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2022年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发布时间:2022-09-16 09:4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精选文档)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研究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中流砥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组织保证,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然而,近年来,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特别是党员老龄化问题尤为严峻和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弱化了党员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制约了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影响

1.老年党员占比重大,队伍结构不合理。从年龄分布上看,农村老龄党员人数多,所占比大,55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的X%,60岁以上党员已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以上。党员人数随年龄的递减而递减,35岁以下中青年党员仅占X%。这充分说明农村党员老龄化程度高,中青年党员少,党员队伍未形成梯次结构,党员发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

2.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先锋作用不明显。由于年龄较大党员占比较高,从其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来看,学历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多数,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党员的学历为初中、小学,有的甚至没有上过学。据统计,全市党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占全市党员总数的X%。农村党员文化素质偏低,严重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党员自身存在缺致富门路、疾病缠身等原困,不仅难以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自己还需别人扶持;
个别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理想信念动摇,对新时代党员职责和义务认识不清,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行为、言语方面等表现不如普通群众,在农村各项事务中起负面影响。

3.优秀青年人才外流,党员吸纳发展慢。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经商,作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而留在农村务农的多为年龄较大的老人和妇女儿童,这部分人自主发展意识不强,成天劳作,安分守纪,对入党没有思想认识,缺乏入党意愿和积极性,部分有意愿加入党组织的,因年龄偏大或各种原因,入党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致使入党积极分子无人可培养,造成党员发展后继乏人,农村党员队伍状大缓慢。据统计,全市近三年有X个村未发展党员,五年内未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村有X个,农村党员发展缺培养对像,无人可发展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党员转出、过世等原因,部分村党员人数成逐年萎缩趋势,党员队伍的老龄化愈来愈严重,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进一步削弱。

4.参政议政意识淡薄,制度机制落实难。农村党员整体年龄偏大,年轻党员也大多外出务工,在参与商议村级集体事务方面积极性不高,认为那都是村党支部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愿参与;
部分老党员思想僵化保守,传统观念根深谛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差,不愿学习掌握新政策,不敢执行落实新机制,存在着怕说错话、干错事、走错路的现象;
有的党员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造成不愿参加村党支部党员会议,或者参会做“三无”党员(无意见、无想法、无建议),致使村党支部召集党员会议,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议有关事项时习惯性“冷场”,或一致性无意见,党员会议质量不高,成效不明显,党员的参政议政能力弱化、建言献策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建制度机制落实难。

二、问题原因分析

1.基层党组织重视不够。部分村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认为发展党员工作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班子政绩影响不大,只要把脱贫攻坚、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等经济工作搞上去就行了。在吸收新党员上存有偏见,片面理解入党自愿的原则,不宣传,不做群众工作,实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工作方法,“守株待兔”,坐等群众自己交入党申请书,甚至将入党申请书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致使申请人误认为入党要拉关系、走后门,挫伤积极性。有的党支部书记存在害怕“窜位”的思想,为保证自己“位子”长期不动摇,防止新党员后来居上,对自己的“位子”构成威胁,因而对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对年纪轻、致富能力强或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存在“压苗保位”的排挤思想,使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盼望入党的愿望受到挫伤,导致入党对象的减少。

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劳务市场的开放,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急剧扩大,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同时也使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现在农村人口结构主要以小孩和老人为主,符合发展要求的对象少而又少。许多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经商,由于部分优秀青年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住、找不见,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党员的后备力量严重不足。

3.党组织吸引力弱化。由于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自身素质不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党员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不强,带头参与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不经常,在涉及自身贴身利益方面,不能顾大局、识大体,个别党员参与赌博、邪教等违法活动,加之党建经费不足、办公条件差、党组织运行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村级无钱办事、无力帮困,农村党支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不高,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强。部分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党建制度落实不经常,党组织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度不高,导致党组织的凝聚力下降,对优秀的青年人吸引力不够。

4.宣传教育手段单一。农民对入党的认识不到位,入党是一个人积极追求进步的表现,一个思想上认识不到入党意义的人不会主动申请入党,更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然而,在具有自利性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以追求自身物质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普遍偏低,一般以能否获得“实惠”为标准,有“好处”就干。在农村,入党不仅没有多少“实惠”,而且还要缴纳党费和多做奉献,接受党章党规的约束和党员的监督。因此,很多人怕麻烦不愿入党,部分党员甚至视党费为经济负担。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拳出击,强力反腐,一大批贪官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在各种自媒体朋友圈快速传播发酵,致使不少群众往往把腐败现象扩大化,把个别党员干部腐败等同于党组织腐败,群众中的不正确认识和媒体不客观的舆论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

5.思想教育引导不力。平时不注重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使农民对党的认识不足,入党积极性不高。有的农民看到身边的党员每天和自己一样劳动、生活,党员和非党员没什么区别,有的甚至还不如普通群众,因而他们认为入党不入党都一样;
有的认为自己既不想当兵也不想当干部,入党没有用;
有的则认为入党后受到纪律约束多,嫌麻烦,影响致富,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敬老孝亲、易风移俗等方面还要当模范等。有的党组织只片面重强调党员的责任、义务及作用的发挥,而不关心党员的致富、学习、困难等权益,使农民青年感到入党吃亏、受约束,不愿意申请入党。

6.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部分村级党组织党务主办人员对发展党员业务流程不够熟悉,不善于或不懂得具体程序要求,致使发展程序不够规范;
有的没有做好党务公开工作,发展党员暗箱操作,过程缺乏有效监督。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农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着代写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材料抄袭、培养联系人缺乏跟踪考察、发展材料不全和程序紊乱等现象,以致入党对象对入党工作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感觉不到入党的严肃性,缺乏光荣感,影响了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

三、农村党员老龄化的对策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形成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寒。近年来,市委组织部始终把加大发展农村青年,特别是35岁以下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作为改善党员队伍结构,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但在调研期间所见、所闻,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问题依然严重,必须总结经验,创新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1.加强村党支部建设,握紧“十指拳”。一是市县乡要持续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委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邀请专家辅导等多种方式,增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委员发展党员工作的责任意识,掌握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储备基本党务知识、亲自上手谋划指导,制定党员发展规划,不遗余力抓好落实。二是村党支部要认真开展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工作法、7+X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增强支部活动吸引力,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打造一支肯奉献、能干事、讲团结、作风优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三是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五星先锋党员评选等党员帮带机制,每名党员至少联系帮带一户贫困户、落实一项帮扶措施、参与一项村内公益活动,让党旗飘起来、让党徽亮起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增强村党支部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2.开展扎实排查摸底,绘制“作战图”。一是乡镇党委要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发展党员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党务干部对所属村党支部近三年以来发展党员工作进行全面排查摸底,准确掌握青年思想状况、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发展党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形成简要调研报告。二是乡镇党委要对近三年来未发展农民党员的村、近五年来未发展青年农民党员的村进行重点排查,通过村党组织开展自查、走访老党员、村老骨干、青年致富带头人等,入户掌握实情,把准问题症结,为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三是乡镇党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党建办审核把关,安排各村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及青年党员思想现状,通过召开支委会议推、党员大会选、村民会议提等方式,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制定培养发展时间表、确定培养帮带联系人,并由乡镇党建办跟踪督办,力争在规定时限内发展党员“销号”“破白”。

3.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点亮“指向灯”。一是乡镇党委要充分发挥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作用,全面激活宣传载体,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通过党员微信交流群、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员“掌中宝”、乡村大喇叭等各种宣传载体,大张旗鼓宣传党的好政策和“三个带头人”先进事迹,让广大青年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二是做足用活“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培训教育大课堂。市委组织部加强对各县、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督察指导,充分发挥阵地规范、师资齐全、方式灵活、群众喜爱自生优势,对农村青年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组织开展理想信念和党课党性教育,讲解党和国家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决心,不断增进农村青年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实践认同、情感认同,让他们从心里面感激党、拥护党,提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主动性。三是县乡党委依托产业实训基地,大力开展以劳务经济、管园务果、第三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能培训班,引导农村青年学技术强能力,把青年凝聚在产业链上,帮扶支持农村青年成长为产业发展带头人、致富能手,从党的产业发展政策中受益,从而深化他们对党的思想认同,使青年农民向党看齐的信念更加坚决、愿望更加强烈。

4.拓宽识人用人视野,建好“蓄水池”。一是“引凤归巢”。村党支部要把外出务工流动人员作为重点,通过电话、微信等加强沟通联系,对于思想进步、素质优秀、成绩明显的农村青年,要动员其返乡发展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协调各方关系,派人做好培养。对于一时难以返乡发展的,可先征求本人意愿,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委托流入地党支部代为培养,确定专人定向培养,特别是在春节、暑期等假日集中返乡期间,要指定支委委员、老党员与其交流谈心,提升他们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挖掘潜力”。加大在农村留守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力度,由原来的被动“等”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联”,村党支部对党员群众反响好、个人综合素质高、产业发展意识强的致富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指派支委委员上门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提供产业政策支持,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动员其提交入党申请书,最大程度的把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都凝聚起来、纳入培养范围,建立起一支结构优化、队伍稳定、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储备人才、打下基础。

5.规范发展党员程序,严把“入口关”。一是提名实行“双推制”,即先由群众推荐,再由党员推荐把好入党第一关,把群众和党员都认为动机端正、思想过关、作风正派的农村青年纳入重点培养的队伍中来。二是过程实行“公示制”,对凡是准备发展的农村青年通过党务公开栏、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将其基本情况、入党思想认识、个人优缺点等毫无保留地交给老百姓和党员共同评议,“消毒”、“过筛”。三是结果实行“预审制”,乡镇党委对于通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拟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培养的,全部落实预审机制,通过网络征求综治、公安、工商、文明办等单位意见,综合考察其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对于有违纪违法、失诚失信、道德低俗等不良行为和思想的,一律不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从源头上净化发展党员环境,严把“入口关”。

6.加大帮扶支持力度,配强“领头雁”。一是点滴关爱“暖心”。村党支部书记是开展党建活动、推动脱贫攻坚、稳定社会民生的“主心骨”,面对千家万户,任务千头万绪,工作责任重大、压力不可小觑。市县乡各级党委要对村党支部书记高看一眼、厚爱一分,采取主题班次轮训、外出考察学习、现场观摩交流等途径,提升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优化报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工资待遇,尤其是乡镇党委在发展党员工作任务的安排部署上,要讲求方式方法,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务实、群众口碑良好的党支部书记,要推荐上报进行表彰奖励,培树先进典型,让他们干工作有信心、抓落实有劲头。二是注入帮扶“活力”。党员致富带头人是带领党员群众发展产业、脱贫增收的主力军,在农村青年中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县乡党委要争取产业项目、筹集发展资金,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进行大力帮扶,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树立起身边可学可看的典型。三是发挥革命“余热”。做好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村老骨干的组织引导,为他们免费征订党建刊物,发放党员教育“掌中宝”,开展慰问帮扶,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发挥党性观念强,善做青年思想工作的优势,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

推荐访问:老龄化 调研报告 党员队伍 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