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现状调查报告 城中村现状调查报告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近年来,伴随着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榆林出现了不少大大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中村现状调查报告 ,供大家参考。
城中村现状调查报告
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里脏乱差
近年来,伴随着榆林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榆林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城中村”。
这里不像城市那样干净整洁、管理有序,这里聚居着一群背井离乡、怀揣梦想的人,他们或是进城谋生的农民,或是刚毕业工作不理想的大学生。
“城中村”因为人员流动性大,治安混乱、案件频发;这里与城区内相比,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不到位。在这里,市民与农民、本地人与外来工杂居,矛盾与问题集中,成为社区治理亟待突破的难点。
本报记者走访榆林城区几个城中村,试图探寻榆林城中村问题的症结所在。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榆阳区多家城中村发现,不少城中村存在公共配套设施不齐全、公共服务不到位、自然环境差,人员流动性大,治安混乱等现象,城中村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块“痼疾”。
基础设施差
记者来到榆阳区榆阳乡大坝头村,刚走到村口就闻到一阵阵恶臭。走近一看,村头一条水沟,杂物横生。附近卖羊肉、猪肉的商贩将一些烂肉随手扔在路边,引来成群苍蝇,再经过高温暴晒油渍满地,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恶臭。随后记者围着这个村子走了一圈发现,生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记者来到村口的一个巷子,虽然巷子里有一个垃圾箱,但形同虚设。靠近河边的巷口堆满了西瓜皮、塑料袋、破旧衣服等。“这些垃圾都是附近居民随手扔的。由于巷子窄,垃圾清运车无法接近垃圾堆,加上有时候一个礼拜左右也不见垃圾车来清运垃圾,所以这个巷口春夏秋冬经常被垃圾围堵,恶臭连连。尤其夏季,附近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这里的住户张大妈对记者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生活垃圾难以及时清理外,村子里缺乏排水设施,遇到下雨,有些地方雨水将一些杂物冲刷到路面上,行人无法下脚。“我们这里不仅生活环境差,生活质量也不高。村民吃完饭想运动只能跑到南门口的凌霄广场。我们只是一群居住在城市,但很难享受到城市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农村人。”村民张大爷说他们希望做真正的城里人,享受优美的生活环境。
无独有偶。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金刚寺村、城区三队、城区二队等城中村发现,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均有凸显。
流动人口多治安混乱
采访中,城中村的一些老居民告诉记者,由于离城中心比较近,所以这里原来的住户搬到城里的小区去住,腾出来的房子租给了那些外来打工人员,包括农民工和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一些有不良嗜好的人居住在此。
由于外来人口比较多,流动性大,所以这里的治安一直不是很好。经常发生盗窃案。“2009年,我们邻居的一辆车被盗了。车被盗走后他们及时报了案,但由于这里的流动人员比较多,警方排查了很久,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果。”金刚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
被盗窃的并非李女士邻居一家。张先生家也曾失窃。张先生说:“前几天,也就是8月8日晚三点多,我和老婆外出逛街,晚上十点多回来后发现,我家理发店门敞开着,我和老婆赶紧走进店里,发现一个陌生男子正在翻东西,看见有人进来,小偷一溜烟就冲出门外。还好没丢东西,在我们这一带,丢东西是常有的事”。
丢了东西就要报案,但在有些城中村想报案有些困难。近日,榆林市南门口大坝头延寿路的居民向本报反映,他们那里发生一起纠纷,不知找谁去解决问题。记者了解到,在这一带像这种出了事情不知道找谁解决的事情时有发生。原因是,由于近几年的城市变迁,有些城中村的归属问题有些不明朗。榆林市南门口大坝头延寿路永顺大巷的居民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是青云乡和城关大队的地界,这里到底归谁管,他们就不知道了。“差不多12年了,我们一直没有门牌号,更不要说是街道办事处和派出所了,我们邻里之间出现什么问题一般都去找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解决。”
多方利益冲突
矛盾积聚多
随着榆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城市建设土地也日益紧张,于是城市发展开始向周边的农村转移。“城中村”的集体土地大量被征收征用,集体的经济收益也在不断增加。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所产生的收益增多,由此引发的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且不断激化。
2010年8月份,本报曾刊发《农村集体利益分红谁说了算》一文。2010年榆阳区榆阳镇广榆村一村民郝艳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几乎跑遍了镇、区、市各级政府部门。这个权益就是指参与村上集体收益分红。郝艳云虽然远嫁他乡,但是户口却在这个集体利益分红的城中村。和郝艳云有着同样遭遇的,还有王玲华、方艳霞、胡凤莲等29人,她们原先都
是广榆村的村民,现已出嫁,但户口还在广榆村。据她们说,她们村有些人和她们情况相同拿到了分红,而她们却拿不到。为什么村上对待“出嫁女”不能“一碗水端平”?这让郝艳云她们很不理解。
在一些城中村除了利益分配不公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近日,榆林一城中村住户向本报记者反映,他们所在村子修建房屋,当初售房时村上说该房是五证齐全,但是村民交了10万多元后才发现,新盖的房子属于违章建筑。
如何管理“城中村”
实际上,城中村问题不仅在榆林有,而且很多大城市尤其以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尤为突出。在如何管理好城中村问题上,我市有关部门也下了不少功夫。
上郡路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来,他们辖区的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社会治安与过去相比相对较好,案件少发。“近两年来,政府对社区和城乡结合部投资力度逐渐加大,治安方面,上郡路街道办事处根据榆林市榆阳区天然榆阳建设,在城乡结合部的安全防范投资方面,投入了一部分40、50下岗人员,成为辖区治安巡防工作人员,由政府组织这些下岗人员再就业,义务对小区进行治安联防,保障社区安全。”该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在辖区配备治安联防外,辖区内的单位、企业都配有专职的工作人员,并且在小区等地方配备警务室,驻片民警进社区、进城乡结合部。“我们还在小区一些地方安装电子监控设备,预计年底上郡路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所有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将全部实现‘天网’工程。”
同时该工作人员也表示,城乡结合部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困难,小区基础设施差,城乡结合部水无去处,环境卫生差,但近年来榆林市开展双创工作,对城乡结合部投资力度也逐渐加大。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环境卫生也在逐渐改变。
“城中村”是城镇化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等多重因素聚合的产物,在现阶段,有其存在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城市中大量低收入流动人口(主要包括农民工和非户籍人群)总要有个住处,“城中村”或许并不尽如人意,但它不仅是许多流动人口的栖身之地,也是他们进入城市、实现梦想的起点。
一些城市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中村”管理上进行了探索:北京社区化管理由治安为出发点向服务延伸;上海力求用主动服务打破“新二元结构”;广州以“柔性管理”助推外来人口生活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