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对照材料 >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19篇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19篇

发布时间:2022-11-23 0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19篇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出版物刊名:社会与公益  页码:-页  年卷期:2015年第1期  主题词:理想主义色彩社会感情生活职业生涯梦想个人勤奋  摘要: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19篇,供大家参考。

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19篇

篇一: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出版物刊名:社会与公益

  页码:-页

  年卷期:2015年第1期

  主题词:理想主义色彩社会感情生活职业生涯梦想个人勤奋

  摘要:1、你的第一个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篇二: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举例论证柯布西耶的建筑具有乌托邦和理想主义色彩

  作者:吕泥璇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年第08期

  摘要:建筑之所以成为建筑,在于理念的贯注。柯布西耶闻名于世的著作《走向新建筑》中那堪称“狂飙式”的“拯救众生”的倾向,他的思想和实践探索中异常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柯布西耶;乌托邦;建筑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40-01

  人伴生着建筑。人类从穴居和巢居时代开始,便有了建筑的理念。曾记得马克思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人与蜜蜂的不同,蜜蜂筑巢源自本能,而人则因为有大脑。”

  首先,撇开柯布西耶的作品不看,他对建筑概念本身的标准就非常高,他说:“我坚持:艺术作品中必须有一个性格,清晰地形成一件作品,并以统一性把它激活,给它一个基本态度,一个性格:这是精神的纯创造。……有诗的感情时才是建筑。……当然,建筑家应当掌握结构,至少要像思想家掌握语法一样精通。但结构远比语法困难和复杂,建筑师要在这上面花很多时间。希腊的帕提农标志着凹凸曲折这个精神的纯创造的顶峰。……激情、宽厚、心灵的崇高,所有这些没得都镌刻在凹凸曲折的几何性上,它们是比例精确的处置过的量。……帕提农带来了坚定的信心:崇高的感情,数学的秩序。

  从这些文字中我感觉到了柯布西耶他对于建筑的态度并非简单的设计图纸建造房子,而是怀着一种崇高和严谨的对生命的极端负责的态度在利用建筑这个平台表达他的内心世界,期许通过完美的作品来获得精神上的快感。柯布西耶不光对他的同行们提出了要“不断进步”的要求,对自己也是几近苛刻的严格。帕提农神庙在美学和建筑上的神圣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柯布西耶對它不惜余力地称赞。

  他1922年的“别墅大厦”手绘出来的图片下的说明是:“这是大型出租大厦。这个设计是一幢五层大楼,共有100所别墅。每所别墅都是两层的,有自己的花园。一个旅馆式的机构管理着全楼的公共服务,解决家务危机。现代技术用于如此重要的事物,用机器和组织取代了人们的劳累:热水、集中供暖、冷藏、吸尘器、饮水消毒,等等。家务不再强制性地加于一户人家,在这里他们也像在工厂里一样,八小时上班,日夜有人值班。生熟食物由采购人员来做,价廉物美。一所大厨房按别墅的要求供应三餐,或者办一所公共食堂。每一所别墅有一件运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室,屋顶上有一间公共的大运动场和三百米跑道。屋顶上还有一间交易大厅随住户使用。通常住宅里那种只能住一个看门人的狭窄的门厅将被一个宽敞的大厅取代,一位仆役在那里日夜接待来客,引他们进电梯。露天大院里和地下车库的顶上是网球场。每一层楼的阳台花园里都种着常青藤和花卉。“标准化”在这里显示了作用。这些别墅代表着合理与明智的经营方式,没有任何夸张,但既充分又实惠。通过租售方式的旧式很糟的房地产经营将不复存在。用不到付租金,房客有股票分享此企业:二十年本利付清,利息相当于很低的房租。最后柯布西耶总结说:‘在出租大楼企业中,大批生产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更重要:廉价。大批生产的精神在一个社会危机的时期带来了多方面和意想不到的好处:家务经济。’”

  体现柯布西耶理想主义的还有范例“光明城市”理论:他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主张用全新的规划思想改造城市,设想在城市里建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类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生活环境。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想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他还认为,交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车辆增多,而道路面积有限,交通越近市中心就越集中,而城市因为是由内向外发展,越近市中心道路越窄。他主张中心空地,绿地要多,并增加道路宽度和停车场,以及车辆与住宅的直接联系,减少街道交叉口或组织分层的立体交通。当然柯布西耶的这一理论后来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主要是因为这样割裂人类文明和城市发展的发展模式。

  柯布西耶作为一个设计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悲悯独自寻找着梦想中的乌托邦,在那里每个人不分社会阶层,都可以住进同样完美的房子,就如同他为大学城设计的学生室,坚持不能因为学生的经济情况不同而让他们住进不同档次的房间。在书中写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建筑或者革命”,表达了柯布西耶希望通过现代主义设计来避免社会革命的美好愿望。他提倡“现代主义建筑要随着时代而发展,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柯布西耶是一个力图在他的建筑世界中做到人人平等享受美好社会的建筑师,他为了他的理想,致力于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他曾寄希望于一些实业家,在希望破灭后,还一度想投靠墨索里尼。或许有人会说他不分是非,但是对于怀揣心中有梦并愿意为之奋斗和牺牲一切的天才来说,我对柯布西耶——这位有着浓厚乌托邦情怀和理想主义色彩的现代建筑大师,有的是理解和衷心的敬佩。

  参考文献:

  [1](日)富永让.勒·柯布西耶的住宅空间构成[M].中国建筑工业,2008.

篇三: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精神特质

  赖井洋

  【摘要】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在宋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道德学说。它以人生道德理想、社会道德理想和爱国主义道德理想为目标,以担当天下的道德主体意识、公天下意识、道德自律意识和道德批判意识为内容,凸显了宋代理学的精神实质和理学家道德实践的精神风范,具有特定的时代个性和思想特质。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既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道德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MoralidealismintheSongDynastywasformedinthepeculiarhistoricalconditionsoftheSongDynasty,anditaimedatmoralidealsintermsoflife,societyandpatriotism.Meanwhile,itsmainconcernsincludetheawarenessofindividualism,justice,self-governance,andcriticism.MoralidealismintheSongDynastyrevealsthespiritualfeaturesandmoralpracticesofmoralists,andpossesses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andfeatures.Itisthemaincomponentoftradi-tionalChinesemoralsandapooloftreasureforthemoralconstructionintoday’sChina.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6页(P15-20)

  【关键词】道德理想主义;人生理想;社会理想;忧患意识;公天下意识

  【作者】赖井洋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92

  宋代道德理想主义是宋代理学家以圣贤的道德理想人格和“三代之治”的社会道德理想为目标,以“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理想为核心价值理念,以理学家“担当天下”的政治、道德意识为内容建构而成的道德思想体系。它有特定而鲜明的时代个性和思想特质。理学家“希贤希圣希天”的道德理想人格追求,也是他们的人生道德理想和人生境界的追求。(一)追求和向往人生道德理想的新姿态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儒家以孔子为圣人,被推为理想人格的典范。圣人就是一种道德理想人格,是一种体现了“仁”的内在要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至善人生境界。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施仁至矣。”(《论语·述而》)孟子也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孔、孟之言道出了成圣成贤是人人可以实现的理想。至宋,理学家以圣贤、诚、理合一这一新的起点、新的姿态表达了他们对圣人人格的向往和追求。理学“第一人”周敦颐以“诚”为圣人之本,纯粹至善。认为圣人是“诚、神、几”的统一,他说:“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1]135邵雍说:“圣人者,人之至者也。”[2]7程子则说:“仁道者即是圣人,非圣人则不能尽得仁道。”[3]182故理学的集成者朱子总括说:“学者须是求仁”、“圣人亦只教人求仁”[4]113。“求仁”,也即追求圣贤之人格。秦汉儒学由人道立天道,追求天人合一;宋代理学家由天道立人道,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完善,以至达到圣人之人生境界。这种转换表明了理学家的新姿态。理学家不仅证明和肯定了圣人人格的意义,而且为“希贤希圣希天”的人生理想追求指明了路径。

  (二)追求与向往人生道德理想的路径选择寻孔颜乐处,学以成圣人“寻孔颜乐处”是宋明理学探讨的重大人生课题。周敦颐教程颢“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3]16。就是教程颢要像颜子一样超乎富贵,去追求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周敦颐说:“圣可学乎?曰,可。有要乎?曰,有。”[1]165周敦颐不仅指出圣人是可学的,也是有必要学的,这与孔子“欲仁”之思想可谓一脉之相承。周敦颐进一步指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伊尹、颜渊大贤也。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一夫不得其所,若挞于市。颜渊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过则圣,及则贤,不及则亦不失于令名。”[1]147颜子所学,克己复礼,传圣人之道;伊尹所志,志尧舜公天下之心。因此,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要希贤、希圣、希天。周敦颐的这种思想具有人格美的内容,得到同道及后继者的广泛推崇和发扬。张载说:“为圣为贤,乃吾性分当勉耳。”[5]310程伊川也说:“人皆可以为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圣人而后已。不至圣人而自己者,皆自弃也。”[3]1228他还进一步指出,圣人不在于地位之高低、财富之厚广,只要在其位尽其责也就是圣人,“孝者所当孝,弟者所当弟”[3]1196,认为这也是圣人之所为。至朱熹,他仍然以学至圣人为念,提出了“人须以圣贤为己任”的观点。他说:“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世人多以圣贤为高,而自为卑,故不肯进。抑不知,使圣贤本自高,而己别是一样人;则早夜孜孜,别是分外事,不为亦可,为之亦可。然圣贤秉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贤为己任。”[4]133所以,他主张学者要立志,志学尧舜。可见,学以至圣人就是要立志追求圣贤之人格,实现“始为儒生,终为圣人”的理想。克己去欲,修身以成圣人修身是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大学》云:“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儒学之实质在于“为己”,在于严于修身。理学家主张修身以成圣人正是这种思想的

  延伸。宋儒的修身,方法颇多,可概之为“立诚、存理、去欲”三个方面。周敦颐由“无极而太极”的宇宙本源出发,推及人生、修身,主张以诚为本。他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1]123周敦颐所言道出了诚不仅是宇宙中应有之理,也是圣人之本的道理,主张“修身至圣”。张载也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天所以长久不已之道,乃所谓诚。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故君子诚之为贵”[5]21,不诚则无物。程子说:“诚者实理也”[3]1169,朱熹也认为“诚只是理”而已。理诚合一,立诚存理是修身的前提。同时,理学家强调,修身必须格物致知、克己去欲。因为修身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也是一种知识活动。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至善,克己去欲在于不为物欲所蔽。周子说圣贤可学,学之在于无欲,无欲则静虚动直,可至公溥之境。张载则说“嗜欲累其心”,主张正心去欲而行。程子对此更了当地说“损人欲以复天理”是“圣人之教”。格物致知、克己去欲反映了理学家们变化气质的要求,人只有从气质之性回复到天地之性才能得见“圣人之奥妙”。与天地参,立德以成圣人朱熹说:“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6]20其目的就是强调要“立德以成圣人”,这是“希贤希圣希天”的另一种表达。虽然传统士大夫的人生价值皆以叔孙豹之“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为目标取向,但是,与宋代重振儒家纲常相适应,理学家的人生价值理念发生了转换。这种转换表现为理学家在倡立功、立言的同时,更重“立德”,以期通过立德以成圣人的个人道德完善引领社会价值健康发展、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周敦颐认为天地间“至尊者道”,“至贵者德”;范仲淹高举儒家“名教”之旗,主张“洁白有德义”,提振士风;程、朱赋予道德以永恒天理之义,把“尊德性”作为人们成圣之根本,要求人们按照德性原则来实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以达到“与天地参”的境界。可以说,范仲淹、王安石、“三先生”、“北宋五子”、朱熹及陆九渊等皆以道德著称。他们从“立德”出发,注重道德精神的培养,追求和向往完美之理想人

  格,践行着立德以成圣人的要求。从上所述可知,圣人始终是理学家孜孜以求的理想人格,这是宋代复兴儒学的必然结果。理学的实质就是以追求人生价值、理想人格为目标的道德教育之学。复归三代的社会道德理想就是要建构起合乎儒家纲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这是一个引导社会价值观念发展的顶层设计。(一)复归“三代”是宋代社会的共同心结复归“三代”是宋代理学家及社会上下的向往和追求。李觏说:“昔三代之人,自非大顽顿,尽可以为君子。”[7]282尹洙也有“天子有意三代之治,守臣述上德,广风教”之说。而当王安石主政变法时,“天下之人无不欢喜鼓舞,谓其必能复三代之风,一致太平”[8]133。所以,朱熹总结指出:“国初人便已崇礼义,尊经术,欲复‘二帝三代’之治,已自胜如唐人,但说未透在。直至二程出,此理始说得透。”[4]3085这个“透”,就透在说明了回复“三代”的目的,那就是“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9]53。南宋史浩说:“列圣传心,至仁宗而德化隆洽,至于朝廷之上,耻言人过,谓本朝之治独与三代同风。此则祖宗之家法也。”[10]545可见,回向三代的理想追求,起于国初,兴于仁宗之世,是该时期理学家的共识。为什么宋代仁宗时期会出现回向三代的道德理想追求呢?原因有三:第一,由于“三代”推行德治,是“致诚心以顺天理”的至善盛世,三代君主也都是圣人、仁人。所以,三代不仅为汉儒也为宋儒所肯定和向往的中国古代治理得最好的三个时期。因此,“三代”之治成了宋代社会追求的理想之蓝图,尧、舜的道德人格和以德治国态度也就成了宋代帝王的楷模。第二,在理学家看来,汉、唐虽是盛世,但三代之“道”至此已不继。正如陈亮所指出的那样,“千五百年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以行于天地之间”[11]301。只有到宋,道学家才“讲道兴学”,儒学得以复兴,道统得以传续。也就有了“本朝以儒立国,

  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11]13、“本朝之治独与三代同风”之论。第三,理学家“以天下为己任”社会主体意识的觉醒,回向三代社会理想的在仁宗时期大盛,唱响了对道德理想社会追求的主旋律,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回向三代”的社会变革运动。(二)回向“三代”的道德实践设学兴教、社会变革是宋代社会向往和追求社会道德理想的实践活动,是理学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的表现。在“三代”理想的号召下,理学家们以革新者自任,提出并参与了对社会文化、政治和经济的大规模的革新运动。庆历、熙宁、崇宁年间三次兴学运动开展,皆以经义取士为旨,不仅为宋代社会培养了诸多的经世致用人才,而且强化了儒家道德的宣传与教育,提振了一代士风。所以说,设校兴学既是传承儒家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消解社会颓废之风,重振纲常、拯救危机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因此,进行社会变革是理学家怀抱儒家道德理想,革弊图强的表现。庆历新政以范仲淹、富弼联合所上“条陈十事”疏为纲。十条新政措施,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但却反映了“重名教,以矫衰弊之俗;变苟且,以起百官众职之坠。革会子之滥,明赏罚之信。一切欲整齐法度,以立天下之本,而庶几三代之事”[12]141的通变救弊目的。新政实施一年多,虽已失败告终,但要求改革弊政的思潮,仍然在理学家心中激荡。十多年后,王安石便以崭新的姿态再一次领导了熙宁变法运动。他以《上皇帝万言书》为纲,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13]9为旨,颁布了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经济措施,抑制兼并,发展生产。两次变法,饬吏治,增财富,皆是为了解决现实中最迫切的政治经济问题,以求达到富国强兵、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对此,余英时先生指出:“仁宗朝‘回向三代’的大运动最后归宿于庆历、熙宁的两次变法。理想推动历史在此已获得初步的印证。”[14]290由于北宋初期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太祖朝对士大夫政治地位的提升,使士大夫们

  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越愈明确和坚定,他们对社会改革抱着一种回向三代的期待。这种期待既是功利的,也是道义的,功利和道义的对立只是方法上的对立,在目标追求和实现上,两者殊途同归。因此,可以说,对“三代”社会道德理想向往是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特有品格,它激荡起经久不息、波澜壮阔的爱国潮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一种时代的思潮。有学者认为,在宋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古典爱国主义”[15]155,这种“古典爱国主义”具有比以往更为浓厚的忠君报国的色彩与个性特点。(一)家国同构、忠君报国的新意蕴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家族结构为基础是中国社会的特征之一。宋代理学家在齐家的道德实践中强调,“治家当威严”且“当先严其身”。认为“尽性至命,必本于孝弟。不识孝弟,何以能尽性至命也?”[16]81“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16]80所以,在道德生活中,理学家强调必须明确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在尽伦、尽性中担负起道德的责任。由家庭而家族,欧阳修、苏洵首倡宋代家谱的编制,范仲淹在苏州创办“义庄”,张载、二程对传造家谱和立“宗子之法”好处的宣传,使宋代以“小宗之法”为特征的新的封建家族组织具有了新的特色。家族组织关系的重新建构,宋代家庭的孝亲意识和原则得到了强化。“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广扬名》)宋代理学家所主张的家庭的孝亲原则的扩大,与“忠君”原则的巧妙结合,体现了“齐家与治国”、“爱家与爱国”相统一的品格,这也就是家国同构、忠君报国理念的体现。宋初鉴于武将乱政的教训,统治者转向依靠文人治政,文人成为了宋代官僚机构的主体。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辞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

  也。”[17]384而文人入仕,其途径就是通过参加科举。文人一旦科举及第,便成了“天子门生”。可谓“千载君臣遇”、“寒儒逢景运”他们对君王感激涕零,从而成为了皇权的忠实而坚定的履行者。同时,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录取制度的相对完善与公平,使这些来自社会中下层的“天子门生”感君之情愈加炙热,对王朝始终心存感激。正如范仲淹所言“儒者报国,以言为先”[18]403,“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18]231。后世评价说:“为社稷之固者,莫如范仲淹。”[9]9854理学家在“倍感君恩”、关注国家社稷利益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民生疾苦,投向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漆侠指出,欧阳修疑经取义,把文风、学风、与政风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开风气之先的一代学者,对宋学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19]199。并“为后来的爱国者指出一条道路。这就是,只有通过变革才能改变百年来的积弊;舍此,则是没有出路可言的”[19]216。范仲淹设学兴教、整饬吏治,主导庆历新政;王安石聚天下之财、以利天下之用,领导熙宁变法,就是这种报国理念的践行。可见,理学家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突破了君主和王朝的局限把忠君与变法图强结合起来的“明忠”,具有了新的意蕴。(二)抵御外侮,舍生取义的爱国热情终宋一代,民族关系紧张,边境外患不断,士大夫们勇于担当,抵御外侮,高扬了理想主义的爱国精神。有宋三百余年,北方少数民族的冲击、凌辱不断。由于宋王朝“守内虚外”的举措,导致的是“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败”[13]1的局面。在战争失败、皇帝被虏,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信念在理学家心中燃起熊熊火焰,他们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抵御外侮、舍生取义。面对景德元年的辽国南侵,“社稷之臣”寇准,力排众议,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以振士气。“唯可进尺,不可退寸”,坚决维护国家利益,表现了临危不惧、奋勇担当的爱国精神。北宋末年,金兵攻宋,太学生陈东上书论蔡京等主和派误国,并率太学生二百人伏

  阅宣德门,要求起用李纲,抵抗金军,表现出了当时太学生的爱国热情,显示了太学生的爱国力量。岳飞壮怀激烈,“精忠报国”。陆游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意识,表达出“一寸赤心唯报国”的情怀,期待“王师北定中原日”。南宋末年,为抵抗元兵,文天祥、陆秀夫等宁可粉身碎骨,决不作逆臣贼子。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仁成义,浩气长存。宋史《忠义传》里所记,北宋、南宋亡国,理学家殉国者都不少。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尽忠报国,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黑格尔指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20]122宋代理学家由家及国、成仁成义、百折不饶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其深沉忧患意识的迸发,是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凸显,是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精神的反映。理学家担当天下的道德意识,是理学家以道德——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特征表现,闪烁着宋代道德理想主义的光辉。(一)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体意识宋代重文,儒学复兴,理学家的政治地位明显得到提升。他们在回向三代理想的召唤下,以革新者自任,不仅提出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道德生活大变革的要求,而且积极投身变革的运动中,躬身践行。如:范仲淹有“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的大志。李觏“诵孔子、孟轲群圣人之言,纂成文章,以康国济民为意”[7]296。王安石则是范仲淹之后“第二个要奋起改革当时政治的人物”[21]16,其“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9]10550的思想,充分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勇于变革、敢于担当的主体意识。司马光虽反对王安石变法,但他也有“人以天下安危为念”的主体担当意识。所以,余英时指出:“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

  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14]1理学家这种主体意识的确立是其他意识产生和形成的前提。(二)进退皆忧的社会忧患意识基于儒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的精神,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强烈的进退皆忧的忧患意识,范仲淹是其中的典型。他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18]195范仲淹的进“忧”、退忧,表明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忧国忧民情怀。可以说,这种忧患意识是宋代士大夫共有的心态流露。这种忧患意识表明了他们对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观念的扬弃。因为,他们不管“达”或“穷”、“进”或“退”,一样务实有为,经邦治国。范仲淹三次被贬、王安石二离相位、苏轼一生被贬多次,他们并未消沉,仍心系黎民,勤于政事,忧国忧民,发奋图强。这说明理学家的社会忧患意识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要凝练、深沉,体现的是对人的价值和国家利益、民生利益的终极关怀。(三)至公无私的公天下意识所谓“公天下”,就是要无私心。“公天下”意识是理学家对先秦儒家“天下为公”(《礼记·礼运》)的治政意识向道德意识的转化,是修身与治心的内在统一。李觏说:“天下至公也,一身至私也,循公而灭私,是五尺竖子咸知之也,然而鲜能者,道不胜乎欲也。”[7]277李觏所论,就是要人们克欲、治心、修身,从而做到循公灭私。朱熹更是把公私的念差作为君子小人的分界,他说:“君子小人趋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4]665因此,他主张以天理战胜人欲,人欲尽去,天理流行。在此基础上,理学家还十分强调“公天下”意识的树立与应用。表现为:第一,为君治国要“公天下”。司马光指出的“治国莫先于公”,程颐说的“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和朱熹强调“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这些都是用

  公心治国的要求。第二,用权要“公天下”。石介就宰相的用权提出了“合天下大公”的要求,他说,宰相居庙堂之上,“一言得失系四海之安危,一令臧否系社稷之休戚”,其用权须“合天下大公”,不能“私己而忘国家、顾一身而遗四海”[22]166。第三,用人要“公天下”。司马光指出:“凡人君之要道,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而已”,只要能以公天下之心用人、治国,就能达到野无遗贤,朝无旷官,为善者劝,为恶者惧,上下悦服,朝廷大治,百姓蒙福,社稷永安。理学家之所以倡导“公天下”,原因在于宋代社会的激荡、变化,这种局面使理学家更多地关心国家的命运和社会道德生活的状况,他们强调要加强道德修养,达到“至公无私,大同无我”[3]1172的境界,从而使公天下的意识具有了新的内涵。历史上由“公天下”而形成的“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至今仍然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四)道德自律意识道德自律就是用儒家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是道德内引的体现。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重义轻利”思想所引导的就是道德自律的精神。理学家对“天下为公”思想的弘扬,就是把修身与治心合一,并升华到政治伦理化层面。周敦颐指出:“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1]171周敦颐所说的颜子之乐,是乐在“见其大而忘其小”,乐在“心泰”,乐在超越人生“至贵至富可爱可求”精神追求。这与他“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思想是相通的,他以“莲”的高洁喻中正清直的“君子”品格,体现的就是道德的自律性。范仲淹主张“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司马光一生俭约自守,“于物澹然无所好”;程颐“修身行法,规矩准绳,独出诸儒之表”;“仁者能以

  己体人,故能与万物相通、相贯、相爱,共生共荣”[23]。王安石、包拯、朱熹等都是一身正气、道德自律的典范,表达了“吾欲仁,斯仁至矣”的道德意识的觉醒和道德的自我完善。道德自律意识是鼓舞中华民族追求社会道德理想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五)道德批判意识对社会道德生活进行批判是理学家的一大特点。理学家首先批判的是五代的道德乱象。欧阳修指出:“五代,干戈贼乱之世也,礼乐崩坏,三纲五常之道废,而先王制度文章扫地而尽”[24]141,“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搢缙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24]237以上的这些批判当然是尖锐的,而其目的在于改变五代道德沦丧的局面,重振儒家纲常,光大儒家道德理想主义。而当宋代步入中期,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时候,理学家的批判更多的指向了宋王朝的社会道德生活。欧阳修上“百官图”,讽刺和揭露时相吕夷简用人唯亲、廉耻尽失。王安石批评说:“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矣”,“患在不法先王之政”[13]1。李觏批评说,现之君王“以一身之贵穷天下之爵,以一身之富尽天下之禄,以一身之能擅天下之功。名望望焉唯恐人之先己也”[7]277。要求“君人者不以身为身,以天下之身为身”[7]175,主张贤君治政。而对宋中科举取士的批判更多。王安石就批评地指出,当今科举取士,“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13]6;南宋的叶适也认为“用科举之常法,不是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25]801。理学家对历史、社会的批判,不仅显示出他们的政治主体、道德主体地位的认定,也表明他们具有了敢于“担当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批判意识,为重振儒家伦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总之,理学家以先秦儒家思想为根,以“日用躬行之实”的社会生活为源,尽伦尽

  性践仁,把道德的自我完善、社会理想的实现视为人生的最高需求。他们“依此立

  言建立他们的学术,并且就此实践而领导社会”[26]39,把它作为“解决社会问

  题的社会实践之指导原则”[26]39。宋代道德理想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独

  特的思想个性,这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从中吸取和借

  鉴其积极因素,引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推进今天的道德和社会建设,早

  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献】

  [1]周敦颐.周子全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郭彧.邵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0.[3]王孝鱼.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4]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5]张锡琛.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上海:上海书店,1987.[7]王国轩.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8]邵溥.邵氏闻见录:卷11[M].北京:中华书局,1983.[9]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11]陈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唐武标.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15]郭学信.宋代士大夫文化品格与心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6]朱熹,吕祖谦.朱子近思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7]吴以宁.蔡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8]李勇先,王蓉贵.范仲淹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9]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20](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1]钱穆.宋明理学概述[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22]陈植锷.徂徕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张小敏.儒学复兴的文化成因及其理论形态[J].求索,2013(4).[23]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刘公纯,等.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25]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义[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篇四: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试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复活》析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论文关键词:托尔斯泰《复活》宗教思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情的现实又不断侵蚀和冲击着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托尔斯泰的内心时刻道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的文学作品《复活》深刻而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宗教思想是托尔斯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尤其是其中所折射出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无论是对托尔斯泰研究还是对与他同时期的其他西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研究,都意义重大。为了生动、具体地再现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拟以小说《复活》为例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上帝法则

  “理性,爱叶罪恶卜暴力”。对这个图式中罪恶,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一是用“理性、爱”去挽救;二是用“暴力”去摧毁。当然,不同的人基于自身不同的思想、立场和经历会采取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代文豪的托尔斯泰又持怎样的态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托尔斯泰主义中来。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结合个人、结合俄国和西方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各民族、各时代的社会思想和人生哲学,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对比和选择,最终形成的学说。这个学说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均源自东正教的福音教义,其精神实质也是与原始基督教一脉相承的。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都固守着东正教的福音教义,然而现实却总是在不断地解构,摧毁它。但即便如此,托尔斯泰仍然向前探索着。

  在托尔斯泰主义中,“勿以暴力抗恶”是其基本思想,同时“博爱”的精神也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反对以恶抗恶,另一方面又主张用“人类爱”去宽恕,去感化。托尔斯泰反复声明:“勿以暴力抗恶,决不是任暴行肆虐,而是真正根除暴行和罪恶所用的方法就是理性和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由此使得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特殊方式。

  “勿以暴力抗恶”和“人类爱”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道德学说的重要方面。对于“勿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自己也做了如下的阐释:“暴力产生暴力,避免暴力的唯一手段只有不参加暴力。要使人们摆脱恶劣的社会制度,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禁止暴力。”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反对主张用暴力的革命者,而对那些道德改善的人倍加赞赏。他塑造的众多的革命者,虽然赋予他们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但托尔斯泰只肯定那些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如革命者“西蒙松”就是其中最明显的表现者之一。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自己也形成了一种“宗教性学说”,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活的,根本没有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是死的和无机物体无非是我的所不能理解的一个宏大的有机体的某些部分而已。因此人作为这个大有机体的小部分,其任务维护……生命……他认为消灭活物是犯罪,才反对战争和死刑,不但反对用任何方式杀人,甚至反对屠宰牲畜”。关于婚姻,作者认为西蒙松推崇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之所以与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出于内心的激情,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帮助她,减轻她的厄运。另一个人是农民出身的革命者纳巴托夫,他自称是“共产主义者”,但主张的却是“改良主义”道路。他认为“革命不应当摧毁整个大厦,只应当把这个美丽、坚固、宏伟,为他所热烈喜爱的古老大厦的内部任务换个方式分配一下罢了。肯定地说,这样的革命者是不彻底的,改良的道路就如昙花一现,匆忙而又短暂。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过:“托尔斯泰的思想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他主张的不以暴力抗恶也是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人们虽无法抹杀这个学说的局限性,但是,不以暴力抗恶并不表示不抗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托尔斯泰算是一个理想的革命者,他否定现存的以暴力(不仅指武力,更多的指强权、邪恶等政治行为)为中心的世界法则而确立了建立在现实观照和理论阐述基础上的“上帝法则”即“爱的法则”。

  二爱的法则

  “爱的法则”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总的说来,托尔斯泰所主张的“博爱”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只有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那么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宗法制社会就会出现。这是托尔斯泰一生苦苦探索的理想。他认为,要推倒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彼此阻碍的高墙,唯一的办法就是人们都从“爱”出发。一方面,贵族老爷减少对农民的剥削,少收地租,或者放弃私有财产,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另一方面,农奴也“不以暴力抗恶”。如此,

  他们之间便可以和睦相处。写于作者晚期的《复活》已充分地体现出托尔斯泰已经由贵族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小说的第二部分集中写聂赫留朵夫处理“土地”的问题。尽管从结果来看,聂赫留朵夫的种种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他的所作也无法让人们理解。然而在处理过程中,托尔斯泰却认识到,人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人民仅有的能够用来养家活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他借聂赫留朵夫之口:“只有消灭土地私有,土地才不会像现在这样荒废”“现在那些地主就像狗霸马槽一样,既不会让种的人来种,自己也不会耕耘土地。”在这里,托尔斯泰深刻的揭露了土地占有制的实质。他从“爱”的基地出发,力图来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从中也体现出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一条爱的探索之路。

  不仅如此,爱的学说在不断地延伸着它的基本含义:一切从“爱”出发。“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等救世良方都在“宗教”的大题目下衍生开来。“主的旨意,,就是让我们相亲相爱。我们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追寻“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大国世界—天国。

  托尔斯泰不仅用“爱”去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接下去还力图用“爱”让每个人实现自生的道德完善。用“爱”去宽恕一切的罪恶。在《天国在你的心中》一文里,托尔斯泰明确提出:“只要人人开始尽其天职。只要人人开始照着其内心中的良知生活,那样,一切的心灵都在渴望着的‘天国’,不久就会到了……”内心中的良知又指什么呢?这就是原始基督教教义中的各种教条。一言以敝之,即“爱”的法则。原始基督教教义宣扬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应该通过忏悔把心奉献给上帝,而不是强调牺牲和烦琐的礼仪、上帝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遵照原始基督教教义来立足于现实。然而,现实中的一切却在无情地摧毁他所构造的梦想。托尔斯泰在寻找它的精神拯救之路。《复活》中体现出的腐朽的国家制度,虚伪的教会制度,不平等的一切因素都在解构托尔斯泰的“爱”的法则。托尔斯泰开始走向他的精神拯救之路。三精神拯救之路

  随着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以西方资本和俄国宗法制农民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不断冲突。托尔斯泰的思想也因此出现了以文化冲突为核心的严重危机。一方面反对俄国的政府教会,另一方面反对西方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长久的现实探索而不得出路之后。在用一切西方哲学和科学学说都无能解释和摆脱这种莫名的仿徨和恐惧之后,托尔斯泰终于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启示下找到了潜藏在他的灵魂和意识深处的情结所在,即“对上帝的虔诚和热爱”。这是俄罗

  斯民族所特有的俄罗斯精神。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冲突、现实的冲击、思想的变化使得托尔斯泰相信上帝。上帝指引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于是在《复活》里托尔斯泰在“博爱”的前提下,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新药,让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忏悔”和“宽恕”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托尔斯泰企图通过两人的复活来体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我完善,让“爱”在人物身上充分体现。然而现实却并没有让他实现这个愿望。在此,我们不能不说是现实的虚伪让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也不能不说是现实的伪基督教义歪曲,裹读了原始基督教教义,使得托尔斯泰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托尔斯泰只能从《福音书》中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可是现实总在抹杀这个真理。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思想被现实无情地毁灭更痛苦的呢?是的,痛苦也罢,托尔斯泰始终没有退缩。他公然地反对世俗的教会,反对虚伪的、庸俗的和形式化的宗教仪式。他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我们的上层社会”的泛指,,辛辣地揭露道:“我们都是弟兄,可是我却拿了薪傣去宣传一种我自己并不相信的伪基督教义。我拿了薪傣,当着牧师和主教,在一个对人们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欺骗人们。”托尔斯泰用《复活》第39章的“礼拜”仪式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伪基督教义的虚伪。作者看来本应庄严,肃穆的仪式过程却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本应虔诚崇拜的信徒却便得滑稽可笑。事实上,他的所做的一切正是基督教所禁止的读神法术,所有这些用基督教名义干出来的事情正是对基督教本人的嘲弄。托尔斯泰在《复活》里,以精神宗教的名义公开背弃教会,甚至对发送《圣经》却不得真谛的牧师嗤之以鼻,同时得出“基督教不是神仙学,而是对于生活的最新理解”。所谓最新理解,也就是说,信仰只存在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上帝”,他认为上帝以何种形式存在只在于个人的理解。他否认传统基督教所决定的上帝存在,也就是说,他不把上帝理解为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主宰即物质的而是理解为赋予所有生命以“意义”的某种精神事物;或者说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共同遵守的一种法,即“爱”。于是,我们发现这似乎又回到了“爱的法则”上来。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在《复活》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道德自我完善来宣扬他的博爱精神。在《复活》中宣扬他的宗教哲学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他不断地撕掉罩在国家教会,法律,道德之上的庄严而虚伪的面纱,不断地阐述着生活给予我们的新理解。

  人是矛盾的共同体,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理性与情感的碰撞,真理与谬论的对立。人,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就不可能不牵涉到矛盾中去。因为存在矛盾,也因为人总是企图去解决矛盾,所以痛苦也就难免。托尔斯泰并非圣贤,在屡屡出现的矛盾中他感到了苦闷,他的一生就是想为他们寻找人间的伊甸园—小国寡民,清欲无为的宗法制庄园里的完满的理想生活之路。因此,他反对沙皇和教会,反“文明”与“进步”,反对裹读原始宗教界的伪宗教。他从《福音书》中找答案,并由此开始他的救世良方。但是,一切可行吗?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激烈地抨击与揭露,而另一方面却是对恶的不抵抗。在他的作品中,他抨击和反抗的余音,不是号召农民起来与罪

  恶制度作斗争的密锣紧鼓,而是软弱无力的宗教说教和幻想中企求解决矛盾的陈词的喋喋不休声。现实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无效性。可是,托尔斯泰仍然将“爱”的学说不断延伸,赋予爱神奇的力量。他让爱来惩罚人,代替上帝惩罚安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他让爱来救人,彼埃尔与法国将军对视的一霎那,挽救了他的生命。他还让爱来使人获得新生,聂赫留朵夫在宗教五条诫训中找到生活的真义,玛丝洛娃实现了灵魂的复活。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看:一方面,这种爱无疑地体现着人性“善”的一面;另二方面,这种爱又忽略人性“恶”的一面。这两方面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它们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拉锯式的斗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疑问:“代表着不同方向的问题我们能否用同样的一种方式去解决呢?”托尔斯泰用“博爱”的宗教思想去探求道路,指出不仅爱自己,爱别人,还要爱仇敌,爱一切“恶”的东西。客观地说,托尔斯泰的爱的学说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原则,缺乏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走到了一个极端。《复活》中他所进行的种种宗教宣传与说教也在此有了一个不太合理的解释。对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大概托尔斯泰基于宣扬他的博爱精神,以一种“道德”方式来代替“暴力”的方式。这是他个人的理想而已。至于哪种方式合适就必须针对革命的性质而言。当然,及至今日,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思维过程,这其中有比较,有选择,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

  四结语

  概言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托尔斯泰的天国是乌托邦。他的理想是空想,他的宗教是麻醉剂。所以,他的一生永陷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纵使如此,当说到托尔斯泰我们仍然无法止住对他的敬仰与崇拜。因为他的一生在不断地为人类进行着精神探索。他所作的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翻版和再现,它还包含着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时间的远去,伴着社会的发展及其个人思想的不断更新,托尔斯泰对于自己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进行着探索与反思。这其中有着肯定,有着否定,有着肯定与否定的不断交锋。到了晚年,托尔斯泰甚至消解基督教,否定《福音书》中的经典。他的宗教思想由道德完善过渡到普泛化的人道精神。扬弃其世俗外壳(如仪式、教会等),对教会正统观念加以批判,最终达到解构神学体系的基督教的目的。这个过程依然充满着艰辛与痛苦,活解自身,可是他又不能不这样做,因为客观地对待文化和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态度

篇五: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赏析

  梭罗是废奴主义者,他一生支持废奴运动,当时写了许多作品,其中《没有规则的生活》《论公民的不服从义务》引起很大反响,而《瓦尔登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更大的讨论,其思想价值和实用价值却在后世被人挖掘,在19世纪,梭罗提出的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理念非常超前,值得后世进行研究和学习[1]。

  一、《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瓦尔登湖》于19世纪上半叶问世,当时19世纪的美国正在逐步转向工业化,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高价值商品被产出,让当时的人们应接不暇,不断地疯狂追求物质,使得追求享乐逐步成为主流,导致森林等自然资源很快消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人们不断地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时,并没有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被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的逐步减少,会严重威胁人类生活。梭罗在这时搬到了瓦尔登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无论是季节交替、景色变化,还是蚂蚁斗争、虫鸣鸟叫都有优美的描写,《瓦尔登湖》不只是记录了湖边生活,还记录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表达了自己对如何活着的思考。在工业带来的巨额财富面前,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追求拜金和享乐真的是人们的精神追求么?文中,梭罗描绘了非常简单的生活环境,鼓励人们追求简约、宁静、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表明了工业的快速发展是需要强大自然资源作为后盾;大量的掠夺,破坏原始自然环境,会破坏生态平衡。

  作者和这个时代背道而驰,并没有追逐物质上的奢靡,而是转而投入昔日的乡村生活,体会过去农业时代的美好。与此同时,该本著作同时也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阐述理想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二、《瓦尔登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反对商业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瓦尔登湖》文中,梭罗摒弃商业化的生活,展示纯洁、简单的生活方式,用自己在瓦尔登湖边生活的方式向大众描绘了另一种理想生活方式。

  梭罗发现,人们越来越狂热地追求物质和金钱,这样商业化的价值观不断成为主流,正在渗透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人们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放弃了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而商业发展需要巨大的自然资源作基础,即商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大范围的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甚至不可恢复。梭罗在本书中反对商业化生活,厌恶商业化破坏了自然环境,追寻干净、纯净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生活,并认为这样才能净化灵魂,坚定信仰。

  梭罗创造出的树木、花草、鸟、鱼都包含了温情,人可以同自然和谐相处,默契共存。梭罗居住在自然环境中,没有任何负担,没有人压迫,没有对于名利欲望的追逐,人的身体和心灵都是轻松的,人的精神和灵魂都是干净的。梭罗认为人与动物都有灵魂,动物不是无生命无情感的物质,梭罗每日观察动物,不伤害动物,伴随着实践的推移,动物接受了梭罗的存在;梭罗融合在自然环境中,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状态与当时社会主流推崇的商业化物质化是相反的,在19世纪,这个理念不被很多人接受。而在今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决定人类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反对工业化

  19世纪,美国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涌现出新产品,这些产品为人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并不断提高了美国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享受物质水平提高带来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开始改变,不断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信仰已被抛弃。追求和享乐成为主流,导致了自然资源被大肆掠夺,自然环境被大面积侵占、利用。

  梭罗观察这一现象,并且深入思考这一现象的成因,梭罗批评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人类不断发展的同时,没有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人们以为大自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没有发现,人类依托自然环境而生存。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让人与自然的天平失衡,人类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导致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瓦尔登湖》中有一篇文章“声音”,在文中,梭罗把工业化比作铁马,铁马的到来破坏了小镇平静的生活,也破坏了原本的生态平衡。梭罗表达了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并不能让人感到幸福,放弃自己的精神信仰是最不自由的表现。

  (三)反对物质追求,追求精神富足

  在阅读《瓦尔登湖》中,不难发现,梭罗不赞同人们要过度地追求物质生活。如果拥有了大量的过多的物质生活,人们对财富就会产生更大的欲望,更加追逐物质生活,如此循环,沦落为钱的奴隶。如果人的一生都在追逐金钱、物质,享受物质带来的社会地位,那么他们并没有得到救赎,相反,他们会一辈子沦为金钱的奴隶,只要没有足够的金钱,他们就会心慌,恐惧。

  梭罗认为人活着只追求物质财富,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虽然有的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但他们在精神上都是穷人,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这个怪圈。梭罗认为市场上的奢侈品,并不能带来舒适的生活,还会阻碍人类文明发展,让社会发展倒退,梭罗倡导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的生活方式,反对过度挖掘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在19世纪,梭罗的生活理念不被大众所接受,人们为了物质生活,不断地摧毁自然资源,把自然资源转化成商品进行售卖,在过度追求和享乐过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这种思想理念的超前,让梭罗的《瓦尔登湖》更具有研究价值。

  (四)现实主义

  现今,人类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生活,都非常重视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提倡可持续发展,做到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绿色生活和环保理念都与梭罗在《瓦尔登湖》一文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相同。

  近些年,农家乐盛行,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高度集中的工业化、电子化生活感到疲倦,在节假日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原始的、贴近自然生活的农家乐作为休闲娱乐。现在,不少人在购买住宅的时候,把小区绿化率作为重要参考标准之一,许多人从市中心搬到了郊区,有些人把郊区的别墅作为家的首选,这样选择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人们更愿意居住在自然环境好的地区,第二,人们不喜欢市中心高度集中的商业化生活。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生活依赖于自然资源,对自然环

  境的选择已作为生活首选,而且这一趋势正在逐渐盛行海内外,这表明《瓦尔登湖》中的生活不是像《桃花源记》中的那样虚幻,而是贴近人的生活,贴近现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瓦尔登湖》这部散文集充分展示梭罗认为的理想主义生活,文中多次展示了简单、自由、纯净的生活,描写自然环境、鸟、鱼虫等,强调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后果,反对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反对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并对追求物质生活和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批判,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并表示人要融入自然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掠夺自然环境的宝藏。《瓦尔登湖》展现了梭罗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即在与自然环境大量的接触后,融入自然生活,并做到和谐共处。《瓦尔登湖》这本书带有大量理想主义色彩,通过文中描写瓦尔登湖的景色,和作者同自然环境的相处中表达对在自然环境的热爱,启示人们要追求精神生活。

篇六: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托尔斯泰复活宗教思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

  试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复活》析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论文关键词:托尔斯泰《复活》宗教思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情的现实又不断侵蚀和冲击着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托尔斯泰的内心时刻道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的文学作品《复活》深刻而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宗教思想是托尔斯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尤其是其中所折射出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无论是对托尔斯泰研究还是对与他同时期的其他西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研究,都意义重大。为了生动、具体地再现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拟以小说《复活》为例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上帝法则

  “理性,爱叶罪恶卜暴力”。对这个图式中罪恶,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一是用“理性、爱”去挽救;二是用“暴力”去摧毁。当然,不同的人基于自身不同的思想、立场和经历会采取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代文豪的托尔斯泰又持怎样的态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托尔斯泰主义中来。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结合个人、结合俄国和西方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各民族、各时代的社会思想和人生哲学,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对比和选择,最终形成的学说。这个学说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均源自东正教的福音教义,其精神实质也是与原始基督教一脉相承的。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都固守着东正教的福音教义,然而现实却总是在不断地解构,摧毁它。但即便如此,托尔斯泰仍然向前探索着。

  在托尔斯泰主义中,“勿以暴力抗恶”是其基本思想,同时“博爱”的精神也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反对以恶抗恶,另一方面又主张用“人类爱”去宽恕,去感化。托尔斯泰反复声明:“勿以暴力抗恶,决不是任暴行肆虐,而是真正根除暴行和罪恶所用的方法就是理性和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由此使得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特殊方式。

  “勿以暴力抗恶”和“人类爱”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道德学说的重要方面。对于“勿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自己也做了如下的阐释:“暴力产生暴力,避免暴力的唯一手段只有不参加暴力。要使人们摆脱恶劣的社会制度,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禁止暴力。”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反对主张用暴力的革命者,而对那些道德改善的人倍加赞赏。他塑造的众多的革命者,虽然赋予他们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但托尔斯泰只肯定那些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如革命者“西蒙松”就是其中最明显的表现者之一。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自己也形成了一种“宗教性学说”,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活的,根本没有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是死的和无机物体无非是我的所不能理解的一个宏大的有机体的某些部分而已。因此人作为这个大有机体的小部分,其任务维护……生命……他认为消灭活物是犯罪,才反对战争和死刑,不但反对用任何方式杀人,甚至反对屠宰牲畜”。关于婚姻,作者认为西蒙松推崇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之所以与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出于内心的激情,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帮助她,减轻她的厄运。另一个人是农民出身的革命者纳巴托夫,他自称是“共产主义者”,但主张的却是“改良主义”道路。他认为“革命不应当摧毁整个大厦,只应当把这个美丽、坚固、宏伟,为他所热烈喜爱的古老大厦的内部任务换个方式分配一下罢了。肯定地说,这样的革命者是不彻底的,改良的道路就如昙花一现,匆忙而又短暂。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过:“托尔斯泰的思想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他主张的不以暴力抗恶也是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人们虽无法抹杀这个学说的局限性,但是,不以暴力抗恶并不表示不抗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托尔斯泰算是一个理想的革命者,他否定现存的以暴力(不仅指武力,更多的指强权、邪恶等政治行为)为中心的世界法则而确立了建立在现实观照和理论阐述基础上的“上帝法则”即“爱的法则”。

  二爱的法则

  “爱的法则”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总的说来,托尔斯泰所主张的“博爱”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只有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那么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宗法制社会就会出现。这是托尔斯泰一生苦苦探索的理想。他认为,要推倒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彼此阻碍的高墙,唯一的办法就是人们都从“爱”出发。一方面,贵族老爷减少对农民的剥削,少收地租,或者放弃私有财产,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另一方面,农奴也“不以暴力抗恶”。如此,

  他们之间便可以和睦相处。写于作者晚期的《复活》已充分地体现出托尔斯泰已经由贵族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小说的第二部分集中写聂赫留朵夫处理“土地”的问题。尽管从结果来看,聂赫留朵夫的种种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他的所作也无法让人们理解。然而在处理过程中,托尔斯泰却认识到,人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人民仅有的能够用来养家活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他借聂赫留朵夫之口:“只有消灭土地私有,土地才不会像现在这样荒废”“现在那些地主就像狗霸马槽一样,既不会让种的人来种,自己也不会耕耘土地。”在这里,托尔斯泰深刻的揭露了土地占有制的实质。他从“爱”的基地出发,力图来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从中也体现出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一条爱的探索之路。

  不仅如此,爱的学说在不断地延伸着它的基本含义:一切从“爱”出发。“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等救世良方都在“宗教”的大题目下衍生开来。“主的旨意,,就是让我们相亲相爱。我们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追寻“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大国世界—天国。

  托尔斯泰不仅用“爱”去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接下去还力图用“爱”让每个人实现自生的道德完善。用“爱”去宽恕一切的罪恶。在《天国在你的心中》一文里,托尔斯泰明确提出:“只要人人开始尽其天职。只要人人开始照着其内心中的良知生活,那样,一切的心灵都在渴望着的‘天国’,不久就会到了……”内心中的良知又指什么呢?这就是原始基督教教义中的各种教条。一言以敝之,即“爱”的法则。原始基督教教义宣扬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应该通过忏悔把心奉献给上帝,而不是强调牺牲和烦琐的礼仪、上帝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遵照原始基督教教义来立足于现实。然而,现实中的一切却在无情地摧毁他所构造的梦想。托尔斯泰在寻找它的精神拯救之路。《复活》中体现出的腐朽的国家制度,虚伪的教会制度,不平等的一切因素都在解构托尔斯泰的“爱”的法则。托尔斯泰开始走向他的精神拯救之路。三精神拯救之路

  随着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以西方资本和俄国宗法制农民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不断冲突。托尔斯泰的思想也因此出现了以文化冲突为核心的严重危机。一方面反对俄国的政府教会,另一方面反对西方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长久的现实探索而不得出路之后。在用一切西方哲学和科学学说都无能解释和摆脱这种莫名的仿徨和恐惧之后,托尔斯泰终于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启示下找到了潜藏在他的灵魂和意识深处的情结所在,即“对上帝的虔诚和热爱”。这是俄罗

  斯民族所特有的俄罗斯精神。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冲突、现实的冲击、思想的变化使得托尔斯泰相信上帝。上帝指引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于是在《复活》里托尔斯泰在“博爱”的前提下,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新药,让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忏悔”和“宽恕”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托尔斯泰企图通过两人的复活来体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我完善,让“爱”在人物身上充分体现。然而现实却并没有让他实现这个愿望。在此,我们不能不说是现实的虚伪让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也不能不说是现实的伪基督教义歪曲,裹读了原始基督教教义,使得托尔斯泰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托尔斯泰只能从《福音书》中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可是现实总在抹杀这个真理。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思想被现实无情地毁灭更痛苦的呢?是的,痛苦也罢,托尔斯泰始终没有退缩。他公然地反对世俗的教会,反对虚伪的、庸俗的和形式化的宗教仪式。他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我们的上层社会”的泛指,,辛辣地揭露道:“我们都是弟兄,可是我却拿了薪傣去宣传一种我自己并不相信的伪基督教义。我拿了薪傣,当着牧师和主教,在一个对人们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欺骗人们。”托尔斯泰用《复活》第39章的“礼拜”仪式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伪基督教义的虚伪。作者看来本应庄严,肃穆的仪式过程却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本应虔诚崇拜的信徒却便得滑稽可笑。事实上,他的所做的一切正是基督教所禁止的读神法术,所有这些用基督教名义干出来的事情正是对基督教本人的嘲弄。托尔斯泰在《复活》里,以精神宗教的名义公开背弃教会,甚至对发送《圣经》却不得真谛的牧师嗤之以鼻,同时得出“基督教不是神仙学,而是对于生活的最新理解”。所谓最新理解,也就是说,信仰只存在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上帝”,他认为上帝以何种形式存在只在于个人的理解。他否认传统基督教所决定的上帝存在,也就是说,他不把上帝理解为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主宰即物质的而是理解为赋予所有生命以“意义”的某种精神事物;或者说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共同遵守的一种法,即“爱”。于是,我们发现这似乎又回到了“爱的法则”上来。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在《复活》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道德自我完善来宣扬他的博爱精神。在《复活》中宣扬他的宗教哲学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他不断地撕掉罩在国家教会,法律,道德之上的庄严而虚伪的面纱,不断地阐述着生活给予我们的新理解。

  人是矛盾的共同体,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理性与情感的碰撞,真理与谬论的对立。人,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就不可能不牵涉到矛盾中去。因为存在矛盾,也因为人总是企图去解决矛盾,所以痛苦也就难免。托尔斯泰并非圣贤,在屡屡出现的矛盾中他感到了苦闷,他的一生就是想为他们寻找人间的伊甸园—小国寡民,清欲无为的宗法制庄园里的完满的理想生活之路。因此,他反对沙皇和教会,反“文明”与“进步”,反对裹读原始宗教界的伪宗教。他从《福音书》中找答案,并由此开始他的救世良方。但是,一切可行吗?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激烈地抨击与揭露,而另一方面却是对恶的不抵抗。在他的作品中,他抨击和反抗的余音,不是号召农民起来与罪

  恶制度作斗争的密锣紧鼓,而是软弱无力的宗教说教和幻想中企求解决矛盾的陈词的喋喋不休声。现实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无效性。可是,托尔斯泰仍然将“爱”的学说不断延伸,赋予爱神奇的力量。他让爱来惩罚人,代替上帝惩罚安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他让爱来救人,彼埃尔与法国将军对视的一霎那,挽救了他的生命。他还让爱来使人获得新生,聂赫留朵夫在宗教五条诫训中找到生活的真义,玛丝洛娃实现了灵魂的复活。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看:一方面,这种爱无疑地体现着人性“善”的一面;另二方面,这种爱又忽略人性“恶”的一面。这两方面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它们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拉锯式的斗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疑问:“代表着不同方向的问题我们能否用同样的一种方式去解决呢?”托尔斯泰用“博爱”的宗教思想去探求道路,指出不仅爱自己,爱别人,还要爱仇敌,爱一切“恶”的东西。客观地说,托尔斯泰的爱的学说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原则,缺乏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走到了一个极端。《复活》中他所进行的种种宗教宣传与说教也在此有了一个不太合理的解释。对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大概托尔斯泰基于宣扬他的博爱精神,以一种“道德”方式来代替“暴力”的方式。这是他个人的理想而已。至于哪种方式合适就必须针对革命的性质而言。当然,及至今日,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思维过程,这其中有比较,有选择,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

  四结语

  概言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托尔斯泰的天国是乌托邦。他的理想是空想,他的宗教是麻醉剂。所以,他的一生永陷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纵使如此,当说到托尔斯泰我们仍然无法止住对他的敬仰与崇拜。因为他的一生在不断地为人类进行着精神探索。他所作的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翻版和再现,它还包含着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时间的远去,伴着社会的发展及其个人思想的不断更新,托尔斯泰对于自己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进行着探索与反思。这其中有着肯定,有着否定,有着肯定与否定的不断交锋。到了晚年,托尔斯泰甚至消解基督教,否定《福音书》中的经典。他的宗教思想由道德完善过渡到普泛化的人道精神。扬弃其世俗外壳(如仪式、教会等),对教会正统观念加以批判,最终达到解构神学体系的基督教的目的。这个过程依然充满着艰辛与痛苦,活解自身,可是他又不能不这样做,因为客观地对待文化和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态度

篇七: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主义与象征艺术

  安徒生童话的理想主义与象征艺术

  关键词:安徒生童话理想主义象征艺术

  摘要:安徒生早期的创作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表现在其作品中则是主题的理想化倾向,与之相应的是形式上的理想化。从其最具代表性的几篇经典童话作品来看,更是以象征艺术承载着理想主义。可以断言:安徒生童话正是以象征手法为载体,表现出理想主义的特征。

  一

  不可否认,安徒生早期创作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很深,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因而他的创作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作品有明显的理想色彩。

  首先是主题的理想化倾向。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小克劳斯相比大克劳斯生活不富裕,他只有一匹马,而且还死于残忍的大克劳斯之手,然而他勤劳,虽然被迫为大克劳斯干活,心中却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并且为了自己摆脱贫困而依靠劳动和智慧在努力追求;他也善良,尽管祖母对他并不好,但她的死仍然让他难过;他乐于助人,在帮助农夫的同时,也使自己富有起来。大克劳斯因为比小克劳斯富有,便不公平地占有小克劳斯的劳动,他很贪婪,最终落得自寻死路的下场。在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形态里,勤劳、善良,然而缺乏生产生活资料的穷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很难的,而富有的人依靠自己的财富、地位、权势和贪得无厌的聚敛,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富裕,活得会更加有滋有味。然而作者却凭借自己美好的想象,改变了现实,让他心中的好人获得了幸福。(《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其次是表现形式的理想化。民间文学一般地具有理想化的成分,如中国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日本的蒲岛太郎的故事等。作者在创作中借鉴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或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或以曲折多变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或在事件本身蕴涵象征的意义等等,都包含着理想主义的因素。

  《豌豆上的公主》中,一粒豌豆上面堆起二十床垫子和二十床被子,公主睡在上面,居然弄得全身发紫,这在现实中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不过这正是王子理想中的真正的公主。

  一个退伍的士兵经过几次战争之后现在要回家了,他怎么也想不到大笔的财富和一件法宝居然归他所有,然而他得了那只神奇的打火匣和丰厚的财富,并且随之得到了朋友,不过他的财富挥霍一空之时,他的朋友也随之而去;当他做着成为国王乘龙快婿的美梦时,他却成了等待上绞架的阶下之囚;不过最终结局是他被老百姓拥戴为新的国王,公主成了他的王后。(《打火匣》)

  安徒生的童话主题之一是歌颂爱与美,《小意达的花儿》就是一个代表。《小意达的花儿》是一篇含义深刻而丰富的童话,是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创作出来的令人越读越觉有味的作品。“花儿”是美的象征体,小意达对花儿的精心呵护是爱的表现,王宫里的花儿和平民的花儿接吻和互道晚安,是平等友爱的象征,在作者看来,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因而可歌可泣,美是永恒的,美好的事物是不灭的,花儿说“明年夏天,我们就可以又醒转来,活得更美丽”,就体现了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与小意达葬花并希望她们在夏天长成更美丽的花朵,都是作者理想主义的反映。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分别代表着各自的群体,也都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作品的构思整体建立在小意达的梦幻之上,以美丽温暖的梦境对比丑恶冷酷的现实,这同样是象征艺术的运用,而梦境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理想的寄托。

  二

  作者的几篇经典童话作品更是以象征艺术承载着理想主义。《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形体娇小,虽然美丽却过于弱小,她遭受种种坎坷,然而她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帮助他人,她是那样的善良可爱。她热爱光明,向往太阳下的生活,她憧憬温暖的国度和大自然美丽的景致。从拇指姑娘身上不难看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品质和他们的遭遇,从作品的光明的结局,不难感受到作品中理想主义的气息。《皇帝的新装》在揭示人类所具有的虚荣、愚蠢和虚伪等缺点之时,它是以象征的手法,泛指人类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即人性中共有的`缺点和弱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现实性很强,它以小姑娘冻死在除夕之夜的典型情节,深刻揭露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毫无疑问它是现实主义的;然而作者“将真实性和幻想高度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幻想境界”{1}。作者描写小姑娘的幻觉,其情景与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读者也随之进入一个幻想境界,特别是小姑娘随着祖母的飞升,更把我们的视线带入幸福的天国,这不是作者的理想主义在起作用吗?《没有画的画册》的“第二十八夜”写一只掉队的孤雁从曙光中汲取了力量,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孤独地奋飞,这里的象征意蕴正如丹麦奥登塞大学安徒生研究中心主任约翰·迪米留斯所云:“这说明一个个体如何冲破自己的环境,并在这种冲破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去寻找自己的道路。”{2}《影子》的构思非常奇特,影子逐渐代替了主人,并把主人最终逼向断头台。这个情节是荒诞的,然而它有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它能激起读者的思索,它反映着辩证的思想,它更象征着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的运动、变易的现象。反观这一普遍现象会给人类一些启示。一个附庸,一旦获得了知识,思想得到了解放,就有力量“从奴役中赎回我的自由”,并且成为自己的主人。《丑小鸭》整个故事的构造是建立在象征的基础上的。丑小鸭不幸出生在养鸡场里,由于它的与众不同而遭歧视、被欺侮、受践踏,甚至濒临死亡,然而当它蜕去“旧我”的形式,羽毛丰满化成天鹅之时,它展翅飞翔于云天,终于找到它的归宿。了解安徒生的读者很容易从它身上联想到作者的生活遭遇和他的艺术之路,事实上“丑小鸭”也正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写照。约翰·迪米留斯说:“显而易见,这是一篇会使你认为是安徒生自己生平写照的故事。……这是一篇关于艺术家如何通过苦难和磨练,如何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奋斗,直到读者最后能够理解他、接受他、欣赏他的观点的故事。”{3}这话很有见地。“丑小鸭”变成天鹅有其现实的基础,“只要你是天鹅蛋,就是生在养鸡场里

  也没有什么关系”{4}。可现实中许许多多的“丑小鸭”却被无情地扼杀在摇篮里,就因为他的“丑陋”、“古怪”和奇异,像作者这样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冲出卑微,成为世人称道的杰出艺术家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丑小鸭》是以现实主义的素材,融合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体现了理想主义的精神。无独有偶,《海的女儿》也是以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为载体,通过小人鱼渴望改变形体,脱离冰冷的海洋世界,走向温暖的人类世界,得到倾慕的王子的爱情,但最终为了她所挚爱的王子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甚至化作泡沫,化为无形的空气的精灵这样一个诗化的美丽动人的故事,小人鱼的形体蜕变,寄托着为了得到自己理想的追求,要做出不惜舍弃一切的牺牲的涵义,也表明完善自身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而她化作空气的精灵飞向太阳、飞向天国,从人类世界飞向精神世界,并且最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5},象征着一个人(一个艺术家)只有像小人鱼那样朝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努力、奋斗、做出牺牲,不断地以新我取代旧我,使自身不断地升华,最终必然走向永恒,达到不朽。这便是作者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以艺术的形式,回顾自己的艺术创作经历,为自己做的总结,也是为其他想要成为不朽的人指出的一条必由之路。

  三

  对于安徒生的艺术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或者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还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这并非本文讨论的要点所在,就其童话创作而言,或侧重在现实主义,或侧重在浪漫主义,或是二者的结合,这都是事实。然而国内论者见仁见智,颇有些异议:“他(安徒生)对于浪漫主义者所憧憬的那种中世纪的生活却不感兴趣”{6};“安徒生不仅在语言的风格上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而且在他作品的内容上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7};而韦苇教授却认为安徒生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8}认识不一,谁是谁非,自有公论。胡尹强先生说:“幻想模式(童话模式也是属于幻想模式)和完美模式,是浪漫主义的两种基本创造方法模式。”{9}据此可以这样认为,童话当属于浪漫主义的文体。如果说现实主义着眼于现实人生,反映的是昨天和今天的生活的本来面目,那么浪漫主义作品则塑造理想化的人物,表现幻想中的明天的情景。所以说,浪漫主义者必然是理想主义者,“应该把作家创作中的艺术观同作品主人公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性格特点严格区别开来。”{10}这里很显然地把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等同起来了。事实上,安徒生在他的主要童话作品中或讽刺统治阶级的荒唐、愚蠢,揭露他们的无耻、昏庸,抨击他们的奢侈、残忍,或反映社会的不合理,表现现实的黑暗,描写人民大众的困苦,但笔者认为作者即便用现实的素材,也不妨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从童话作品“补偿原则”来看,童话的幻想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儿童文学作家用童话的幻想来“实现”儿童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幻想的结果是对现实人生缺憾的补偿,幻想出的情景体现了童话作家的人生理想。所以,安徒生童话正是以象征手法为载体,表现出理想主义的特征。

篇八: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性解放的先锋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是女性理想主义者特别是奋斗者她们并不是随时准备着情愿为爱牺牲而是宁愿为发现与男性相处的更满意方式的可能性而生存

  理想主义者特征

  理想主义者特征理想主义者的兴趣:多数理想主义者对买卖行为缺乏兴趣,很多人会追求自然科学领域的事业。他们通常会选择同语言文字打交道,并希望直接或间接的与他人交流。理想主义者非常容易被文学作品所感染,并倾向于以这种天生的易感性来解释它,喜欢任何形式的虚构性描述――故事、诗文、传说、神话,都能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力量。理想主义者并不局限于对文学的研究上,理想主义者高度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精神康复方面,他们能够在精神健康服务方面得到极大的满足,习惯于选择其中最人道主义的方法,提供服务咨询。他们不惜任何努力使人们具备良好的自我感觉,并热心于道德、对正误的判断,而不是培养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理想主义者和护卫者型的人都是道德守卫者,但前者关心的是幸福,后者关心的是正义。他们在工作中,有个非常特殊的天赋:征募、训练、部属、发展和忠告等方面。他们擅长对他人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产生影响。他们不把教育看作训练和求证的过程,而是一种对个人关系的邀请。形成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过多的干预他人的事情,可能会让人生厌。而且,过多的复杂人际关系,容易造成精神负载过重。4.3理想主义者的人格定位对待现在―――利他的利他主义主张,自私自利是不道德的,而为他人服务是高尚的,最大的幸福源于无私的为他人奉献,即自我牺牲。他们会全身心的帮助别人,当然,他们渴望一种“自我实现”的效果。对待未来―――轻信的他们轻易且毫无保留的相信事物,与多疑的理性者形成鲜明对比,习惯于相信别人的理想主义者非常纯洁。对待过去―――神秘的他们试图和生活中的困难达成妥协,觉得意外事故是令人困惑和

  无法解释的,并且不能够通过任何理性的分析来解释。他们勇敢的接受这样的想法:事情的结果和原因是无法被认识和用语言描述的。

  生活的地点―――小径他们满足于行进中,引导他们探索生存意义,将他们带向更高层次的小径上。生活的时间―――明天他们是未来之人,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甚于现实生活。4.4理想主义者的自我形象构成自我形象或者自我观念的,一般是三个方面,即:自尊、自重、自信,它们相互产生影响。自尊―――移情当理想主义者与周围的人交往投入感情、并为他人所认可时,其自尊最为强烈。与人们在一起时体验到的移情反应作为其自尊的依据。自重―――仁爱他们的尊重建立在一种维持对他人的仁爱和善意的基础上,充满了善意,对仇恨有着厌恶感。世界上任何残忍的迹象,都会伤害到理想主义者的感情。自信―――真实他们的自信取决于他们诚实可信的态度,即能否成为一个真实的人,正直、心灵调和、言为心声。反之,他们则会感到焦虑,自信丧失。4.5理想主义者的价值观本性―――热情理想主义者非常容易动情,即感情来得快去的也快。幸运的是,他们倾向于积极的一面,因而他们的感情往往表现为极大的热情。信赖―――直觉理想主义者信赖直觉的力量,凭第一印象而无需印证。毫无保留的信赖直觉,他们会将别人的感受,带到自己的感受区,想要感同身受,以此来拉进距离。

  向往―――浪漫他们都是坚定不移的浪漫者,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渴望浪漫,如果没有,他们会去培养。寻求―――本体他们投入自己大量的时间,来追求他们自己的本体、人性的意义,以此来表达真实的自我,将这个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业。珍视―――赞誉为了使他们感到赏识,我们必须面对他们,在他们表情达意时“迎合他们的世界观”。他们常常被人误解,或迫于社会现实而扮演角色的错误。他们所关心的人对他们的赞誉,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就另他们感到满足。渴望―――圣人圣人是理想主义者最崇敬的角色典型,即努力克服物质的、世俗的牵挂、渴望生命的贤明见解之男女。4.6理想主义者的社会角色人类存在两种基本的社会角色,一种是所处社会环境中,自身的地位作用确定的;另一种是我们为自己争取来的。有三种社会角色在人格研究的因果关系上,起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配偶、父母、领导。4.6.1婚姻―――精神伴侣理想主义者是所有类型中,处理婚姻问题非常不同的一类。其他类型的人,对婚姻抱着实用的态度,他们认为伴侣会犯错,也伴随着妥协。而理想主义者则相反,他们会以空想主义的态度选择爱人,更经常要求伴侣和婚姻的浪漫活动。他们要求的是神秘而意味深长的的婚姻关系,还试图在其不存在的情况下加以创造。择偶理想主义者型的人,通常不会给某人做出承诺,而宁愿一次同某一个人谈情说爱以探测发展特殊亲密关系的可能性。他们不喜欢随随便便或临时性的应付约会,而独具特色的期待着过去的肤浅关系能够变得深刻。他们喜欢谈论曾经深深感动过他们的电影或小说,但是倾

  向于谈论故事中所揭示的深刻涵义,而不是单纯的描述情节。这种以想象力及意味深长的交往方式,自由自在的同人交流的能力,往往决定了理想主义者能否认真对待一段特定的恋爱关系。理想主义者很难发现他们所期待的那种能与之分享内心世界的人,它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需要仔细的寻觅。对理想主义者而言,与某人谈恋爱,不仅仅意味着肉体上的欢愉或社交体验,而是向另一个人敞开心扉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还是自身灵魂的袒露,包含着对深怀敬意和相互理解的承诺和期待。

  因而,他们对拒绝高度敏感,当对方表露蔑视,他们不得不主动断了恋情,感情上的破裂带给他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以至于他们有时会因恐惧而避免和他人纠缠难分,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违心的保持一段恋情,只是为了推迟分手时所必须经历的精神伤害。然而,一旦这个特殊的人出现,理想主义者就会激动不已,并全力以赴的追求这种恋爱关系。对于理想主义者来说,不仅是一桩美满的婚姻,而且还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永恒的情感即将到来。他们会不吝啬的付出努力或想象力,不仅以浪漫的举止作为标志,还包括他们对爱情的理想化。

  理想主义者能够从最细微的迹象中体察出他们热恋之人内在的多情和诗般感受,并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精神增长的潜能,且意欲用爱去挖掘伴侣这方面的潜能。或许理想主义者并不愿意承认,这些浪漫的设想,往往具有强烈的性爱冲动,并且成为一种困扰。理想主义者的性感受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一方面,他们坚持认为性行为必须是爱的表达,而不是欲望;另一方面,他们在自己建立的理想世界里,却非常热情,极易受到美丽躯体和性感的触动。一旦两个人结合,理想主义者会感到无上的幸福。但是,期待比结合本身更吸引他们,日常生活的现实,失去了神秘的色彩,出现了平凡和欠缺。其他类型的人,当然也会觉得生活中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却会通过调整、旅行、和努力,来转化这种差异。但是,男性理想主义者在这方面最为脆弱,他们往往倾向于去寻找一位新的情人,而非付出努力以发展现有的恋情。女性理想主义者则不会,相反,她们会变得越来越投入,继续让

  关系浪漫化,并深信它的完美性。对于男性理想主义者而言,亲密可能导致不稳定;而对于女性来说,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19世纪60、70年代,或许是源于女性理想主义者对更为完美的婚姻关系的想象力。性解放的先锋组织中的大多数成员是女性理想主义者(特别是奋斗者),她们并不是随时准备着情愿为爱牺牲,而是宁愿为发现与男性相处的更满意方式的可能性而生存。但是,多数理想主义者并不把婚姻的社会习俗看得比他们的个人承诺重要。因此,当他们确信已与对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结合、并且彼此交换了誓言,便认定他们已经完婚。而结婚仪式和理解,成为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并可能在神坛旁,显得慌乱、一脸的茫然,直到事后与配偶单独在一起时才会恢复正常。

  这些理想主义者热情、大方、活泼、多情,自身谨慎而对人际关系敏感,非常吸引其它气质类型的人。艺术创造者觉得他们独具匠心运用的浪漫感觉很亲切,并

  能由于理想主义者在婚姻中注入的合乎伦理的成分而得到道德升华;护卫者对理想主义者表现出来的道德上谨慎,

  会感到有安全感,并从他们的投入中感受到一些朝气;但,对理想主义者最感兴趣的,却是理性者,不仅因为他们的共同点,更因为理想主义者的情感活力,以及他们对人类的洞察力,这些,都是理性者所缺乏的。

  婚姻无论与那种人格气质的人结婚,他们都可能始终爱恋、支持和理解着他们的妻子或丈夫。理想主义者在情感世界里是无与伦比的,为婚姻生活增添了他们对配偶情绪与感受的非凡敏感以及卓越的情感交流能力。他们敏锐的关注着他人的体验,本能的对配偶表示同情,并且不愿意利用那一刻指出配偶所犯的错误,而这一点,往往是其它气质的人无法做到的。理想主义者往往精通赞赏的艺术,他们习惯于向自己的爱人慷慨地表达衷心的赞许。无疑,理想主义者是最深情、专注、挚爱和富于欣赏力的配偶,并且会毫无保留的表达这些感情。他们具有彻底投入别人精神世界的能力,以至于对方具有一种得到他们

  完全理解和接受的感觉。他们认为,建立亲密、爱恋的关系是世界上做得最为自然的事情,他们是性爱艺术的真正大师。尽管有时候这种敏感要付出代价,且当情感受到限制时,他们会烦乱,他们从配偶那里得到的感情,总是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此外,他们还受到配偶情感依赖的烦扰,尽管有时候他们的举动鼓励了这些依赖性的产生。如果他们的配偶开始显示出脆弱和很强的依赖性,虽然这些是他们曾经承诺过的,但是,理想主义者仍然会厌恶这种压力。原来被他们认为独特的爱人,现在有种被他们明显否定的感觉,并非他们有意刻薄,而是想逃避自己不再可能控制的婚姻而已。

  理想主义者难以逃避事业的召唤以给自己的家人留出时间,学不会任何从复杂的事务中脱身,以保障家人占据他们生活中的首要地位。那些不会安排事务轻重缓

  急的理想主义者们,受到诱惑而不断的移情别恋,不惜放弃已有爱情的深化,而把精力用于追求新的恋情。但是,大部分的理想主义者型的人会因发展专一的爱情而获得极大的满足。他们注重培养婚姻中的浪漫情调,拥有情人和伴侣的双重身份。但是,在婚姻初期的性爱,会让理想主义者感到失望,因为他们在这方面让人惊讶的单纯,而且,往往是热情有余技巧不足,并且不愿意再去尝试其它的方法。

  理想主义者一般都擅长社交活动,外向型的,在社交上很活跃;而内向的人,则倾向于在家营造一个私人的空间。但是,他们都是体贴家庭成员的,通常会记得纪念日。同样,如果对他们有意义的纪念日,被别人所遗忘了,他们会很受伤。

  伴侣组合创造温馨、情深意笃的爱情是理想主义者的习惯,他们在婚姻中编排自己的人际关系魅力,然而他们要达到美满幸福的生活,仍存在一些问题。理想主义者&艺术创造者:理想主义者极其欣赏艺术创造者型配偶在现实世界中所表现出来的洒脱、自然本色,这与他们常常忍受折磨、内疚的生活体验有着极

  大不同。另外,艺术创造者型伴侣喜爱享受感官享受和大胆满足性欲的特点也吸引着理想主义者型的人,并激发了他们的浪漫想像。但这种婚姻中也蕴藏了令人不满意的种子,即艺术创造者型人缺乏谈论自己生命内涵的兴趣。

  理想主义者&护卫者:同护卫者型的伴侣在一起使理想主义者在家中感到舒适和令人安心的稳定性,给他们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护卫者还有种让常常犹豫不决的理想主义者肃然起敬的坚定,确切的是非观。两者都属于社会合作者,在生活规范上减小了冲突矛盾。然而,护卫者在分享理想主义者丰富内涵的过程中存在困惑,并有可能因此使他们的理想主义者伴侣失望。他们忠实聆听试图取悦于理想主义者,但是后者迟早会感到自己不被赏识,继而给两者带来压力。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很容易和气质相同的人结为夫妻,并往往相处得异常和睦,他们对彼此内心世界的探索让对方满意,并且也可能一时创造出美妙的性爱关系。但是,过于相似和过多的时间追求精神目标而筋疲力尽,及过多的内心交流,必然会侵入对方的私密空间,而导致双方心神不安。理想主义者&理性者:选择理性者作为配偶,似乎最能保证理想主义者的成功。他们相互协调的基础是:两者都基本上生活在抽象的世界里。约会了其它类型后,偶然遇到的理性者会让理想主义者觉得发现了新大陆,并渴望能够想像出遥远的未来。同时,令人神往的是理性者的冷静和自主性,这两个特点,都是牢牢的抓住自己的本性,致使容易激动和内省的理想主义者对此极为钦佩,并希望仿效之。当然,两者并不总是那么和睦。理想主义者的善于情感表达和理性者的自我控制、直觉和逻辑、伦理道德和技术实用主义之间的冲突,使再完善的组合也存在着挑战。理想主义者总是尝试将理性者对表达感情的抵触、表面上的冷漠攻破,可想而知是火花四溅的,也许就是因为这些火花,才使理想主义者对理性者情有独钟。

  4.6.2养育子女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他们是一群热情洋溢的小家伙,被称为“脾气暴躁之人”,因为他们的感情极其容易受到激发,而且有时会以一种令人惊异的强烈气势表现出来。小时候,总是被一种激情鼓舞着,几乎无法使其感情保持平静的状态。他们可能较早就开口说话了,外向的,并且在父母眼中从未停止过说话;内向的,同样具备强烈的感情,只是往往羞于表达而已,或许还存在某些人际交流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家庭之外。尽管理想主义者型儿童也许有时暴躁易怒,他们也能够讨人喜欢,是一种真诚表达自己喜欢了解他人的人性热情。他们很早就显露出来各种特制,只是,不幸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很少存在行为典范。没有多少长辈擅长交际活动,所以他们必须自己领会,并自我完善。理想主义者型显的孩子,对于最亲近的人,往往很敏感。当家庭成员关系和睦时,他们的自我感觉便平和,当父母或同胞哀伤时,他们也变得哀伤。家庭美满的,孩子的自尊能够较早较迅速的发展;反之,则缺乏泰然处理难题的防卫能力。他们倾向于努力向别人显示自己良好的用意而不是提供具体帮助,他们从小就有着极高的道德期望,希望自己对待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是完美无比的。在人前装模作样会让他们感到极不自在,他们很少寻求掌声。当然他们也设法去适应他人,喜欢受到成人的表扬,但并不是把自信建立于此。他们希望别人承认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感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但认识不到这种差异是什么。理想主义者型和理性者型的孩子可能会产生某些与人疏远的感觉,但是理性者型的孩子仍然坚持我行我素,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对自己的与众不同也非常满意。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需要父母承认自己的独特性,并充满爱心的认可他们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他们认定自己的独立、有价值的家庭成员资格。他们需要这样的讯息“你是很特别的人、我重视你、你对我很重要”。此类型的孩子对他人最为信赖,并且相信直觉甚于行为规范。另

  外,他们和其它的孩子一起听故事,比其它人更容易坚信故事是真实的,甚至有些固执。他们喜欢反复的听一个故事,并自己虚构些情节加以叙述。他们喜欢中世纪骑士的故事、还有王子、公主、邪恶势力和巫婆。父母应该引导他们读些有幸福结局的故事,勇士最终胜利了、坏人改邪归正了,这样他们会被永恒的幸福吸引,不管以后无情的现实摧毁他们多少希望和梦想。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对玩具有着无法理喻的珍贵,如果丢失或被父母无意间丢弃,都会令他们感到不幸。他们更多的把玩具当成朋友,当然,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排斥,从而体验人格遭到拒绝的感受。

  理想主义者型的孩子是利他的,而且是全世界性的。而且这类孩子早熟,有一定的怀疑主义倾向。他们总是满腔热情的探索着某种值得信仰的理念。

  父母和子女―――力求融洽者总是试图与子女建立亲近、融洽的关系。期待能溶入子女的生活,并以自己的积极形象给他们以促进。他们对孩子是无微不至的也是永无止境的。理想主义者父母&艺术创造者型子女:此类型的子女对思想交流不感兴趣,也很少替家里的其它成员着想,这些表现往往令他们的父母感到困扰,甚至失望。但是,如果他们发现子女一点儿都不想沿袭自己的人生观,而是一次次进行具体尝试的时候,便会放下自己的坚持,转而鼓励孩子努力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乐观主义精神。理想主义者型父母&护卫者型子女:护卫者型的孩子性格特征形成较慢,而显得:不勇敢、不独立、适应性差、不渴望了解新事物。由于无法辨识孩子的本性,父母不断的在孩子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并强加于自己的价值观在孩子身上。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兴趣会逐渐消失,因为他们明白了,孩子是个讲求实际的小人儿。而终止了自己的教育计划,并鼓励孩子成为他们自己最初想成为的那个样子。理想主义者型父母&理想主义者型子女:

  父母找到了关心和培养子女独特自我形象的肥沃土壤,而子女也乐意彻底的迎合父母,并且都很容易指出对方的错误。只是,他们在彼此理想发生冲突时,几乎无法控制地同时迁怒于对方。

  理想主义者型父母&理性者子女:这组关系能够树立牢固的亲情纽带关系,父母探索他们的潜能,号召他们不要封闭自己;而子女也确实渴望扩大技能积累。然而,也并非无可挑剔,父母有时候会对孩子的冷漠、镇定自主感到沮丧,虽然对理性者孩子来说很自然,但在他们的父母看来是很残忍的。理性者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处世方式。父母不久便会明白,他们不应该干涉孩子,而应该赞美他们。

篇九: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瓦尔登湖》中的理想主义色彩研究

  作者:殷丽莎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2019年第6期

  殷丽莎[山西传媒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摘要:19世纪的美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较多的文学家,其中,梭罗就是代表之一,尽管如此,其作品在当时的传诵度并不高,一直到现代文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和推广,人们逐渐拓展自身的思想文化视域,人们才开始关注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这是一部阐释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的作品,其中还蕴含了大量的东方思想和东方哲学。本文对《瓦尔登湖》中个人主义理想家园构建的背景以及具体方式展开了讨论,旨在为读者全面展示《瓦尔登湖》这部作品,仅供参考。

  关键词:《瓦尔登湖》理想主义色彩研究

  在《瓦尔登湖》中,不仅包括了很多作者自身的理想主义思想,还将这些思想流于笔端以多种形态展现出来。并且,其中多数理想主义已经逐渐开始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但是,《瓦尔登湖》中对极端意识的研究依旧存在不足。

  一、《瓦尔登湖》阐述个人主义的理想家园

  要想深度了解《瓦尔登湖》,就要对其作者梭罗有明确的了解,在梭罗的政治哲学思想意识中,个人主义是核心,且欧洲是个人主义的发源地。很多清教徒怀揣着梦想来到北美大陆,利用自我奋斗获得财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就为美国个人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梭罗受到了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作品中也充斥着个人思想。

  在《瓦尔登湖》开头,利用《消极抵抗》有效表达其思想认知理念,其中提到“智慧的人要有所作为,要明确作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尽管在文章中梭罗认为相较于政府,个人的自由更加重要,但是在其实际经历中,梭罗的内在矛盾却在不断激化,个人主义的追求过程和资本主义也存在一定的背离。梭罗对美国政府在人权管理方面的不公正以及侵犯性有着明显的不满和厌恶,并且对多数派组成的政府式民主主义性提出了严重的控诉。从梭罗的角度想,人们在资产阶级体制中也要坚守平等的个人权利和道德发展,这才是个人主义理想家园的缩影。

  在近代,西方国家对梭罗时代的相关思想进行了完善,其中,国家起源学说就是一种预设,假设在社会进入文明阶段前依旧存在一种“自然状态”,能对其进行多元化描述,建构理想自然状态的应用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自然状态就是在非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有序且完整的状态。一方面,整体思想理念要确保是自然人依据自身的自由意愿开展工作,不会受到外在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保证自然人处于权利和管辖状态的协同支配,使得人的理性能在自然法中得到合理性应用,为保证自然人生命健康奠定基础。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就是接受并且应用了这一理论,为了建构人人平等以及自然状态的模式。

  除此之外,梭罗和同时期其他作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政治思想和哲学理念并不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的,而是从实践层面上有效提出通往理想世界的方式,更加强调思想和行动的汇合。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指出要想成为哲学家,不仅仅要具备精妙的思想意识,甚至是建立学派,还要真正掌握热爱和智慧生活的能力,从而获得崇高自主的一生。与此同时,梭罗反对柏拉图式的无政府乌托邦做法,更加关注社会实效性。

  二、《瓦尔登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方式

  (一)人与物的精神富足

  在物欲社会中,人们开始过分追求奢侈品,却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梭罗有感于当代人们被物质奴役的生存状态,在《瓦尔登湖》中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学,并且通过自己的隐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实践。梭罗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生命浪费在不断的物质追求中,而忽视精神的发展和进步,生活中的算计要适可而止,计算真正值得花时间做的事。另外,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认为美好的生活都来自于清贫,人们要想获取幸福最大的业障就是过分的物质追求,食物数量过多、资金过于充裕、房子过于华丽等,都使得人们深陷算计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基于此,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出了简朴生活的真谛“简单,简单,再简单”,他呼吁人们不要过分沉浸物质主义。

  梭罗在瓦尔登湖实现了两年的隐居生活,仅仅使用少量的必需品,他自己动手搭建小屋,并且自己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自给自足。需要注意的是,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梭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进行了简单的记录和计算,梭罗使用较少的钱就获得了悠闲、独立以及健康的生活,并且在属于自己的小屋中住了一段时间。其主要的食物就是不发酵的玉米粉、土豆、米以及腌肉等。在梭罗自己的经验中,人们若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就会变得盲目,最终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基于此,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富裕和贫穷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拥有最多自由时间的人,并且将人们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产生的必要劳动,另一种则是建立个人自由选择活动空间和规划的人。并且,他认为只有真正遵循天性生活的人们才能更多地实现自由时间的最大化。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认为回归自然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键,并且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运动产生的物质享受进行了描述,若是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管理和价值效益,就会对人性的自由释放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眼界狭窄的问题。多数人被困在不同的需求中,逐渐丧失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动力,生活单调、物欲横流。梭罗用自己在瓦尔登湖生活实践的体验向世人传递相应的理念,人类想要从喧嚣的环境中摆脱出来,就要在大自然中亲近自然。

  另外,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指出,天人合一的基础理念是维护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始社会中自然本身就具有神秘感,人类要对自然充满敬畏。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对动物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且将其记录下来,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成为了朋友,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是一种较为完美的生活状态,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物质文明以外的生命真谛。

  综上所述,在《瓦尔登湖》中体现出的理想主义色彩更多关注和谐共存的生命要义和真理,这种理想主义具有非常浪漫的色彩,也是构建和谐型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对于人们全面了解自然且能有效认识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梭罗避开现代物质文明社会,和瓦尔登湖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会到《瓦尔登湖》的博大和自然的伟大。

篇十: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论现代设计中的理想主义精神

  作者:段沫乙来源:《美与时代·上》2019年第11期

  摘要:理想主义不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表现风格或运动特征,却贯穿于整个现代设计发展之中。从设计史的发展来看,在社会科学和人对自然的有限认识条件下,各个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具有不同的形态。不同历史阶段的设计运动或者设计风格虽然展现出不同的特质,但在各自的发展中都有着各自的“理想”。就现代设计中体现的理想主义精神而言,从工业大生产开始,直到后现代主义设计时期都可以发现理想主义的“痕迹”。通过对现代设计中理想主义精神的探索,深刻领会理想主义精神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设计,理想主义;工业革命

  理想的产生是人们对未来的规划、对现实社会的憧憬,人们一旦失去理想就对可能创造的未知景象失去寻找的力气,是对想象世界的扼杀,斩断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创想。理想是一种意识上的追求和思想上的崇尚,是潜意识中所滋发的一种真情实感,是一种纯精神的无意识想象。理想主义精神产生于对眼前事物的有感而发,侧面体现了对现有事物的反映、意向和预期,改变、处理、加工、再现或者超越现有客观世界。没有原来的“理想”就没有现在的“现实”。所以,探求理想主义精神,了解现代设计中的理想主义精神,通过分析理想主义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从而推动现代设计进步。

  一、“反潮流”

  ——工业大革命之后的理想主义精神

  1851年,伦敦水晶宫世界博览会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设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欧洲各国刚完成工业革命,投放市场的工业产品设计比较落后。艺术家在残酷的现状面前也感到无能为力,怀念着哥特风格的浪漫或情调,企图通过艺术与设计重回“理想”中的“旧世界”。即使约翰·拉斯金强调真正的艺术要为人民创作,肯定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但是他仍怀有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寻找出路的理想情怀。这不是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渴望回归、倒退,害怕迎接新的事物,想要回到过去的“反潮流理想”,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威廉·莫里斯干脆对机械化和工业化非常厌恶,对流行的各种新兴工业产品感到讨厌,想要改变目前设计颓败的局面,回归中世纪设计讲究手工艺的“理想”状态。

  工艺美术运动正处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潮流中,艺术家们已然了解此时的趋势,但是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依然想要躲避此时的“革命洪流”,这是他们的乌托邦幻想。他们探寻适应新时期设计方式的革命虽短暂,却引发了新的社会思考,提供了有别于以往设计运

  动的理想主义尝试的典范。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本质上趋同,皆是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和其他装饰风格的“理想主义”革命,都旨在唤醒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崇拜。

  每一位理想主义者可能都有着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独特思考。高迪的米拉公寓,被他们称作“蠕虫”“大黄蜂的巢”,体现了有机主义的风格特点和对机械的反感。至今仍没有建造完成的圣家族大教堂,就是大胆地向当时流行世界的工业化风格发起的挑战。高迪的建筑设计显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建筑的崇拜,他建造的每一栋建筑都是由理想主义的砖瓦堆砌而成的。克里姆特的画作极具个人的审美特色,自由主义的情绪表现、充满“理想化”想象力的创造,将象征主義、神秘感、哲理性还有东方装饰趣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亚兹莱用戏剧性、夸张的艺术形式将怪诞与奇妙、华丽与颓废的矛盾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他的画中表露了对诡秘和荒芜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还传播到了当时的中国,感染到了鲁迅、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郁达夫等人。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且作品被赋予的理想主义精神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感官享受。

  二、新的探索

  ——现代主义风格中理想主义精神的体现

  当工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设计界却没有一个现代都市的设计和建筑可以依据的模式,也无法处理视觉传达对象,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于是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先行者,开展了一系列的设计革命和运动,满怀对新世界的憧憬与期待,怀抱着理想主义精神对社会进行建设,使用新兴材料或者新的形式,反对任何装饰,采用简单几何形状,具有功能主义倾向。

  萨瓦公寓、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机械美学的代表作,也是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品。朗香教堂否定了他自己长期追寻的功能主义、形式主义风格。像船底的顶面、弯曲的墙面、随意的窗户,都展示了建筑家内心理想的建筑形式。他的设计充满有机的形态特征,却是一个表现主义的雕塑,而非单纯的功能性建筑,包含多种复杂情感集合的“理想”品格。米斯的“减少主义”原则“改变了世界都会三分之一的天际线”,重新定义了现代建筑的理想状态。他的理想主义即使到了违背功能要求的地步,也依旧坚持追求单纯的建筑风格。赖特对现代设计的探究是自我的、主观的,也是理想主义的。他是孤独的探索者,他研究过多种风格直到找寻到属于自己热爱的风格形式。他将传统重新解释,重视环境因素,强调现代工业化材料,他为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做了孜孜不倦的尝试,他的设计方法为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阿尔瓦·阿图提出了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形式的基础。他提出的“形象”思维描绘了一种新型理想主义的建筑模式,他的“理想”是使自然与他的建筑、设计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存在,而不是绞尽脑汁的刻意呈现。

  三、推翻与继承

  ——包豪斯之后理想主义精神的表现

  包豪斯的建立本身是格罗佩斯理想主义精神的一种展现。包豪斯初期表面上是教学方面的改革,实质上是格罗佩斯本人对社会设计教育改革的实验,是他对理想主义的探究,即为了达到他个人进行微型社会建设的实验目的。他带领伊顿、康定斯基、纳吉等众多包豪斯教师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制定了基础课的大致结构,建立工作室制,并且建立了与企业界、工业界的联系,采用现代的、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之间的关联。直至今日,社会上依然沿用包豪斯时期探索出来的“理想”设计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波普运动以新颖、古怪、新奇为宗旨,这与当时以功能主义为主要思想的现代主义设计背道而驰,单纯从形式上进行探究是非常单薄和不可靠的,缺乏社会文化的坚实依据,是理想化的。国际主义设计运动是知识分子为追求功能主义特征,提倡简单形式、高度理性化和反对装饰主义的设计运动。虽然这种尝试是不切实际的、带有理想主义思想色彩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想象,但这种探索是进步的。后现代主义的中心是减少主义风格,反对米斯的“少即多”理念,主张用装饰手法达到视觉的丰富,不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而是大量历史风格的折衷处理,从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风格到文艺复兴,几乎都有涉猎,并且开创新装饰主义新阶段。这样汲取多种风格的“养分”,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并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造成功能单一的理性与冷漠现状有所修正,产生了后现代主义风格,开创了延续至今的现代设计“理想”新局面。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矶崎新将他对现代社会的“理想”揉进他的建筑作品中。一反现代主义的设计观点,他争取光、争取空间,表现出谜一般的神秘观念,也不局限于特定流派,只是用建筑表明自己心中“理想”的设计观念,促进了后现代主义设计逐步过渡到当代设计时代。2019年3月5日,矶崎新获得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不仅意味着他个人自由的设计“理想”的实现,同时也代表着现代设计风格思想经过一代又一代先行者们的辛苦努力,终于争取到了以多元、包容、开放、自由为主要精神的“理想”的设计新环境。

篇十一: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瓦尔登湖》中的理想主义色彩研究

  《瓦尔登湖》中的理想主义色彩研究

  殷丽莎摘要:19世纪的美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较多的文学家,其中,梭罗就是代表之一,尽管如此,其作品在当时的传诵度并不高,一直到现代文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和推广,人们逐渐拓展自身的思想文化视域,人们才开始关注梭罗的著作《瓦尔登湖》。这是一部阐释人与自然相处模式的作品,其中还蕴合了大量的东方思想和东方哲学。本文对《瓦尔登湖》中个人主义理想家园构建的背景以及具体方式展开了讨论,旨在为读者全面展示《瓦尔登湖》这部作品,仅供参考。关键词:《瓦尔登湖》理想主义色彩研究在《瓦尔登湖》中,不仅包括了很多作者自身的理想主义思想,还将这些思想流于笔端以多种形态展现出来。并且,其中多数理想主义已经逐渐开始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但是,《瓦尔登湖》中对极端意识的研究依旧存在不足。一、《瓦尔登湖》阐述个人主义的理想家园要想深度了解《瓦尔登湖》,就要对其作者梭罗有明确的了解,在梭罗的政治哲学思想意识中,个人主义是核心,且欧洲是个人主义的发源地。很多清教徒怀揣着梦想来到北美大陆,利用自我奋斗获得财富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这就为美国个人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梭罗受到了美国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作品中也充斥着个人思想。在《瓦尔登湖》开头,利用《消极抵抗》有效表达其思想认知理念,其中提到“智慧的人要有所作为,要明确作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尽管在文章中梭罗认为相较于政府,个人的自由更加重要,但是在其实际经历中,梭罗的内在矛盾却在不断激化,个人主义的追求过程和资本主义也存在一定的背离。梭罗对美国政府在人权管理方面的不公正以及侵犯性有着明显的不满和厌恶,并且对多数派组成的政府式民主主义性提出了严重的控诉。从梭罗的角度想,人们在资产阶级体制中也要坚守平等的个人权利和道德发展,这才是个人主义理想家园的缩影。在近代,西方国家对梭罗时代的相关思想进行了完善,其中,国家起源学说

  1

  就是一种预设,假设在社会进入文明阶段前依旧存在一种“自然状态”,能对其进行多元化描述,建构理想自然状态的应用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自然状态就是在非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有序且完整的状态。一方面,整体思想理念要确保是自然人依据自身的自由意愿开展工作,不会受到外在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保证自然人处于权利和管辖状态的协同支配,使得人的理性能在自然法中得到合理性应用,为保证自然人生命健康奠定基础。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就是接受并且应用了这一理论,为了建构人人平等以及自然状态的模式。

  除此之外,梭罗和同时期其他作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政治思想和哲学理念并不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的,而是从实践层面上有效提出通往理想世界的方式,更加强调思想和行动的汇合。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指出要想成为哲学家,不仅仅要具备精妙的思想意识,甚至是建立学派,还要真正掌握热爱和智慧生活的能力,从而获得崇高自主的一生。与此同时,梭罗反对柏拉图式的无政府乌托邦做法,更加关注社会实效性。

  二、《瓦尔登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方式(一)人与物的精神富足在物欲社会中,人们开始过分追求奢侈品,却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梭罗有感于当代人们被物质奴役的生存状态,在《瓦尔登湖》中提出了自己的生活哲學,并且通过自己的隐居对相关情况进行了实践。梭罗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生命浪费在不断的物质追求中,而忽视精神的发展和进步,生活中的算计要适可而止,计算真正值得花时间做的事。另外,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认为美好的生活都来自于清贫,人们要想获取幸福最大的业障就是过分的物质追求,食物数量过多、资金过于充裕、房子过于华丽等,都使得人们深陷算计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基于此,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提出了简朴生活的真谛“简单,简单,再简单”,他呼吁人们不要过分沉浸物质主义。梭罗在瓦尔登湖实现了两年的隐居生活,仅仅使用少量的必需品,他自己动手搭建小屋,并且自己开辟了一小块菜地,自给自足。需要注意的是,在《瓦尔登湖》经济篇中,梭罗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进行了简单的记录和计算,梭罗使用较少的钱就获得了悠闲、独立以及健康的生活,并且在属于自己的小屋中住了一段时间。其主要的食物就是不发酵的玉米粉、土豆、米以及腌肉等。在梭罗自

  2

  己的经验中,人们若是一味追求物质生活,就会变得盲目,最终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

  基于此,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对富裕和贫穷进行了重新的定义,认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拥有最多自由时间的人,并且将人们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了维持生计而产生的必要劳动,另一种则是建立个人自由选择活动空间和规划的人。并且,他认为只有真正遵循天性生活的人们才能更多地实现自由时间的最大化。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认为回归自然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键,并且对人类社会现代化运动产生的物质享受进行了描述,若是盲目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生态管理和价值效益,就会对人性的自由释放造成影响,甚至会出现眼界狭窄的问题。多数人被困在不同的需求中,逐渐丧失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动力,生活单调、物欲横流。梭罗用自己在瓦尔登湖生活实践的体验向世人传递相应的理念,人类想要从喧嚣的环境中摆脱出来,就要在大自然中亲近自然。另外,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指出,天人合一的基础理念是维护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始社会中自然本身就具有神秘感,人类要对自然充满敬畏。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还对动物昆虫的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并且将其记录下来,在亲近自然的基础上与自然成为了朋友,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是一种较为完美的生活状态,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了物质文明以外的生命真谛。综上所述,在《瓦尔登湖》中体现出的理想主义色彩更多关注和谐共存的生命要义和真理,这种理想主义具有非常浪漫的色彩,也是构建和谐型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对于人们全面了解自然且能有效认识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梭罗避开现代物质文明社会,和瓦尔登湖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会到《瓦尔登湖》的博大和自然的伟大。(三)人与自我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远离现代社会的文明框架,独居在瓦尔登湖,并且集中记录了梭罗自己和大自然朝夕相处的点滴,将相应的感受和观察都进行了集中记录。最重要的是,梭罗所生活的时代是工业文明以及物质文化弊病初见端倪的时代,人们处于物质性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物欲横流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此时的梭罗已经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双刃剑性质,丰富的物质尽管能为人们创设良

篇十二: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一鸣分享分享知识10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越活越内向越来越自闭越长大越孤单以至于滋生了换个新环境我这种性格估计也不会跟其他人相处融洽所以还是待着忍忍凑合过算了的思想感情

  一鸣分享

  分享知识

  马云:为理想主义而活

  “阿里巴巴能活下来,是因为我们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外面怎么看你不重要,你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最重要。假如你不能让你的员工坚信你所倡导的这一切是为了完善这个社会,一切的努力是为了让员工成长起来,那企业是不可能做好的”编者按:编者按:2009年末,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现身新华社,与传媒频道的编辑记者进行了一场开放式沟通。在谈到一个不懂编程、不懂财务、不懂设计的人,如何带领一个互联网公司走到今天,马云自嘲道,公司里人问他的事情,他95%不知道,他确实不知道,但他知道谁会知道,谁应该知道。CEO的本事,就是会用别人的脑袋。马云强调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将这种浪情结带入了阿里巴巴,马云说阿里巴巴和其他公司的不同就是它除了考核员工的业绩以外,还考核员工的使命感和价值观。今后,还要再加一项指标:社会公益。以下为马云在新华社传媒频道演讲全文:十年来我们犯的错误比成绩多阿里巴巴可以没有马云,但马云不可以没有阿里巴巴。有我在跟没有我在,公司其实差不了多少。经过10年的发展,我们公司从18个人到今天的18000多个人。2009年我们招收了5000名新员工,相当的不容易。09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就业困难,我们就尽量多招一些人。有人说,这么一搞我更神了。这十年来,我们犯的错误比取得的成绩多太多。今天别人想知道的是,我们取得了哪些成绩,其实我们没觉得有什么,只是我们活下来了。从99年到现在全世界至少不下2000家做企业电子商务,跟他们相比,我们真的活下来了。有人觉得我们是得到了风险投资,可在当时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活下来的就我们。我们这一代人是很幸运。在上市的前一天,我把阿里巴巴全体员工集中在一起,这些人现在最少的都是百万富翁。我们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这么有钱。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这么有钱。

  1/5

  一鸣分享

  分享知识

  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勤奋吗?我自己感觉比我们勤奋的人多太多了。是我们比别人聪明?我看更不靠谱。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我聪明。小学我读了七年。高考考了三年。后来考了师范学院,专科,当时大学少男生,“转”我就成了本科。我曾应聘了很多的工作,第一年我差了18分高考失败,那年我大约在杭州应聘了10份工作,没有一个单位要我,最后我去踩三轮车干了两个月。所以一路走来,我并不觉得我聪明。01、02年,互联网经历了最寒冷的冬天。没有人愿意到互联网公司来,阿里巴巴又是个古怪的名字,几乎没有什么人相信电子商务。那时我们招人特别难。03、04年,互联网回暖,很多比我们有钱的互联网公司先上市了,很多员工都跳槽,能干的人创业去了。过了几年突然我们公司上市,每个人都变成富翁了,大家感觉都特别好。但是我认为,这不是因为我们聪明,只是因为我们很运气。今天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回过头去看,如果重新来一遍,我还是这样走,会不会成功,会不会走过来,我认为,概率非常低。活下来是因为我们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我觉得,我们这个公司为什么能活下来,就是因为我们理想主义色彩比较浓。十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非常艰辛,基本上是三条战线: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我们倒底要做什么?我们的定位是什么?第一,做门户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更偏向商业。第二,现在做游戏的太多了。我身边很多的人迷游戏,包括成人和孩子。我觉得问题大了。我在全世界考查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时候,我发现游戏生产最大的国家是美国、日本、韩国,但他们的游戏是用来出口的。没有一个国家把游戏做为一个主要的文化产业来发展。我觉得游戏只能在一个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发展。这一块不能做。第三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最难做,简直是最不可思议。大家现在想想,1999年,2000、2001年,在那个时代,你能找到个理由说电子商务做做会成功吗?在没有收入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很慌很慌。但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每天都收到大量的邮件,很多企业表达谢意,说我们帮助他们赚到了钱。我们始终觉得只要客户挣钱我们就能挣钱,所以坚持下来了。帮助我们渡过困难期的还有员工。我特别感谢我的同事。到现在为止,没有一种程序是我编的,没有一个产品是我设计的,没有一个广告是我做的,没有一个财务的预算是我做的,但是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大。我常常讲,希望我们公司是蓝蓝的天,脚踏实地的大地和透明的空气。希望我们的员工加入这个公司永远不要担心税务局来查帐,不要担心公商局来敲门说我们违法,不要担心公安局来捉人,所有的员工都会心里感到踏实。

  2/5

  一鸣分享

  分享知识

  透明的空气可以让工作充满创新。公司里的任何制度,只要你敢问,我就敢答,没有任何隐瞒。我觉得外面怎么看你不重要,你自己怎么看这个世界最重要。假如你不能让你的员工坚信你所倡导的这一切是为了完善这个社会,一切的努力是为了让员工成长起来,那企业是不可能做好的。使命感和价值观是最值钱的东西我们这家公司最值钱的东西是我们把使命感和价值观看得很重。从2001年,我们开始对使命感和价值观进行考核。每个季度进行考核,使命感和价值观是和奖金挂在一起的。有人说,软的东西怎么进行考核呢?我一直觉得“虚的东西做实,实的东西做虚”,这样才会成功。比如说我们公司考核员工,是两个纬度。一个是业绩,一个价值观。我们的使命感是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我们的价值观是诚信。2001年,阿里巴巴有个决定生死存亡的讨论,我们称之为“遵义会议”。当时我们决定了将来要走哪条路。当时的环境我们收不到钱,公司争论倒底要不要给回扣。最后我们决定,这个公司就是不给回扣。三个月后,我们最佳的两个销售人员给了回扣。开还是不开?当然开。如果有一个销售员工业绩非常好,但他的价值观很差,团队合作很坏,不讲诚信等,我们称之为“野狗”,当即开掉。另外还有一种人,这种人很友好,乐于帮助人,一看就是好人,但是永远没有业绩。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小白兔”,他把边上的草全吃光了。这种人,留不留?如果是野狗,机会不能给,但是小白兔,是要给机会的。但是给了机会还不行,那就要请他走。我们公司还有一个听起来比较古怪的制度,就是末位10%的淘汰。我们淘汰自己,竞争淘汰我们,社会淘汰我们。我一直觉得国有企业就是因为不淘汰员工,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淘汰自己。有一个员工给我写了一封信,说我们公司不讲究民主,不讲究人的自由。为什么,他说你们考核价值观了。我就问,第一,在加入我们之前,一定告诉过你,我们是要考核价值观的,而且我们一考核就是8年。你可以选择来或不来。第二,你进来以后觉得价值观没意思,你还是可以出去。到今天,阿里巴巴一万八千多员工进进出出,我没有留过一个人。1%的疯子的疯子,愿意做1%的疯子,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有人说,我的公司是一个疯子公司,我承认。他们说中国99%的公司都不是像你这样的。我觉得我们愿意做1%,因为成功的人都是1%。

  3/5

  一鸣分享

  分享知识

  哈佛曾有人认为在那个时代中国不可能有公司考核价值观和使命观,后来他受我之邀来到中国到我们的公司来感受。后来他说,我来之前觉得马云是个疯子,来之后发现你果然是个疯子。疯子院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是疯子的,他们相信外面人是疯子。我希望在我们公司里面能够形成一种企业的“belief”信仰。有一批优秀的同事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不断地创造价值。加入我公司的人我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但是我希望有70%的人坚信我们可以让中小企业生存、成长和发展。我们坚信年轻人到我们的公司走的是正道。2010年2月我们将又增加一项更虚的东西,就是对每个员工考核再多一个社会公益。不加这个,我觉得我们年轻的一代没办法面对未来。业绩是你能力的体现,价值观是你内心的体现,能力、内心都要和社会结合在一起。按照这个考核,我相信阿里巴巴会再上一个阶层。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速度更快。我们必须要问我们和社会什么关系,和客户什么关系,和员工什么关系,我们和环境是什么关系。我已经连续参加达沃斯8年了。7年前,达沃斯在讨论社会责任感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心想这些老外,钱都没有赚回来搞什么社会责任感。后来越听越明白。三年前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有两个老外化妆成记者,突然向我扑了过来。他们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抗议!反对淘宝上卖鱼翅。当时我也很冒火,但最后承诺我个人不吃鱼翅。后来我们就在淘宝上封杀鱼翅,阿里巴巴上不能卖鱼翅。这个政策,得到年轻人的支持,也得到了网友的支持,业界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如果你希望你的企业有未来,就请关心环境,关心社会,这个企业才能走得远。制定公司政策不是为了取悦员工,取悦客户,是为了做正确的事。培养年轻消费群体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说服改变成功者是非常困难的,培养未来的成功者更重要。今天在淘宝上花钱的人是年轻人,收入较低,十年后呢,他们将成为白领、金领、领导者。我现在在花大量的时间培养年轻买家,未来中国经济的希望靠得就是年轻人。我要去关注年轻人关注的是什么。这也是我为什么投资华谊兄弟的原因。有时候年轻人讲话我都听不懂,我去看了电影才知道年轻人想看什么,想干什么。比如,淘宝前一段卖的最火的就是诺亚方舟的船票,不看《2012》,你肯定不知道为什么。阿里巴巴下一个十周年的三个目标是:第一、我们要为全世界1000万家小企业提供平等的平台;第二、创造一个亿的就业机会;淘宝网去年在网上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在170万,180万左右,今年物流行业增加的250万的员工很多是因为淘宝网;第三、为全球10亿人提供消费平台。快乐工作,快乐工作,认真生活

  4/5

  一鸣分享

  分享知识

  商场如战场,但商场不是战场。站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商场上面消灭对手不等于你会赢。竞争是快乐。客户站在你这边的时候,你就赢了。我们做企业是为了钱吗?从第一天起我就没想过钱,是兴趣。我在公司倡导快乐工作,认真生活。我们倡导年轻人认真对待生活,你不认真对待生活,生活就不会认真对待你。工作是快乐的。工作如果不快乐,你去干什么?虽然人和人的出生不同,但我们每个人又是很公平的。比尔盖茨一天是24小时,我们一天也是24小时,24小时怎么让自己快乐起来?24小时可以分为3个8小时。一个8小时用在吃饭、挤公交等,还有8小时是睡着,只有另外8小时,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上班。这个非常清晰的8小时,你活得快乐吗?快乐才会创新,快乐才会放松。选择我们自己快乐的事情做,会越做越舒服。

  5/5

篇十三: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理想主义的花

  这不是一部惹人注目的小说,好像喧闹的时装表演现场边,灯光昏暗的角落里静静端坐的一位衣着不很入时的女性,在眼花缭乱的氛围中很难注意到她的存在。然而当你走近她,坐在她面前,与她倾心交谈后,你会发现她的美丽,这种美丽绝不是华丽的服饰、健美的身材以及炫目多彩的灯光所能表现的。劳动教养,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处罚‘不够判刑标准的轻微违法人员’、维持社会治安”的制度,而劳教农场则是这一制度的具体执行单位。通过阅读《她爬上河岸》这部小说,有一点我知道了,那就是:监狱(包括劳教农场)像一个垃圾场(恕我比喻不当),在那里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可能存在,那里污秽暗流,阳光稀少,土壤贫瘠。在那

  样一个环境里生活,一个健康人的灵魂将会受到――用当下宣传机构惯用的词语――“彻底洗涤”的。然而土壤虽然贫瘠,毕竟还有土壤;阳光虽然稀少,毕竟还有阳光。就像严酷的沙漠里生长的芨芨草和罗布麻,只要有土壤,只要有阳光,顽强的生命就能够扎下根去,并开出花来。这花并不艳丽,更不夺目,但当你领略到她身处环境的严酷和生存条件的恶劣后,你会理解这花的可贵和她内在的美丽。王笠耘在这部作品中给读者展示的,就是这样一朵花。为了展现环境的严酷,作者显然并不打算回避劳教农场里所存在的种种丑恶,主人公夏薇在劳教农场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乔洁玉的简单粗暴,赵炜芬的恶毒,施进英的凶狠以及瞿场长的虚伪狡诈,这一切丑恶一一加载到主人公身上,造成了主人公难以

  承受的悲惨遭遇,以致不得不以死来维护自身的尊严,令人不忍卒读。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主人公在刚强性格驱动下不息奋斗最终获得的成功――她成功地洗刷掉恶人涂抹在自己身上的污秽,并考上了燕都大学。读完全书,我深深感受到作品中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主人公冰洁玉质,不甘沉沦,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肯为了生存而随波逐流,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令人肃然起敬。而这一切在作者的笔下显得如此的自然,既表达出作者理想主义世界的光辉,也体现了作者出色的写作技巧。作品中的理想主义色彩还表现在对外在丑恶事物的深度挖掘。作者显然对弱者寄予极大的同情,作品中主人公身边的劳教人员,即便是那些貌似丑陋、手段狠毒的场霸,也都各自有着一部导致自身沉沦的辛

  酸史。她们原本大都是平凡善良的小人物,时代使她们身不由己,虽奋力挣扎,终无力抗拒滔滔浊流而深陷不能自拔。柳菲无疑是作者倾力塑造的理想和正义的化身。由于她的存在,主人公原本悲惨的命运终于得到了改变,主人公身处的环境也由浑浊而变得清澈。柳菲像慈母一样精心呵护着夏薇和其他犯人,四处奔波着为夏薇伸张正义,她细致耐心地调解劳教人员之间的纠纷,并严厉处置发生在劳教人员中间的各种违法事件。她性情温和而又不失坚强,阅历深厚而又不世故,既坚持原则又有浓厚的人情味,几十年辛勤工作,任劳任怨,在她身上几乎积聚了中华民族所有的美德。她就像天使一样庇护着主人公的心灵,阳光雨露般哺育滋润着主人公的身心。而在劳教农场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阳光雨露是多么的宝贵。很难想像如果没有

  柳菲,主人公夏薇的最终命运将会怎样。然而柳菲的存在又纯属偶然,第一,她原本不在这个劳教农场工作,而是因故调到该农场担任管理工作的;其次,她的存在是暂时的,没有安排她在该农场长期工作下去。第三,如果她没有深厚的工作背景和发达而丰富的工作关系,即便她具备上述所有美德,她在农场所起到的作用也将十分有限。因此不能不说柳菲是作者特意为主人公夏薇安排的保护神。而这缕对主人公来说万分宝贵的阳光,它的出现是那么的理想化,甚至对作品整体的真实性都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作品中的理想主义还表现在对“好人”和“坏人”的描写手法方面。作者当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面对那些身陷泥沼的犯人们,作者的笔触异常冷静细腻,他层层撩开罩在这些人身上丑陋的面纱,努力地一点一滴地挖掘出她们内心深处善良的本质,并小心翼翼

  地捧出给读者。然而对那些作者认定为“坏人”的人物,如魏六顺、瞿场长、吴忠等,作者却尽其所能,畅快淋漓地展现这些人物的丑恶。作者显然十分珍爱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即“好人”),她(他)们的性格都被塑造得那么儒雅含蓄。在柳菲约过去的恋人戎纶一起面见卑鄙小人吴忠,揭穿他几十年前为达占有柳菲的目的而诬陷戎纶的一节里,面对吴忠的无耻嘴脸和无赖行径,柳菲和戎纶显得那么拘谨甚至苍白,作者为了维护她(他)们的形象,甚至不肯给他们以拍案而起厉声怒骂的机会,让人掩卷叹息:难道“好人”的性格都是那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吗?他们就不能有点血性,让读者也痛快一下吗?作品中令读者最难割舍的,就属主人公夏薇与欧阳沫之间的爱情故事。欧阳沫深深爱着夏薇,为了这份爱情,他不顾自己与夏薇在身份上的巨大差异,每

  个接待日都千里迢迢从学校赶来探望夏薇;为了这份爱情,他不惜自首,谎称夏薇为自己顶替了罪名,以求夏薇的早释;为了这份爱情,他在双腿受伤的情况下,顶着烈日在抗洪大堤上拄着双拐四处寻找夏薇;为了这份爱情,他宁愿与自己的母亲闹翻也在所不惜。身为男性读者,我自然理解这份爱情的厚重和可贵。然而夏薇最终选择了与欧阳沫分手,分手的理由是社会对她的身份――一个有着劳教记录人――的歧视,以及欧阳沫对这种歧视的顾虑。在夏薇看来,这种顾虑像一面无形的墙,将两人的心灵永久地分开,由于它的存在,她们两人的将来是不会幸福的。这显然是一个令当今某些年轻人无法理解的理由。夏薇太高洁了,在她身上,作者倾注了自己的理想,气质如兰,出淤泥而不染,不为自己的不幸身世而自艾自怨,不向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低头俯就;她将爱情看得如此神

  圣,容不得半点杂质的存在;为了自身的尊严,她甚至可以放弃在当代人看来万分宝贵的大学学籍,跟随母亲过去的老房东回到白洋淀去当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小说的结尾,夏薇坐着老房东的马车渐渐远去,不经意间,她悉心保存的欧阳沫在第一次探望她时带给她的那包杏脯散落一地,象征着两人爱情的终结。上世纪80年代初曾有两部作品有过类似的结尾,一部是电影《我们的田野》,另一部是小说《南方的岸》。虽然各自的人物不同,内容各异,但结尾处都是主人公最终放弃了在世俗看来优越的城市生活,回到他(她)们原来生活的地方,去追寻他们的理想。这本书的作者显然至今仍执著地固守着这一原则――洁身自爱,永不随波逐流;为了理想,可抛弃一切。这不是一部刻意迎合任何读者群的作品,作者只是通过作品来艺术地表达自己的理想。然而作为一名

  读者,在读完全书并从书中人物间的纠葛中抽身出来后,不禁生出淡淡的忧虑:在时过2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为了理想而远走农村的夏薇将会怎样呢?面对纷乱世界的嘈杂和喧嚣,她仍会保持心灵的宁静吗?她仍然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纯洁吗?然而我旋即回答了自己的忧虑:是的,她会的。其实这样的人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她可能是一名正待退休的普通教师,她可能是一个每天为生活而奔波的下岗女工,她也可能是一位公共汽车上大声报着站名的售票员大嫂。虽然岁月的风霜凋谢了她们的容貌,但心灵的纯洁却从未被玷污过;她们默默守护着理想,并把这种美丽传承给下一代。出于好奇,在阅读小说的同时,我开始查询作者的情况。我了解到,作者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是该社建社的“元老”之一,许多著名的当代小说

  都是经过他的努力而得以问世的。他还写过少量的中篇小说、诗歌以及理论著作《小说创作十诫》。这部《她爬上河岸》是王笠耘作为长篇小说作者的处女作,而小说出版时,作者已是70岁高龄的老人了。我还了解到:在一次编辑座谈会上,王笠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些人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裳,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当我们退休以后,如果还有精力的话,让我们自己为自己做一件寿衣。”此话令在场者为之动容。而《她爬上河岸》就是王笠耘退休以后穷16年功夫缝制的一件美得令人心醉的素衣。有人议论说,今天的中国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理想。此言差矣,王笠耘的这部作品足以表明,在纷乱忙碌的当今,在物欲横流的河床下面,仍沉积着理想主义的基石,它或许可被商海的泥沙所掩盖,却从不曾被其卷走。由于它的存在,民族道德的大堤在滔滔

  洪水中没有溃决;当浊流退尽,淤泥被荡涤之后,它终将会显露出来,并放射出自身的光芒。

篇十四: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24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承老师之思想,对读书人提出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200多年前,儒生杜甫虽身处困顿却仍大声歌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前些年,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却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忧心忡忡。他说:我们的知识青年们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和学识”,但“一己利益却逐渐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一、材料解析第一则材料:2400多年前,孔子的弟子曾子承老师之思想,对读书人提出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则材料呈现的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读书人的理想和追求应该是使天下归仁,也就是创造一个具有普遍善意的美好世界。这种追求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超越性关怀,超越现实的障碍,超越对个人自我命运的关怀,把视线投向外部世界,关注他者的命运和福祉。这种超越性关怀也即我们常说的承担意识、社会责任感,这种关怀是以利他为主的。这是一种浓厚的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第二则材料:1200多年前,儒生杜甫虽身处困顿却仍大声歌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2400多年前到1200多年前,从曾子的提出到杜甫的身体力行,我们看到儒家所提倡的承担意识、社会责任感和

  利他精神在中华文化中的传承和发扬,特别体现在读书人身上。第三则材料:而前些年,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却对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忧心忡忡。他说:我们的知识青年们正越来越多地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和学识”,但“一己利益却逐渐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但现实却让人忧虑,理想主义式微,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精神正逐渐被丢弃,而现实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却成为一些人的人生选择。二、参考立意1、传儒家精神,担社会重任2、让理想主义重现光辉3、用超越性关怀对抗现代精致利己病……三、任务分析“感悟和思考”:可联系材料回溯传统,评析儒家重要思想。可联系材料关注当下,呈现社会现实,反思问题寻找原因。可思辨性思考。可提出建议。“请结合材料”:一定要联系材料进行思考。

篇十五: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威尔逊将建立集体安全组织放在最后一点以显示它特别重要他声称要把国联视为永久维持和平的最主要的工具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威尔逊主义开创了美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时代它是美国着眼于世界全局由美国牵头与欧洲列强维护世界秩序的一个总框架影响深远

  美国外交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20世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两大流派,先后对美国的外交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从背景,内涵,代表人物,具体表现四个方面来系统的论述两者。

  一·背景美国的历史是一部特殊的历史,是一个殖民民族的历史。从北美殖民地开始,这个建立在移民基础之上的美利坚民族,不是以种族和宗教作为民族的标识,而是把共同的文化作为民族的认同。这种文化价值体系是英国清教主义、理想主义和新大陆移民拓植历史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基督教文明为其道德价值基础,以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为其核心,因其独有的历史而兼具多元、兼容、开放和自由竞争的特性。那些从英国来的清教徒认定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注定要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由此在美国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但实际上美国人是一个务实主义者,由此发展起来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最为发达,它是典型的美国生活方式的产物。上述两种思想反映到美国外交中便逐渐形成了美国外交思想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从时间上来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外交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以此为分水岭,我们可以把美国的外交实践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9—1945年,理想主义外交占统治地位时期理想主义外交始于“一战”结束,终于“二战”爆发。代表人物是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要观点有:重视道德:维护正义;主张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认为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呼吁要在民主制度下,重新恢复美国领导的活力和信心。早在1918年,他在国会的演说中提出了著名的“十四点计划”,作为实现战后的“世界和平纲领”,其主要内容有:不搞秘密外交,提倡公开外交;公海航行自由;取消贸易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建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是威尔逊“十四点原则”中的最后一点。“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威尔逊将建立集体安全组织放在最后一点以显示它特别重要,他声称要把“国联”视为永久维持和平的最主要的工具,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威尔逊主义开创了美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的时代,它是美国着眼于世界全局,由美国牵头与欧洲列强维护世界秩序的一个总框架,影响深远。然而20世纪30年代席卷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理想主义的道义、法律、理想之类的高调和迷梦幻灭,现实主义学派应运而生。第二个时期,1945---现在,现实主义占统治地位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是美国外交中现实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它是在同理想主义的论战中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认为:在国际事务中,道德说教是无法抵挡权力和利益的诱惑的,人类应该面对严酷的现实而不能陷入和谐的空想。他们主张外交就是在国际舞台上攫取权势,权力政治虽然不符合抽象的公理和道

  德,却非常切合具体国家利益的道德。“二战”不仅把美国推向了世界政治大舞台,而且美国在战争中迅速崛起,

  发展成为国力、军力都高居资本主义世界之首的超级大国。战争结束时,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0%,黄金储备的70%,拥有最庞大、装备武器最先进的海、陆、空军,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凭借这一优势地位,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艾森豪威尔主义”,制定了遏制战略,用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扩张和防止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蔓延,来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遏制共产主义成为美国长期不变的战略目标。遏制战略是由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兼理论家乔治·凯南首先提出,他的遏制政策也被称为凯南现实主义理论。遏制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大转折,它表明美国已将威尔逊理想主义抛之一旁,现实主义占据了主导地位。

  二·内涵1.理想主义理想主义外交趋向于主张世界政治的变革,强调外交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维护正义和促进社会进步,认为美国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富有特殊的责任,视美国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道义之邦”,是其他各国仿效的范例。理想主义者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使命感”,认为美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价值观是世界上最好的,其他国家应当效法美国,美国也有义务把美国式的民主推广到全世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正义。理想主义更多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和解释国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把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国家间的冲突看作是正义与邪恶之争、民主与独裁之争、维护人权与践踏人权之争。理想主义者强调公开外交,国会和公众对外交活动进行监督和制约,反对秘密外交。2.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外交则被认为是趋向保守,强调外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平和实现国家利益,手段是从国家实力出发,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武力来实现国家的目标。现实主义外交家把国际关系看成是权力政治,其主要观察方法是分析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主张运用均势原则指导外交实践,并认为国家的外交决策权应该高度集中,决策者可采取秘密外交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国家利益。三·代表人物上世纪美国总统和政治要人之中,威尔逊,卡特,里根等都被认为是理想主义之典型:他们极重视美国之传统价值与信仰,如民主、自由、人权等,并以这种信仰来主导他们的外交政策,使之批上浓厚的道德色彩。西奥多·罗斯福,尼克松,基辛格等,则被认为是现实主义之楷模:他们孜孜不倦地以外交政策为手段,扩大美国的利益和力量。基辛格——现实主义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苏联实力的逼近,美国在战略态势上逞“苏攻美守”局面。而就是这一时期成就了一位著名的外交家亨利·基辛格。他强调个人外交和秘密外交。他的“穿梭外交”和“越顶外交”成功地实现了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打开了中美友好的大门。基辛格崇尚现实主义权力论,认为必要时国家应运用权力实现国家目标,他的现实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1)重视大国外交;(2)国际因素优于国内因素;(3)政治家对外交伦理负有个人责任。均势是基辛格外交思想的核心,维持均势是核心政策,判断是主要手段。

  里根——理想主义的代表20世纪80年代,里根抛出“里根主义”,声称“以实力求和平”,要“重振

  国威”,并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不承认尼克松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经“多极化”了的现实,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四.具体表现1.合作战略和遏制战略为了实现其全球目标和利益,美国对外的外交策略一直是战略合作战略遏制或者是两者的结合。以印度为例,美国对印度采取的主要是战略合作。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印度的经济潜力及其在地缘政治和亚太安全中的作用,称印度为美国的“天然盟友”。近几年来,印美关系不断升温,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美国迫切希望将印度纳入其战略轨道,为其全球战略体系及亚太战略建立一个新支点,在地缘政治上利用印度来牵制中国的崛起。相反,就以中国为例,美国一直认为中国的发展将可能威胁其“世界霸主”地位,因此,遏制和延缓中国的发展就成了美国的既定政策,美多方阻碍并施压,要求欧盟推迟解禁对华军售就是一例,扶持台湾跟大陆对抗更是尽人所知。美对中的关系是战略遏制大于战略合作。究其根源,合作战略和遏制战略分别产生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思想,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在外交上的具体体现。2.台海安全战略美国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是随着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和美国外交的需要不断调整的,都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以“民主”和“人权”为主的美国价值观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美国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冷战期间,美国经常会让民主和人权的考虑屈从东西方地缘政治斗争和现实安全利益的需要,但冷战后,美国政界很少有人实际上将人权目标看得比维护美国经济、安全利益更重要,它们更多地强调将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结合起来。美国的这种以利益为核心的对外政策和安全战略考虑同样也反映在美国的台海安全战略中。美国台海安全战略的根本出发点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对台海地区的利益考虑分成三个层次,即全球和亚太的战略利益、中美关系大局的利益、美国在台湾的利益,这三个层次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利益范围也涉及战略、政治、经济、安全、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五。评价以上是美国以“二战”为界前后两个时期的外交理论与实践,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主义,在很多地方有相互矛盾与冲突之处,但实际上,这两种思想之间常常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的差别只是实现国家利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不同。譬如说,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者都赞同对冷战时期苏联的“遏制“政策。理想主义者认为这是一个消灭“道德沦丧”、“无神主义的”共产主义的好办法;现实主义则认为此种政策能减少政治不稳定和危机。再例如,对伊拉克的战争,现实主义者认为这是保障美国国家安全的手段,理想主义者认为这是消灭独裁暴君萨达姆和推进民主人权事业的手段。他们在不同时期满足了美国政府不同的利益需求,促进美国更好的发展。

篇十六: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塑造新型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

  作者:马陆亭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当今高等教育的许多问题源于大学精神的迷失。本文分析了其中的社会背景,认为蓬勃发展的社会需求既激发了大学的活力,也动摇了大学的价值观和制度基础,结果导致大学的发展逻辑和教师的成长逻辑出现异化,大学走向了世俗。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关注大学的体系建设,以教育的多样性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才成长需求的多样性,以制度保证办出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关键词:大学精神社会需求理想主义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加强社会建设”的首位,并明确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是人现代化和适应社会的基本方式,而人的自我完善是内省式的,社会需求满足则是外向性的。大学走出象牙塔,必然要融入社会,出现“世俗化”倾向,大学精神开始变异,有可能与时俱进,也有可能走向迷失,我国当今高等教育发展所呈现出的许多问题实际上是缘于思想层面的迷茫。笔者认为,社会仍然需要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内涵发展、综合改革将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路径,我们需要以此来重新审视和塑造新的大学理想。蓬勃的社会发展使大学走向多元从农业社会到工业和后工业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需求改变了大学。传统大学经历了从法国巴黎大学的行会性组织,到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的学院制模式,再到德国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最后到美国因社会服务功能凸显而催生的密集研究型大学之嬗变;异军突起的应用型高校则发展起由技术学校成长出的德国工业大学、法国工程师学校,以及后来美国的专门学院、英国的多科技术大学、德国的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n)、日本的高级专门学校等多种模式。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由最初的传授知识、培养社会治理精英的“绅士”,发展到因工业化的需求而重视创新和能力,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当今,每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不再是单一的大学模式,而成为复杂多样的高等学校体系。因此,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大学”,可“此”大学和“彼”大学其实是不一样的。外部因素诱致大学精神的迷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社会需求既促使大学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使大学与时俱进,也迫使大学面临多种诱惑,有可能产生与核心价值的背离。当今社会是资源型社会,资源高于一切,而发展离不开资源。资源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资本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它们不直接等同但具有交换性。资源永远是短缺的,大家都渴望拥有和扩大资源,以增加自己的资源交换能力。当今社会还是个人情社会,人们遇到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托人,关系到了就可以打破规矩。人情社会加大了关系成本,与资源型社会的结合加剧了“寻租”发生的频率。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已由学术自由主义转向学术资本主义。往好处说是已由“小科学”进入“大科学”时代,但潜在危害是经费已凌驾在学术和教育之上,项目成为工作的抓手。这导致宏观管理减弱、微观管理加强,行政人员成为项目经理,行政权力加大。大学承载着个人不同的大学理想,它与每个人的梦想、经历和岗位有关;大学也承载着国家的理想,因为它肩负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诸多历史使命。大学还是社会的现实,其功能在不断扩展,如本质上的四大功能,外延的还有促进公平、拉动经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土地升值等。大学步入现实就难免不能脱俗,而人们又希望它成为精神家园,再加上每个家庭都与就学压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人们对其是爱恨交加。最后,大学成为分裂的整体。它是社会目标的手段和相对独立的实体,产生了外在社会性和内在学术性的分裂。由此带来教师也成为分裂的个体,这也就产生了学术评价与创新的分离。大学发展的逻辑出现异化综上,对大学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学校越办越大,追求升格,外延扩展隐含着资源的增加;教师角逐行政位置,一方面说时间被挤占,另一方面还希望得到其位置,因为可以扩大资源;教授被称为老板,经费、课题、招生权均是资源;拥有其他资源的成功人士来学校镀金,扩大了学校教育资源的交换能力;各种评审、称号、头衔、名誉等都潜藏着资源,因此也成为大家角逐的对象,功夫跑到了诗外;行政需要有调控能力,权力演变为资源,项目成为手段。但是,人情社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寻租”则完全脱离了共产党人的治理之道。项目抓手意味着每个网眼上都有丝线被抓着在抖动,鱼不过来了,纲举目张后打不到鱼了,创新没有了。教师成长的逻辑演变为:我们重视和爱惜人才,因此要“提拔”人才担当起负责任的工作;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决策,因此潜移默化出“官气”;是人才当然还要出成果,因此就跑课题当老板,并需要有人来干活,马克思剥削别人剩余价值的理论在此得以验证;有人需要助手干活,有人需要成长而把自己晋升为“人才”,经济学中的寻租现象得以普及。此时剥削到的何止是剩余价值,结果是人才乐在其中,成为“大师”。岂不知这样做恰恰腐蚀了学术大师生长的土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至此,大学庸俗化了,理想主义的大学精神消失了,专家、教授丧失了社会公信力。重建大学的理想社会虽然走向多元,但仍然需要大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成长基地,仍然需要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学精神。这时,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学的核心精神不变,满足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求。但是,系统内的各个大学又是不一样的,每所大学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学术问题,各有自己应对的市场份额。每所大学以自己的特色满足着不同的社会经济需求,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志向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擅长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选择符合自己事业发展的学校,不同的学校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向世界一流的大学,是真正的具有实质性办学自主权的大学,遵循一流大学的办学规律,守护着学术的尊严,塑造为全人类终极使命服务的胸怀;行业特色大学,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的技术先导,直接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服务;社会公共利益大学,在较高的层面上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受政府控制程度较高;创业型大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多元市场,激活学术活力,使自己成为当地社会的中心;服务型大学,直接成为市场分工链条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向市场育人,有针对性地做好面向地方的技术咨询与服务工作。以制度保证大学成为人的精神家园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了促使这种大学理想的实现,我们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的体系建设,以体系的科学性去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体系内每类教育、每所学校的特色卓越发展;只有充分尊重学术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性。实施政府对高校的目标型管理方式。政府对高校提出目标和要求、提供财政及政策支持、进行绩效评估,高校在宏观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和发展。改革财政拨款预算。把部分项目支出转变为基本支出,如把高水平大学建设拨款纳入基本支出预算,既可以保证重点建设的稳定性,又能促进高校的自主办学。探索多样化的大学治理模式。现代大学制度既要有一定之规,又要在大的统一原则下有所不同,这与学校的层次、类型、使命有一定的联系。促进多样化的学校办学模式。各高校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科学创新和技术服务、学科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之间的光谱地带,寻求自己的模式和特色。推动学术评价方式改革。不以行政好恶、便利而评价,规避学术投机现象,使评价与学校使命及学术工作规律相一致。

篇十七: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理想主义

  理想创造神话,现实消解神话,尤其是民主社会的现实,更令理想主义尴尬万分。我们的时代是理性主义的,理性奉行的是现实标准,当今的英雄没有几个敢于构想亚历山大的事业,中产阶级也不再是拥有资本主义精神的新教徒。理想主义逐渐受到制约而被边缘化了,人们对“社会乌托邦”的灾难性后果感到恐惧,而不再对最美好生活的实现有所欲求。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就是身边的伊甸园,人们宁愿躺在平稳而消遣的小资生活上睡大觉,也懒得去操心社会完美与否,哪些价值还值得追求。只要今天不是历史的终结,就总会有人能够看到这个社会的不完美,也就能发觉改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只要还有这种可能性存在,理想主义就总还有它的生命力。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从根本上释放了人性的全部欲望,而且在一个平面上将追逐不同欲望的行为等量齐观。但理想主义的要义在于它要为这种平静的生活注入一丝灵气,以它的卓而不群证明它的高贵有些人也正在借助着这股灵气为理想主义大厦增砖加瓦。雷锋就是我们身边的理想主义英雄,摒除那个时代赋予他的道德符号,雷锋确实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成全理想主义的典范,他把助人为乐当成最大的快乐,他把有道德的行为当成生活理想。雷锋的理想主义就是将德行贯穿于人伦物用,这让我们想起了从“遵德性、道问学、致良知”到“人人皆可为舜尧”的中国儒家传统。

  理想的三个特征第一,理想不是现实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理想”就是ideal,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夸父、精卫、愚公的作为是利他的。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对孔子而言,天下归大众公有乃是“大道”。大道之下的社会,选择道德能干的人来领导,讲求人之间的信用与社会和睦。在天下无私财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不以血亲关系为意。因此,老者能颐养天年,壮者能人尽其才,幼者能学有所长,残疾者能生活无忧。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大的道理。这种理念显然是遥远的。但孔子这段话,被谱写成歌曲,传唱至今。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运动死了,但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与今日所说的“真善美”相类。理想是道德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现实主义固然重要,理想主义也不可或缺。一个人沉迷于幻想,不食人间烟火,固然不值得提倡,但一个人过于实际,心中无梦,那又跟动物有什么区别呢?理想主义是表达人类对现状的不满,传递人类对未来的期许,它是改造现实的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说实话,我从骨子里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凡是理想主义的东西总能激起我内心的某种冲动,例如:前古巴领导人切?格瓦拉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曾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有一次,我去坐落在杭州虎跑公园内的李叔同纪念馆,里面的一幅对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原文好像是“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我对该对联的体会是,一方面人生活在现实中,眼睛必须朝下,但另一方面,人也必须怀揣一份高于生活的理想,眼睛必须朝前,朝上,这样的生活才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科学追求的都是发现和解释客观规律,也就是追求理论。然而,德国的歌德曾说过一句非常发人深省的话,“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人文学科的历史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久远,意义不在社会科学之下。有了价值思辨,有了人类生活的描述和记录,人类文明才有了灵魂。人文知识让我们能品味甜酸苦辣,感受痛苦与快乐,懂得耻辱和光荣。第二,大学问要从年轻时代养成,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着重在青年时代讲究“理想”?为什么理想的种子要在青年时代播种?因为理想不是现实,现实会蹉跎理想,摧毁理想。许多人在年轻时有远大理想,但多数人在成家、工作、或者遭受挫折之后就成为现实主义者,甚至变成争权夺利,庸庸碌碌的“小人”为什么大学被称为象牙塔?我们。从犹太人知识分子的来源说起。在两、三千年以前,犹太人部落养活一种人,专门抄写《圣经》。他们每天沐浴焚香,只抄一页,为的是不出错。久而久之,他们便能解释《圣经》,于是在部落里很有地位。这样“有闲”的学者是怎样生活的?在犹太社区暴富的时候,社区只给他们一碗饭,让他们能吃饱。在社区最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甚至面临饿死的威胁,可社区依然要给抄写《圣经》的人一碗饭,让他们吃饱,以便饥荒后存活下来的犹太人能继续享受祖先积累的文明知识。这就是知识分子“铁饭碗”的历史来源。也就是说,因为铁饭碗,他们与社会有某种程度的隔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们不为财富而生活,不为财富而折腰,靠传承文化的理念活着。这样的人受整个犹太社区尊重。在犹太人知识分子那里,没有“学而优则仕”,更没有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以,世界上的大学问家,包括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在内,犹太人居多。犹太知识分子独立,所以思想的触角没有禁区,左中右的大学问家都有。犹太人出色,今天的美国几乎被犹太人控制住了。之所以如此,他们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精神功居第一。有了这样的教师,就有了这样的文化,就有了人数极少,却这样成功的民族。

  第一,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社会进步;第二,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精英和英雄;第三,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理想的青年,没有我国理想的未来。丧失了理想主义,就有了大学今天的气氛。竞争就是一切,分数就是一切,分数不好就什么也没有了。大学如此,中学如此,甚至小学也如此。于是,社会也如此。我们的社会就成了弱肉强食,只知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野蛮社会,培养的人就成了个人精英,社会的废物。于是,这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社会”环境就鼓励年轻人急功近利,拼命去抄袭,而且要抄袭得高明,最好是抄袭别人看不懂的洋书。于是,我们不仅没有了学术创新,也不再产生学术大师。更糟糕的是,我们社会的“纲常”没有了。这样的社会是个人主义的社会,是个可怕的、没有道德的社会。

篇十八: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理想主义活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最近看了毛姆的一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之前看过另一部作品《刀锋》,两部作品笔下的主人公都有着相同的性格色彩:孤僻。

  与其说孤僻不如说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自己所热爱、所践行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在普通大众看来有些极端,与千千万万民众的不同导致他们走向了孤僻。

  他们在世间踽踽前进,寻找自己所追寻的事物,费尽半生寻找冥冥之中好像如影随形的信仰,外在的装饰对于他们而言成为了束缚自身的一种累赘,金钱、名利、享乐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尘埃”。

  他们以“理想主义”的形式活着,义无反顾的遵循心里的声音,一路追随,一生守候。

  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刀锋》主人公拉里用了大半辈的时间去探寻人生的意义,“究竟什么是恶”“什么是不幸”“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恶和不幸”“人活着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有些像哲学上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拉里是一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战争时期,他亲眼看见自己的好友因为救自己而中弹牺牲。大战结束之后,他退伍下来,面对心爱的女友、面对亲朋好友,

  面对大战好友不幸留下的创伤,他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他苦苦挣扎,在现实中却找不到答案。

  选择离开未婚妻,去世界各个角落去探寻,也许这个年轻人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也曾苦苦挣扎是否要放弃现有的美好生活: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娶一位美貌的妻子,住在一幢有着花园的别墅里,未来不久会有两位可爱的小宝宝...

  对生活这样的憧憬在大战之后却几乎化为泡沫,心理留下的疑问缠绕他,也许会逼迫他穷极一生去寻找结果。

  他走遍很多个国家,修炼各家道义,参悟佛经,终于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答案,最终选择做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民众融入在社会,一切好像都是崭新的明天...

  相比于《刀锋》,毛姆的另一部作品《月亮和六便士》理想主义的色彩更加浓厚,是真正的穷极至死都在追寻这样的主题

  “我们是谁”“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物质生活,疯狂的迷恋上绘画。

  为了追求艺术理想,饱尝贫穷与饥饿,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最后与世隔绝,用尽毕生精力绘画出精神上的伊甸园,却在临终选择烧尽毕生画作。

  他好像是永恒的朝圣者,走向某个不存在的圣地,但是最后,他通过绘画艺术找到了精神上的圣地。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自私、刻薄、冷漠却在自己所坚守的道路上孜孜不倦。

  卑微和崇高、恶毒和慈悲、憎恶和喜爱在他的心中并行不悖,在现实生活中他无疑是卑微、恶毒而令人憎恶的;他诱惑人妻再将之抛弃;他对真正欣赏关心他的人毒语相讥;对于远离漠视他的人反而笑脸相迎;他冷漠不近人情,只寻索取不予馈赠...

  在艺术世界里,他又无疑是崇高的,心中绘画的尹甸园安详而和睦,穷极大半生只为了在一艺术中找到自我,再将之自私的一火烧尽,给后人目睹的机会都吝啬的不予赠与。

  他是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体,选择在现实生活中苟且残存,在艺术中卑躬屈膝,追求极致理想。

  无论是《刀锋》里的主人公拉里还是《月亮和六便士》里的思特里克兰德,虽然人生落幕的结局不同,外化追求的载体形式不一样,但无疑他们对于生活本质上的探索是一样。

  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去生活...好像一个脱离尘世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只是在文学作品中生活着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会出现这样的人?

  也许会,毕竟就像大冰说的“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嘛。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有可能看见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影子,理想主义如果在现在社会用另外一个词语去替代,可能更接近地气“极致”,做事情的一种极致理念。

  热爱一件事并将其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美好。

  可是什么叫最好,什么叫做“极致”,也许这个词语没有具体的、明晰的判定标准,只有好上加好,而没有最好,最好永远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之前在知乎上有用户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件事做到极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很多人的回答是,“极致”是不可能做到的。

  其中有这样一个回答:

  我觉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可能会做不到,因为不知道极致在什么位置,倒是可以把极致作为目标。

  通常我们比较一件事情的好坏,一件成果、作品的优劣都在建立在以某个标准或者一些参照系为对比的基础上,才会出现最好;又在自我不断修正、改进的基础上出现更好。

  无论是“最好”还是“更好”,两者都需要一个参照系。

  相比较于他们,“极致”就显得孤立难援。

  那可能是一种需要别人去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有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更好。

  也许,我们可以把“极致”作为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篇十九: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P>  托克维尔指出在美国所谓的民情中对民主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端于殖民地时期并且一直保持下来的地方自治和结社的传统因为它恰恰弥补了民主政体之下一个几乎不可避免的缺陷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责任的现象而这一缺陷有可能葬送民主制本身

  经验主义民主与理想主义民主之比较研究摘要:民主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政治价值。近代以来,从洛克到达尔的经验主义民主从经验出发,从卢梭到黑格尔的理想主义民主则试图从理想的“公意”、“民族精神”出发,设计出实现民主的形式。结果在实践中,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民主观找到了一条实现民主的现实路径,而从理想出发的理想主义民主却沦为专制的代名词。关键词:经验;公意;经验主义民主;理想主义民主一、经验:从洛克到达尔经验是贯穿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术语,但同时,“在所有哲学词汇当中,‘经验’又是最难以驾驭的一个词语。”特别是从近代以来,经验又以英美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和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共同构成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基石。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所谓经验,“即指感性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经验论者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人类的感觉经验,也只有通过经验我们才能认识事物。经验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如霍布斯认为“我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的,”洛克也有类似的论述,“我们且设想心灵比如说是白纸,没有一切文字、不带任何观念;它何以装备上了这些东西呢?人的忙碌而广大无际的想象力几乎以无穷的样式在那张白纸上描绘了的庞大蓄积是从何处得来的?它从哪里获有全部的推理材料和知识?对此我用一语回答,从经验: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的政治哲学就是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洛克的《政府论》从“自然状态”出发来探讨政府的产生。洛克认为人类最初是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亲善、互助和不受危害的状态”,但自然状态也有一些缺陷。这便使得个人权利的享有处在极不安全和极不稳定的状态中,它不断受到他人的威胁,于是每个人都愿意放弃这种尽管自由却充满着恐惧和经常令人感到危险的自然状态,而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力并甘愿与其他人联合起来保护他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洛克的这种有限政府论,再加上他的分权论使得他成为英国近代民主理论的集大成者。因此可以看出,洛克的民主理论,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总结,他的民主思想很好地适应了当时英国政治社会的现实。孟德斯鸠“是唯一以经验为基础对社会和政治制度进行大规模研究的人。”他于1728-1731年间周游欧洲,特别是在英国居住的经历对于孟德斯鸠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孟德斯鸠在探讨他自己的政体观时,认为一个国家的政体同国家的自然环境、气候、土地和农、林、牧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居民的自由、宗教、财富和人口,政治结构的形式以及民族性格中根深蒂固的习俗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或者说专制权力的出现,孟德斯鸠还提出了著名的分权理论,后来在美国的民主实践中成为了现实,从而保证个人的自由。可以看出,孟德斯鸠的政治学说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他对政体的论述,对民主的论述从来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理念基础上的,

  而是从经验出发,寻找影响政体与民主运作的各种实际因素,并设计出保证民主得以平稳运行的具体机制,从而产生了深刻的政治影响,直接成为后来美国民主政治实践的理论模板。托克维尔在19世纪初期以游历美国的经验所写成的《论美国的民主》,代表着托克维尔对民主的认识观。托克维尔认为,美国是当时民主制的典范,“17世纪初在美洲定居下来的移民,从他们在欧洲旧社会所反对的一切原则中析出民主原则,独自把它移植到新大陆的海岸上。在这里,民主原则得到自由成长,并在同民情的一并前进中和平地发展成为法律。”而美国的民主制之所以能够得到相对平稳的发展,又是美国自身社会、经济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特征综合影响的结果,他写道:“按贡献对它们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托克维尔指出,在美国所谓的民情中,对民主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端于殖民地时期、并且一直保持下来的地方自治和结社的传统,因为它恰恰弥补了民主政体之下一个几乎不可避免的缺陷,即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责任的现象,而这一缺陷有可能葬送民主制本身。总之,就是因为民主不可能生长在一片空白之地上,而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传统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托克维尔对民情的认识与重视,对民情在民主自由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直接反映着托克维尔的经验主义民主观。达尔以其对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贡献著称,该理论认为自由民主体制下的权力广泛分布于公民、利益集团和政党之间,没有单一的占绝对地位的团体或联盟。多元民主理论关注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

  对西方主要是对美国现代民主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达尔认为古典民主理论混淆了民主的理想和现实,承认代议制条件下莫斯卡所说的少数精英统治的经验事实,认为多数人平等的统治只是民主理想,现实民主是少数人的统治。在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矛盾之间,矛盾的解决机制是历时性的:现代民主首先超越传统少数政治精英的统治,发展到多重少数人的统治即多元精英统治;然后,通过大众直接参与来平衡多元民主不平等的困境。这种观点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对自由民主的批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展一个更为成熟的民主政治模式。提出了一个以政治商讨、竞争性选举和多元精英为特征的政体才是现代民主的唯一模式。二、公意:从卢梭到黑格尔卢梭政治哲学的出发点是建立在“公意”之上的。卢梭先指出人类曾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中,这种自然状态本来是和谐的,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原始天然的自由之中。但后来自然状态中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这就产生了建立政府的问题,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这样一种共同体之中,“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卢梭哲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即“公意”,那么什么是“公意”呢?卢梭首先将公意与众意进行了区分,“公意永远是正确的,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但公意不同于

  众意。公意只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卢梭从公意出发,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理论,并试图为我们找到一条实现民主的理想主义途径。法国大革命就是以卢梭的理论为革命旗帜,将民主视为一种可以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种用以追求的手段。结果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了一系列激进的暴力运动,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在现实面前碰得遍体鳞伤。公意在黑格尔那里被以一种“民族精神”的概念取代了,它不断发展并体现于民族文化之中,构成文化的各分支全都体现创造它们的民族的“精神”,即该民族的内在智慧禀赋;一个民族的历史就是该民族实现并展示它对整个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的过程。“(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便是在这种特性的限度内,具体地表现出来,表示它的意识和意志的每一方面—它整个的现实。”黑格尔也是通过纯粹抽象的理念来设计自己的政治基础。在黑格尔看来,理念在历史中的展开最终需要通过国家全面体现出来,历史发展的本原就是民族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有某一个民族受托担负起引导世界通过它已到达的辩证法阶段的使命。当然,在现代这个民族就是德意志民族。因此德意志民族承担着拯救人类、拯救世界历史的使命。黑格尔的思想被后世认为对德国极权主义具有很大的影响,成为专制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三、出现这两种民主观的差异的原因

  第一,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是欧洲哲学史上两个基本的认识论流派,这两派围绕着认识的来源和内容这一中心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论争,成为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哲学战线上的一个突出现象。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的全部知识来源于经验,当时的经验主义以培根、霍布斯、洛克、巴克莱、休谟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英国哲学家,故也常被称为“英国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学说,“理性主义”则以法国的笛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德国的莱布尼茨为主要代表,他们都是西欧大陆各国的哲学家,因此也被称为“大陆理性主义”。这种哲学理念上的差异反映在政治学说上,就出现了从洛克到达尔的经验主义民主与从卢梭到黑格尔的理想主义民主的对立。第二,欧洲大陆深受专制统治,专制的传统浓厚;而英美社会则相对较为自由。从13世纪初约翰国王签署《大宪章》开始,英国在很早就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并且从贵族民主向资产阶级民主演变。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移民国家,就是由英国和欧洲大陆酷爱自由的人民组成的新社会,再加上建国时间不长,因此很少受到专制之苦。然而,法国并没有英国这样的国情,其专制君主制十分典型,封建势力极其强大。因此,深受专制之苦的欧洲大陆就迫切需要一种革命的哲学,进而发动一场剧烈的革命来扫荡旧社会的一切。这就为卢梭那激动人心的革命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而反观英美社会,则明显缺乏这样的社会基础,因此就成了民主的实验场。

  参考文献:[1]奥克肖特.经验及其模式[M].吴玉军,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2]北京大学哲学系.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3]洛克.人类理智论[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刘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推荐访问: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对照材料 理想主义 对照 浓厚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