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供大家参考。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
提起我县**镇紫**村的**, 在县、 市, 乃至全省都很有名气, 每一个熟悉她的人无不为她艰苦创业、 埋头苦干、 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不熟悉的人听到她的事迹, 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 都为她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的不凡业绩而发出由衷地赞叹, 紫**村的群众更是因为有**这样一位一心为民的好支书而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原籍四川绵竹, 1982 年
远嫁到我县紫**村。
从 1988 年起,她就从事村上的卫生防疫工作, 并以她泼辣、 热情、 善良、 乐于助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不久就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
1990 年 9 月又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1996 年 12 月担任紫**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紫**村地处我县东南角, 先后隶属庙湾乡 和常丰乡 管理, 2002 年 10 月划归**镇管理, 全村5 个村民小组 16 个自然村 152 户 554 人。“宁肯上街要饭, 也不往紫**村里乱钻” ,这句当时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 人们对紫**村的印象。
点灯靠油、 吃饭靠天、 收种靠担, 这是昔日紫**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山大沟深, 交通不便, 紫**村一度成为全县最穷的村子之一。
**担任村干部后, 面对全村贫困落后的现状, 她吃苦在先, 埋头苦干, 带领全体村民执着而坚定地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 勤劳致富的创业之路。
艰苦创业, 基础设施建设大变样
古老的漆水河从紫**村穿村而过, 有史以来村里的人一直吃的是这河水, 这水喝到嘴里, 一嘴的泥腥味, 令人难以下咽。
上个世纪 80 年代, 由于河水上游污染严重, 严重困扰着群众生命健康。
特别是遇到阴雨天, 河水混浊不堪, 几天吃不上水是常有的事, 群众用水真是难上加难, 改水成了群众的心头之急。
1990 年**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后, 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水。
然而当她提出改水的想法时, 竟遭到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
有人说“人老几辈都没办法的事,你一个女人能把这事办成? ”还有人说,“你能把水改成, 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面对世俗的目光和工作中的阻力, **毫不退缩, 她铁定了心, 暗暗发誓:
一定要让乡 亲们喝上干净、 卫生的自来水。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 村前村后、 沟里岔里处处留下了**奔忙的身影。
人们总能看见她手里拿着一瓶瓶取回来的水样, 一趟趟往县城跑。
终于有一天, **手舞足蹈地站在村头呐喊:
“好水, 我找到好水了”!
水源找到了, 她又开始为工程立项和争取资金奔忙了。
为了不给村上增加维修负担, 她多次自费到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跑项目, 经过艰辛的努力, 村上的引水工程终于被列入县以工代赈工程项目, 还争取了国家投资3 万多元。
工程动工时, 正值春耕大忙季节, 材料只能运到距村上 13 里外的安舒庄,村里的男人们又都在忙地里的农活。
这可怎么办? **便一家一户动员全村的年轻妇女组成一支 30 多人的“娘子军”, 硬是领着姐妹们肩扛人抬, 翻山越岭, 将工程材料一件一件运回工地, 保证了工程进度。
通水管道要经过六、 七米宽的漆水河道,
必须在河床下面挖出一条1 米深,6 米多长的管槽。
山里的三月, 春寒尚未褪去, 当时的河水冰冷刺骨, 没一个人敢下到河里去堵水施工。
**便第一个跳进河里干了起来, 村里的姐妹们都知道此时的**刚刚做完结扎手术还不满三个月, 但为了 大家的事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 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纷纷跳进水里跟她干了起来。
由于河水过大, 管槽挖一点, 就会被水冲来的沙石填满, 为了及时将管槽挖好并顺利铺设管道, 她把自己家里积攒了好几年的小麦桔杆无偿拉到了河里堵水。
管道架设成功了, 可她家价值几百元的麦草垛就这样被水冲走了。
看到姐妹们在工地上干重活, 经常为施工顾不上回家做饭, 饥一顿饱一顿,细心的**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
为了不耽误工期, 她将自家 600 多斤小麦磨成面粉, 为施工姐妹做好午饭挑到工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 全村人终于吃上了干净、 卫生的自来水。
望着自家门前哗哗流出的自来水, 村里的一位老人动情地说:
“改水改掉了我们的病根啊!
秀英一个女人家这么能干, 我们真是托了秀英的福了”。
负责引水工程的县水利局的同志也说:
“要不是**, 紫**的引水工程难啊!”
到了 2003 年, 使用了 13 年的水管多处损坏漏水, 村里人吃水再次发生困难,她又组织群众进行维修, 在分配挖管道任务时, 群众坚决不给她家分, 她就是不
答应, 坚持把自家分在了石头最多、 最难挖的地段。
她白天巡回在工地上组织劳动, 晚上才挤时间完成自家挖管道任务, 并比分配的任务多挖了 10 多米。
为了节约工程开支, 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安装上水龙头, 唯有她执意没有给自家装, 家里用水依旧到屋前的一个公用龙头上去挑。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 可每当望着昏暗的煤油灯, 笨重费力的石磨子, 看到其它村一个个先后都通上了电, 她不由暗自伤心, “都啥年代了 , 没有电怎么能行呢? ” 拉电又成了她的挂心事。
说起拉电, 谈何容易。
紫**村要拉电按直线距离算, 所本文章共 2 页, 当前在第 1 页
下一页
需的资金就达 20 多万元,这对于一个 500 多口人的小山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争取项目和资金, 她先后 10 多次下县城, 闯省城, 有好几次为了找办事的人, 竟然在楼道里一等就是五、 六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92 年 8 月, 拉电工程终于动工了。
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和男劳力一样抬杆、 挖坑, 每天总是要忙到深夜一两点, 第二天还得照
常翻山越岭赶到工地。
长时间的劳累和重体力劳动, 使她病倒了。
但她依然没有停歇, 拖着病体继续为拉电的事奔忙着。
当电线架到蒋家山 38 号杆前时, 因为 1500 元钱的材料款没有付清, 工程被迫停了下来, 施工队准备撤走。
听到这个消息, **不顾病体疼痛, 挣扎着赶往蒋家山工地, 含泪恳求工程队的领导说:
“钱, 我一定想办法凑齐, 但工程无论如何也不能停”。
工程负责同志被她忘我工作、 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 答应宽限到第二天早上 10 点钟以前把钱交来, 否则, 工程队就撤。
为了不让工程停下来, 她连夜召开村民大会筹集资金 1500 元, 第二天一大早赶了十多里山路, 亲自将钱交到了工程队, 工程才得以继续进行。
线路架通了, 但由于还差 1.5 万元的工程款, 村上迟迟通不了电。
长期缺乏营养、 劳累过度的**一急就晕了过去。
醒来后, 她求人用自行车把她带往庙湾乡信用社, 以个人名义贷了 5000 元, 回家后东凑西借筹够了 1.5 万元交给工程队,终于使这个祖祖辈辈点灯熬油的山村有了光明。
通电那天, 小山村沸腾了, 全村群众奔走欢呼, 而**却累倒了, 体重从施工前 98 斤减到了 74 斤。
事后群众问她:
你这么做图个啥? **却淡淡地说, 只要把大伙儿的事办好,
就是搭上我这条命也值。
村里的小学只有几间土木结构的旧房, 一到阴雨天, 外面下大雨, 里面下小雨, 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刚当了支部书记的**懂得这个理。
她再也不忍心让孩子们在这破房里提心吊胆地去念书, 于是建校又摆上了**的议事日程。
1999 年的“普九” 终于为建校带来了一丝希望。在她奔走争取下, 县文教局为村上拨下了建校款2 万元,但这远远不够。
群众穷啊, 集资太难了, 但为了这建校的钱, 为了尽快改善孩子们的上学条件, 她出东家进西家动员群众集资, 受了多少骂, 她也记不清了, 最终还是集了3 万多元。
这在一个穷山村可真是破了天荒!
盖学校的那段日子里, 她带病坚持在工地上工作, 而且一干就是 45 天。
为了方便组织施工, 她将治病的药带到校建工地上去煎, 有好几次只顾工作, 竟然把药熬干了。
学校里的一名教师实在看不下去了, 主动帮她煎起了药。
在她艰辛努力下, 两排 12 间砖木结构的教室建成了,
村里的孩子终于有了读书的地方。2003 年, 她又争取资金 4.6 万元, 新建校舍5 间。
经过两次建校,
村上的小学已是校舍全新, 窗明几净, 教学条件更好了。
紫**村沟套沟, 峁连峁, 拉送东西全靠肩扛背驮, 出门不上就下, 隔沟能望见, 绕山走半天, 关键是没有一条像样的出山路。
路, 制约了紫**村群众几千年,也浸透着祖辈人太多的苦涩和心酸。
吃尽苦头的紫**人盼路、 想路, 对路积聚了太多太久的渴求。
要想挖掉穷根, 就必须修路。
**憋足了劲, 发誓要让乡 亲们有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大道, 让更多的乡 亲们能走出深山, 与外面进行沟通联系。在与村组一班人达成共识后, 她便马不停蹄地组织群众开始了她的修路工程。
在修筑通往县城的道路过程中, 她把自己吊在**上打眼、 放炮, 苦活累活她总是抢着干。
一时间, 受尽苦楚的全村男女老少全都涌上了修路的工地, 自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 多年没见过的大会战场面又重新出现了。
在**带领下, 从1998 年开始到 2003 年, 紫**村先后五次拓宽路面, 一次比一次强度大, 一次比一次档次高。
原来连架子车都难以通过的山路, 如今拓成7 米宽的砂石大道, 架起了5 座水泥桥, 全长 20.5 公里, 连通了附近两个村及县城的道路, 全村农用车辆畅通无阻, 群众再也不为行路难而发愁了。
锲而不舍, 带领群众迈上致富路
崖村土壤瘠薄, 日照度差, 气温低, 小麦生长成熟度不够, 亩均地产不到 100
斤, 有时连种子、 化肥的投资款都难以收回, 群众耕种积极性不高, 人均收入低。群众吃尽了贫穷的苦头, 为了寻求致富门路, **先后8 次自费外出考察学习, 并3 次组织村组干部、 党员及群众代表去邻县及本县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组学习“取经”, 从县里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进行会诊。
经过分析论证认为, 紫**村虽山大沟深, 人口稀少, 但有草坡面积大的资源优势, 于是“牧果药粮一起上, 以多经为主, 以粮食为副” 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全村干部群众中形成了。
确定后, 为了解决群众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把筹集资金的目光投向全村唯一的信贷员张文英身上, 向张文英提出了 为全村群众每户解决贷款 600元的问题。
张文英这个土生土长的紫**人非常了解村上群众的经济状况,
但从信贷员的职责考虑, 他最担心乡 亲们无力还贷, 因此犹豫不决, 一直不肯答应。**便三番五次地去他家做工作, 到后来张文英干脆躲了起来。
但**没有气馁, 还是一次又一次上门当说客, 张文英被**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答应协助给群众贷款, 解决群众买化肥难等生产问题。
这一年, 全村种植高粱人均3 亩,秋季人均收入 500 多元。
经过几年, 20 多户群众靠种植高粱建起了新房。
99 年, 县上提出“发展布尔肉羊, 建设畜牧大县” 的目标后, **便想, 紫**有山有水, 草坡丰富, 不正是养羊的好地方吗, 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于是,她及时召集村组干部开会, 专题研究发展畜牧业, 制定了紫**村畜牧业长期发展规划, 确定了包抓责任人。
为了能让零星养羊户成为养羊的典型示范户,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她走村串户, 耐心地做起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
说得好, 不如做得好。
为了示范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养羊, 她先行一步, 拿出自己仅有的 3000 元钱, 一次买羊 50 只, 率先发展养羊业。
同时, 她又苦口婆心地劝说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王丰林购买了 140 只羊,
一年下来, 王丰林净收入达到4 万元以上, 一跃变成了全村有名的富裕户, 王丰林家由此而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
在**的带动下, 全村羊只存栏由
1996 年的 370 只增加到 2003年的 2420 只, 人均养羊4 只,
养羊已成为紫**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1999年,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遍三秦大地, 退耕还林成为农村热议的话题。
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又一次向当时的庙湾乡 党委立下军令状:
3 年保证建设3000 亩生态林和干杂果园, 10 年后使全村“山上绿树缠腰, 山底良田丰茂”。
万事开头难。
**走村串户, 苦口婆心地动员群众退耕还林, 但多数群众对优惠政策
还是不大相信, 等待观望的多, 付诸行动的少。
当年全村仅有6 户群众栽植了52 亩刺槐。
2001 年, 退耕还林政策得到了兑现, 穷怕了的乡 亲们看到了希望。群众退耕还林的热情空前高涨, 面积由 2000 年的 52 亩一下子上升到 2003 年的3400 亩, 治理荒山 4100 亩, 建成了**镇第一个千亩干杂果示范基地, 经国家林业总局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全部达标。
仅此一项, 全村去年就享受国家补助 60 多万元, 人均增收 1000 多元。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96 年的 480 元增加到 2003年的 945 元。
兑现额达 3000 元的村民刘军福给**送来一条烟, 感激地说:“多亏你李书记,不然我的穷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这不是我的功劳, 要感谢就感谢党的好政策吧”, **婉言谢绝了李军福送来的烟。
一心为民, 群众冷暖时刻挂心头
**村, 大凡红白喜事如果没有**的张罗, 主人就会感到脸上不光彩, 就没了头绪。
只要她一到场, 事事便井然有序。
群众的事儿离不开**, **更是牵挂着群众的恼心事。
作为妻子, 谁都想有一个可信赖的臂膀作为依靠; 作为母亲, 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
但对于**来说, 这些都成了她不敢奢求的期望, 因为她肩上挑着的是全村群众交给她的神圣而沉甸甸的担子, 心中装着是一心为民的执着追求, 这让她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儿女私情。“已经套到了辕上, 我就只能使劲地往前拉。”**如此说。
这句朴素的话语里透着的却是她对紫**村 500多人口深厚的感情和神圣的责任。
原支书张炳耀在任期...
推荐访问: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 党支部书记 先进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