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13篇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我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含义:指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形式中。
在古代意识形态表现为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工程主义为奋斗目标,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
(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
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当前,影响我们党执政地位巩固的因素非常多,集中表现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四个挑战,精神懈息、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四个危险。无论是应对外部的挑战,还是解决内部的危险,都需要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都需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把学好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和必修课。思想防线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政党夺取政权往往是从确立指导思想、确立意识形态话语权开始的;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也是以舆论阵地被攻破、意识形态主导权丧失为标志的。毛泽东曾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的政权,不能光靠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这是应对一切挑战风险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意识形态工作决定着党的前途命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多重挑战
1、国外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冲击。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了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近年来,我们看到恶意造谣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史、中国威胁论、抹黑“中国梦”、鼓吹台独、港独等舆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西方国家一些偏激、错误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在中国产生了一些错误的思潮和论调,造成了不可小觑的社会影响力和破坏力。西方国家向我们宣传“普世价值”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在意识形态领域排除异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意识形态霸权”。目前,国内民众受西方价值观影响产生的最明显的负面社会现象就是一些人盲目追求西方品牌,我们有些群众甚至党员却没有看清这些西方意识形态在我国渗透的“阴谋”。
2、有的共产党员信仰缺失、精神“缺钙”。
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在我们的党员中,信仰缺失、“缺钙”问题严重。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对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置若罔闻,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拨弄是非,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受到敌对势力追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到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所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3、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带来挑战。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夹杂多种声音,速度快,成本小,往往先声夺人,引发舆论焦点。尤其是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发布并传播媒体内容,信息源成倍增多,信息流闪电般增快,对党委政府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出严峻挑战。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今年四月,虹桥镇东安村村民李某某在微信上写了一首关于东安村村委以及前村主任的打油诗,并将自己写下的打油诗在多个微信群上恶意转发散布,该打油诗带有攻击性和辱骂性言语数条,对东安村前村主任及东安村村委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5月,一条“平江县政府主要领导被查处,棚户区征拆相关工作停止”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内大肆传开,恶意抹黑县主要领导,故意编造和传播不实信息,损害了网络环境和秩序。这都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党员群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三、如何提升意识形态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广大党员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意识形态作为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我们党员来说,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即意识形态能力,包括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意识形态领导力等。党员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努力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理论创新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信仰者。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这一深刻见解充分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精髓,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党员,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弄懂并正确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藩篱,增强人们抵御和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不仅要敏锐识别和准确判定各种唯心主义观点,还要批判和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既要深入学、持久学、系统学、刻苦学,也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也要坚定“四个自信”铸就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而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和不懈奋斗者。
(二)坚持正确导向,增强阵地意识,做新时代的传播者。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党员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敢于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亮剑发声,勇于同敌对势力和颠覆分子作斗争,不当“绅士”,当“战士”。既要在舆论导向、价值导向上始终坚定立场,也要向时代楷模学习、向先模榜样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既要管好各类与意识形态有关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也要守好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要自觉肩负起监督网络、净化网络的责任,主动甄别虚假、错误信息,及时辟谣、公布真相,传播好正能量。既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也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式,树立“互联网+”的思维,使用好红星云等平台、V虹桥在线公众号、各大村级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同时利用好传统宣传方式,村组各类会议、入户走访、村级广播、宣传标语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与时俱进,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既聆听了群众诉求、精神需要,又能积极把党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政策方针,宣传到各家各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切实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企图削弱、歪曲、否定党的言行,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大众化的手段,解决好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以党为中心在基层形成主旋律,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做新时代的守卫者。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今年五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旗帜鲜明地为改革者撑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先锋者护航,也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作为党员,既是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也是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党员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解决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亮剑、不敢亮剑、不会亮剑的现实难题。作为党员要提高甄别非主流思潮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结合工作实际,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行动自觉,率先垂范,增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水准、改善工作作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提高我们基层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
在这里,给各位入党积极分子提一个要求,对于各自的工作职责要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敢于争优;我们不仅需要“执行者”,更迫切需要“思想者”,你们要勇于攻坚克难,我希望大家要多比比发展水平、比比党员素质,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并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同志们,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四有”合格党员,为实现更美更好的虹桥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2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习总书记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曾经《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二、如何提升意识形态能力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 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
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
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在针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习近平总书记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为标尺,也不能以“右”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某某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对于某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也要多想一想。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第一,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那是根本做不好的、看不透的、弄不明白的。
第二,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论证的基本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一下。比如,政治学领域的民主话题,法学领域的宪政问题,新闻学领域的所谓“新闻自由”,社会学领域的公民社会,都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因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三)提高意识形态思考力
第一,善于观察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在善于观察问题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作出了一个榜样。他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提出了“八个能否”的标准。他说,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第二,善于抓住关键。习总书记提出了“13个如何”,我认为这“13个如何”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把这“13个如何”想清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比较好做,如果想不清楚,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哪“13个如何”呢?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第三,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第四,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第六,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第七,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八,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第九,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十一,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十三,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第三,善于进行一些分析。这些分析有理论上的分析。当年,苏联解体、东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悲观、失望,甚至质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就在那个时候,邓小平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消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反而一步一步在崛起。这就是分析力、判断力和思考力。
(四)提高意识形态创新力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攻和守这么简单,它要求我们保持思想上最大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要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不断地保持思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一个理论创新大师,提出了“完整理解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理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思想上的一个大障碍。同时,为了摆脱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动能。这就是理论创造。中国也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创新,比如协商民主,我们对“协商民主”这个外来词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把它从一个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理论背景的词改造成为一个合乎中国国情的词,所以我们讲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这就已经完全的归化为中国的一个词。对于“治理”这样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背景的词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所以我们有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我们还提出了网络主权这样一个中国创造的词汇,而正是借助于网络主权、信息主权,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正当性、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
第二,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从个体受益角度所作的思考》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有三大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过去,我们都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文章却发掘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体、对于我们心灵、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和抚慰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
第三,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五)提高意识形态表达力
第一,善于拿捏词句。比如,过去我们讲和平发展,后来一度我们使用了“和平崛起”这个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和平崛起”这个词在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及传播力上,不如“和平发展”这个词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例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这是拿捏词句的一个经典文本。习近平总书记讲,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者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不可通约性,把两者的统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一项非常伟大而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比如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提出共同价值。他讲他的“普世价值”,我们讲我们的共同价值,中国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同于在西方语境下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有“狮子论”,习总书记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里面对词句拿捏达到了一个非常艺术化的高度。
第二,善于创新话语。比如毛泽东通过创造性地化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赋予“实事求是”这个词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的灵魂。邓小平通过“一国两制”一词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制度共容的理论解释问题,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揭示了改革开放方法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国梦”这样一个词带动和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典范,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同时让世界认同中国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视角。所以,有人说,中国梦不但有仙气,还很接地气,从而打通了各种语言的阻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而新的话语空间开辟的背后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形成。“中国梦”的提出,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伴而生的话语,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个人梦、民族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甚至产生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类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公约数。
第三,避免掉入话语陷阱。比如,西方政治理论,西方的传播理论,在有意无意地设置了若干话语陷阱,我们稍加不慎就可能掉入话语陷阱,比如合法性、宪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等。一方面,它们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套上话语的牢笼、话语的紧身衣,从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处处被动。再比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话语有一定的陷阱性质。比如探讨党大还是法大、一党执政滋生腐败、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政分开,等等。甚至一些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谈话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意识形态陷阱、话语陷阱的认识。
三、提高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原则
第一,把握一个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敌我攻守的工作。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既要有敌情意识、攻防意识,同时还要把握、了解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是怎样让人家了解、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法,或者说怎样用我的想法、说法打动、感召、说服人家。意识形态工作本质是一个争夺人心的工作。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经过我们工作,人心凝聚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度提高了,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成功的;如果老百姓的认同度下降了,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在哪里可能出现了偏差。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党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主要指的是文艺,偏重于文艺,百家争鸣偏重于思想。那么我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恐怕也要讲一讲“双百方针”。中国历史上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邓小平同志也讲“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毛泽东也讲,“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双百方针”。
第三,秉持“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争取最大公约数,那就要善用“三不主义”。我们要秉持一种就事论事的智慧,是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破立并举,既要有破,又要有立。既然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意义上的敌我攻防性质和功能,那么破还是要有的。我们要善于破,善于用“笔杆子”来对付“笔杆子”,善于用“枪杆子”来对付“枪杆子”。重在建设就是立,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孙子兵法》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了。
第五,把握好三个基本维度。一是,重点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挨打、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甚至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要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二是,在态度上要明确,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我们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手上要有“几把刷子”。习近平总书记说,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做到坐下来能写字,站起来能说句,走起来能办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的问题,思想僵化就要解放思想,但是现在我们一定意义上面对的是思想分化问题,思想分化就要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要比解放思想工作难度还要高。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方法和艺术。所以难度更高,要求我们刷子就得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3
各位同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关于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
一直以来,意识形态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这个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思考。
为什么要重视意识形态能力?为什么要重视各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呢?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重大的政治考虑。我想原因无外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习近平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
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从现实层面,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也就很难守住。”这里面我们有很多教训,如苏联解体、颜色革命,我们能看到很多例子。很多看似很坚固、很牢靠的政权,由于思想上的防线失守,导致了其他防线全盘失守,从而导致政权更迭。从实践中来讲,思想防线、意识形态工作确实非常重要。思想防线是一个前沿阵地,前沿阵地失守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如果我们守住了思想防线这个前沿阵地,那么其他防线相对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就不大。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提高警惕,严加深思、多加考虑。
回顾过往,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他也是一位意识形态大师、理论宣传大师。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不光靠了“枪杆子”,实际上还靠了“笔杆子”。共产党在推翻旧政权的时候,首先是在思想上、舆论上形成了对于旧政权的摧枯拉朽之势,使它在道义上、理论上、发展方向上丧失了合法性,丧失了真理性,丧失了道义制高点的位置,从而为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全国政权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氛围和舆论氛围。毛泽东同志又讲,他说“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由此可见,掌握思想领导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原因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
再次,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曾经《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正是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二、如何提升意识形态能力
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已经是我们党员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必须着力在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方面下一些工夫、多一些思考。
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包括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应当包括鉴别力、学习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表达力这五个方面。
(一)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鉴别力是意识形态能力的首要方面。提高意识形态鉴别力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而意识形态问题恰恰是具有高度政治性的问题。凡是涉及政治层面的问题都一定意义上与意识形态问题发生着直接而有机的关联。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了。在认识新常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内涵,注意克服几种倾向:首先,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其次,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似乎推给新常态就有不去解决的理由了。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新常态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实际上有政治的考虑,那么这里面就有意识形态在内了。同样,如果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会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我要讲清楚,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善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最经典的例子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与邓小平对待毛泽东。赫鲁晓夫是怎么对待斯大林?1956年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讲了三个问题:第一,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苏联共产党集体领导的最高原则;第二,揭露和抨击斯大林搞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危害;第三,把产生个人崇拜的根源及其严重后果完全归罪于斯大林个人的不良品质,归罪于斯大林一人。那么,邓小平是怎么评价毛泽东的呢?邓小平首先认识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他说,“这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国内的很大政治问题。”所以,邓小平首先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同志犯了错误,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邓小平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既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个人崇拜,又维护了毛泽东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巧妙地解决了一个全国人民思想信仰的问题。这为人们统一思想、维护团结、保证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我们能够看得出来了。二者之所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关键就在于善于不善于从政治的角度看问题。赫鲁晓夫简单、粗暴地对待斯大林,导致了思想的混乱,甚至为苏联解体一定意义上埋下了思想上的祸根。而邓小平则成功解决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成功扭转了中国的方向,为改革开放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有意识形态智慧的人。在针对西方媒体来阐述自己的意识形态观时,他曾经这样说:“说我是改革派是真的,可是我也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如果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保守派,那么也可以说我是保守派。比较实际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的意识形态智慧在哪里呢?就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自己明确的底线和原则,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种智慧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意识形态智慧。
第二个要点,把握一条基本原则。毛泽东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应用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要努力做到:把不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少少的,把有利于我们的思想舆论搞得多多的;把负能量、次旋律搞得少少的,把正能量、主旋律搞得多多的。
习近平总书记有“三个地带”的理论,他说:“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这就是把我们的地盘搞得大大的,把敌人的地盘搞得少少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路。所以,我认为,高明的意识形态工作实际上是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推动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工作。我们要坚持这一个原则,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政治性非常强的工作。
第三个要点,心里面要装几把尺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一把尺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把尺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把尺子,中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也是一把尺子。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就要用这几把尺子量一量,有利的我们就要去做,有害的我们就要去反对。意识形态领域很复杂,有的是认识模糊,有的是思想方法问题,有的是政治立场问题,情况是不一样的。检验的标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能以“左”为标尺,也不能以“右”为标尺。“左”和“右”的标尺一定意义上都有形而上的成分在,有了这几把尺子,我们就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要牢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底线思维,一个是战略定力,一个是颠覆性错误。底线思维,就是一定要守住我们的原则和底线。刚才那几把尺子,我认为就可以作为原则和底线。战略定力,就是要明白我们做工作不是为了讨好某些人,不能因为别人批评、指责、谩骂我们就不去做,不能因为别人鼓掌、喝彩、叫好我们就去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工作,这叫战略定力。同时,我们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一些理论、一些口径、一些标尺,一旦松动,就有可能会犯下颠覆性错误。
第四个要点,有些问题不妨想得多一些。对那些看似与意识形态工作不相干的事务要多想一想。对于一些流传甚广的网络帖子包括一些“正能量”的谣言要多想一想。比如,所谓的哈佛大学校训,所谓的西点军校军规,所谓的德国幼教专家解读,所谓的美国某某学会的推荐……在裹挟着商业利益目的之外,有可能也会对很多人造成一种思想上的、价值观上的误导。对于某些所谓客观的新闻报道也要多想一想。对于某些所谓的客观现象也要多想一想。比如,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大学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西方的大学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所以他们就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我们说西方的高等教育中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这个话当然牵强,但是如果说它不受意识形态影响,那肯定是不对的。在美国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课程中,文学名著和西方思想制度是两大门类,而这两类核心课程就是经过精心设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具有倾向性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的课程,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是要将共同的价值观念传输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你能说这里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吗?只不过他们做得更巧妙、更隐蔽。
(二)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第一,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那是根本做不好的、看不透的、弄不明白的。
第二,适当了解思想意识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思潮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论证的基本方法,我们都要了解一下。比如,政治学领域的民主话题,法学领域的宪政问题,新闻学领域的所谓“新闻自由”,社会学领域的公民社会,都附着了大量的意识形态因素。对此,我们不可不察。
(三)提高意识形态思考力第一,善于观察问题。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在善于观察问题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作出了一个榜样。他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中提出了“八个能否”的标准。他说,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要看“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
全体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社会各方面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决策能否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各方面人才能否通过公平竞争进入国家领导和管理体系;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第二,善于抓住关键。习近平提出了“13个如何”,我认为这“13个如何”就是当前和今后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问题,把这“13个如何”想清楚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就比较好做,如果想不清楚,那么意识形态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哪“13个如何”呢?第一,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第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第三,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第四,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第六,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第七,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八,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第九,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第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第十一,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第十二,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十三,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果我们在这13个问题上获得了一个明确而清醒的认识,那么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就将大大提高一步。
第三,善于进行一些分析。这些分析有理论上的分析。当年,苏联解体、东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悲观、失望,甚至质疑“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就在那个时候,邓小平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20多年过去了,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的判断是准确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并没有消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没有消失,反而一步一步在崛起。这就是分析力、判断力和思考力。
(四)提高意识形态创新力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特别需要创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攻和守这么简单,它要求我们保持思想上最大的敏锐性和开放性,要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要不断地保持思想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一,善于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是一个理论创新大师,提出了“完整理解论”。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强化了毛泽东思想中的“四个现代化”理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解除了思想上的一个大障碍。同时,为了摆脱传统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从而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新的动能。这就是理论创造。中国也有很多其他的理论创新,比如协商民主,我们对“协商民主”这个外来词进行了中国式的改造,把它从一个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理论背景的词改造成为一个合乎中国国情的词,所以我们讲民主协商、协商民主、政治协商,这就已经完全的归化为中国的一个词。对于“治理”这样一个具有新自由主义背景的词我们也进行了改造,所以我们有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我们还提出了网络主权这样一个中国创造的词汇,而正是借助于网络主权、信息主权,我们在面对西方强势的网络霸权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正当性、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制高点。
第二,善于进行内容创新。比如,《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什么——从个体受益角度所作的思考》一文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够给予我们的,从个体受益角度来思考,大致有三大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科学把握世界和社会发展的思维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正确理解生活和人生命运的智慧与启迪;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充实精神世界并抚慰心灵的哲理与感悟。过去,我们都讲马克思主义给我们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导,而这个文章却发掘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个体、对于我们心灵、对于我们精神世界的指导和抚慰作用,这就是一种创新。
第三,善于进行应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中,应用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实际上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际中,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前加上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在中国的语境中创造性地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也是一个伟大的应用创新。
(五)提高意识形态表达力第一,善于拿捏词句。比如,过去我们讲和平发展,后来一度我们使用了“和平崛起”这个词,但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和平崛起”这个词在意识形态的可接受性及传播力上,不如“和平发展”这个词更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还有一个例子是,习近平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这是拿捏词句的一个经典文本。习近平讲,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两者有机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这就打破了过去在意识形态上的一个不可通约性,把两者的统一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实际上就是一项非常伟大而重要的、具有创造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比如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我们提出共同价值。他讲他的“普世价值”,我们讲我们的共同价值,中国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的大道,但是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价值有着自己的理解,而这个理解并不同于在西方语境下所创造出来的所谓的“普世价值”。还有“狮子论”,习近平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里面对词句拿捏达到了一个非常艺术化的高度。
第二,善于创新话语。比如毛泽东通过创造性地化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赋予“实事求是”这个词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实事求是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活的灵魂。邓小平通过“一国两制”一词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国家之内两种制度共容的理论解释问题,通过“摸着石头过河”揭示了改革开放方法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中国梦”这样一个词带动和激发了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国梦在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典范,它激发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事业的参与感和效能感,同时让世界认同中国也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视角。所以,有人说,中国梦不但有仙气,还很接地气,从而打通了各种语言的阻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而新的话语空间开辟的背后实际上是新的社会共识的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形成。“中国梦”的提出,出现了一系列与此相伴而生的话语,如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故事、个人梦、民族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甚至产生了“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的类比,为我们党开辟新的话语空间,在国际国内都赢得了思想上的一个公约数。
第三,避免掉入话语陷阱。比如,西方政治理论,西方的传播理论,在有意无意地设置了若干话语陷阱,我们稍加不慎就可能掉入话语陷阱,比如合法性、宪政、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等。一方面,它们有一定的理论创新价值,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理论来观察和分析中国,我们可能就会被他们套上话语的牢笼、话语的紧身衣,从而挣扎不得,动弹不得,处处被动。再比如,我们国内也有一些话语有一定的陷阱性质。比如探讨党大还是法大、一党执政滋生腐败、人民性高于党性、党政分开,等等。甚至一些国外领导人发表的谈话也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意识形态陷阱、话语陷阱的认识。
三、提高意识形态能力的若干原则
第一,把握一个核心任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个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敌我攻守的工作。争取最大公约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既要有敌情意识、攻防意识,同时还要把握、了解核心任务。核心任务是什么?就是怎样让人家了解、理解、认同我的想法、说法,或者说怎样用我的想法、说法打动、感召、说服人家。意识形态工作本质是一个争夺人心的工作。而习近平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如果经过我们工作,人心凝聚力提高了,老百姓的认同感、认同度提高了,那么这个工作就是成功的;如果老百姓的认同度下降了,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意识形态工作在哪里可能出现了偏差。
第二,坚持“双百方针”。我们党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主要指的是文艺,偏重于文艺,百家争鸣偏重于思想。那么我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恐怕也要讲一讲“双百方针”。中国历史上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邓小平同志也讲“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毛泽东也讲,“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上,我们还是要坚持“双百方针”。
第三,秉持“三不主义”。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争取最大公约数,那就要善用“三不主义”。我们要秉持一种就事论事的智慧,是什么事就解决什么事,出了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第四,破立并举、重在建设。破立并举,既要有破,又要有立。既然意识形态工作有一定意义上的敌我攻防性质和功能,那么破还是要有的。我们要善于破,善于用“笔杆子”来对付“笔杆子”,善于用“枪杆子”来对付“枪杆子”。重在建设就是立,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孙子兵法》讲,“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要有这样的智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了。
第五,把握好三个基本维度。一是,重点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讲:“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经过几代人不断地努力,挨打、挨饿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甚至一定意义上成为我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要解决好挨骂的问题。二是,在态度上要明确,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我们要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力有节地开展舆论斗争,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三是,手上要有“几把刷子”。习近平说,担任宣传思想部门领导工作的,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做到坐下来能写字,站起来能说句,走起来能办事。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面对的是思想僵化的问题,思想僵化就要解放思想,但是现在我们一定意义上面对的是思想分化问题,思想分化就要统一思想。而统一思想要比解放思想工作难度还要高。前者需要智慧和勇气,后者需要方法和艺术。所以难度更高,要求我们刷子就得更多。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4
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系统总结了实践中所孕育的理论创新,并将其概括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九个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今天我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我们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含义:指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形式中。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这也是文化领域的根本制度。我们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问答》等权威著作和辅导读本,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思想理解更加深入、践行更加自觉。
第二,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隆重组织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特别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为英雄模范颁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表彰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先锋的良好风尚。
第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先后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精品力作。我们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第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我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中国文化年、旅游年、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经典著作互译等活动。积极构建多主体、立体化大外宣格局,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为什么还要继续重视意识形态能力?
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习近平总书记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第二,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带来挑战。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夹杂多种声音,速度快,成本小,往往先声夺人,引发舆论焦点。尤其是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头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发布并传播媒体内容,信息源成倍增多,信息流闪电般增快,对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我们在2021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学习抵制这些歪曲党史的言论。
第三,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2014年《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当时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专家、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第四,有的共产党员信仰缺失、精神“缺钙”。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在我们的党员中,信仰缺失、“缺钙”问题严重。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对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置若罔闻,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拨弄是非,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受到敌对势力追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到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所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党员面前。
四、如何提升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广大党员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识形态作为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我们党员来说,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即意识形态能力,包括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意识形态领导力等。党员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努力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理论创新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信仰者。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党员,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弄懂并正确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藩篱,增强人们抵御和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不仅要敏锐识别和准确判定各种唯心主义观点,还要批判和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既要深入学、持久学、系统学、刻苦学,也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也要坚定“四个自信”铸就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而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和不懈奋斗者。
(二)坚持正确导向,增强阵地意识,做新时代的传播者。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党员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敢于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亮剑发声,勇于同敌对势力和颠覆分子作斗争。既要在舆论导向、价值导向上始终坚定立场,也要向时代楷模学习、向先模榜样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既要自觉肩负起监督网络、净化网络的责任,主动甄别虚假、错误信息,及时辟谣、公布真相,传播好正能量。也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式,树立“互联网+” 的思维,使用好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单位网站及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手段;同时利用好传统宣传方式,各类会议、调研走访、宣传标语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与时俱进,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既聆听了群众诉求、精神需要,又能积极把党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政策方针,宣传到我们的客户中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切实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企图削弱、歪曲、否定党的言行,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大众化的手段,解决好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以党为中心在基层形成主旋律,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做新时代的守卫者。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准确把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决议》要求我们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做好当前识形态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先锋者护航,也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作为党员,既是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也是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党员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解决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亮剑、不敢亮剑、不会亮剑的现实难题。作为党员要提高甄别非主流思潮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结合工作实际,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行动自觉,率先垂范,增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水准、改善工作作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提高我们基层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谢谢大家!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5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对于这种转变的重大意义,如果联系十八大之前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就能够体会得更加深刻。就如《决议》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由此带来的一个重大研究命题就是: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何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以十九届六中全会《決议》文本为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总结性的认识思考。
一、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
意识形态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领域搞建设,是一项事关根本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刻领会《决议》中的相关表述,深切体会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意识形态工作有两个鲜明特征:“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这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敢抓敢管”,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最重要的是“抓什么、管什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要“抓”和“管”的是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比如,召开了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意识形态工作性会议,以及与意识形态工作密切相关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等。这些会议的召开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展开,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了坚定而明晰的信号,引领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
“深耕厚植”,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谙治国理政智慧,采取了一系列敦教化、正风俗、聚人心、强底气的重大举措,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心基础和民风基础日益巩固。比如,十八大以来,党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活动,使得全党全社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越来越为人们所鄙弃,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二、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转变,取决于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如何,更取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供给。因而,思考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全党全社会的引领作用的发挥,是意识形态领域态势转变的更根本因素。正如《决议》指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在呼应、回应和响应时代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何特殊魅力?主要有两点:“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
“明心见性”,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接触及工作和事物的本质、本性、本源,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比如,改革开放以后,党的领导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是不是全面的领导,乃至于“党是领导一切的”提法对不对等,都是有过争论乃至争议的。而这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事关人们对党的前途命运的信心的根本性意识形态问题。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避讳、毫不隐瞒,旗帜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等等。这直接针对的就是过去一度出现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党中央的态度坚决、鲜明,社会上乃至国际上的一些借此炒作、鼓噪的事情就消退了许多,意识形态领域的很多工作开展起来理就更直了、气就更壮了。
“研机析理”,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挥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渴求,解决人们思想上的疑问困惑。比如,针对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而不能走别的其他道路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比如,针对“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的疑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再比如,针对奉西式民主为圭臬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并强调,“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三、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高明、再有成就的意识形态工作,都离不开“经济基础”领域决定性作用。因而,从更宽广视野看,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事业发生的伟大转变、取得的伟大成就,才是意识形态领域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须知,作为阅卷人的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评判,不仅是听“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从切实感受中看“做了什么、收效如何”。从这样的视角切入思考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原因,也有两点:“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
“解决问题”,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此产生了显著的政治和社会效应。比如,《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出现这样的问题,必然导致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出现性质宗旨与所作所为之间的强烈反差;对于这样的反差,人们不仅会产生强烈不满和义愤,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思想认识问题。因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不仅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而且再次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信心与支持。还比如,为了全体人民奔小康,我们党“言必信、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來,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样的治理绩效,使得人民群众由衷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当然也就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都强化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民心基础。
“取得成就”,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整体性、普遍性成就。人民群众不仅从对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党治国理政的成效,也从总体成就中进行评价。《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样的成就,当然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从而使得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由此,“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有了这样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民声民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当然就非同以往。
总之,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做到“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做到“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在治国理政中做到“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并使这三个方面有机协同起来,从而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是认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结论,也是从新时代得出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6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和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国内经济转型阵痛凸显的严峻挑战,面对全媒体语境的强烈冲击,国有企业领导如何把牢意识形态之舵,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抓实抓紧意识形态工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值得探究。文章简要分析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提出了对策和办法,确保把牢思想之舵,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难点和困惑
(一)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足
部分国有企业领导认为,国有企业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应当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没有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对于当前严峻的思想理论斗争形势分析得不够透彻,片面强调经济建设,轻视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意识形态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国有企业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上级领导主抓的工作,认为只要跟着上级走,就不会犯路线和方向错误,导致思想上轻视、工作上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个别国有企业领导的职责意识淡漠,对听到、看到的一些错误言论和行为不制止,也不善于主动管理和引导,为错误、扭曲的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意识形态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一些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分工不明确,没有层层分解任务、没有层层传导压力、没有形成责任链条;有的国有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意识形态工作考核、监督机制;有的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比较落后,没有形成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追责问责制度。
(三)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抓牢基层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专业队伍不强、人才缺乏、工作开展不到位等问题。许多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半路出家,理论水平有限,观念相对滞后,缺乏专业培训,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后不具有紧迫意识,缺乏守土之责,不思工作之道,懈怠于本领提升。有的宣传人员存在“重中心工作、轻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观念陈旧,不善与新兴媒体打交道,致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牢不实,有走过场、随大流之嫌。
(四)意识形态工作方法缺少艺术性
在全媒体语境下,国际与国内、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等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形成了越来越复杂的大舆论场,网络往往容易成为错误思想传播的策源地和放大器,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和信息传播内容管理的难度。在新形势下,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在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仍然存在宣传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手段落后等问题,存在讲空话、大话、套话现象,导致生动活泼的政治理论变得晦涩难懂。究其根本,在于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不会抓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意识形态工作的艺术性。
二、抓紧抓实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对策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组织领导、抓引领凝聚、抓阵地发声、抓中心融入、抓作风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和主动权,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政治保障。
(一)筑牢意识形态价值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共同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形势任务宣讲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意识形态建设内化于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全过程。经常分析研究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任务,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强化督促检查,努力培育和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和思想基础。
国有企业领导要善于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党的建设、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及时传达学习中央、企业党委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到位,进一步增强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识。为改变以往“个人学得多、互动交流少,理论学得多、问题研究少”的局面,国有企业领导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探索实施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研讨交流学、互相激励学、带动基层学的党委理论中心组“三位一体”学习法,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理论宣传要“量体裁衣”,确保在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要结合党员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政策、理论和制度问题,每年统一列出宣讲“菜单”,让职工“点菜”,当好党员群众的“政策翻译”。同时,利用职工理论学习日、主题党日、网站、宣传橱窗、党员活动室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党的创新理论、最新理论在基层的宣传普及,积极抢占舆论阵地,凝聚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正能量。
(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领导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领导抓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制定领导责任清单,层层分解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层层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国有企业领导工作中要善于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评办法,每季度研究分析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剖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社情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对意识形态工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突发事件采取应急管控,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做出及时处理。
(三)抓牢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据地和桥头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舞台。国有企业领导要注重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坚持正面宣传,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让主流思想舆论占领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时期,领导要贴近职工群众,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加强党员活动室、网站、内部宣传品、宣传栏、职工书屋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展览会、节日庆典等活动,严格控制话语权,实行事前报告制度,绝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留空间。要增强基层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创新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研析群众的认知方式和接受能力,用鲜活的形式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传得远。
(四)突出抓好全媒体建设
当前,全媒体不断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有企业领导要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努力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要系统排查网站、微信群等媒体平台存在的“舆论隐患”,利用微信传播的特殊优势,继续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做优企业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窗口,为企业转型发展赢得良好的舆论支持。领导者要善于运用网络媒体和网络话语讲好企业故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面对舆情,领导者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增强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五)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要选优、配强、管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负责人,通过开展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读原著、悟原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理论视野,促进知识更新,在把握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中,提高综合素质,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实践,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准确解释,真正使干部职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逐步取得领导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建立健全督察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评,并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总之,通过一系列措施,国有企业领导要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在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上下功夫,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早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7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大家知道今年的主要政治任务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讲了很多话,其中既讲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又讲到军队、国防、外交等,涉及面非常广。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也很重视,也做了重要讲话,今天主要就这个问题来和大家谈一点体会。
引言: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我们先讲几句引言吧。100年前孙中山先生讲过这样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100年前世界潮流是怎样的呢?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100年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潮流,你会发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潮流已经被打破。尽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些挫折、甚至是严重的挫折,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社会主义又重新受到关注。我相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现代化基本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在这个世界上会更加光彩夺目。因此,我们这代人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正处在两种制度相互交替的关键时刻。
学习总书记的讲话,领会中央的精神。我送给大家四句话:要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历史视野、未来意识。
第一,世界眼光。所谓世界眼光,就是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来看问题,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问题。过去我们老是讲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这个话很好,今天仍然要坚持,首先考虑中国的事情,然后来考虑世界。你要想看清当今世界的问题,看清中国的问题,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站在世界的高度来看问题,才能看清中国现在的发展,包括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究竟在世界总的发展竞争当中处于什么状态,处于什么历史范围。
第二,战略思维。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从总体上看问题,要从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去看问题,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看问题。看中国的问题是这样,看世界的问题也是这样。最近这些年来有一个新概念叫做全球社会,就是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包括全球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这是个完全不同的新概念。
第三,历史视野。就是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来把握中国现在发展的情况,就是要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要了解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还要了解五四运动以来中国近现代90年的历史,还有就是解放以后60多年的历史,还要了解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历史。这些历史节点都要很清楚,作为领导干部,作为专家学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把历史节点搞清楚,每个节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些情况搞清楚了,你才能真正把握我们今天处在什么历史发展状态。
第四,未来意识。研究世界也好,研究中国也好,研究历史也好,目的都是未来。我们要有哲学思维,要有时间概念。刚才讲的都是空间概念,时间概念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过去,未来才是无限的。未来怎么把握?比如中国的问题,1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3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100年后,乃至500年后,1000年之后中国是什么样子?要去研究这些问题,在这方面美国人比我们做得好,经常讲未来趋势。我们在这方面研究的还不够。
有了这样一些能力,有了这样一些视野,我们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也好,对世界问题的理解也好,恐怕就有一个新的高度。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的讲话很多。概括起来至少有九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总体战略的讲话。就是中国发展战略是什么,怎么样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国防等等各个方面来思考中国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中国梦的思考。二是改革发展与经济建设。为了让改革发展开个好头,有很多重大的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特别是涉及到一些重大的经济利益需要我们动真格的,这个改革是很困难的,很复杂的。三是改革发展与政治建设。现在我们的经济改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四是民生建设,包括教育、住房、医疗等,这方面问题很多。五是生态建设。六是统一战线问题。七是国防建设问题。八是外交工作。九是党的自身建设。在这些讲话中重点有三方面:第一,强调讲纪律、反腐败,大家知道现在反腐败力度非常大,对腐败分子形成了震慑,这十分重要。第二,讲要全面改革。第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些讲话总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大气派,视野很宽,站得很高。二是宽眼界,就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三是接地气,真正把中央的所思所想跟老百姓的所思所想结合起来。四是抓落实,习近平同志上来以后,强调要抓落实。我们学习他的讲话,仔细思考他讲话的这些内涵、特点、风格等。
我们今天重点地讲近平同志关于意识形态的讲话精神,他在去年讲话当中,就明确讲,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那么为什么要强调极端重要,过去讲意识形态工作很重要,但是没有讲极端重要。所谓极端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重要了,没有比这个时候讲意识形态更重要了。为什么这样讲?这里边大有深意。因为总书记是站在全党、全国发展的战略来看这个问题的,大家想一想,现在中国缺什么?经济建设我们搞得不错,实践证明我们是可以搞的。军事建设我们搞得也很不错,从历史上看我们能打胜仗,朝鲜战争我们打胜了,所以美国人还是比较害怕我们的。但是有一个问题,不仅总书记思考,也是我们全党同志应当认真思考的,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能不能长期打胜仗,这个问题很考验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本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优势,从很大意义上来讲,我们就是通过宣传实践工作战胜了国民党,当然跟我们打土豪分田地这些政策有关系,跟我们的宣传部队也有极大的关系。现在中国人不愁吃不愁穿,最愁的是精神支柱。大家看一下苏东为什么垮台?核心我认为还是出在意识形态方面,因为它的经济建设虽然有缺陷,比较重视重工业,不重视轻工业,不重视民生建设,老百姓有一点意见,但是总体上来讲在社会主义国家当中还是很厉害的。
深入领会中央的精神,就是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过去我们讲一个国家的安全就是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现在还有一个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过去毛泽东特别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他讲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制造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是这样的,反革命也是这样的,现在回过头寻思毛泽东这些话讲得太对了。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去抓,人的思想不会是真空的,只要你睁开眼睛,一定在想问题,除非你是傻子,大家都有这个体会,是不是?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没有真空的,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这些年我们思想为什么这么混乱?就是因为我们占领得太少了,西方人占领得太多了,宗教势力等这些歪风邪气占得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有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千万不要以为这个东西跟我没有关系。今后还会面临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到很多重大利益问题。那么大家不要忘记,政治关系背后是什么?是经济关系。而它的表现是意识形态。马克思告诉我们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思想文化,决定意识形态。我们要去抓老虎,这些大老虎也不是傻子,他会做工作,他可能会在经济上给你捣乱,意识形态上给你破坏。所以目前的形势是比较复杂的,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讲政治,越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讲三点心得。一是怎么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全面把握意识形态的形势,三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刚才已经讲了,习近平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实际上毛主席过去讲过,邓小平也讲过,江泽民同志也讲过,胡锦涛同志也讲过,都讲过意识形态十分重要。邓小平同志讲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来他又讲两手抓。后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先进文化,胡锦涛同志提出文化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这都很好。我认为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既继承前人又有创新,超越前人的地方在于强调建设,强调落实。怎么样落实?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从社会意识发展的规律来理解。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个高度来理解,你会发现人类社会发展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的历史。一个国家如果经济发达,思想文化很落后,那它不是一个先进国家。先进国家的标志绝对不等于经济,一些小的石油国家是很富的,但是你能说它是先进国家吗?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看也是这样,社会主义最终超越资本主义必须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我们要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要快,效果要好,在这点上我们30年来是很好的,西方世界也是承认的,没有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显示出很多优越性,但是还有很多缺陷,包括我们的民风、政风等,在很多方面比起西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从执政党建设规律看也是这样的,我们党有两大优势,一是理论优势,二是实践优势。这些年我们在理论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意识形态工作这一块考虑不够。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一块、精神信仰这一块,我们关心不够,很多人相信佛教、相信道教、相信基督教,这些宗教讲人的生死问题,特别是老人,他面临着生死问题,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研究不够,党的宣传工作在这方面也不够,所以老百姓不相信我们的宣传。为什么?他们觉得讲科学发展观这些东西是你们干部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怎样做好宣传工作,这里大有学问,如果说我们原封不动的照搬中央精神,一个卖红薯的老太太你跟她讲科学发展观,她肯定骂你是神经病。一定要转化,一定要结合她的生活实际,她想什么,她有什么困惑。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
其次,是从维护国家安全来看。刚才讲了,这些年国家安全的理念,就整个世界范围来讲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一讲国家安全就是经济安全,现在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安全问题,就是意识形态安全。苏东为什么垮台,中东为什么出现乱局,主要是意识形态领域垮了,当然这些政权本身也是有问题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意识形态这个关口没有把握好。再加上互联网,互联网的放大功能太大了,一个小事一夜之间就搞的全世界都知道了。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在网络普及的条件下,怎么解决意识形态安全问题,这是非常大的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如果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我们很可能会垮台。中央十分重视互联网建设,习近平同志讲了很多这方面的话,也希望大家好好去思考。我们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方向盘,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安全阀,方向不能动、不能变,安全阀不能轻易开。
最后,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来看。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是什么?我想无非就是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二是制度层面,三是思想文化层面。物质层面相对好办一些,就是经济建设,把楼盖好了,把道路修好了。比这难的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现在举步维艰。为什么?因为涉及到很多利益关系。马克思讲利益关系决定了你的思想关系,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你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改革干什么?就是要调整利益关系。第三个层面就是文化的复兴。要复兴到什么地方去呢?不是复兴到唐朝去,要复兴到唐朝那个时候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上的地位,要变成一流国家,四海来朝,而不是受人欺负。真正到四海来朝,不是看看高楼和马路,一定是来学习的,来中国学习思想文化。近代以来西方引领世界,我们有很多人到西方取经,也是取它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也是我们从西方取过来的,不是西方人强迫给我们的,是我们取回来的,就像当年我们取回佛经一样,是我们取的,不是人家强迫我们的。为什么要取?它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将来中国要引领世界,必须能够给人类提供一套现代化的、大家都能接受的、先进的思想文化体系,包括话语体系、生活方式、生产方面等,没有这个东西引领世界是不可能的,人家会笑话你的。
将来我们中国人要在思想上贡献给全世界一套东西,不能光用人家的东西,得有自己的东西。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概念,24个字,既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这些概念包罗进来,同时又提出我们自己的概念,比如和谐、公正这些都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最基本的价值。我们讲的这个价值公平正义、和谐和平,全世界人都感觉很好,我们要把它讲透。我们现在有很多东西实际上很好,但是没有把它上升到理论。我们的经济搞得很好,但是要把它上升到经济理论,跟人家讲出一套东西来,人家才好拿回去讲。这块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将来真正抓的就是文化的复兴、思想的复兴,这些工作都要靠意识形态工作来做,不能简单靠工人、农民来做,要靠知识分子、靠广大干部、靠组织文化工作者这些人。
二、全面把握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形势
总体上来讲,我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形势是好的,跟我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一样,可以概括这样两句话。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是一个总的判断。为什么说是黄金发展期,至少有五方面的理由。
一是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创新成果很多。邓小平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现在又有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等,不能说中国人没有理论。西方认为中国人现在是经济动物,经济搞的不错,但是没有思想、没有文化、没有理论。这种论断具有片面性,我们还是有很多理论的。
二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有一定成效。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到中国梦,老百姓还是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干部教育这一块,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走遍全世界你会发现,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对干部进行大规模地培训。很多西方国家的政府官员来看了以后,说中国这个搞得太好了,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的重要原因,干部培训、组织搞得好。非洲一些国家、南美一些国家,这些年开始请我们国家帮助他们建立干部学院。
三是思想宣传工作方式不断改进。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还是在不断改进的。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文化体制改革既搞文化事业又搞文化产业,这些年还是有成效的。目前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来,但是与美国相比还差得很远,美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变成它的经济支柱产业了。
五是外宣工作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高。大家知道《时代周刊》在美国乃至在整个国际上影响很大。通过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发展,可以看出整个西方对中国的看法。1950年12月11号《时代周刊》的封面,封面就是毛泽东的一个头像,周围有很多蝗虫,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这有鲜明的反华色彩。那么到改革开放之初,1983年9月26号封面上就出现了邓小平,背后是毛泽东的一个影子,主题是:邓小平正在走出毛的阴影。说明他看到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但是它的判断仍然是带有贬义的。到了1985年9月23号美国《时代周刊》登了这样一个封面,领袖邓小平: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就是我们改革开放,离资本主义越来越近了,离马克思越来越远了。但是到了2009年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期间还有很多,大家感兴趣的话上可以查一下。2009年是我们国庆60年,标题是:中国时刻,底下一行小字:尽管道路漫长,大悲大喜,但中国共产党在60年纪念时刻巍然耸立。对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看这个,这是2008年布什跟胡锦涛同志在一起,一般接见外国朋友,美国总统要站左边,他把胡锦涛让在左边,他站在右边,这个被很多人关注到了。美国的一个著名经济学家叫伯格斯坦看到这个,说过去美国打喷嚏全世界就感冒,如今变了,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开始扮演革命性的角色。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包括我们的宣传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再一个就是国际上对中国的研究越来越多,前几年雷默提出北京共识,后来又提出中国模式。
西方现在对中国模式研究很深,这方面大家讲的比较多,我就不多讲了。
我重点讲讲目前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有哪些矛盾。应当讲目前我国意识形态的矛盾还是很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矛盾?社会关系复杂化了,社会矛盾必然要以各种形式转化成思想矛盾。我们思想文化领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火过,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混乱过。
第一,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思想较量。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不能动摇,动摇了就会出问题。这些年在这些问题上居然有很多人公开地讨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主义没用了等。我们过去的一些著名领导、教授发表文章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公开讲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影响很不好。还有香港的一个著名学者,他讲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了,我的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棺材上再锭一个钉子。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错误的言论。马克思主义主义是不是真的过时了?我想不是。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是西方人评的,不是中国人评的,是英国BBC评价的,爱因斯坦、牛顿都排在马克思之后,而且是差了很多分。经济危机之后,《资本论》在西方一直畅销。如今中国的学者也都受到了国外人们的尊重和重视,西方人对中国非常佩服,就想听听中国的声音,觉得中国社会主义跟苏联不一样,很值得他们去学习、探讨。但是我们中国人反倒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很不好。我们要看到发展中的问题,也要看到我们的主流是好的。没有这种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对中国问题是看不透的,就会出问题。
第二,在改革发展问题上存在激烈的思想较量。中国要改革,这个几乎没有人反对,但是怎么改,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应该往回走,回到毛泽东时代,这种观点肯定是不对的,走老路肯定不行。还有一种观念就是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现在中国一切问题都出在改的不够,全市场化了,就没有腐败,没有人请客送礼了。这两个观点都是不对的。这就是刚才我讲的,中国恰恰是自由主义跟传统的社会主义结合,它是新模式,如果完全回到老模式去,那经济发展不起来,如果完全走西方的路子,经济危机又来了,穷人越来越多。所以中央是很清楚的,既不能走老路,又不能走邪路,要走我们自己的路,不要朝三暮四,扎扎实实地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第三,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社会主义。说实在的,不是大家不相信这个理论,老百姓还是认同的。社会主义就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老百姓信这个东西,不是不信的。为什么表面上不信呢?很大意义上是我们很多干部阳奉阴违,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招牌,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打着共产党的招牌,不干马克思主义的事,不干社会主义的事,不干共产党的事。所以习近平同志讲,要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我们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干部要转变作风,你的权利谁给的?老百姓给的,不要把这个关系颠倒了。再一个就是思想工作存在空转的问题,我们现在思想工作抓的不实。第三个方面就是理论宣传品缺乏针对性、层次性。讲课内容要有针对性,你给中学生讲,给大学生讲,给干部讲,给农民讲,给卖红薯的老太太讲,内容要有变化,不能照搬。
第四,青年思想工作面临新矛盾。思想界这几年很活跃,这是个好现象,不活跃了思想就不能发展了,就缺乏动力了。但是活得太厉害就混乱了,刚才讲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存在很大的争论。社会上舆论观点认为,市场都多元化了,组织都多元化了,利益都多元化了,价值也多元化了,还要搞马克思主义一元化,不是违背社会发展趋势吗?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表面上好象有道理,实际上有一个偷换概念的问题,它是不对的。我们讲指导思想一元化,是讲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不是讲老百姓的某一个方面。一定要跟老百姓讲清楚,我们讲的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从指导思想上讲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只能有一个方向,不能有多个方向,只能有一个声音,不能有多个声音,它是这个道理。不能一百口子乱当家,一会儿我们搞社会主义,一会儿我们搞资本主义,一会儿搞民族社会主义,一百口子乱当家,这个国家还能发展吗?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个总方向,它是管方向的,管路线的,它不能代替具体的人们的思想文化。一元化不是搞文化专制,它跟文化的多样性是不矛盾的。所以我经常跟外国朋友讲,我说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特别包容的,比西方文化包容。他说你讲出道理来,我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第一我们中国的一个庙里面可以三教并列,大家去庙里面烧香,给老佛爷烧了香,我去给王母娘娘磕头,又给孔夫子拜一拜,大家觉得很正常,见什么就拜,西方人就不行,西方人觉得中国人怎么乱七八糟的,见谁都拜,他觉得不可思议。实际真正在思想上专制的是西方人,而不是东方人,大家想想是不是?中国人从来没有因为姓什么打过仗,也就是说从来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但是西方不是这样,西方经常发生宗教战争,包括现在中东那些乱局,也都跟宗教矛盾有关系。再一个例子,我说中国文化具有无限的包容性,你比如说佛教产生的印度,不是我们中国本土产生的,中国人把它拿过来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我们中国人产生的,是西方人生产出来的,西方人不要了我们拿过来了,这说明中国文化是很包容的,它不是专制的。
第五,体制外群众思想教育存在空白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人群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过去大家一讲中国的二元结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但是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个二元结构,就是体制外和体制内人群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人的人下海了,形成了体制外人群。我们这些人都是体制内的,就是吃皇粮的,体制内人群可以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体制外的人群谁来管?大家不要觉得我们组织起来学习没有任何意思,是形式主义,不是那么回事。很多老百姓不是不愿意学,是没有人组织,他享受不了这个待遇,对他们来讲,我们坐在这里,喝着茶,听着报告,开阔眼界,这是一种奢侈的事情。他愿意来谁让他听?这块我们做的不如过去,也不如西方。西方靠什么?西方靠宗教。体制外的老百姓,他没有办法在学校学习,没有办法在干部学院学习,但是他有宗教场所,思想困惑了到教堂去,听一听,开阔开阔思想。有些罪犯,不想跟别人讲,又不愿意服刑,怎么办?我跟牧师讲一讲,牧师给他开脱一下。为什么很多人信宗教,包括信佛教。佛教讲了一个基本道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犯罪了不怕,从现在开始不要犯罪了,天天做好事,肯定可以变成佛。这样就把很多人解放了,我们共产党思想教育如果将来能做到这一步,那不得了,社会肯定不会有乱了,我们这一块做的还不够。
第六,思想工作方式方法陈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非常严重。中央整顿四风,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宣传战线也是这样,很多人写的文章长篇大论,讲话也是长篇大论,没人听,没人看。中央现在强调,以后不要这样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我们的报刊,将来想让大家看,就讲观点,不要长篇大论,没人看的。怎么样才好看呢?就跟微信一样,几句话讲出来,大家肯定愿意看。为什么微博、微信大家愿意看?简短,都是肺腑之言。长篇大论不把精华都给淹没了吗?
第七,民族宗教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严峻。大家知道,咱们国家民族地区比较多,现在三股势力出现了合流的趋势,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目前这三种势力合流,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威胁着我们的国家安全。在这方面我们要仔细地去研究,认真地关注这个问题。过去老讲中东乱局、恐怖主义,好象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说到底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我们都是过来人,大家想想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那么乱,但是我们的民族地区没有乱。为什么没有乱?因为家家户户挂毛主席像,毛主席在他心中是神仙,是精神支柱、主心骨,改革开放以后有吃有喝了,毛主席像不挂了,就挂宗教的画和像了,不乱才怪呢。将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精神深处去思考这些问题,不能简单给他好处。考试给你加几分,工资给你涨几块,它不是钱的问题。
第八,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出现了新的情况。西方一些大国这些年来把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敌人指向中国了,把中国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敌人,提出了很多谬论,什么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中国威胁论最到提出来是亨廷东,认为中国这个模式将来会影响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现在确实有这个情况,很多发展中国家,不是我们影响人,是人家主动来学习,所以美国就害怕了。我们是不是会威胁它?习总书记这次欧洲之行讲得很清楚,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了,但是是一头和平的、友好的、和谐的狮子,它不是一定要侵略旁人的。按照西方人的逻辑,富了一定要侵略其他国家,但是中国不是这样,中国历史上也不是这样。为什么?中国认为价值观念不一样,从孔夫子到现在,中国人奉行的是公平、正义原则,不是说我强了我就要欺负别人,我们的文化价值不允许的。中国崩溃论最早是富山提出的,后来是美国匹兹堡大学一个经济学教授叫罗斯基,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GDP发生了什么》,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假的,前些年这个观念很流行,普遍认为中国的统计数字都是夸大的,不能相信的。中国发展速度很快,不要相信它,没有那么快,这几年不说了。还有中国责任论。不同的国家讲法不一样,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应该替小兄弟多说话,应该多负责,这是很友好、善意的;一些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应该在涉及到环保、太空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美国人讲责任问题就不一样了,它讲中国要当一个负责人大国,它的含义很清楚,不是叫你领头,要叫你当小弟弟,跟着美国走,这怎么能行?中国人一定要负责,但是要代表正义,不能跟着某一个国家走,甚至不能光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三、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三简单讲讲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主要任务是什么。我想大致有这么十二方面。
第一,转变意识形态工作理念。首先就是要树立意识形态安全的理念。这次学习之后,大家如果说什么都没有记住,就记住了一句话意识形态安全就够了,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中国的安全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意识形态上,而不是经济上和政治上。现在很多富人要移民海外,为什么要移民海外?就是对中国的前途不信任,就想留条后路。他们不仅要跑,而且可能在国内还会做一些工作,煽动一些动乱。大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第二,树立大宣传的理念。所谓大宣传,不是小宣传,小宣传就是传统意义理解的,就是宣传部、宣传工作干的事情。习近平同志讲要突出这个观点,宣传系统当然要管宣传,其他系统特别是党委一把手要管宣传,抓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不能光抓经济。
第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特殊的要求。过去我们政府发文件,老百姓学习,现在不是这样的。现在体制外人群越来越多,网络这么厉害,网民的选择性是自由的,你是强迫不了的。怎么办?要使思想理论有说服力、有影响力,就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需要什么理论就给他讲什么道理,这里边要处理好引导和服务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媒体包括我们的网络还有电视节目,媚俗情况太多,我们的一些老太太都发现,电视节目就没有一个正形,就是没有正气了。比美、比富,我们电视节目有几个是正八经的?没有。这个很危险,要引导,既要服务群众也要引导群众,而不能简单为了吸引眼球搞这个宣传。再一个就是要正面宣传为主,我们国家正面的东西很多,国外人来看的都是正面,而我们自己看的都是负面,这很不正常。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这里边跟海外媒体炒作有关系,很多外国人来看中国以后,感到很惊奇,说西方媒体宣传中国很糟糕,结果我们来到一看不是这么回事。再一个要有科学宣传的理念,意识形态工作也是有规律的。宣传思想工作还要在具体化、社会化、生活化方面下功夫,不能停留表面,一定要跟老百姓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果去了柏林,你会发现柏林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像,柏林街头都有,但是在中国的大街上、广场上能看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像吗?看不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有,现在不仅马克思、恩格斯的像看不到了,毛泽东的像也基本上看不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搞的是有点过头了,但是现在是搞得太不够了。
第四,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机制。十八大讲的12个概念非常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都很好,怎样把它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这需要我们好好的思考。假如说搞一些文化大讲堂,有宣讲员在这边讲,讲得很好,结合大家的实际,年轻人可以举行结婚典礼,就像在教堂里举行典礼仪式一样,那这个地方肯定很热闹,将来大家肯定会信这个。
第五,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发展成绩很大,怎样把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优点讲透,在这方面我们下的功夫还不够,特别是在学术概念、逻辑体制上我们做的还不够。西方人来参观中国,看到中国人搞得很好,想学习,如果没有教材,进不了他们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讲台上,那他就不会仔细琢磨,入不到他的心理。比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得很好,把这个教材写出来,叫人觉得很有道理,比他们的那个经济学讲得都好,人家就愿意接受,当然我们现在还远远做不到这一点。比如说中国道路,究竟有哪些优势、有哪些特点,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把它讲清楚。我概括了这样几点,中国道路有四大优点:一是稳定;二是高效;三是和谐;四是和平。应当讲中国基本上是稳定的,不像西方社会矛盾非常激烈,社会舆论风起云涌。我们的发展速度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和谐,基本是和谐的。和平这一点最突出,西方所有的现代化强国在现代化史上都有不光彩的历史,搞两次世界大战,中国从来没有,中国改革开放30年是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完全靠自己跟周边国家的和谐相处发展起来的。像这些东西我们要去讲的,要跟西方人讲透。有哪些经验?我想有四大经验:一是包容发展,资本主义好的东西拿来,传统社会主义好的东西也拿来,形成自己的新模式。二是增量改革,增量改革就是原来的利益关系不要去动它,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你比如说我们财产公开,中央现在正在推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老的干部让他公开有什么意义,有的己经退休了。新提拔的干部要公开,这是一个条件,不公开可以,就不要当候选人,这样一代一代就公开了,慢慢来。三是中英和谐,把西方跟中国结合一下,搞纯粹自由主义经济不行,搞纯粹的政府管理也不行,把它结合起来,搞政府管理的市场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不就很好吗?四是坚强领导。中国改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目前的组织能力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哪个政党有这么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
第六,宣传思想工作要与民主政治建设想结合。要给青年人讲清楚,究竟什么是民主,就像刚才讲的,不仅有西方选举民主,还有考试民主,还有参与民主,还有协商民主,特别是协商民主和考试民主,这是中国民主价值里面最好的特点,也是最好的经验,这些东西我们研究的还不够。同时允许青年,包括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去讨论一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民主讨论、公开讨论,不要老是满堂灌,一定要允许老百姓讨论这些问题,在讨论过程中辩论真伪。
第七,把宣传思想工作跟现代话语体系建设相结合。这个话语体系有三个层面:一是政治话语;二是学者话语;三是大众话语。政治话语就像刚才讲的治国理政的这套话语,还有就是学者用的话语,还有一个就是老百姓大众话语。就像刚才讲的,不要跟卖红薯的老太太讲科学发展观,她听不懂,也不愿意听,要跟她讲她关心的东西,讲生老病死,这里边就体现了以人为本。
第八,宣传思想工作要与互联网的建设相结合。现在互联网十分重要,网络的发展与传统媒体的发展是非常不一样的,它是人人都可以当记者,人人都可以当读者,完全自由的、公开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简单满足于传统媒体,像办报纸杂志那样,所以要建立网络大军,跟广大的网民对话,引导网民。现在网上负面东西炒作太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这些干部比较忙,这些人不上网,上网的是那些青年人,特别是没事的青年人,所以网络语言不能完全信的。
第九,把宣传思想工作和党的理论教育同文化建设相结合。就像刚才讲的,不能简单讲马克思你要信,不能讲的,要讲马克思来到中国100多年对中国文化有哪些影响,500年后是什么样子,要讲清楚。马克思对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影响十分巨大,我们现在用的很多概念都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形态、动力等,这些都是马克思告诉我们的,经济学、政治学等这些科学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承才有的。思想文化体系,就是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等也都是马克思主义传承的。大众文化里面也有马克思主义,像我们经常讲的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都是有了共产党以后才有的,过去没有这些东西。要把这些故事跟老百姓讲清楚,这些东西老百姓不知道的,要去宣传。
第十,把宣传部门跟社会组织建设相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组织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们要去利用社会组织,而不能简单把它看成非政府组织,甚至把它看成反政府组织。拿美国来说,美国纽约那么大一个城市,文化部门只有34个人,他是怎么管理的呢?他不管事,光管制定政策和监督。事谁来管呢?协会。像电影协会管整个电影组织、电影公司,它有章程,谁出了事,谁违反了规矩,打出去,不让你在这个协会里面,就是说在影视上就没有你的地位了。这样的话,非政府组织就变成了政府的一个好助手,现在我们没有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甚至不敢让它登记,怕他跟政府作对,怕怎么行,要用好它。
第十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对外交流。现在国际上非常想了解中国的声音,但是我们宣传不够,宣传不够不是政府的失职,我认为主要是我们理论界做的不够。这里面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我们思想理论界真正能够用外语写作的人太少了,在互联网上几乎看不到中国学者的外文理论文章。西方人不懂汉语,他看到的很多都是在外国留学的这些人写的,特别是一些敌对分子,他们有很多组织,所以外国人看到都的是中国负面的东西。
第十二,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整体的战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怎样从战略上来规划,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美国人很善于做这方面的研究。比如说我们应该把软实力做硬、硬实力做软,我们现在经常讲软实力、硬实力,实际上它是相通的。软实力就像刚才我讲的把文化馆建起来、把雕像树起来,要把它做硬,就是经济里面要体现我们的价值观,不能光讲做生意,要在做生意过程当中把中国人的价值观宣传出去。
第十三,要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宣传工作。全党要抓,特别是一把手要抓,而且要转变工作方式,不能光靠宣传部来抓。还要加强阵地建设,巩固红色阵地,争取灰色阵地,转变黑色阵地;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我建议真正把宣传变成地区稳定发展的一个抓手,而不要简单去抓经济。经济一定要抓,但是精神文化建设也一定要抓起来,这样的话现代化建设才能健康向前推进。
最后送大家两句话,一个是恩格斯讲的,一个是张载讲的。恩格斯讲,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这个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要加强理论思考。改革30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这么多成绩,就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还有三、四十年的时间,我们要走好下一个30年,必须要从理论上来解决很多问题,要好好学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再一个送给大家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地良心要靠我们去建立,老百姓的爱生命处所要靠我们去营造,往圣的绝学包括孔夫子到马克思他们的思想要靠我们去弘扬。这样的话,中国的太平盛世,乃至世界的太平盛世要靠我们去开辟。有了这样的胸怀,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8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意识形态党课讲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一论断,旗帜鲜明地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调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作用,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今天,围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大家交流几个方面:
一、要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重大意义
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有鲜明的科学化、大众化和民族化特征,唯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建设成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把全体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就精神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导和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开创了崭新局面。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在充分看到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并不平静,各种较量和斗争依然尖锐复杂。特别要认识到,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面临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日益凸显,传统的宣传管理方式面临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的挑战日益凸显,我国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过程中面临各种敌对势力的遏制和渗透的挑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更好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二、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理论之基、精神之源,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准绳和最深厚的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而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努力实现其民族化本土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让马克思主义继续统领、滋养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导引中国人民在融入社会发展规律的大道上坚持理想、百折不挠、阔步向前,就成为我们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理论工作和精神文明使命。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有力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
要使党和人民事业不停顿,首先在理论上不能停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成果。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目前必须做到的则是,动员更大更多的力量,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信奉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举国风范和高贵气质,让马克思主义变成中国人民自觉而诚挚的思想准则和行动圭臬。
三、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
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关键所在。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新内涵新特征新格局,表达了党对国家所处时代方位的准确认定和历史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是对未来尤其是到本世纪中叶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战略规划的理论规定和思想呈现。因为中国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力,这个思想不仅仅是中国的,也势必会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因此,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大宣传大学习,让全党上下完整准确理解、精心细致掌握,就难以形成全国上下思想意识的共识和统一,也无法形成建功立业、强国兴邦富民的直接行动指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加强理论武装,最重要的任务、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人们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好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的作用,发挥好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作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以带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贯彻。理论研究越深入,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越深刻,掌握理论、运用理论才会越自觉。
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继续打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报刊网络理论宣传等理论工作平台,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力度,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
任何思想理论只有广泛传播才能产生更大影响、发挥更大作用,意识形态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传播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要靠实践检验和维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化,要靠有效的传播。通过各种手段,宣讲好、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维护好、发展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国品质、中国风采、中国味道。这既是国家治理模式的话语权问题,也是精神财富释放功效、服务事业的路径保障问题。因此,我们务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鉴别真伪、防腐拒变的武器,另一方面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人民群众扶正祛邪、抑恶扬善、同心向前、开拓创新的砝码。随着网络新技术新运用新平台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获取越来越快捷,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在掌握话语权上占据主动。这几年,我们积极应对传播形态、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统筹推进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开辟传播平台、拓展传播渠道,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传播体系。尤其是,我们大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优势互补、此长彼长,我国媒体传播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赢得了战略主动。
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以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为重点,深入推动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实现我国整体传播力量的跨越式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关键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创新工作理念思路,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拓宽传播平台载体,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尽快从相“加”迈向相“融”,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型媒体集团,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五、要切实加强网络管理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现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许多错误思潮也都以网络为温床生成发酵。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作为重中之重,切实过好互联网这一关。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改进创新网上正面引导,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使积极健康的内容多起来、向上向善的氛围浓起来。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善于通过网络了解民情民意,主动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更好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应当认识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依规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网络治理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把强化互联网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结合起来,分清责任边界,确保责任落地,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要坚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统一导向、统一标准、统一尺度,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六、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意识形态工作极其复杂,其与日常生活、工作等密切相关,既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也有大众参与、万民居中的特色。因此,真正实现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还必须通过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报刊、自媒体、论坛等各种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既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又确保正确的政治关切、学术认知和思想交流,从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
必须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决不能让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旁落。意识形态工作本质上是政治工作,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要增强责任担当,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当“战士”、不当“绅士”。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使各类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决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意识形态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无论是分析研判还是应对处理,都需要很高的政治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把一般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把政治原则问题当作一般学术观点和思想认识问题来对待。无论处理什么问题,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都要着眼于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守主阵地,建强主力军,打好主动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9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办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很大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
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多次召开有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参加的意识形态领域再教育活动座谈会。大力宣传党和民族的宗教政策,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反动势力的本质,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一系列的恐怖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五观、无神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党员干部和职工心里,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对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活动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二、狠抓学习教育
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支部学习的重要内容,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我办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坚持学习制度,将学理论、学业务、党建专题知识讲座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到计划、讲座、心得和考勤相结合。三是多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及十九大精神,督促全办干部职工紧跟时代步伐。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二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通过召开会议、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动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
1、努力构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
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健全完善党支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科室积极配合,共同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格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日程。
2、努力在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法上下功夫
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充分运用个别谈心、耐心疏导、平等交流、民主讨论等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潜移默化。
3、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归根到底靠队伍、靠人才。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了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4、努力完善好党建工作的新理念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抓好党建是关键。一是科学部署党建工作。从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开展三会一课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组织、宣传等工作计划,致力于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二是详细分解工作责任。明确了班子成员、科室的党建目标任务;在班子内部,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党支部书记负总责,班子其他成员结合分工抓好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建工作。党支部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要问题。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10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领导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是不是全面的领导,乃至于“党是领导一切的”提法对不对等,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党课讲稿: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何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希望大家喜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对于这种转变的重大意义,如果联系十八大之前乃至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就能够体会得更加深刻。就如《决议》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由此带来的一个重大研究命题就是: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何以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以十九届六中全会《決议》文本为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总结性的认识思考。
一、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
意识形态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领域搞建设,是一项事关根本的工作,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XXX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刻领会《决议》中的相关表述,深切体会到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意识形态工作有两个鲜明特征:“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这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敢抓敢管”,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就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部署,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宣传思想工作,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敢抓敢管”最重要的是“抓什么、管什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要“抓”和“管”的是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比如,召开了两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分别召开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意识形态工作性会议,以及与意识形态工作密切相关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等。这些会议的召开和重大工作部署的展开,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理论是非,校正了工作导向,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了坚定而明晰的信号,引领思想文化领域向上向好态势不断发展。
“深耕厚植”,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谙治国理政智慧,采取了一系列敦教化、正风俗、聚人心、强底气的重大举措,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心基础和民风基础日益巩固。比如,十八大以来,党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活动,使得全党全社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就使得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越来越为人们所鄙弃,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二、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
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转变,取决于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如何,更取决于党的创新理论的思想供给。因而,思考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的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还必须联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全党全社会的引领作用的发挥,是意识形态领域态势转变的更根本因素。正如《决议》指出的,XXX“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在呼应、回应和响应时代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何特殊魅力?主要有两点:“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
“明心见性”,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接触及工作和事物的本质、本性、本源,拨开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比如,改革开放以后,党的领导要不要加强,党的领导是不是全面的领导,乃至于“党是领导一切的”提法对不对等,都是有过争论乃至争议的。而这些问题,不仅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也是重大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事关人们对党的前途命运的信心的根本性意识形态问题。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避讳、毫不隐瞒,旗帜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等等。这直接针对的就是过去一度出现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问题”。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问题上,党中央的态度坚决、鲜明,社会上乃至国际上的一些借此炒作、鼓噪的事情就消退了许多,意识形态领域的很多工作开展起来理就更直了、气就更壮了。
“研机析理”,指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挥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满足人们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渴求,解决人们思想上的疑问困惑。比如,针对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而不能走别的其他道路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
比如,针对“西方‘普世价值’经过了几百年,为什么不能认同?西方一些政治话语为什么不能借用?接受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为什么非要拧着来?”的疑问,XXX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再比如,针对奉西式民主为圭臬的现象,XXX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并强调,“人民只有投票的权利而没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人民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三、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来自于“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
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高明、再有成就的意识形态工作,都离不开“经济基础”领域决定性作用。因而,从更宽广视野看,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事业发生的伟大转变、取得的伟大成就,才是意识形态领域发生转变的决定性因素。须知,作为阅卷人的人民群众对于我们党的评判,不仅是听“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更重要的是从切实感受中看“做了什么、收效如何”。从这样的视角切入思考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原因,也有两点:“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
“解决问题”,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此产生了显著的政治和社会效应。比如,《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出现严重危机,一些地方和部门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普遍存在”。特别是“七个有之”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强烈不满和义愤。出现这样的问题,必然导致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出现性质宗旨与所作所为之间的强烈反差;对于这样的反差,人们不仅会产生强烈不满和义愤,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思想认识问题。因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不仅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而且再次强化了人民群众对于党的信心与支持。还比如,为了全体人民奔小康,我们党“言必信、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來,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样的治理绩效,使得人民群众由衷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当然也就增进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都强化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民心基础。
“取得成就”,指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所取得的整体性、普遍性成就。人民群众不仅从对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党治国理政的成效,也从总体成就中进行评价。《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样的成就,当然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从而使得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由此,“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有了这样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民声民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当然就非同以往。
总之,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做到“敢抓敢管”和“深耕厚植”,在思想理论建设中做到“明心见性”和“研机析理”,在治国理政中做到“解决问题”和“取得成就”,并使这三个方面有机协同起来,从而实现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这是认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结论,也是从新时代得出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规律性认识。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11
同志们: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革命旧址,详细了解创建背景、发展过程和革命成果,传承红色精神,洗礼思想、净化心灵,就我个人而言,确实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深受感动,相信大家也都会有一些新的感悟、新的体会和收获。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想着围绕弘扬传承×精神这一主题,和大家作一次交流。今天,借此机会,按照全市“党委(党组)书记讲意识形态专题党课”活动安排,结合×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相关要求,就×精神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以及组织部门的自身建设,和大家作以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第一,重温×精神,深感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革命圣地×孕育的×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建党思想之基。总的来说,×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主要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贯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血脉,是鼓舞和激励14亿追梦人努力奔跑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党性修养的最好教材。
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精神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方向对一个党、一个党组织、一个党员干部来说都极端重要。”×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党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才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热血青年奔向×,他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要有_口气,爬也爬到×城。实践也一再证明,党只有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时刻保持政治定力;才能立足现实、把握未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确保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不偏离航向、行稳致远。
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精神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时期,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认真总结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全面剖析国情、民情,采取符合民意民需民心的方针政策,开展×整风运动,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思想路线和行动自觉。陈云同志曾说过:在×的时候,我曾经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贯穿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实事求是。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当时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o可以说,什么时候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革命就取得胜利,建设就取得成就;反之,就会犯错误,革命受挫折,事业受损失。
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精神的核心内涵。×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幵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4年10月,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不能是半心半意,不能是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章。×出现了“只见公仆不见官”,干群团结如_人的生动局面。驻扎在×的美国军事观察小组成员说:“没有粉饰和礼貌。没有尴尬,也没有绝望的贫困。”可以说,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凝聚起人民战争势不可挡的磅礴伟力,进而熔铸为×精神的核心内涵、本质体现,深刻揭示出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所在,同样也是我们干好组织工作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四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精神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的根本。×时期,我们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在要么饿死,要么解散,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条件下,用双手和锄头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也改善了党群关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毛泽东在杨家岭对面的山沟里开垦出一块菜地,种上了西红柿、辣椒、土豆等蔬菜,周恩来、任弼时参加军民纺线大赛运动还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三五九旅凭着一把镢头一把枪,把野兽出没、渺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工作条件、物质基础、发展能力与×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是不是过时了?要下岗了?答案是否定的。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力更生的意志越是不能移,艰苦奋斗的作风越是不能去,否则就会变质、就会忘本。
第二,重温×精神,深感其历久弥新、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可以说,×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叵久价值,不仅可以在革命建设年代激励人心、砥砺斗志,也可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锤炼党性、凝聚力量,是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营养剂。
一是汲取信仰的力量。×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写道,“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实现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精神所产生的力量,被美国记者斯诺称之为一种“东方魔力”o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访问×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希望在×。我认为,他们所说的“魔力”“希望”“根本”,就是信仰的力量。可以说,×精神就是一座灯塔,我们要用好这座灯塔,经常学一学、悟一悟,固思想之源,补精神之钙,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始终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懈追求,始终保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查找党性的差距。我们党自建党起就十分重视向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回望×时期,党性锻炼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在全党开展反对分散主义独立主义个人主义的斗争,加强纪律教育,用自我批评的武器、加强学习的方法来改造自己、坚定党性。×整风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教育的成功范例。通过×整风,解决了一些党员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形成了一股坚不可摧、勇往直前的党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o党性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系到党员干部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关系到党员干部在风险和考验面前能否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可以说,×精神就是一面镜子,我们要用好这面镜子,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自己,査一查党性强弱,正衣冠、明事理,深入查摆自己在两个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风建设、担当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向×时期老_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像他们那样用心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自己,努力争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组工干部。
三是校准前进的方向。1938年4月1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第二期开学典礼的讲演中,深刻阐明了什么是政治方向:共产党有一个方向,政治的方向。这个政治方向是代表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的意见的。共产党,从它生下来的那天起,就决定了这个方向。×精神所确立的政治方向根本特质就是“认准了理走到底”,是引领中国发展走向,保证党的事业不会偏离航向的定海神针。可以说,×精神就是一把标尺,我们要用好这把标尺,时常用×精神査一查、校一校前进的方向是否有偏离、错位、脱轨的问题,及时修正航向、回归“初心”、回归正道,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警示、早纠正,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做出彩,全力推动组织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第三,重温×精神,深感组织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在肩
弘扬×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的要求,积极培育践行“四要”部风,落实“三抓”要求,全面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一要突出政治过硬,锻造“两个绝对”的政治品格。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组工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政治过硬是组工干部安身立命的压舱石o要深学笃用,在提高政治站位中对标对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组织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思考、谋划、推进组织工作自觉对标对表,把两个维护“两个绝对”落实到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对党之大者、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精准理解和把握组织工作各项政策,深入领会中央、省委、市委对组织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精准科学使劲发力,努力做到融会贯通。要围绕中心,在服从服务大局中聚焦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要心随大局而动,胸为大局而谋,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楔入点和着力点,坚决贯彻落实好市委的决策部署,服务于全市“止滑促升、决战收官”主题主线,积极对组织资源进行统筹调配,配好班子、用好干部、聚好人才、抓好基层,推动组织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作用。要树好导向,在营造政治生态中用情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我们要带头践行运用党性(政治)体检制度,带头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利器,示范引领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的大熔炉中接受教育、改造思想,锤炼党性、站稳立场,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同时,要及时对外、向上推介报道×组织工作动态、探索实践、经验亮点,用好×党建AAA公众号、《×党建》杂志等自办媒体,紧跟时代步伐、紧盯上级要求、紧贴基层实际,强化正面引导,扎实做好涉组舆情监测工作,让主流思想和舆论,牢牢占领组织工作意识形态阵地。
二要突出能力过硬,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幵班式上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能力过硬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金刚钻”。要克服本领恐慌,在学习中增强本领。×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讲过:
“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时至今日,本领恐慌的问题依然存在,能力不足的危险仍未消除。我们要把本领恐慌当作不断促使自己砥砺奋进、拼搏向前的对症良药,心无旁鸯钻业务、提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练好内功、增强本领,真正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要发扬“安、专、迷”的精神,修炼精深的专业知识、高超得专
业技能、优秀的专业品格,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警惕岗位倦怠,在实践中磨砺真功。组工实践原则性强、政策性强、规范性强,长年中规中矩、谨小慎微,难免履职疲劳、产生倦怠。我觉得,我们必须跳出以往的“舒适区”和“经验圈”,保持“空杯”心态,热爱这份职业,热爱所在岗位,克服懈怠心理,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确保各项工作有板有眼、出新出彩。面对基层党建、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等组织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磨砺敢于担当的“宽肩膀”、能够担当的“铁本领”,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政治、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群众工作、抓落实等七种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要秉承工匠精神,在创新中打造精品。实践证明,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注入一份专注与执着。我们要坚持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对经手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要在守正创新出精品中提高质效,立足本职、对标高位,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项目化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持之以恒抓规范、抓精细、抓提升,推动组织工作在全市争_流、全省出经验、全国创品牌。
三要突出作风过硬,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作风关系组工干部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组织工作的生命。作风过硬是党员干部经受考验的“传家宝”。要一路先行、冲锋在前。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作为我们组工干部更是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努力做到想在前、干在前、冲锋在前,着力打造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真正做到“面对面、实打实、硬碰硬”。要一力担当、狠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不能做样子,必须脚踏实地,抓工作落实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我们也常说,最能打动人的是真话,最能带动人的是实干。我们要以×严重违纪违法案为镜鉴,立足岗位职责,用心用情用智抓好分内工作,不躲闪、不推脱,在危难急重等工作面前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努力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说了就算、定了就干,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要_身正气、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我们要始终坚守出以公心的品格,_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严到底,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真正做到以公心树公道,以正行见正派。要涵养不忧不惧的修为,把心放正、放平、放稳、放和,多想“我为组织做了什么”,少计算“组织给了我什么”,不攀比、不计较,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要一如既往、守住底线。长亚书记指出,守住底线也是一种发展。作为组工干部,我们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站稳立场、守住底线,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原则面前不让步,邪气面前敢斗争,重视“小事”、留心“小处”,把好小节关、初次关、亲友关,树家风、正己风,确保自己做人有底气,做事有硬气,从政有“正气”。
同志们,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前,全市上下正处在止滑促升、决战收官的关键时刻,必须大力弘扬、传承×精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措施,将×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用责无旁贷的担当、坚韧勇毅的魄力、昂扬向上的状态,推动全市组织工作取得新气象新作为,为实现“止滑促升、决战收官”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12
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这也是文化领域的根本制度。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关于进一步提升党员意识形态能力的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决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系统总结了实践中所孕育的理论创新,并将其概括为“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九个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今天我就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我们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含义:指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党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形式中。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这也是文化领域的根本制度。我们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问答》等权威著作和辅导读本,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大干部群众对这一思想理解更加深入、践行更加自觉。
第二,主流思想舆论持续巩固壮大。我们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隆重组织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聚焦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决策部署,精心组织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大力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特别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为英雄模范颁授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评选表彰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当先锋的良好风尚。
第四,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先后推出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一批精品力作。我们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丰富、更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第五,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鲜亮。我们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中国文化年、旅游年、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经典著作互译等活动。积极构建多主体、立体化大外宣格局,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相融,积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三、为什么还要继续重视意识形态能力?
一:意识形态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
意识形态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人心到底是聚合还是离散、政权到底是安稳还是危险这样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这里,总书记就讲了一个关系。一个是中心工作,一个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心工作是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中心,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来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并不意味着削弱或弱化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讲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为什么要加“极端”二字呢?我想,这就与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人心聚散、政权安危有直接的关系。
习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他说:“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三个事关”就直接而明白地说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进一步说,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习总书记又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分析。一个是从理论上说,一个是从现实上说。
从理论上思考,习总书记提出了两个基础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说,“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习总书记点出了一个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纠正了过去我们认识上的一种偏差。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只要物质基础搞好了,只要生产力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自然就加强了、巩固了。但是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有一点简单。
当物质条件不好的时候,物质条件没有改善的时候,人们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过上好日子、吃饱饭,所以那个时候思想反倒简单,思想反倒好聚拢;一旦真正吃饱了饭,吃好了,穿暖了,过上物质有保障的生活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甚至无穷无尽的想法,这个时候思想反倒不容易统一,不容易凝聚起来了。而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方位中,党的群众基础精神方面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总书记这个判断契合了这个时代的时空方位。物质上出问题,肯定是影响党的执政安全;精神上出问题,最后也要影响到执政安全。
二: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
长久以来特别是当前,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强国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第二,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传播带来挑战。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夹杂多种声音,速度快,成本小,往往先声夺人,引发舆论焦点。尤其是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头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发布并传播媒体内容,信息源成倍增多,信息流闪电般增快,对意识形态的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各种抹黑英雄、虚无历史的现象此起彼伏,充分反映了意识形态领域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也充分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公众意识形态素养还不够高、警惕性还不够强的问题。我们在2021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学习抵制这些歪曲党史的言论。
第三,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思想意识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比如,2014年《辽宁日报》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题目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辽宁日报》听了许多高校的课,发现“呲必中国”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还很过分,必须引起教育界的警觉和重视。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当时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尽管支持《辽宁日报》的占大多数,但也相当一部分质疑的甚至是谩骂的声音,其中有很多还来自高校的教师甚至是所谓的知名专家、教授。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复杂性。
第四,有的共产党员信仰缺失、精神“缺钙”。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在我们的党员中,信仰缺失、“缺钙”问题严重。有的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有的对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置若罔闻,根本不当一回事;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拨弄是非,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受到敌对势力追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精神空虚,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问苍生问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求神拜佛,迷信“气功大师”;有的信念动摇,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到国外,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有的心为物役,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所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党员面前。
四、如何提升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也为广大党员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指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识形态作为政治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我们党员来说,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即意识形态能力,包括意识形态鉴别力、意识形态处理力、意识形态领导力等。党员要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努力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理论创新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一)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的信仰者。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作为党员,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真正弄懂并正确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藩篱,增强人们抵御和辨别错误思潮的能力。不仅要敏锐识别和准确判定各种唯心主义观点,还要批判和抵制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既要深入学、持久学、系统学、刻苦学,也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既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也要坚定“四个自信”铸就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从而在实践中继续推进和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争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和不懈奋斗者。
(二)坚持正确导向,增强阵地意识,做新时代的传播者。
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党员在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要敢于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亮剑发声,勇于同敌对势力和颠覆分子作斗争。既要在舆论导向、价值导向上始终坚定立场,也要向时代楷模学习、向先模榜样学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既要自觉肩负起监督网络、净化网络的责任,主动甄别虚假、错误信息,及时辟谣、公布真相,传播好正能量。也要不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和方式,树立“互联网+” 的思维,使用好学习强国、甘肃党建、单位网站及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手段;
同时利用好传统宣传方式,各类会议、调研走访、宣传标语等;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与时俱进,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既聆听了群众诉求、精神需要,又能积极把党的先进思想、先进文化、政策方针,宣传到我们的客户中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切实把凝聚民心作为意识形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企图削弱、歪曲、否定党的言行,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和大众化的手段,解决好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以党为中心在基层形成主旋律,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三)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发展大局,做新时代的守卫者。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准确把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决议》要求我们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做好当前识形态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担当、为先锋者护航,也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作为党员,既是新时代的追梦者、圆梦人,也是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做好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员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党员牢固树立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真正解决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和不愿亮剑、不敢亮剑、不会亮剑的现实难题。作为党员要提高甄别非主流思潮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结合工作实际,将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行动自觉,率先垂范,增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水准、改善工作作风,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提高我们基层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甚至包括我们的每一公民,必须提升自己的意识形态能力。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强了,我们才能不负这个时代。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强,我们才能更加昂首挺胸,阔步行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
谢谢大家!
意识形态党课主持词篇13
根据县委要求,我局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让全局干部职工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有所提高,这次党课是由我为全体干部职工讲授,这次授课我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在准备和授课的过程中也使我自己得到了提高,所以说“书记讲党课”活动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这次的授课内容是: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通过授课过程的思考,我对意识形态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各环节,而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下一步党委要稳步推进“三大主体责任”,即意识形态责任制、基层党建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责任制,与本职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委的重要政治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党委领导班子对本部门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引导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担当、忠诚履责的强大合力;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倒逼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
要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守传统阵地,拓展新兴阵地,加快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建设,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建设,主动应对市场化、网络化冲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理念、更新传统观念,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大力推进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用新人、用新工具,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积极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
推荐访问:党课 意识形态 主持词 意识形态专题党课主持词 意识形态讲课主持词 意识形态专题讲座主持词 意识形态重要论述党课 党委书记讲意识形态专题党课讲稿 意识形态工作专题报告主持词 意识形态总结会主持词 重视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讲课稿 意识形态课程主持词 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