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佛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全文),供大家参考。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 佛教的伦理思想 是 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 要 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在印 度 度古代社会的某些发展形态 的 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古 代 代印度部分宗教信徒对社会 和 和人生的一种看法。这种伦 理 理思想开始主要是在南亚地 区 区发生着影响。后来,随着 佛 佛教传播地域的扩大,它的 影 影响也不断扩大。目前,它 在在中国等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 ,甚至在亚洲外的不少地区 都 都有影响。佛教的伦理思想 是 是东方伦理思想的基本形态 之 之一,在世界伦理思想中占 有 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这一 伦 伦理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在现 代 代社会中的影响等问题进行 初 初步探讨。
一 一、佛教伦理思想的基本观 念 念
佛教伦理思想 包 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但其 基 基本的原则或可涵盖大部分 内 内容的纲要则不多。在笔者 看 看来,可主要概括为三条, 即 即:平等观念、克己观念和 慈 慈悲利他的观念。
(一)平等观念
佛教在印度不是产生最早 的 的宗教,而且在印度历史上 通 通常也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宗 教 教。在印度历史上产生较早 ( (早于佛教)的是婆罗门教 。
。婆罗门教及后来由其演变 而 而成的印度教是印度历史上 通 通常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婆 罗 罗门教反映了印度社会里四 种 种姓中的婆罗门种姓阶层的 意 意识形态。
这种宗教主张:
吠 吠陀是天启的,祭祀是万能 的 的,婆罗门种姓是至上的。
在 在佛教产生前的相当长的一 段 段时间内,印度的思想界一 直 直为婆罗门教所主宰。印度 社 社会中流行的伦理思想是婆 罗 罗门教的伦理思想,它在总 体 体上要维护种姓制度,坚持 在 在诸种姓中婆罗门第一,下 等 等种姓要服从上等种姓。这 种 种状况一直到了佛教产生后 才 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佛教在产生时主要代 表 表了印度四种姓中属刹帝利 和 和吠舍种姓的一部分人的思 想 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 了了他们的政经利益和主张。
佛 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反 对 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认 为 为人的高低贵贱并不是由于 人 人的出身,而是由于人的行 为 为。出身卑贱的人一样能成 为 为贤人。如《别译杂阿含经 》 》卷第五中说:“不应问生 处 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 火 火,卑贱生贤达。”《长阿 含 含经·小缘经》中说:“汝 今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 同 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 家 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 姓 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 种 种子也。”佛教在这里明显 是 是主张一种平等的观念。即 反 反对婆罗门教的四种姓不平 等 等理论。不过,客观地说, 佛 佛教反对种姓间的不平等是 有 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强调 无 无论种姓高低都毫无例外地 有 有权利加入佛教组织,修习 佛 佛法。它的种姓平等理论的 出 出发点是为了把佛教的影响 扩 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 。
。佛教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 种 种姓制,它不可能真正开展 一 一场消除种姓制度的社会改 革 革运动。尽管如此,佛教的 这 这种在一定范围
内反对种姓 不 不平等的观点在历史上是有 积 积极意义的,它毕竟在一定 程 程度上对印度正统婆罗门教 视 视为神圣的种姓制度有所触 动 动。
早期佛教的 这 这种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等观 念 念确定后,对佛教总的理论 体 体系的形成和该教在后来的 发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佛教 的 的许多基本理论及教规与其 在 在伦理思想上的平等观念是 一 一致的。
例如, 在 在基本理论方面,佛教(特 别 别是早期佛教)反对在事物 中 中有一最高的实体或主宰体 。
。这和婆罗门教是完全不同 的 的。婆罗门教认为在一切事 物 物中有一最高的本体或主宰 体 体——梵,认为万物以梵为 根 根本,梵是不变的,永恒存 在 在的。而佛教(特别是早期 佛 佛教)则认为,不存在一个 万 万有的主宰体,事物是缘起 的 的,是互为因果的,互为条 件 件的。不仅一般的事物中没 有 有这种主宰体,而且在人或 人 人生现象中也没有这种主宰 体 体。如佛教把人分析为“五 蕴 蕴”,即色、受、想、行、 识 识。这五种要素在佛教(小 乘 乘佛教)中无高低主次之分 。
。佛教的这种无主体或“无 我 我”的理论与其在伦理思想 上上的平等观念显然是相呼应 的 的:既然万有中没有主宰体 或 或一切的主体,又怎么可能 会 会在社会中存在一个永远高 于 于其他种姓的最高种姓呢?
再如,在佛教的 教 教规方面,也体现了其在伦 理 理
思想中的平等精神。佛教 教 教规中规定了不杀生、不偷 盗 盗、不邪淫等。无论是杀生 还 还是偷盗或邪淫都是对他人 的 的侵犯,其行为都是建立在 一 一种别人与自己不平等观念 的 的基础之上的。如婆罗门教 中 中的一些派别虽然也讲不杀 生 生和不任意拿走别人的东西 等 等,但这主要是适用于相同 种 种姓之间,而在上等种姓对 待 待下等种姓时,则不受此限 ; ;上等种姓在许多场合可以 任任意处置下等种姓或其物品 , ,包括伤害下等种姓的生命 。
。佛教对于这种不平等的观 念 念是坚决反对的。
(二)克己观念
这里所谓“克己”即克制 自 自己,特别是克制自己的欲 望 望、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意 识 识。“克己”是我们在此处 对 对佛教这方面伦理观念的概 括 括。佛教学说中与克己观念 直 直接相联系(或作为克己观 念 念的直接表现形态)的理论 有 有不少。例如佛教有关“三 毒 毒”的理论、有关“三学” 的 的理论等都包含着克己的观 念 念。
佛教认为, 人 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的痛 苦 苦之中,与人总是为“烦恼 ” ”所缠绕有关。烦恼有多种 , ,但其中主要的有三种,即 所 所谓“三毒”。三毒具体指 “ “贪”、 “瞋”、 “痴”。
解解释三毒的佛典很多。如《 大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中说 :
:“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 逆 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 从 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 为 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 。
。”不难看出,三毒的产生 都 都与对“我”的执著有关。
按 按照佛教的一般看法
(特别 是 是早期佛教),人生现象中 是 是没有“我”的,但人由于 无 无知或无明而认为“有我” 。
。这样,对自认为世俗世界 中 中有益于“我”的事情就贪 恋 恋并追求,对自认为世俗世 界 界中不利于“我”或不合自 己 己心意的事情(包括与之相 关 关的他人)就憎恨,贪和瞋 的 的基础则是无知或无明,这 也 也就是所谓“痴”。
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 ,消除三毒也就是消除烦恼 。
。这也就是要“克己”。在 三 三毒之中,灭除“贪”就是 典 典型的克制自己。佛教要求 信 信徒克制自己对外物的贪欲 , ,克服自己对财富、权利、 地 地位、名声等的贪欲。佛教 的 的根本教义四谛中也涉及了 “ “贪”的问题。如“集谛” 是 是指认识到造成痛苦的原因 是 是爱欲或贪欲,“灭谛”是 指 指认识到应当消除这爱欲或 贪 贪欲。三毒之中的“瞋”与 “ “贪”相关。自己的贪欲不 能 能满足,自然就生愤恨之心 , ,对阻碍实现自己欲望的人 或 或事不满或憎恨。在佛教看 来 来,必须克制或消除这种“ 瞋 瞋”。否则是不能摆脱轮回 达 达到解脱的。三毒之中又以 “ “痴”为根本。佛教的不少 根 根本教 义中都涉及到“痴 ” ”。如在“十二因缘”中, 最 最初的环节是“无明”,无 明 明引生其他十一个环节,如 果 果消除了这无明,则人的生 死 死轮转(轮回)也就消灭了 。
。因而消除“痴”对“克己 ” ”具有重要的或根本性的意 义 义。
在佛教理论 中 中,关于如何克己的具体方 法 法,直接论及较多的是所谓 “ “三学”。三学即戒、定、 慧 慧。“戒”就
是佛教的戒律 或 或戒条,是信徒必须遵守的 规 规则,佛教以此来约束信奉 者 者的行为。凡是虔诚的佛教 徒 徒都把戒律作为克制自己贪 欲 欲、戒除不良行为的准则。
佛 佛教的戒有多种或不同阶段 , ,如可以分为五戒、八戒、 十 十戒、具足戒等。佛教的戒 一 一般收在各种“律藏”之中 。
。如较重要的《四分律》中 规 规定了比丘戒二百五十条, 比 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 定 定”也可以说是一种克己的 方 方法,主要是抑制自己的心 作 作用,使身心安定,止息种 种 种意念或思虑,将精神集中 于 于事物的实相之上。“慧” 实实际也包含着克己的内容, 即 即克制自己的错误的或无知 的 的观念,学习并达到佛教的 特 特殊智慧。由于佛教中有不 同 同的分支或流派,因而戒、 定 定、慧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派 别 别中会有所区别。大乘佛教 中 中的“六度”或“十度”中 有 有不少成分涵盖了小乘的“ 三 三学”,但具体解释或含义 有 有很大区别。克制自己的方 式 式有不同。
(三 )
)慈悲利他观念
佛 佛教讲“平等”,讲“克己 ” ”,就自然也要讲“慈悲利 他 他”。在“慈悲利他”中, “ “慈悲”是佛教一直讲的, 而 而“利他”则主要是在大乘 佛 佛教形成后才大力强调的。
慈悲也可分开讲 , ,“慈”指使众生快乐,给 他 他们幸福,“悲”指去除众 生 生的苦恼,使之摆脱痛苦。
《 《大智度
论》卷第二十七中 说 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 大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慈悲在一些佛教典籍 中 中被分为三种:一是众生缘 慈 慈悲心,以一慈悲心视十方 五 五道众生,如父、如母、如 兄 兄弟姊妹子侄,常思与乐拔 苦 苦之心。这种慈悲心多在凡 夫 夫或有学人未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