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3篇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我局收悉你办转来的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
于《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 修 改 建 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我局收悉你办转来的邵阳市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后立即组织召开了局务会议学习讨论现就报告修改提出如下建议请批评指正。
一、报告整体上体现林业和林业工作的内容太少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 “必须把林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从 2004 年的实际看林业部门也做了许多扎实有效的工作如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林权发证等都可圈可点。特别是 2004 年 12 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近十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盛茂林、市长黄天锡向全市人民发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号召提出了“全力打造绿色邵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林业工作应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适当体现并与当前中央提出的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
二、报告修改的几点具体建议 1、报告第一部分“2004 年政府工作回顾”的修改 1在第一节经济发展提速增效中应在农业丰产增收中增加林农增收内容。2004 年全市林农人平增收 380 元。主要增收渠道一是以林增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实际兑付钱粮补助资金 16905 万元人平增收 130 元。二是护林增收。生态公益林保护国家下发林农资金 1700 万元人平增收50 元。三是林外增收。通过林草间种、以林促牧加上森林旅游全市农民人平养殖增收 60 元。全年增加游客 1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 500 多万元。四是劳务增收。以大户、企业创办基地和农庄为载体组织农民“农转林” 人平增收 100元。据我们调查了解退耕还林是全市农民当前得到的直接补助最多的项目其总量较之粮食直补还多应该在报告重重写上一笔。
2在第三节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应增加生态建设内容。生态环境建设是一个地方环境的重要方面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也是落实中央“五个统筹”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全年完成造林 86 万亩为历年之最。义务植树 1244 万株绿化公路 257 公里、河渠 215 公里栽植绿篱 16.6 万米种植草坪 10 万米创建花园式单位 25 个全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已有明显改善到目前为止我市
有林地面积达到 1578 万亩 森林蓄积量达到 4671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 56.8%已成为全省第二大重点林区。一流的生态环境也招引着一流的客商来邵投资兴业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3在第六节为民办实事圆满完成中应增加 8 件实事内容。虽然篇幅有限但政府有承诺部门有配合社会有评价报告对此还是具体一点为好。
2、报告第二部分“2005 年政府工作目标要求”的修改1在第一段形势判断的第三点我市经济正处在发展的机遇期能够加快发展中应增加环境优势内容。随着退耕还林、国土绿化等一批国家重点生态项目的实施我市生态环境全面恢复人居环境初步改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在主要预期目标上应增加造林绿化指标。2005 年全市计划退耕还林 21 万亩速生丰产林造林10 万亩楠竹新造 2 万亩、低改 12 万亩义务植树 1350 万株河道绿化 200 公里公路绿化 250 公里创建花园式单位 20 个。报告应将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整合后提出建设任务。
3、报告第三部分“突出经济工作重点”的修改 1在第三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增加农业生产力布局内容。这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高效益生产的关键环节。按照因地制宜的总要求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一县一品数县一业” 形成特色加板块的经济格局。要将速生丰产林基地
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这既是林业的主攻方向也是农业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同时要正确处理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的矛盾对林业而言就是种粮不毁林造林不复耕防止走极端化。
2在第四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中应增加国有林场改革内容。全市现有国有林场 33 个。历史上国有林场为国家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随着经济体制转轨换型国有林场经营举步维艰职工生活十分困难政府应阳光普照把国有林场纳入乡镇基层单位的改革内容给林场以出路。
4、 报告第四部分 “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共进” 的修改 1在第一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中应增加林场职工养老保险内容。将林场职工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一样纳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并适当减免入保费。
2在第二节加大科技兴业力度中增加科技兴农、科技兴林内容。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林科技推广网络保障农林技术人员的基本待遇推动科技下乡服务优先安排农林科技项目的投入对在农林科技领域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给予奖励。
邵阳市林业局 2005 年 1 月 18 日
篇二:合肥市庐江县政府工作报告2022
/p>2
3
4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6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 名称 合肥红日光伏有限公司庐江县石头镇 20MW 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合肥红日光伏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武祥 联系人 许亮 通讯地址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香樟大道 199 号 联系电话 13965020225 传真 -- 邮政编码 230088 建设地点 合肥市庐江县石头镇黄蜀山村 立项审批部门 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发改资环函【2015】1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D4415 太阳能发电 占地面积 ( 平方米) 34 万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 万元) 200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5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0.26 评价经费 ( 万元) / 预期投产 日期 2015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
1 、 建设项目概况 合肥红日光伏有限公司庐江县石头镇 20MW 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庐江县石头镇黄蜀山村,已于 2015 年 2 月 10 日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资环函【2015】11 号文备案。
项目区四周均为农田或空地(详见附图 2 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及噪声监测布点图),拟租赁用地约 34 万平方米建设农业科技大棚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总投资 20000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建设单位合肥红日光伏有限公司委托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该公司庐江县石头镇 20MW 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单位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后,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管理。
7
2 、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光伏发电采用 BIPV 方式,使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现代农业种植相结合,充分利用棚顶面积,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与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现代农业结合的典范。电站建成后,采用“分散逆变升压,集中上网”的模式,与当地电网联网运行,将清洁能源并入当地电网,可有效缓解地方电网的供需矛盾,优化系统电源结构,减轻环保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该地区的节能减排作出贡献。20MWp 工程由20 组 1MWp 单元组成,拟以每 1MWp 及以下容量电池板为一个方阵,共 20 个方阵,每 1 个方阵相应配置 1 台箱式逆变器,20 台 1MW 升压变压器(箱式升压变电站)分为 4 组,每组 5 台升压变压器采用 35kV 电缆并联后,分别接入 110kV 升压站的 35KV母线,然后经 110kV 架空线送至庐江电网。主要建设内容如下表 1。
表 表 1
项目建设主要组 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内容 数量 备注 主体工程 光伏阵列 标准棚 A 10 单个棚面积 4678m 2 ,单个棚容量 267.84KWp 标准棚 B 10 单个棚面积 3120m 2 ,单个棚容量 270KWp 单排棚 A 20 单个棚面积 1052m 2 ,单个棚容量 100KWp 单排棚 B 200 单个棚面积 526m 2 ,单个棚容量 60KWp 示范棚 1 单个棚面积 9387m 2 ,单个棚容量 535.68KWp 逆变器室 20 每 1MWp 子方正需要 200 个太阳能组串单元,本工程多晶硅电池方阵布置采用 1MWp 发电单元设置 1 个逆变器室的方式:整个电站工程按 20 座逆变器室设计,每个逆变器室安装 2 台 500kW的逆变器,共需要 40 台 500KW 逆变器;每座逆向变室建筑面积 48.6m 2 ,建筑面积共 972 m 2
箱式升压变压器 20 共设置 20 台 1MW 升压变压器(箱式升压变电站)分为 4 组,每组 5 台升压变压器 辅助工程 综合楼 1 综合楼为 2 层建筑,建筑面积 730m 2
监控室 1 / 公用工程 供水 — 由石头镇供水管网供给 供电 — 由石头镇供电网供给 环保工程 废水治理 — 雨、污管网,化粪池
8
固废治理 — 厂区内设置一处 25m 2 危险废物临时储存场所
3 、 总平面布置 站内的总平面布置结合总体规划及太阳能光伏工艺要求进行布置。在满足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的前提下,要考虑安全、防火、卫生、运行检修、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各建筑物之间的联系等各方面因素。
4 、 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2。
表 表 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太阳能电池组件 78432 块 255Wp 多晶硅太阳电池 2 500KW 逆变器 40 台 / 3 SCB11-1000/35-2*0.315 双分裂干式箱式变压器 20 台 / 4 200KVA 站用干式变压器 1 台 /
5 、 公用工程 (1)供水 项目生活用水供水来源为石头镇供水管网。
(2)供电 庐江县市政供电电网,电力供应比较充足,供电有保证。
(3)供热、制冷 拟建项目采暖制冷均由分体式空调提供。
6 、 劳动定员 本项目劳动定员为 10 人,实行日班制工作制度,每日工作 8 小时,年工作时间为 365 天。
7 、产业政策符合性 该项目属于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中“鼓励类”第五项“新能源”第 1 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9
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属于鼓励类,因此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1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1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 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位于庐江县石头镇黄蜀山村。
2 、 地形、地貌 庐江县位于北纬 30°57′~31°33′,东经 117°01′~117°34′,地处皖中,周边与居巢区(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连。
县域南北两端相距 62 千米,东西最大间隔 52 千米,总面积 2343.7 平方千米(含所辖巢湖水域 83.4 平方千米和省监狱系统白湖监区 149.1 平方千米)。境内有低山、丘陵、圩区和湖泊(黄陂湖 23.4 平方千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素有“东丘、南岗、西山、北圩”之称。沿湖平原圩区海拔为 6-10 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16.7%;东南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 100-595 米,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18%;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畈错杂分布,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54.3%;水域约占 11%。大体是“山、圩各两分,一水五丘陵”。
3 、 气候、气象
庐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明显。2011 年至 2013 年平均气温为 16.4℃,较常年(16.2℃)偏高 0.2℃,极端最高气温 39.3℃(2013 年 8 月 10日),极端最低气温-7.4℃(2011 年 1 月 16 日)。年均降水量为 1009.2 毫米,较常年(1262.9 毫米)少 253.7 毫米,年均蒸发量 1648.9 毫米,年均日照 1760.1 小时,无霜期 253 天。
4 、地表水系 建设项目附近主要地表水系为巢湖。
巢湖:长江水系下游湖泊,位于安徽省中部,全湖位于合肥市管辖范围内,并分别由包河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环抱。东西长 54.5 公里,南北平均宽 15.1 公里,湖岸线最长 181 公里多公里。最大水域面积约 825 平方公里,
12
最大容积 48.10 亿立方米,最大深度 0.98-7.98 米,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水主要靠地面迳流补给,流域面积为 12938 平方公里,集水范围包括合肥市区、巢湖市、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六安市舒城县以及芜湖市无为县等地。沿湖共有河流 35 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派河、南淝河、烔炀河、柘皋河、兆河等。从南、西、北三面汇入湖内,然后在巢湖市城关出湖,经裕溪河东南流至裕溪口注入长江。
5 、生态环境 全县耕地 72807 公顷,其中水田 66468 公顷、旱地 6339 公顷。庐江矿种较多,生产条件各异。能源矿产有煤、泥炭、地热、矿泉水;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银、金、钒;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明矾石、(硬)石膏、萤石、磷、耐火粘土、冶金用白云岩、重晶石、石墨、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绢云母、地开石、高岭土、膨润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石料用安山岩、建筑石料用闪长岩、建筑石料用紫砂岩、饰面用花岗岩、绿松石、砖瓦粘土等 36 种(含亚种)。
2013 年全县林业用地 43300.7 公顷(其中有林地 36814 公顷,疏林地 178.1 公顷,灌木林地 2537.7 公顷,未成林地 1834.5 公顷,苗圃地 27.8 公顷,无立木林地519.2 公顷,宜林地 1295.6 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 208.6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6.68%,林木绿化率 27.75%。全县有竹林面积 3 万亩,立竹总株数约 700 万根。全县 4 万亩以上的重点山区镇依次为矾山、龙桥、汤池、泥河、柯坦、冶父山镇。
2013 年水资源总量 9.08 亿立方米,用水量 6.80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 5.80 亿立方米,林牧渔畜业 0.33 亿立方米,工业 0.25 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 0.09 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 0.33 亿立方米。
6 、水文 境内主要河流有航埠河、白石天河、西河、黄泥河、兆河、塘串河、孔城河、罗埠河、金牛河、柯坦河等,其中航埠河、白石天河、兆河入巢湖,孔城河、县河、黄泥河、瓦洋河入黄陂湖。北湖巢湖在庐江县境内岸线长 32 公里,水域面积 82.7平方公里;中部面积 26.6 平方公里。较大的水库有张院水库、金汤水库、虎洞水
13
库、果元山水库等。
7 、 植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县域内原始植被已无存,现有植被主要为人工林和少部分天然次生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树纯林,乔木类以杉、松、泡桐、麻栎、苦槠、枫香、化香、毛竹为主;灌木类为山茶、山楂、杜鹃为主;北部沿江洲圩区平原主要是农作物,人工林树种为意杨、柳树、刺槐等。
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有多种水、涉禽、繁殖种包括小 、池鹭、苍鹭、白胸苦恶鸟、董鸡、灰头麦鸡、金眶 和环颈鸽、越冬鸟大白鹭、赤麻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凤头麦鸡、鹤鹬、白腰 、草鹬、林鹬、扇尾沙锥和红嘴鸥。豆雁、鸿雁、白眉鸭和鹬是过境鸟。
8 、地震 本区新构造运动是老构造运动(特别是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继续和复活,呈间歇性的升降交替运动,并以沉降为主;全新世以来特别是近代,地壳下降,沉积了较厚的全新统沉积层,形成了较大范围的河漫滩冲积平原。
据多年的地震资料记载,区内未发生破坏性地震,地震幅度不高,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14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本项目位于庐江县石头镇黄蜀山村。
1 、庐江县 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隶属合肥市。全县辖17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31个村及社区。国土面积2348 平方公里,占全市的1/5;人口120万,占全市的1/6。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10.3%。完成财政收入23.32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201.8亿元、增长4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3亿元、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6 亿元、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增长11.3%。2008年荣获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2010年荣获原巢湖市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第一名,2011年荣获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2013年获批全国21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历史性跨入“中部百强县”。
社会经济: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紧邻省会合肥,辖17 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17.94万,庐城城区人口23万。2013年庐江县在上级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工业立县攻坚年”和“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引领,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亿元、增长10.3%。完成财政收入23.32亿元、增长15.2%,固定资产投资201.8亿元、增长4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6.3亿元、增长13.6%。
教育文化卫生:庐江素有“好学之邦”的美名,历史上以科甲起家,以著书立说名垂于世者络绎不绝。这种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在今天得到了更广泛和大力的弘扬,全县现共有中小学448所,其中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20多所。有百年校史的庐江中学已为国家培养数万名高材生,现为全省示范高中。全县每年向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达5000余人。
历史悠久的庐江大地,灿烂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成百上千的业余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编册出集,书法、绘
15
画、美术、工艺品,传播于海内外。竹雕、微书已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
现拥有比较健全的医疗、预防、保健和中医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