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霍乱时期爱情》读后感

《霍乱时期爱情》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6-20 09:00:04 来源:网友投稿

推荐文章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热度: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热度:马尔克斯巨翅老人读后感热度:马尔克斯作品的读后感热度: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六篇热度: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霍乱时期爱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霍乱时期爱情》读后感

推荐文章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热度: 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热度: 马尔克斯巨翅老人读后感 热度: 马尔克斯作品的读后感 热度: 英国小说《格列佛游记》读后感六篇 热度:

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1

得知这本书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好奇这本书中有什么神奇的力量能够让这么多读者给予这么高的赞誉。于是在寒假的时候便把它从图书馆借来细读。

和其他书不一样,开头并没有强烈的悬念和猛烈的画面冲击,只是很平淡的描写了阿莫乌尔之死,便让我以推理小说的套路,设想阿莫乌尔之死会是一件因为伟大爱情的谋杀案,可书中后来却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个梗。因此,读完几页之后的我没有那种一口气把书看完的冲动,但几十页之后发现前面那阿莫乌尔那苦扁桃气息的爱情,以及无法承认自己的衰老而自杀的叙述都是为后来的情节做铺垫。

顺着平淡的生活发现爱情的踪迹,慢条斯理的叙述却能激起心中的激情,华丽的辞藻一串接着一串却不觉得多余和矫揉造作。马尔克斯像极了我的奶奶,我的奶奶在跟我讲故事的时候,她讲的很慢,而且很平静,也许是时间的推移使她淡化了情绪的波动,有时想让你明白到极致,甚至想让你身临其境体会到她的心情,她有时会把一场雨夸大,用干皱皱的手比给我看碗有多小路有多长身上的伤痕有多少。她不说悲伤痛苦之类的字眼,而是告诉你她克服艰难之后的喜悦,却让听者想起成功背后的辛苦而心生敬意。

这是一个以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为主线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有评论家称此书为“我们时代的爱情大全”,也许是因为作者在书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爱情: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悲惨的爱情,羞怯的爱情,放荡的爱情……所以,尽管这本书带着时代的烙印,但每个人却能在此找到共鸣。

马尔克斯笔下的人物似乎都带有一种孤独感,所以在渴望被爱的前提下,他们找到了爱情这样一种方式来克服孤独感。年轻的阿里萨为洛伦索·达萨送电报时不经意间瞟见他的女儿费尔米纳,从此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不停地写情书,每天坐在她上学路过的长椅上只为匆匆看她一眼,渐渐地让费尔米娜由最初的好奇心变成了爱情的萌芽。

“他们如痴似狂地相爱了一年。他们天天都是白天思念,夜晚梦见,急切地等信和回信。除此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有干。不管是哪个神魂颠倒的春天,还是第二年,他们都没有见过面、说过话’”

像所有的初尝恋爱的小情侣那样,心里扭捏害怕被发现,却又享受着对方为自己做一切。费尔米纳给他寄去放在字典里的做成标本的叶子,蝴蝶的翅膀和珍禽的羽毛,阿里萨学会了小提琴,学会辨别风向,让风将他拉奏的小夜曲送到费尔米娜的窗边。

但这场暗无天日秘密进行的热恋终究被打破,费尔米纳在课堂上装作记笔记实则是在写情书的举止被老师发现,并被开除学籍。她的父亲像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亲一样,给予女儿厚重的期望,希望她能够成为一名高贵的夫人。他嫌弃阿里萨这般的穷小子,担心女儿会陷入这段像海市蜃楼般的爱情。于是带着女儿旅游,实际上是想让女儿忘却这段感情。可尽管如此,费尔米纳仍然用尽一切方式与阿里萨发电报互通消息,他们把对方当作自己生命里存活下去最后的希望。

两年的旅行结束使她成长了不少,当她再次回家时,她看到了走上前来与她讲话的阿里萨,却发现自己的爱情像一场笑话,一场梦。

“她回过头一看,在离自己的眼睛两巴掌远的地方,看见了两只冷若冰霜的眼睛,一张苍白的脸,两片因胆怯而咬紧了的嘴唇,就跟那天在望大弥撒时他第一次和她近在咫尺的情况一模一样,有所不同的只是热恋的激情变成了不满的冷峻。一刹那间,她发觉自己上了个天大的当,怎么可能让一个如此冷酷无情的魔鬼长年累月地占据了自己的芳心。”

在费尔米纳与阿里萨的通信里,她常常把阿里萨的形象加入了自己美好的想象,高大威猛,英俊潇洒,腹有诗书,举止绅士……但当自己见到他的那一刻,她的幻想被敲碎。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一条被欺骗的可怜虫,只想把他从她的生活中抹去。

“今天,我看了您,我如梦初醒,我们之间的事,无非是幻想而已。”

这是费尔米纳给阿里萨最后的一封信,阿里萨陷入失恋,也让这段感情终止了五十一年。这让我不禁想起现实中的“网恋”,我们总是透过没有感情的屏幕,看着对方发来的黑白文字,把它加工为特殊的情感,把简单的问好视为温馨,把无需的关怀视为贴心暧昧,把粘贴复制的诗句视为文艺的绅士,其实,这本身就只是一个爱上想象中的自己的笑话。用高尚的科技去虚化自己外表的缺陷,然后躲在网络的背后,为另一端的“陌生人”输出自认为附带真实情感的文字。然后,在见到对方之后,给予批评与斥责,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他,我不爱他。仿佛是这世间最残忍的爱情。

虽然是一部爱情专著,却也穿插了政治观点,霍乱,战争。正如译者前言所说的那样,“加西亚·马尔克斯写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和历史的种种意想不到的突变。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总是竭力创造出一个完整现实,一个与真的现实不同的现实”。“但这并不是说加西亚·马尔克斯描绘的不是具体的现实,相反,这部小说沉浸在历史之中,通过那些爱情故事,缓缓展现着的正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各类伦比亚的历史。”

而这段话可以在乌尔比诺医生出场时的心情里体现出来。刚从巴黎留学回来的乌尔比诺医生发现他魂牵梦萦的家乡已经是不堪入目,污水顺着水沟排放在大海里,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露天堆放的垃圾堆发出的恶臭所掩盖,粪便被太阳晒干化为尘土,随风飘扬被人们吸入体内。这就像是为霍乱病打造最好的环境。他还发现三十年前发生在他父亲身上的不幸——霍乱病,还会将再次重演。因为霍乱的始作俑者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他没有发现任何足以和他的乡思相称的东西,。他看不下去,把头扭向后面,免得被他母亲看见,无声的眼泪簌簌地滚落下来。”

当霍乱发生时,人们只会恐慌,迷信认为火药能辟邪,能赶走霍乱。但乌尔比诺却站了出来。

“把火药省下来,等自由党人来的时候再用吧。”他和颜悦色地对军事长官说,“我们已经不是处在中世纪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们总是一昧的向城市索取,却没有发现时光对城市的侵蚀。总以自己的籍贯为骄傲,炫耀城市的历史功绩,却不修补这个城市的伤痕,甚至选择视而不见。所以,能够让城市重新运转的只有理性的智者,像乌尔比诺医生一样,用以深切的爱和现实的眼光来看待城市。所以,一个国家的命运掌握在知识垄断者的手中,即时是放到今天来说,也是不为过的。

理性的乌尔比诺医生被费尔米纳的独特魅力所征服,而这位留学巴黎,学识渊博,家财万贯的男人也是费尔米纳父亲对女婿的不二人选。二人顺其自然的完婚,他们都知道不是因为爱,乌尔比诺医生喜欢她的倔强和眼中的骄傲,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费尔米纳只是被拒绝阿里萨的罪过的阴影弄得慌乱不已,恰巧碰见了这个能减轻她良心压力的人。但他们都相信彼此之间会产生爱情,因为他们的爱情就是一种稳定,舒适,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

直到后来,费尔米纳才慢慢理解发生在她生命里的两段感情。她对阿里萨和医生同样不太喜欢,甚至对医生缺乏了解,阿里萨的信里有火热的感情和令人心醉的表白。相反,医生的追求,从是不是以爱情的语言来表达,而是向她奉献尘世间的东西:保障,和谐,幸福。她问自己这些数字一旦相加,也许等于爱情,近乎爱情吧?但是,这些又不是爱情,她也并不坚信爱情是她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描写费尔米纳内心的挣扎与反问时像是赤裸裸的展示了现实中的爱情。因为生活中,我们总是能遇到真爱,却用许多无厘头的原因拒绝,不能说我们不知道原因,而是害怕自己成为曾经最讨厌的势利小人,所以选择拒绝承认。通常二十多岁的女人在年龄上的敏感度都超于常人,因此,如果有人给予追求就会慌了手脚像抓住一颗救命稻草,向命运屈服,做了理智上指引她最正经的事。然后踏进婚姻的无底洞时,又再遥想上一段的爱情,“如果当初……就不会……”我仿佛听到了现实中噼里啪啦的打脸声。

因此,在费尔米纳心里其实还埋着与阿里萨的感情,而且还隐藏的很深,无人察觉,乌尔比诺医生的理性让这段婚姻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吵与矛盾。他像是生活里的指引者,能够让生活更加舒适和稳定。他意识到妻子在面对罪过时的恐慌,他会主动跟妻子说:“亲爱的,对不起,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也告诉妻子,能够维持婚姻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费尔米纳也渐渐明白也悟出:社会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胆怯,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仿佛他们不是因为爱情才想生活,而是想要生活才爱情。

于是很久以后,当他们老时发现对方已经谁也离不开谁,却说不出这相依为命的理由。

“可无论他,还是她,都无法说清这种相互依赖究竟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还是习惯使然。他们从不曾为此问过自己,因为两个人都宁愿不知道答案。...她把他当作一个老小孩,而非一个难以伺候的老人。这种自欺欺人对两人来说或许都是一种上天的恩赐,因为这让他们避免了相互同情。 如果两人能及时明白,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或许他们的生活完全会是另一副样子。”

然而,处于这个故事的另一角——阿里萨,却仍然忘不了这个一见钟情的女子,甚至还陷入疯狂的爱恋之中。得知费尔米纳嫁与乌尔比诺医生,这个使霍乱病在这个城市横行的终结者,也成为了他爱情的终结者。他终于意识到意识到自己与他的区别,也明白为何费尔米纳的父亲不肯接受自己。他开始奋起直追,希望成为能够配得上费尔米纳的男人,只想着也许乌尔比诺医生会死去,当他死去之后便可再次拥有费尔米纳。他没有寻找生命的伴侣,而是选择找一个又一个的女情人来弥补男人的空虚。

有人评价这本书所讲的爱情故事无非就是穷小子阿里萨被女主父亲拒绝,后来女主与霸道总裁乌尔比诺医生相爱,男二奋起直追从草根变成高富帅。男二阿里萨并不是真正的爱费尔米纳,只是得不到的不甘心以至于占有欲强烈,并且像是个渣男,用情话去骗取268个女孩子陪她上床,在最后面对费尔米纳时,却毫不含糊的说“我在为你保留着童身。”

我反对一切不假思索的答案,也反对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去看另一个时代。在霍乱时期,生命随时丧失,每一个活着的迹象都像是上帝的恩赐。所以,在人海茫茫中,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你,没有丝毫的道理,阿里萨与费尔米纳的相遇是他生命中最珍惜的宝物。他自卑不甘心,却也没有插足于费尔米纳的婚姻,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等待时机的到来,他并不是放荡不羁,而是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还有母亲急切希望他摆脱上一段感情的痛苦。

这是年轻时阿里萨与费尔米纳热恋时说的话: “如果说,在得到费尔米纳的爱情之前,他没有产生用手抚摸女人的欲望,那么,当他成了他的正是未婚妻以后,他就更加没有这种想法了。”

正是因为现实中我们都向往乌尔比诺医生那种人,把这种世俗的爱称之为爱情。所以才混淆了这种真正的爱,阿里萨那样平凡却散发伟大力量的爱。

上帝仿佛听到了阿里萨的渴望,让乌尔比诺医生以一种滑稽的方式死去了。而就是那天,阿里萨出现在费尔米纳门前,那场终止了五十一年的爱情仿佛又要浮现水面。但他们毕竟是老了,没有人会承认他们的爱情,并且还认为这种年纪还谈恋爱就是可笑和卑鄙。

记得电影《银娇》里爷爷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你们的年轻不是你们努力的奖赏,我们的衰老也不是我们犯错误的惩罚。”所以,面对女儿的怀疑与反对,费尔米纳将她赶出家门,并吐露心声。

“当年就是因为我同这个可怜的男人的关系,人们糟践了我的生活,破坏了我的幸福,因为我们太年轻了,而现在,人们又想把这幕剧重演,因为我们太老了”

阿里萨也不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拒绝听医生的话换掉不利于行走的楼梯,但当他想学会打字机与费尔米纳通信时,却感到吃力和年老的悲伤。

洛塔里奥告诉我学会小提琴至少五年,而我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穷人公墓里为你演奏小提琴,让风声传送给你。可为什么到了76岁就不能学会只用一个手指头即可操纵的打字机呢?就是因为我老了?

我刚燃起的爱情会不会因为我的年老而告终?这个答案无从揭晓。阿里萨与费尔米纳借旅行的名义躲进这所游轮——他们爱情的避湾,并让船长升起霍乱的旗子不愿上岸,不愿结束这场刚圆下的梦。

但我始终感觉阿里萨才是最可怜的人,像一个孤魂在世间游荡,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躯壳,于是附进一个又一个人的身体。每一段真心付出的感情都应该的到回报,每一个被爱之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即使不能回之以爱,也要学会拿出拒绝这份爱的勇气,给予他人重新去爱另一个人的勇气。费尔米纳错在二十一岁向命运投降,没有勇气去找阿里萨去说清楚最后一次的误会。让阿里萨成为了爱情的受害者,然后阿里萨又让那268位女性成为受害者。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2

假如你见到有人有着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僵硬的双唇、厌食、恶心呕吐,神情阴郁甚至奄奄一息,可不要光顾着怀疑这是霍乱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得了相思病。加西亚·马尔克斯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爱情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加上马尔克斯一贯理性平稳的叙事风格,读起来轻松愉快,即使写到貌似刻骨铭心的情感,你也可以忍不住会心地笑上几声。仿佛作者指着远方的海市蜃楼给你讲述一个虚构得足够真实的故事。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是书中草根女诗人萨拉·诺列加的一个结论,尽管用这个结论写出来的诗并没有获奖,但这确实是马尔克斯在写本书时定下的一个命题。故事围绕着男主人公佛罗伦蒂诺·阿里萨、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女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的情感纠葛,讲述了一个个貌合神离的爱情片段和婚姻。

婚姻往往是诗人和作家暗地里叛逆的对象,是因为它常常与世俗共栖共生。而马尔克斯在写婚姻时还是颇有良心的,费了很多的笔墨。毕竟家是女人和孩子的家园,是女人爱情的归宿。所谓的貌合神离,只是人的本性使然。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费尔明娜·达萨夫妇由肉体之爱缔结的婚姻,是克制的,文明的,具备世俗的美德。但是马尔克斯又笔锋一转,让这一貌似崇高的、稳定的、坚实的婚姻,毁于一只毫不起眼的鹦鹉,这暗含的讥讽别有意味,却又让人心领神会,除去遗憾和伤痛之外,竟然也生出对这一冗长乏味的婚姻解体后的一丝隐约的解脱。同时,马尔克斯在写佛罗伦蒂诺·阿里萨与众多情人之间的肉体之爱时更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为人性复苏呐喊的极端态度,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肉体之爱的不过分理会。

灵魂之爱似乎备受诗人和作家的青睐,自然是因为它关乎灵魂而又极富神力。马尔克斯用了极多的笔墨写灵魂之爱失落的痛苦和不适,用“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因对爱紧张产生的恐惧导致的僵硬的双唇”来描述这种表情,酷似霍乱发病的症状,似乎是死亡的预兆。这在大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灵魂之爱的本质只会在马尔克斯这样的文学大师眼前显示神迹,事实就是这样。经历过灵魂之爱的人都会认同。它如宗教一般令无数追随者为其痴迷一生。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就是深陷其中的一员。

貌合神离是生存的本质,是生活的常态,单纯的肉体之爱和灵魂之爱都有其生存的艰难性和不合理性,这是马尔克斯告诉我们的真理,这个命题在文学史上从没有被如此清晰而诚恳地提出过。那么,为了佐证这一命题,他又给了大家一个演示,让费尔明娜·达萨失去丈夫后,再一次接受了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压抑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灵魂之爱,让灵魂和肉体之爱有一个短暂的结合,貌似完美,但是作者理性的笔触并不让读者去盲目投入到一个荡气回肠的大团圆爱情结局,而是故作轻松地让灵魂之爱做主,果然它便马上显示出其特有的疯狂,让爱情之船因为霍乱而永远无法靠岸,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来回游荡,一生一世。

你选择哪一种?或者说你没有选择的权利。马尔克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真诚而理性地告诉你:承认你自己,没有选择。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3

阅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第一次没有因为西方文学中常见的长篇累牍的铺陈觉得烦——这话其实不对,人家马尔克斯先生压根就没有把太多的笔墨花费在铺陈上,小说一开始,直接就进入了叙述状态: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儿童摄影师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在六十岁生日到来之前服毒自杀,作为他交情最深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进入死者房间闻到的是一种苦杏仁的气味,这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根据朋友的遗嘱,医生见到了怀着仰慕和谦卑的温柔陪伴了他一生女人——作为医生他最好的朋友,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竟然不知道这位摄影师有这样一个女人,女人平静地跟自己的爱人下完最后半盘棋,然后留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迎接死亡。这是小说中出现的第一份传奇爱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搅乱了医生的弟子庄严豪华的从业二十五周年纪念午宴,紧接着,一只飞出笼子的鹦鹉不仅把医生装饰华丽而舒适无比的家弄得乱七八糟,而且要了医生的命。在医生的葬礼结束以后,他的医生费尔明娜·达萨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正准备用最后一丝力气关上大门时,看见了身穿丧服站在空荡荡的客厅中央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后者颤抖而又庄重地将帽子放到胸口的位置,让许久以来支撑他活下来的相思之苦一股脑儿迸发出来:

“费尔明娜,”他对她说,“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

沉浸在对亡夫的思念中的费尔明娜,其实同样无法忘记那段长久而受阻的爱情。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沉迷在对费尔明娜的爱情之中,为了逃避这份爱情带来的痛苦,他一次一次地寻找着“黑夜里的小鸟”,并把跟这些女人的交往记录下来,“只因为缺少那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的女人在一起”,尽管所有的女人加起来也代替不了费尔明娜。你很难想象,为了心中的爱情,弗洛伦蒂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金钱或者人情,又或者这位店主一生最想得到的东西——只求他把那么镜子卖给自己,其目的就是因为镜子里的那片天地,他爱恋的形象曾在那里占据了两个小时之久。不仅如此,为了配得上他的花冠女神,弗洛伦蒂诺费尽心机当上了内河航运公司的老板,并且精心打造了一座爱的宫殿,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漫长等待之后,在自己已经八十岁高龄的时候,终于收获了守候一生的爱情。在小说的结尾,“新忠诚号”在返航后调转船头,重新驶向黄金港,再次踏上他们的爱情之旅,一直走,一直走,走到一生一世。

“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第225页)。既然如此,作家就要小心翼翼、并充满激情地对“爱”加以思考。这种思考主要还是落实在费尔明娜、阿里萨、乌尔比诺三个人物身上。小说中的费尔明娜容貌美丽、自负而又自尊,被称为“戴王冠的仙女”。费尔明娜无疑是幸运的,因为阿里萨和乌尔比诺两个男人都追求、崇拜她。幸运的费尔明娜是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阿里萨和乌尔比诺都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她。对阿里萨来说,“那偶然的一瞥,引起了一场爱情大灾难,持续了半个世纪尚未结束。”在阿里萨狂热的激情席卷之下,费尔明娜也狂热起来。但由于她父亲的阻挠,二人的感情受到了重创。不过,两人没能结合的根源并不在此:它或许缘自费尔明娜热情冷却之后的一种远距离静观、或许缘自生命之本能、或许缘自人性的弱点、或许缘自世俗的诱惑……总之,作家没有对爱情河流中的礁石视而不见。费尔明娜只以一句“不必了,忘了吧”就轻易地将阿里萨送入到爱情漩涡里达五十年之久。马尔克斯的这一笔处理,出人意料而又相当真实,干脆利落而又余味悠长。

事实上,不仅是费尔明娜,也不仅是马尔克斯,在《飘》中,玛格丽特·米切尔借助于斯佳丽表达了同样的认识: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和生活的艰辛,她才发现,她一直深深地爱着的阿希礼其实并不是生活中的阿希礼本人,只不过是她自己披在阿希礼身上的一件美丽的外衣。而费尔明娜之所以在一趟旅行之后告诉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不必了,忘了吧”,正是因为她在某一个瞬间发现,她爱上的不过是一个幻影;五十年以后,她依然认为,“二十岁时的火热躁动是某种高贵而美丽的东西,但绝不是爱情”。既然如此,有什么理由责怪费尔明娜呢?因为爱,所以爱;反之,因为不爱,所以不爱。爱情就是这么简单。

想说的很多,但好像又什么都说不出,除了感动,为了一场旷世绝恋。也许,我更希望这样的情节不仅仅属于小说。

抄录几段话,作为这篇笔记的结束:

有两部书写完后使人像整个儿被掏空了一般:一是《百年孤独》,一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在我小说的许多地方,都有对爱情的恐惧。我有这样一种印象:爱情小说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伴随着恐惧,有些恐惧的时刻不仅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来,而且在性关系中也是如此。——加西亚·马尔克斯

如若没有在这条河上的航行,就没有爱情可言:这样航行的最好产物就是那些把我们破损不堪的灵魂归还给我们的作品,而这其中不可置疑地包括这部炫目且令人心碎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托马斯·品钦

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是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极度兴奋的爱情大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4

回想到多年以前一个的午后,洗好头发,一头清爽,背着书包,我一如往常走进了那间每天都期待的教室,不经意间一眼望向那个熟悉的方向,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真好。

如果我说那时候,有喜欢的人是我去上课最大的动力你信吗?真的,那时候有喜欢的人就是我去上学最大的动力。喜欢的动力,可以让我抵挡老师的严厉,学习的无聊,也是我觉得我的青春期最美好的事情。不过,这一切发生的过程,只是我一个人的感情,而那两个字,叫暗恋。

如今,再回看那一段暗恋的时光,我依然感觉到幸福。暗恋的好处,在于它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不用在乎对方的感受,却可以用一段默默的关注和喜欢,成就一个人的世界。可此刻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幸福来自于重新回味那时候每天充满期待的感觉,而至于对方那时到底有多好,我却早已记不清。

所以,爱一个,到底是爱着这个人,还是爱着自己的感情?

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里,我似乎找到了许多答案。

初见费尔米纳,阿里萨就深深陷入了暗恋中。有一天晚上,他甚至一晚无眠,只为把自己心中对费尔米纳的感情写出来,写了上百封信。看着自己的信,他仿佛已经感受到费尔米纳同意他时的那种兴奋和激动。可以说,这时候阿里萨感受到的幸福,是手上自己写的那几封信,而不是费尔米纳本人给他的。后来,费尔米纳嫁给乌尔比诺的那些日子,支持阿里萨活下去的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来自于写情书。他在院里写,却可以不受里面的环境影响,他给一对又一对情侣写,却也可以不嫉妒他们。如果没有写情书带给他的快乐,也许后半辈子阿里萨过得不会比他自己想象中的要好。所以,后来阿里萨写情书,与其说是抒发他对费尔米纳的感情,倒不如说他是在写自己的感情。

那么费尔米纳呢?我相信她对阿里萨的追求是心动的,她对阿里萨的爱也是真的,可是当两人分别再次相见的时候,费尔米纳对阿里萨的感觉却是:眼前的人和我想象中的样子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而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回忆起阿里萨,总说的一句话也是:“我爱的是他的影子”。在那影子里,阿里萨有费尔米纳想要的所有。可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在现实里费尔米纳拒绝了阿里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时候又有一个人比阿里萨更能满足费尔米纳的想象——乌尔比诺医生。

乌尔比诺医生拥有地位,拥有帅气的脸庞,当然,这些都不足以让年轻的费尔米纳动心,让她真正做出决定的,是表姐对乌尔比诺医生表现出来的喜欢和欲望。显然,乌尔比诺医生比阿里萨更受欢迎,何况再加上他的种种光环,费尔米纳没有理由不选择他。只不过,费尔米纳理应明白,乌尔比诺医生并不会像阿里萨那样浪漫的给她写情书,他却会说:“在我们俩的婚姻里,寻求的不是有多幸福,而是两人之间的稳定关系”,尽管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费尔米纳对阿里萨和乌尔比诺医生的感情,就像红玫瑰和白玫瑰,红玫瑰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浪漫而虚幻,白玫瑰是衣服上粘的一粒饭黏子,平凡而真实。我们都只注意到了白玫瑰和红玫瑰的优缺点,却忘记了女主人公的内心,她想要红玫瑰的真实,又想要白玫瑰的浪漫,可这些充其量都是她自己完美的想象,在她的内心,也许更多爱着的,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是阿里萨的影子,也是乌尔比诺医生的影子。

如此,爱一个人,到底是爱着这个人,还是爱着自己的感情?狄更斯说:“一只眼睛里闪烁着爱的光芒,而另一只眼睛却燃烧着自私的欲火”。人本性自私,但我知道,爱却是唯一能让一个人从头到尾,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不求回报,像阿里萨对费尔米纳一生炽热的爱和等待,亦如费尔米纳和乌尔比诺医生夫妇之间平淡的感情。而在这之中,有自己的感情,当然,也还因对方的真实存在。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5

“费尔米娜”他对她说,“我为这个机会等了半个多世纪,为的是再一次向您表达我的誓言,我永远爱您,忠贞不渝。”

很多人怀疑阿里萨对菲尔米娜的爱,可能是阿里萨的不甘和臆想,因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何况在半个世纪以来,他只是没有结婚,但他不缺形形色色的情人。在文中和现实中,肉体与性是可以毫无关联的,阿里萨“爱”上十四岁的少女或性格各异的其他女人,她们总有一些相似菲尔米娜的地方,不同于《圆舞》里面的傅于琛,傅只是爱同一个类型的女人,而阿里萨因为一个人而爱与她有一点相似的其他女人!

阿里萨爱菲尔米娜吗?当然爱,我们不能因为没有经历过一见钟情和书里简单的三年来信的描写就否认这样的爱情不真实和不存在,爱情是这世界上最没有逻辑可寻的东西,世界上也没有比爱情再艰难的故事。慢慢长大,我们都会清楚我们经历的事情只是这个世界的冰山一角,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阅读大概是了解我们不熟知的世界的最好途径!

关于老年人的爱情

前天在老家吃饭时,我妹还说“感觉爷爷好宠溺奶奶啊,叫她起床吃饭还需要哄”,而我们之所以羡慕不过是因为他们都是老人了,我一直羡慕爷爷奶奶辈的爱情,真实,简单,纯粹!我也一直相信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爱情可以转化成亲情,类似于“亲情”的感情也可以变成爱情!他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太多,而心却纯粹,不像现在年轻人的爱情,掺杂了太多杂质,总是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就走不下去了!而我,也一直相信老年人之间也有爱情,偶尔会听见一些身边的老人讲他们的故事,那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几乎和生老病死一样,是最日常、最悠久,和每个人最密切相关的主题。菲尔米娜的女儿说“他们那个年龄的爱情就是可耻的”,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各种“不正常”的爱情,因为年龄,身份等原因!可是爱情,这么久以来从来没有人能清楚的讲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宽容和理解,不要无知愚昧的评判别人的感情!

关于性与爱情

文中阿里萨与622个女人有过性关系,但是不妨碍菲尔米娜仍然是他心中的“白月光”,五十多年来,他从未放弃过爱她。对很多人来说,性是隐晦的,是必须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可是承认事实吧,从古至今,性从来不等同与爱情,性是人的本性需要,无爱亦可以有性。前几天读过关于李银河的性观念,作为中国第一个性社会学女学者,她研究的课题涉及酷儿文化、虐恋、多边性关系、婚前性行为、婚姻制度的消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年人的性爱,现在许多人提到老年人还需要性生活似乎会很鄙视,或者不懂,比如我之前也会一样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管是老年人的性生活,还是同性恋或者无爱的性其实都是我们需要理解的,然而无爱的性似乎就多了一丝讽刺的意味!所以很多人讨厌阿里萨,认为他的爱不纯粹,既然你那么爱她,为什么连肉体的欲望都不能控制,对我而言,我似乎理解他!

关于等待

很多人说这本书是“爱情的百科全书”,因为里面关于爱情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到。然而半个世纪的爱情,几乎都是阿里萨的等待,我们可以肯定,菲尔米娜在她打算放弃这段感情之后,她真的就慢慢的放手了,也不爱他了!凭着想象,阿里萨才熬过那么久的时光,为什么舍不得放手?为什么一生无婚姻与家庭都要等待?为什么明知有可能结果不如人意还是要坚持?似乎能写出来的答案都是苍白而无力的,不是当事人,你永远不会懂那种感情!但如那句话“最好的等待叫做来日可期,”因为怕放弃之后自己更会后悔一辈子,索性就继续坚持吧!那句话怎么说的,“如果热爱,就无所谓坚持不坚持”。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