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法院工作报告例文2020五年工作总结人代会,供大家参考。
x 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五年工作总结)(1)
——2021 年 x 月 x 日在 x 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x 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x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7 年以来,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市中院先后被省法院记集体三等功、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市法院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377158 件,审执结 360033 件,结案率 96%。其中,市中院受理 35326 件,审执结 34492 件,结案率 98%。
一、坚持立足全局,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一是依法守护政治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持续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做到“扫黑”与“除恶”并重,“打财”与“断血”并行,依法审结在全省具有重
大影响的张军等 54 人特大团伙涉黑案,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全市法院共审结涉黑恶案件 115 件,判处罪犯 903 人,清理涉黑恶财产 11729 万元。依法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渗透破坏活动,共审结涉邪教性质案件 27 件,判处罪犯 59 人。扎实推进反腐败斗争,依法审结了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原局长李文明、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原副理事长李国忠等受贿案,共审结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 203 件,判处罪犯255 人。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刑事案件 20713 件,判处罪犯 18092人。其中,市中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 172 件,判处罪犯 296 人。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完善接访处访机制,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涉诉信访工作受到最高人民法院通报表扬。
二是依法保障经济发展。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全力支持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征占拆迁等顺利实施,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着力营造规范有序的投融资环境,依法审理了在全市具有重大影响的“百合贷”、“北极泉”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最大限度挽回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加大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严格适用缓刑,案件实刑率99%,共审结涉环境资源类犯罪案件 452 件,判处罪犯 909 人,判处罚金和生态修复金 2868 万元。强化破产案件审理,建立府院联动机制,大力推进“执转破”工作,加快“僵尸企业”市场出清。综合运用重整、和解等手段,盘活企业资产,激发企业再生动力,努力做到“审理一个案件,救活一个企业”。全市法院共审结破产重整案件 6件,盘活资产 4 亿元,促使 6 家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重获新生,帮助
1700 名员工稳定就业。护航企业创新发展,推行涉知识产权案件集中管辖,着力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效能,依法审结侵犯著作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案件 245 件。
三是依法维护公平正义。依法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全市法院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 203729 件。其中,市中院审结19352 件。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坚持支持与保护并重,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着力促进官民和谐,全市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 6780 件。其中,市中院审结 1883 件。采取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等形式,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支持。全市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全部挂牌成立并有效运行,成功化解行政争议案件 278 件。扎实开展“无讼乡镇(村)”创建活动,强化诉源治理,推动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指标,全市共创建无讼村 488 个。
二、坚持司法为民,不断强化民生福祉保障 一是持续优化诉讼服务体系。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分调裁审”改革,推动多元解纷、速裁快审、繁简分流、审判辅助等事务向诉讼服务中心集约,“一站式”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扎实开展立案登记制改革,着力解决重复立案、虚假立案、拖延立案等问题。强化司法救助工作,全市法院共减缓免诉讼费 7133 万元,发放司法救助款 1279 万元,让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让打赢官司的特困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实现。
二是持续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积极探索涉民生案件快速化解路径,与市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律师协会等部门,联合开展劳动争议纠纷诉调对接,积极推进劳动争议实质性化解。与市公安局、司法局、保险协会等部门,联合推进“道交一体化”改革,全市“道交一体化”调解中心共接收案件 1715 件,诉前达成调解金额4621 万元。2017 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教育、医疗、劳动争议等涉民生案件 50365 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共审结婚姻家庭案件 23593 件,成功调解 16508 件,有力促进了家庭和谐。市中院家事审判庭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三是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执行。紧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综合运用罚款、拘留、打击拒执罪、限制高消费、信用惩戒、司法救助等措施,多元推进执行工作依法规范高效运行。2017 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 117062 件,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80 亿元,共拘留被执行人 669 人(次),追究拒执罪 21 人,限制高消费 76727 人,纳入失信名单 29221 人。组织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共执结案件 4862 件。其中,执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4752 件,发放执行案款 6198 万元,最大限度保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工作 一是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强化主审法官或合议庭办案责任。加强以法官为中心的审判团队建设,全市法院共组建审判团队 200 个,实现人员分类管理,员额法官动态化管理,严把入口,畅通出口。2017
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入额 123 人,退出员额 95 人。扎实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全市基层法院对内设机构进行缩减,由原来的 194 个减为85 个,优化了诉讼资源。
二是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挥庭审实质化作用,提高刑事辩护率、证人鉴定人出庭率、当庭宣判率,坚决防止冤错案发生。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刑事政策,2017 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宣告无罪 42 人。深入开展家事审判改革,通过多元调解、心理探知等举措,有效化解家事纠纷。扎实开展繁简分流改革,强化小额诉讼、简易程序适用,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三是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推动移动微法院、语音转化、电子送达、老赖地图、安全运维管控平台“五大系统”建设,着力开展跨域立案、远程立案、云端调解、网上开庭、线上执行等工作。市中院建成数据集控中心,集成全市法院审判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执行指挥系统、安防系统,提升了信息化工作水平。深化司法公开,大力推行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推进司法拍卖、减刑、假释案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公开,构建多元化公开格局,增加司法工作透明度。在全省阳光司法指数评估中,全市法院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法院第 1 位。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院,不断加强法院队伍建设 一是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创新理论武
装,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人民来审判、办案一线党旗红”等特色党建活动,锤炼政治品行,筑牢政治忠诚。2020 年,市中院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党建工作示范单位”。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阵地。
二是不断加强司法能力建设。加强业务能力培养,坚持专项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全面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培养,组织干警进驻乡村,实地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深入社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在工作中锤炼司法为民本领。市中院优秀辅警杨明菲牺牲在疫情防控一线,其先进事迹被中央政法委、省委政法委等官方微博和抖音大量转发,点击量超百万。
三是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认真落实“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专项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管理向纵深发展。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四项教育”、顽瘴痼疾和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重点,组成工作专班,集中对全市法院 2018 年以来115 件涉黑涉恶案件以及 1990 至 2020 年 38356 件“减、假、暂”案件进行倒查,对 2018 年以来 244 件“五类重点案件”进行交叉评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举报线索 574 件,查处违纪违法干警 245人。
五、坚持主动接受监督,不断坚定法院发展方向
全市法院不断强化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主动将法院工作置于人大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积极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和见证执行活动,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审判、执行、司法改革专项视察和员额法官评议等活动。坚持人大代表联络和走访制度,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通过多种形式向代表、委员汇报全市法院工作。同时,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各界对司法的关切。
各位代表,全市法院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市委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法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个别法官就案办案、机械办案,不能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二是案件久拖不结、久拖不执,法官不执行、选择性执行,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案件质效亟待提高;三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不高,司法作风亟需转变、司法能力亟待加强、司法公信力亟待提升。对此,我们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着力解决全市法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今后五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
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委以及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三区两城”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四个转化”工作部署,狠抓服务大局强化、便民举措完善、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形象培树,打造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强市、魅力 x”作出全市法院新贡献。
一要聚焦全市发展大局,在精准服务保障上展现新作为。统筹发展和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三区两城”发展定位、“3+3”现代产业新格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责任担当,依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依法助力乡村振兴,依法从严惩处涉环境违法犯罪,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保障更精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可持续。
二要聚焦人民司法需求,在司法便民利民上构建新格局。大力推动诉讼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着眼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坚持用科技赋能、智慧赋能、数字赋能、服务赋能,实现诉讼便捷、解纷多元、服务集约。坚持强基导向,优化法庭布局,明晰职能定位,依托智慧法院平台,打造“掌上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作用,大力加强人民法庭一站式建设,坚持诉讼服务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构建“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通过巡回审判、定点联系等方式,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法官有影、法治有声,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让司法有温度、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三要聚焦法院主责主业,在审执质效提升上取得新业绩。坚持向管理要质效,着眼人民群众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加强审判管理,建立完善的定责、明责、考责、问责、追责的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提升审判执行质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不断强化系统观念和创新理念,大兴调研之风,以调研立院、兴院、强院,深入查找制约法院发展的弱项短板,以理念创新、引领机制创新,实现跨越发展。坚持向科技要动能,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以信息化工作成果,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让正义有力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四要聚焦司法形象培树,在法院队伍建设上实现新跨越。着力锤炼政治品行,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坚守为民情怀,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法院得到不折不扣落实。着力锤炼司法能力,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培育,不断提升法官公正司法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真正让人民群众打明白官司、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关怀。着力锤炼司法作风,主动对标对表政法队伍“五个过硬”要求,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司法公正,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严明、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法院队伍,让正气更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