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2023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完整)

2023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3-05 19:35:05 来源:网友投稿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

心得体会就是将学习或者生活中得到的体会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书面表达,想要写出令人感同身受的心得,还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 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2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3

1. 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 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 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 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 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4

冬天容易感冒,为什么?有的人感冒了,不吃药不挂吊瓶,过一段时间也就慢慢好了,而有的人吃药挂水,不小心还弄个肺炎出来,为什么现在医疗条件好了,反而白血病之类的器官病变性疾病反而比以前多了?我们小时候怎么没有打那么多针,吃那么多药反而体质比现在的孩子要好?……当时处在冬天,对感冒发生了兴趣,我在网上发现了张仲景的《伤寒论》,从对人体遭遇寒气开始,描绘了我们所说的“感冒”在人体内的.一步一步的变化,一直到有些人到了“病入膏肓”,书中所写的就是我想知道的,赶紧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谁知道非常失望,我看到的《伤寒论》就是学生时代用的教科书,这不是我想要的,就象英文原著永远比中文译著更有魅力;老外看了翻译后的我们的古诗就象喝白开水一样,永远没有我们读古诗时所能体味的那种意境。虽然我临时看不懂,但我也要看文言文的,时间长了我会知道的越来越多,我看了那些教科书倒是懂了,还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呢,谁知道翻译成白话文的那个人自己水平任何?

终于在一次图书展览会上我找到了一套中医书籍,而且正好符合我的水平,有文言文原文,不但有注释,而且还有京城名医之后写的译文,我真是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尽管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比较晕,看不懂原文且不说,看了译文我都晕晕乎乎,好在不要考试,我慢慢看,有精力看原文,没精力对照着看,要不干脆看译文。时间过去了半年,一本书好歹看了一遍,但我好像什么收获都没有,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不过我还在看,同时通过其他方式,或者是中医名家的讲解,或者对一些我们见到病症的讨论,我发现我了解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同时我也发现了我的无知,因为一个好的中医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我也从原来的碰到谁感冒了喜欢买弄一点医学知识到现在闭口不言。

用小侄女的话说,你们家净是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平时不常见到的书,别人不常常吃的东西。但我相信,我们老祖宗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东西比美国200年左右的东西的含金量要高的多。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5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6

我们 选一本好书,就像选择一名知己,记得刚刚来到大学的我,对中医一片迷茫,总是感觉过于深奥,可是随着自己不断地探索,还是小有成效,这里帮助我最大的就是《伤寒杂病论》,它是临床医学的典范之作,应该是学医者的必读作品,但是它言简而详,博大而约,纵横交错,非浅尝辄止可见效。不是我们背几条,几十条原文就能够越好的。在这里共同分享一下我的感悟和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伤寒杂病论》辩证论治体系及为丰富。分别有六经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辩证,卫气营血辩证,经络辩证,病因辩证,方剂辩证,痰气水饮辩证,妇科病辩证。六经辩证是最主要的辩证方法之一,其中对太阳病论述的最多,但也最精辟,“太阳中风,阳浮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嗇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浮阴弱,是疾病的病机,是营卫失和的表现。同时使用嗇啬,淅淅等词生动形象地反应了病人怕冷的感受,最关键的是提出了干呕的临床表现,因为正邪斗争于表,无法顾护于里,导致里气相对不足,胃失和降的原因,真不愧是字如千金,言简意赅,的确令人惊讶。

其次,《伤寒杂病论》中的表里先后治则也是一大亮点。对于表里同病,汗下先后的治法,张仲景提出了:“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这对我们临床的治疗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第一,对于表证兼有里实的病人,我们要求先解表,够用下法。为了防止表邪入里,使病情恶化,滋生变证。但是我们也要遵循急者治其表,缓者治其本的原则。比如,阳明腑实兼有外感表邪,且里证较急,我们必须现攻下,后解表。第二,对于表证兼有里虚的病人,我们要先补里,后解表的原则,这样不但有利于药物被吸收从而调动阳气,而且有扶正驱邪的含义。第三,对于表里同治,我们要注意辩证表里关系是否密切,里证是不是大实大虚,只有表里密切相关,而且里证非大实大虚,才可以用表里同治的原则。比如,桂枝人参汤证,太阳误下后导致的脾虚表不解的证治。因为错用下法,导致脾气不足,正气不能达表抗邪,可以看出表里密切相关,非大实大虚之人,可以用表里同治可以说每一条原文都要遵守这个原则。所以我们要分清表里先后关系,对症下药。让中医药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再次,《伤寒杂病论》给我们提供了经方相互组合的思维方式。比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是对于表郁日久,邪轻证轻的病人而言的,用麻黄汤来解表邪,用桂枝汤来调和营卫,两方加减合用,体现了金方的应用广泛,同时,在临床上,不断扩大对《伤寒杂病论》的应用,如果辩证准确,可以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以说是经用不衰。这也是为什么能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

最后,它告诉我们要重视药物的剂量和药后护理。以桂枝汤为例,如果是用来调和营卫的话,桂枝和芍药剂量相当,桂枝用来解肌透邪,芍药用于敛营和卫。如果,桂枝汤用来治疗心阳虚导致的奔豚证的话,我们要加大桂枝的量,来平冲降逆。如果是脾经络受邪,导致的胃脘疼痛,那么就要加大芍药的量,用来缓急止痛。可以看出,同一个方子会有不同的用法,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剂量的配伍。另一个方面,在外感表邪服药的同时,要求我们盖衣覆被,顾护人体的正气,借助外在的环境,祛除病邪,还要求我们要食粥护养。因为正邪斗争于表,里气不足,我们可以吃清淡的食物,促进正气的恢复。

学习《伤寒杂病论》我们要有信心和正确的态度,不断开阔思路,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学习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临床上对疑难杂病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伤寒论心得体会篇7

今天,从我学习伤寒论的一点点感受,给大家谈一下。

首先呢,从《伤寒论》序给大家谈起。为什么要谈一下这段文字呢?这段文字里边涵盖了很多内容。有些人,只抱一本《伤寒论》,就想要面对所有的疾病。这么想对不对呢?我们从《伤寒论》仲景先生的自序里,来探讨一下,临床上应用《伤寒论》方子的比例问题。

序里这样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也就是说,建安纪年以来,仲景家里有二百多口。由于瘟疫的流行和其他的疾病,加起来,死亡了有三分之二。二百口的三分之二有多少呢?也就是一百二三十口这样。后面的一句是关键的,“伤寒十居其七”。也就是说,因为伤寒死亡的人数有十分之七。按现在的比例来说呢,也就是百分之六七十的样子。这个数字和我在临床上应用伤寒论的方子来治疗疾病的比例大致相当。我在临床上用伤寒金匮的方子,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左右,剩下百分之三十左右是用后世的时方,还有后世我跟过的老师的经验方,还有我自己有几张经验方。大概是这么个比例。

仲景当时并没有说,我《伤寒论》能包治百病,他研究的结论是伤寒论能面对临床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病例。关键是,仲景在伤寒论里面给出了法: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里边有咱们医圣谦虚的部分。但是,也证明咱们医圣是一个客观的人。他对疾病的看待,对疾病的理法方药的看待,都是非常客观的。他在这里也没有说,伤寒论能够包治百病。但是呢,并不是说,它不能指导治疗后世临床大部分疾病。他说了,“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句话很重要。就说,我虽然没有给每个病都列出治疗方法,但是,如果你把我《伤寒论》读熟了,你见到疾病也能推知它的原委。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可见这段文字,仲景描述,人体是微妙的、是未知的。虽然从表象上可以推断一下,但是人体毕竟是奥妙无穷的。不是靠一些仪器,靠一些化验单能够解决的。我的观点,我们对人体知之甚少。尽管有了许多现代手段,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人体还是个黑箱子。

大家都知道,临床上,肿瘤很难治。但是,大家并不真正知道,肿瘤究竟有多顽固。

我参加过几个肿瘤患者的火葬仪式,大多数临床医生,即便看过很多活着的,或者死亡的肿瘤患者,但是,很多医生,未见得亲自去火葬场看过肿瘤患者火化的过程,和火化之后的程度。我可以这样讲,在火葬场的焚化炉里,那么高的温度,人体的骨骼烧成白色的灰烬,但是,大家能知道肿瘤是什么样子的吗?

我观察这些肿瘤死亡的病例,在火化场里的情景,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也曾经跟火化工交流过,火化时,骨骼变成灰烬,这个肿瘤表面焦黑色的冒着黑烟。即便在三千度左右的焚化炉里面,出来之后,它依旧是冒着烟,像一个焦一样。而且用火化工使的铲把肿瘤铲开,里边就像牛蹄筋一样,依旧是肉体的组织。可见肿瘤是多么顽固!

当时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对死者的尊重,我们也无法拍照。几次去,我都掏了掏手机,又不好意思去拍这个东西,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吧。

好,这个话题就谈到这儿,接着往下谈。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这话的意思,是描述仲景当时见到普通医生面对患者所采取的行动。我们大家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们当今又何尝不是呢?很多人说,我不用把脉,我拿着化验单就能开中药;也有的人说,我不用这些东西,测一测雌激素,我就能开中药;更有甚者,你别让患者来了,你给我一个片子,发过来,我就把中药给你开了。这种事情,当时仲景就认为是不科学的。就连把脉次数不够五十动都认为不足取的。

在群里呀,也有很多同仁给我发来一张ct片子,或者b超单子,然后就说,宋老师,你赶紧给我出一张治疗什么什么病的秘方吧!我真是苦笑不得,我也没法给出答案,没有中医的四诊资料,没有患者的体型体貌,甚至连性别都没有,你让我怎么处方?真的很难。这个并不是我个人杜撰。

我之所以要把伤寒论序拿出来谈一谈,好多学员学习伤寒论,不爱看前边的,直接给我条文,看看有什么方,我就看,没有方的我就不看了,其实不然。在仲景时代,他白天看病,晚上要在竹片上刻字,他的每一个字都惜墨如金,不会乱刻的。去一个字,嫌少,加一个字,嫌多。所以说,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种对先贤敬重的精神。

我有一个同学,在读伤寒论的时候,他每次都要洗手洗脸,洗干净了才看《伤寒论》。他这种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尊重。在这一点上,我真的不如他。因为我读《伤寒论》读坏了好多本。因此,我建议各位同仁,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抱着一种对先贤的崇敬之心,对生命,对人体有敬畏之心,来学习医学。而且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正所谓“厚德方能载物”,如果你抱着赚钱的目的来学习中医,我想,即便你赚了再多的钱,也只能是害了更多的命。也并不是说,你当时一治就会损伤了患者的机体,而是损害了患者脏腑的远期功能,缩短了患者的寿命。

我们再回顾《内经》里面讲的一段话。“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这段文字描述也和刚才仲景先师描述的文字,大致意思是相同的。我们治病,一定要讲究理、法、方、药,如果你“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如果你生活起居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那么损伤你个人的机体,损伤你的寿命。如果我们用药,不法天之纪、地之理,我们损害患者的生命,损害患者机体的健康

推荐访问:学伤寒论心得体会7篇 伤寒论 心得体会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