是符合深圳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全部有地可落”。会上还透露,今年下半年深圳或将再举行一次全球招商大会。去年底召开的全球招商大会,给深圳带来总投资超5600亿元的128个产业项目。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4 国家有关部委、广东省有关部门动作频频,市场人士预期,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将纷至沓来,一系列的改革成果将在深圳密集涌现。

 8 月 2 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到深圳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此前,中央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已于 5 月中旬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7 月 31 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从五大方面提出 80 条具体措施,加大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力度。

 其中,多条措施是为深圳量身定制,包括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试点为契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支持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市场,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持续推进深圳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支持深圳申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

 8 月 4 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新股启动申购,有望于本月中下旬挂牌上市。分析人士预期,接下来,在营商环境改革、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领域,还会有更多成果落地及新的支持措施出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5 回顾发展史,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深圳就提出要“抓高新、上规模、重效益”,主动转移当时还很吃香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为深圳的第一经济增长点、第一大支柱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科技创新改革向纵深推进,通过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014 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6 年,深圳相继印发《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关于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创造。2018 年 1 月,

 《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正式印发,为深圳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2019 年 7 月,深圳再次推出《深圳市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率先落实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部署,科技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接轨国际,扩大科研资金的使用管理自主权。

 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让深圳得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截至 2019 年,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 17001 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 26277.98 亿元,同比增长 10.08%;实现增加值 9230.85 亿元,同比增长 11.26%。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圳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仍分别同比增长 2.4%、2.2%。

 随着 5G 时代的来临,深圳再次前瞻布局,大力建设 5G 行业应用试验网。截至 8 月 14 日,深圳已建成 46480 个 5G 基站。

 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创新局局长石兴中介绍,5G 技术将给罗湖区转型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全新动能。从去年开始,罗湖区全面布局 5G 产业发展及产品应用,支持辖区企业融入 5G产业发展和 5G 技术应用之中。如今,已在智能制造、路桥管控、物流机器人、智慧交通等多个产业、工业领域广泛使用。

 5G 产业是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跑”的缩影。在一次次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中,深圳构建起“四个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即全市产业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产业

 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心得体会 5 篇精选 2020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