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

发布时间:2022-09-11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供大家参考。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摘 要]

 在焦裕禄同志去世 50 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 , 号召全党结合时代特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共产党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过去、 现在还是将来, 焦裕禄精神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关键词]

 焦裕禄精神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 铸就了“亲民爱民、 艰苦奋斗、 科学求实、 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 的焦裕禄精神。

 在焦裕禄同志去世 50 年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 号召全党“要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继续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

 他强调指出“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 。

 焦裕禄精神为何能历久弥新, 成为永恒? 关键在于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 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 正是因为有了这根和魂, 才使焦裕禄精神富有渗透力、 吸引力, 从而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追求, 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一、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爱国奉献精神的延展与新的诠释

  爱国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表现为“公而忘私, 国而忘家”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等, 它是中华文化最本质、 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支撑和动力, 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

 焦裕禄“亲民爱民” 精神正是爱国爱民、 无私奉献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 集中展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 心中始终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他说:

 党把这个县 36 万群众交给我们, 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 应该感到羞耻

 和痛心。

 正是为了老百姓, 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 植树治沙,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焦裕禄始终坚持做人民的公仆, 同人民群众同甘苦、 共患难。

 每当兰考遇到大雪和洪水灾害时, 焦裕禄同志首先想到的是群众。

 他说:

 共产党员要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 出现在群众面前, 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去关心群众、 帮助群众。

 他亲民、爱民, 经常钻草庵, 进牛棚, 与群众同吃、 同住、 同劳动, 在漫天风雪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 在洪水爆发时抱病到各个村庄察看灾情, 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 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 不仅体现了他对人民的鱼水深情, 也充分反映了他的公仆情怀。

 从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 焦裕禄精神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爱国奉献精神的继承,更是用一个共产党人的行动对这种精神新的诠释, 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

 二、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自强精神的自然衔接与弘扬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写照, 是凝聚民族力量、 推动民族前进的精神动力。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丰富实践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反之, 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昭示着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 焦裕禄同志不等不靠, 带领全县人民战风沙、 抗灾害的顽强精神正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的鲜明体现, 也为该精神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那就是不计个人得失, 迎难而上的精神。

 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 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 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 一个最困难的县, 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

 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

 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 越是困难的地方, 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 我决不离开这里。

 他初到兰考时, 面对的是兰考灾害肆虐, 干部人心不齐, 群众对灾害自救没有信心, 出现等、 靠、要、 逃的状况, 但他没有退却, 敢于迎着各种困难, 包括死神的威胁,团结干部、 带领群众夜以继日地察灾情、 找办法、 定规划。

 他说:

 面对着我们当前严重的灾害, 我们有革命的胆略, 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 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 我们死不瞑目。

 他响亮地提出, 要在困难面前找出路。

 他以“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的进取精神, 以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坚强意志, 带领全县人民创造性地开

 展工作, 谱写出了一曲曲治理灾害、 战胜困难的壮歌,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为兰考人民开拓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因此, 焦裕禄精神是一种不怕困难、 勇于进取的精神, 是一种越挫越坚、 隐忍顽强的奋斗拼搏精神, 是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勤劳自强精神的弘扬。

 三、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实干奋斗精神的践履与超越

  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是我党的立业之本、 取胜之道、 传家之宝, 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面对兰考风沙、 盐碱、 内涝等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 焦裕禄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出正确的治沙、 治碱、 治涝办法,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奋力拼搏。

 焦裕禄初到兰考, 看到的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

 两条黄河故道横贯全境, 黄沙一眼望不到边; 片片内涝的洼窝里, 结着青色的冰凌; 盐碱地上白茫茫一片, 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这一年, 春天风沙打毁了 20 万亩麦子,秋天大水淹坏了 30 万亩庄稼, 盐碱地上有 10 万亩禾苗被碱死, 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 焦裕禄既不是奴性臣服, 也不是盲目地去征服, 而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苦干、实干。

 他在兰考的 470 天中, 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 对全县当时 149 个生产大队中的 120 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 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由于这种深入、 系统的实地考察, 他对风沙、 盐碱、 内涝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了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焦裕禄总结出:

 沙区没有林,有地不养人, 有林就有粮, 没林饿断肠的基本情况。

 在认识和把握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 焦裕禄同志集中群众智慧, 因地制宜, 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规划, 制定出以林促农、以农养林、 农林相依的工作方针; 实行造林防沙、 育草封沙、 翻淤压沙, 三管齐下的工作方法。

 这套切实可行的治沙、 治碱、 治涝方法,为兰考人民有效战胜自然灾害提供了科学规划。

 因此, 焦裕禄同志既践行了中华民族实干奋斗精神, 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endprint--><!--startprint-->

  四、 焦裕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廉者, 政之本也。

 ”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政文化根基的国家, 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乏廉政的

 典范。如宋代廉吏包拯权势不能淫, 富贵不能屈; 明代海瑞一身正气,当面直言, 弹劾百官; 清代于成龙甘守清贫, 一生为民, 他们的廉政故事被千古传唱。

 清正廉洁、 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鲜明特点。

 焦裕禄的一生是清正廉洁、 光明磊落的一生。

 他说:

 兰考是个灾县, 人民的生产、 生活都有一定的困难, 我们自己没有艰苦朴素、 奋发图强、 自力更生的决心, 哪能改变兰考的面貌? 为了改变兰考贫困落后的面貌, 他和兰考广大群众一道同甘苦、共患难。

 焦裕禄在兰考的时候, 党内的不正之风刚刚处于萌芽状态,社会上有了利用职权走后门的现象。

 兰考县委因此成立了“反走后门办公室” , 狠刹干部中的不正之风。

 据时任兰考县委办副主任张明堂回忆:

 1963 年的一个三伏天, 焦裕禄带着他到城关乡王爷庙调研,口渴难当嗓子冒烟, 吃了路边地里几个瓜, 焦裕禄让他给瓜主送二两粮票和二角钱。

 瓜主说, 自己家的瓜不值钱不用给, 他就没有付钱。看到钱没付, 焦裕禄把张明堂带到黄河大堤边说:

 “他不收, 我们不可以不给。

 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恶习是从小事养成的。

 ” 张明堂打心眼里被焦裕禄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赶紧把钱送去。

 还有一次, 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 焦裕禄严肃地说: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 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 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 焦裕禄首先要求自己始终做到清正廉洁、 干干净净。

 他严守党纪党规, 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

 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 规定全县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

 他的亲戚多次来信要求找个工作, 他回信解释说:

 “国家安排人员是有计划的, 我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给自己的亲属安排, 不能带头违反党的政策!

 ” 他的儿子不掏钱看了一场戏, 妻子收受了群众一条鱼, 他就责令把票款、 鱼钱如数补付。

 焦裕禄临终还不忘嘱咐妻子:

 “我死后, 你会很难, 但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伸手向组织上要补助、 要救济。

 ” 焦裕禄同志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廉洁让百姓从自己身上看到共产党的形象。

 焦裕禄同志生活简朴, 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持和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他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 42 个补丁、 褥子上有 36 个补丁。

 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

 行动继承和升华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廉政文化, 而且展现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 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总之,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质和奋发有为的积极人生态度, 是我们共产党人辩证地继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扬光大, 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焦裕禄精神不仅是属于我们党的, 也是属于我们民族的, 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裕禄的崇高精神能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永不过时, 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追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正能量。

 ○

  责任编辑 彭月才

推荐访问:焦裕禄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 中华 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