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中西部丧葬习俗

关中西部丧葬习俗

发布时间:2022-09-05 08: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中西部丧葬习俗,供大家参考。

关中西部丧葬习俗

 

  关中西部丧葬习俗

 人的生老病死, 是一种自 然规律, 逝者的丧葬, 是后辈对亲人所尽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因地域不同, 习俗不一, 人们对丧葬的认识和方式就有差异, 常言道:

 “十里能同乡 ,五里不同 俗”, 仅陕西境内 , 东西南北各地差异也就很大了 · 这里要谈的是以八百里秦川西部为主, 以眉县、 扶风、岐山, 凤翔一带的丧葬为核心, 这一带曾是秦帝国的发祥地,周礼更是在这里先期形成, 后来又相继受道、 释、 儒思想的影响, 对于丧葬方式颇为讲究, 数千年来, 形成了 一套沿袭至今的习俗, 这里便对其详细予以介绍。

  一、 后事

 一般人进入老年就要开始准备后事, 具体如:

 1、 买材板( 棺材板), 一般以松木为主, 桐木也可以,柏木为最好。

 材板厚度一般两寸半, 也有采用厚度为五寸的。材板的页数一般为十块, 如能有大树解成的板, 四页更好,俗称四页瓦, 那就属上乘。

 一般人活到六十岁 , 就开始给自己准备, 准备好之后就先在家中。

 2 、 做寿材, 一般的家庭, 老人到了 七十岁 , 就到了 要

 做寿材的时候了 , 有些身体不大好, 也可提前。

 但也有因家庭情况好, 经济宽裕, 也提前可以做好。

 做寿才一般选在有润月 的年份为最好。

 寿材一般的木匠不大会做, 因为比较讲究, 规矩比较多, 当地一般有名 望的匠人可承担。

 寿材从外形上大同小异, 主要以材料好坏区分怎么做, 内部简单地没有什么结构, 讲究的可以底层做一个七星床, 象征身压天体,有太白七星相拱。

 寿材做好后, 相近的亲戚要来祝贺, 尤其是女儿要回娘家, 中午时分带来的红, 要披在做好的寿材棺盖上, 拿来的爆竹要燃放, 给木匠要上烟酒和礼品答谢, 主人家要摆酒席待客谢匠人。

 做好的寿材, 还要找合适的时间用生漆油漆, 油漆比较讲究, 好的寿材一般用十多斤生漆, 还要用白布包裹两层,表面呈黑颜色, 寿材大小两端要雕梁画栋, 漆泥做许多人物和建筑, 一般的油漆匠也都能绘画, 但是也不能马虎敷衍,一个多礼拜完工后, 相近的亲戚也要来祝贺, 形式同做好寿材完工一样。

 这样才算一副寿材做好, 家里人一般将寿材四周包裹好放在楼上, 现在有专门的塑料布, 比较方便, 找一个不潮湿的地方就可以了 , 没有什么讲究。

 3、 老衣, 寿材做好了 , 还要做老衣。

 老衣要在闰年闰月 缝制, 取“功德润泽” 后人之意。

 寿衣袖子讲长, 要能遮住手梢, 忌讳袖短露手。

 否则, 后辈儿孙就衣不蔽体, 伸手讨饭。

 在寿衣件数上, 要穿单不穿双, 是避免凶事成双的意

 思; 在寿衣布料上, 要穿平纹布, 忌穿斜纹布, 怕有一个 “邪”字, 后辈人搞邪门歪道; 特别忌穿皮革, 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 怕来世变成畜生; 可以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 因为缎子和“断子” 谐音, 不吉利; 寿衣不能用纽子, 只 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 谐音, 怕后代出“逆子”。

 寿衣要两头见棉, 即有棉衣、 棉裤, 冬夏如此, 取“以棉( 眠)

 为安”之意。

 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 意味着后辈人日 子过得红红火火。

 4、 孝布, 准备老衣的同时, 也要准备孝布。

 孝布就是将来给孝子们使用的白布, 一般所有比自 己辈分低的人都算孝子。

 亲属中的男 人一般给的孝布有, 上衣孝衫布, 孝帽布,鞋面布, 其中外甥女婿的孝帽要求有二尺高, 就是用宽二尺的白布做成一个帽圈; 亲属中的女人孝布有, 相似于风衣一样的长短的大孝袍白布, 头上要顶的长头巾, 鞋面布, 现在一般不再用鞋面布, 原来人们穿布鞋, 奔丧时须将鞋面用白布遮掩起来; 还要准备丧葬期间所有人头上用的帽圈白布。

  二

 临危 一个人生命到了 尽头, 还能出口 气, 就是临危, 临危时家人便将其从炕上移开, 专门支起一副床躺下, 俗语说, 某某已经被抬到了 床上, 意思就说人不行了 。

 “生离死别” 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 临危处于弥留之际, 大都是情意难舍,

 思亲挂友。

 这时儿女要日 夜侍奉, 不离左右, 并要给在外的儿女捎话传信, 催其速返。

 儿女在接到此类电、 信之后, 都是归心似箭, 日 夜兼程, 望乡 哭奔, 力争与亲人生见一面。一时见不上, 不但老人不会瞑目 , 就连儿女也是终生遗憾。这时还要看临危人有什么 交代话语, 有什么 放心不下的事情, 俗称“托家事”。

 如果觉得没有希望生存, 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 男 )、 梳头( 女)、 盥洗、 整容。

 咽气之前必须把寿衣( 俗称“老衣”)

 穿上, 一则死后不好穿; 二则 说是人死了 再穿, 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 , 到了 阴间还是无衣。

 如果咽了 气, 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 使他仰面朝天躺着,用 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 纸把脸盖上, 俗叫 “苫脸纸”, 有些也用手帕。

 人死后为什么要用纸苫脸, 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 亲人们一看见他的面容, 未免有些伤感或害怕, 所以用“苫脸纸” 遮住; 一说是观察死者是否假死, 若是假死, 气出纸动, 还可抢救复生; 一说是遮挡尘土, 防止噪音, 有让死者安息之意。

 只 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

 因此, 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 怕惹来不祥。

 遗体入殓前, 脚脖上套根绳圈, 俗叫 “绊脚绳”。

 大多用红布绳将双脚绑在一起, 有些地方也用麻绳, 起到遗体位正的效果, 也有说“停尸 ” 期间, 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 死人会突然站起来, 碰上什么东西或人, 就抓住死死不放手, 叫 做“死不丢手”, 非常吓人, 从科学角度讲,

 就是为了 防止静电。

 所以, 要用麻绊脚绳, 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

 当地习俗认为人还有一丝气, 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 认为哭不吉利。

 只 能在完全断了 气, 才能全家举哀, 放声恸哭,哭时也绝对不能将眼泪掉在亡者身上, 如果掉在上面, 就认为不能很好的地脱生, 哭罢, 用瓦盆作纸盆, 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 烧“倒头纸”, 当地俗称“引 路纸”。

 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死者送钱, 好让死者带上“盘缠” 安然上路。

  三

 设灵堂 “倒了 头” 后, “灵堂” 是停尸 、 放柩、 供人们祭奠及孝子守丧的地方。

 灵堂一般设堂屋或者过厅, 在厅堂正中挂一幅能遮蔽尸 床或灵柩的大帐慢, 帐慢正中书一大“奠” 字,帐慢前空中悬吊剪有各种图案的条形白纸“吊帘”, 上书“严父( 慈母)

 养育恩似海, 儿孙未报终是憾” 等悼语。

 帐慢前摆上桌子, 桌上正中靠帐慢处供奉标志死者灵柩的灵牌或遗像, 桌上摆上茶饭、 点心、 果品等供品, 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 同时点上白烛。

 桌前糊上白纸桌裙, 放着白纸包裹的土蟹, 供洒酹奠酒用 , 还要放上“纸盆”, 供孝子烧纸和来客祭奠盛纸灰, 俗称“孝盆”。

 桌子两侧铺上谷草或麦草装成的草袋, 供孝子守丧跪卧( 男 左女右)。

 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纸活”。

 这种“纸活” 是由“纸活匠” 用苇子、

 色纸扎糊而成, 丧主掏钱购买。

 “纸活” 的形式有:

 灵庭、过亭、 冥儿、 冥女、 冥马、 仙鹤、 祥鹿、 鲜花、 瑞草等等。陈列多少根据丧家经济状况而取便, 这里作为临死者最后告别人世的正式场所, 亲人们都守候其左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寿终正寝”。

  四

 报丧 老人“倒了 头”, 当 地都知道是咽了 气, 这个时侯家人和当地又俗称“老百年”、 “不在了 ”、 “殁了 ”, 一般对年岁大者都称“老百年”, 一般都称“不在了 ”、“殁了 ”, 忌讳说死了 , 如果说死了 便是对亡者蔑视和不尊重。

 家人晚辈就要头扎白布头巾, 穿起孝衫上衣, 女人只 需头顶白布长巾, 祭奠就算开始。

 这时即请阴“阴阳先生”,“阴阳先生” 按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出 殃’ 时间、 来客开吊、 出殡埋葬、 “过七”、 百日 、 一周年、 二周 年、 三周 年的具体日 子, 并把这些日 辰用白纸开列出来, 贴在墙上, 丧祭仪礼按此如期进行。这时家人便可派人通知所有亲戚, 告知老人“不在了 ”, 这就是“报丧”。

 报丧的同时, 家人和“阴阳先生” 一同去自己的祖坟地, 现在一般是共坟都在一处, 去选定“穴位”,称作“勾穴位”, 就是墓地的具体位置。

 亲属得到“报丧” 后立即动身去主人家, 如果是女人奔丧, 在未进村子前就开始嚎啕大哭, 男 人则不需, 到家后立

 即在灵前上香磕头烧纸, 等纸在孝盆中燃烧完毕时, 便可放声大哭, 以表悲哀, 完毕, 相互一番安慰, 主人通知丧期安排, 将原准备好的孝布发出, 告知有关问题, 客人方可离去。

  五

 丧期 1 、 打墓, 关中一般都采用土葬方式, 打墓就是“阴阳先生” 选定穴位, 现在一般都是集体用地, 所有墓地集中,没有多少讲究。

 过去打墓之前选择穴位相当重要, 人们特别相信“风水气””、“脉气”, 认为祖先理在“藏龙卧虎” 的“风水宝地”, 后辈儿孙就可以升官发财, 福禄并臻, 人丁兴旺。当地又骂人的话, 如果某某为人不正, 就说那人他先人坟山冒了 “脉气”。

 富贵的说是“坟里‘脉气’ 好”, 贫贱的说是“坟里没出下”, 把后人的际运归结于前人坟墓风水的好坏。所以, 人们在墓址的选择上非常慎重和认真。

 选穴位时家里的孝子陪同“阴阳先生 ” 到墓地, 根据八卦的来龙去脉、相生相克之理, 参照八卦太极图、 四面八方三十六方位, 判断善恶吉凶, 选择“风水” 好的“山向”, 勾画出墓址, 。“勾穴位” 还要兼顾后来, 夫妻并埋儿子为父母“挂脚” 等事宜。如果葬于祖茔( 俗叫“老坟”), 穴位就好定, 因为原先都是测定好的, 稍加校正即可。

 如果重造新茔, 那就需要用八卦罗盘反复测看、 划线定位, 同时插上五色旗子, 摆上香案,敬告祖先, 祭奠天地, 行成莹礼, 当地把这种仪式简称“成

 茔”。

 现在的地形不是十分固定, 只 考虑朝向和方位, 头所在位置高一些, 脚蹬要实一些, 距水远一些即可。

 “ 穴位” 选好以后, 就要择日 开打, 一般在正月 , 初五前不能破土, 其他时间对日 期不是多讲究。

 过去的打墓, 是先挖宽约 4--五尺, 深约七尺的“明庭子”, 然后在“明庭子” 的上端挖一宽约四尺, 高约五尺,长约八尺的窑洞就算完工。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 打墓形式不同了 , 前现年还是人工, 现在就直接用挖掘机, 挖一长八米。

 一头宽约三米, 一头宽约一点五米, 深约两米五的坑,然后在穴位宽处一头, 从地下卷起一个长约三米多长, 高约一米二的窑洞, 窑洞上面用途再夯实, 窑洞口 处讲究门面富丽堂皇, 窑洞地面铺有质地不错的地面砖, 有些奢华的在窑洞两侧, 还造有客厅, 摆放亡者生前喜好的家具及用品。

 下葬时棺材从另 一头的“明庭子” 吊下, 然后在推入窑洞。

 打墓出工都是主人家门中人, 打墓期间主人家管带门中人吃喝, 孝子必须每天去墓地给打墓的人敬烟倒茶, 吃饭时要给打墓人端饭敬酒, 这是绝不可少的礼仪, 打墓所用材料费用由主人家付出。

 2 、 守灵, 孝子守灵, 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亡灵前不能离人, 如果有人祭奠, 孝男 必须在场跪灵, 客人磕头,孝男 一同磕头, 客人烧纸后哭泣哀悼, 孝男 也必须一同哭泣,客人要离开, 孝男 作揖致谢。

 有些亲属来后要瞻仰遗容, 孝

 男 要主动揭开亡者面部手帕或麻纸。

 到了 晚上, 灵前也不能离人, 一是陪伴故去的亲人, 二是怕有猫鼠伤及亡者遗容。

 西府一带如果是老人过世, 一般讲求在家中过头七( 也就是停放七天以上, 冬季最多的见过停放十二天)。

 如果是年岁 不大, 或者天体比较热, 则另 当别论, 不过现在有停尸冰柜, 大多还是守这种规矩。

  六

 盛殓 “老百年” 年的人根据“阴阳先生” 推算的日 期入殓,俗称“盛殓””。

 “盛殓” 时全体孝子参加, 亲邻帮忙, 直系亲属要到来, 男 性舅 家人必须在场女性娘家人必须在场, 由本族年长者主持, “盛殓”。

 “盛殓” 时亡者入棺材, 要扶正尸位, 整饰尸 相。

 在棺材底部铺上草木灰, 再在上面铺一层柏树枝叶, 然后铺红褥子, 上盖红被单, 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

 “人殓” 还有讲究, 就是举遗体入棺时, 要由长子( 承宗人)

 扶首( 捧着头部), 其兄弟或他人扶腰抬脚, 小心翼翼地把遗体放入棺内。

 入棺木后, 为了 不使在里面有空隙,遗体与棺壁之间, 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 叶末或草木灰,现在一般用卫生纸卷以作固定, 防止晃动。

 安排就绪, 揭开面部手帕或麻纸方, 将预备好的“噙口 钱” 放人口 内, “噙口 钱” 也叫 “口 实”, 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 。

 有些地

 方在刚咽气就放入, 还要穿上红线, 把红线另 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 防止溜入腹内, 待盛殓时揪掉红线; 给遗体手中递过一把扇子, 女人一般拿手帕, 亦可放逝者生前一些喜爱之物, 之后方可盖棺, 俗叫 “合龙口 ”, 一旦合了 就再不能揭开。

 俗语说:

 “宁隔千里远, 不隔一层板。

 ” 所以, 如果“盛殓” 时, 娘、 舅 家人未到, 奔丧亲人未至, “龙口 ” 就不能合, 棺盖留个缝隙, 等他们看了 遗体之后, 才能“合龙口 ”。有的时候, 因为人去世的太突然, 没有预备好寿材, 人“不在了 ” 才找木匠做, 这种活, 俗称做“热材”, 就是很着急之意, 做好的寿材先由漆匠油漆一边, 将逝者“入殓” 后再油漆, 俗称“漆实材”, 就是里面不是空的了 。

 “合龙口 ” 之后, 孝子们要大哭一场, 然后摆好棺材位置, 要求脚对外, 头朝里, 烧纸上香祭拜, 才算结束。

  七

 安葬准备 俗称“埋人”、“安埋”, 外人一般讲“埋人”, 自 己人则称“安埋”。

 1 、 待客准备:

 主人家要磨面, 俗称“打磨子”, 买食用油, 俗称“灌油”, 买菜及待客所用物品, 为过事做好一切准备, 这种过事俗称“过白事”, “过白事” 待客不能吃肉,因为家里有人去世, 如要吃肉就会有猜忌、 说不清之嫌, 也是对亡者不敬, 现在这种规矩不甚讲究, 为了 带好客, 什么

 肉都能上席面了 。

 2 、 待客:

 “安埋” 的头一天, 家里的帮忙的人就很多,晚上许多亲戚也要来, 就要开始待客, 但真正的待客还在 “安埋” 的当天, 一大早客人来后, 先吃一顿“岐山面”, 中午吃碗子, 现在都吃炒菜。

 村上帮忙“抬丧人”( 抬灵柩...

推荐访问:丧事开席前总管讲话 关中西部丧葬习俗 关中 丧葬 习俗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