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发言: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生动教材(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篇章,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鲜明时代主题。《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贯彻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根红线,是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一重大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
一、创立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归根到底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现代化时代高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统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现代化为总任务,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红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整体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格局,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部署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特别是今年2月7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这些观点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发展,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红线。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总任务为纵向主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空间主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特别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部署教育强国、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等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重大课题,先后赴内蒙古、广东、江苏等地考察,指导各地开展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工作。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二、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行。
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上第一次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等重大原则。上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构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回答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与实践创新突破的思想结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建设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如何全面建成这样的小康社会,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如何建成这样的现代化国家,就成为党和人民必须持续回答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展开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为党的二十大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论断。正是在这些论断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观点,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大历史视角,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对近代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科技教育人才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规律、国家之间关系发展规律、阶级与社会关系演变规律、经济发展与人文发展关系演变规律等现代化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性成果进行历史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式现代化进行历史批判,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的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创新性观点、理念与实践,科学界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这五个中国特色的提炼,基于对人类现代化规律的总体把握,基于对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特性的深度揭示,基于对人类发展视角下西方式现代化缺陷的历史批判,基于对新时代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理论升华,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不断深化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后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特别是面向新时代新任务不断深化和丰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高质量发展深化提升经济建设,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提升政治建设,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深化提升文化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化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升华,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布局。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全面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四个伟大”实践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伟大”实践布局是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基础,其中蕴含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党的二十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2023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局之年。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重大关系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今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主旨讲话,站在全球化和人类发展高度,提出和回答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现代化之问,强调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领域。
三、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强大战略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战略支撑。
在战略目标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新的战略谋划和战略实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上半叶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现代化和民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提出2020年到21世纪中叶“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即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申“两步走”战略安排,同时进一步充实了2035年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目标和要求,包括部署了未来五年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关键时期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
在战略统筹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世界形势变化趋势,作出当今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既带来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机遇,也潜伏着阻挠、干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关键时期,必须与时俱进,完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重点,就是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统筹的关键,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战略部署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持续推进,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展开了新一轮战略推进和战略部署。一是深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5月,党中央确立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全球视野和现代化战略要求,提出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化和发展。二是提出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战略不断深化和强化,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强国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开创和实施了包括党管人才、人才引领发展、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重大举措在内的人才强国战略。三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持续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东北地区振兴、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战略的同时,制定和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的区域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战略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四是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农村提升到现代化的战略层面,将城乡统筹、工农协调确立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总体上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和实施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同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接续推进新的战略部署和战略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强劲的创新动力、强大的人才引领、广阔的区域布局和城乡一体的发展平台。
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坚实的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断丰富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制度保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按照全会确立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重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发力。党和国家机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治国体制、司法体制、外事体制、国防和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纪检监察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扎实推进,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和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和推进改革,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新阶段。
在物质基础方面,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经济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跃升,2021年末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5%,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城镇化率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达到64.7%。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所有这些,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精神力量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精神更加主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找到了党的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立了“两个结合”“六个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立场、观点、方法,拥有九千八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确立了更加强劲的历史自信和更加坚定的历史担当。人民的精神更加主动。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制度、发展、文化等方面的坚实基础,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大支柱,即指导思想、理论体系、战略支撑和现实基础。正是在这四大支柱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形成和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与实践的时代主题。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
推荐访问:领悟 生动 现代化 学习发言: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生动教材 学习发言: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的生动教材 中国式现代化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