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

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

发布时间:2022-09-13 20:4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供大家参考。

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

 

 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新常态”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提出,是对 2008—2009 年发生“大衰退”之后世界经济政治状态的一种描述和预测。国家干预主义可能增强,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加快,全球化不再等同于美国化,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上升,发达国家要依靠新兴市场来摆脱危机,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强化等等,是“新常态”一词的主要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 5 月在河南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及“新常态”。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可以说,“新常态”一词是对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经济走势的总体研判,今后我国和我市经济思路的确定都要充分考虑这一大背景。这里,本人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科学认识新常态 只有科学认识新常态,才能更好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而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厘清“旧常态”。从时间上来看,与当下新常态对应的旧常态,大致为新世纪以来十年左右时间的中国经济状态。中国经济“旧常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首先是经济增长率的持续性上升;其次,高储蓄、高投资是其第二个重要特征,同时也为经济增长率

 持续上升提供了资本供给上的保障;第三,人口红利贡献巨大;第四,经济旧常态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上升,经济、金融和地方财政均有房地产化的倾向;第五,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第六,在货币层面,旧常态表现为货币供给机制的高度美元本位化的同时,走的是高信贷、高货币投放的通胀之路。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经济增速持续下滑,过去 30 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逐渐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悄然变换。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对于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有着很大的争论和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2010 年以来经济下滑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一旦这些因素消除,中国经济会恢复快速增长;而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是趋势性的,是中国经济在经历 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旧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增速的下滑是必然的。

 一般而言,决定潜在增长率的因素主要有技术与生产率 、资本增长率和人口结构与劳动供给。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减慢,人口抚养比则由下降转为提高,这一变化

 不可避免的导致中国国民储蓄率将趋于下降,使得依靠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难以获得有效的资本供给。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又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在投资率本已处于畸高水平、且资本存量已大幅增长的背景下,资本增长率趋于下降是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变化所必然导致的供给面变化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并非短期不稳定现象。

 目前这种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习总书记在 2014 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APEC)中对新常态首次作出系统阐述,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新常态的特征作出了更为详尽的阐述:

 从消费需求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从出口和国际收

 支看,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但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从市场竞争特点看,正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从资源环境约束看,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 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从广州的发展来看,“新常态”的九大阶段性特征在我市都有明显的体现,有些如投资、出口等领域我市还先于全国进入了新常态。

 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首先要对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全国 GDP 增速连续两年低于8%,面对这样一个中高速的增长,一方面,要从科学的角度、以平常心态对待这样一个并不算快速但又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速的下滑是自然换挡的过程,是结构调整的突出表现,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付出的代价。经过三十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块头、这么大的底数,再追求两位数的快速发展是不现实的,而且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也不容许我们再追求这样的高速度。因此,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在战略上要保持淡定、从容,要有定力。更不能因此乱了阵脚,盲目追求 GDP 增速而进行无效的、不能提升社会财富和人民福利水平的投资。另一方面,不简单的以 GDP论英雄,并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2013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总的来说,GDP 不是万能的。我们要重视 GDP,但不能唯 GDP;我们不能告别 GDP,但要告别 GDP 崇拜。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鲜明的指出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着力重点,为

 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仍存在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同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的亮点,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发达经济体在寻求再工业化、再制造化过程中,着力保持服务业领先优势。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着力弥补服务业发展不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一方面,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尤其明显,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比如粗钢、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的产能都占到全球产能的一半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这些行业产能利用率普遍很低,浪费十分严重,资源环境难以承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不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将来付出的代价必然更大。”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农业。但服务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2014 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8.2%,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70%以上的份额,也低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差距就是潜力,服务业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深化社会化专业分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服务业还具有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特点,与传统产业改造相结合,有利于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以服务业为依托的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进步,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孕育与发展,带动整个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所以,发展服务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可以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能够实现更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积极推进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要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同时,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新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论述,不仅点明了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之处,更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指明了方向。

 新常态下,国家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出“中国制造 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

 出了一系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了新进步。

推荐访问: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习 总书记 讲话精神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