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供大家参考。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 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
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 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
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 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 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它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 教学水平、 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 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
校本研究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 己的教学实践,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 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
同时, 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 强调科学精神、 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 营造求真、 务实、 自由、 融洽的教研氛围, 形成对话机制, 为教师的信息交流、 经验分享、 专业会谈、 展示自我提供平台。
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 因此, 突出“以校为本” , 开展校本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1、 课题研究。
基于校本的课题研究应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通过“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去行动——反思总结” 的基本流程, 围绕同一专题多次多人反复研究, 探寻教学对策, 逐步解决, 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其优势在于:
(1)
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 教学之中, 以“面对真问题, 展开真行动, 获得真发展” 为目标, 教师兴趣浓厚, 参与热情高, 可以有效地促进了 教师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教育技巧的把握, 强化了教育科研的能力。
(2)
克服了以往个人课题盲目 性、 随意性。
可以以学科组、 年级组、 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 可以三人五人自由组合成“志同道合” 的研究组, 将零散的研究整合起来, 将“单兵作战” 变为“集体攻关” , 把培训、 教研、 教改相结合, 培养了教师团队协作的精神, 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教科研的实体。
(3) 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 交流与分享, 得到大量的信息, 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 整个过程就是组内成员一个互助互学互进的过程。
2、 案例研究。
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 重在对课本身 的“改进、 优化和提高” , 从而给出“问题解决” 的示例的一种研讨活动。
案例研究把先进的理念通过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 强化了教师实践智慧, 发展了教师反思能力。
研讨内容包括:
教师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展开方式有:
一人同课多轮、 多人同课循环、 同课异构、 互动式观课、 诊断式观课和反思式观课等。
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 反思、 分析和解决自 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改进教学行为。
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教学研究时, 同组三名教师都选同一内容上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 大家肯定优点, 分析问题。
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 根据新情况对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调整, 课上完后, 再进行评议。
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 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重新审视、调整, 然后上课、 评课。
这样, 同一内容三位教师上出了不同风格, 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
“一课三人上” 是组内所有人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 执教者个体反思, 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 教育沙龙。
一种由志趣相同的教师参加的可以自 由发言的专题讨论会。教育沙龙营造出的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让大家在“品一品, 尝一尝, 聊一聊”中探讨课改中的“疑点” “难点” “热点” “焦点” 话题。
每次可就一个课改话题展开讨论, 不强求统一的结论, 旨在开阔思路, 引导思考, 加深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寻求更多的教学策略, 探索课程改革中的新方法、 新模式。
如以“合作学习大家谈” 为主题的教学沙龙, 教师们围绕着“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有什么特点”
“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你有什么金点子? ” “目前实施过程中你有哪些困惑? ” 等问题进行自由发言。
通过交流, 教师们加深了认识, 形成了新的教学策略, 收集与交流了许多信息与资料, 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此种教研活动特别适用于教师不易理解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的澄清, 或是对教学最优化的讨论。
校本研究实际上是把学校的教育实践过程变成一种研究的过程, 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 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研究的实体、 文化的实体。
校本研究由于问题的现实性、 参与的广阔性、 内容的丰富性而成为培养教师集体专业扎实成长的一块沃土。
二、 读书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细心的教师常常会发现, 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 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少教师写论文时总感到无话可说, 有时好不容易凑出来一篇文章也是干巴巴的, 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平时学习不足、 缺少知识的积累造成的。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 , 这一桶水从那里来? 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
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 , 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
1、 阅读书籍。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 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自 身的需要, 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 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 通过读书加深自身 底蕴, 提高自身学养, 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 好的社会, 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 使人高尚。
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探索中, 陶冶自己的情操, 扩大自己的视野, 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在有阳光的午后, 在春雨绵绵的假日, 在万籁俱寂的夜晚, 读书的日 子会很宁静, 也会很浪漫。
与大师平等对话, 与另一个自我赤诚相见, 你的眼光会变得平和, 你的内心会变得坦然, 你的生活会更加丰满, 你的思想会更加成熟。
同时, 在看书、 读报时, 要特别关注那些与教育、 教学相关的文章, 好的文句要做一些笔录, 好的文章可以把它剪下来做成剪报收藏好, 并且在有空的时候经常翻出来看看, 以使自己经常受到激励和启迪。
2、 远程培训。
教师培训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 要想使培训有力、 有效, 最重要的是使培训贴近教师的工作实践, 使培训能真正满足教师的有效需求, 尤其是最需和急需。
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中小学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校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开通的“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远程培训” , 能很好地实现上述目的。
(1)
解决了工学矛盾。
教师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 在自 己的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更新、 补充新知识。但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经常性地参加脱产学习与培训, 是不现实的。
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的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正好能满足这种需要。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 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 学习计划及学习内容, 从而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中心” 的现代教育思想。
(2)
满足了个性化学习需求。
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所表现出的“场所封闭、 计划预设、 教材固定、 教法单
一” 等方面的局限, 为学习者提供了 丰富的、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供学习者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 自 主选择不同的课程、 学习内容,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从常规教学单向、 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适应个人的自 主化学习。
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 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 充分为自己“充电” 、 “蓄能” 、 “吸氧” 、 “补钙” , 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三、 上公开课:
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 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 “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 他的成长就快一些; 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 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 “如果没有公开课,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 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从公开课的类型上看, 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 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 赛课或评优课。
校内公开课的作用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 大家互相听课、 互相借鉴和研讨, 并从中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有发现的快乐, 也有创造的快乐。
各级各类的观摩课、 赛课或评优课,被赋予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教学水平的重任, 往往是一节公开课倾注了全体教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的集体智慧。
因为每一次开课学校都会成立一个备课小组,备课组总是力求完美, 有时为了一个情境创设争论得脸红耳赤, 有时为了一句过渡语言苦苦思索、 细细推敲……就这样, 不断学习着身 边教师的优秀经验, 不断汲取着先进的思想和智慧。
精心雕琢的过程, 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互相启迪、 全面反思自 己日常教学行为的好机会, 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日益精进。
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 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 反复琢磨、 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 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 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
经过公开课的打磨, 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 如何把握学生、 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 上完课以后, 也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 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
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 那对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从实际来看, 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 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
辛苦, 但收获多多。
可以说, 在公开课的磨砺中渐渐生长,
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周期,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是成就名师不可缺少的磨炼。
四、 教育博客:
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育博客以其技术上的低门槛、 情感上的人本化、 使用上的开放性、 经济上的零成本优势, 以及个人电子出版物的亲和形式走进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使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记录教学经历和教学心得, 乐于反思、 学习与自我完善,乐于欣赏自己的才华、 成就与发展, 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 交流的需要与教师主体意识融为一体。
教育博客是教育工作者的网上家园, 是知识管理、 行动研究、专业引领、 同伴互助的平台。
1、 知识共享。
教师可是随时随地以文字、 多媒体等方式, 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 教学心得、 教案设计、 课堂实录、 课件等上传发表, 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 让全社会可以共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通过访问其他教师的博客, 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 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 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 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
同时, 可以有效实现同行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借鉴和效仿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 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工作。
2、 同行互动。
一个精彩的贴子, 往往起到“招凤引蝶” 的效应——吸引众多的博友光临、 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
在博客里, 我们可以突破身份、 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 把远隔千里外的同行聚在一起, 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 通过参与回复、 讨论, 可以体验他人思想、 分享他人经验, 使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
博客的交流以作者观点为主, 其他人围绕这个主题思想进行各种讨论, 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某种思想, 使得在这里的交流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使思想得到实践的检验, 认识得到不断的升华。
3、 专业引领。
博客是一个远程技术帮助的平台, 针对特定的专业领域开设的博客网站, 通常都是由该领域的专家或造诣较深又热衷于技术和网络、 乐于奉献的学者充当博客。
他们会千方百计地把该领域的精华搜集整理, 不断向读者展示该专业最核心的问题、 最新的趋势和发展、 最重要的人物和成果、 最新的产品、最好的文章、 期刊和网站等。
教师博客, 让所有的教师有话能说, 它是一种高效、 民主、 平等的新型教研文化和自由、 开放、 温馨的校园文化, 越来越受到学校、 教师的普遍欢迎和教育行政部门、 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 正在成为当前形势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助推器。
五、 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
任何一个教师, 那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 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 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上的偏差, 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 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1、 教后记。
教师上完一个课题之后, 及时分析总结这一课的成败, 重新认识和作出评价, 肯定成绩, 找出存在问题, 分析具体原因, 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
教后记是从教学实践中产生的, 它是教师思想智...
推荐访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 有效途径 成长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