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校对是文稿工作的重要环节,多被当作习以为常的“小事”,可一旦失误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关系到文稿的质量、机关的作风和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文稿校对宜在“全”宜全员参与。文稿起草分工有多少、署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文稿校对“三字箴言”(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文稿校对是文稿工作的重要环节,多被当作习以为常的“小事”,可一旦失误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关系到文稿的质量、机关的作风和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
文稿校对宜在“全”
宜全员参与。文稿起草分工有多少、署名有先后,但校对文稿的责任无差别,每个人都是文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稿校对过程中,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发现的问题也就不一样,往往是参与校对人员越多,文稿查漏补缺就越全面。要鼓励全员校稿,既要站在人才培养的视角,让文稿新兵参与进来;也要站在虚心请教的角度,让文稿老手发挥作用。
宜全程贯穿。文稿校对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道程序进行,但越到最后时间越紧张、人员越疲惫,进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忙中出乱”,如删除了必要的字词、符号,或是添加了一些无关的字词、符号等。应把文稿校对贯穿整个文稿起草、审核、修改过程,文稿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切实负起责任,从严从紧把好关口。要坚持边写作边校稿、初稿完成即校稿,特别是对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稿更要重视早校稿,防止因赶时间而发生一些无法弥补的低级错误。
宜全新开始。文稿校对不是简单地校正错别字,而是一次对文稿的全面审视和再创作。文稿校对过程中,要敢于归零、挑战自我,特别是要敢于质疑,具有不惧权威的斗争精神,努力对文稿的政治方向、思想导向和工作指向进行全面“体检”,对有关字、词、句敢于进行全新表达,力求让校对后的文稿观点正确、言简意赅。
文稿校对忌在“自”
忌自以为是。特别是对一些用惯了的表述,切忌“想当然”,而应始终保持“新鲜感”。要加强对中央最新精神和重要表述的及时跟进学习,做好经常性的对标对表。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重要论述提出初期,校对文稿时就不能主观地认为最新表述是错误的。此外,针对一些专业性的表述需更加谨慎,如在防汛抗旱中有一个提法“面平均雨量”,其中的“面”字就不能被当作多余字删除;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实现黑臭水体整治的“长制久清”,不能写成“长治久清”。
忌放任自流。于文稿起草者而言,在起草文稿后,难免要把文稿委托他人交叉校核,此时切忌当甩手掌柜、听之任之。特别是在交给一些年轻同志、经验不足的新人校核时,要注意跟踪关注校核过程,及时加以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业务技能,从而提高文稿校对质量。
忌自认不如。文稿起草者和校对者在文稿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同,但绝不意味着校稿者地位和水平就低一等。实际工作中,一些校稿者往往被文稿内容所吸引,或者被文稿起草者的身份、权威所影响,容易产生盲目崇拜和折服心理,缺乏“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勇气,进而不敢放手校核,导致校稿质量不高。
文稿校对贵在“细”
要细细读。首先是略读。主要是校核文章各级大小标题,先读大标题,再读小标题,确保标题的序号不错乱、内容不重复,观点经得起推敲和琢磨。标题宜短不宜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同时尽量避免使用标点符号。其次是通读。宜带着笔进行画线式通读全文,通过通读发现错别字和一些容易卡壳、停顿的地方,找出来标记好并及时进行修正,防止读起来有迟疑,听起来“不合时宜”,出现“上气不接下气”。对一些缩写、简称等反复出现的表述要保持前后一致。最后是重点读。文稿校对不是拍电影,不宜追求“一遍过”,一些重要观点和阐述需要反复读、重点读,不断斟酌修改,使整篇文稿更加符合语言习惯、领导风格和场合氛围,避免出现太突兀的感觉。
要细细查。一是查字词,消疑虑。对在文稿通读过程中发现有疑虑的字词要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是一些专有名词、专业术语、重要表述等,要想方设法找到权威性、源头性的依据,彻底消除心中的疑虑。同时,要针对因输入法词库和习惯性用词错误,有意识地更正同音字、形近字等错别字。二是查标点,合规定。要认真学习最新《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防止标点符号滥用。如在表示结构层次序数时,“第一”后面用逗号“,”,“一”后面用顿号“、”,“1”后面用下脚点“.”。此外,对六角括号、书名号、引号等的运用要格外注意,防止错用、误用。三是查排版,遵要求。在完成文稿校对的最后环节,要对文稿的排版进行一次核验,确保符合公文格式要求,重点检查主标题是否居中、数字字体是否为TimesNewRoman体、页码是否插入、两端是否对齐、版面整体是否美观,等等。
要细细品。一是品用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在校对过程中弄明白该文稿为何而写、为谁所写,从而提出对路的校核意见,确保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防止“无的放矢”。二是品导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要在校对过程中想清楚该文稿是否做到了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做到既令人感动又使人行动,让人向上向善,充满正能量。三是品逻辑。要把文章置于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最新政策要求和人们常识习惯等进行综合思考,确保文章不犯方向性和低级性错误,做到引起共鸣、引人入胜。
公文写作门户网站,请认准笔杆儿网
推荐访问:文稿 箴言 校对 文稿校对“三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