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些年,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促进了社会的迅速发展。
但是,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带来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浪费, 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一现象不仅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对现实社会的稳定提出了挑战。
一、 中国大学生就业现象分析 新年刚过,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便开始为就业而四处奔波。
紧张的求职气氛、 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 漫长的谋职过程和部分大学生未能上岗的结果, 使得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
1. 毕业当年未能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比例较大 据《大学周刊》 报道,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统计显示, 北京地区2004 届大学毕业生为89.43%。
记者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作了调查, 发现其中某些高校就业率数字注入了水分。也许这是应对教育部关于到8 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要求, 但这也说明实际存在的待业率要大大高于10%。
毕业当年未能就业的大学生数量增加, 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表现。
2. 大学生就业成本提高 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一个学期几乎全部精力用于找工作。
他们或托亲求友, 或奔走于用人单位之间, 或频频出入于人才市场。
这不仅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也耗费了他们大量的财物。
据国家教育部调查统计, 近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凭亲戚朋友关系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已超过25%, 而且有40%的毕业生认为关系后门在就业中的作用最重要。
那些没有关系的毕业生, 用于外在包装、 手机配备、 就业推荐书的打印、 奔赴人才市场的差旅费等方面的就业成本折合量则不低于3 000 元。
3. 大学生就业时背离就业意愿的情况越来越多 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 为了尽快谋得一个职位, 不少大学生顾不得个人就业意愿, 往往是只为了就业而凑合找个工作岗位。
这种背离就业意愿的勉强就业, 也是当今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表现。
4. 中国大学生就业比以前难成为社会存在的普遍心态 应届毕业生考研热情不断升温, 家长对子女大学毕业后就业忧虑重重, 以及新闻媒体的频繁报道, 都反映了人们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强烈体验与感受。
同一个问题, 西方国家
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在短期内就业的现象也都普遍存在, 但人们认为就业并不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传统体制下我国长期包分配安置, 大学生毕业分配不存在待业或自谋职业问题。以这种状况下养成的就业心理定势来看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就业, 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二、 改善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应对策略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成, 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的全面配套改革。
1. 发展地看待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 热情地迎接高层次人才需求高潮的到来 在这样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 呼唤高层次人才的时代, 从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毕业生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我们完全可以有信心地说, 今天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只是这种社会转变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或繁荣前的调整, 只是大学生供不应求前的一个小插曲。
2. 培养和树立现代流动职业观念, 提高人们化解就业压力的承受力 在长期计划分配体制影响下, 人们形成了保守脆弱的一次性就业和职业终身制观念。
实际上, 这既是不可能的, 也是有害的。
且不说在市场体制条件下, 社会生产体系需要一定规模的劳动后备军作为自身弹性发展的基础, 而且失业可以激发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是经济结构转换时期必需的能量源泉。
3. 加快社会生产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步伐, 创造更多的高层次就业需求, 这是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事实上, 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来看, 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不是多了, 关键是生产结构层次太落后, 容纳不下实际上有限的大学生。
因此, 我们首先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 精减第二产业, 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其次, 要努力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 压缩和淘汰陈旧落后的生产设施系统, 提高生产过程的机器化、 电子化、 自控化水平, 加速发展高科技产业, 改变手工作坊式的粗放型生产为高智力的集约型生产, 尤其是农业生产领域,生产、 管理、 服务现代化高科技化的潜力很大, 高层次人才就业空间极为宽广。
4. 彻底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课程、 专业等结构 首先, 要改变过时的人才观。
这里要着重明确三点:
(1)
人才和高学历并不是完全对等的; (2)
只要保证名副其实的教育质量, 各个层次都可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 (3)
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分类分层日益明确, 社会的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 任何一个岗位的合格工作者都是人才。
人才不仅包括高层人才, 也包括基层、 中层人才。
要改变为争取作“人才”而极端追求高学历的观念。
其次, 要改变高等教育只重现实所急、 眼前就业所需, 忽视长远发展要求的观念。
将教育、 社会、 个人的长远发展与眼前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树立教育的可
持续发展观。
5. 规范人才劳务市场, 健全就业机制 我国的传统用人机制是非市场性的, 在向市场机制转轨过程中, 人才劳动力市场还很不规范, 关系就业、 暗箱操作、 隐形市场现象还很严重。
只有彻底消除这些现象, 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机制, 才能有效消除高层次人才供求错位、 通道不畅, 甚至被扭曲的现象, 实现供求均衡。
为此, 要下大力量建立规范稳定的人才劳务市场。
人事部门要彻底转变观念、 机制和运作方式, 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供需见面、 调配、 实现的规范场所。
6. 建立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和完备高效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法律保障体系 其一, 国家要制定法律, 明确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与义务, 规范其确定、 选择、 录用高层次人才的行为。
其二, 政府要通过市场形式、 政策和宣传教育, 对用人单位提出长远的人才要求。
其三, 建立公开有形的人才劳务市场, 明确人事部门、 劳动部门的人才预测、 交流及人才市场组织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制定有关规范人才劳务市场的法律。
总之, 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社会体制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它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运行仍处于低品位状态, 从而要求我们加速技术更新升级和体制改革,以创造更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 同时, 也暴露出了我国教育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失调的问题以及用人体制上的严重缺陷, 需要我们加强教育结构调整的力度, 改革人才部门所有制和人才责、 权、 利错位脱离的体制, 以生产充足适量优质的高等教育产品, 达到高等教育供求之间的动态均衡, 实现高层次人才的充分合理的任用和流动。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暂时现象, 坚持以全球认可水准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和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 大学生就业状况就会日趋好转并蒸蒸日上。
推荐访问: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现状及 当代大学生 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