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必要性(全文),供大家参考。
37决策探索2017.3 下论加强大学生党史国史教育的必要性 文 / 王明有治理論課的學習需要,嚮大學生布置利用新媒體搜集素材的要求,引導大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大學生辨識信息和選擇信息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解過程中,在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收集和整理新媒體中出現的與課本相關内容有聯系的信息,尤其把高校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案例或生活趣事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使理論和實踐結合得更緊密,思想與知識更加現實化和生活化。比如,在講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時,可以收集新媒體中報道的科技進步帶來的經濟大發展的案例、網絡給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便捷案例、電信詐騙案例,借此説明事物發展本身具有的矛盾的特點,增加課堂與社會現狀的相連性,使理論知識更加通俗化,增强高校大學生用科學的思維分析事物的興趣和能力。(二)课堂教学管理与新媒体互动结合在課堂管理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建立一個專門便于同在校大學生溝通交流的以 QQ 或微信爲主的信息平臺,在保證趣味性的前提下,教師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持續不斷地推送一些正能量的新聞,激發大學生與教師愛國情感的共鳴,共同挖掘更多網絡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打破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把單純的課上學習溝通延伸到課下,設計交流議題,規定定期的交流時間,引導大學生在信息平臺上發表觀點并互動,回應大學生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真實困擾,對新媒體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鼓勵大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和分析,大膽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同時又重視個體傾嚮性觀點,切實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嚮,當發現網絡謡言或網絡輿情時,及時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疏導。(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建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主要引領者。高校在管理目標的設計中應注重統籌兼顧,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業定位與發展、學術能力提高與教學能力增長結合起來,既關注教學目標和科研目標的實現,又關心教師個人的成長成才,避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迫于完成任務或職稱晋升的壓力而忽略教學能力的提升。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知識層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進行職業發展規劃時,自我對照并努力提高必備的理論素質、文化素養、現代化媒介工具操控能力,做到把理論講透、講活,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通過一系列教學活動傳導給大學生,形成大學生内在的思想素養、精神追求和政治意識,真正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参考文献:[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2] 李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狠抓课 堂 建 设》[J].《 红 旗 文 稿》,2016.11.10【本文系 2015 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 (2015BFX02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中原文化艺术学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出要加强黨史國史教育,他指出:
“要認真學習黨史、國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他還明確指出,要着力抓好對包括廣大青少年在内的重點對象的黨史知識的宣傳教育。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對高等學校加强大學生黨史國史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一、加强党史国史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一個人前進發展的動力,也是其爲社會、國家貢獻才智的不竭源泉。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主要表現爲歷史虚無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缺乏爲共産主義而奮鬥的遠大理想,不能把個人的學習、成長和國家、民族的振興結合起來,怨天尤人,不思進取。如何解决這個問題呢?習近平總書記給我們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2013 年 7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調研指導工作時指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説,中國革命歷史是【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加强青少年的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党史国史教育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需要,是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需要。【關鍵詞】大学生 ;党史国史教育 ;必要性科教论坛DOI:10.16324/j.cnki.jcts.2017.03.019
38决策探索2017.3 下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温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中國共産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涌現出了無數優秀黨員,他們爲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自由、幸福這一崇高理想而奮鬥終生,不少人爲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李大釗、瞿秋白等就是杰出代表,這些杰出代表正是當代大學生不朽的標杆,從他們身上不難領悟到什麽才是真正的理想信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實現振興民族的中國夢,立即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强烈共鳴。2013 年3 月 17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届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鄭重宣示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强、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習近平總書記闡釋的這一中國夢,正是全國人民特别是當代大學生需要爲之奮鬥的正確理想信念。二、加强党史国史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需要2012 年 12 月 31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談到 :“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衆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核心領導力量——中國共産黨已經走過了九十五年的輝煌歷史,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渡過了六十七個春秋。這就是中國的基本黨情、國情。了解這樣的黨情、國情有什麽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八十周年慶祝大會暨 2013 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對此作了很好的回答 :“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脉,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這對正確認識黨情、國情十分必要,對開創未來也十分必要,因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近百年來,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由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獨立、富强、民主、平等的新中國,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一句話,中華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按道理,作爲當代大學生,對這樣的黨情、國情應該了解。但據筆者對所在學校學生的調查,結果并不樂觀。比如,除了歷史專業的學生以外,知道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綫和過渡時期總路綫的并不多。即使是歷史專業的學生,相當一部分學生説不出中國共産黨爲什麽會誕生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我們爲什麽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代大學生黨史國史知識的缺乏,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對中國國情的認識模糊,對中國國情認識的模糊,導致對我們黨改革開放以來制定的一系列正確路綫、方針、政策以及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缺乏正確的認識。基于此,筆者認爲,需要加强對當代大學生的黨史國史教育,通過教育使其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承載着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理想和探索,是一條艱辛探索之路 ;這條道路是在改革開放中逐步孕育、發展和成熟的,是一條改革創新之路 ;這條道路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奇迹,是一條國家富强之路 ;這條道路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是一條爲民謀福祉之路。三、加强党史国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需要何謂人文科學 :“廣義一般指對社會現象和文化藝術的研究,包括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史學、法學、文藝學、倫理學、語言學等。”具備必要的人文科學素養是一個人能力、素質的基礎。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科學素養,對黨史國史認識不足,除其自身原因外,還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受現行中招、高招體制的影响。在現行中招、高招體制下,歷史學科所占分值較低,影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到了大學,更加突出專業性,除了歷史專業的學生,其他專業的學生不再學習歷史,更不要説黨史國史,造成大多數大學生歷史知識貧乏。當然,這一現狀正在改變。二是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影响。市場經濟是講效益的,不免會給一些不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的傳統學科帶來衝擊。但許多國家的教育實踐證明,像歷史學等傳統學科教育,雖不能直接産生經濟效益,但對國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當代大學生黨史國史等人文科學教育的欠缺,不僅影响學生分析、解决問題的能力的提升,還影响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如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效地對青少年特别是大學生實施黨史國史教育,是一個亟待解决的課題。加强對青少年(包括當代大學生)的黨史國史學習教育,不僅必要,而且是當務之急,這種學習教育不僅有利于青少年自身成長,而且有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推進。今後,高校的領導幹部及全體教師應把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開展形式多樣的黨的歷史知識、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英雄模範事迹的教育,從小培養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極爲重要,任何時候都不可忽視”這一指示真正落到實處,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參考文獻 :[1] 张强 . 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党史教育工作刍议 [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2010, (06):154-156[2] 赵文 . 大学生党史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青年探索, 2014, (03):77-81.(作者单位:新乡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科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