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全文完整)

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全文完整)

发布时间:2023-02-23 09:00:05 来源:网友投稿

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白说教师读后感篇1?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

其实编辑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强化我们对名著人物的理解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会变的开阔,并且写好读后感哦,以下是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1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2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充斥在耳边的恐怕是孩子的各类“告状”了。其实,告状再多,内容也不外乎是小朋友之间的摩擦、纠纷。面对如此多的小报告,如果老师事事都亲自处理,估计别的事就没空做了;但是如果不去处理又好像也不妥。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例如:放晚学了,大家都在整理自己要带回去的玩具、衣物,忽然,伟伟跑来告诉老师:发现自然角里有片植物的叶子好像是被摘掉了!我把目光转向其他孩子,“我没摘!”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大家都这么说。为正视听,老师理所当然地要“立案侦查”。于是,我对全班小朋友说:“到底是谁摘的?”没一个人承认。我追加了一句:“是不是有人很喜欢这片叶子才去采下来的?只要你说出来,我会原谅你的。”可是,还是没人站出来承认。

情况变得有点尴尬,“真凶”没找出来,大家又都不承认是自己摘的,真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楠楠忽然大叫:“我知道啦,是它自己掉下来的。”好家伙,原来刚才有阵风吹过,原本就比较脆弱的叶子就又掉了一片下来。这下,老师和小朋友们都松了一口气。

记得前苏联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叫《谁打碎的花瓶?》,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直至今天,老师们也是常常本着这个目的在教育孩子。可是,当全体孩子都矢口否认,当他们都用无辜的目光看着你时,老师是否还需要去揪出“肇事者”呢?

我想,在处理这类事件时,老师们都要在心里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受到教育来得重要,还是揪出真凶重要?”其实,就算成功查出是人为的“破坏”,也不能改变植物的现状。可能是孩子们整理玩具衣物时不小心碰落的,也可能被风一吹自然掉落的,就算是故意摘掉的,也可能是有原因的,也许只是因为好奇罢了。我想,在有的时候,老师也应该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台阶下,千万不要因为急躁而乱了分寸。记住自己是“教育者”而非“执法者”,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避免尴尬才是最关键的。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3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理想教师还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需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够得到他们的爱。可是我们一直主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有距离感。中国教育传统有很多好东西,也有很多不好的东西,过于强调师道尊严就不好。

教师还应该有三历:学历、经历和阅历。这三历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本书,其价值是一样的。我们要鼓励教师成为一个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要培养这样一种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们。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我们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我们应该鼓励我们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应该鼓励我们的学校,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因为我们已经接近了成功的边缘。我们已经追求了,就应该有结果。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一代教师的追求,两代教师的追求,全体教师的追求,会在校园里燃烧起理想的火花,并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燃起理想的火花。所以我希望,中国的教育充满理想!我们的教师,充满理想、激情和诗意!

总之,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一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理想,我们一定要努力把这些理想化为前进的动力,才能使教育步入科学的轨道,才能使教育在中华大地上结出更加文明灿烂的硕果。它也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4

以前读过孔夫子的一句话,叫“圣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过去的教师读后感。”我们做教师的,当然也是不可能做到圣人的境界,唯有学不厌,教不倦而已。最近看了一部书,叫《过去的老师》,这是一部多人回忆百年以来中国教育领域中大师的文字,这些大师们同样也是不能称之为圣人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品质,学不厌,教不倦,在自我人格、学识上千锤百炼,而对学生,又能那么孜孜不倦地教诲,实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传承,深深值得我们去学习。

读罢此书,我掩卷思考:先辈们之所以能在那么清贫与平凡甚至是战火频频的岁月培育出那么多祖国的栋梁之材,不仅是因为他们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学生的心灵里播种理想。这些“过去的教师”,执著于自己的理想。那个时代可谓内忧外患,而教育者却能坚守理想,创造出教育奇迹,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平凡的教师,并没有绝伦逸群之处,但却对无数学生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教师应当有自己的生命追求,而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更应当有不同于一般的职业精神。在读《过去的教师》这本书时,我更多地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我也算得到过前辈教师的教诲,那些在清贫与平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们,在我的心灵种下了理想。教育是理想的职业。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教育要培养人的尊严,所以教师不能没有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社会保持文明与进步,教育者当然要有理想!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的,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她要铸就美丽的人格,因而教师必须是理想主义者。可是,究竟从何时起,“理想主义者”竟然成了一句挖苦人的话了呢?凝望过去的教师们的背影,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我的心是沉重的。

一个时代过去了,杏坛上留下无数平凡的身影,我仿佛仍然看到他们弹拨生命的歌弦,为一代代学子斫出生路。他们的姓名永远活在一批人的生命里,也镌在教育的史册上。作为教师,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站立在讲台,我将给自己的学生留下什么样的记忆。——我想,如果我能这样去思考,去工作,至少,我将站得比现在高。

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常存一颗向往之心,人也就活的充实自在了。真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富有爱心、阳光亲和、育人有方、智慧聪颖、博学有爱的老师更受欢迎。

就让我们尽力做这样的老师吧!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5

近阶段一直在读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书,不愧是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毕竟从事儿童教育、教师成长研究多年,对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乃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丰富、深刻、独到的认识。

书中分上下二篇,上篇为“幼儿与幼儿教育”,下篇为“幼儿教育议题”共十六章。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角色、教师与儿童关系、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博士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的把握。譬如儿童自尊的培养是教师和家长都关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来培养自尊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养成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于培养幼儿适宜、积极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无法从直接教导或劝告儿童觉得自己很好中获得”,教师应该“帮助儿童处理所面临的负面反馈、挫折及失败”,只有在适量的、明确且充分的正面反馈中才有助于增强儿童的自尊。这些观点既反映着凯兹博士所秉持的客观、审慎的态度,批判与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对问题的辨证的把握,也体现了她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彰显她独特的学术品格和精神。使人领略到一种作为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种在幼教领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奋态度,滋养与凸现着研究的内在价值与魅力。

读了凯兹博士的书,在感受到她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理论成果的时候,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与无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修养自己的内涵,使自己具有一点学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个真正优秀的幼儿教师.,才能担负起幼教的重任。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6

当看到这本书名字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与我有同感:这无非是一本与教师教学业务有关的书籍,阐述的内容可能是教师在一分钟内所能做到的事情,甚至对学生有些许影响的事情。作为教师的我,当然非常好奇书中究竟讲叙述了哪些道理,于是带着一种好奇,我翻看了《一分钟教师》这本书。看到目录的时候,我似乎有些茫然,书中好像出现较多的几个词组就是“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矫正”,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心中便产生了,这三个词组究竟该如何理解,与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初读此书时似乎有很多疑问,感觉每一句话之间联系不太紧密,逻辑性不强,难道这就是此书的不同之处?读完后才发现书中有很多让我受益匪浅的生存之道。《一分钟教师》告诉我们:“生活中要习惯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学会停下一会儿,认真地看一看在我们内心发生了什么。”它还启示我们:成功开始的地方是“我们的内心”。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他人,但是总能够改变我们自己。人的言行是由人的思想来支配的,言行的结果之根源便是人的心念,改变心念是根本。所以“一分钟”便是这样一种好方法,改变人的心念,调整人的心态,纠正偏失的行为,能够帮助人生活得积极、自信、快乐!

“一分钟目标”即定出适合自己的一个目标,这一目标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在做事的时候,常拿出来用很短的时间温习一下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所以目标要明确、简单,只要用“一分钟”就可以读完。其次就是“一分钟称赞”,每个人都愿意听表扬的话,在表扬别人的同时,也要学会称赞自己。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花一点点时间去发现自己做得很好的事,并随时随地称赞自己,体验成功的感觉,这就是“一分钟称赞”。最后是“一分钟矫正”,当我们在前进的同时,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是否与我们的目标相符,要随时纠正自己的小错误,让自己保持正确的方向。所以,在前半分钟里发现错误,后半分钟里提醒自己:虽然我做得不好,但自己是个好人。不要打消自己的积极性,及时改变自己的行为,重新步入正轨。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7

当我刚拿到管建刚老师《一线教师》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它,不因别的,就因为它的作者是管建刚老师。利用空暇时间,我仔细拜读了管老师的《一线教师》,让我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一线‘激励学’”这一篇章。

管老师在书中说过这要一段话:“善于激励的老师,能够焕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于干枯中找到一汪清澈的泉涌;能够点燃起学生内在的精神火种,于困境中获得超越的勇气和力量;能够给学生心中镌刻入奔腾的蓝图,于失败中想见成功的喜悦和美好。”可见,激励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根据儿童乐于鼓励、表扬,厌恶批评、指责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励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能自觉地、能动地根据个人的特长和发展优势去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管老师在维护自己的威信同时,也不忘主动地亲近学生。因为他

亲近学生,学生才会亲近他、尊重他、信任他。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有人说,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工作关系;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是朋友关系;从新课标的观点看又是共同研究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同样如此。管老师早就体会到这一点了。

看,“一线作业学”中,有组建作业竞赛小组,有与作业拖拉者订作业合同,有“弹性作业”和“作业典型”……一招一式,别出心裁又独具匠心,甚而,小小的记分格也让孩子们、让我们悟出了许多许多:凡是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的。不用心做好每件小事,又何能成大事?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又何以成大器?上个学期,我也试着从“记分格”抓起,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好习惯,看看容易学学难,每次一不提醒,总还是有学生忘记或者打得不规范。有时事情一多便顾不上了。看来,小事要做好,还是得狠下功夫,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流于形式了。

看,“一线纪律学”中,“吵闹的早上安静下来了”,“慢乱差”变成了“快静齐”,做“红牌”与“黄牌”……问题隐藏于平常小事中,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光能看到事情的表面现象,更能透过现象发现其本质的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如果你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你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早读的问题,往往你往教室一站,学生立马拿起书做出认真读书的姿态,究竟是不是“心口合一”呢?假如你不在教室的时候呢?提醒学生的时候,他们满脸懂事的样子,但独个面对的时候,真正有自制力的还是不多。所以说,肤浅的、浮华的、反复的说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厌烦心理与对立情绪,破坏师生间的美好情感,使教育走进“死胡同”。

细细地读,细细地想,我想,我们从书中所悟的,不仅仅是他书中的“奇招异式”,更为重要的是,要用心感悟其内在的“神”!小细节中的大智慧,其实来源于管校长对学生无私的爱,来源于管校长对教育的无比热诚,来源于管校长的坚持不懈、细致踏实……

平时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往往轻视细节、忽略细节,或沉于埋怨、耽于叹息,孰不知决定成败的关键就隐藏在这些细节当中。读《一线教师》,让我们感悟到了小细节中的大智慧,让我们也像管校长一样,做一位勤于读书思考、善于观察分析、富有爱心与智慧的、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白说教师读后感篇8

当今是个浮躁而喧嚣的时代,表现于教育教学,就是大多热衷于所谓“立竿见影”的教学技巧,却对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声不屑一顾。《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关注教师的心灵,为我们开了一贴镇静剂和清凉剂,提醒我们:真正的教学不假外求,它就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因此,十多年来,它一直摆放在我的书台最醒目的位置,书页中散发的那份纯净得“勇气”,在支撑着我坚定而幸福地走在教育路上。每当教学困惑我的心灵时,翻翻它,便会有一份释然后的轻快;每当学生问题纠结我的情绪时,读读它,便会有“柳暗花明”的惊喜!

一、坚持的勇气,源于“心灵回归”

阅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就犹如经历一次心灵之旅,尤其是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引领我以新的视角来体验教学的悲与喜。大师的教诲叩击我深藏心底的勇气——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在教育实践中,处处感受到这种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

自身完整要求我们识别那些能整合到自我性中的东西,分辨其中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我们通过选择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提高我们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则摧毁我们的自身完整。我们迷恋于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会给我们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我们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正如《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告诉我们的一样:给自己一份坚持的勇气,诗意地栖居在教育的广厦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二、倾听与对话,源于“心灵相犀”

帕尔默进入到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旅行。对恐惧文化这一章我比较感兴趣。我们身边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我们没想到这对我们形成的糟糕状态,帕尔默解析了这种恐惧,使我受益匪浅。

从小学一开始,教育就成了令人恐惧的事。从当学生起,我身处太多充满恐惧的课堂里,这种恐惧导致许多天生热爱学习的孩子产生憎恨学校的念头。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作为同事,我们的关系常因恐惧而疏远;恐惧几乎渗透进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而且恐惧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种权威和管理工具。

我恐惧,我的学生一样恐惧,他们的恐惧决不在我之下,尽管我想把这一事实丢在脑后,那时我觉得自己站在教室的前面,惶恐不安,再看我的学生,躲在他们的书本后面,匿名隐藏于人群中,安全得令人嫉妒。我知道,学生也是害怕的,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被拖进他们想回避的问题中,害怕暴露了他们的无知,害怕在同学面前显得自己愚蠢。当学生的恐惧和我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减——这样教育进入黑洞。

只顾一个劲的责怪学生。听上去像医院的医生在说:“不要把有病的病人往我们这儿送——我们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给我健康的病人,以便使我们看上去像好医生。”这个比方帮助我理解了教学的一些重要的东西:我们诊断学生健康状况的方式决定我们提供治疗的方法。遗憾的是老师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学生的状况,很少花时间去思考教学能够治疗的弊病。

当我们采用把信息注入到学生被动的躯体的方式教学时,这些入学时本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生就变成了知识的消费者;等他们毕业离开时,已经变得死气沉沉、麻木迟钝了。

学生为何会这样,学生恐惧:在教室里宁愿保持沉默,而不再冒被受到指责的危险,这有何奇怪?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者平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那是一种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成人的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为了逃避,学生会说:“不要让我去思考这些问题——只给我事实。”教师则说:“这些是事实——不用去思考它们,直接记住就行。”

为什么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如此多的困难?为什么我们以一种会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可怕方式来诊断学生的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他们的内心恐惧并找到帮助他们克服的方法,而是责备他们的无知和平庸呢?

面对学的恐惧,我们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们心中的恐惧。当我开始渐渐地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我能让我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我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无知的,我不再那样不准确、自私地评价学生。相反,我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而倾心教学。而且,当我能这样做时,学生的心灵能健康地成长。

因为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多么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的说话。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地声音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堵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让我们从善待学生开始善待自己,透过学生的生命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提升。

学会放下架子,学会平和,学会等待,认真倾听花开的声音。“教学相长”,教育应该是心灵的对话,是师生的共同发展。李镇西老师就喜欢带所谓的“差班”,把转变“学困生”当作是一项研究,怀着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善待学生,完善自己。愿意和大家相互鼓舞,鼓足教学勇气,追逐那自由呼吸的教育。

三、学习共同体,源于“快乐分享”

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帕氏的“共同体”的论述。如果说我之前就有关于“共同体”的时髦词汇的积累,而这里,“共同体”强迫我形成我的教学责任,清晰我的教学理念,明白我即将走的路。我知道了教学中的“伟大的事物”“第三事物”是形成“共同体”的凝聚力所在,是我所认识的“主体”的“浅出”的理解。他说:“认知始于我们被某一个主体所迷住,但迷住是主体在我们身上作用的结果。”他还说:“我们必须相信主体的内在生命并全情投入之。”从而进一步告诉我们,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不会被忽略,教师也得到尊重,而此时,“主体”就是一个比学生经验世界更大的世界,能扩大他们个人界限的世界;也是令教师“一次比一次完整”能激活我们的主体、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心灵之间的关联的“秘密”。于是,认知、学习、教学于共同体中,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源自心灵。“如果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就会带来致命的损害。”(诗人卢米)作为教师,当我们在我们的职业“场”中,我们就要心无旁骛,镇定从容,并努力“从真我与世界的景观中最真实的地方开始”“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去栖身”,这就是教学勇气!

推荐访问:白说教师读后感8篇 读后感 教师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