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于农村经济状况社会调查报告(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村经济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
学校: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姓名:
刘光奎
调查地点:
四川省会东县火石乡 调查方式:
实地走访调查 调查时间:
2011 年 1 月 10 日—2011 年 2 月 18 日 调查目的:
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火石乡 地处会东县西面, 于东经 102° 21′ , 北纬 26° 37′ 之间。
东与柏岩、 嘎吉两乡 隔河相望, 西与姜州乡 和会理县富乐乡 接壤,南面是铁柳乡 , 北和长新乡 相邻。
乡 政府驻地火石沟村二组距县城48 公里。
全乡 幅员面积 54 平方公里, 辖火石沟、 三村、 大麦地、 熊普 4 个行政村, 21 个村民小组。
2009 年末户数 1128 户, 户籍人口4597 人, 其中彝族 74 人、 傈僳族 694 人, 农村劳动力 2585 人。
年末实有耕地 6495 亩, 其中水田 3226 亩、 旱地 3269 亩。
全乡 以农业生产为主, 粮食作物有水稻、 玉米、 小麦等, 经济作物有烤烟、 蚕桑、油菜、 大豌豆、 油桃、 石榴等。
为使调查实事求是, 现对对两个组的人口年龄组成, 劳动力结构以及教育程度进行了统计。
统计数据如下:
年龄
教 育 0 岁 ~20岁 21 岁~40岁 41 岁~60岁 60 岁 以上
调查人数合计 263 人 小学 71 89 27 36 初中 18 11 5 0 高中 2 0 0 0 大学 1 0 0 0 共计 92 100 35 36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里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 而且低得叫人痛心。
就连九年义务教育也成问题。
而表中 20 岁以下的92 人中有近 20 人现在出门打工在外, 16 岁以上的几乎有 90%都在其中。
而这些童工们的工资最高者每月拿不到 1000 元去生活费及其它费用, 有的连回家的路费也赚不到; 而 21 至 40 岁的 100 人中有超过60%的人出门打工在外, 没有文化, 没有技术的他们几乎所有的人都靠出卖苦力赚钱, 而且是加班加点地干, 省吃俭用地过。
而真正能赚
到的钱又少得可怜; 甚至, 有不少 40 岁以上的农民也赶着外出打工。在农村, 外出打工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而对于这样一群常常被城市所歧视的人来说, 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样的陌生和充满荆棘。
但他们为了生活又不得不为之……。
农村太穷了, 做农民太苦了, 所以他们都赶着出去。
在调查中, 当问到“你们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 时, 一位村民让我给他算了一笔帐。
现将列于下表:
玉米 养猪 烤烟 总计 收入(元)
1000 2000 3000 6000
子 女 读 书(高中)
家庭开支 买农药种子 其他 支出(元)
3000 300 700 500 从上表看出, 村民年收入处于超支状态。
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民负担如此之重呢?
一.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我国农民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从 1996 年的 9%呈下降趋势, 至 2000 年仅仅为 2.1%,“增加农民收入” 这一政策似乎仅仅成了一个口号。
在我的调查中, 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
几年前, 政府为了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村大力宣传大办烤烟, 让种玉米辛苦了一辈子的农民着实高兴了一把。
烤烟是出来了, 但是, 却卖不到好价钱。
好好的上等烤烟硬被打
成了下品烟给收了上去。
二. 经济负担较重。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每个村小小学生每学期学费平均高达 200 元, 即每年高达 400 元之多, 比城镇的收费标准还高。在此我不禁想问:
义务教育到底何时才能在农村普及。
在我的调查中,发现有一家 7 口之家, 母亲是个瞎子, 两个大女儿未满 18 岁便相继出嫁了。
留下一个本来该读初中二年级的儿子和一对未满 10 岁的双胞胎妹妹。
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全靠父亲一个人种地, 农闲时进城打点杂工。
由于家庭困难, 快满十四岁的儿子仍然是读一学期书又回家放一学期的牛。
等到父亲找到了书学费或者两个姐姐寄钱来了又重新拣起课本。
今年小学毕业, 小杨杰很是失落。
因为高昂的学费迫使他有可能从此永离课堂。
哥哥且是如此, 两个妹妹就更是难堪了。
那么, 如何减轻农民负担呢?
第一,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加了 , 其负担所占的比重就自然减小了。
况且, 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第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虽然我们现在在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但是我国农村的很多地方还在温饱线上挣扎, 然而靠自己生产养活自己的农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最低生活保障的。
似乎国家的社会保障的恩泽并没有涉及到农村。
第三, 完善农村邮政, 通讯, 医疗, 卫生, 教育, 保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将近 40 天的寒假结束了, 带着一种莫名沉重的心情我回到了学校。
一个月的寒假农村调查令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感触颇多。
农村
穷, 农民苦, 但是, 相信和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学生一定不少。
看来农村的老百姓拼了老命在把我们往大城市送了。
他们图的是什么? 难道仅仅为了 我们将来的生存吗? 仅仅是为了 让自己拥有一个子女在读大学的那份虚荣吗? 仅仅为的是自己将来有人养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这些, 他们有一种希望, 一种期待。
他们期待着我们的回归, 期待着我们去改变农村穷, 农民苦的现状。
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努力的学习, 待到山花烂漫时, 我们的成果就是乡 亲们殷勤的期盼。
调查人:
材料系 09 分析 6 班 刘
光 奎
2011 年 2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