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9篇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9篇

发布时间:2022-09-19 09:45:03 来源:网友投稿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9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望你认可。 通用精品文稿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目录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质量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9篇,供大家参考。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9篇

篇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望你认可。

 通用精品文稿 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目录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质量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 3

 二、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 5

 一要打好“理念牌” ............................................................................................... 5

 二要打好“机制牌” ............................................................................................... 6

 三要打好“体系牌” ............................................................................................... 6

 四要打好“供给牌” ............................................................................................... 7

 五要打好“保障牌” ............................................................................................... 7

 刚才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都作了发言,特别是 XX 同志代表质量强市领导小组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 XX 年质量工作亮点,对今年质量强市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到了XX 个方面,我完全同意。XX 家企业受到表彰,XX 家获得首届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受到表彰并作了发言,其他同志也作了发言,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高质量发展这个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市委、政府专题召开全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质量强市工作座谈会,主要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X 重要讲话精神。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充分表明我们大家共同推动 XX 经济社会迈向“质量时代”的坚强决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决策部署,把提质量创品牌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全市质量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质量保障。在这里,我代表市委、政府,向在座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质量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向精益求精、

 以自身卓越推动“质量强市”的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做好全市质量工作再强调两点意见。

 一、 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质量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感 质量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推动质量变革、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命题,这些重大决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是从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到具体工作部署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质量要体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我市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具体来讲: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生物科技企业 XX 户、新能源企业 XX 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XX%;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低端产业企业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 XX%;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规上企业多为资源型企业,采煤企业、铝及铝后加工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的 XX%;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

 技密集型产业少,工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全市 XX 家企业、XX万户个体工商户仅有 XX 家通过 ISO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相当多的企业还在走拼资源、拼投入的传统粗放发展老路,还没有真正实现标准化、集约化,还没有把质量和效益真正放在第一位。根据这些方面的情况,从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支撑我市增长的传统动能正在减弱,而新动能、新增长点还没有形成规模,实现全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高质量要体现人民生活的高质量。不平衡、不充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质量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供需失衡,出现了出境旅游热和抢购马桶盖、婴儿奶粉、汉方药、大米等海外“扫货”的尴尬消费。之前,央视《焦点访谈》以“有机蔬菜有玄机”为题,对北京部分超市打着“有机蔬菜”标识未必真有机,进行了公开曝光。经检测,贴着“有机蔬菜”标签的蔬菜均有农药残留,按蔬菜有机码查询追溯到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蔬菜还未成熟上市,且耕地里还堆放有大量化肥,超市里销售的有机蔬菜是普通蔬菜经过加工包装的。“挂羊头卖狗肉”的背后,暴露出企业的无良和质量安全监管的缺失。从我市情况看,已建立了玉米、肉牛、红干椒等九大特色产业 XX 项标准,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达到 XX 个,建成运行了肉牛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系统,但产业标准有没有真正得到执行,“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没有真

 正全程按标准生产管控,可追溯系统能否经得起追溯,需要各地、各部门深刻反思,做好工作。

 高质量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主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端供给。我市主导产业大多产品还处于中低端水平,仍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多四少”问题。推动九大全产业链发展,必须把行业标准、质量安全、环保要求贯穿于整个产业、每一个流程,确保整个产业质量可控,安全可追溯。要瞄准产业前沿创品牌、提质量,努力把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世界标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今天受到表彰的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争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标杆。

 二、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建设质量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任务。对 XX 来讲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提升质量水平,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着力打好“五张牌”:

 一要打好“ 理念牌”

 大国与强国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质量。要牢固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把提高供给质量的理念深入落实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落到企业的每个环节,使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社会风尚。全市要将质量强市战略放在转型升级的大局中精心谋划、强力推动,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精心打造“XX 品牌”,以标准引领支撑经济转型,构建质量强市长效机制,抓好《XX 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落实,推动质量强市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二要打好“ 机制牌” 要完善责任机制,着力构建质量多元共建共治格局。各级党委、政府是质量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建立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着力构建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导向的质量考核办法,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强化工作督查奖惩,促进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主体三方责任的落实。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企业首负责任制,形成逐级倒逼、明细明确的质量安全责任链条,督促企业切实履行质量担保责任和法定义务。要着力构建质量诚信体系,加快建立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全面推行“黑名单”制度,有效提升全社会质量治理水平。

 三 要打好“ 体系牌” 要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办法,使各地各部门在推动高质

 量发展上有所遵循。要加快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推动质量基础设施广泛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质量提升,确保企业随时随地获得即用即有、可靠便捷的质量技术服务。

 四要打好“ 供给牌” 加强品牌培养、培育和保护,实施 XX 精品培育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在“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创建上加大力度,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XX 品牌”,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和“金字招牌”。具有驰名商标的企业,要树立打品牌、弘扬地区文化的责任意识,使 XX 地区品牌创建与文化有机结合,代市扬名,走向世界。

 五要打好“ 保障牌” 要切实管住质量安全,落实“抓行业必须抓质量、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压紧压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推动部门监管有机衔接、无缝对接。要建立完善全过程、可追溯质量监管体系,落实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和质量标识制度,准确掌握从车间到用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信息,倒逼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要坚持全域抓、全员管,推进质量领域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始终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严厉惩治制售假冒伪劣等质量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畅通质量

 举报投诉渠道,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群众关心质量的环境和氛围。

 做好新时代质量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使命担当、责任担当,奋力开创 XX 质量工作新局面,把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向“质量时代”,为打造 XX 升级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篇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dquo;解放思想 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振兴发展

 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推动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把解放思想贯穿振兴发展始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这必将推动我省振兴发展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一定会提升全省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水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灵活运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归根到底是要学会并掌握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实事求是,方法在于不断解放思想。要求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改变因循守旧、不接受新事物的精神状态。在龙江振兴发展面临深刻矛盾和重重困难时,再拾解放思想这一思想理论武器,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一定会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践再创新。解放思想是打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大门的金钥匙。我省是农业大省,但还不能说是现代化的

 农业强省。确保粮食安全,东北功不可没,担不可卸。我省的农业和农村改革搞好了,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会带来勃勃生机。我省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关键点是民营经济能够大发展,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稳总量、上规模、拓市场、提质效,使民营经济成为我省振兴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我省改善营商环境根子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担当意识和领导能力,是领导素质、行政效率和政绩观问题。改善营商环境,长远在法治水平、近期在领导力度。应当把那些一心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而担当作为,与谋求平稳政绩而碌碌无为区分开来,坚定地给功成不必在我、新官敢理旧账者,叫好打气,撑腰担当。

 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一定会充分释放全党上下各个层面的潜力活力。解放思想是提升执政能力、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有力武器。我省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打好脱贫攻坚、防范金融风险、实现生态安全任务艰巨。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目的就是把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把发展活力释放出来,把巨大潜力挖掘出来。只要有利于改革深化、环境改善、企业发展的事就大胆设计、科学求证、快速推进。同时,强化跟踪问效,细化对市县的评估督促,把推进振兴发展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要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去研究讨论。从产业发展上,农业有高质量,工业有高质量,服务业也有高质量,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需要各个层次产业拿出满足当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好产品来。从拉动力量上看,既要靠投资、出口,更要靠内需消费拉动,既要靠资本、土地、劳动力,更要靠技术创新来拉动。从战略布局上看,既要明确区域不同的分工,地域的差别,更要向着协调、均衡的方向去努力,既要实现总体小康和现代化,更要大大提升人们改革发展成果的强烈获得感。

 要围绕我省的高质量发展有什么特点去研究讨论。高质量发展是相对改革开放 40 年高速增长而言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省与全国的情况还有所不同。一是我省经济总量小,这说明社会积累还没有充分完成。在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的一些基础性投入还不足,如 R·D 研发投入指标,2017年全国平均水平 2.13,而我省仅为 0.92,对比广东 2.61,同为东北的辽宁还 1.84。此外,财政保障能力、就业吸纳能力、居民消费能力、设施承载能力等与其他发达省份比,我省还有不小差距。二是发展速度慢,这说明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同样经历了改革开放 40 年,和发达省份比,我省没有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搞好原始积累,积蓄发展后劲。创新投入、

 体制改革等事关长远的战略之举,政府做得少,企业少的做。三是发展质量不高,这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有文章可作。以规上工业企业发展规模及效益为例,与广东等发达省份比,我省还有不小差距。同时,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绿色有机食品产业规模和品牌还有不小发展空间。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缺乏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不够健全,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较弱。

 要围绕怎么实现高质量发展去研究讨论。要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立足确保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去研究。深刻认识东北振兴的重大意义。要从改善营商环境入手,把深化改革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体制机制问题。要着眼增强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新动能培育,释放市场经济主体活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要把开发开放作为重要抓手,既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也要有全球视野,抓住经济活跃的国家和地区做投资、搞贸易。要研究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体系,把指挥棒、注意力、战斗力都充分聚集到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篇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想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什么是解放思想 二、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如何贯彻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就是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优、结构更新、与环境和资源协同度更好的经济形态,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种高质量发展呢?解放思想!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解放思想?

 1、定义: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破旧立新”。

 2、伟大的时代呼唤解放思想 德国诗人海涅曾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纵观人类历史,凡是有大的变革,首先都是从解放思想开始的,比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法国的启蒙运动,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揭露教会腐朽与罪恶的思想文化运动。明治维新,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

 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封建地主阶级在思想上的控制,宣扬“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发动辛亥革命,他最伟大的功绩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推翻封建统治,而是在思想来了一次大解放,在革命中,他们广泛宣传“人生而平等”、“民主共和”的思想,并让它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想当皇帝,为什么短命,只当了 83 天,就是因为“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你还想搞专制,老百姓不答应。

 再比如:1978 年改革开放,1976 年粉碎“四人帮”,那中间那两年干什么了?就是在思想上“破旧立新”。邓小平同志复出时,正是举国上下积重难返、百废待兴的时候,如何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尽快摆脱极“左”思想的影响,解决“文革”遗留问题,把全党重心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是邓小平同志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邓小平一方面积极联合一批政治元老巧妙周旋,解决了一批冤假错案,使一些老同志重回领导岗位,另一方面,积极在思想领域谋划怎样拨乱反正。

 1978年 5 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告诉人们,什么是是非标准。实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肯动脑筋、肯想问题的人愈多,对我们的事业就愈有利。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

 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到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二、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 9 月 25 日至 9 月 28 日来到东北地区开展地方调研工作。总书记先来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然后到达齐齐哈尔,之后离开黑龙江到达吉林查干湖,接下来到达我们辽宁的辽阳、抚顺和沈阳。总书记的这次调研,四天,横跨三省,深入六地,累计行程达到 2000 多公里,媒体称这次地方调研是大跨度,跳跃式的调研。

 总书记一直关心关注着东北地区的发展、“共和国长子”辽宁的发展。2013 年来辽宁调研后,接下来中办就组织了回访团调研辽宁的发展情况,这个回访团在调研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回访报告,总书记认真翻阅回访报告,然后在上面做了批示:辽宁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就是“两个归根结底”。之后国务院出台 28 号文件。2015年总书记在长春座谈,提出“四个着力”,接下来国务院 7 号文件,国务院 62 号文件密集出台。2017 年两会总书记来到辽宁团,提出“三个推进”,国务院 22 号文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应声落地。

 在政策的帮助下,东北振兴工作做得怎么样?接下来怎么干?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回答了这些问题。

 (一)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首先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

 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国防安全:大家知道的大国重器有哪些?辽宁舰是在大连改造下水的,国产航母也是大连造。沈飞集团为我国贡献了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 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 6、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 7、第一架自主研发的高速战机歼 8 很多首架战机。蛟龙号、歼击机、军工企业的重要原件等等,我们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粮食安全: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到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20%,是我们国家的大粮仓。

 生态安全:东北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肥沃的黑土地、大片的湿地资源还有河流资源,而这些宝贵资源对于国家至关重要,一旦破坏修复是十分困难的。

 能源安全:东北地区每年为国家贡献 6000 万吨的油气,而且我们国家陆地上三条油气输送管道中的中俄石油管道就在我们东北的大庆。

 产业安全:轻工业富国,重工业才能强国,产业结构中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指标而动摇重工业的重要地位,它关乎着国家能否掌握核心技术,关乎着国家的创新水平,关乎着国家能不能真正的强起来,而东北地区就是国家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中国的重工业还要看东北。

 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东北的发展,总书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这是总书记对我们的肯定与鼓励,但实则也是一种鞭策,东北如果不能振兴、辽宁如果不能振兴影响国家发展大局!

 (二)肯定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绩 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东北振兴取得的重要进展,指出东北地区取得了四个方

 面的成就: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氛围初步形成、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家看这四个方面正好对应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说明我们贯彻总书记的指示,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总书记对我们辽宁取得的成绩也给与了肯定,我们在营商环境改善、国有企业改革、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得到了总书记的赞扬。总书记做出了“今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基本走出了多年来最困难的时期”的重要论断。最困难的时期我们走出来了,但是还没有彻底走出困难的时期。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发展还存在“四个短板”。

 (三)指出了东北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书记深刻指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东北振兴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存在着“体制机制短板、经济结构短板、开放合作短板、思想观念短板” 这“四个短板”之中最根本的还是最后一个思想观念的短板,它是其他几个短板产生的根源。拉长短板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解放思想。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入手对思想来一个彻底的解放呢?总书记给我门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

 (四)提出了东北振兴的“六项重点工作”

 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二是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三是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四是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六是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1.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

 其实辽宁的问题在营商环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营商环境暴露了我们哪些突出的问题呢? 政商关系的问题;“官本位”思想严重的问题;干部作风的问题;体制机制的问题;思想僵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改革来解决。

 2.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都是依靠创新来完成的。而辽宁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企业发展规模受限;新兴产业发展速度慢;传统产业、制造业竞争能力不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源于创新能力不足。总书记直击根本,为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动力源泉。

 3.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东北振兴是我国区域发展“四大板块”之一。而且是其中的一个短板,如何把我们这个短板补齐?其实我们东北发展也是有很大优势的,我们沈阳对口合作北京,吉林长春对口合作天津,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两个城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与江浙等地合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借助国家重大战略带来的发展新动力,推动东北振兴。

 4.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

 东北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且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凸显了生态资源对发展的重要作用。生态资源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查干湖正是因为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所以人们夏日到那里旅游,冬季到那里体味冬捕的乐趣,从而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东北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开发旅游资源,推进寒地冰雪经济,推动形成低碳

 绿色的产业结构。

 5.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强大动力。我们辽宁在地理位置上就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背靠大东北,毗邻黄渤海,通衢东北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本身具有全面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而且我们辽宁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资源丰富,具有全面开放的雄厚产业优势。对于辽宁而言要想持续发展,持续振兴,开放的脚步就永远不能停下,就要继续探索进一步开放的举措。

 6.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好城乡生活困难人员基本生活等,抓住了民生领域的关键短板,补齐这个短板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同志们,总书记从六个方面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方向已经明确,但是路还是要靠自己走,辽宁的事情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办,辽宁的问题还要靠我们自己来解决。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解放思想,群策群力。

 三、如何贯彻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 解放思想决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解放思想,关键要统一思想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大讨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专家指出东北的问题经济发展滞后,是表!体制机制不灵活,是里!思想解放不够才是根!解放思想树立新的

 思想观念是实现全面振兴的先导工程和必不可少的前置条件。通过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对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进行再审视再完善。对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进行再矫正在提升。打破僵化的思想固化的思维,振奋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走出一条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三)解放思想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坐而论道 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确定了“八破八立”讨论内容。

 着力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维,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意识;着力破除权力至上、大包大揽的观念,牢固树立简政放权、服务第一的意识;着力破除坐而论道、说多做少的现象,牢固树立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的意识;着力破除视野狭窄、自我封闭的局限,牢固树立“三走三看”、自我革新的意识;着力破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牢固树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意识;着力破除坐等靠要、患得患失的思想,牢固树立自力更生、敢闯敢试的意识;着力破除精神懈怠、为官不为的状态,牢固树立优胜劣汰、奋发有为的意识;着力破除终身制、铁饭碗的思想,牢固树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意识。

 (四)具体举措 1.全力做好安全生产。

 2.加快推进企业域外发展。

 3.加快推进“四自企业”高质量发展。

 4.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

 5.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6.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

 7.抓好企业扶贫帮困工作做为落脚点。

 8.全面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干部是关键。

 结束语:

 同志们,实践发展不止步,解放思想无止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实践大突破、事业大发展,为谱写新时代铁能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而不懈奋斗

篇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落实《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 座谈 发言稿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评判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的重要标准。”这一阐述,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推进领导干部考核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主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首先要把群众获得感强不强、幸福感多不多、安全感高不高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扑下身子,眼睛向下看,工作朝下做,多一些裤腿粘泥、眼含泪水的务实调研,少一些闭门造车、庭院跑马的空想,多干实事、少摆样子,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做人民群众的第一倾诉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和红利。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好口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要学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听群众的期盼,多看看群众的生活生产状况,多想想群众的感受,以人民为中心,才会发现问题困难所在,方能找出差距,解锁为民“新技能”,进而抓好落实。只有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以赤诚之心联系群众,以真诚之心服务群众。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情怀和执着,恪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追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办事上。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意味着要高质量考核考实领导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满不满意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强烈的执政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当好群众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才能踏踏实实办实事、做好事,才能有所建树。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对标需求,解答疑点,争取支持,认认真真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题,将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用群众满意程度来鞭策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为民谋利益、谋幸福、谋发展,才能让党员干部在考核中考出好成绩。

篇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14 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擘画了蓝图。

 送一泓清水北上,滋润子孙后代。作为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惠及数以亿计群众,有效缓解了“北缺南丰”等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动能。

 南水北调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性工程,更是人水和谐、资源共享、南北方协调发展的样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工程实施

 多年来积累的六点宝贵经验: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尊重客观规律、规划统筹引领、重视节水治污、精确精准调水,为我们做好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此为“水位尺”,根据社会矛盾转化和发展过程动态演变,运用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抬高包括水安全在内的生态文明“水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中支撑意义更加凸显。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理念上,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沿线水资源保护,以系统观念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让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战略上,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管理上,要在全面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水源区要“划出硬杠杠”,受水区要“拧紧水龙头”,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抓好节水工作,坚决避免敞口用水、过度调水。要认真评估《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继续深化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方案的比选论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规划。要坚持科学态度,遵循客观规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继续加强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调度管理,强化水质监测保护,充分发挥调水能力,着力提升工程效益。

篇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贯彻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体会心得

 2021 年 5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丹江口水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河南之行的重要考察地点,其不仅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核心水源区,更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享有“亚洲天池”之美誉。

  一汩汩流淌,一方方润泽。一捧“天池”水,不仅涵养着绿色的生态理念,流淌着质朴的人民情怀,更润泽着无私的奉献精神,渗透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把握此次丹江口水库考察的重大战略意义,深入贯彻落实此次座谈会的相关战略部署。

  一捧“天池”水,涵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在丹江口水库,习近平总书记伫立船头,凝望着烟波浩渺的湖水与林木葱郁的青山。这样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充分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而“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必须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起“节水优先”的底线思维和“生态保护”的红线思维,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针对破坏水质、损害生态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惩戒力度,健全问责机

 制,通过出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法规,倒逼企业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捧“天池”水,流淌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情怀。水是生命之源,而南水北调这项伟大工程,更关乎着百姓的生命健康与福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治水、用水、护水”相关工作融入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新发展理念中去。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压实各级责任,下沉组织力量,真正把水污染治理好、把水生态保护好、把水资源利用好,让青山绿水“晒”进百姓的“朋友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捧“天池”水,润泽着“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的奉献精神。考察完丹江口水库,习近平总书记赴往当地的一个新移民村——九重镇邹庄村,他亲切地对百姓说:“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从 1952 年南水北调工程开始谋划,到 2002 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正式出炉,再到丹江口水库移民搬迁工程胜利告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又一伟大壮举,彰显了一种“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各地各部门要弘扬好南水北调的感人事迹和沿线搬迁移民的奉献精神,通过建设南水北调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利用相关红色

 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奉献人民。

  一捧“天池”水,渗透着“水资源格局影响发展格局”的时代内涵。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各地各部门要将此次座谈会的总体要求和相关部署,融入到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农业生产中去,全面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相关任务,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要善于从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客观规律,协调部门、地方和专家的意见,在科学研判、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后续工程规划,推动形成产业经济合理布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大网”。

篇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 年 9 月 18 日)

 习近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 年 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有关部门也根据我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研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 9 个省区,全长 5464 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省

 份 2018 年底总人口 4.2 亿,占全国 30.3%;地区生产总值23.9 万亿元,占全国 26.5%。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早在上古时期,炎黄二帝的传说就产生于此。在我国 5000 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 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黄河流域自然景观壮丽秀美,沙漠浩瀚,草原广布,峡谷险峻,壶口瀑布更是气势恢宏。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

 三分之一左右。黄河流域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汉、回、藏、蒙古、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 10%左右。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水害严重,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历史上,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 2500 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 1500 多次,改道 26 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1855 年,黄河在兰考县东坝头附近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了现行河道。封建社会战争和军阀混战时期,更是人为导致黄河决口 12 次。1938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难以抵抗日军机械化部队西进,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大堤,导致 44 个县市受淹,受灾人口 1250 万,5400 平

 方公里黄泛区饥荒连年,当时灾区的悲惨状况可以用“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来形容。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长期以来,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再加上人为破坏,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根本改观,黄河沿岸人民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龙羊

 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河道萎缩态势初步遏制,黄河含沙量近 20 年累计下降超过 8 成。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 10%,通过引调水工程为华北地区提供了水源,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三江源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 53%。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 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郑州、西安、济南等中心城市和中原等城市群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2014 年以来沿黄河 9 省区 1547 万人摆脱贫困,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加快推进,百姓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可以说,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一是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后续动力不足,水沙调控体系的整体合力无法充分发挥。下游防洪短板突出,洪水预见期短、威胁大;“地上悬河”形势严峻,下游地上悬河长达 800 公里,上游宁蒙河段淤积形成新悬河,现状河床平均高出背河地面 4 米至 6米,其中新乡市河段高于地面 20 米;299 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未完全控制,危及大堤安全。下游滩区既是黄河滞洪沉沙的场所,也是 190 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防洪运用和经济发展矛盾长期存在。河南、山东居民迁建规划实施后,仍有近百万人生活在洪水威胁中。

 二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汾河等支流污染问题突出;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加之尾矿库污染,使得 2018 年黄河 137 个水质断面中,劣V 类水占比达 12.4%,明显高于全国 6.7%的平均水平。

 三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7%。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 80%,远超一般流域 40%生态警戒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曾何等壮观,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断流。

 四是发展质量有待提高。黄河上中游 7 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 10倍。对外开放程度低,9 省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2.3%。全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有 5 个涉及黄河流域。

 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我曾经提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 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第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

 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第二,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第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第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8 月 26 日,我在中央财经委第 5 次会议上强调,要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就不宜发展产业经济,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集约发展,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第五,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四、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

 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特别是不能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

 第一,抓紧开展顶层设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要会同有关方面组织编制规划纲要,按程序报党中央批准后实施。党中央成立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

 第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些重大问题,在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

 第三,着力创新体制机制。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层面主要负责制定全流域重大规划政策,协调解决跨区域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省级层面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层面按照部署逐项落实到位。要完善流域管理体系,完善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完善河长制湖长

 制组织体系,加强流域内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防治、联合执法。

 同志们!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篇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发言

 一、立足三个功能,把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必要性。一是从经济功能来看,是村级运转经费的有益补充,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能让群众受惠,实现从“摆脱贫困”向“全面小康”升级。二是从政治功能来讲,是农村“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工程,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基础,提升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的组织保证。三是从社会功能来说,是组织与群众、集体与个体之间最好的利益联结体和利益共同体,助推构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体系。

 二、着力三个到位,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可行性。一是目标领航到位,实行“抓两头、带中间”思路,从 2020 年-2022 年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升。二是路径统筹到位,推广“村社合一”,支持村级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以合作社为承接点,重点发展红色股份型、产业带动型、资产增收型等“三型”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村民、企业等联动发展。三是利益联结到位,打造经营管理、收益效益、利润分配共同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实行“村级集体经济+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享模式,实施村集体和村民保底收益机制。

  三、落实三个强化,保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效性。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构建党政统筹、组织指导、农口主抓、部门配合、乡村实施的工作格局。县级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县级领导联乡包村机制;乡村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班子,因地制宜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二是强化要素保障,统筹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在政策范围内整合各类投入到村扶贫资金、帮扶资金和农业生产类专项资金;在涉及产业布局、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重大项目中,为有条件的行政村预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三是强化机制保障,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绩效考核、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明确为“书记工程”,并建立试错容错机制。

 2

  农业农村局

 一是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要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多渠道、多方式落实好各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措施,编制好发展规划,捆绑好部门责任,力争 50%的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农业产业建设实现发展壮大。

 二是制定产业引领投入机制。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在项目安排上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倾斜,并根据不同产业建设需求,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基地建设土地流转、基地建设、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环节予以重点支持,确保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顺利开展。

 三是建立产业引领示范基地。支持村级组织利用区域内抛荒土地、增减挂土地、荒山、山塘等资源,单独或与其他组织、个人合作的方式建立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四是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在支柱产业发展较好的村可以支持村级组织建立生产性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农产品初加工、冷链储藏、物流运输、产品营销等综合性服务,通过收取服务费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

  农经站

 一是探索发展资源利用型、量化入股型、服务创收型、物业管理型、旅游资源型、产业带动型等“六型”的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为民服务能力。

  二是围绕“多方共赢”,建立资金共筹机制、经营共抓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发展“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村集体、农户和龙头企业间签订合同,让村级集体增收,群众受益。

 三是完善奖惩机制,将村党组织带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党建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与村干部“绩效报酬”挂钩,并允许按照当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资金。

 4

  投资集团

 一是以优势资源,承接“薄弱村”实现增收。以收益最为稳定的光伏发电、出租车、餐厨垃圾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加油站等特许经营产业板块,采取“党建引领+政府筹资+国企运营+村级受益”的模式,确保村集体经济投资年回报率在 8%。

 二是以优质服务,促进“样板村”提质增效。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建议采取“组织调(调部门、调资金、调资源)+部门选(选区域、选产业、选样板)+公司管(管定位、管投

 资、管策划)+村为主(人员以村为主、生产以村为主、运营以村为主)”的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以优良作风,推动“平均值”持续增长。按照提升薄弱村、打造样板村、增长平均值的工作方向,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全力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篇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dash; 1 —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五篇

 目录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1 ............. 1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2 ............. 3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3 ............. 6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4 ............. 7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5 ............ 11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1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市经济社会迈上又好又快跨越发展快车道。

 我们时刻牢记嘱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落地生根。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产业大提升、创新大突破、环境大优化”大讨论活动,制订实施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百城提质等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一方案十专案”。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由2015年的1

 — 2 —

 个增加到8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第1位。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开通“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为企业和群众解决了一大批最急最忧最盼的难题。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进城镇和乡村信息互通、基础共建、设施互连、服务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自来水、网络通迅、公交车等全覆盖。

 我们抢抓重大机遇,大力推进特色主导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抢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机遇,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去年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精准扶贫企业贷款发放总量占全省的44,连续3年代表全省迎接国家脱贫攻坚考核均名列前茅。坚持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发展特色农业,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40亿斤以上。抢抓中部地区崛起和产业转移机遇,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明确每个县着力发展1到2个主导产业,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三个产业超千亿,制冷、超硬材料、农资化工、商贸物流等10个产业超百亿,4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前20名。

 我们打造平台载体,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打造产业共享平台,通过建设国家制冷检验检测中心、印染中心、电镀中心等,打造共性关键技术平台。通过建设印染中心,形成纺织、染整、服装全产业链。通过建设电镀中心,

 — 3 —

 完善工量具产业群,又吸引新入驻企业55家,吸纳了电镀业务。打造开放创新平台,建成保税物流中心,贸易额完成20.73亿元,位居全国同类保税中心前列。去年引进省外资金总量698.5亿元,居全省第3位。实施科技创新十大工程,创建全省首家市级科学院,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6家、省级高新区达4家,均居全省第1位。打造要素供给平台,实施引金、引才入商工程,搭建融资对接通道,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我们创新体制机制,提供高质量发展优良环境。

 持续完善“马上办抓落实”9+1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等,实行市县联动、共同发力,让制度形成闭环,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实施“三·五”基层工作日制度,市、县、乡三级5400多名党员干部分赴联系的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帮助解决难事、实事20.6万件。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营造干的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2

 — 4 —

  近年来,我市把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作为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抓手,统筹推进转型升级、开放创新、环境优化等工作,着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集聚区六次跻身全省前十,是三星级产业集聚区。

 一是坚持有体量更有质量,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

 突出龙头培育。

 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注重借势发展、强强联合、延链补链,打造了气缸套、皮草羊剪绒、广药业核黄素三个行业世界冠军。

 突出集聚集约。

 坚持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三大主导产业集聚了全市33.5% 的规上工业企业;以“区中园”形式,规划建设了8个专业园区,推动集约发展;整合11栋闲置标准化厂房,建设占地600亩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培育了一批高成长企业。

 突出三大改造。

 制定三大改造攻坚方案,发挥内配标杆引领作用,引导68 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30个,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

 二是坚持重实效更重长效,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以开放增动力。

 打造四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可实现一站式通关。目前,有

 — 5 —

 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77家,完成进出口总额40.4亿元。

 以创新添活力。

 成功创建高新区、智能化示范园区和专利导航实验区三个省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服务中心被评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以改革促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实行“全程代办制”,让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趟不用跑;在行政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征信”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征信服务;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动群众增收。

 三是坚持抓产业更抓环境,创造发展平台和优势。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近三年谋划实施城市提质项目81个。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延伸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治理一体化。以产城融合提升承载能力,初步建成“四横九纵”路网框架,差异化布局了公租房、餐饮酒店等配套设施,推动区内农民就地上楼,不出区就业。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大要求,扎实推进产业集 聚区“二次创业”,为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更多力量。

 — 6 —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3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我县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全方位融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努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突出生态功能价值,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认真落实“三线一单”硬性约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森林覆盖率达56.9%,提高15个百分点,流域出境段面水质达Ⅱ类标准,水质达标率100%,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

 突出生态经济价值,培育绿色产业优势。

 全县上下谋定了“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实现了绿色生态的转型发展。水果总产量达5万余吨,实现收益5亿多元,小水果做成了大产业。大力优化调整工业园区布局,重新构建了清洁、环保、高效的工业体系。促进康养旅游大培育,围绕“运动康养、生态颐养、老年文养”三大主题,创办全省首个创新型康养书院,全县接待游客5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

 突出生态服务价值,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持续推进“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彰显地域特

 — 7 —

 色,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整体提升城市形象。全域打造慢生活度假区,发布居民“健康指数”“幸福指数”“熊猫指数”,居民健康状况良好,整体幸福感高。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4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因地制宜找准定位,依托现代农业标准化程度高,粮食产量大、品质佳的优势,全力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做成第一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释放资源优势,打造特色鲜明、链条优化的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农业这个“根”,依托优质绿色“原料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形成产业集群,把“食尾”做优、“工尾”拉长。

 一是打造玉米产业链。

 依托象屿生化7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推动玉米产业向化 工领域和医药领域延伸。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4亿元的国投象屿 3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和总投资8亿元的诺潽生物制造产业园项 目,香港海资6000吨植酸钙项目投产达效。

 二是打造水稻产业链。

 依托万里利达800万吨粮食仓储优势,建设了总投资4.9亿

 — 8 —

 元的香稻60万吨大米深加工项目。通过央企对接,建设了总投资1.8亿元的众鑫4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项目。通过中韩合作,建设了总投资1.1亿元的科乐福大米面膜加工项目,实现了大米产业链延伸发展。

 三是打造大豆产业链。

 立足大豆“非转基因”优势,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福慧15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可年产高端蛋白粉6万吨、有机脂肪粉1万吨等产品;总投资1.8亿元的金正油脂2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年可产非转基因大豆油3.4万吨、高端食用磷脂3500吨;总投资5000万元的绿谷调味食品厂项目,年可产2000吨特级酱油、1300吨食醋,全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是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

 扶持大锦农做大做强,在原有养殖、屠宰加工、饲料生产基础上,新上20万吨生物有机肥、1.5万亩绿色种植、生鲜连锁超市等项目,形成集有机种植、绿色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直营销售“五维一体”发展模式,实现从“良田”到“餐桌”全产业链条。

 五是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链。

 引进总投资3.2亿元的中闽能源二龙山镇生物质热电联产 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城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等秸秆综合利 用项目,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秸秆消化能力120万吨,节约标准

 — 9 —

 煤60万吨。

 六是打造“农业+旅游”产业链。

 塑造4A级国家湿地公园、万亩水稻公园等生态农业观光模 式,真正把大农业、大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全年接待游客量达34万人次,综合带动消费1.2亿元。

 七是打造电商服务产业链。

 依托地域品牌,加快电商产业发展。XX电商产业园吸纳企业51家,线上销售214种农副产品,邮政、京东等6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服务,累计交易额已突破亿元大关。

 二、狠抓要素承载,打造项目聚集、产城融合的发展平台 一是平台承载有力。

 围绕“大园区”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经济开发区。历经十余年发展,已累计投入40亿元,建成面积10 平方公里,实现“七通一平”,区内20公里“三纵四横”道路 畅通,直通高速公路东出口,总长22公里经开区铁路专用线, 近期运送能力220万吨,远期发运能力500万吨。日供水3万吨的自来水厂、66千伏变电站、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0吨的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完善,承载能力项目吸引力持续增强。

 二是资源实现共享。

 积极打造经开区水、热、电、汽、物流等生产要素共享模

 — 10 —

 式,公共管廊投入使用,实现了淀粉乳、蒸汽、给水、凝水、污水及物料输送等资源共享,大幅降低企业直接投资成本和间接生产成本。

 三是惠企设施齐全。

 园区内建有以管理、培训、公寓住宿等服务为主的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新吉利家园,为园区企业高端人才、高管提供优良生活保障;开通公交专班,为企业员工通勤提供便利交通服务。

 三、立足大桥商机,积极打造跨境加工产业 依托地产大豆的绿色生态标准较高的优势,鼓励支持企业境外建基地、境内搞加工,推动境外农业开发合作由粮食种植向粮食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延伸。引进东金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农业跨境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开发土地100万亩,在域内建立大型粮食码头、加工、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目前,正在履行前期手续。引进欣凯旋实业有限公司建设20万吨大豆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重点建设粮食储备库、生产加工车间、冷藏库及相关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完成项目选址、公司注册、税务登记,正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图修改。与中国一带一路投资联合会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建设农副产品进口加工区项目,重点建设江海联运集装箱码头,进行俄罗斯远东农副产品进口加工,将产品销往东南亚地区。

 — 11 —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总体规划方案设计。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5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以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定位,以产业转型和产业培育为抓手,努力探索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聚力探索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煤化工、铝精深加工、传统制造、面粉食品等主导产业转型。实施技改项目173个,总投资164.77亿元。大力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投入研发资金11.94亿元,已培育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检测中心1家,省级研发机构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二、以面粉食品转型试点为抓手,构建“三链同构”格局大力实施“粮食加工转型升级”战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提高产业竞争力。整合158家面粉企业为五大集团,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培育形成中国驰名商标3家、省著名商标11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1个,加快“中国面粉城”向“中国食品城”的蝶变转身。

 — 12 —

 三、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按照公园城市理念,梳理城市肌理,构筑城市功能,夯实产业支撑。围绕生态活力之城,建成“两湖四带一湿地28公园”生态体系;围绕医院改革、教育资源整合,构建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围绕“房住不炒”要求,实施“限房价、限地价”双限挂牌,出台“人才十条”,加快人才人力集聚,夯实产业人才支撑。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努力构建与长三角的交通空间纽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功跻身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

推荐访问:发言稿 高质量 经济社会 座谈会 发展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