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发言,供大家参考。
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乡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当做一项固本强基的政治任务,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乡根据自身实际,参考、借鉴外地的经验做法,总结了我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七种模式,加以推广、落实。
一是规范集体机动地发包增收。对土地承包价格过低的,经村支“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与承包户协商,适当提高土地承包价格,由原承包户继续承包经营;对双方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依法收回,重新发包。如马刘庄村对 33 亩集体机动以招标方式重新发包,土地承包价格由原来每年每亩320提高到755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40000元。全乡 34 个村中 28 个村有集体机动地 3169 亩,平均亩增 200 元,增加集体收入近 70 万元。
二是“四旁”植树增收。利用沟旁、路旁、渠旁、宅旁空闲地植树造林,增加集体收入。陈辛庄村道路沟渠两旁种植柳树、杨树 5000 余棵,每年收入 5 万多元。最近,又在新清临干渠两侧种植树木 4000 余棵,树木成材后,所得收入 50%归土地承包户所有,40%归村集体所有,10%用于管护树木人员的奖励,保证了成活率。后闫村田间路、渠边所
有树木归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种植管理,成材后集体出售,每年增收 8 万元以上。各村发展“四旁”植树,全乡村集体年增收 100 多万元。
三是利用坑塘发包、砖瓦厂复耕、废弃地整理增收。江庄村西南有一块废弃地,主要是坑塘、垃圾场、还有 18座坟墓。村“两委”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对此地进行平整,承包给群众作为林地使用。平整土地 21.45 亩,北边 3 亩修建了村民休闲健身广场,其余 18.45 亩土地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发包,由两户村民中标,并与村委会签定了承包协议,除去平整土地费用,村集体增加收入 94 万元。老军营村村西集体坑塘 30 余亩,每亩 500 元出租给村民发展莲藕种植,每年村集体增加收入 15000 元。仅此一项全乡增加村集体收入 50 多万元。
四是盘活集体资产增收。前闫村有集体老房子 6 间,出租给群众用于经营小卖部,村集体收取租金 8000 元,增加了收入。陈辛庄村集体有灌溉设备 5 台套,由集体统一安排,为全村提供农田灌溉服务。每年平均灌溉 3 次,平均每亩次 15 元左右,既节省了农民的灌溉费用和时间,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 2 万余元。据统计全乡 34 个村年增收 30 多万元。
五是引进农业项目增收。江庄村 2015 年引进县晓帆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业规模种植,村“两委”协调,以
每亩 1200 元的价格成功流转土地 800 亩,经村组织召开全体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究,结合流转甲乙双方,村成立“土地流转管理委员会”,有流转甲方每年每亩出资 30元,用于协调用水、用电、交通等事宜,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0000 元。前闫村引进山西国丹辣椒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辣椒种植,成功留转土地 200 亩,村“两委”为企业搞好交通、水电、提供劳动力等方面的服务,企业为村集体提供每亩 50元的流转费,村集体增加收入 1 万元。
六是创办实体或“三产”增收。黎博寨村集贸市场成立多年,未进行管理,村集体年支出卫生费一项 2 万多元,年初经村支“两委”研究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委会成立了集市管理委员会,为经营者搞好卫生、维持市场秩序等方面的服务。对经营门店、经营摊点进行评估,每年收取100--300 元的管理费,除去管理人员工资,每年集体增加收入 5 万元。大营村利用集体土地 70 亩,建集体果园一处,现已各村优质苹果、智利血桃、山楂、核桃等,树下种植土豆,发展林下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种植采摘、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每年增加集体收入 8 万元。
七是兴办集体合作组织增收。李楼村近年来发展设施蔬菜大棚 140 多个,村“两委”成立了广银蔬菜合作社,负责种植户的技术指导和蔬菜销售服务,收取蔬菜成交价格 2%的服务费,集体年收入 3 万。引进移联网信集团合作的电商
项目,通过移动网信集团销售渠道把村民的农副产品销售出去,中间的差价作为集体收入。
一是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在深入学习省市县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乡党委于今年 2 月份,组织乡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支书、致富带头人,到衡水市饶阳县参观学习。参观结束后,我们随即在召开座谈会,大家踊跃发言,开阔眼界,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
二是摸清底数,制定规划。今年春节后,我乡开展了各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情况调查摸底,掌握了各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明确了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决心到 2016 年底,消除 4 个村集体经济“空白村”;力争通过三年努力,现有年收入 5 万元以下的(24 个)村,每年增收 50%,到 2018 年达到 10 万元以上;现有年收入 5--10 万元以上的(3 个)村每年增收 30%,到 2018 年达到 15--20 万元;现有年收入 10 万元以上的(现有 3 个)村,到 2018 年收入达到 40 万元以上。乡党委积极动员各村按照乡制定的七种模式,结合村情,确定增收渠道,并制定具体的三年发展规划。
三是强化督导,严格奖惩。乡领导班子成员分 8 个片,全乡 34 个村,每片重点抓好 1--2 个示范村,抓好 1--2 个
难点村。全乡确定了 10 个示范村,全力培树,打造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难点村,多方出主意,想办法,一村一策,确定增收门路,确保当年有收入。加强督导检查,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排名,每月总结分析,每季度现场观摩,半年进行初评,年终总评。对进度缓慢,工作不力的,通报批评,责令改进;对重视程度高,行动迅速,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并及时推广先进经验。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将村干部报酬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挂钩,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可按不高于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增长额的 10%给予奖励,由村集体收入列支。成绩突出的乡党委要给予重奖,年终优先评奖评优。
四是加强监督,规范开支。加强对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避免决策和财务开支的随意性。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代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集体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管,确保每一分集体收入都用在刀刃上。完善“村财乡管”制度,规范代管手续。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组织保障运转能力,提高了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是解决了村级组织“没钱办事”的问题。原来村集
体想为群众办事,但苦于没有收入,不能办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后,该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江庄村通过土地整理,一次性收入 90 多万元,村集体兴建了休闲广场,硬化街道,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二是村干部有底气了,说话灵了。原来,一些村没有收入,办不成事,群众有怨气,说村干部没能力,不干事。俗话说:手里没把米,叫鸡都灵。现在村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村党组织办事更有底气,村干部说话管用了,农村干部干事的劲头更足了,村组干部的报酬和工作经费保证了,村两委开会有人来,布置工作有人做,平时工作有人管,形成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前闫村和后闫村去年为引来的企业分别流转土地200 亩和 150 亩,喇叭一喊,召开了一个群众会,群众积极响应,仅三天时间就签定了土地流转协议,完成了任务。
三是优化为民服务,促进了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一些模式紧紧容于服务之中,相与促进,相得益彰。如一些蔬菜种植村,村“两委”集中力量搞好蔬菜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村,搞好农作物从种到收全程服务,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集体收入,也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我们认为,要想把这项工作抓好做实,必须依靠县、乡、村三级联动,齐抓
共管,才能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找准找好路子;必须用好收益,发挥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努力,借这次会议的东风,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更加有为,让广大村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提高村级组织的公信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发言 集体经济 动员会 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