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供大家参考。
《颐和园》教学设计
卢龙县教育局仪器电教站
母燚华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颐和园》是第七册第五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揣摩作者的叙述顺序,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结合单元训练点和学生实际,本课的训练点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呢? 2、学生自由分说。
3、当提到北京时,师适时引入对颐和园的介绍。
那可是个美丽的地方。它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皇家园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有关颐和园的文章。(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写法,齐读课题。
4、师:老师找了一段有关颐和园的风光片,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播放颐和园的风光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生欣赏完颐和园的风光片,谈谈感受。
2、师:写颐和园的文章更美呢!我们赶紧打开课本第 18 课读一读吧!注意,在读之前,老师先提两点要求:(1)、要读准字音。(2)、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 3、生自由读课文。
4、分段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师随机指导字词的音形意。例如:
1 栽是平舌音,它还有两个形近字:载、裁。让学生读一读,并分别组词。
2、强调“几乎”中“几”的读音,并提醒它是多音字。
3、理解“远眺”一词。
„„ 4 课件出示本课需要掌握的词语,找生读,再齐读,理解“朱红”。
5、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6、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师课件出示这些句子,生齐读这些重点句子。
7、生根据板书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说说作者游览的顺序。
三、精读感悟,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读一读,并勾画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
(一)感受长廊的特点 1、喜欢长廊的同学读描写长廊的段落,其它学生听他是否读出长廊的特点。
2、强调为了体现长廊“长”的特点,写长廊的这些数字应该重读,并指导朗读。
3 品析这位同学读书情况,随机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长廊“长、美”特点。
(二)感受万寿山的特点 1、找生朗读这一段。并随机理解“耸立” 2 重点品读赏析:
出示句子:
1、(1)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2)树丛掩映着琉璃瓦屋顶和宫墙。
2、(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2)昆明湖又静又绿。
(1)生自由读句子,并小组讨论哪句好,为什么。
(2)交流感受。
生交流第一组体会:第一句好,因为第二句把表示颜色的词语去掉了,就体现不出色彩美了。
生交流第二组体会:第二句好,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昆明湖到底有多静,到底有多绿。
让学生仿照这句话利用“像„„像„„”说句话。
(3)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好句子。
3 、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1)四人小组讨论“滑”的精妙之处:
这儿用了一个“滑”字,是不是用错了,能改用“划”字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这个“滑”字没用错,这个滑字一般都用在很光滑的平面上滑过,像滑冰呀,滑雪呀,在这里用这个滑字,可以更体现出昆明湖很静。
(2)感情朗读,感受远处昆明湖梦幻般的仙境。
(三)感受十七孔桥的特点 1、生自由朗读 2 生看着画面,配乐介绍十七孔桥。
3、再展开想象,利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说小狮子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其实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比如说玉带桥、智慧海,正如书中所说“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要游赏就需要导游,下节课我们就学做小导游,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介绍给大家,课下的时候,同学们收集一下颐和园的其他资料。
推荐访问:颐和园教学设计一等奖 颐和园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