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受自身特点和经历所限,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不经意间会流露出“学生腔”。这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对开展工作也不利。所以,党员干部不能忽视日常语言和一贯行为的力量。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六讲六戒——领导日常讲好话诀窍(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党员干部由于受自身特点和经历所限,在公众场合讲话时不经意间会流露出“学生腔”。这不仅有损自身形象,而且对开展工作也不利。所以,党员干部不能忽视日常语言和一贯行为的力量。这里,重点谈谈“言”的问题。党员干部在日常讲话中,要努力做到“六讲六戒”。
第一,讲自己的话,戒照本宣科。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或出于谨慎考虑,或由于紧张所致,开会发表讲话、部署工作,往往离不开稿子,照本宣科、照葫芦画瓢,既不见个性化表达,也缺乏具体措施,只不过是把上级指示再说一遍,缺乏主见和创造力,甚至离了讲稿没法张口。尽管表述得很准确,但难以引起听众的共鸣,讲者呆板生硬,听者昏昏欲睡。有的即便扔掉了稿子,但是像学生背书那样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听起来仍然不自然。撰写学习心得、理论文章,东拼西凑、剪刀糨糊,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一大堆,看起来很热闹,但真情实感、切近切己的内容寥寥可数,让人读了云山雾罩,搞不清楚到底想表达些什么。我们并非一概反对念稿子,比如在重要会议上,做工作报告或发表重要讲话,照稿念是完全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有些年轻干部即席讲话也要念稿子,甚至出席一个宴会的祝酒词也要捧着稿子念,那就没有必要了。邓小平同志对这种坏习惯深恶痛绝,提倡领导干部要即席讲话,说话和写文章一样,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不要照搬照抄,不要让秘书代劳。邓小平同志不但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身体力行,他出席会议、接见外宾时的许多讲话、谈话都是即席讲话,即便到了晚年,他讲话时也很少照稿念。老一代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年轻干部更应该改掉逢会念稿子的坏毛病。扔掉稿子讲自己的话,最根本的是要善于学习,注意积累,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出口成章;更要勤于实践,深入调查研究,对民情了如指掌,这样才能讲到点子上、说到群众的心坎里;还要勇于锻炼,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扔掉稿子敢讲话、能讲话、讲好话的信心。
第二,讲通俗的话,戒故作高深。俗话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所谓通俗,就是要讲大众话。因为大众话,它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用它来表达意思容易懂,用它来讲述道理好明白。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无论写文章还是讲话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探寻其奥妙,就在于他善于用群众语言来说话。例如,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做哲学报告,在解释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时,他是这样讲述的:“为什么鸡蛋能转化为鸡子,而石头不能转化为鸡子呢?为什么战争与和平有同一性,而战争与石头却没有同一性呢?为什么人能生人不能生出其他的东西呢?没有别的,就是因为矛盾的同一性要在一定的必要条件之下,缺乏一定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任何的同一性。”毛泽东同志运用鸡蛋、鸡子、石头等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就把深奥的哲学道理讲得如此浅显明白,使没有哲学基础的人也能听得懂。身居高位、知识渊博的领袖这种朴实无华、深入浅出的治学精神,对那些习惯于咬文嚼字、故作高深的“学生腔”不是很好的教育吗?讲好大众话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只有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众语言。
第三,讲朴实的话,戒矫揉造作。一些年轻领导讲起话来之所以“学生腔”十足,主要是因卖弄辞藻、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结果。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他的《学生腔》中谈道:“文字不怕朴实,朴实也会生动,也会有色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美国演讲忆及梁家河的变化时,他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应当说,作为大国领袖,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向世人阐释中国,不是用宏大的场景描述,而是选择了一个对他个人而言最具意义的村庄。这样的选择,不仅让世人感知到了梁家河的今昔变化所反映的中国的发展变化,也体悟到了他不变的“初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事物既然客观存在,我们就实话实说,既能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又能赢得听众的认同。对性格内向的讲话,用语要柔和,要如春风化雨那样句句入心;对直爽开朗的讲话,讲话要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对文化层次高的讲话,语言可以文雅一点;对文化层次低的讲话,语言应该朴素一点;对工龄长资历深的讲话,哲理可以深一点,以理说事;对年轻识浅、思想单纯的讲话,可以用朴实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以事明理。
第四,讲简洁的话,戒长篇大论。一些年轻领导讲话时,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以为不这样就显示不出水平,不足以阐明问题。其实恰恰相反。言不在多,达意则灵。用最少的字句,包含尽量多的内容,是讲话有水平的基本标准。许多传世佳作都是以短取胜、以精闻名的。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就职演说虽然只有135个字,却是“全美历史上最优美的不朽的演说词”;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只有10句话271个字,仅用了两分钟,竞成了他一生不朽的佳作;毛泽东同志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总共用了1100字就把认识论的一个关键哲理讲得透彻清晰;周恩来同志所作的八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只有580字,堪称《政府工作报告》经典之作;被称为“第二次思想解放宣言”的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根据他在南方各地多次视察时的讲话综合整理而成的,也只有7500字。可见,简洁并不是单薄,更不是贫乏,而是言简意赅、言简意深、言简意丰。讲短话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巧,比讲长话更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在讲话做到简洁凝炼,关键在于语言准确洗练,大家一听就明白。开头要开宗明义,不能像婆婆嘴哆嗦个没完;主体要层次分明,不能葫芦炒茄子“一锅煮”;叙述要精练概括,不能像账房先生的流水账;收尾要戛然而止,不能拖泥带水。
第五,讲平和的话,戒声嘶力竭。讲话是一种艺术,讲究抑扬顿挫、平仄搭配、错落有致,这样才有节奏感,使人听起来有滋有味。年轻领导往往不大注意这个问题,常犯的毛病是:一是语速快,讲起话来就像机关枪,使人听不出头绪;二是语调高,有如市场上的推销员大声呼喊,搅得人心情烦躁;三是语气重,拖着“官腔”,给人一种命令、指示的感觉,使人听而生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十分推崇周恩来的讲话风格,他在回忆录《领袖们》中写道:“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领袖,这是中国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的结晶。他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他优雅的举止,直率而从容的姿态,都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和泰然自若的风度。”今天的领导干部虽然很难达到周恩来同志那样的境界,但他在公务活动中的风度和讲话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年轻领导干部要讲究语言环境,针对不同时间、地点、场合、对象,把握好语调、语速、语气的分寸,使自己的讲话庄重得体,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获得听众的认可和好感。
第六,讲规范的话,戒奇言怪语。一些年轻领导讲话时,时常会冒出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怪话:如有的白话里面夹杂着文言,半文半白,使人不知所云;有的普通话带上几句外语,不中不洋,不懂到底啥意思;有的方言土语叽里咕噜一连串,令人费解。这些怪话说起来很拗口,听起来更别扭;讲者自以为得意,听者却嗤之以鼻。这是文风不正的一种表现,应当从领导讲台上彻底扫除干净。讲话是给人听的,就应该让人听明白。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早就对不看对象、装腔作势的“学生腔”做了鞭辟入里的批评,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就开始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近几年又出台了《公务员语言规范》,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学好普通话,多讲规范话。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注意纯洁自己的语言,努力做到不讲半文半白的新文言,不滥用方言土语,不生编乱造词语,不用或少用缩略词语,不在普通话中夹杂外语。这样,讲出的话才会更加标准规范、悦耳动听。
推荐访问:好话
诀窍
日常
六讲六戒——领导日常讲好话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