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江城》读后感3篇
何伟《江城》读后感篇1
在没有人打扰的长假里安静地读书十分惬意,就如王小波《万寿寺》所写「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一本文学类的书往往会使我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与自己现实生活不同的风景。
《南方人物周刊》对于此书的评价「何伟笔下是真的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十分精准,这是一个「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
作为一个生活在 90 年代中国的美国人,何伟的笔锋并不冷酷,更没有一味的批判,反而充满了温情,尝试去理解,去记录。
何伟在涪陵这个小城市教授文学,在 90 年代很多文学内容都跟政治相关,何伟是这么描述的
当学生的时候,我就在寻找这样的东西——文学仍可欣赏的迹象、人们为愉悦而阅读、除却政治的因素,其本身就至关重要。
我因此明白过来,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将会像他们那样思考文学。有时候,在他们埋头完成作业、而我眺望乌江的时候,我会微笑着告诉自己:我们都是逃亡者。他们逃避了“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我逃避了解构主义。外面的两江之间,涪陵城一如既往。而在这里,我们阅读着诗歌,我们感受着愉悦。
回想学校的课程,几乎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要总结出中心思想,看看在赞扬或者批判什么。现在的世界变化也不大,不知道何伟看到现在的美国和中国会不会失望。
《江城》写到了当年正在修建的三峡,三峡的修建需要大范围人口迁移,许多的历史古迹和城市会消失。小城的人没有人关心这些损失,大家更多的是在意新城市生活会不会更好。书中并没有批判,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伤,但是何伟写到了「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贫穷」。
《江城》还描述了很多事务,不是我能讲清楚的。它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将江边的城市和 90 年代的中国的真实地给了读者,而且有很多东西至今未变。
我读过最后时莫名地感动,我喜欢这种感受。何伟 19 年回到xx教书了。他一直在看着涪陵这座城市,未曾离开。
我终于不再担忧未来或者过去,我于是看了这座城市最后一眼。建筑物灰蒙蒙的。由于夏季洪水的到来,乌江江口的江面变得宽大起来。一艘小舢板在靠近岸边的水面上小心翼翼地行驶着。插旗山隐藏到了迷雾中。我们的飞船加了速,迎着江流逆水驶了过去。
何伟《江城》读后感篇2
“涪陵就是故事本身。涪陵是一本书。”
作者是位美国人,开始只是计划在涪陵“和平队”的服务期结束后,到美国的报纸杂志社找一份驻中国记者的活。在涪陵生活和教书期间,他做了大量翔实的笔记。
经过约翰·麦克菲老师的鼓励,他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写一本有关涪陵的书。规划好各个章节后,他利用剩余的六个月时间尽可能地做一些研究考察。回到美国的家里,那些曾经过去了的重新变得清晰,四个月完成了初稿。之后是寝食难安的一个月,他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能否受到众人喜欢。获得了三家出版商给予的稿酬,他开始自由写作之路。而《江城》出版了十多年,一直稳居美国畅销书榜。
重回涪陵,城市的变化巨大,但最重要的精神还在。
何伟《江城》读后感篇3
一个毕业于牛津的美国人,作为志愿者,中文名字何伟,来到涪陵师专英语系教文学。
他讲述了自己的工作,记录了涪陵风土人情。我最喜欢的是他描写的油画一样的风景,和一个旁观者对于中国人某些人性特点的观察。
文中引起我思考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整体性。中国人可以迅速的形成一个团体,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2020的新冠病毒来临的春节,14亿的中国人可以做到不出家门,自行隔离,佩戴口罩。而也有那么多的时刻,一个人倒下,路过的人都可以置若罔闻,或者围观甚至无所行动。
一些尴尬的饭局,一堆互相不是很了解的人坐在一起,尬聊尬酒,最终总有人喝醉。而酒后不理智时正是一些人开始解决问题的良机。
我很好奇,我的00后学生也有很多人在未成年喝酒,而且量极大,甚至有人喝进医院,他们一定是见过自己的父母或者身边的人如此吧。
文中描述的春天的徒步,露营让我神往。在徒步一整天后的夜晚的梦一定格外香甜,而清晨在大自然中醒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小说,听一听鸟鸣,一定是神仙般的生活。
今天下楼买菜我的脑袋里反复闪现长江两岸大片的油菜花,朴实的农民,安静的劳作。幽深的密林深处,无比的静谧,又或突然传来几声鸟鸣。无论哪一场景都让自己的心中无比平静,抬头正好看到刚刚抽芽的柳树,这阴沉的傍晚夹杂着些许雨滴,那一抹带有鹅黄的嫩绿如此撩动心弦,它让我走出了大脑的想象,不禁到处瞭望寻找其他春天的精灵。往常灰暗,吵闹的大风,一定会让我心烦意乱,而此刻我的心里竟泛起了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