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10篇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件庄严和肃穆的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革命传统教育心得 体会革命传统教育是一件庄严和肃穆的事,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景点遗址等,感悟革命先烈为建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无比,感怀当下生活幸福美好的来之不易,感念初心使命释放的无限潜能,激发内心对党的信念、信仰、理想、宗旨等的笃定与砥砺,等等。可以说,革命传统教育意义和价值是非常大的、也是难以言表的。
不兴伪事,不采华名。革命传统教育很大程度上属于思想洗礼和精神洗涤,不像业务培训那样,可以直观传授本领和技能,可以计量化和厘定学习的增进尺度与提升水平。因此,革命传统教育关键要人到心到神到,真诚品读革命现场和英雄事迹承载的精气神,实意与先烈先辈的英魂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净化污垢、清刷灵魂的效果。革命传统教育成效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只有自己亲身体会到。因此,一旦革命传统教育失去真心、走心,极容易沦为形式和过程。
在现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过程中,不乏少数党组织和个别党员干部把革命传递教育当作“走秀”。比如,有的事前不做功课,对要去的革命景点“茫然不知”,现场参观时跟着队伍走听得“稀里糊涂”,只顾着拍照、比手势,事后仍旧“云里雾里”。再如,有的开展“历史重现”特训,管理疲乏、组织不严,培训现场“嘻嘻哈哈”、松松垮垮,不但玷污了历史和英雄,还滋生不良作风。诸如类似,缺乏神圣感和严肃性,将革命传统教育带偏了节奏。
归根结底,革命传统教育属于党内教育的重要构成,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属性。若把革命传统教育当作一场秀,参观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参观完冷冷清清、凄凄切切,一丁点收获没有,甚至带着旅游的心进行教育,岂不是严重吞噬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政治性与原则性,也让党内政治生活抹上一道阴影。因此,无论如何要动真格、出重拳刹住这股歪风,确保革命传统教育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当然,革命传统教育不意味着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套路”教育,也是可以实行创新性和创造性开展的。反对将革命传统教育当成“走秀”,并非代表要扼杀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力和生命力。要求革命传统教育崇尚走心、恪守党性、激发精神,避免因“走秀”等消极因素破坏党内生活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相反,革命传统教育是可以实现严肃性和活泼性统一的,如不少地方开展的现场体验教学,临时点名让学员现场发表感想,运用“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教学课程等方式,确保党员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让革命传统教育走心不“走秀”,根本还是要宣扬规则的力量,让革命传统教育在机制框架下运行,在阳光下透明防腐。比如,可以侧重对党员干部参与革命传统教育的考核与检查,倒逼其认真投入到革命传统教育中去;再如,可对革命传统教育的课程进行评估,确保在源头上为党员干部提供精品营养等等。总之,革命传统教育必然要以思想修炼、精神锻造为主,提升党性作
风、笃定政治理念。
篇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红色家风的现实意义摘 要: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或生活作风。其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二是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三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持家传统。传承红色家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红色家风有利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有利于营造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还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关键词:红色家风;内涵;现实意义
《辞海》把家风定义为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简单的说家风是一种教育力量,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价值追求、情感态度等都受到家风的影响。绝大多数家庭、家族的家风是通过口耳相传延续下来,而有的家庭、家族把家风用文字记载了下来,就成为了我们熟知的《家训》,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唐太宗的《诫皇属》、《包拯家训》、《钱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
1 红色家风的内涵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化先贤,还是政客
名流,都十分重视家风。中国共产党同样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并且一直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规范》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都对家风建设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指出: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是引领全社会家风建设的方向标。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家庭风尚或生活作风。红色家风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二是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三是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持家传统。
(一)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
《礼记?大学》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齐家为治国之本,家庭教育搞不好,就无法教好别人。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一体思想,被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所继承,演化为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毛主席为革命牺牲的六位亲人,这些人除了大弟,其余五位亲人牺牲时都不满 30 岁,甚至侄儿被国民党杀害时年仅 19 岁。贺龙家族,满门忠烈,贺龙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 2050 人。唐天际的 4 个子女从小就立志“永不背叛革命前辈,永不背叛党的事业”,长大后全部从军。1975 年,儿子唐双津在执行任务中牺牲,年仅 26 岁。不论遇到多大危险,不论付出多大牺牲,不论遭遇多少苦难,老一辈革命家们无怨无悔,甘愿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奉献一切,他们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
《包拯家训》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曾国藩以靠做官发财为耻,“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不妄取分毫”。我们各时期优秀共产党人非常重视严守纪律、廉洁奉公的家风家规。
毛泽东有著名的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属徇私情,念旧但不为故旧谋私利,济亲但不为亲戚撑腰[3];周恩来给家庭成员定下“十条家规”;陈云严格要求亲属以普通劳动者自居,不搞特殊;钟期光从不就子女成长打招呼;牛玉儒对家人约法三章:不准开门,不准收礼,不准说情。这些共产党人严于律己,公私分
明,他们把严守纪律、廉洁奉公融入到对亲人的关爱中,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三)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持家传统
《曾国藩家书》有言:“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其衰也,则反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并把勤俭持家的家风,通过言传身教传给了子孙后代。
朱德的孙子朱和平回忆说,粗茶淡饭,够吃就行,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这句话是朱德的真实写照,朱家一直秉持着“以德树人,勤俭持家”的家风。习近平传承了父辈勤俭持家的家风,母亲齐心回忆说,两个儿子从小就穿他们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花红布鞋,习近平曾因此受到同学嘲笑,父亲教他把花红布鞋染黑。2001 年习仲勋 88 岁寿辰,习近平因公务繁忙缺席,他给父亲写了一封信:“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4]。
2 传承红色家风的现实意义
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家风故事教育和感动了后人,他们的红色家风是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传
家宝。传承红色家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传承红色家风有利于改进作风、端正党风、淳化民风。
(一)有利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家风就是滋养干部作风的土壤,好的家风才能养成好的作风,家风正才能作风优。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更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强调要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在《关于正确处理人名内部矛盾的问题》里,毛泽东强调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5]。其后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也都阐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习近平也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6]”
历代领导人之所以如此重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都是源于对历史的反思。我国自古有“富不过三代”
的说法,纵观历代王朝都是三代而衰,汉有文帝、景帝、武帝,唐有太宗、武后、玄宗,清有康熙、雍正、乾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太宗李世民在评价魏征时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以史为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少数党员干部认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了,追求物质享受是时势所趋。这种思想与当代现实相悖,我们应清醒认识到,虽然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还有大量的如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还有 7000 多万的贫困人口等待脱贫。所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始终弘扬“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统美德[7]。
(二)有利于营造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体现在党内,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风和政风,家风与党风、政风紧密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 95 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
败。而很多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家风不正,治家不严已经成为党员干部走向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历数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等,都与治家不严有关,几乎每个腐败分子背后,都有一个以党员干部为中心构筑起来的家庭、亲情和人情圈子,有的是夫妻店、有的是父子兵,更有甚者是全家“总动员”。据统计,2015 年中纪委网站发布的 34 份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违纪的通报,其中有 21 人违纪涉及亲属、家属,比例高达 62%[8]。大量违纪贪腐案例表明,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治国平天下”,先要做到“修身齐家”。手握公权,只一心为民,从不私用,是全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党员自身应该做到的,虽然想要做到确实不容易。然而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都做到了并坚守了一辈子。谷文昌家“清白持家”的家风在东山县广为流传,其家风有些“不近人情”,他的 5 个子女在生活和工作上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杨善洲常说:“我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他一辈子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
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杨善洲等优秀党员通过立家规、严家教,培育出好家风,也给百姓留下了好口碑。党员干部应以优秀党员为榜样,给自己创造一个稳固的家庭大后方,从而静心、放心、塌心的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共同营造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有利于塑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细胞。从个人到国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纽带,家庭和睦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王岐山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来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9]”在汲取家规家风中的精华时,红色家风能够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
红色家风中蕴含的爱党爱国、廉洁奉公、勤俭持家等美好的元素,一旦融进每一个人的血脉中,个人和家庭将成为促进社会和谐、人人积极向上的发动机,进而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不仅需要 8800 多万党员的努力,也需要普通公民传承好家风。大连市优秀企业
家徐德凝就在家庭生活中,坚持做了别人难做到的四件事:一是至今没顶撞过父母;二是结婚 40 年,夫妻没有吵过一次架;三是兄妹 5 人在一起共事几十年,从没有为利益红过脸;四是培养、教育了四个优秀子女。徐德凝认为自己今天的成就,得益于父辈传承下来的孝悌忠信的家风。武术世家传人李增普重视武德,认为习武之人应德艺兼修,文武并进。他的传武师训是“以德铸人、以武锻身”,立下家训“始于孝亲,行于益民,勤于读书,终于修身。” 普通工人丛曰清一家四世同堂,以孝闻名。家里的电视自从买来后一直放在父母的房间里。当有人问起时,丛曰清的爱人回答说“不是不能多买一台,如果买俩,晚上谁去老爹老妈房间,时间长了,老人就会孤单。”无论是企业家、武术传人,还是普通工人,他们都用良好的家风影响着家人和身边人,共同用正能量塑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总之,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一环,领导干部应做到“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10]”,普通社会成员应以家为单位,由小及大,由少及多,把良好的家风推广至全社会,让红色家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相信有新一代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社会
的广泛参与,红色家风的传承,一定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折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EB/OL].新华网,2015-02-17.
[2]潘婧瑶 董婧.从“家风”传承看习近平如何齐家治国[EB/OL]. 人民网,2016-02-17.
[3]卢鹰.疏于齐家 祸起族灭[N].人民法院报,2016-05-27(7).
[4]刘新华.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N].解放军报,2016-04-28(6).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40.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363.
[8]刘建武 吴怀友.坚持和弘扬毛泽东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N].光明日报,2013-12-03(11).
[9]周韶钧.筑牢清白为官第一道屏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1-30(4).
[10]微评:汲取和发扬乡规民约中的精华[N].中国
纪检监察报,2016-01-29(4).
[1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Z].2015-10-12.
篇三: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8卷 第6期 2 0 1 5年 1 1月 中园昔尚山子都挚院学报 VOL.8. NO. 6 NOV.25.20l5 红色家风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口柯 华 欧阳慧 邱 明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 [摘 要]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红色家风理论来源 于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形成于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 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道德、价值取向和作风在家庭生活中的集中体现。其 内核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 怀,其基石是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 己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其根本是从严治家、励 志传承的历史责任。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榜样教育意义。[关键词]红色家风;内涵特点;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6—0084—07 家风,狭义而言,就是门风,指一家的传统习 惯、生活作风等。广义而论,是指一个家庭、家族 世代相传所沿袭下来的、能够展现该家庭及家族 成员的传统风尚,诸如精神风貌、道德品格、审美 情趣、气质气度与素质风采的家族文化风格。家 风建设是 国家建设 、社会建设 的重要基础 ,是民族 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 定器。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 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 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 、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 传统美德。”⋯红色家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和各个时代的优秀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进程 中形成的家庭 风尚,体现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廉洁自律、亲情 友情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和政治品格,对 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榜样教育意义,是 中国共产 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红色家风的渊源与形成 (一)红 色家风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 家庭问题和家庭建设的理性思考。红色家风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家庭建设 的集 中反映 ,其理论 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 的家庭观 。马克思主 义 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 民精神境 界极 大 提高 ,每个人 自由而全面发展 的共产主义社会 ,作 为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 主义家庭观充满着 [收稿日期]2015—10—21 [作者简介】柯华(1967一 ),男,江西彭泽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教育学;欧阳慧(1974一),
男,江西遂川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公共管理;邱明(1975一),男,江西井冈山 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主任记者,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新闻传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井冈儿女’口述史料征编与研究”(项 目编号:15BDJ019)的阶段性成果和江西省 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5年)规划项 目“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项 目编号:15SKJD32)的阶 段性成果。
第6期 · 85 · 对人类最高理想 目标 的追求。
与其他社会形态相比,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具 有强烈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家庭作为社会有机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从来就有 的,它是社会历史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发展都具有一定 规律性。马克思在《路易斯 ·亨 ·摩尔根 <古代 社会 >一书摘要》中指出:“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 素,它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由较低阶段的形 式进到较高阶段的形式。”[2坤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 在马恩著作中均有体现,系统阐述则是恩格斯继 承马克思遗志 ,以达尔文 进化论和摩 尔根人类家 庭历史演变论为基础所著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 的起源》。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角度而言, 家庭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经济、政治、情感和生育 功能四个方面。家庭的政治功能主要包括家庭 中 家长的权力与他对家庭成员的经济行为、生活选 择的掌握和操纵以及这种掌握和操纵对社会政治 结构产生的影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的一些相关 论述中,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是一种被物化 的关系。他们认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 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 的金钱关系。”【3 J阱相 比之下,在无产阶级的家庭 里 ,由于没有私有财产 ,他们之间是一种完全平等 的关系,在没有任何其他考虑因素的情况下 ,血缘 和情感是家庭成员之 间关系维系 的基础 。这在本 质上同资产阶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大的 不 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 系充满着阶级感情和革命情谊,成为家风养成的 基础。良好家庭建设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在 谈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 系问题上 ,马克思 和恩 格斯首先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应该承担 的培养教 育的责任和义务。马克思认为在家庭生活 中父母 应该成为培育人的能手,使得孩子的性格、才智等 都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才会使家庭生活充满 温馨。马克思认为:在对子女的培育过程中,不仅 需要“社会的责任”, 坤 父母榜样作用至关重 要。马克思在 1873年5月 31日写给恩格斯的信 中指出,为 了孩子 ,我 的举 动必须 非常 温和 而慎 重。马克思看来,因为没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 着的情感更为神圣 ”。这种情感 ,归结起来 ,既有 父母子女的亲情体现,更是一种共产主义事业的 传承。
(二)红色家风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 ,是 对 传 统 家风 的 扬 弃。家风从历史中走 来 ,蕴含着 深厚 的民族 文化。中国古代 素有 重视 家风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家风是一个家 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 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它既包 括润物细无声 的、无形 的、潜 在的文化影响 ,也包 括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规 、家训、家约等 系统的家 庭道德规范。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 家中成员及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红色家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数千年 的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早已内 化为“百姓 日用而不觉 的价值观 ” ]。习近平指 出:“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 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 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中国传统家风以传统的 伦理道德为指导,以修身齐家为核心,倡导家庭成 员修身正心、安分守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最高道德理想。修身,就是 要求家庭成员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高层次 上则要求家庭成员尊崇“立德 、立功 、立言”这三个 原则 ;齐家 ,是对整个 家庭 的管理,要求家庭成员 和睦友好、勤俭清廉、遵守家规等。治国,就是为 官之道。中国传统家风对为官从政有许多规定, 如清廉、公正、勤劳、简朴等。古人把家风概括为 “五常八德”,“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八德” 即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仁义礼智信”作 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着我国传 统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也成为了中国传 统家庭 家 风 、家训 、家规 世 代 相传 亘古 不 变 的 标尺。
红色家风 既是对 中 国优秀传统家风 的继 承, 更是对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扬弃与超越。传统家风 中提倡的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夫荣妻贵、愚忠愚 孝等带有 明显 的封建等级秩序 的糟粕 ,在红色家 风中得到彻底地摒弃 ,取 而代之是 以共 同的理想 信念维系的亲情、战友情、同志情。
(三)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 的革命建设 实践 中培育和形成的宝贵财富 红色家 风凝 聚着无数共 产党 人 的经验 与智 慧,充满着革命家庭的亲情与关爱,诠释着中国共 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中国共产党是马
· 86· 山干部学院学 2015生 克思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追求人类 最高理想为目标,从来没有个人的任何私利。无 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人民的利 益高于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守的至高无 上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舍小家 为大家,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甘愿抛头颅、洒热 血;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善待人民所赋予的权力,为 人民谋福祉。这种以民族利益、百姓安危为重,以 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境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家庭 建设的第一要义。“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权 力是党和人民的,不能乱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 有的家风得以传承。
老一辈革命家的言传身教为红色家风的传承 树立 了光辉典范。他们把 自己的子女视为 民族与 国家的财富,要求子女们 树立以天下 为己任的人 生态度,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实 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 益的价值原则,质朴家风中蕴含着公正为民的精 神境界与忠诚担当的行为准则。毛泽东对家属子 女一向严格要求,堪称中国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 楷模。毛泽东身为党和国家领导在教育子女方面 从无权力的传承和追求,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百姓 家庭的家教,他对子女的家训是:“吃苦、求知、进 步、向上”。他出身农民,他第一个把 自己最爱的 儿子毛岸英送到陕北农村,他又第一个把毛岸英 送到工厂,他再次第一个把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 这些第一体现了毛泽东是人民的领袖,更体现了 他要求子女做普通平民的教育,要想不变色,就必 须在艰难困苦中磨练。朱德“以德树人、勤俭持 家”的家风形成得益于总司令对后人的心口相传、 言教身教。刘少奇“慈严相济、自立 自强、公正为 民 忠诚担当、清廉刚正、以身作则”的红色家训不 仅是为人处事的教科书 ,也是为官从政 的指南针。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是周恩来家 的家训,总理以此制订的十条家规,既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又蕴含正气和清廉之风。
习仲勋反复告诫子女,要“夹着尾巴做人”。也正 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家风,才给家庭带来平安、祥和 和幸福,才使得后人始终保持崇高理想,致力于党 的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给父亲的祝寿信所写:“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 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 代相传。”[7 正是这许许多多的老一辈革命家、老 共产党员在长期斗争和建设中的坚守,才凝聚成 独特的红色家风,成为中国共产党优 良传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成为血脉里奔腾不息的红色基 因。
同样,新时期优秀的共产党人如焦裕禄、孔繁森、 郑培民、杨善洲、龚全珍等人,他们不仅 自己做人 扎扎实实、胸襟坦荡、大公无私,对待和教育子女 方面都非常严格,要求他们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 白,不高人一等,不搞特权特例,为红色家风注入 了新的红色基因。
二、红色家风的内涵和特点 红色家风是优 秀共产党人为家人 、后世 和社 会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继承、创新和发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 要内核,具有着丰富博大的内涵。融合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和家庭家风建设 的精神要义,红色家风的内涵可作如下深层解读:
其内核是爱党爱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其基石 是严守纪律、忠贞不渝的政治品格,其精髓是律己 修身、廉洁奉公的清廉本色,其根本是从严治家、 励志传承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的征程中,尤其需要融会红色家风的精神 气脉,传承红色家风的革命基因。
(一)红色家风的 内核 :爱党爱国、忠于 理想的家国情怀。家风是深入人心的无形力 量。习近平强调 ,“千千万万个家庭 的家风好 ,子 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 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 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 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老一辈革命者将爱党爱 国、忠于理想的家国情怀,植入每个红色传人的心 灵深处。爱党爱 国就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和 热爱;忠于理想,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维护 国家利益,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共产 主义事业而奋斗;家国情怀,就是处理好“小家与 大家”的关系,在“家国同构”中实现个人追求与社 会 目标 的统一。
从 中国井 冈山干部学院近两年开展的“‘井冈 儿女’口述史料”征编活动征集到的史料中,我们 可以看出,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
第6期 · 87 · 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无数优秀共产党人都舍小 家 为大家 ,随时随地响应党的召唤 ,彰显出浓厚的爱 国主义精神。革命 战争 时期 ,毛泽东带着两个弟 弟变卖家产、投身革命 ;贺龙毁家纾难、满门忠烈; 陈毅安告别娇妻、喋血疆场,等等;和平建设年代,
罗荣桓、陈赓让孩子就读哈工大、献身国防;邓华 让女儿上山下乡、扎根基层 ;杨得 志让女儿脱下军 装 、率先响应百万 大裁军 ,等等。诸如此类 ,都无 不展现出这代共产党人钢铁般的国家意识和组织 意识,党和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身先士卒,率 先垂范 ,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号召力。
爱国主义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中 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国共产党 9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当中,无数革命先烈和仁 人志士以振兴 中华为己任 ,忠于党和人 民的事业 , 舍生忘死 ,前仆后继 ,为民族解放、人 民幸福 贡献 了毕生精力乃至生命。正是这种可贵的爱 国精 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二 )红 色家风 的基 石 :严 守纪律 、忠 贞 不渝 的政 治 品格。严守纪律、忠贞不渝既是老 一辈革命者在家庭生活中的政治自觉,又是他们 教育家属和子女的政治底线。...
篇四: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p>一次灵魂的洗礼 ——记井冈山、南昌革命传统教育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促进知行合一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群工作部的精心组织下9 月 5 日至 10 日我们一行 10人进行了一场红色朝圣之行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南昌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参观感受和体验革命精神学习和弘扬革命传统。
5 日 我们抵达中国革命圣地、 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更是一座成功的山。1927 年 10 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井冈山点燃了革命的星火星星之火燎原全国中国的革命由此走向了成功。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斗争„„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今尤其弥足可珍。
我们特意来到井冈山上海拔 1343 米的黄洋界哨口参观它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因黄洋界保卫战而
2
得名。尽管战火已灭硝烟已散但黄洋界上的炮台仍在战壕依旧 这些历经沧桑的遗迹还在隐隐诉说着当年发生的故事我们也仿佛听到了黄洋界保卫战那隆隆的炮声、红军的喊杀声以及胜利的欢呼声仿佛看到了当年战火飞扬、硝烟弥漫的场景脑海中顿时浮现出毛泽东当时为黄洋界保卫战所写下的诗篇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系统全面地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从 1927 年 9 月到 1930 年期间的所走过的革命历程。我们在馆内一步一步走着追寻着井冈山怎么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的历程。一件件遗物使我们肃然起敬看到了当年厮杀用过的大刀、长矛、大炮、步枪经过无数次冲锋陷阵的军装、军旗、军鞋、布衣依稀还能辨认得出遗物上残留硝烟、沾染鲜血的痕迹。还有那一张张经过了血与火考验的先烈遗照黑白色的照片已经泛出谈谈的黄色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千千万万红军的遗容与我们零距离面对面脸对脸在相互对视的瞬
3
间迅速凝固成为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连接起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与安定和谐的和平时代„„我们的脚步因此变的异常沉重而缓慢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出生在共和国建立以后没有血与火的革命斗争经历但是我们要铭记的是我们脚下每迈出的一步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垫而成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撒热血、抛头颅铸就而成的。当今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幸福与和平要珍惜革命烈士的鲜血与生命要继续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各自的岗位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革命英烈长眠的地方共安息着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名有名烈士和四千多名的无名烈士。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的名字和介绍安放在了纪念馆里供各地参观者凭吊。穿过松柏掩映的山岗小道拾阶而上我们站到了纪念碑前碑上镌刻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鎏金大字碑的上端是一副巨大的金属雕塑既像一架冲天而上的飞机也像一团闪烁的火焰又像一簇正在开火的枪支耸立在山峦之上直插蓝天这幅雕塑寓意深刻引人深思。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现了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史呈现出一
4
幅前赴后继、奋勇激战的画面一名红军指挥员左手搀扶着受伤的战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侧过头召唤战友同时也是在召唤后来人号召我们加入前进的队伍激励着我们完成未尽的伟业。碑前是一位老汉和小红军的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给我们讲《井冈山的斗争》故事„„ 随后几天我们参观了小井的“红军医院” 、红军造币厂、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的茨坪旧居等地。
10 日我们来到英雄城、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的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喜悦的心情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起追忆当年南昌上空响起的枪声、燃烧的战火、飘散的硝烟追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走来的光荣与梦想。
走进陈列大厅 那雄伟壮观的 “石破天惊第一枪”无不令人赞叹有着同样吸引力的还有栩栩如生的“蜡人” 、波澜壮阔的“攻打敌总指挥部” 、激情澎湃的“五万人群众大会” 、 “上井冈之路”等展示使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着革命先烈们当年浴血奋战、艰苦创业情境。多媒体实物展示使得当年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的场景历历在目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身临其境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在革
5
命时期的艰苦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气概大无畏精神更加感受到了在和平时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活在大好时代的今天我们固然无法真正亲身体会到革命先辈当年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的艰辛付出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顽强毅力和革命精神将始终激励和鼓舞着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中华儿女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前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天的红色朝圣之行是短暂的但给我们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是我们来之前无法想象和感觉到的。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录着光辉的革命业绩闪耀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开展“重温峥嵘岁月弘扬革命传统”红色之行教育通过追寻革命遗迹重温革命传统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革命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分量才体会到无私奉献的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匮乏才明白铸造灵魂、锤炼意志、坚守信念对我们来说是如何的重要也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欠缺和努力的方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回程途中交流感受时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了这次绝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把这次接受教育的经历与感受带到公司全体职工当中来
6
共同分享共同进步我们要把此次“红色之行”所汲取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去 以实际行动继承革命先烈遗志传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以更加昂扬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为中电的跨越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五: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8 篇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合集 接受为期三天的革命传统教育培训,追忆井冈山历史,感悟和学习井冈山精神。在这三天时间里,我聆听了培训学校老师的精彩授课、动情叙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参观了黄洋界哨口、朱毛故居,瞻仰了井冈山烈士陵园,亲身感受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建立时的艰辛和不易,感受了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历史和厚重,一路行程,一路感动,一路震撼。其中,在我记忆的深处,有一座静静的黑色的二层小楼,它就是小井红军医院,其悲壮与凝重格外让我铭心刻骨。小井红军医院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约 6 公里处的小井,是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建于 1928 年,最初名为“红光医院”。这所医院是一座依山而建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共有 32 间病房,可容纳 200位伤员。
走进略显昏暗的医院房间,看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病床、木头做的手术洗手盆、竹片磨制的手术刀、用了又用的绷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情景,仿佛清晰呈现在眼前。你无法想象,当时的医疗条件是何等的艰苦!
当老师动情的讲到小井红军医院悲壮的历史时,我被彻底震撼了„1929 年 1 月下旬,湘赣两省敌军调集 xx 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会剿”。一天夜里,敌军由冈宁县斜源村一游民带路绕道偷袭了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的 130 多名重伤病员落入敌手,敌军对我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
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全部在敌人的机枪扫射下英勇就义,最小的年仅 14 岁„ 如今数十年风雨飘过,小井红军医院黑灰色的外观仿佛一直述说着曾经的腥风血雨,古朴沧桑中隐含着悲愤与忠烈。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时在面对敌军的威逼胁迫下,130 多人全部都做出了同样的抉择?是什么,支撑着这 130 多人做出了这个视死如归的伟大抉择? 我在想,如果换做今天,也许不会出现这个伟大的抉择。
因此,我们需要追忆,需要感悟,需要分析,需要反省,需要学习,为什么 130 多人全部能做出伟大的抉择? 我想,主要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坚定的信念。尽管当时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但他们肯定一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一切为人民福祉信念,因此,最后面对生死关头,依然坚定信念,视死如归。而如今,我们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信仰失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由于缺乏信念,过分追求物质主义,导致我们今天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却要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应该带头学习,端正自身价值观,提高党性修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努力的投入到本职岗位工作中,为建设真正富强、民主、文明的强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第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总是把组织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组织需要作为个人的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牺牲,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今天我们生活工作在和平年代里,干事业、做工作不需要像战争年代那样随时冒着生命的危险,需要只是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知难而上、敢于担当,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实际工作中,我们很多同志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不主动、不积极,消极懈怠;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开拓创新;缺乏奉献精神和意识,工作讲条件、讲待遇;遇到困难就缩,遇到问题就躲,遇到责任就跑。作为我们党员干部,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服从组织安排,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本人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创新开拓不足的问题,今后将加强学习,努力提升创新工作能力。
第三,有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古人云:“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总是坚持着共产主义信念,紧紧团结在一起,一起艰苦,一起斗争,一起出生入死,一起视死如归。
很难想象,在当时面对敌军的威逼胁迫下,面对个人生死的危难关头, 130 多人,竟无一人叛变说出红军主力方向,全部做出了同样的伟大抉择。今天,我们每一个单位,每一项事业、工作,同样需要团队精神,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完美极致。然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总是有一些部门,遇事互相推诿,存在部门格局;总是有一些人,计较个人得失,不考虑集体利益,不融入团队;甚至会因为心里失衡,做出一些影响、损害团队集体利益的事情。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就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起到带头作用,加强学习,提高修养,主动多沟通、多协调,注意工作方法和技巧,对上大团队,要服从和配合;对下小团队,要关心职工利益、困难和情绪,充分发挥个人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精神和力量,努力提高工作成效,促进单位事业健康发展。
井冈山之行已经结束,但永放光芒的井冈山精神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前进力量。我们应该追忆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先烈事迹,学习革命先烈这种坚定信念、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知难而上的井冈山精神,在实际工作爱岗敬业、团结群众、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认真履行好本职岗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努力为单位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题记
曾经以怎样膜拜的心情,在埃德加斯诺的引领下读完了详实巨著《毛泽东传》,曾经又是以怎样激昂的情怀向我的学生倾囊讲授了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虽然那段梦幻般的过往尘封已久,却在今天这一场红色教育甘霖的滋润下还原出了最初的模样。
一、奔跑是最梦幻的憧憬 汽车在高速上奔驰,金秋的阳光透过车窗的折射均匀地涂抹在每一个人还稍显惺忪的脸上,揣着红色梦想的二十五位同行者在阳光的打磨下却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一路上没有无聊的村言俚语,更没有低俗的黑色段子。有的是年老的长者对革命圣地一部血泪史的侃侃而谈。他们眼里泛起的泪花总让我想起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有儒雅的学者对许多革命志士的事迹旁征博引,引得车内众人唏嘘不已。红色的气氛在谈笑中发酵,红色的憧憬在奔跑中升华。
二、沉默是最庄严的敬礼 毛主席铜像广场人头攒动,我无力计算广场的人流量,我只看到比肩接踵的人群似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中心。但令人惊奇的是每一个人的步调竟是如此的一致。他们自觉而整齐地排好队像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士兵一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虔诚,庄严与肃穆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偌大的广场,数以千计的游客竟没有一丝的嘈杂,没有片刻的拥挤。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多么自觉而整齐的动作,无论年少抑或年迈都在主席的塑像前以最缓慢的
速率,最安静的方式寄托着最崇高的敬意。我突然觉得心灵的污垢在那一刻荡涤得一尘不染,生命的高度突然在某一个彷徨的节点得到了最有力的支撑。
三、落泪是最质朴的回归 偌大的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不同地区的学习团队再一次回归学生时代,像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课堂上胡蓉老师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三个小时的课程,她自始至终都以饱满的热情向我们诉说着光辉的党史。伍若兰是所有为党的事业光荣献身的一例。八个月的身孕,毅然担负起掩护主力撤退的重任。也许在她做出这一决定时早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在她的心里,信仰永远比生命更有价值。被捕就义前的那句:“叫我说出红军的主力在哪里,除非赣江水倒流,太阳从西边升起”的绝唱不知揉碎了多少铮铮铁骨的心,换来的却是反动派残忍地剖腹割头的禽兽之举。即将临盆的婴儿没有来得及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就死在了敌人的刺刀下。她的头颅在赣江城头悬挂了三天三夜才被好心的农户收拾掩埋。我无法想象一名女子哪有如此大无畏的革命气概,我只看到课堂上有不少的人泪湿纸巾,偶尔也听到有人在低声地抽泣。此时此刻,或许只有泪水才是心灵最质朴的回归。
四、回眸是最深情的惜别 汽车沿着井冈山的盘山小路逶迤而下。回望连绵起伏的山脉,便会不由自主地要回忆那一段风雨如磐的岁月,那些不死的英灵,那种不畏艰险的斗志时时锤打着我的心灵。似乎要赋予一个全新的自我。
此时我只能用徐志摩的一句诗与您作别:“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因为我知道,只有静穆才能匹配您伟岸的身姿和不朽的灵魂。
回到家儿子问:“爸爸,你给我带了什么礼物了吗?”我回答说:“孩子,爸爸给你带回来的是一个笔记本,一段故事和一种精神。”儿子翻看着我的笔记,似懂非懂的点头,脸上升腾起一种似曾相识的肃穆和敬仰。那一瞬间,我似乎找到了从未被世俗沾染过的我最初的模样。——后记 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 5 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 21 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其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青年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基地的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程
1、开班式上放异彩,烈士墓前祭英魂 参训的 154 名学员盛装出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指导老师及同行展示教育人的风采。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开营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灵。
八角楼台铸热血,挑粮小道磨意志 150 余名学员慕名前往坐落于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九十年前照亮了伟大的革命道路。烈日炎炎,培训学员重走挑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汗水湿透的衣裳,但那一幅幅咬牙坚持的革命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 培训学员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有感于革命后代王放讲述父辈投身革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家风祖训进行传承。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峥嵘革命史,那段辉煌悲壮而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找寻,共同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着力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此次的培训学习,带给了我们如下思考:
1、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 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井冈山之行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体会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研学旅行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历史学科课程、科学学科课程等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统筹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标的核心要点。要通过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
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为此,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让他们在与学校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练兵、三湾改编、学编红军草鞋、自做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学的实践性。研学旅行的课程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的整合看,既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
篇六: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传统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心得体会10 月 23 日,朱湖财政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一行十三人前往大悟鄂豫边区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经过近两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敬仰已久的革命圣地,汽车直抵革命烈士纪念馆正下方,很不凑巧的是,陵园管理人员告诉我们烈士纪念馆正在装修,不能进去瞻仰和参观,这算是此之行的一大遗憾吧。我们踏阶而上,只见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雄伟挺拔,巍峨耸立,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写的 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金色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昭示后人勿忘烈士功绩,勿忘历史,激励后人发奋图强,努力工作,开拓奋进,以优秀的业绩告慰烈士在天之灵。我们神情凝重,庄严肃穆,向纪念碑一一献花,一朵朵白(黄)色的菊花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和缅怀之情。随后全体肃立,向革命烈士纪念碑三鞠躬,默哀三分钟,面对鲜艳的党旗,由我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表达了我们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顺山势而下,先后参观了中原突围纪念碑和苏区红军烈士陵园,在烈士毛楚雄(毛泽潭之子)墓碑前,思绪久久不能平息。烈士牺牲时才 19 岁,正值青春年少,可他为了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义无返顾,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将徐海东一家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竟有 66 位亲属牺牲,可以说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前赴后继、赴汤蹈火,生命不息、革命不止。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大好局面。
这革命传统教育让我不虚此行,经历了一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心灵受到一又一的震撼,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基层财政所长和党支部书记,决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全省财政系统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把创先争优转化为所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的经常性的自觉行动。这就要求自己首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遵纪守法,带头优质服务群众,带头清正廉洁,努力当好党员和群众的表率,走在创先争优的前列。多方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争优秀,激发参与热情,使创先争优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成为推动财政工作的 发动机 ,成为党员干部爱岗敬业争当优秀的 催化剂 。同时大力提倡 人人都是行评对象,人人代表财政形象 ,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向沈浩、严大平和郭明义等来自一线、平凡岗位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明白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并自觉跟着学、跟着做。在全财政系统营造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在这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是最好的评判者、裁判员。始终坚持群众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更好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要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和重大关切是我们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要求我们查找出财政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点,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具体的行动,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种难点、利益攸关的问题,努力让群众得到实惠,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天下百姓,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开展创先争优和财政系统行评活动的目的,促进财政工作上水平。
第二篇: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井冈山、韶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短短几天时间,我和市直机关第五期党务干部及中心组学习秘书培训班的学员一起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培训班采取的专题授课、讨论交流及实地考察学习等灵活新颖、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令我收获颇丰。
几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实地考察了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等革命纪念地,瞻仰凭吊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毛主席故居等地,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了老红军后代对先辈宝贵精神和感人事迹的追忆,深刻感受到红军后人默默无闻献身老区建设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们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容易。此井冈山培训是我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工作上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人生上的宝贵启示,我最深刻的感受主要有两点。
一是坚定的信念无比重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正处于低潮时期,井冈山的火种靠什么点燃了 工农武装格局 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昂扬。
坚定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永恒课题。当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我们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政治观点、意识形态,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激烈碰撞,物质主义日渐盛行,精神迷茫、信仰失落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趋向于多元性,在我们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产生了信仰危机,怀疑马克思主义,怀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学习培训及实地进行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对某些困惑豁然开朗,我认为思想指导行动,只有在理想信念问题上想通了,认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价值所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有干劲、有激情,才能真正经得住考验。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要牢记。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必须搞好群众基础,增强无形实力。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正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敌人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不止井冈山,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与密切联系群众分不开的。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尤其是现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需要。得民心者兴,失民心者亡。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度转型,社会阶层逐渐分化,利益主体
日益多元,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起了许多群体性冲突,有些甚至已经威胁到基层政权的稳定。纵观全国范围内的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成为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
面对基层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我们党要主动适应这些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创造和探索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子。今年在全国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就不失为一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之一。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让我更加明白了群众工作的重大意义,也给我指明了工作方向。作为一名党务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积极协助办党组,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认真组织好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活动,力求扎实推进,取得实效,不断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做一名称职的党务干部。
篇七: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3作者简介:陈碧娴,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红色家风的理论溯源及内容探析红色家风的理论溯源及内容探析陈碧娴(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20)摘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风家教,要向革命前辈学习,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华优秀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来源不仅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本文试图从励志勤学、一心为民、一视同仁等方面来探究红色家风的内容,其对于新时代家风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红色家风 理论来源 内容中图分类号:D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243-02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家风建设。一个好的家风往往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其可以引导每一个家庭成员向美向善。中国传统家风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指向标,红色家风则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定心丸,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对于新时代家风建设以及党的廉政建设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一、红色家风的概念解析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任何时期,家风不能丢,社会风尚不能丢。家风,也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俗、风气、风尚、风范”。换言之,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种家庭风尚。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行和精神风貌。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家风对一个人的影响。因此,家风的好坏是一个家庭是否家道兴旺、和顺美满的重要标志。家风不仅影响民风和社风,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政风、党风。红色家风不同于中国传统家风,其被赋予时代的特性,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年代,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而形成的良好家庭风尚。红色家风体现着党的精神风貌,彰显着党的革命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是中华优秀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中,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是家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对于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二、红色家风的理论溯源红色家风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再现。因此,红色家风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两个方面来追溯其理论来源。(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优良家风,永续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在每一个人的成长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家风的理论来源之一,其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思想融会在红色家风之中。首先,中国古人早就有爱国爱民的家国情怀,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极其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爱国爱民、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家风的重要基础。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温、良、恭、俭、让”的道德修养以及“忠、孝、廉、耻、勇”的高尚品格。这些传统的优良思想构成了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为形成勤俭、廉政、忠信、谦恭的红色家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沃土。此外,《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郑氏家书》等中国优秀传统家风的论著,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经典,其以名门望族的经验经历教导家族成员并为后世人所效仿,也为红色家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熏染。老一辈革命家在关于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重视家长在家庭中的作用等方面深受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熏染,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红色家风注入新的养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专门对家庭的起源和本质做了详细的论述。首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观中,他们认为,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建立家庭的前提是确定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其次,他们认为“一个男人和女人,他们建立了家庭,即以生产为目的的社会结合的最简单的和最初的形式”。也就是说,家庭属于社会范畴,具有社会属性,即家庭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主义传入中国。老一辈革命家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不忘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家经常系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为中国谋求新的符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三、红色家风的内容概述万方数据
244现代交际·2019 年 9 期出发,儿窃愿勿愧于此”,更是彰显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决心。(3)一视同仁。红色家风区别于传统家风的另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一视同仁,不搞特殊。这是老一辈革命家从严治家的表现。谢觉哉始终严格要求家人,告诫家人要服从组织安排,如果“想依靠个人比如依靠我,现在家里还有人是这样想,那是错的”。他对家人一视同仁,并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教导晚辈要力争上进,不能搞特殊。朱德也以同样的方式劝导子女,希望他们不要有干部女子的包袱,不搞特殊化。这些革命前辈不仅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还对家人谆谆教导。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对于新时代我们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每一个人共产党人学习。四、结语充分了解红色家风的理论溯源和基本内容,对于系统分析红色家风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红色家风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的心路情怀和高尚风范,蕴藏着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生动教材,其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家风建设,以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激发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的廉政建设,以引领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参考文献:[1] 习近平 : 在 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5-02-18.[2] 王立群 . 家风家训 : 王立群智解成语 6[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16:18.
责任编辑:张蕊(1)励志勤学。在特殊的革命年代,老一辈革命家虽然身处艰苦环境之中,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一路向前。他们深知革命的艰辛,因为革命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老一辈革命家自己在认真研读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不忘砥砺自己的子女认真学习,培养他们勤学的优良品质,教导子女要掌握理论知识,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贡献。任弼时夫妇在教导女儿任远志时,要求“学习要靠自己努力,要善于掌握时间去学习”。只有熟练掌握科学知识,学成之后才能用科学知识来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刘少奇在鼓励儿子刘允诺学习时,要求他能跑到时间的前面,并希望他能“快些学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参加祖国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此外,刘少奇还教导女儿刘平平要有坚定的理想理念,励志做一个进步青年,“做个具有远大共产主义理想,具有雷锋式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青年,这样,才能够真正继承革命前辈的伟大事业。”(2)一心为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领导人非常注重人们的主体地位,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提出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因此,一心为民是红色家风区别于传统家风的一大特色。董必武在革命年代以身作则,一心为民,毫无半点私心。他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不忘教育家人,要求家人参加“革命工作是为人民服务是不讲报酬”,要做到一心为民,不得有任何其他想法。在给外甥王俊山的一封信中,这样教育外甥:“革命是为人民谋利益,决不应该把革命作为谋个人利益的手段。”希望王俊山在革命的关键时期要以大局为重,当人们的利益解决了,个人的利益也就随之解决。陈毅在给家父家母的信中,提到“一切均从人民线国家提供多层次的文化产品。社会层面,发挥社会组织和文化企业的创造性。相关文化企业要变革思维方式,主动提升自身文化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并积极主动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发挥中国文化的品牌效应,为沿线各国奉上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协调配合,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帮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个人层面,国家、社会和学校要重视教育,从各个层面提升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的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国民自身也应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及时关注国家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方面的政策,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参与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一带一路”的建设实施,我国的出境人员定会不断增加,这些出境人员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传播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参考文献:[1] 何其芳 , 李国青 .“一带一路”下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的路径 [J]. 北方经贸 ,2018(10):22-24.[2] 刘洋 , 熊磊 .“一带一路”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2018,32(8):112-118.[3] 万秀丽 , 申灵敏 . 文化自信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价值及彰显途径探析 [J]. 实事求是 ,2018(3):100-105.
责任编辑:刘健(上接第 245 页)传播的同时要保留其最初的精神内涵。面向全球消费者的文化产品是我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政府要同沿线国家共同举办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大型的文物展览,歌唱舞蹈比赛,影视剧展播,民俗活动交流等,不仅能增进友谊,而且在实实在在的互动中带动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展示了我国的大国形象。(2)创新文化传播方式,营造文化自信的舆论氛围。首先,要打破单向的传播方式,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活动实现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我国独具特色的“一带一路”文化品牌。比如,拍摄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宣传片,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同制作以文化交融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打造一批符合沿线国家消费者现实需要的文化周边产品,可以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戏曲、书法、剪纸、民族舞蹈、皮影等具有特色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符合不同国家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文化作品,找到我国文化与其他沿线国家文化的平衡点与契合点,要用沿线国家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国声音,并积极宣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3)汲取各方力量,创建文化自信的合力机制。国家层面,政府高层要加强对话,制定有利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政策措施,要与国内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通过交流和援助等方式促进国家间文化相互理解与认同;要根据“一带一路”的功能布局,形成多层次的文化合作发展格局;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加快供给性结构改革,给沿万方数据
篇八: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讲稿精选: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要求:“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xx 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我们要牢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泛凝聚奋进力量,描绘好新时代新征程上 xx 改革发展新画卷。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大使命责任 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红色基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党的根本宗旨、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我们党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我们要深刻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守好红色根脉,挺起精神脊梁,担起使命责任,让红色基因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深刻领会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围绕传承红色基因作出的重要论述,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精辟阐述
了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为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把握重大意义、从理论高度把握思想精髓、从时代高度把握实践要求,自觉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当好红色文化的弘扬者、践行者。
始终牢记对 xx 传承红色基因的殷殷嘱托。先后两次亲临 xx 视察,看望慰问革命老区群众。强调:“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要求我们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我们要牢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 xx 精神、xx 精神和 xx 精神,让红色基因永不褪色、代代相传。
牢牢把握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要求。强调:“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经苦难辉煌,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形成党的红色基因。这些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密码,确立了我们“向哪里去”的精神航标,激励我们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坚持用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
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努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积极探索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 xx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在革命战争年代,xx 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淀了深厚的红色底蕴,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中肩负重要责任、具有独特优势。我们牢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扬优成势、积极作为,不断完善红色基因传承长效机制,在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上迈出坚实步伐。
用心用力保护红色文物。《决议》提出:“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xx 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全省现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xxxx 处,可移动革命文物 xxxxx 件(套),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 xx 个县(市、区)为重点,大力实施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工程,推动革命文物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从单体革命文物保护向革命文物、旧址群体保护转变,从革命文物本体保护向本体和环境整体综合保护转变。大力实施分级科学保护,加大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等维护修缮力度,做好红色档案、红色歌谣、红色标语等的挖掘、整理、修复工作,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续性。
精彩生动讲好红色故事。我们围绕发生在 xx 的党史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等,深入挖掘整理,运用多种形式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
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让革命历史生动再现、更加鲜活。加强系统研究阐释,先后推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等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打造红色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红色电影、戏剧、歌舞等,其中《建军大业》《可爱的中国》等 xx 部红色题材作品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全力打造传统教育高地。我们坚持以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场馆为“教室”,以革命斗争历史为“教材”,以革命先烈先辈为“教师”,着力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坚持把红色传统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集中培训重点内容,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深入开展“诵读红色家书”“红色走读”“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和信仰的力量。坚持把推进红色基因传承作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开展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等群众性活动,推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见行,在赣鄱大地营造学习红色传统、当好红色传人的浓厚氛围。
做大做强红色文化品牌。红色资源是 xx 的最大财富,也是最亮品牌。我们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培训、演艺、文创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精品工程,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xx 段)建设,精心打造 xx 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八一起义”“秋收起义”“井冈摇篮”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xxx 个红色文化名村,联合 xx 个省份成立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
盟,连续举办 xx 届红色旅游博览会,构建全域一体的红色旅游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红色培训品牌,依托资源优势开展红色研学,吸引全国各地机关、学校、企业等参加红色培训,充分发挥教育群众、辐射全国、擦亮品牌的综合效应。
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视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目标要求,切实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党的红色血脉,讲政治、践忠诚、勇担当、重实干,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彩的 xx 篇章。
铸牢忠诚之魂,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努力在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上作表率。
扭住发展之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中央苏区时期,根据地经济极其困难,军民生活极端艰苦。苏区军民抓生产、干革命,广泛开展支前、扩红、节省等运动,涌现出一批创造“第一等工作”的模范县、模范乡。经过长期艰苦努力,xx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扛起为民之责,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把自己当作“人民的长工”,同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与人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铸就了“真正的铜墙铁壁”。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走好群众路线,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永葆清廉之心,构建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决议》指出:“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就探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以清正廉洁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自我革命,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成为 xx 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汇聚起强大正能量,努力创造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无愧革命先烈的新的更大业绩。
篇九:革命传统教育红色家风读后感
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十篇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____要做到继承和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树立坚定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要保证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红色江山代代相传,党的事业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使之融入党员干部的血脉之中、内心世界、灵魂深处,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要保持优良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新的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____我们事业的原动力,更要传承和发扬,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去坚守奉行。
要密切联系群众。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走向胜利,所依赖的____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倾其所有的支持。直到今天,我们在新形势下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目标,制胜的法宝仍旧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只有各
项工作符合基层实际和党员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各项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二
学校精心安排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东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廉洁从政等。课程内容丰富、系统科学、突出重点且针对性强。对于来自省体育局的我,机会非常难得。因此,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踊跃发言,勤于思考,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学习上收获很大。特别是 6 天的体验式党性锻炼,行程 1800 公里,横跨粤闽赣三省,分赴9 个红色教学点,一路“走、听、看、想、说”,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教育。
东江纵队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在无数历史紧要关头挺身而出,拯救了无数的生命,也改变了国家命运,开国元勋之一的叶剑英元帅;三河坝战役,大浦土地上数百起义军将士的忠骨;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正确道路,永放光芒的古田;一生短暂而光辉,为我们党和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瞿秋白;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发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号召、天下为公的孙中山;战时广东省委的坚持斗争、坚贞不屈的张文彬、廖承志等先辈。一个个人物、一篇篇故事、一件件实物,一段段经历,令我的内心跌宕起伏、热血沸腾。我细心地听、用心地看,灵魂深处被深深触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铸造了壮丽永恒的革命丰碑,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此次的党性锤炼使我深受教育、深受激励、深受启迪。回顾过去,是为了更
好地把握现在和开创未来,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一、此次党性锤炼,我主要思考了以下问题:
(一)理想和信念是否足够坚定?
习总书记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用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党史,在革命时期,有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英勇牺牲,支撑他们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力量。曾任中共红四军前委秘书长的古柏,甘做共产主义的铺路石,后来为掩护同志突围壮烈牺牲,他曾说:“没用铺路的人,哪有康庄大道可走?”,其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何等坚定。
对照革命先辈,我们发现,如果没有深刻领会党性观念和理想信念的总体要求,政治责任感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就会认为,少讲理论,多干实事,导致在学习上重工作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对重要讲话、重要精神学习不够深入,对未充分理解的重要讲话、重要精神没有深入学习研究;只注重自身理想信念的坚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以信仰的力量影响人、带动人、感召人做得不到位。
(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否牢固?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江西瑞金沙洲坝的“红井”,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亲自带领干部群众开挖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是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的历史见证。
对照革命先辈,我们许多同志对“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识上是基本清楚的,但践行时不够到位,工作上群众观念不够强。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好。事业观政绩观比较端正,但奉献精神不强,
有时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还需要提高;工作中有时有功利思想,也怕群众不满意、但更怕领导“不满意”。
(三)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否扎实?
务实是为政之基、成事之本、民心所向。毛泽东的兴国调查以解剖麻雀、抓典型调查的工作方法,解决了有关土地斗争的许多重要问题。正是由于共产党人坚持求真务实,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坚定不移选择正确道路,独创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领导中国革命最后取得胜利。老一辈革命家陈云也提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比较、变换、反复”。
对照革命先辈,我们发现,工作主动性不够,缺少前瞻性,有时领导安排做啥就做啥,推一下动一下;有时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中缺乏创造性,习惯于“保险的”做法推进工作,对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加强;工作中关注的是结果,强调的是执行,对同事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关注关心不够;在具体工作的要求方面,有时只是照本宣科地落实上级精神,在与实际情况有机结合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有逃避的倾向,缺乏“钉钉子”的精神。
二、不忘初心,凝聚前进力量
(一)加强思想改造
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积极践行“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二)加强理论学习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正
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还要学习各方面知识,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三)加强实践磨炼
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实践中夯实知识储备,在实践中不断增加经验积累,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知识推动工作的能效。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磨炼品质,提高本领。
(四)依靠组织培养
要主动靠近组织,接受组织的党性教育、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教育。要主动接受组织的管理监督,严格约束自己。同时珍惜组织提供的实践锻炼机会,用心学习,努力锤炼,力争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党员好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就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凝神聚力,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三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有助于党员干部从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中接受教育,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和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在当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建立了大别山干部学院,把革命文化资源作为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
入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加强大别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别山干部学院不仅是一个教学基地,更要成为一个研究基地。我们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大别山革命简史》等教学丛书,拍摄了反映大别山地区革命“四度辉煌”的党性教育专题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别山革命前辈奋斗的历程、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迹;成立了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连续 3 年召开大别山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理论研讨会,探索大别山革命精神形成条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强化研究式教学,用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力求在解惑中传道、在传道中解惑。
二是强化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形式内容多样,能够使学员在现场教学中获得体验与思考,可以是讲授精彩、发人深省的专题课,可以是催人泪下、触动灵魂的现场课,可以是身临其境、情融其中的体验课,还可以是朴实无华、诠释伟大的红色故事会。每一个红色遗址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沛的道德滋养。比如在“红田”惨案遗址,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点评、烈士后代感人至深的追忆,为学员还原 300 余名烈士英勇就义时的悲壮场面,把学员拉回到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使他们设身处地感受革命斗争的残酷与大别山地区人民誓死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
三是强化创新性学习。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服务。大别山干部学院开设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开发了《誓言的力量》等现场讲授课,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先后开发了专题讲授课程、情景教学课程、访谈教学课程、红色故事会教学课程等 10 余种教学门类,基本涵盖了当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教学方式。
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四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历经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磨炼筛选,不断孕育积淀升华的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本质特征的特有品质。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阶级政党的鲜明标识和政治优势。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需要更新、更宽阔的视野。
一、要立足国际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要善于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这项崇高的使命。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使命担当和对中国制度的自信。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求中国共产党永葆党的性质、宗旨、本色,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崛起。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愈加明显,如果我们不能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增强传承党的先进理论的自觉性,就难以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也难以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中国人民为自己的民族独立所付出的代价,百倍于美国人为美国独立付出的代价。能够经历这样的长时期斗争,没有人民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党带领人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安排,包含了历史基因、红色基因和现代元素。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融入高度的现代化导向和目标,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方向和道路。这就是中国崛起的逻辑。从红色基因讲,这个世界历来都有不同制度在衍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当然不免剧烈冲突,最后是相对比较好的胜出。
二、要立足民族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属于党的,同时也是属于民族的。红色基因所包含的民族自强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已深深融入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化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我们
党为民族独立所经历的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了红色基因,在苦难与辉煌中代代相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唯有汇入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才能在繁重任务面前挺起民族脊梁、敢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坚定前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将红色基因植入各族人民的心中,成为他们精神的共同归宿、前行的共同动力。讲好红色故事,补充红色营养,不断激发中华民族的信仰伟力,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就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精神支撑。
三、要立足未来视野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是为了开创美好未来。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就要从红色历史中找到属于未来的东西。面向未来传承红色基因,就要让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胜的密码,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留下的“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