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一个人公共文明,供大家参考。
论一个人的公共文明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 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 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 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
个人文明是根、 是本。
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 从身边做起。
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
” “立人” 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 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要完善个人修养, 首先要致力与读书求学, 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 认知到达一定水平, 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 不违背自己的良知, 努力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 自己的修养便得到了完善。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完善个人道德修养, 边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然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形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 就很有亲身体会。
大的不说, 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 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 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 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 在如此的氛围中, 有谁会肆无忌惮地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
但再想一想, 如果我们不是从自己身做起, 着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将的科学奖:
“教授, 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在哪里学到的呢? ” 。
“在幼儿园。
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 谦让, 吃饭前要吸收……” 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 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 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 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 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利益的教育, 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利益,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纸屑、 饮料瓶。
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 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 男但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 翕动的矮人” 吗? 明代大学者望守仁说:
“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知和行是一个本体、 一个功夫。
知而不行, 只是未知。
”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 自己却吝于履行、 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着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
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 就要从这“知行合一” 上下功夫、 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工夫, 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叛逆 , 是我们的一种姿态
——请用一把钥匙。
把那道门打开
在雨中践踏, 不小心溅起了水花, 若不小心沾湿了你们, 那我们对不起, 还望你们能体谅。
不要把我们想得太坏。
我们需要的, 只是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 虽然有时候采取了一种放肆的手段。
若我们可以平静地说, 我想, 我们也不会那么极端
万千的宠爱, 万千的纵容, 万千的庇护。
有时候, 我们也会反感。
对于我们 90 后, 无数人用了一个词形容我们——叛逆。
甚至还要在前面加一个词, 来加深程度。
我承认, 我们有很多不对。
我们的骄傲、 狂妄、 放肆都让你们措手无策。
我们的叛逆, 我们的问题, 应该好好思考, 好好琢磨。
我是一个中学生, 但我也许可以代表很多中学生。
我们有时候不怎么爱学习, 下课打闹,大笑。
我们不乖, 不知道爸妈的辛苦。
还为了一点可以“小事化了”的小事而大打出手。
喜欢闲逛, 爱闹事, 被老师拉到办公室还抖抖脚, 仰着头看天花板, 一点也不虚心。
我们还老和爸妈顶嘴, 反感他们的指责, 一定要把自己的声音盖过他们的。
他们便无奈地摇摇头。
丢下一句“真不懂事”。
要是他们看了我们的日记, 我们绝对不会紧张, 我们会说“你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我们要面子, 要自尊, 所以我们才那么倔, 到后来就成了叛逆。
我们不喜欢和爸妈说心里话, 不喜欢爸妈每天念叨我们, 不喜欢他们老在我们面前说某某人学习怎么怎么好, 不喜欢看会电视、 打会电脑就喊着叫我们去做作业, 不喜欢爸妈什么事都帮我们安排好。
我们喜欢爸妈宠着我们, 但不喜欢他们溺爱我们; 我们喜欢淋雨, 但不喜欢他们跑过来给我们撑伞, 还一个劲问我们冷不冷。
有时候, 我们真的有点过分。
对老师、 爸妈的教育一言不进, 他们耐心地和我们说, 还和我们真诚地沟通, 但我们不想和他们说心里话, 因为代沟, 因为没有共同的观念。
容易恼火,于是开始暴躁, 甩们而出, 留下他们相视苦笑。
可是, 我们有我们的优点。
仗义、 有爱心、 团结、 有梦想、 敢爱敢恨......因为我们不成熟,所以用了一种不那么成熟的方式想追求自己憧憬的生活。
这种生活, 并不是在他们手掌中任你们使唤。
用一种舒服的姿态生活, 可以说, 叛逆, 是我们的标志, 我们的一种姿态。
为我们的不懂事而抱歉, 但是, 他们也要体谅体谅我们。
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和他们好好聊聊, 只是, 他们一味地指责我们, 不会想想我们的感受, 于是我们便没抱什么希望。
我们需要爱, 需要支持, 请不要一位反对我们的决定, 并不是每一个决定都是轻浮的。
我们想经历大海的冲劲, 于是我们便变得狂躁。
我相信, 我们会变。
会对人敞开胸怀, 只是, 还缺一把钥匙。
不抱怨的世界 杨柳晓 这是一本畅销书的书名, 作者是美国最伟大最受崇敬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 · 鲍温。
在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时觉得作者是个匪夷所思的人, 这么大的一个世界做到不抱怨谈何容易。但是慢慢的我了解了, 要做到这个世界不抱怨其实很简单, 只要自己愿意。
在这个世界里, 或许可以缩小点范围, 缩小到不能再缩小的范围, 我们可以说自己的生活中, 其实处处充满了抱怨。
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语:
今天吃饭时碰到了怎么样的一个人, 他让我连吃饭都没心情; 今天我们班的某某怎么怎么样了; 哦, 今天老师的作业让我崩溃了。
这些话是那么的熟悉, 随处可以听到, 而且出现的几率很高。
可是, 是什么原因产生这些抱怨呢? 其实这些原因很简单, 无非来自两个方面, 外界的和自身的。
来自外界的原因其实我们基本上无法去改变, 看某个人不舒服, 我们难道就能让他消失吗, 可笑, 自己也就是普通人, 这个办不到。
老师作业很多, 让我们崩溃, 好啊, 叫老师少布置点, 谁去说, 或者说谁敢去说。
即使有人敢说, 老师真的会听我们的吗, 基本上是不会的, 其实老师也不想布置那么多, 可是又不得不这么做, 因为他是老师, 这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他得为我们负责。
外界的原因无法改变, 那自身呢? 其实要想像威尔 · 鲍温说的那样让这个世界成为不抱怨的世界, 我觉得我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 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有一种说法叫做换位思考, 我们其实可以尝试一下。
当我们抱怨某个人时, 我们把自己想做是他, 如果他知道我们在背地里这么说他, 他会怎么想? 他可能做不了什么, 但是他也会反过来说我们, 而当我们知道有人在背地里说我们的时候, 我们一定会非常难受, 如果我们再想说某个人的不是, 能够换位思考, 可能你就会觉得其实他也不是这么地让自己讨厌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 可是如果我们是老师, 我们有这样一个职责在身上, 我们会怎么做?我们是随便让学生做作业, 还是会像我们自己的老师那样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尽可能多的练习, 避免以后学生在考试中碰到类似的问题束手无策。
在过度奢华的世界里, 心灵被物欲填满, 开始了无止尽的追求!
不满足, 是抱怨的开端。我们抱怨学习时间太长, 自由太少。
我们抱怨人心不古, 四周围都是骗局。
殊不知, 能够呼吸、 能够走路、 能够跳舞, 就是一种幸福。
去试着和那些残疾人相比, 我们又是多么地幸运。
在我们对某件事不满足而向别人抱怨时, 我们无形之中也影响了其他人, 他们也会去考虑我们所说的问题, 他们也会觉得你说的是事实, 然后开始抱怨自己的生活, 这样, 在我们不知觉的情况下, 我们改变了别人的情绪, 把自己的不开心带给了别人, 让别人也处于不开心之中。
“抱怨”是会传染的, 会传染给别人也会传染给自己!
相对的, “乐观”也是会传染的,一样会自身传染也会传染给别人!
那你想传染“抱怨”还是“乐观”, 这只是一念之间, 但要记得一件事, 开开心心一天过二十四小时, 抱怨烦恼也是要过二十四小时, 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个二十四小时呢, 那你想要怎样度过每一天呢?
著名作者张德芬说:
抱怨是最消耗体力的无益举动。
既然是一种无益的举动我们又何必去做呢? 我们不能要求别人不对自己抱怨, 但我们可以要求我们自己, 让自己不向别人抱怨,对别人的抱怨只是一笑了之, 那样, 慢慢的别人也会减少对你的抱怨。
人生不过数十载, 为何不试着让自己的世界是个不抱怨的世界呢? 让自己的世界充满和谐快乐不是比什么都好吗?
对于留守儿童所想到的
302 班
魏狄倩
现在经常儿有电视报道关于留守儿童的事情, 由于父母都外出打工, 家里常常只剩下小孩子或都小孩子跟老人一起生活. 这样的报道层出不穷, 我不禁想起了前两年看到的一则纪实节目, 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事情. 家里只剩下一个 13 岁的姐姐和一个不到十岁的弟弟, 姐姐要上学同时还要做家务, 忙地里的活, 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 家里的房子破旧不堪, 屋顶布满漏洞, 真是难以想象在下雨天或冬天他们是怎么渡过的; 也有报道说留守儿童杀母的事情: 一名 13 岁的“留守儿童” 因不满母亲突然加剧的管束, 用绳子勒死母亲后抛尸。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父母长其不在身边, 孩子们缺少管教与关爱, “留守儿童” 生活的非常的艰难, 性格特别叛逆、 自卑和自由散漫, 与父母的关系也很淡, 他们不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不明白父母的辛苦; 我们也看到, 他们确实需要有人在生活上、 情感上、 教育上与他们亲密“探讨” ,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 思想以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这使我想到了, 父母们辛苦打工到底为了哪般? 于是有人提出了代理家长这一概念。
代理家长从客观上来讲存在着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
“代理家长” 与“留守儿童” 缺少亲情维系, 同时因为各自生活圈的限制, 只能是偶尔联系, 且其中真正的“面对面” 的机会恐怕更少。
但是, 思想教育、 情感交流不是一时之事, 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所以, “代理家长” 的工作效果就要受到质疑了, 就连“代理家长” 本身也可能沦为一种形式。
同时, 我们不得不承认, 纵然无私, 纵然博爱, 除却父母, 真的有人可以真正地为这些“留守儿童”考虑、 为他们好吗? 真的有人可以做到像父母一样无私地训他们、 与他们讲人生哲理吗? 多数“代理家长” 与“留守儿童” 之间, 有的恐怕是礼貌性的问候、 温和的询问吧。
或许有语重心长, 或许有苦苦规劝, 或许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却始终不会有迫浪子回头的眼泪, 不会有迫悬崖勒马的辛酸, 不会有心痛的巴 掌……为了那一份不属于自己的亲情, 何苦与人为难、 与自己为难。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假设“代理家长” 与“留守儿童” 打成一片、 亲密无间了, 确也使“留守儿童” 健康成长了, 这又会是对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的一次挑战,会让这本已不很浓的血变得更淡。
因为, 孩子也许会觉得没有父母, 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会更加忽视父母存在的价值。
这, 许不是父母与社会所愿见的结果吧。所以, 我们可以说:
要“根治” “留守儿童” 的病, 还是应该用“父母” 、 “亲情” 这味药。
无论是代理家长还是其它类似的一些社会上热心人, 或那些公益组织, 都无法替代父母的爱。
天下父母, 虽然我们都能理解父母赚钱是为了让这个家过得更好, 但是钱是赚不完的, 孩子却只有一个, 多花点精力在教育孩子上, 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关爱, 经常与他们沟通, 得到的, 远比钱多。
最后希望天下的小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得到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