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少不了对现场气氛的描写。气氛有紧张的气氛、沉闷的气氛、轻松的气氛、庄严的气氛、和谐的气氛,等等。气氛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应当努力学习掌握。如何表现气氛怎样才能恰当而生动地把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气氛”诀窍:三个“写进去”(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无论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少不了对现场气氛的描写。
气氛有紧张的气氛、沉闷的气氛、轻松的气氛、庄严的气氛、和谐的气氛,等等。气氛描写是一项基本功,应当努力学习掌握。
如何表现气氛
怎样才能恰当而生动地把现场的气氛写出来呢?
如果我们写紧张的气氛时,只会写“惶惶不安”“惊恐万状”“杀气腾腾”;如果写轻松的气氛时只会写“生动活泼”“互相关心”“团结快乐”;如果写会场的气氛时只会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那只是用了一些相关的词汇,虽然也不错,但还是不够具体,不够生动。
如果能够用上一些比喻、描写、感受,写气氛就会生动许多。
比如,写紧张的气氛,是否可以这样写:
气氛紧张得如黑云压城城欲摧。
气氛紧张得好像划一根火柴就会立刻爆炸似的。
比如,写和谐的气氛,是否可以这样写:
春日的阳光笼罩着一片宁静和睦的气氛。
原野静悄悄,一群群吃饱了碧油油嫩草的牛羊安卧在阳光之下,这是一片多么安适宁静的田园气氛!
写气氛,应当根据观察到的现场景物以及体验到的心情来写。观察要细,体验要深,写出来的气氛就活,就有生命力。
名家如何写气氛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知名作家是怎样写气氛的?
写紧张的气氛: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讲述1936年6月西安事变前西安的气氛是这样写的:“西安府的监牢里关着大约300名共产党员,蓝衣社还在继续搜捕。当时空气极度紧张。到处是特务和对方的特务。”
冯德英在《山菊花》中描写北大街上的气氛是这样写的:“当她进了北大街,感到一片恐怖景象:人们张惶不安,交头接耳,有的向街两边躲闪,更多的朝前涌。”
曲波在《林海雪原》中讲述夹皮沟的气氛时,写道:“夹皮沟的空气越来越悲观,人们的情绪越来越紧张。民兵们弄了些大棒子,每家发了几条,准备匪徒来了好拼命,都准备着大祸临头时来一场厮杀。初六日的晚上简直紧张到顶点,全屯的成年人老年人几乎没有一个睡觉的。”
写热闹的气氛:
茹志鹃在《三走严庄》中写村民们看文工团表演时,有这样的描写:“我到底把文工团拉了过来,并在村中的一块谷场上拉开了场子。锣敲起来,鼓打起来,弦子一响,歌声飞扬,孩子们跑来了,爷们娘们走出来了,人们笑起来,拍起巴掌来,村里那种死水样的寂静,被冲得干干净净。”
冯德英在《苦菜花》中描写春耕的热闹景象:“满山遍野吵吵嚷嚷的。那大声吆喝牲口的吼叫,震撼山腰的尖脆皮鞭声,伴奏着歌声,成为一支高旋律的交响曲,像是整个山村都在抖动,都激荡在春耕的漩涡中。”
三个“写进去”
从以上这些关于气氛的精彩描写,我们可以受到什么启发呢?
一是写气氛要把“人”写进去。
气氛是人处的环境的产物。因此,写气氛时常常会把“人”写进去。“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恐慌不安”等气氛中,都有人的存在。
在上面所举的名家短句中,出现的人物有市民、村民、民兵、成年人、老年人、孩子、爷们娘们等。正是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把气氛写活了。
二是写气氛要把“声”写进去。
声音,是表现气氛的重要一环。“锣鼓喧天”是热闹的声音。“窸窸窣窣”是细微的声音。声音的大小不同,有时甚至被压制到“静悄悄”“万物静寂”的地步。有的作品中写寂静时写道:“静得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见”“静谧得能听见自己的血液在流动”,这叫做“此时无声胜有声”,把声音写到了极致。
在上面所举的名家短句中,出现的“声”有:人们交头接耳的说话声、锣鼓声、弦子声、鼓掌声、吆喝声、尖脆皮鞭声、歌声等,把气氛烘托到使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地步。
三是写气氛要把“感受”写进去。
文章要有感而发。作者对气氛的感受是十分关键的。比如,“如箭在弦,一触即发”“严肃的气氛”“和睦的气氛”“沉闷的气氛”都是作者的一种感受。
在文章中,把这种感受写进去,可以使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进入角色,感同身受。
在上面所举的名家短句中,出现的“感受”有:“当时空气极度紧张”“
感到一片恐怖景象”“夹皮沟的空气越来越悲观”
“村里那种死水样的寂静,被冲得干干净净”“像是整个山村都在抖动,都激荡在春耕的漩涡中”。这些带有概括性的“感受”,是观察体验后对气氛的一种理性描述,值得借鉴。
有了这3个“写进去”,就能把文章中的气氛写活、写好。以后,你在写气氛时,不妨一试。
推荐访问:诀窍
气氛
写“气氛”诀窍:三个“写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