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8篇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目 录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共同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p>录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共同富裕主题党课讲稿:促进共同富裕应全面融入人的现代化过程之中
共同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将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本质、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四个方面出发,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一、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论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礼记》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人早已向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认为,相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无数
财富,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也有很多弊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即本来是创造财富的工农,却创造越多、占有越少。这样的异化社会以资本为逻辑,带有一种文明的基本缺陷。马克思认为我们要超越这种异化的社会、改变资本的两极分化,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认为未来社会应该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把共同富裕当作本质要求。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要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且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所以,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向共同富裕看齐,应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 1953 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该《决议》提出,迅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没有
经验,也由于急于改变贫困的状况,我们错误地把共同富裕理解为一种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是始终围绕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层面的考虑,而是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共同富裕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多次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先富是大局,共富也是大局。
同时,他也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庆祝建党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辩证地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在保证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百年来,我们党都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用七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
迹成就。现在,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的发展阶段。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发展阶段的中心课题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关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必须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是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是党中央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同时,党中央在 2021 年还作出了一个重要部署,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 月 11 日,浙江也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了涵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以及“到 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着力点,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总结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而是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三是共同富裕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富裕,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同等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四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是分阶段、有步骤的,而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的。
(二)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我们必须要破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物质层面的富裕。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自信自强、环境方面的宜居宜业、社会方面的和谐和睦、公共服务的普及普惠,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一致。
第二,把共同富裕理解为杀富济贫、平均主义。实际上,这一类观点恰恰是没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也忽视了我们曾经的历史教训。共同富裕,既不是“齐步走”,也不是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同时同步富裕。尽管生产力相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调动社会各阶...
篇二: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共同富裕专题党课时间:20XX.XX.XX 汇报人:XXX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的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要求来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目录CONTENTS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着眼全局分阶段促进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生产与分配更好结合起来坚持促进效率、体现公平的原则推进共同富裕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着眼全局分阶段促进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着眼全局分阶段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样,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必须着眼全局、整体统筹推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跃升。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就是总体上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是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有机结合。意味着推进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实现富裕,而是分阶段全过程促进实现富裕。阶段性目标需要坚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从时间上看,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而是先富人群带动后富人群;从空间上看,共同富裕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相同的富裕水准,而是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从程度上看,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无差别的同等富裕,而是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
第二部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生产与分配更好结合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生产与分配更好结合起来“共同富裕”体现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统筹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更高要求。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只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才有坚实的基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富裕”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优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更高形态的制度形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高质量发展,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推到新的高度,把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一方面另一方面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先进生产关系才能进一步激发社会生产力,否则将阻碍和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共同富裕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这从三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 一是确立了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建立适应生产技术变革的劳动关系;• 二是通过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为社会生产提供有效激励;• 三是加强经济预期的可靠性,提高了经济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稳定性。
共同富裕强调生产与分配的更好结合共同富裕既不是唯生产力论,更不单纯是分配目标,而是要求实现生产与分配更好的结合。• 首先,分配财富和用劳动来生产财富两者目的相同。其次,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体现了生产与分配的有机结合。共同富裕依照对财富增长的贡献来进行新创造价值的分配,实现各要素所有者的经济报酬,从而激励不同要素所有者更加积极地将生产要素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再次,分配的不公平会阻碍生产的发展。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会造成国内市场的萎缩,而财富分配的公平是促进社会生产稳定增长和平衡社会利益结构的有机统一。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生产与分配更好结合起来
共同富裕体现了共创和共享的有机统一共创和共享统一,深刻揭示了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高度发展才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会上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实现共享发展,要求加快构建和完善对共同富裕具有推动作用的制度体系:• 一是共同富裕的根本性制度保障,包括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是有利于推动公平正义的具体制度,即构建和完善基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保障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体现为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人民不仅是共同富裕的共享者,也是共同富裕的共创者。只有共创和共享协调统一,共同富裕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将生产与分配更好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坚持促进效率、体现公平的原则推进共同富裕
01首先共同富裕是更高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效率,做不大蛋糕,无以谈公平、分好蛋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承认差异性的存在,片面强调财富分配结果的平等,会导致对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压抑和对生产效率的损害。02其次共同富裕是将差异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公平。“公平正义”本身具有历史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具备按需分配的物质基础,共同富裕的公平取向体现在分配的权利公平以及分配结果的不公平程度被控制在合理区间内。03再次富裕程度的差异性是公平与效率动态平衡的结果。公平和效率是共同富裕的两个内在要求,它们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国收入分配政策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促进效率、体现公平”,表明了对公平与效率更深入的认识。然而,效率与公平并重并不意味着没有重点地完全等量齐观,而是要求在不同时期、三次分配的不同环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坚持促进效率、体现公平的原则推进共同富裕
04此外实现共同富裕要避免陷入高福利陷阱。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种不可持续的高福利模式。鼓吹“从摇篮到坟墓”的西方高福利政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富两极分化,不仅会出现“养懒汉”现象,也会导致新的社会撕裂,高福利政策只是缓解阶级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民为中心,并能够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来科学合理地推进共同富裕。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同时,不过度强调物质享受、不轻易冒进急于求成、不盲目追赶吊高胃口,强调充分调动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国家发展具有最深厚的伟力,党的执政基础也更加巩固。坚持促进效率、体现公平的原则推进共同富裕
第四部分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发展民营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是内在统一的。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功不可没。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就是鼓励更多社会财富的涌现。如前所述,共同富裕是生产与分配的协调统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生产是前提与关键,“分好蛋糕”要建立在“做大蛋糕、有更多蛋糕可分”的基础上。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民营经济的参与,就没有市场经济的繁荣,就没有改革发展的硕果,就没有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能够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物质基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总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提高生产力的充分条件,也是保障公平的重要抓手。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是“富裕”这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国有经济是富国富民的重要支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主导作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相较于民营经济,国有经济能够更好地直接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起到调整经济结构、引导产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的作用,并能在经济不景气时发挥逆经济周期调节的作用。另一方面,民营经济是社会财富的基础。民营经济是人民群众自主经营、当家作主的经济,人民的劳动和智慧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肯定,通过“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极大调动了民营经济人士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16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富国富民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高速增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迅速扩大,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增量部分有70%~80%来自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资本和全社会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助力我国得以逐渐摆脱短缺经济和贫困落后,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当前,民营企业已经在诸多领域如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商品零售和批发业、餐饮业等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当前中国不断增长的出口贸易中最主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不仅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还是畅通国际大循环的有力保障,重视并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必将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重视发挥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实现共同富裕专题党课时间:20XX.XX.XX 汇报人:XXX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篇三: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将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本质、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四个方面出发,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目 录 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坚定信心,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论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礼记》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古人早已向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向共同富裕看齐,应该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1953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 在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毛泽东同志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层面的考虑,而是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 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共同富裕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 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以后 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总结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包含四层含义: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一个也不能少;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同等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是全面富裕,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实现方式是分阶段、有步骤的,而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
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误区一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物质层面的富裕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相一致。误区二把共同富裕理解为杀富济贫、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既不是“齐步走”,也不是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同时同步富裕。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在收入问题上,我们的目标是缩小差距,最终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误区三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福利主义我们要注意的是,福利制度、政策并不是高福利、福利主义,我们也不能掉进福利主义陷阱。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种共建共治共享的富裕,是要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来实现的,是对西方福利社会的一种超越。误区四把共同富裕理解为限制私营资本的发展2020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很多行业的调整政策,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垄断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损害。共同富裕不是限制资本发展,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没有变,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
正确处理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以说,国有企业不仅仅是我们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更是我们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很多国有企业承担着提供公共产品、重大核心技术的重责,还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我们既要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员工持股、共同发展;也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其他非公经济的发展,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就是要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参与到分配当中去。当然,在一切要素中,毫无疑问的是劳动占比最大。 对此,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例,我们明确“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超过50%”;同时提出“实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计划”“实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等等。
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的关系 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正确处理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其中,初次分配强调的是市场,再分配强调的是政府,第三次分配强调的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的社会力量。可以说,一次分配是基础,二次分配是托底、保民生,第三次分配是慈善的体现。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有统一的一面,即效率是实现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二者也有对立或矛盾的一面,即效率原则上不会自动实现公平,公平原则上也不会自动实现效率。 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在效率的基础上二者统一,才能实现更好的公平。所以,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的,没有高质量发展就不可能做到更好的公平。
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我们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对的挑战与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相对困难人群仍然占一定比例的问题、基尼系数仍然较高的问题等等。对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中央提出了要求,列出了时间,绘出了路线。但是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困难,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
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有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政治保证,这也是我们最大的制度优势;经济发展的基础好、韧性好,即经济可以保持中高速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打造经济基础;我们仍然处于城镇化的成熟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收入差距已呈现出下降趋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我国政府财政实力大幅提高,再分配能力很强,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结 语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新发展阶段处于突出战略地位的重要任务。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全面发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再创辉煌,不可逆转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引领人类文明新发展。
篇四: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课讲稿】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今年第 10 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这一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就“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的重大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讲了五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其中,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目标作出的最新宣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全党对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科学内涵,深入探索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践途径,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对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内在规律的深刻分析建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和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财富的增长始终伴随着少数人的富裕和绝大多数人的贫穷。资本主义一方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在财富的占有上存在着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占人口比例极少数的资本家阶级占有绝大多数社会财富,另一极是占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雇佣工人却占有极少数社会财富,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由此不断积累和尖锐化,直至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消除了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通过建立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彻底解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
思主义旗帜,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共同富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和纲领里,坚守了自己的初心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
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和不断奋斗的目标,而将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奋斗目标,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色,这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增进中国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路子应当怎么走?我们正在进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二、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范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发展理念是实现共同富裕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的要求”。
以坚持共享发展引领和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共享是全民共享。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分配方式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绝大多数社会财富被少数人、一部分人占有,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是尖锐对立的、不可调和的。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决定了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必然要求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是共同富裕要求的具体实现形式。
共享是全面共享。共同富裕要求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
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辩证统一的,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精神生活是物质生活的保障。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要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参与、精神文化、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等方面的需求。为此,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全体人民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统一到共同富裕范畴,拓展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丰富内涵,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
共享是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全体人民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廣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历史上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是统治阶级不劳而获,劳动人民创造财富却陷入贫穷。社会主义建立了公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参与劳动,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劳动者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消除了产生贫穷的社会
根源,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幸福美好生活来源于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共享是渐进共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异”。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是一个现实任务。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对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社会凝聚力、经济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有紧迫感,尽快努力加以克服。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与现实性的相互关系,立足国情、立足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思考设计共享政策,着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具体来说,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必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持,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经济良性循环,要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用良性经济循环助推共同富裕进程。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就业是民生的根本,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经济增长是就业的引擎,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企业是就业的载体,要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发挥其就业主渠道作用。实体经济是就业的蓄水池,要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创业就是就业,要着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健全统筹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鼓励返乡入乡创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确保高质量就业。创造公平就业环境,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施体面就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关系,构建初
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收入分配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有助于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有助于形成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要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报酬及其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于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要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更加注重公平,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过程中,要做好分配蛋糕工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要坚持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安居、救助、帮扶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息息相关,健全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均衡布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要着力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确保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对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先富带后富的帮扶机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帮扶。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
篇五: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和方向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促进人民共同富裕,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追求,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宗旨,践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践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
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当前,全球收入不平等问题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对立、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分深刻,我国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一、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由社会主义社会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之所以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一是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能够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是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富裕”含义;二是要克服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不平等,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是实现广大人民利益要求的“共同”含义。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既是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生产率、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的社会,同时也是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没有高水平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大量
积累,社会主义的其他目的就难以实现。对于这个道理,马克思曾专门论述过。恩格斯也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有计划地经营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列宁直接领导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深刻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的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就在于能够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充裕的物质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这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和少数人发财致富为生产目的是根本不同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才会最终满足社会及其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共同富裕才能实现。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预测,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论述过,“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根据科
学的见解来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也就是如何使全体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实现公平公正的社会产品分配的思想,为我们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提供了指导性原则和基本遵循。
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一贯主张、实践目标和方针政策。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且要准确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
首先,正确把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始终是我们党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科学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改革发展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最大的实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强调,一方面,“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提出重大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践表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
其次,正确把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在历史上,平均主义是指在小生产基础上产生的要求平均享有社会财富的思想。在剥削阶级社会,平均主义反对巨大贫富分化,“等贵贱、均贫富”等主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进步意义,但脱离生产力发展的极端平均主义导致的是共同贫穷,是与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背道而驰的。要看到,两极
分化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既不利于解决和发展生产力,也不利于贯彻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更不利于实现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格格不入的。要发展生产力,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最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方法举措,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这才有利于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使全体人民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最后,正确把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有效防止了两极分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西方发达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了马克思描绘的“财富在一极积累,贫困在另一极积累”的两极分化现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由于不同地域、城乡间的资源禀赋不同,虽然也存在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时,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注重协调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又努力解决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等问题,避免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贫富差距悬殊和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 1992 年在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时就提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
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进行改革开放,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體人民,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渐得到充分体现。
篇六: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富裕主题宣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提纲:
一、 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二)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三、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四、坚定信心,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将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本质、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四个方面出发,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一、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论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礼记》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人早已向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认为,相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无数财富,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也有很多弊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即本来是创造财富的工农,却创造越多、占有越少。这样的异化社会以资本为逻辑,带有一种文明
的基本缺陷。马克思认为我们要超越这种异化的社会、改变资本的两极分化,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认为未来社会应该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把共同富裕当作本质要求。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要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且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所以,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向共同富裕看齐,应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 1953 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该《决议》提出,迅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也由于急于改变贫困的状况,我们错误地把共同富裕理解为一种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是始终围
绕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层面的考虑,而是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共同富裕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多次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先富是大局,共富也是大局。同时,他也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庆祝建党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
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辩证地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在保证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
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 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百年来,我们党都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用七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就。现在,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的发展阶段。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发展阶段的中心课题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关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必须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从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是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是党中央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同时,党中央在 2021 年还作出了一个重要部署,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 月 11 日,浙江也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提出了涵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以及“到 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
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着力点,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总结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一个也不能少;
二是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而是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三是共同富裕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富裕,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同等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四是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是分阶段、有步骤的,而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的。
(二)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我们必须要破除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把共同富裕理解为物质层面的 富裕。共同富裕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涵盖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即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富裕,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自信自强、环境方面的宜居宜业、社会方面的和谐...
篇七: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富裕主题宣讲党课讲稿: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目录 一、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
2 2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 2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2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 5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 8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
10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 10 (二)破除共同富裕的认识误区 ......................... 11 三、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若干关系
..............
13
(一)正确处理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关系 ............. 13 (二)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关系 ........... 14 (三)正确处理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的关系 ..... 14 (四)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15 四、坚定信心,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挑战
......................
15
(一)正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挑战 ..................... 15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对此,我们将从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内涵和本质、正确处理若干关系、坚定信心正视挑战四个方面出发,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一、深刻认识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 (一)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 《论语》有言:“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礼记》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人早已向我们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美好梦想,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
马克思认为,相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无数财富,取得了很大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但也有很多弊端。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是一个异化的社会,即本来是创造财富的工农,却创造越多、占有越少。这样的异化社会以资本为逻辑,带有一种文明的基本缺陷。马克思认为我们要超越这种异化的社会、改变资本的两极分化,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也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认为未来社会应该以共同富裕为目的,把共同富裕当作本质要求。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要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而且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所以,我们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向共同富裕看齐,应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党的文献第一次提出共同富裕,就是 1953 年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该《决议》提出,迅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业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生产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以便逐步克服工业和农业这两个经济部门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并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
荣的生活。总而言之,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然而,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由于没有经验,也由于急于改变贫困的状况,我们错误地把共同富裕理解为一种平均主义。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教训,明确“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多次强调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其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的问题,明确提出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之一。在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的致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
(三)共同富裕是党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重要使命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一百年,是始终围 绕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提出要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重视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经济上、物质层面的考虑,而是强调:“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共同富裕来凝聚民心、巩固政权。共同富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强调“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并多次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可以说,邓小平同志是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先富是大局,共富也是大局。同时,他也指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在庆祝建党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必须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的适当发展,既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单一的公有制,又不能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搞私有化;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既要克服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辩证地考虑共同富裕问题,在保证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并存、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形式并存的基础上,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还强调,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明确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共同富裕问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党的 XX 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 XX 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XX 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百年来,我们党都在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奋斗。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们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用七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就。现在,我们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迈向了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的发展阶段。
(四)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 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新发展阶段的中心课题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关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必须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提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是从 20XX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是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就包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可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是党中央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标志。同时,党中央在 2021年还作出了一个重要部署,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 月 11 日,浙江也发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提出了涵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的“四大战略定位”,以及“到2025 年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
性进展”的目标。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由此可见,在新发展阶段,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与着力点,必须把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上。
总而言之,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梦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实现共同富裕。
二、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本质 (一)共同富裕的定义和内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总结上述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共同富裕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一个也不能少;二是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富裕,而是涵盖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方面面;三是共同富裕是存在一定...
推荐访问:党课:破除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意义和内涵 党课 破除 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