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杨达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杨达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发布时间:2022-09-02 19: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杨达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供大家参考。

杨达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杨达宽 教授

 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 根据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要求,结合公立医院改革重点, 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医院评审评价体系

  范围:

 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卫医管【2011】75号文件医院评审暂行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指出:

 各级各类医院均应当遵照本办法参加评审 各级:

 部属、 省、 市(地)

 、 县、 乡 (镇) 各类:

 综合、 专科公立、 民营、 股份制营利性、 非营利性

  评审原则:

 坚持“政府领导、 分级负责、 社会参与、 公平公正” 评审工作方针: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评建并举、 重在内涵”

 新的关注点 医院系统管理和整体服务水平 科室质量管理的作用 质量监控指标数据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的机制

 基础理念 组织应持续改进系统以超越顾客的需要与期望。 “世界上最大的空间, 就是改进的空间!

 ” 真正的品质管理必须从领导层做起。 尊重员工, 相信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充满创新思想。 数据指导决策,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路径上。 组织必须以“顾客至上” 为理念, 采取团队形式运作。

 评审重点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诚效, 将医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指标, 围绕“质量、 安全、服务、 管理、 绩效” , 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 , 对病人、 员工的人文关怀

 评审员的工作原则 由国家转变成“国家医院评审员” 以评审标准为主导 以数据和案例为依据 以医院管理体系为着眼点 独立评审

 评审员的关键产出 采集现场评审指标的客观数据 确认医院提供的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现场评审指标的分级结果 第三方评审数据分析的印证 日常统计指标数据分析的印证 现场评审的现场反馈报告

 评审员的素质要求 基本条件 能够熟练掌握现场评审标准, 运用包括追踪检查法在内的各种现场评审方法 正确判读第三方评审数据分析、 日常统计指标数据分析和医院自我评审数据分析报告 根据拟评医院特点, 设计现场评审方案

 评审员由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进行培训 对评审员的基本要求: 善于学习, 热爱评审工作 公平公正, 诚实认真 严格依靠标准, 依据标准, 避免偏颇

  工作纪律: 不允许复印, 一切材料要上交 不允许索取被评医院资料 不允许随便议论评审意见 不允许现场评议结束后渲染、 议论

  保密要求: 访谈工作, 无论访谈到谁, 不要外传 评审员要守口如瓶, 注意保密工作 资料的回收, 所搜集的一切资料要回收、 上交 评审结束时, 净身出户

 评 审 理 念 此次医院评审工作强调由过去的各专业技术评价, 向” 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系统性评价目标转换; 由过去强调医院人财物等硬件条件达标, 转向对医院内涵建设的评价

  整个评审标准 横看是一章一章内容 纵看是一个一个系统 标准ABCD均有递进关系 章与章之间均有内在联系 系统与系统之间均有系统性关系

 评审导向 强调医院的主动性 只有医院不断反省, 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才能持续被发现及改善 要求医院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内控机构, 及时监测发现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直接、 间接及潜在的) 对监测到的异常值或现象, 医院应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评审目标 通过评审:

 促进医院实现“三个转变” , 达到“三个提高” 三个转变:

 一个在发展方式上, 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二在管理模式上, 从粗效型的行政化管理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转变; 三在投资方向上,医院支出要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向扩大分配转变,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水平 三个提高:

 提高效率, 通过资源纵向流动提升服务体系整体绩效; 提高质量, 以临床路径为抓手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提高待遇, 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生活待遇, 切实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检查方法 追踪检查法 逐项核查 文档审查 数据分析 人员访谈 明查与暗访

  追踪患者、 专项管理系统, 而非部门 员工参与为主 以开放式问题发问 追踪方法学的操作 了 解制度、 流程、 与实际操作过程 确认矛盾处:

 标准符合程度、 写与做的一致程度

 追踪方法学的目标 评估组织系统, 而非单一部门 评估医院内的团队协作 深入一线工作人员, 了 解每一天一线 如何学习理解新评审标准

 追踪过程 住院患者中, 医疗服务横跨多科/ 多单元者 选择一位患者, 透过病历, 形成一个路线图 访谈实际提供服务的人员或提供此类服务的人员, 对照实际标准规范 如遵从度存在问题, 会扩大追查, 以确定是个别问题还是组织系统问题 在追踪过程中, 会随时要求看相关制度、 程序或相关文件 同时要求提供该服务人员的证件资料, 以审核其能力及资格

 追踪实例 质量数据应用 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各质量相关委员会 质量管理部门 各职能部门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追踪法与传统检查法的区别 新的病人系统焦点: 以患者为中心, 约定的服务标准 依循系统整体的标准及过程合而为一, 相互关连到整体 过去的部分功能焦点: 部门焦点是以行事每一部门为主 依循部门锁定标准及部门功能而没有检查到整体关系

 追踪法与传统检查法的区别 新的病人系统焦点: 面谈焦点在系统及过程 质量改进 过去的部分功能焦点: 以问题及回答方式而谈 质量控制

 追踪访查工具 追踪主线及要点 追踪地图 追踪检查表 追踪资料收集表 改进建议汇总表

 学习标准 看框架 要通读 悟理念 抓重点 学方法 先知后行, 持续改进

 《二、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试图探索新指标新体系 新方法新理念 探索更为科学的指标和标准体系 探索改进现场的检查与评价方法 探索建立动态的质量与信息监测 探索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与理念

 《二、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 1 1 年版)涵盖 的内容与产 生的背 景符合医改政策与医改的总体目标;涵盖了 近几年来的法律办法规范;有强大的国际安全质量运动背景;采用了 国际公认的医院评价标准;以病人为中心以安全质量为主线;使老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

 设计思路与方法 新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按照基本标准; 核心标准; 与优质标准, 程螺旋式递进关系。 采纳PDCA循环的管理思想, 坚持质量的持续改进。 在使用标准与评价方法上 采用审核自查报告; 现场追踪检查; 数据分析; 社会评价与周期性评价及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细则标准类别 基本标准项目 适用于所有二、 三级综合医院 核心标准项目 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对那些最基本、 最常用、 最易做到、 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 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 势必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 列为“核心(重点)标准” 。 可选标准项目 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功能任务的限制, 或是由政府特别控制, 需要审批的项目 , 而不能由医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结果表达A-优秀B -良好C -合格D -不合格E -不适用, 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 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三级医院细则条款设置 标准共设置7章73 节3 78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1 -6章共67节3 42条63 6款标准, 其中设立“核心条目” 共48条 , 用“★” 表达; 第7章共6节3 6条监测指标, 共2 9 条。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1 2版)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细则(20 1 2年版)

 》 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 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共设置7章69节3 56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 节3 21 条标准, 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 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 第七章共6节3 5条监测指标, 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 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 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对那些最基本、最常用、 最易做到、 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 且若未达到合格C及以上要求, 势必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 列为“核心条款” 63 条, 带有★标志

  第五条 各级各类医院评审标准由卫生部统一制订。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辖区医疗卫生工作重点、 医院管理实际, 结合本地特点, 遵循“内容只增不减, 标准只升不降” 的原则,适当调整标准并报卫生部备案。

  评审为四年一个周期 首先医院要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自评工作, 并向有评审权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评审申请, 提交评审申请材料 卫生行政部门在受理后, 由评审组织组建评审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审工作, 评审工作由四部分组成:现场评审(这重点)

 , 三天完成书面评审医疗信息统计评价(DRGS)社会评价(委托第三方完成)

  现场评价: 标准:

 2 0 1 1 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只查1 —6章共67节3 42条63 6款标准 63 6条款中有48款为核心指标

 三级医院评审达标指标基本标准核心条款CBACBA甲等≥90%≥60%≥20%≥100%≥70%≥20%乙等≥80%≥50%≥10%≥100%≥60%≥10%

 关 注政策规范的落实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一、 医院设置、 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 科学规范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三、 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核心标准1四、 应急管理-核心标准1五、 临床医学教育六、 科研及其成果第一章 医院功能任务一、 医院设置、 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二、 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三、 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四、 应急管理--2五、 临床医学教育及科研六、 具有承担公立医疗卫生中心功能任务的能力和资源(可选, 县医院为必选)

 --3核心条款5条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及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有关规定, 规范医师处方行为, 确保基本药物得到优先合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 救治、 报告、 预防等任务。根据《统计法》 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 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 数据真实可靠。

 一、 预约诊疗服务二、 门诊流程管理三、 急诊管理-核心标准1四、 住院、 转诊、 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五、 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 患者的合法权益-核心标准1七、 投诉管理八、 就诊环境管理(五)

 执行《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

 》 及《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 。第二章医院服务一、 预约诊疗服务(可选, 县医院为必选)二、 门诊流程管理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4四、 住院、 转诊、 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五、 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六、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1七、 投诉管理-2八、 就诊环境管理核心条款7条第二章医院服务(一)

 合理配置急诊人力资源, 配备经过专业培训、 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 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的基本要求。(一)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

 》 , 实行“首诉负责制” , 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 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一、 确立查对制度, 识别患者身份-1二、 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 步骤三、 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防止手术患者、 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四、 执行手卫生规范, 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五、 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 提高用药安全六、 临床“危急值” 报告制度- 1七、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 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八、 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 2十、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核心条款6条《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一、 确立查对制度, 识别患者的身份-核心标准1二、 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 步骤三、 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防止手术患者、 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核心标准1四、 执行手卫生规范, 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五、 特殊药物的管理, 提高用药安全六、 临床“危急值” 报告制度七、 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 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九、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核心标准1十、 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第三章患者安全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正确配置有效、 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十四、 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6十五、 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2十六、 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2十七、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2十八、 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4十九、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1二十、 血液净化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 县医院为必选)二十一、 医用氧舱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二、 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可选)二十三、 病历(案)

 管理与持续改进-2核心条款35条十四、 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 、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 等的要求。十五、 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十六、 病理管理与持续改进十七、 医学影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师、 药师、 护士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等要求, 合理使用药品, 并有监督机制。医师、 药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 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并有相应监督考评机制。理办法》 , 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 能够提供 24 小时急诊检验服务。病理科设置、 布局、 设备设施符合《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 的要求, 服务项目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医学影像(普通放射、 CT、 MRl、 超声、 核素成像等)

 部门设置、布局、 设备设施...

推荐访问:贯彻顾客至上主义简书 杨达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提高认识 杨达宽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