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3篇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 xx厂长政绩观专题教育学习心得几天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我深刻感到,政绩观问题体现政治站位,决定价值取向。要在xx行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
厂长政绩观专题教育学习心得 几天来,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和个人自学,我深刻感到,政绩观问题体现政治站位,决定价值取向。要在 xx 行业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共同价值观,切实维护国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下面,就这个问题,我谈几点学习思考。所谓政绩,是指干部在履行职责时所做出的贡献和成绩。能够综合反映出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基本素质,也是人民群众判断和评价干部施政行为的重要依据。而政绩观通常认为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
各行各业都要拿成果说话,以成绩服人,党员领导干部在任期间通过自己不懈奋斗、科学施策,创造不负党和人民期待、重托的政绩,这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所应有的追求和目标。但中共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执政党,“执政为民、造福一方”不仅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更是全体党员共同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党的十九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目前最求的最大、最现实的政绩。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关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兴衰,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真正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党员干部能否正确对待党和人民事业的“试金石”,是检验党员干部一心向“大我”还是为“小我”的“晴雨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抓好工作落实,应处理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 一、 “ 大绩 ” 和 “ 小绩 ” 习近平书记已在多种场合,强调了关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虽然在许多人看来,它是一系列“小事”,但再“小”也是民众之所想之所盼,事关他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诸如路难行、病难看、学难上这等民生小事,农村饮水、电网改造、垃圾处理等民众小问题,尽管与高速、高铁、航天科技等大项目大建设相比,显得不怎么“起眼”,但两者却又是相互促进的,小事搞不好,终究会影响大项目大建设的推进,而一些大项目大技术的成功,又会大大促进民生小问题的解决。
而且,“政策更合民意、产品更合民需、服务更合民心”,应该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业绩”的衡量标准,而这一切又必须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否则再好的规划,都只能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地方一想只想搞大建设大项目,认为这些才能带来发展的“大业绩”,明显忽视了普遍存在着的民生小事,眼中没有“微建设微服务”的概念。尤其在那些落后的地方,没有发展大建设大项目的经济实力与社会环境,成天想着“大事”,忽视了本该去做的“小事”,结果是民众生活环境日益恶劣,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置民众最关心最期待的“小事”于不顾,又何以赢得民心? 所以,忽视“小绩”的错误业绩观与发展理念,需要纠正。到微建设、微服务的主战场去,找到广大民众的“微诉求”。只有深入基层,到民众生活中去,才能体会到他们的所需所盼,才能发现那些要落实的民生“小事”,才能找到那些容易被“大业绩观”所忽略的“微建设微服务”。从这做起,满足与解决民众这一个个“微诉求”,这才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发展业绩”。
、 二、 “ 显绩 ” 和 “ 隐绩 ” 诚然,愿意在任上多干些看得见显绩的工作,希望能多做些让党和人民群众认可的事情,本也无可厚非,但决不能为了自己出政绩,而忽视群众利益,决不能因为难以立竿见影而被搁置下来,更不能因是“为后任做嫁衣的事”而不思作为。
在其位,谋其政,做什么,不做什么,要以能否推动事业发展、增进群众福祉为标准;在其职,尽其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符合大局要求、契合群众期盼。如果只想“功成必定在我”,不愿“建功必定有我”,只管上级要求,不顾群众需求;只求上级点赞,不要群众口碑,必会损害群众利益,贻误事业发展。
党员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牢记“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的至理名言,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民境界,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一心想着党的事业,把政绩同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甘为铺路石,甘为孺子牛,日日为继,久久为功。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写道的:“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 三、 “ 近绩 ” 和 “ 远绩 ”
“功成不必在我”短短 6 个字,内涵丰富,意在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做事切忌急功近利,任何事都不要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正所谓:“前人不去栽树,后人如何乘凉?”我们要摒弃“做官文化”,弘扬“做事文化”;我们要摒弃“政绩文化”,弘扬“实干文化”。做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立足现实,干好当今。像塞罕坝人一样、像黄旭华一样,做到不求一时之功,不贪眼前之利,做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的“功课”,留下自己彪炳史册的“功绩”。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切不可误读了“功成不必在我”的深刻内涵,出现“懒政、怠政、慢政”的思想。“潜绩”是“显绩”的基础。“功成不必在我”不是坐等观望、消极懈怠、无所作为,而是要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担责。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是时代发展的接力棒,要甘于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于扑下身子抓未成之事,做一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上的铺路石。
“功成不必在我”,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全局意识,也体现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就各级党组织来说,尤其要树立既重“显绩”,又重“潜绩”的用人导向,不仅要“向前”看党员干部做出了哪些可圈可点的成绩,还要“向后”
看干了哪些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最终全面准确地把握实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抓工作落实要处理好“显绩”和“远绩”的关系,把目光转向那些群众期盼已久的实事难事,朝改革发展稳定中最难的地方开刀,事不避难、迎难而上,能打“硬仗”、能干“硬事”,是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
政绩观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党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基层普通党员关于政绩观专题教育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我是 xx,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做为名党员在接受政绩观教育之后的认识,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唯信仰与日月亘古》,我将从政绩观的根基,政绩为谁而树,靠什么树政绩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对树立正确政绩观的体会。
首要在于明确“信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政治信仰问题是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干事创业的率众之基,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命脉和政治导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无数的革命先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每每读来,被他们的精神力量所感动,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哪里?信仰!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宗旨。坚定的信仰催生奋进的力量。
为谁创造政绩,“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是全体党员干事创业必须要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这是政绩观确立的思想原点,也是政绩创 造的出发点。众所周知,自从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之后,儒家文化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而儒家文化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民本”思想,所以史书上留下了诸如“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为民思想。跨入新时代,习总书记指出:政绩,就是为政之成绩,功绩,实绩。从干事创业角度讲,就是工作实效;从社会发展变化角度讲,就是取得的社会发展成就;从人民群众利益角度讲,就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人民创造政绩,由人民评价政绩,在政绩观问题上实现“人民主体论”、“人民中心论”、“人民利益至上论”的高度统一。作为 xx 行业基层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两个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就是契合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
在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后,还有两个方向必须明确,一个是政绩的实效性:政绩必须是实绩,不是虚绩。政绩必须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表面形式的东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发展到强起来,从世界舞台的
边缘逐渐走进舞台的中央,从国际规则和国际话语权的跟随接受者到制定掌握着识别二维码下载 Word 更多优质素材在等的演变,这一系列的变化既要看发展的数量更要看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高质量的发展是通过高质量的政绩反映出来,高质量的政绩才是过硬的政绩。另一个是政绩观的辩证性,“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们追求政绩,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显功与潜功的关系。“显功”就是能直接感受到的,效果显示最直接的功绩,但是,如果政绩观偏差,往往容易陷入急于求成,不顾实际,唯上不唯实的误区。
“潜功”则往往短期效果不明显,但是从长远看是为未来打下良好基础,作为基层的员,我看到更多的是基层普通党员在默默无闻的做“潜功”,我们客服中心有一名普通党员叫ⅹxx,她在做好客户经理的本职工作之余,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参与公益事业,在关爱困难群体、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中总少不了她的身影个是我们办公室主任 xx 同志,这次疫情期间,他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春节假期,为公司的疫情防控劳心尽力;做显功和潜功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有潜功才能有显功,显功根植于潜功之中 如何创造政绩,“靠什么树政绩”,必须要有明确的实现路径,首先要“学”,学本领强能力。“有为”才有政绩,“不为”政绩就无以产生。“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都是与学习不够,本领不强相关。由于学习不够,思维不新,视野不广,站位不高,导致政绩观错误、偏差与偏离;由于本领不够,能力不强,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干而不能干,想干好却不能干好,导致政绩观不能落实。加强学习才能奠定形成正确政绩观的思维方式与方法才能在解决矛盾中创造政绩,才能在实践中真抓实干出政绩。
其次要“实”,以实干求落实。
务实的作风与实干的精神,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党员干部政绩观中的一根红线。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创造政绩,必须要有务实的工作态度与实干的工作作风。领导领导,要领要导,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是会被人唾弃的,只有工作务实,工作过程才能扎实,工作成效才能真实。
在做好了“学”和“实”的基础上,还要讲一个“创”字,以改革为手段,以创新为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是创造政绩的第一要求,创新是创造政绩的第一动力,缺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正确的政绩观既不能形成也不能落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党员,其实就是一颗螺丝钉,如果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平凡的岗位上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责任面前不推诿,挑战面前不退缩,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就能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
篇二: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
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体会文章- “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2 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求“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多为群众谋福祉,才能让政绩经得起历史检验,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新征程上,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就要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靠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爱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只有从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把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必须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党员、干部心中要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邓小平同志视察大庆油田,看到工人还住在“干打垒”房里,于是提出“大庆贡献大,房子要盖得好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对于长期居家隔离的市民群众,感同身受,细心叮嘱“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想问题、
作决策、办事情,要先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真正的业绩。
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有时候因为系统观念不足,导致想问题、做决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反过来会影响民生福祉。党员、干部要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用各种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下大气力解决好人民不满意的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多做不留历史遗憾的事情。
糕点包装纸、玻璃汽水瓶、铁皮饼干盒、搪瓷缸、缝纫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时,指着一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物件”,笑着说:“这些东西现在都算文物了吧?”时代飞速向前,生活日新月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老物件”见证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为民造福的不变初
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一定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把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事业推向前进。
篇三:树立正确政绩观心得
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一重要论述,为全体党员干部匡正政绩观、强化宗旨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所谓政绩观,是指人们对政绩的总的看法。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所谓政绩,按字面的解释当是指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领导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期间通过扎实而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和对其进行评价的依据。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政绩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引导着我们去该为谁而建立政绩,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以及该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政绩。
政绩观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干部的品质。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本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然而,当前仍有少数干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
过。二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顾现实条件,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三是随心所欲、自搞一套。缺乏造福一方的素质和能力,工作不讲大局,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四是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一事当前,总是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摆花架子,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追求轰动效应。五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置群众利益于不顾。上述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不正确的政绩观必然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它妨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导致信息失真,决定失误,造成人、财、物和宝贵时间的大量浪费。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有的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必然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虚假政绩,必然会诱发干部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
自信,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真抓实干尽责担当。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与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观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有密切关系。‛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树政绩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取得成效。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政绩好不好,关键看重任面前、困难之时、风险之处的表现。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敢于坚持真理,树正气、讲原则,不随波逐流;在急难险重时,不回避、不推诿,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面临困难问题时,敢抓敢管,敢于碰硬,不怕责难,敢于担当。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但党的事业是无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止境的。必须发扬‚马上就办‛和‚钉钉子‛精神,全部心思用在‚真干事‛上,全部本领用在‚多干事‛上,以‚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历史使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正确的政绩观必须
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以熟悉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为条件,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搞主观臆断和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步把事业推向前进。
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政绩观
‚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政绩是对领导干部工作成绩与社会贡献的综合评定,他们肩负着党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在任职期间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留下突出政绩,这是一个有责任心、事业心的领导干部应该有的追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着党员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要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求真务实,为人民群众真心诚意办实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
突出政绩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古已有之的为官之道。我们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把在任期间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业绩,为百姓谋得一些福祉,作为自己从政为官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我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衡量干部政绩,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的任务更加繁重,‚硬骨头‛也更加难啃。许多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要靠多任干部的持续接力、持久发力。各级领导干部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丢掉私心杂念、浮躁心态,在实际中作出不菲的政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砥砺前行、不懈奋斗!
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3)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干部中的根本体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党性意识,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信念‛,真正解决好‚我是谁‛ 、‚为了谁‛ 、‚依靠谁‛这三个立场和宗旨问题,做到外正其行、内修其心,坚守廉洁从政这条底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入查找整改‚四风‛问题,着力营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风。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党的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应从实际出发,从长远出发,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推进每一项工作时,都必须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科学制定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规范有序推进,力戒‚情况不明决心大‛、‚拍脑门‛、‚想当然‛。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观念。树立正
确的政绩观的实质是正确对待群众,努力为群众掌好权、服好务的问题。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始终把群众的意愿作为第一信号,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每一件事、每一个决策,都应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建议,要考虑到群众能承受的能力,看能为群众带来多大益处。要把政策、资源、资金最大限度用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就学、就医等难题,绝不能搞任何不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干部要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人民群众是一把标尺,可以衡量出工作的成与败、得与失。检验政绩的根本标准,不是看自己说得好,上级评价高,而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只有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为老百姓所公认、为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提高执行能力、抓好工作落实。决策的生命在于落实。正确的政绩观靠工作来体现,靠落实来保证。抓落实,既是工作方法问题,也是工作能力问题,更是工作作风问题,落实抓得越彻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绩就越突出。新时代新的要求新任务,各方面发展任务很艰巨,矛盾也错综复杂。干部要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观念解决新问题;要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把握好工作推进的‚两条底线‛;好的思路、好的方案、好的措施要付诸行动并取得成效。要不断完善各种机制,充分调动各种
积极因素合力把工作抓到实处。
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政贵在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部署同本单位实际密切结合,防止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付诸实践、见诸行动,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党员干部要以上率下,积极下到基层一线,深入群众当中,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问题为导向,努力提高施政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更好地实现新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纪检干部该树立什么样政绩观? ——政绩观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4)
习近平同志强调,从严治党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这一重要论述,深化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认识,也对做好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纪检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执纪是纪检机关的主要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论述,要求纪检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挺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前沿,为协调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保证。
一、正确处理本位和全局的关系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是最大的政绩。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如果我们党不能有效遏制腐败问题,任其滋生蔓延,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就会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举措,也是纪检机关和纪检干部创造政绩的根本所在。纪检工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正确处理本位和全局的关系。
纪检工作必须有全局观,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党的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大局,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守阵地、巩固成果、深化拓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纪检工作创造政绩,既要胸怀全局,又要立足本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纪检机关的本职本位是监督执纪问责,这是纪检机关创造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