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10篇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10篇

发布时间:2022-08-12 08:2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10篇,供大家参考。

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10篇

篇一: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NEY CHINA / 2017 年 4 月下 财经界http://www.zgcjj.cn资源、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资源进出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积极推进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和沙化、石漠化土地治理。四是要推进重点环境问题治理。强化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科学布局,着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开展地下水超采和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河湖内源污染治理。科学划定和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促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实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严控多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力度,强化农产品产地安全和污染场地开发利用监管。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五是要加强生态安全监测与研判。探索建立生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生态安全动态监测网络。定期对生态风险开展全面、科学的调查评估,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生态问题的预研预判。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多级联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网络,有效管控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事件和公共危机。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生态环境信息,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六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完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技术、装备与产业等方面的合作。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参与全球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引导完善国际生态治理体系和规则。强化“走出去”企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强“走出去”项目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演进(一)社会保障制度恢复改革阶段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一些改革措施也积极促进了“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例如,从1984年开始,我国开始尝试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其目的是“还原”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职能,并在江苏泰州、广东东莞、湖北江门、辽宁黑山等地开始试行退休人员的退休费社会统筹。在统筹方面,自1986年起首先实现了全国县、市一级的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进而又推进省一级的统筹工作。至1994年全国先后有北京、天津、上海、吉林、河北、山西、青海、江西、湖南、福建、宁夏、陕西、四川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省级统筹。包括铁道、煤炭、水利、电力、邮电、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交通、人行、民航总局、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色金属总公司在内的11个行业实行了养老保险的系统统筹。(二)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阶段1991-2000年这10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文\陈彬我国自1984年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三十多年来,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数最多、保障项目基本齐备的国家,形成非常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能力日益增强,成为一个社保大国,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正在逐步走向人人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新时代。3DOI:10.16266/j.cnki.cn11-4098/f.2017.08.001

 SIC VIEW国信观点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主要由以下4个重要法规文件构成: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在养老保险的筹资方面,确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共同筹资,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制度结构上,确定探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二,1993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中,一个最重大的突破是关于个人账户的设置; “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实际上就是社会统筹和积累制的结合。另一个突破是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社会保险基金经营要分开,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主要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在保证基金正常支付和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可依法把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购买国家债券,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第三,1995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本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第四,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到2000年,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要基本实现统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三)社会保障制度试点落实阶段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8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四)社会保障制度全民覆盖阶段2006 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我国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全体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同时,这个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付出更多的努力。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成就(一)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军人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慈善、商业人身保险等,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大社会保险为核心。2010 年 10 月 28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社会保险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综合性法律,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社会保险法》、《劳动法》、《收养法》、《职业病防治法》、《军人保险法》为基本法律,以《失业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廉租住房保障条例》、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等相关法规和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为配套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4

 MONEY CHINA / 2017 年 4 月下 财经界http://www.zgcjj.cn(二)社保覆盖范围迅速扩大2015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54亿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5.05亿人,两者合计达到8.59亿人,比2008年的2.2亿人增长 2.9 倍,总体覆盖率达到 80%以上。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66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7.36亿人(2014年),三项合计已超过14亿人,我国已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城镇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14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3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8亿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均连年显著增长。(三)社保基金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基金收入合计 3.98 万亿元,支出合计 3.3 万亿元,分别比 2008 年增长 1.76 倍和 2.19倍,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超过基金收入增长率5.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万亿元,支出2.33万亿元,累计结存3.56万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10亿元,支出1571亿元,累计结存3845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687亿元,支出8134亿元,统筹基金累计结存6732亿元,职工个人账户累计结存3913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80亿元,支出615亿元,累计结存4451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695亿元,支出560亿元,累计结存1129亿元(含储备金190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累计结存593亿元。全国各项社会保险当期收入均大于支出。除以上社会保险基金之外,我国于2000年开始创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是为应对未来老龄化高峰的挑战而建立的国家战略储备基金。2014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权益总额1.46万亿元。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平均投资收益率在8%以上,远超过通货膨胀率,实现保值增值,基金实力不断增强。(四)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我国连续第10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养老金水平将超过2000元。此外,全国有1.41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人均每月领取养老金水平为82元。在医疗保险方面,职工住院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比例在80%以上,城乡居民住院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比例在 60%-70%。此外,通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人的住院医疗费用还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偿。2014年,共为78万名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支付了一次性生活补助;共有198万人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依据社会保险法和修订后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亡、工伤伤残和工伤医疗待遇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此外,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女职工生育期间的收入和生育医疗费得到较好保障,促进了就业性别平等。(五)社保服务体系逐步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经过长期的社保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保管理服务规范,并陆续颁布一些有关社会保险的国家标准。2014年,人社部发布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和《社会保障卡》等11项行业标准,确定了19家社保机构作为第二批试点单位开展社会保险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发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际发卡地市(含省本级)达354个,实际持卡人数达到7.12亿人,社会保障卡普及率52.4%。信息化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国已有340个地市级以上人社部门(含省本级)开通了12333 电 话 咨 询 服 务 ,开 通 率 达 到92.9%,全年来电总量达7839.1万次。三、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趋势预计在“十三五”时期及至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目标,应当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个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最终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将最终实现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到制度健全、完备,从选择性保障制度安排到公平、普惠的保障制度安排,从只能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到维护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的转变。这个目标任务将分解成如下三个阶段来完成:(1)到2020年,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保障制度。通过强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即让全体人民享有起码的社会保障,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因此,这一阶段搭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平台,维护的是底线公平。(2)到203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定型及稳定发展。以覆盖城乡的基本保障制度为基础,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定型、稳定发展,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并在规范、有序的条件下实现良性运行。(3)到2050年,完成社会保障由基本保障型向生活质量型转变。社会保障制度的重点任务将不再是项目扩张,而是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建设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向生活质量型保障转化。(来源:国家信息中心官网)5

篇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代号:1319 国家开放大学 2022 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题(开卷)

 论述题(100 分):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高度概括了这一历程中形成的“五个必由之路”重要认识,其中之一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阐述你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参考答案:

 答: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

 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

 的“阿喀琉斯之踵”。

 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

 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篇三: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篇“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心得体会交流发言材料 【篇一】

 今天我以“在转型振兴新阶段,解放思想赋予新内涵”为主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当前,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在转型振兴新阶段赋予 XX精神新内涵。

 对于“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作为一名党务基层工作者,体会颇深。应当先解放思想再出发,不仅要提高自身政治站位,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全面对标落实县委十七次党代会精神为主线,以学习讨论、查摆问题、成果转化为基本途径,以凝心聚力推动 XX 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乡镇任职以来,我咬定目标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干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一是规范办公室文件管理。文秘的主要职责是做好文件、信函、报告等材料的收发、转递工作,做到手续完备,及时准确;负责保管和正确使用单位印鉴,开具介绍信或出具证明,做好登记,做到有据可查不出差错。二是坚守出纳员职责底线。认真贯彻执行《会计

 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其他财经法规和规定。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我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进一步加大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人口脱贫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是充分发挥宣传思想的武装功能。做好理论教育工作,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引导功能,切实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做好群众文化艺术工作。

 虽然在一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思想解放上还不够彻底,我对自己的要求还是不够,对镇域发展贡献力不足。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解放思想,不忘初心,扛起使命担当,高高扬起新时代 XX 精神旗帜。一、主动学习,促进步。自己要主动学习、敢于创新、不懂就问。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党课、调查研讨等活动使自身素质更加完善。接受来自领导和同志们的多方批评和建议,毕竟从事基层工作时间尚短,需要磨练的地方还很多。进一步强化政治学习,增强理论功底。通过持之以恒的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特别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上下真功夫,不断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实现理论与

 实践相统一。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筑牢思想防线。二、解放思想,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思想,树立不进则退、谋求发展的观念。热爱本职工作,深入钻研,爱岗敬业,勇担当,见贤忠齐,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处理问题,努力把工作效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多发现问题、多想办法、多出路子,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进本职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拓宽视野,激情满怀干事业,奋勇争先创一流,为建设绿色、美丽、富裕、平安、兴旺现代化新 XX 不懈奋斗!

 【篇二】

 今天,我以“党建统领聚合力解放思想促发展”为题,聚焦党建统领、凝心聚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兴发展,努力实现“产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美镇”三大工作目标,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没有思想的先导,就不会有行动的跟进;思想上能否破

 冰,直接决定着行动上能否突围。担任副书记以来,我从党委的决策部署中定位自己,做好领导的参谋、干部的向导,因地制宜,从全镇的工作大局出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振干部工作激情,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精准研判、织密网格,筑牢了防控的屏障;人居环境不断得到改观,招商引资再上台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佳绩,我镇营口村在争创文明村中走在了全县的先列,喜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仍存在很多不足,思想不够解放、开拓精神不强、担当意识不足、学习不深不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下一步,我将进一步拓展学习视野,丰富理论素养,深入解放思想、奋力开拓全县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一是创新党建引领,培育红色动能。XX 是革命老区,红色故土点燃了振兴发展的红色引擎。2021 年 3 月,我积极组织吕大千烈士纪念馆的筹建工作,6 月 29 日,XX 镇史志馆、吕大千烈士纪念馆揭牌以来,已有清华大学等 50 多个党支部 1500 多人到两馆参观、学习并接受红色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我将坚持以

 红色精神立心铸魂,组建一支红色教育宣讲团,深入各党支部宣讲,拓展红色教育,培育红色动能。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红色之旅,创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红色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的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二是拓展产业富民,聚焦绿色发展。确保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供应,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目标,全力推进“烟、果、牧”三大产业调整,烤烟产业持续增收,全镇种植烤烟 4080 亩,年收入 2000 多万元。三莓产业 8100亩,年收入 5000 多万元。通过解放思想,我将紧跟镇党委和政府的新思路、新目标、新决策,站在新起点,推进“红色教育+绿色发展”,打造 XX“党建+”名片,突出抓好党员带富,适用乡土人才创优增收,以“后备箱”经济为依托,实现绿色土特产品远销、红色教育相伴乡村一日游为牵动,让外来的游子重游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

 三是坚持引培并举,筑牢招商载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将“创新发展、强镇富民,创优环境、惠企营商”作为工作主线,成功引进鑫华泰牛业、信诚生猪、硕磊肥业、九安肉牛交易中心等产业项目。我积极参与了重点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工作。现今总投资 1.08 亿元,建设牲畜交易中心项目

 的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近期即将开市运营。作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肉牛交易集散地和线上平台,将拉动地方经济和全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也将带动 XX 镇发挥中心城镇辐射作用。下一步,黑龙江康纳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黑龙江大胖脸电子商务有限公司、XX 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相继落地,我将紧抓餐饮住宿、仓储物流、信息金融等商贸服务配套功能,适时拓展思维空间,创优营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引培并举,筑牢招商载体。以钉钉子精神认真做好不断提升产业活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文章,提升城镇管理服务水平和商贸服务功能,推进农副、牧业、餐饮、物流等各行业加快发展。

 岁月为犁,不负韶华。解放思想不是一步到位的终点,而是继续前行的起点。我们将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工作一大主题,秉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比学赶超、奋发有为、苦干实干,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时代,创造出无愧历史、不负人民的新辉煌!

 【篇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县域振兴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持续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先后提出了打造“三县”“四地”“五个新 XX”发展战略目

 标,广大领导干部顶住压力、奋勇争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更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思维定势,打开视野局限,学会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来应对前进路上的新问题、新挑战。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征程中抢抓机遇、突出重围。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争做助推发展的“带头人”。

 乡镇工作是承上启下、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名基层副职,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上级精神、本地实际和分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靠。在上情上,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切实把准吃透上级指示批示精神,带头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做到把每一项任务都承接下来,将每一项要求都落实下去,使每一项指标都完成好。在下情上,要坚持“马斌一线工作法”,多到田间地头掌握情况,多向百姓群众把脉问计,把思路理清在一线、把政策落实在一线、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发展推动在一线,不断开创乡镇工作新局面。

 二要提高能力、增强本领,争做助推发展的“排头兵”。

 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干部要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当前乡镇工作千丝万缕、错综复杂,上面千

 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更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能力。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淬炼真才实干,真正担负起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要加强实践锻炼,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处理信访矛盾、救灾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成为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实干型人才。要拓宽视野格局,对标先进、见贤思齐,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等工作中,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真正做到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事半功倍、加快发展。

 三要转变作风、担当尽责,争做助推发展的“践行者”。

 好作风是干事创业、善作善成的坚强保证。县委连续两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体干部作风建设大会,持续激发广大领导干部再接再厉、奋力突破的干事劲头,风清、气顺、劲足、业兴的良好政治生态得到进一步巩固。我县县域经济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前列,位于全省十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强县有我”的责任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能力作风,提升工作实效,在履职尽责中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持把“早快严实细”的优良作风贯穿到工作

 始终,慎始如终抓好卡口管控、人员排查、隔离转运、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守护家乡百姓平安。在党建助推乡村振兴上,聚焦党建引领,巩固好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依托宾州现有农业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优势和,以更实举措全力做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大文章,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天时人事竞相催,跨越赶超正逢时。作为一名基层副职,我将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为契机,持续强化能力作风建设,抢抓发展新机遇,展现实干新作为,为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最大力量。

 【篇四】

 我是 XX 镇 XXX,现就围绕“解放思想,振兴发展”专题,突出增强自信心,素质提升、推动县域协同发展等进行以下研讨交流。

 本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深入细致的领会中央、省、市、县各级会议讲话精神及政策文件。

 在春节后的全县机关作风建设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李书记强调,进一步砥砺实干担当,在踏实做事、攻坚克难上取得新突破。发展机遇,只有在实干担当中才能把握;发展难题,只有在实干担当中才能破解;发展愿景,也只有在实干担当中才能实现。在百年一遇的暴风雨席卷 XX 时,我们乡镇基层干部全部在岗,日夜坚守,在党委政府的领导指示下,全力抢修,立即展开抗灾自救,保障百姓基本用水用电,同时,抢修队员昼夜奋战,各村支部组织党员积极配合参与救援,镇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指挥协调,为保证第一时间恢复供电供水提供了坚强力量,在最短时间内赢得了抗灾抢险的最后胜利。面对当前疫情,我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在做好疫情政策宣传的本职工作基础上,坚持不避艰险、挺身而出、冲锋一线、逆风而行,高质量完成核酸检测、卡点值守、隔离管控等硬任务,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奋战在抗疫一线。

 坚持把能否造福百姓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XX 镇党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中践行宗旨、实现价值。

 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助力 XX 高质量发展,从工作实际出发,建设“经济强县”,我们要为企业服好务,以促

 进企业的发展为工作重心,只有企业做强做大了,才能为建设“强县”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作中我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理论学习抓的还不够紧,政治上、党性上还不够成熟,还需在日常工作中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才是解放思想、活泛思路、拓宽视野、增强进取心、壮大胆子、加快步子、树立信心、调整状态、提高水平的最有效途径。

 下一步,我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本职工作抓好全员学习,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发挥领导班子领学示范作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要将“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持续解放思想,推动振兴发展”宣讲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宣讲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持续做好宣讲工作。整合媒体资源,建强学习阵地,用好“学习强国”、“极光新闻”等线上学习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挖掘、培树和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篇五】

 大家好!我是 XXX,今天我以“解放思想无止境,振兴发展谱新篇”为主题,就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打赢人居环境保卫战、实现...

篇四: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习近平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讲人:XXX 汇报:某某党组织 汇报:某某党组织 时间:XXXXXX

 前 言2022年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篇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

 目 录CONTENTS1 文章主要内容解读2 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一章节

 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强调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文章指出文章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文章指出,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战略眼光,增强风险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文章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文章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文章指出,要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针对突发重大风险的应急响应机制。文章主要内容解读

 第二章节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面向“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的思路,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早在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设立工厂保险、保护失业工人等改良工人待遇的主张。瑞金时期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设专章规定了社会保险问题。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要求,于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改革开放后,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改善人民生活的基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等会议多次研究审议改革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等,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我们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我们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我们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我们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残等福利事业,人民群众不分城乡、地域、性别、职业,在面对年老、疾病、失业、工伤、残疾、贫困等风险时都有了相应制度保障。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支撑,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主要是:制度整合没有完全到位,制度之间转移衔接不够通畅;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保障“一枝独大”,而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承担的补充保障发育不够;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有待提高,平衡地区收支矛盾压力较大;城乡、区域、群体之间待遇差异不尽合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地方社保基金存在“穿底”风险。对这些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15年的发展擘画了蓝图,要求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各国发展水平、社会条件、文化特征不同,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多种多样。我们注重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简单复制,而是立足国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制度引领,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前进;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二,科学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要逐条逐项深入研究,纳入规划,抓好落实。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要增强风险意识,研判未来5年、15年乃至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受教育年限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发展趋势,分析社会保障可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未雨绸缪采取应对措施。要拓展国际视野,关注国外社会保障发展情况,汲取经验教训,既避免像一些拉美国家那样盲目进行“福利赶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又避免像一些北欧国家那样实行“泛福利化”导致社会活力不足。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水浅行小舟,水深走大船,违背规律就会搁浅或翻船。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三,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准确把握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改革的联系,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要强化问题导向,紧盯老百姓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硬骨头,不断推进改革。要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要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要把农村社会救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谋划,健全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完善日常性帮扶措施。要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健全退役军人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2018年以来,我们实施了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仅去年一年,东部发达地区就拿出了1768亿元,拨付给中西部和老工业基地省份,有力缓解了社保基金收支的区域结构性矛盾,确保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区域不平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符合社会保险“大数法则”,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技术发展,更多疾病从“无药可医”变为“可医可控”,医保支出面临着更大压力。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健全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药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近年来,许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都推出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改革计划,但实施起来并不太顺利。一些国家在这项改革上经历了波折。我们要合理把握改革方向、节奏、力度,加强舆论引导,最大程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合力,推动这项改革任务平稳落地。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四,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或修订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个人、社会的社会保障权利、义务、责任。要依法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防范化解基金运行风险,维护基金安全。要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和每一笔“救助款”、“慈善款”。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五,加强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就业快速变动的趋势,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要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同时,要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文章全文内容学习

 第六,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应对疫情影响方面的积极作用。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社会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扩散蔓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很重。要发挥好社会保障在助力疫情防控、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中的...

篇五: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社会保障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它以量化指标的形式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内部机能的运行状况。以往的研究通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社会保障水平测定的主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风险的多样化发展,社会保障需求日趋复杂,单一的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水平指标已不能充分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对社会保障水平客观、全面地评价需要建立一套综合性的指标体系。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由于受到自身经济发展程度、国家政策制度、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这就需要各地区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量体裁衣,选择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使用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各个省市社会保障水平的横向比较,说明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具有地区差异性;同时,根据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在各地区状况的不同,将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划分成不同的地区类型;并且从众多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因素中,筛选出影响中国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现状,提出相应的适合于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和推进社会保障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指标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研究ResearchonRegi onalDi fferences of Soci al Securi tyLevelAbstractSoci alsecuri tystandard refers to the l evel of soci alsecuri tythe soci al membersenj oyi na certai ncountry or di stri ct ala certai n ti me.It wei ghsandapprai sesa nati onalor the l ocalsoci alsecuri ty systemown i nteri or functi on movement condi ti onbythequanti fi cati on targetform.1n theformer research, al lUSeSthe total amount of soci alsecuri tydi sbursement to GDPas the mai n determi nati on of soci al socuri ty l evel .Al ongwi thsoci aleconomyand the ri sk ofpeopl e’ Sl i fe di versedevel opment,thedemand of soci alsecuri tyi s morecompl ex day by daySO that si ngl efactor of fund di sbursementCal l ’ tenti rel y wei ght the soci alsecuri tyl evel .Itdemands aal l -around factorsystemtOobj ecti vel yandroundl y apprai sea soci alsecuri ty.Chi na Vast i nterri tory,SOl ocal s have di fferent demand of di fferent soci alsecuri tyi tembecausei nfl uencedbyowndevel opmentofeconomy、nati onalpol i cy system、hi stori calcondi ti on and cul tural 仃adi ti on.Sotheyneed to choose aproper patternof ∞dalsecuri tydevel opment accordi ngto thei r ownspeci al ty,acts accordi ngto ci rcumstances.Based on consul t agreatl ot of correl afi ve arti cl es,thi s paperestabl i sh a al l - roundfactorofsoci alsecuri tyl evelapprai se bya combi ned Qual i tati ve and fi xedquanti tymethod andal so factoranal ysi sandgathers anal ysi sof datausi ngSPSS.Thi spaperal so i l l umi nate thatthe otheme蟠ofsoci alsecuri tyl evelof l ocal s by comparesoci alsecuri ty l evel of everyprovi nce.Accordi ngto thepri maryfactor of soci alsecuri tyl eveldi fferent i n vari ous l ocalcondi ti ons,Chi na" s soci alsecuri tyl evel wi l l di vi de i nto di fferent l ocaltype.And embarki ngfromthe urbaneconomy devel opment factor and thepol i cyfactor whi ch i nfl uence soci alsecuri ty,SCreens pri maryfactor affects the Chi nese l ocal soci alsecuri ty devel opment.Bytheend of thep印er, accordi ngto thepresentsi tuati on of di fferenttypeof soci alsecuri ty l evel ,wri terproposesomepropercountermeasure and advi ce for thegood devel opmentof soci alsecuri tyfor these areas.KeyWords:Soci alSecuri ty Level ;regi onaldi fferences:Factor

 独创性说明作者郑重声明:本硕士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或者其他单位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到肇熔-日期:刍蛆』:勉

 大连理工人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 ,同意大连理工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储张剖竖维导师鳓丑圣勉五4年』月五日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问题的提出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一直是专家学者、社会保障相关部门领导人极为关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2006年8月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 我国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总量上已超过了3000亿元的规模,但仍然是不够的⋯ ⋯ 社会保障投入应该随着GDP的增长不断增长和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例⋯ ⋯ 而目前国家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大概占到财政支出的12%左右,这个比例显然很低。” 【1】据民政部调查统计,全国仍有2200多万农村人口因为缺乏财政资金支持而没有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与现有社会保障资源尤其是财政资金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限的社会保障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今年7月底,多起涉案金额巨大的社保基金被挪用案件经媒体批露,公共基金管理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21。据统计资料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阃,全国有上百亿元社会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不光如此,由于制度或管理操作当中存在弊端,社会保障领域存在许多“ 灰色现象” 。如有报载,一些失业人员开着自己的小轿车在领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一名镇干部,隐瞒母亲去世的消息竟长达6年,从而骗领养老金近5万元等等[ 31。种种灰色现象加大了社会保障运作成本,影响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社会保障“ 扶弱济贫、稳定社会、促进发展” 的宗旨受到质疑,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一边是仍有2200多万的农村特困人口还没有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另一边是失业人员开着自己的小轿车在领取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这种鲜明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国社会保障现状的思考: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保障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不该一味地要求国家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力度,毕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供给是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的。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已有的社会保障资源是否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已有的社会保障资源是否都用在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人的身上?是否将“ 钱花在了刀刃上” ?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一定的评价手段,这种手段就是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指标。关于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利用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小这单一的指标来衡量我国各个省市的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随着社会经济与人们生活风险的多样化发展,社会保障需求日趋复杂,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构成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研究与结构同样体现着社会保障发展程度的高低,所以仅用单一的社会保障资金支出水平已不能充分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14l o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项目层次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社会福利和优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同时,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由于各自的经济发展程度、政策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体现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这就需要各地区在社会保障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下,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1.2论文的研究内容本文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通过将各省市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横向比较,说明中国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形象地描述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现状。( 2) 根据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各省市状况的不同,将中国的社会保障发展划分出不同的地区类型。( 3) 主要从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城市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出发,筛选出影响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因素。( 4) 根据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和现状,提出相应的适合于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发展模式和推进社会保障发展的对策、建议。1.3论文的意义目前,理论界几乎没有对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地区差异进行如此深入研究的文献,现有的文章都具有一定的侧重点。例如在对中国社会保障发展进程进行综述的研究中提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在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存在问题的研究中提到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在对中国区域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中或是侧重于对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或是针对东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不仅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现状进行了较为精辟而全面的论述,并且筛选出影响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而将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发展现状,分别提出促进各类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建议,为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上的借鉴。本文试图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结合国家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宏观政策,运用所掌握的社会保障及统计学的专业知识,利用功能强大的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性问题的做出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人们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存在的地区差异现象更加重视、对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更加清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更有信心。文章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地区类型的划分,各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区社会保障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各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必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4论文的创新点目前国内在社会保障水平的研究中存在着指标单一、定量研究少的不足,而对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研究几乎接近空白。本文不仅尝试构建一套综合的评价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中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对中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现状进行了较为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筛选出影响中国社会保障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而将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发展现状,分别提出促进各类地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社会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研究2相关理论研究2.1社会保障水平评估基本知识的理顺2.1.1社会保障水平理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公民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l f缶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pJ 。为了衡量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状况,人们引入“ 社会保障水平” 这个概念。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高低程度。通常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其中,社会保障支出总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出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总和。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它所包含的具体项目不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应该是各种社会保障项目支出的总和。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社会保障“ 量” 的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以量化指标的形式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内部机能的运行状况。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和完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直接反映社会保障程度的高低和资金需求的大小,代表着社会保障制度的“ 量” 的特征。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保障水平过高,政府和企业在经济上难以接受;社会保障水平过低,难以保证一些人的基本生活,社会就会动荡。国际上普遍采用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社会保障水平测定的主要指标,主要原因是:( 1)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实力的总体状况。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集中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用于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程度。( 2) 在实际统计研究中,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的数据比较容易获得,便于广泛应用。( 3) 这个指标采用比例形式,消除了量纲不同可能带来的不可比性,有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其不同时期之间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测定社会保障水平的主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社会保障水平需要通过一系列指...

篇六: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垫照Q !

 Q !

 Q 瑟密级:叁五分类号:

 垡塑5学校代码:!Q § 堑, 酒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罗晴培养单位四』 !l魉蕊盍堂照迨夔壹堂睦指导教师睦夏松职称教援专业名称. 旦赢星圭墓蜇堂研究方向…. 堑夔置堡量蜇堂授予学位日期三她盔望态且。

 一

 关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生:

 罗晴指导教师:

 陈万松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安全机制、 稳定机制和促进机制。当今世界上所有现代化国家, 都把实施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

 但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这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健康、 持续、 快速发展的严重隐患, 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如何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和保障效果, 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同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稳定社会和安邦兴国的根本大计,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实践及其启示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查找了原因, 最后对解决这些问题, 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思考。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 思想理论渊源进行了概述; 第二部分对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福利型社会保障、 保险型社会保障、 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和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四种基本保障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对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呈现出的削减福利成本和标准、 注意借助市场的力量和注重政府管理的效能的趋势进行了研究, 探寻总结了五点对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启示: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社会保障实践过程, 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

 展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 查找出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不善、 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 财政社保支出偏低、 社会保障立法滞后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第四部分在前三个部分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 对如何建立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 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基金

 C o n sid e r a tio n s o n th eC o n str u c tio no fO u rC o u n tr y ’ SS o cia lS e c u r ityS y ste mM a jo r:

 . M a rx istp h ilo so p h yP u stg r a d u a te:

 L u oQ in gIn str u c to r :

 C h e nW a n —so n gT h e so cia lsecu rityis th esa f ety ,sta b iliz a tio na n dp r o m o tio nm e c h a n ismo fm o d e me c o n o m y a n d h a r m o n io u sso cia ld e v e lo p m e n t. N o w a d a y sa llth em o d er n iz ed co u n triesr eg a r dth eim p lem en ta tio na n d co n su m m a tio n o f th e so cia lsecu rity sy ste ma so n e o f th eir b a sic n a tio n a lp o licies. B u tso cia lsecu rityd e v e lo p m e n to f o u rco u n tryis f a r b e h in d th estepo f th e eco n o m ic a n d so cia ld ev elo p m en t. W ithth eth o r o u g hr e f o r m o f th e m a r k e te c o n o m y sy stem , th etra d itio n a l so cia l secu rity sy ste me x p o se sa lo t o fp r o b le m s, w h ic hh a sa lr e a d yb e c o m e a ser io u s h id d e n tr o u b le f o r C h in e seeco n o m ya n d th e so cia ld ev elo p m en t.A s aresu lt, to r e f o r m a n dd e v e lo pso cia lsecu r ity ,esta b lisha n dp er f ectso cia lsecu ritysy ste mh a v e b e c o m eu r g e n tta sk so fth eg o v er n m en t.H o wto esta b lish a n dp erf ectth e so cia lsecu rity sy ste mtok e e p p a c ew ith th eeco n o m icd e v e lo p m e n t, e x p a n dth eco v era g eo f so cia lsecu rity sy stem , p er f ectth eo p e r a tio nm e c h a n ism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sy ste mo f so cia lsecu f ity 'im pro veth e so cia lsecu rity ’ s o p e r a tio n ef f iciencya n def f ect, is a n a r d u o u s a n dco m p lexta sk . A t th esa m etim e, th ee sta b lish m e n t a n d reform a tion o f so cia lsecu rity sy ste mis a lso th eref lectio no fth e “T h r e eR ep resen ts” th eo ry . M o reo v er'itis o n eo fth e ba sicp o lic ie stod e e p e nth er ef o r m , p r o m o teth ed e v e lo p m e m , b r in g p e a c ea n dsta bilityto th en a tio n , w h ichm a k e s it h a ssig nif ica nt p o litica la n deco n o m ica lsig n if ica n ce.In stru ctedb y M a r x ism , b a sedo n th eth in k in ga n dp r a c tic eo fm a ind e v e lo p e dco u n tries’ so cia lsecu rity ,th isth esisa n a ly se sth e h isto rica l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ex istin g

 p r o b le m so fo u rc o u n tr y ’ sso cia lsecu ritysy ste m , f m d sth erca so lls, a n dtries toso lv eth esep r o b le m s. T h eth esis is d iv id e d in tof o u rparts:

 T heffn'stp a rtin clu d es th e b a sicc o n n o ta tio n ,a n d th eth e o r y o r ig ino f so cia l security. T he se c o n dp a rt b rief lyin tr o d u ces th e f o u r m a inty p eso f w e lf a r e so cia l secu rities, th e r e f o r mte n d e n c yo fw e ste r nn a tio n s, a n d su m m a r iz e s th een li曲tcn m en tto o u rc o u n tr yso cia lsecu rityd e v e lo p m e n tf r o m f iv ea sp e cts. T h eth irdp a rtin tr o d u ces C h in e se so cia lsecu rity ’ sp ra ctice p ro cess, a n a ly sesth ep r esen tsitu a tio n o f o u rcou ntry’ sso cia lsecu ritysy ste m , se a r ch e so u t th ep r o b le m sa n dr e a so n s. O n th e b a sis o f th e a b o v e th reech a p ters, th ef o u r thp a rtp ro p o sesso m eco u n term ea su res a n dsu g g estio n s o nh o w toesta b lish th e so cia l secu rity sy ste m a d a p te dto th e r e q u ir e m e n ts o f e c o n o m icd e v e lo p m e n ta cco rd in gto C h in a ’ sp r e se n tsitu a tio n .K e yw o r d s:

 S o c ia lsecu ritysy ste mC o n str u c tio nS o cia lsecu r ityf u n d

 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声明:

 所呈交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睦互鳖垫蕉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弓I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诺:

 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

 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 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 即:

 1)已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 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 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 浏览。论文作者签名:

 罗稚20 0 6 年4 月 8 日

 前言社会保障是一项基本人权, 是创造社会凝聚力, 以及确保社会和睦和社会包容的根本手段。

 它是政府社会政策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 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人类社会有着源远流长的社会保障实践和日益趋于成熟的社会保障理论。

 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 贫困、 失业、年老、 疾病、 生育等社会问题与日俱增, 严重阻碍着历史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

 人们既不能无视“天行有常” 的自然规律, 也不能无视生老病死的客观现实, 而社会保障制度却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张抵御天灾人祸、 抗击种种风险的安全网。

 因此社会保障制度自诞生起, 就被称之为社会的“稳定器” 、 经济运行的“减震器” 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

 它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 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 初步建立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20 0 4 年,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 6 3亿人。

 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 0 6 亿人, 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 19 万人。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 24 亿人, 其中参保职T9 0 4 5万人, 退休人员3359 万人。

 全国绝大部分统筹地区已启动实旌工伤保险, 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6 8 4 5万人, 全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为52万人。

 固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了加速转型时期, 伴随着持续高速不均衡增长的巨大压力, 以及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 中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日益显露出来, 除了自然因素与经济增长难以协调外, 巨大的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都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制约因素。

 与此同时, 作为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现实困难和问题, 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的强烈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保障供给存在着。

 数据来源于( 20 0 4 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 ttp :

 //w w . sta ts. g o v, cn /tjg b/q ttjg b/q g q ttjg b/t20050519—4022507 63. h tml

 难以逾越的鸿沟。

 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给中国经济与社会健康、 持续、 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隐患, 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之一。“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 因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2

 一、 社会保障概述(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和内容1. 社会保障的涵义“社会保障” ( so cia l secu r ity )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 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中。

 后被国际劳工组织接受, 一直沿用至今。

 但目前在国际上,对社会保障的含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在美国, 社会保障被视为一张社会安全网, 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摆脱危险、恐惧的社会安全与自由, 以及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人们对这种安全与自由的向往。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 中的“社会保障” 定义是:

 社会保障是对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旨在保护个人免除因年老、 疾病、 残疾或失业而遭受损失的法律的总称。

 日本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是在国民生活中出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 国家为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定的综合性的措施和制度。虽然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的含义理解不同, 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权威性的社会保障定义是19 4 4 年第26 届国际劳工大会发表的《费城宣言》 中对“社会保障” 的界定:

 “社会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公共措施来向其成员提供保护, 以便与由于疾病、 生育、 工伤、 失业、 伤残、 年老和死亡等原因而丧失收入和收入大幅度减少所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进行斗争, 并提供医疗和对有子女的家庭实行补贴的方法” 。

 。我国对于“社会保障” 的定义也没有权威性的统一标准。

 《中国民政词典》将它解释为“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

 。

 《法学大词典》 将它限定为“根据国家法律、 法规建立的各种福利的制度” 。

 。

 。

 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 我国政府将“社会保障” 定义为:国家和社会依法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 形成社会消费基金, 对社会成员在生、 老、 病、 死、 伤、 残、 丧失劳动力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

 m虽然上述几种定义不尽相同, 但是就其所包含的主要共同点而言, 对“社会保障” 可作如下表述:

 它是以国家或者政府为主体, 依据法律规定, 通过。

 邹根宝:

 ‘社会保障制度——欧盟国家的经验与改革》 ,。

 崔乃夫:

 ‘中国民政词典', 上海词书出版杜19 9 0 年版.。

 邹璃、 顾明总:

 ‘法学大词典》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 9 1年版。o 杨翠迎: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中国农业出版社20 0 3年版, 第25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 0 1年版. 第4 页a3

 国民收入再分配, 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从上述的几种解释中,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社会保障” 的含义:

 它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实行的一种国家制度和社会政策。

 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保障的主体, 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

 政府、 受保人及其雇主( 或社区)。

 它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对受保当事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它也是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通过保障社会成员的经济安全来达到保证社会稳定与安全的目的。

 。2. 社会保障的内容目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已经达到一百多个, 虽然各国的社会保障内容不尽相同, 但是, 从总体来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包括三个内容: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社会成员必须缴纳某些项目的社会保险费, 以形成专门的社会保险基金, 当社会成员遭遇到规定的风险( 如年老、 疾病、 工伤、 生育、 失业等)时, 社会根据该成员缴费情况, 向其本人及家属提供相应的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是国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在公民遭遇某些特定原因( 如自然灾害、 意外事故和病残等)导致其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 为其本人和家属提供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援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的概念则存在一些争议,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指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 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育、 公共卫生、 公共娱乐、 市政建设、 家庭补充津贴、 教育津贴、 住房津贴等。

 狭义的仅仅指由国家出资兴办的、 以低费或免费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来看,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除了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外, 还包括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几个部分。

 优抚安置在我国是指国家通过有关立法, 对立法范围内的现役军人、 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 抚恤和安置, 以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区人们的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具有褒奖性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社区服务是以社会福利。

 姜守明、 耿亮: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概论), 科学出版社20 0 2版, 第7 页a4

 为主要内容的以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服务, 是政府倡导, 以群众自治、 自我服务为主的小型多样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体系, 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基层组织载体。

 社会互助是某些经济单位、 社会团体和个人自发形成的一种帮困济贫的互助行为。

 个人储蓄积累保障是居民...

篇七: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14 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要深入分析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擘画了蓝图。

 送一泓清水北上,滋润子孙后代。作为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骨干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惠及数以亿计群众,有效缓解了“北缺南丰”等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问题,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动能。

 南水北调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性工程,更是人水和谐、资源共享、南北方协调发展的样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工程实施

 多年来积累的六点宝贵经验: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尊重客观规律、规划统筹引领、重视节水治污、精确精准调水,为我们做好后续工程规划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以此为“水位尺”,根据社会矛盾转化和发展过程动态演变,运用系统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抬高包括水安全在内的生态文明“水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水资源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中支撑意义更加凸显。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理念上,我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沿线水资源保护,以系统观念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让工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战略上,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管理上,要在全面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水源区要“划出硬杠杠”,受水区要“拧紧水龙头”,坚决守住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最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都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要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抓好节水工作,坚决避免敞口用水、过度调水。要认真评估《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继续深化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方案的比选论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规划。要坚持科学态度,遵循客观规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要继续加强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调度管理,强化水质监测保护,充分发挥调水能力,着力提升工程效益。

篇八: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dquo;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发言材料(五篇)

 第一篇

 改进作风无止境,提升能力正当时。当前,XX 正处于加快发展、振兴发展的关键时刻,县委把 2022 年确定为“能力作风建设年”,号召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深入解放思想,进一步提能力、转作风,为推动 XX 振兴发展贡献力量。下面,我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谈一下体会。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先进文化思想中找到能力作风建设的“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在 2 月 24日召开的全省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同志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黑龙江省的重要指示,扎实深入开展全省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决打好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战,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作风向严向实,为龙江振兴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党中央、省委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从讲话中提炼精华、吸取养分,补足精神之钙、锻造过

 硬本领。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必须紧跟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为 XX 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争光添彩。县委书记刘国文同志在 4 月 2 日召开的全县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抓好能力作风建设是加快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迫切需要,广大干部必须增强加快发展、渴求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的重要要求,不断提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着力锤炼过硬本领、锻造严实作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进作风无止境,提升能力、振兴发展正当时。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全局思维和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定位,锚定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跟县委、政府领导工作思路,以钉钉子精神,一竿子插到底、一件事抓出头,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推动本职工作,为 XX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部门的责任和担当。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必须肩负职责使命、发挥部门优势,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举措深入人心,飞入 XX“寻常百姓家”。2022 年,县融媒体中心紧紧把握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农业生产、改善民生、项目建设、社会稳定等全县重点工作,积极调动新闻从业人员

 “笔力、脑力、眼力、脚力”四力提升,精心策划、打磨宣传作品,全力推动新闻宣传社会效益最大化;推出【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大家谈】专题 22 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题 15 期、【提能力转作风】专题 18 期、【老旧小区改造】专题 14 期、【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题 6 期,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农业生产、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新闻常态化持续跟进报道,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宣传氛围。

 作为党的重要宣传阵地,县融媒体中心将抓住“能力作风建设年”的有利契机,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提能力、转作风,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全力构建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 XX 振兴发展积极贡献媒体担当。

 第二篇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作为 XX镇党委书记首先要做到身体力行,我认为“提升能力、锻造作风、实干立身、争先出彩”的本质是政治上的要求。作为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始终要把讲政治、对党忠诚作为第一遵循、第一标准、第一要求,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才能持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扎实开展能力

 作风建设,为此项活动的开展找好落脚点。结合乡镇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应在三个方面上下足功夫。

 常思发展之策,坚持干事创业。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XX 镇区位优势显著,XX 县经济开发区坐落在镇内,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加快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就是要切实解决机关运转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硬发展。要增强机关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起全新的服务观,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周到。要怀着责任心、带着责任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谋划工作,主动承担工作。

 常存律己之念,坚持修身求知。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是锻造干部的需要。办事、行政关键靠人,提高干部素质也就是提高工作效能的关键所在。机关能力作风的高低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直接影响我镇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要求机关工作人员要始终在状态、树形象,树立规矩意识,坚持工作规范,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工作纪律。同时,要完善机关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建立一支敬岗爱业、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常怀服务之心,坚持真抓实干。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是服务基层的体现。能力作风主要指工作的能力和作风,XX 镇作为一个服务机关,重点是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放在第一位。作为一个直接服务于基层的服务型部门,我们的服务主体就是人民群众,做好服务是我们的职责,能力作风建设,就是为了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要时刻按照党员标准去要求自己,发现自己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做到多配合协调,多理解支持,多当面沟通。要真正把岗位当责任,把工作当使命,真心实意地干,脚踏实地干,干在每一天,干好每件事。

 作为 XX 镇党委书记,在下一步的能力作风建设学习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锻炼,不断提高自己,深刻查摆检讨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为 XX 镇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到更大的贡献。

 第 三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在建设“三县”“四地”“五个新 XX 县”的新征程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点的问

 题、教的方法、指出的路径。任党委副书记以来,我始终立足于工作岗位,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当好参谋员、指挥员、战斗员,分管领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党建工作亮点纷呈,意识形态不断夯实,疫情防控成效显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坚强有力。但在认识新事物,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上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方法还不够灵活。我会以“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活动为契机,着力从思想中找坐标、找思路、找方法、找动力,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XX 县大发展。

 解放思想要在提升党性修养上狠下功夫。当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XX 县建设的起步阶段,更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为党员干部,要认清当前形势,转观念,促发展,紧扣“解放思想,振兴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县委十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牢记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动摇,时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多深入基层调研,对工作举措再审视、再完善、再深化,对工作作风再对标、再校正、再优化。

 解放思想要在加快振兴发展中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引领振兴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以打造绿色、美丽、富裕、

 平安、兴旺现代化新 XX 县为要求,以建设“三县”“四地”“五个新 XX 县”为目标,立足本职岗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奋进作为。进一步抓项目、强服务。紧抓招商引资“生命线”,利用地源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招商质量和水平。紧握服务项目建设“主抓手”。扎实推进开发区企业入驻的征地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快开工、快见效。进一步抓特色,促转型。依托特色农产品种植,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扩大水果、蔬菜等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新型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释放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抓服务,提效能。整合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能,优化服务事项和服务方式,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络的开通及使用,实现横向、纵向的信息共享,打造便民服务中心网络综合处理平台,逐步实行网上办事、降低办事成本。

 解放思想要在提振干事精神中主动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精气神”只能鼓不能懈,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发扬钉钉子精神,继续拿出“白加黑”“五加二”的干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的韧劲,切实把分管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作为党委副书记,要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局工作“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形成九牛爬坡,人人尽力的工作局面,共同在解放思想中加快振兴发展。以思想观念的革新为

 基,所有的发展和创造就有了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思想桎梏不断被打破,蕴藏的巨大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得以释放。我们要推动思想观念解放,全面提振发展信心,扛起守土振兴之责,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凝聚起新时代 XX 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

 第四篇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战略目标,开展基层工作应当注重解放思想,将人民群众牢牢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精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同时强调:“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一片新天地。”思路一转天地宽,只有解放思想、敢想敢为,才能打破常规,走上创新发展的振兴之路。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必不可少的助力。

 解放思想,在于党建引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全面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统一领导,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实践证明,党建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们必须建强各党支部,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升能力,转变作风,快速推进乡村振兴。

 解放思想,在于敢想敢做。XX 镇在乡村经济、城郊村建设、社区管理、物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农业产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这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看清各种困难固化的症结所在,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有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实现创新发展。

 解放思想,在于发动群众。乡村振兴不应该是村镇干部的“单相思”。要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XX 镇作为城关镇,乡村振兴发展必须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我们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落实乡村经济“两大一小”的发展思路,立足镇情,挖掘产业特色资源,大胆探索“打造小菜园、发展大经济”的新出路,引导帮扶农民增收创收,形成更浓厚更有活力的乡村经济发展氛围,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面对当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乡村振兴局面,我们要站在高处看,着眼未来看,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大干快干的拼搏劲头,解放新思想,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全县乡村振兴发展才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篇

 作风就是旗帜,就是形象,就是战斗力。作风事关成败,只有作风硬,才能干成事。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是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我对能力作风建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保持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党员干部必须首先加强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认真学习,真正具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素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增强履行历史责任的自觉性,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说空话,多干实事,方能顾全大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把握方向,解决矛盾,应对自如,经受住任何考验。不学习新的知识,就要落伍。只有扎扎实实坚持学习,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二是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讲正气。党员干部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一个革命政党,必须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充满生机与

 活力。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统美德,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保持革命气节,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改变革命的初衷,不丧失必胜的信心,不怕困难,不信邪,坚持真理,维护党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不良倾向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坚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面前一尘不染,正气凛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真正塑造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三是党员干部要讲民主,发挥集体智慧。党员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遇事要多商量,多沟通,互...

篇九: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研讨材料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改革的重要目标

  1.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政府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保障的职能是要解决经济、社会、人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发展不仅要追求效率,也要注重公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也要推动社会进步;不仅要增加物质财富,更要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我们千方百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和人才开发,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都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重要关系,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

 2 支柱

  中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结构全面调整,竞争机制激发了各方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也产生了新变化。过去以企业为单位,给自己职工直接提供保障的方式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迫切需要社会保障。不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能顺利运行。为此,政府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配套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分不开的。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经济加快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一些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有力支撑,同时改革也将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稳定的基本保证

  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包括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如果中国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与发展环境,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建

 3 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决不仅仅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而是全社会的需要。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保证人民都有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要保护发展所需的社会劳动力资源,通过再分配促进消费,刺激生产,活跃市场。因此,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二、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在发展改革中不断取得进步

  1.经济发展为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 25 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3 年国内生产总值 116898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000 美元,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社会供给量持续增加,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继续落实“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和关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各级政府已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

  2.社会保障的各项改革深入进行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机制;在医疗保险制度

 4 改革中,我们建立了多方分担费用的机制;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实行了更为积极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实行了管办分离和政事分开,逐步建立起政府组织管理、参保人群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制度运行规范化、保障服务社会化的管理体系。继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之后,我们又将试点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为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继续进行改革探索。

  3.推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改革和工作

  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府积极推动相关配套改革和工作。中国企业改革取得进展,一批大型国有企业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经济效益提高。众多中小企业通过改制,逐步搞活经营。社会保险的企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价格管理体制改革,遏制了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为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基层社区建设得到加强,使社会保障管理具备了较好的社会基础。

  4.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从 2000 年的 402 万人扩大到2003 年的 2246.8 万人,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解决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 2003 年底,得

 5 到农村传统救济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已经分别达到 1093 万人和 402 万人。目前,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地区正在积极推动,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已在全国 310 个市县开展试点,实际覆盖 6899 万人。此外,农民的就业培训问题、进城务工工资保障问题也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政策和解决措施已经陆续出台。

  三、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都在为建立健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并支持这项工作。

  1.进一步做好促进发展的工作,为社会保障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仍比较薄弱,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本世纪头 20 年,是中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情况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有可能利用这些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加快发展。从国内情况来看,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很多。关键问题在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才能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

 6 期,顺利实现既定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只有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才能为社会保障提供坚实基础,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2.继续推动社会保障及其相关体制的改革,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锐意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也必须深化改革。当前,从实际出发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有关体制和机制的问题,这种增量投入可能就不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也可能造成新的矛盾。社会保障属于社会的再分配,必须适应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现行的一些保障项目,社会化程度和统筹层次还比较低,有的存在多头管理、政策不衔接等现象,这显然与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发展是不相符的。我们必须依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从制度设计角度看,社会保障既有经济目标,也有社会目标,我们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需要。

  这些都需要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配套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改革,统筹解决制度性、政策性的重点问题,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体制和机制上的保证。

  3.加强社会保障战略规划的研究,为社会保障的可持

 7 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完善社会保障必须加强对有关全局性问题的研究。虽然中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的能力逐步增强,但如果从 13亿人口来考虑,就会看到我们的工作与社会需要、保障的投入与实际效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养老、医疗等保障问题与人口发展战略都密切相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完成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而中国这一进程尚未完成就步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如果我们不能从战略发展方面,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积极应对,将来可能要付出巨大代价。目前,中国“十一五”(2006―2010)规划的编制工作已经开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体现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注重统筹发展,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薄弱环节,有效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为此,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远近结合,加强协调,务实创新,扎实做好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工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