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4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1):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透过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潜力,每一天都带着一份好情绪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微笑迎接孩子。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但我都坦然的应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能够说每一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内在的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三,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务必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心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与每一个孩子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在优秀品质,正确处理教师与孩子家长的关系。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团队合作。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员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运作,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字只有四个,简单的说来就是沟通、信任、团结、协作、配合、互相帮忙。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个人只有融入到这个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体会到工作的愉快,幼儿园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就应注意与老师的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以群众荣誉为前提,做好每一项工作。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将作为教师的美德继续下去,让自己在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2):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职责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群众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透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就应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透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潜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3):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个性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资料在素质教育的这天,我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汶川地震中为了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社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换来了千万家人的幸福,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当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我上一届的班级中,有一名女生,她成绩平平,也很听话,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性格内向、不自信,缺乏生活的勇气在经过我与她的多次谈心后,她改变了许多,她变得大方、自信了,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在学习上,她变得更加努力了,之后她考起了高中,实现了自己读高中的愿望透过她的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三心具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个性对那些学习特困生、行为习惯特差生,更是要向歌曲中说的那样: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你,对他们既要严厉,又要对学生细小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我经常告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有六心,即爱心、耐心、专心、细心、信心、决心教育学生读书、做事要专心、耐心、细心,待人接物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对生活要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心。
三、终生学习、努力进取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这天,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要多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年轻教师要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务必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贴合社会发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言而无信,表里不一,不仅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让学生对老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推荐,尊重家长的人格,不呵斥,不指责,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构成正确的与育人观念和思想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职责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的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此刻,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新一代人才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4):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务必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就应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
篇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日期:2017-03-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S096)。作者简介:陈志丹,男,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陈志丹(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与本质规定。在内容上,两者具有精神内核的一致性、从属关系的交互性以及层级关系的递进性;在语言表达上,两者存在鲜明的对比,即内容表达上存在价值系统与价值理念的侧重之别、 形式表达上存在全面宏观与简洁微观的风格之别、灵魂气质上存在学术体系与大众体验的表现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从“体系性”到“体验性”的表达范式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本体论关联。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验;表达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7.02.002[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 ( 2017 )02-0011-05第 28 卷第 2 期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Vol.28 No.22017 年 4 月 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Apr. 201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后,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和区别, 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1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 [1] 尽管如此,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是二者在表述上的对比关系仍需进一步详细阐述。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见》关于二者关系的阐述,使其精神更加清晰,本文将从精神内涵内在联系、表达范式的异同对比着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体系性”到“体验性”表达范式的深化,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的本体论关联。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述上虽然不同,但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从属关系上的交互性与层级关系上的递进性。11万方数据
陈志丹: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一)灵魂内核的同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最高抽象和精神之魂的最新凝练和简明表达,两者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其精神内核和理念是相互一致的。
具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已被写入党章和国家宪法的党的基本主张、国家发展目标和民族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和目标简明扼要的呈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和社会主流价值导向,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具体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底线,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化。“三个倡导”以完整性、丰富性全面覆盖和系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灵魂和本质规定。
二者在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上都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都是对社会主义主体价值的维护,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文化、制度三个层面的先进性。(二)从属关系的交互性价值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 由社会实践孕育和促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回应。两者之间并非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具有一种互涵互蕴、交互影响的从属关系。一般而言,在社会实践中最先形成一般性的价值观,然后形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伦理、宗教等方面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才凝结为核心价值观。
这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实践树立了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源与流的关系上涵盖了价值观的精神和内容,因而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价值精神、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的凝练表达。
同时,价值观在外延上比价值体系更为宽广,因而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和覆盖面,从而具有整合、统摄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使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内核具体化为一些具有普适性、统领性和超越性的价值理念,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精神的践行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三)层级关系的递进性“‘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 [3] 。
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视域中, “价值”揭示的是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性内容的一面, 即实践和认识活动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而引导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并给予相应的准则、 立场和态度的正是价值观。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 [4] 价值观正是人对主体具有的内在尺度的自觉意识。
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等级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其中,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内容。
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依据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和社会和谐的规范和保障的主流价值观系统。
而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体系的内核,是其价值精髓的充分展示。
为此,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
根据上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我们可以说后者正是前者的深化和递进, “它所体现的价值精神、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不是现成地存在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的,而是对其进行更深刻抽象和凝练的结果” [5] , “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一种层级关系上的递进性。二、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范式的对比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个倡导”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达范式上存在明显区别。这些对比表明,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过程中出现主体性错位。“体系性”表达由于过多关注体系的内容而忽视价值主体,即人们大众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三个倡导”则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表达、阐释、传播12万方数据
陈志丹: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体验性”表达范式。
对体系性表达与体验性表达两种范式的对比分析, 将会为我们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与转型。(一)价值系统与价值理念:二者内容表达的侧重不同“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在其价值观渗透与影响下,使人们行为方式合理化的‘普通’知识,以及对人们行为约束的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所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文化精神和道德准则,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概括及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侧重于从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侧重于从纵向分析社会主义在指导理论、共同理想、精神风貌、道德准则上所形成的基本精神动力和主流意识形态。
而与此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则被凝练为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它侧重从横向、微观的层面为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取向指明相应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二)全面宏观与简洁微观:二者形式表达上的风格不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在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风貌、道德准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历史性内容和理论逻辑性的内容过于抽象,四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在培育和践行中还要加以大量的理论解释和历史再现才能在群众中获得理解和传播,影响了体系在人民大众中的培育和践行的效果。由此, “三个倡导” 在表达风格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侧重主流意识形态框架的系统性和总体性, 因而在表述上冗长繁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针对受众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以高度凝练的话语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反映和表达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三)学术体系与大众体验:二者灵魂气质的表现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所推崇的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在整体气质上更多地呈现出学术化的逻辑体系,这一点既可以从其所要反映宏大而全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中得以表现, 也可以从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风格及其受众对象所需要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背景中得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更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理念进行凝练、 简要而大众化的表达,虽然在本质内涵上“三个倡导”同样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晶, 也在整体上具备相应的逻辑的有机的统一性, 但是其语言表达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价值理念, 与此同时也更为关注受众对象的思维习惯和践行效果,因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逻辑体系的推崇不同, 它更注重人民大众对价值理念由外到内的体验性内化及其由内而外的实践性。“‘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8] 。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表达上侧重于使用理论性的表达习惯,从而造成过于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那么“三个倡导”则面向生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从而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实践导向。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9] 。因此, “三个倡导” 所提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它的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便于人民群众遵循和践行。13万方数据
三、辩证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体验性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本体论意义在于,从体验性的层面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理论视角阐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表现出宏观系统的学术性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来源被这一表述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所遮盖, “三个倡导”的重要作用恰恰就在于“去蔽”,还原其体验性本质。
众多研究正是迷失在第二性的方法论研究中,却忽视具有逻辑在先性的元哲学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性本质可以从其理论旨趣、生成表现及其建构机制三方面进行学理分析,深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体验之间的本体论关联,进而实现认同问题研究的返本归新。(一)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旨趣对劳动和实践的关注与考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本色, 而由劳动和实践所构成的日常生活世界恰恰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要求哲学从天国回到人间, 认为应该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去理解对象和现实,从而进一步让哲学彰显生活世界的本色。因此,生活世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无关紧要的现象世界, 而恰恰是日常的吃喝住穿等需要及其满足等生活实践成为人们创造历史的逻辑前提,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 [10]
唯物史观借此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价值观的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它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了的物质生活条件” [7]66-67 。
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出发, 认为推动社会和人发展的并不是意识和精神,而是现实的社会存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社会存在是社会价值观的现实依据, 建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政治关系基础上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核心价值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二)
生...
篇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 教师工作神圣而高尚,所以社会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第一是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老师是播种梦想的人;第二、是对待家长,要有耐心;第三、是对待同事,要有诚心;第四、是对待工作,要有恒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从而树高尚师德,每个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都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那么如何早日实现呢?我想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是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教育是教师核心性的工作,教师的一切行为,都 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性格、品行、相貌、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对所谓的好学生,自不必多言。但在对学习或品行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教育上,教师就感到太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难以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欲生“亲”之情,必付“爱”之辛。爱,是走通师生心与心的桥梁。师爱,是大爱,不仅包括亲情样的爱,还有理智性的爱。只要教师能将这种爱,理智的坚守下去,那么他看到的学生,就不再是满身一无是处,他会为学生的每一次细微的进步而欣喜不已。学生,就会在这爱的涓涓细流中,不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直到登上理想的彼岸。老师是播种梦想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用自己的梦想,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带领学生一起永远憧憬美好的明天。想
不想当名师,想不想有所作为,有没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如果在我们的老师心中都有了“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信心,那么,我们已经踏上了名师之路了。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二、是对待家长,要有耐心。首先要明确一个论断,家长与老师的心是一样的。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也是望生成才。只是因为一个是家庭教育的长者,一个是学校教育的师者,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教育角度与关系,当然,教育方式方法也就自然有了较大的差别。作为教师,不要奢望着通过几句话,就能把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变成一个学校中的教师,让人家父母来做咱们教师的事。最大的、最现实的想法,只要让那些为人父母的,能理解咱教师的行为,就可以了。生意场上有句话,叫买卖不成话不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也是这个理。要耐下心来,与家长沟通,毕竟是两个领域的教育,哪能一下子就没一点隔阂。好好交流,耐心寻找共同点,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是对待同事,要有诚心。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能在一起工作、共事,这是一个莫大的缘分。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同事关系不好处,浅了不行,深了也不行,近亦忧,远亦忧。细究一下,这是把同事的关系复杂化了。所谓同事,就是在一起工作的伙伴。浅了,没有什么可值得关注的;深了,那就变成另一种关系,成了朋友了。所以,在处理同事关系的问题上,只要
做到以坦诚之心相待就可以了。坦诚的对待别人,并不需要以别人的坦诚相待做交换的筹码。坦诚的对待别人是自己的事,别人对自己的相待态度,那是别人的事。做自己开心的事,那才是最开心的。魏书生说,琢磨人是最累人的事。相信每个正常人,都是愿意与有诚心的人相交往的。这样,才会感到人生和工作是轻松而愉快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
第四、是对待工作,要有恒心。教书育人,功在千秋,教师工作,崇高而伟大。但这伟大,却要时时寓于平凡之中。很多年轻教师在参加工作时都是雄心勃勃,立志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展身手。但几年过去后,却发现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几个人,所获得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认真对比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小有成就者,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程度不同的做到了持之以恒。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小学教育中哪有那么多叱诧风云的壮举,研究中又哪有那么多毕其功于一役的课题。要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将自己所想到的,认为是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事,锲而不舍的做下去。相信经过一定的时间,你也会小有作为,别人羡慕的目光也会经常追随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
总之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个“四有”好教师,你就是一个教育的智者,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者。
篇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500 字教师不但教人以知识,使人从无知到文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人以德,使人学会如何做一个高尚的人。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 PINCAI 网。
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500 字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
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
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500 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
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时期,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而学生们对自己的老师又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师爱最为公众期待,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
占 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 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为师之道。他就是把学生当做人来看的,当做平等的人,堪与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
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像李叔同先生那样,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
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于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1500 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它可以是一些人所热爱的事业,也可以是谋生的手段。要达到这个要求,关键是要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对于学校而言,能否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当今正面临着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同时也面临激烈竞争。学校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环境作后盾。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概括地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表述使教师道德体制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的区别开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
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
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完善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教师的人格力量主要体现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操和敬业精神以及学术品格与风范等方面。教师如何用人格力量感召学生呢?当然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更需要的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因为现代教育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教育任务是在师生广泛的参与、交流与合作中完成的,因此,教师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和学术品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求学生为祖国而学,自己必须为祖国而教;教师要求学生要有事业心、热爱自己的专业,自己必须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师要求学生关心他人,自己必须关心他人,爱护学生。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