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9篇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官员腐败—带给我们的反思孙铭君曾宪禄【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官员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因此本文从官员腐败问题的严重性、类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腐败—带给我们的反思 孙铭君 曾宪禄 【内容摘要】现代社会, 官员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因此本文从官员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类型、表现形式及其反思, 以及国外反腐经验借鉴及其反思, 希望有助于采取更好措施遏制腐败的蔓延。
【关键词】
官员腐败 影响 反腐制度 反思
腐败这个词, 一旦与官员衔接在一块, 什么似乎都变了味道, 充斥着权利与欲望。
官员腐败是一个历史性的社会问题, 从古到今哪个历史朝代都有。
中国目前存在很多问题, 这是肯定的, 不管是房价问题, 还是土地问题, 还是其他问题,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
旅美中国学者唐逸鸿(洛杉矶)
也认为在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 范围最广泛、 危害最严重、 影响最恶劣、 形势最紧迫的, 无疑就是官员腐败问题。
这一点, 正逐渐成为党内党外、 国内国外、 体制内体制外难得的共识。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年的发展蔓延, 腐败如今已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涉及到每一个阶层, 也影响到社会的每一步运作。
起初, 腐败先在党政机关中滋生, 然后, 又蔓延到立法、 司法部门, 以及教育、 医疗、 学术团体以至军队等等。
同时, 企业界的腐败问题也不断发展, 并与党政机关的腐败结合起来, 更加变本加厉。
形势发展到今天, 整个社会的几乎每一个环节, 都无法避开腐败问题的影响。
城管、 消防、 各种行业协会、 民间团体, 这些本来似乎没有多大权力的机构, 也逐渐腐败起来; 不少本来没有什么权力的人, 也通过勾结、 依附腐败的权力而分得利益。
欺行霸市、 横敲竖诈的“黑社会” 尚且不说, 就连水中打捞尸体这样的“业务”, 也能看到权力腐败的影子!
有人将官员腐败分为两种。为了人民办事或者为了增强办事官员行为的能力而进行违背做官原则的官员行为, 叫合理腐败。
例如, 很多基层干部, 按国家待遇, 他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不想方设法贪一点, 他们就不能生活, 更不能尽官员责任为民办事, 特别是中西部的村干部, 他们的工资一个月一百多元, 怎能保障生活? 而按国家待遇, 官员能充分保障正常生活下, 进行贪得无厌贪取国家和人民财产的官员行为, 则叫不合理腐败。
不论何种腐败, 都是以牺牲人民利益为代价的。
官员腐败表现出来的形式各式各样。
有只谋私利、 投机钻营的; 有边有作为、 边谋私利的; 有横行乡 里、 无恶不作的……有人是这样描述那些边作为边谋私的贪官的:
贪官作为时,轰轰烈烈、 声势浩大, 修桥、 开路、 高楼拔天, 营造现代化城市的同时, 也确实方便了百姓的衣食住行。
但是大多数这样的人, 怎么看都有“作秀” 之嫌。
更可鄙的是, 在政绩展现的过程中, 便和贪污、 受贿搅在一起。
有人在描述贪官横行恶劣影响时, 贪官横行之比于普通刑事案件, 更加戕害社会、 戕害民心。
因为贪官的种种劣行, 波及面更广, 更容易引发民众不满, 小小导火线,就可能导致社会不安定, 甚至演发为群体性极端事件。
我们在痛恨官员腐败的时候, 也不得不思考, 是什么让他们官德缺失。
是什么让他们将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就像是兜里的钱一样,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想用多少就用多少。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开发区原副主任姜巨昌因腐败问题落马后, 在悔过时表示:
“为什么有这么多“糖衣炮弹” 集中向我攻来? 因为我主持开发区工作, 而开发区项目多、 资金运作量大。在这个岗位上, 不是我找钱, 而是钱找我。” 当然, 谁都知道, 钱找的岂是姜巨昌, 而是他手里的权力。
领导干部手里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 不言而喻, 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 干部受人民委托管理事务, 因此权力的使用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这对于这些贪官们已经非常淡漠, 要么阳奉阴违, 他们的心目中公权甚至等同私器, 只是用来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
这
些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千万不可任意其普遍化和常态化。
在中国当前的种种社会问题中, 腐败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往深层次说, 腐败是旧的政治体制与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矛盾的产物, 是这种矛盾的集中反映, 是监督和制约机制长期缺失的结果。
往现实的层面说, 腐败对当今的社会造成了罄竹难书的危害, 是当今很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
从“党的执政能力” 到国有资产的流失, 从贫富悬殊、 发展不平衡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从“三农问题” 到环境生态危机, 从教育、 医疗问题到国企的管理和效益, 从食品安全到征地拆迁、 民众上访等等, 都与权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是以腐败问题的解决为前提的, 都有赖于一个廉洁、 进取、 有效率的干部体系。
谁都想彻底根治腐败的现象, 但是我们的想法不能过于理想化。
腐败问题无法根除, 从现实角度讲, 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对其加以抑制以减少腐败现象则是较为理性的考虑。
而公示官员财产作为一种大胆革新的手段被屡次提及, 但是真正应用于实际的步伐却进展缓慢,这里面有经济、 社会、 文化多方面的原因。
不过, 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
从世界范围内参考其他国家对于官员反腐的的实践, 也许能从中发掘一些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东西。
丹麦—经济收入实行公开透明制度。丹麦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方面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多次被反腐败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 评为“世界最清廉国家”。
美国—官员财产状况供大众查阅, 美国官员财产申报有法可依。
韩国 4 级以上公务员都要进行财产登记。
国家的反腐力度很大, 其财产申报制度也很有代表性。
韩国公务员职业稳定、 也有地位, 但作为公职人员, 他们受到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制度约束,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财产登记和公开。
英国—财产申报立法最早作为对财产申报立法最早的国家, 英国的相关法规更人性化, 鼓励官员诚实申报而非动用惩罚手段。
日本—资产公布存漏洞。
日本在 1992 年通过了《为确立政治伦理的国会议员资产公开法》。
从以上国家的对于官员财产公示的这种世界反腐败经验表明,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阳光法案和终端利器, 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基本机制。目前, 我国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迫切要求在采取教育、 监督、 制度、 惩治等综合措施的, 同时更突出地依靠制度创新来推进反腐败斗争, 官员财产申报则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关键制度。
当年革命成功了, 毛泽东成了开国元勋; 后来生产发展, 经济崛起了, 邓小平因此名垂青史。
如今, 反腐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是攸关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历史考验。
如果谁能成功治理腐败, 成功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体制机制,使政治清廉、 健康发展、 长治久安, 同样将彪炳史册。
我们相信, 通过不断的改革实践, 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一定会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桂绿茗.“惊人之语” 引发的反思, 《天津老年时报》 ,2009 年 12 月 7 日
[2] 周伟等.是什么助长了官德缺失,《半月谈》 , 2010016 期 [3] 张羽.从各国实践反思官员公示财产对反腐的意义, 劳动保障世界,2013(10) 98-99 [4] 许锁领.中国官员腐败是中国最大的问题, 强国 E 政广场,2012.20556 号 [5] 唐逸鸿.官员腐败是当前中国中心问题, 发布时间:
2009 年 11 月 26 日来源:
http ://bbs.news.sina.com.cn/threl-69-0/tree-62492-3522.html
篇二: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0 卷第5襄2 0 0 8 年10 冀泷薅欠擎攀嘏J O U R N A LO FS t IE N Y A N GU N IV E R S IT YV 蕊。28 。
N o . 5O c t .2 0 0 8文章编号:
1008. 9 225( 2008)05—009 6—03韩剧的魅力——谈韩剧家庭伦理价值观对中国受众的影响骧静丽(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 0 0 7 )摘要:
论述了韩剧的家庭伦理魅力在中国鼹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通过挖掘韩剧的文化内涵, 分析在世界多元化的发展中, 中国文化魅力的体现, 以及选撵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从而提升我国丰土会文明的高度发爱。关键溺:
韩鼷氅力; 孛霹罐众; 借鉴中匿分巍等:
J 9 7 4 . 3文献标识码:
A从19 9 7 蠡F , 韩剧《爱情燕什么》 引进中国以来, 韩瑶g 像一阵飓风席卷中圈大地, 以平民化的方式侵久予家万声, 蘩兹年热块憋《大长今》 速到了50 %莳收褫率, 实在是一个极致的高点H 』 。
韩麟之所以热播, 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做出深刻精辟的论证。
简单概括为:
文化相承, 细节逼真, 情感丰富, 宣扬孝义。
这些文化正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这援是我稍辑要反懋静, 中国经济在快速的发展, 文纯究竟该怎样发箴咙?因戴, 铮对韩剧对中国观众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家庭伦理价德观来人手, 找到一些启发。一、 韩剧的家庭伦理魅力C 2]{ . 善遴家瘫懿孝义戆力进入我们中国市场的韩利, 犬部分都是长簇巨著, 一个个普通的家庭情节。
基本模式与我阑的家庭模式撼本一样, 几代人同堂。
代沟、 摩擦、冲突在每个家庭中是难免的。
特别是家长式的家庭模式, 长辇褒家孛魏魑箍较蹇, 尽孝是家庭的基本要求。
德尽孝不是委曲求金, 不是盲基, 秀是巍代人之间的藤相尊重, 互相关怀。
韩剧中的孝义魅力, 真正悬提到了哲学的高度, 在情节的发展中, 矛盾的处理中, 化解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 黛歪擞到幼尊激、 老爱妨的翻谐局覆。
丽这正是对我铜中鏊传绫孛戆“孝” 戆发旋稍事}充。2。
甜羹鬻情的纯真魅力爱情的暇大魅力是任何一部韩剧的主线。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 最终在真爱的催化下化为虚无。
韩剧的爱情情节模式非常简单, 一般都是从超先不翔遵爽爱, 纛羟遘一段黪蘧之后, 才知道这份真爱的露凌。
刚打人中国的爱情韩尉都是泼悲剧作为结局, 后来迎合中国大网圆结局的需要, 一般都是以喜剧结尾。
特别是嬲中男女主角, 女的优雅可爱, 粥的英俊潇洒, 丽鼠服饰对尚、 配饰新潮, 在视觉感寅土都可泼收到楚好斡效果。
甜茭纯真酶爱情, 翱上囊我时滏酌潢赞模式, 当然会啜引一大批青年男女的眼球。3. 两性贞操的忠诚魅力中国传统中, 贞操观是一种具有男权特性并近乎变态的观念。
这穰I贞操观是对女性的严重鼹瓣, 甚至是愿漶。
瑟在蘩弱审潮滋菝含瑾遮薅骥了人类贞操观, 既有东方入贞操情节, 又有西方被会的开明、 人性自由的一面。
很多剧情中, 男性因为得到真袋, 衙不会因为女性的婚前过失( 甚至肖了孩子, 丽被入抛弃; 也有因结婚不久, 丈夫亡敞)嫌奏对方, 磷是爰楚粹豹爱去包容对方, 绘曾受伤的女侄更大的关怀穰安慰, 蕞懋深深地爱着女穷的孩子。
而臌, 更重要的是, 很多韩剧中也体现出男性的贞操观念。
因此, 在韩剧中有很多画面, 刻画出男性在失身时候的慌乱淡现。
甚至, 最重要的是, 贞操观不仅仅是处贯处女这样一个简单的穰念, { }l}蹙婚麓是否镶魏虿耀惑藏。
既然缭掩法定上的夫妻关系, 就应该维护好彼此的感情, 蔓鬻控制好彼此的肉体欲望。
这才是比较合理的贞操收稿日期:
20 0 7 —10 —10作者麓介:
豫静羲( 1980一)女, 糕建铀游入, 福建爆魏大学硕士研究生。
E - m ail; ehenjingli360@ 163, 锄 万方数据
第5期陈静丽:
韩剧的魅力——谈韩剧家庭伦理价值观对中国受众的影响9 7观, 也是韩剧的巨大魅力所在。二、 韩剧魅力横渡中国的归因1. 韩国文化特质与中国儒教文化的结合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内涵, 而韩国文化正好也是儒教传统的文化特质, 这一点与有20 0 0 多年的儒教思想的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来说, 更容易产生共鸣。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年, 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还来不及确定一种中国民族的文化特质时候, 韩国文化正好来个趁虚而入。
当然, 韩剧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韩国文化, 韩国的文化也呈多元化发展; 而且, 真正的韩国社会文化也是与韩剧差距甚远。
但是. 最起码在韩剧中我们能够看到, 韩国民族与中国民族的文化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
因此, 在两种文化的相通之处, 肯定会找到一种契合点, 这个契合点就是一儒教文化。中国传统儒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民众, “仁义忠孝” 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后来渐渐被统治者掌握, 作为治国甚至君臣等级的愚民政策, 这样渐渐开始向一个极端发展; 而走入每个家庭的儒家思想, 也是一种极端观念。
家庭中包含着两性关系, 男尊女卑被视为是一种正常现象, 儒家思想就衍化为。
三从四德” 的家庭伦理观念, 甚至更严重的极尽变态的贞操观, 更是一种对女性的残忍压迫。
于是, 儒教在新中国成立后,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接受西方“自由、 博爱、 平等” 的自由理念, 渐渐把传统的儒家文化搁置一边, 而且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冲击, 拜金主义的文风也甚严重, 渐渐地, 中国人开始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而当经济发展了, 社会更需要一种核心文化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
如果说西方的文化核心是“自由” , 那中国社会文化核心是什么[ 3]?正好国人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 正好民众需要一种精神文化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 正好民众需要一种文化的凝聚力来团结一致的时候, 韩剧作为最轻松的娱乐模式闯进了千家万户, 同时唤起了民众对儒家文化的复古追忆。还有, 韩剧根据韩国国内民众的思想需求进行文化的筛选和创新, 并结合中国民众的需要进行改造, 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空间。2. 韩国女性主义意识与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吻合两性平等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即使是西方自由博爱的文化国度里, 两性受生理差异的自然属性特征以及长久历史模式造成的社会属性特征的影响, 女性一直处于弱势群体, 相对与男性来 万方数据说, 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平等。
更不用说,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和中国, 女性长久处于从属地位的历史并未真正彻底的改变。
韩剧中表现出来的“野蛮女性” 的形象, 在直观上得到很多女性的追捧。
当然, 这只是表面层次上的~种对女性主义的意识觉醒的体现。
到后来的“大长今” ,那就从更深层次挖掘出女性主义的意识形态。“大长今” 自立、 自主、 自强的坚韧性格, 不但吸引了女性观众, 也同样征服着男性观众。韩剧大部分作家是普通的家庭女性, 他们处在现实的生活领域中, 更容易察觉到家庭女性的生活需要以及心理需要。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基本模式都是千篇一律的, 女性的需求也近乎一致。
特别是韩国和中国的女性, 文化氛围相通, 更容易产生共鸣。
琐碎的婆媳关系, 复杂的爱情纠葛, 家里家外的劳动分工……在韩剧的细节刻画中细腻的表现出来。
看韩剧的人随时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即使是上百集的韩剧,仍然有一大部分人群津津有昧地欣赏着。
这是从家庭角度, 看女性的成长。
韩剧中的女性角色, 往往是温柔、 善良、 感情细腻、 宽容, 即使是野蛮性格的女性, 善良也是她们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中国女性主义觉醒的这几年里, 中国女性的性格成长走进了两个极端, 一种女性是强悍地失去了女性本身独有的气质, 在职场上是风风火火, 确实让一些男性汗颜, 在家庭事物处理上却依然把职场上一些规则带到家庭琐事当中。
其实, 家庭不是职场, 职场的睿智和果断, 是工作上一种权威和需要, 而家庭更需要一些细腻的情感投入; 而另一种女性则是渐渐被社会隔离在门外, 渐渐远离时尚,远离人群, 她们一心一意地为家庭打磨和贡献, 可往往成为了社会的牺牲品。
韩剧正好在这两个极端上, 不能说是完美地结合, 但起码是渐渐地靠拢。
很多看过韩剧的年轻女性说, 看了韩剧中“雅丽英” 这个温柔的女性后, 对丈夫的急躁态度改变了很多; 很多老年女性, 看到韩剧中老人的优雅服饰, 恍然大悟生活需要更多的精彩。
虽然这可能只是, 无意中的一句话, 不仅提出韩剧的教化魅力, 而正说明了韩国女性和中国女性的共同心理需求。3. 家庭是每个人共同生长的环境我们还要琢磨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传统的韩国家庭剧, 能够吸引着不同年龄的人群, 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还是时尚另类的青年人。
是否有一种文化纽带, 把这几代人凝聚在一起?我想主要还是“家庭” 这两字。
无论是核心家庭, 还是联合家庭, 家庭仍然是每个人共同的生长的环境。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当然是不一样的, 但是爱
沈阳大学学报第20 卷是一样的。
不管你是贫穷或富贵, 享受天伦之乐都是一种幸福的人生追求。
韩剧中反反复复演绎的, 就是每一段家庭故事, 老人感受幼尊老的尊严, 青少年感受到老护幼的温馨, 这种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每个人都在不懈追求。
可是, 现实中往往有些残酷, 高离婚率、 家庭暴力、 重男轻女、 溺爱成恶……各种因素, 让家庭陷入困境, 以及人类的本身固有的弱性——忽视身边的家庭关怀, 没有从内心去体会身边的美丽情感。
韩剧正好迎合老少几代人的情感需要, 用传统的家庭伦理磁铁, 把几代的心渐渐吸进。三、 韩剧魅力将辐射到我们的社会规范和日常生活一种文化的蔓延, 在暗流涌动之后, 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社会面对韩流的涌动将采取什么行动, 人们将会怎样面对韩剧, 然后, 人们又是怎样平衡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里试图在韩剧对我们生活的启示中得到一些粗浅的看法。1. 媒体应该发挥对社会的软控制作用软控制是指运用非强制性手段, 如舆论、 风俗、 习惯、 伦理道德等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实行控制。
媒体作为文化机构, 它承担着集合社会的先进文化, 收集合理的社会风俗信息, 容纳众多的伦理道德方面的作品, 然后, 发挥媒体对人们的教化作用, 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4 j。
赋予媒体自由的权利, 真实反映人们的生活需求, 让受众得到一个真实的感官世界。
当媒体得到自由的义务的时候, 也应当付出自由的责任。
媒体是面向大众的, 只要有一点权威上的偏见和歧视, 必然会引起很大的轰动。媒体上展现的任何一个片段和语言都应该经过不断思考和斟酌, 最重要应该严格遵守媒体这一行业的职业道德, 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软控制作业。针对电视剧来说, 媒体应该认真考虑, 电视画面中的那些负面场景, 是否会对人们产生消极的作业;应该认真考虑怎样的剧情内容, 能够更好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 才能更好对人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这显然不能坐井观天, 只在演播室中放映,而要真正走人寻常百姓家, 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而经过思考之后, 才能播放出来; 更不能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 随便选择题材向大众播放。2. 观众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电视已经在百姓家庭中普披使用, 每个家庭更容易在电视中获得娱乐、 信息。
媒体舆论导向正确的话, 在电视中人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知识,也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然, 也不能一味凭借电视这一媒体工具, 对人们进行道德伦理教育, 社会是多元的, 人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不断地社会化, 在不断地社会化中, 也应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作为电视媒体是与其他社会舆论方式是相辅相成的, 特别是剧情轻松的情节中, 人们更容易吸收一些有用的信息。
因此电视剧剧情应该传播一些正确的历史知识、 生活常识和“真、 善、 美” 道德伦理, 从而充实人们的生活知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由此可见, 韩剧的迅速传播, 不仅对中国文化形成强烈的冲击, 甚至在西方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新事物能够代替旧事物, 并能良性发展的时候,那它绝对具有它的优越性。
我们不能武断认为韩剧就是一种先进的事物, 但最起码在当今的世界中, 它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家庭伦理观念的正确树立, 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至于, 韩剧对中国观众的影响也是深刻, 当这种光芒辐射到观众身上的时候, 人们并未躲闪, 因为接受到的“乐” 要大于“痛” 。
因此, 韩剧的发展模式最好能唤起我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模式,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向前进步。参考文献:[ 1]龚知敏. 韩剧登陆我国引发的思考[ J]广西社会科学.20 0 6 ( to ):
16 8 —17 0 ,[ 2]王新“韩剧现象” 成因的多视角解读[ 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 4 ):
105—107 .[ 3]唐逸. 社会暴力的蔓延与消解[ J]. 社会学家茶座, 20 0 7( 3):
29 —37 .[ 4 ]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惨[ M ]. 3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 03—4 04 .C h a r mo f K o r e a nT VS e r ie s:
Im p a c to fK o r e a nF a m ilyE th ic s V a lu e su p o nC h in e seA u d ie n c eC F 匹NJin g li( C o t]eg ed P u b licM a n a g e m e n t, F u jia nN o r m a lU n iv e r sity , F u z h o u350 0 0 7 , C h in a )A b str a c t. "T h e e th ic s c h a r mo f K o r e a n T Vseries a n d th e r e a s o n th a t th e y a r e p o p u la r in C h in a a r ee la lm r a te d . T h r o u g he x p lo r in gth e cu ltu r a l c o n n o ta tio n o f K o r e a nse r ie s, th em m f if esta tio na n d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 ch a rm o f C h in e se cu ltu r e in th e d iv er sif ied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 w o r ld a r e a n a ly z e d , th u s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 o u rc o u n tr y ’ S so cie tyciv iliza tio n c a n b ep r o m o te d .K e y w o r d s:
c h a r mo f K o r e a n T Vse r ie s; C h in e se a u d ie n c e ; r e f e r e n c e【责任编辑田懋秀】 万方数据
...
篇三: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析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姓名石克煦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文艺学指导教师张玉能20080401硕士学位论文 ’ 中文摘要“暴力美学 一词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香港影评界它最初是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作品的评论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是对暴力的艺术化表现的形式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暴力美学”逐渐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被纷纷用于动漫、游戏等领域。然而“暴力美学”究竟是不是美能否纳入我们的审美范畴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本文以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为出发点试图对“暴力美学”的产生源流、形式特点、实现手法做出分析。首先本文对“暴力”、“暴力电影’’、“暴力美学 的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然后回顾了“暴力美学”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电影史上标志着“暴力美学”产生与发展的里程碑作品进而归纳分析出“暴力美学 影片的手法分类。其次以讨论“暴力美学”的含义为目的进行了综合讨论。一方面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综合社会学角度的思考总结了人们热衷于“暴力美学”的生理、心理、社会学原因。另一方面结合了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理论对“暴力美学”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类从而认为“暴力美学”是一种将对电影话语的解释权交还给观众最大限度地发掘电影暴力场景的形式之美的艺术手法。它不但给观众提供了震撼的视听享受同时满足了人类自身的攻击性本能的宣泄。此外本文结合了香港导演吴宇森、日本导演北野武、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剖析了不阿导演的惯用艺术手法和暗含的价值取向以及多种消解暴力的方式总结得出结论“暴力美学”实际上是将暴力的血腥与丑陋用充满美感的艺术形式来展示它不但折射了人类的暴力本能、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幻想英雄的心理需求同时它也实现了导演自我风格的自由展示。“暴力美学”已然成为一个电影流派被当下市场所需求我们无法回避但也不得不重视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应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暴力同时也希望暴力作品应落脚于艺术而不是暴力本身。关键词电影暴力暴力美学消解
硕士学位论文 ’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弓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石协旦翌日期多 刀占年乒月华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甩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阿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作者签名石免鲤日期刎 年伊月 够日导师签名日期≥口巧盼午月功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重途塞堡童后进蜃 旦兰堡旦二生旦三生筮查作者签名为自改日期 啊年口月 乒日导师签名日期增年午月功日
硕士学位论文 ’ 引言《杀手雷昂》、《变脸》、《天生杀人狂》、《黑客帝国》……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无疑是近二十年来流行大片中的经典之作。伴随这些作品迅速地被人们所接受喜爱以及被更广范臣的传播“暴力美学”一词作为一个流行的概念、另类的标签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暴力美学”一诃最初是在 世纪 年代末伴随着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碟血双雄》、《英雄本色》等一系列英雄影片出现在香港影评界的。在吴宇森的系列作品中常常通过使用十字架、白鸽、爆炸、火焰的慢镜头等元素使打斗、枪击、仇杀中充满一种诗意的壮美从而淡化影片中的暴力色彩。“暴力”与“唯美”这看似矛盾的组合也由此以一种醒目的姿态并肩出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充满新意与后现代感的表现手法因其对暴力的另类阐释所带来口碑与票房而得以在电影界迅速蔓延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电影流派。日本导演北野武是”暴力美学”实践者之一与吴宇森擅长的在枪弹与爆炸碎片上抹上浪漫和温情的色彩不同北野武常使影片笼罩在一种安静的死亡氛围里死亡被他表达得充满残忍与凄艳。另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 世纪 年代初期昆汀的作品对暴力展示则更富于黑色感觉和犬儒主义的笑脸他结合东西方对暴力的不同表达风格化的暴力场面无处不在他创作的系歹 』精彩作品例如《低俗小说》、《杀死比尔》等均获得强烈反响甚至使得人们把“暴力美学仓 始人”的头衔放在他的身上。在昆汀的启发下更多的导演开始注视暴力本身于是暴力电影层出不穷其中的打斗动作、爆炸场面也朝着更加华丽炫目的方向发展。观赏者在欣赏的过程种大都惊叹于这种这种诗意的血腥不会对内容的性与暴力成分产生任何的不适甚至不少人喜爱上这种对暴力的全新的阐释并热衷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成了此类暴力影片的支持者。伴随“暴力程度与票房收入成正比”的部分事实与舆论向导 年代逐渐形成了电影“暴力美学”的潮流。且不仅止于电影界“暴力美”的风潮亦迅速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动漫作品、乃至电子游戏也纷纷以此为噱头招揽消费者。“暴力’’披着审美外衣以一种艺术欣赏对象的身份走入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开始与时尚和消费有密切的瓜葛也逐渐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见诸于各种文艺评论中。可是到底什么是“暴力美学 它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渊源是什么 对于与
硕士学位论文 ’ 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评价和看待 我们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成长时期正确看待暴力 在迄今为止的文艺评论资源中作者大多都是直接引用“暴力美学”这一概念对“暴力美学”的上述内容的讨论并没有系统的论述更没有较强学术性专著。关于“暴力美学”的概念、内涵以及影响力仅仅只是在一些学术性散论中谈及。因此“暴力美学”的课题在当代文艺评论中尚不成熟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挖掘有进一步详细探求的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暴力美学”受至犍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学根基旨在探求人们喜好看暴力影片的原因并通过“暴力美学”的特点分析讨论“暴力美学”究竟是不是一种美能否纳入我们的审美范围。最后本文将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在教育方面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暴力美学”影片以及如何规范含有暴力成分的影片的生产以维护我们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
硕士学位论文 ’ 第一章暴力电影概说在引言中提封的“暴力美学”的定义和产生根基、“暴力美学 能够淡化暴力色彩使之产生美感的与原因至今为止在理论界仍然没有明确的分析与界定。因此想要探讨”、“暴力美学 电影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引导观众欣赏“暴力美学 电影我们必须先对“暴力”、“暴力电影”、“暴力美学”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有具体详细的了解。 什么是暴力“暴力 一词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 或者 在《现代汉语词典》“暴力”词条的释义为①强制的力量武力。②指国家的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自哲学的立场而言暴力与自由处于人类行为的两端。“自由”的核心涵义是“不受外力控制或威胁 而进行自认为合理的抉择 ”。而“暴力”的一种基本意义则是“以外在强力控制、伤害、乃至消灭生命主体 以达到暴力者的意志需要 ”。①著名的暴力问题研究专家格雷厄姆 和古尔 在《美国暴力史》一书的导言中曾将暴力界定为“某些被用来侵害他人身体或损害他人财产的行为” 。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凡与强制和暴力有关的事情都是违反意志的” 。克劳塞维茨也曾说“暴力即物质暴力 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 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 回这些关于暴力的界定都足以说昵暴力是违反受者意志的行为最不自由最限制乃至毁灭自由及其主体的便是暴力。它代表着对他人意志自由或者人身自由的剥夺是一种强加的、受者所不愿承担的掠夺行为。暴力是“恶”的。然而从人类社会关系的角度看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矛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当矛盾激化升级时人们又别无他法常常会采取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中曾经说“人生经常是复杂的。要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除暴力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因此只长着石器时代脑髓的文明人。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乜』』型 堕垦 丛。【美】格雷厄姆 、古尔 《美国暴力史》 年。【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 年第 一 页 【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年第 页
硕士学位论文 ’ 比起争论来更喜欢杀人。” 再回顾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史历代王朝的衰落而最终更替的历史无一不是受着暴力革命的推动。暴力这种被视为“恶”的掠夺这种对受暴方造成伤害以求利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我们人类自身古已有之的凶悍本能它推动着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也承载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实实在在的记录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就如同人类自猿猴进化而成之日暴力就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样也几乎自从电影诞生之日起暴力电影就伴随着电影的历史。电影——人类利用“光影理论’’发明创造的产物运用着一种不同于单一或文字图片记录的独特方式展现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不同的导演与编剧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记录着人类对于暴力的认识与运用。 什么是暴力电影所谓“暴力电影”人们大多对其都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并不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词组。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说“暴力电影”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观赏者的感受来分的话一种暴力电影是指荧幕上那些打不死的英雄操着各式各样武器满足着老少皆宜的暴力倾向。观赏后的感觉是暴力捍卫了正义而觉得大快人心。另一种则是指那些勾起源自人们心底的对暴力的恐惧的影片这种影片无法让人们心情愉快地看完它们传递的是一种恐惧让观众对暴力感至 恐惧。如果按照影片本身来分类所谓的暴力电影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以“暴力’’为主题的电影作品比如战争片、动作片、武侠片等。其次是指电影中的暴力元素比如很多不是以暴力为主题的电影仍然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镜头。正如人类无法避免暴力这种本能我们也无法避免暴力电影的产生与流传。从电影诞生那日起暴力就伴随了电影的成长与发展。阿芒・达尔说电影是从格里菲斯开始的。 年格里菲斯导演了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宣扬白人种族主义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在当时被视为美国社会史的真实纪录威尔逊总统形容这部影片是“用光电写成的历史”格里菲斯在电影拍摄技巧方面的诸多创新也使得该片在美国电影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然而影片也因为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而成为众多社会批评者、自由主义者和黑人团体抨击的对象。片中充满着对黑人、种族混血的明显歧视以及对三 党的英雄崇拜其中对战争暴力场面的描述更是对于美国暴力电影的影响至为深远。。【日】芥 龙之介《堡堡的适二 壅遗苤塞查筮》河北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页
硕士学位论文 ’ 随着电影这一娱乐性形式的发展纯商业影片对票房的追求更多以暴...
篇四: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析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姓名:石克煦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文艺学指导教师:
张玉能20080401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中文摘要“暴力美学"一词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香港影评界, 它最初是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作品的评论, 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电影风格和表现手法, 是对暴力的艺术化表现的形式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 “暴力美学” 逐渐成为一个时尚的标签, 被纷纷用于动漫、 游戏等领域。
然而, “暴力美学” 究竟是不是美, 能否纳入我们的审美范畴, 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论的话题。
本文以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为出发点, 试图对“暴力美学” 的产生源流、 形式特点、 实现手法做出分析。首先, 本文对“暴力” 、 “暴力电影’ ’ 、 “暴力美学"的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然后回顾了“暴力美学” 的发展概况, 介绍了电影史上标志着“暴力美学” 产生与发展的里程碑作品, 进而归纳分析出“暴力美学"影片的手法分类。
其次, 以讨论“暴力美学” 的含义为目的进行了综合讨论。
一方面, 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 理论, 综合社会学角度的思考, 总结了人们热衷于“暴力美学” 的生理、 心理、 社会学原因。
另一方面结合了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 理论,对“暴力美学” 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类, 从而认为“暴力美学” 是一种将对电影话语的解释权交还给观众, 最大限度地发掘电影暴力场景的形式之美的艺术手法。
它不但给观众提供了震撼的视听享受, 同时满足了人类自身的攻击性本能的宣泄。此外, 本文结合了香港导演吴宇森、 日本导演北野武、 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 剖析了不阿导演的惯用艺术手法和暗含的价值取向, 以及多种消解暴力的方式, 总结得出结论“暴力美学” 实际上是将暴力的血腥与丑陋用充满美感的艺术形式来展示, 它不但折射了人类的暴力本能、 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 幻想英雄的心理需求, 同时, 它也实现了导演自我风格的自由展示。“暴力美学” 已然成为一个电影流派, 被当下市场所需求, 我们无法回避, 但也不得不重视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更好地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暴力, 同时也希望暴力作品应落脚于艺术, 而不是暴力本身。关键词:
电影暴力暴力美学消解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文中已经标明弓}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石协旦翌日期:
多t刀占年乒月华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甩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阿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作者签名:
石免鲤日期:
刎g 年伊月2够日导师签名:日期:
≥口巧盼午月功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L I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 , 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布, 并可按“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回重途塞堡童后进蜃!
旦兰堡; 旦二生; 旦三生筮查!作者签名:
为自改日期:
h啊&年口月z, 乒日导师签名:日期:
增年午月功日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引言《杀手雷昂》 、 《变脸》 、 《天生杀人狂》 、 《黑客帝国》 ……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电影无疑是近二十年来流行大片中的经典之作。
伴随这些作品迅速地被人们所接受, 喜爱, 以及被更广范臣的传播, “暴力美学” 一词作为一个流行的概念、 另类的标签, 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暴力美学” 一诃最初是在20 世纪8 0 年代末伴随着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碟血双雄》 、 《英雄本色》 等一系列英雄影片出现在香港影评界的。
在吴宇森的系列作品中, 常常通过使用十字架、 白鸽、 爆炸、 火焰的慢镜头等元素使打斗、 枪击、 仇杀中充满一种诗意的壮美, 从而淡化影片中的暴力色彩。
“暴力” 与“唯美” 这看似矛盾的组合, 也由此以一种醒目的姿态并肩出现在人们眼前。
这种充满新意与后现代感的表现手法, 因其对暴力的另类阐释所带来口碑与票房, 而得以在电影界迅速蔓延, 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电影流派。日本导演北野武是” 暴力美学” 实践者之一, 与吴宇森擅长的在枪弹与爆炸碎片上抹上浪漫和温情的色彩不同, 北野武常使影片笼罩在一种安静的死亡氛围里,死亡被他表达得充满残忍与凄艳。
另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20 世纪9 0 年代初期, 昆汀的作品对暴力展示则更富于黑色感觉和犬儒主义的笑脸,他结合东西方对暴力的不同表达, 风格化的暴力场面无处不在, 他创作的系歹I』 精彩作品, 例如《低俗小说》 、 《杀死比尔》 等, 均获得强烈反响, 甚至使得人们把“暴力美学仓Ij始人” 的头衔放在他的身上。在昆汀的启发下, 更多的导演开始注视暴力本身, 于是暴力电影层出不穷, 其中的打斗动作、 爆炸场面也朝着更加华丽炫目的方向发展。
观赏者在欣赏的过程种,大都惊叹于这种这种诗意的血腥, 不会对内容的性与暴力成分产生任何的不适, 甚至不少人喜爱上这种对暴力的全新的阐释, 并热衷于艺术化的表现形式, 成了此类暴力影片的支持者。
伴随“暴力程度与票房收入成正比” 的部分事实与舆论向导,9 0 年代逐渐形成了电影“暴力美学” 的潮流。
且不仅止于电影界, “暴力美” 的风潮亦迅速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领域——动漫作品、 乃至电子游戏也纷纷以此为噱头,招揽消费者。
“暴力’ ’ 披着审美外衣, 以一种艺术欣赏对象的身份, 走入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开始与时尚和消费有密切的瓜葛, 也逐渐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见诸于各种文艺评论中。可是, 到底什么是“暴力美学"?它是如何产生的, 理论渊源是什么?对于与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评价和看待?我们该如何引导青少年成长时期正确看待暴力?在迄今为止的文艺评论资源中, 作者大多都是直接引用“暴力美学” 这一概念, 对“暴力美学” 的上述内容的讨论并没有系统的论述, 更没有较强学术性专著。
关于“暴力美学” 的概念、 内涵以及影响力仅仅只是在一些学术性散论中谈及。因此, “暴力美学” 的课题在当代文艺评论中尚不成熟, 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 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挖掘, 有进一步详细探求的必要。本文通过分析“暴力美学” 受至犍捧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学根基, 旨在探求人们喜好看暴力影片的原因, 并通过“暴力美学” 的特点分析讨论“暴力美学” 究竟是不是一种美, 能否纳入我们的审美范围。
最后本文将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在教育方面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暴力美学” 影片, 以及如何规范含有暴力成分的影片的生产, 以维护我们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2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lS第一章暴力电影概说在引言中提封的, “暴力美学” 的定义和产生根基、“暴力美学"能够淡化暴力色彩, 使之产生美感的与原因, 至今为止在理论界仍然没有明确的分析与界定。因此, 想要探讨” 、 “暴力美学"电影的影响, 以及如何正确引导观众欣赏“暴力美学"电影, 我们必须先对“暴力” 、 “暴力电影” 、 “暴力美学” 理论的源流与发展,有具体详细的了解。1什么是暴力“暴力"一词在英语中, 可以翻译为:
v i0 1e n c e ; f o r c e ; 或者b r u te f o r ce.在《现代汉语词典》 , “暴力” 词条的释义为:
①强制的力量; 武力。
②指国家的强制力:
军队、 警察、 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暴力。自哲学的立场而言, 暴力与自由处于人类行为的两端。
“自由” 的核心涵义是“不受外力控制或威胁( 而进行自认为合理的抉择> ” 。
而“暴力” 的一种基本意义则是“以外在强力控制、 伤害、 乃至消灭生命主体( 以达到暴力者的意志需要)” 。
①著名的暴力问题研究专家格雷厄姆( H u g h D a v isG r a h a m )和古尔( T e d R o b e r tG u r r )在《美国暴力史》 一书的导言中, 曾将暴力界定为“某些被用来侵害他人身体或损害他人财产的行为” @ 。
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 “凡与强制和暴力有关的事情都是违反意志的” @ 。
克劳塞维茨也曾说:
“暴力, 即物质暴力( 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是手段;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
"回这些关于暴力的界定, 都足以说昵暴力是违反受者意志的行为, 最不自由, 最限制乃至毁灭自由及其主体的, 便是暴力。
它代表着对他人意志自由或者人身自由的剥夺, 是一种强加的、 受者所不愿承担的掠夺行为。
暴力是“恶” 的。然而, 从人类社会关系的角度看, 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 矛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当矛盾激化升级时, 人们又别无他法, 常常会采取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 中曾经说:
“人生经常是复杂的。
要使复杂的人生简单化, 除暴力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因此, 只长着石器时代脑髓的文明人,。
唐逸, 《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 b!!乜; 』 』 型:
!bi堕垦!bi!&:
!丛。
【美】
格雷厄姆( H u g hD a v isG ra h a III)、 古尔( T edR o b ertG u rr), 《美国暴力史》 , 19 69 年。
【意】
阿奎那,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 商务印书馆, 20 0 5年, 第122一123页@ 【德】
克劳塞维茨, 《战争论》 (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19 7 8 年, 第24 页20 0 2. 10 . 183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比起争论来, 更喜欢杀人。
” @ 再回顾我们人类自身的发展史, 历代王朝的衰落而最终更替的历史, 无一不是受着暴力革命的推动。
暴力, 这种被视为“恶” 的掠夺,这种对受暴方造成伤害以求利己的行为, 实际上也是我们人类自身古已有之的凶悍本能, 它推动着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也承载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实实在在的记录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就如同人类自猿猴进化而成之日, 暴力就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样, 也几乎自从电影诞生之日起, 暴力电影就伴随着电影的历史。
电影——人类利用“光影理论’ ’发明创造的产物, 运用着一种不同于单一或文字图片记录的独特方式, 展现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冲动, 不同的导演与编剧站在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记录着人类对于暴力的认识与运用。2什么是暴力电影所谓“暴力电影” , 人们大多对其都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并不是一个有明确定义的词组。
从人们的主观感受来说, “暴力电影” 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按照观赏者的感受来分的话, 一种暴力电影是指荧幕上那些打不死的英雄, 操着各式各样武器, 满足着老少皆宜的暴力倾向。
观赏后的感觉是暴力捍卫了正义, 而觉得大快人心。
另一种则是指那些勾起源自人们心底的对暴力的恐惧的影片, 这种影片无法让人们心情愉快地看完, 它们传递的是一种恐惧, 让观众对暴力感至IJ恐惧。
如果按照影片本身来分类, 所谓的暴力电影亦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指以“暴力’ ’ 为主题的电影作品, 比如战争片、 动作片、 武侠片等。
其次是指电影中的暴力元素, 比如很多不是以暴力为主题的电影仍然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镜头。正如人类无法避免暴力这种本能, 我们也无法避免暴力电影的产生与流传。
从电影诞生那日起, 暴力就伴随了电影的成长与发展。
阿芒・达尔说:
电影是从格里菲斯开始的。
19 15年, 格里菲斯导演了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 宣扬白人种族主义的影片——《一个国家的诞生》 , 这部影片在当时被视为美国社会史的真实纪录, 威尔逊总统形容这部影片是“用光电写成的历史” , 格里菲斯在电影拍摄技巧方面的诸多创新也使得该片在美国电影史中占据独特的地位, 然而, 影片也因为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而成为众多社会批评者、 自由主义者和黑人团体抨击的对象。
片中充满着对黑人、 种族混血的明显歧视, 以及对三K 党的英雄崇拜, 其中对战争暴力场面的描述更是对于美国暴力电影的影响至为深远。。
【日】
芥JII龙之介, 《堡堡的适二= 壅遗苤塞查筮》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年06月 , 第4 页4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随着电影这一娱乐性形式的发展, 纯商业影片对票房的追求, 更多以暴力与性为题材的影片诞生, 影像符号如实记录着人类花样百出的血腥的暴力史。
从最初暴力成分在影片中的穿插, 到经过精心编排的打斗枪杀镜头充斥荧幕, 至现在人的残缺肢体赤裸裸血淋淋的铺于观众眼前, 暴力, 越来越强烈的刺激着观众的神经, 呼唤着人们心底的凶悍的本能。
暴力影片也朝着更多元、 更新颖的方向发展。
这时,另一种展现暴力的表达方式诞生, 使得暴力甚至进入了我们审美的视野, 与美学相结合。
硕士学位论文M A S T E R ’ ST H E S IS第二章“暴力美学"影片的发展“暴力” 和“美学” , 原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 它们结合成一个新的词——“暴力美学” , 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 也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
“暴力美学” 是如何产生的?其确切的特征和内涵又是什么呢?1“暴力美学"的产生“暴力美学” 一诃最初产生于香港8 0 年代中后期, 是香港影评界用于形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系歹|j影片...
篇五: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会学家茶座》 第一辑目录 【卷首语】王
焱
壶中别有天地/ 1 【社会经纬】
金耀基
全球化、 文化转向与多元现代性/ 4
许金声
重新感受幸福/ 7
吴忠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当下的代际公正问题/ 14 潘必胜
家族化企业能够走多远? / 20 戴敏敏
从公共性危机说到社会转型/ 32
孙立平
断 箭
——关注当下中国发展中的社会断裂(上篇)
/ 38 【众生世相】
卢
风
游戏的人/ 48 郑也夫
饭 局: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53 赵铁林
镜头里的社会
——来自“垃圾王国” 的报道/ 57 淮 茗 千古侠客 衣钵有传/ 61 方 生 魔鬼小辞典/ 64 【性与社会】
潘绥铭
无法回避的存在
——透视“性产业” 的存在形式/ 6 6
夏星〔挪威〕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了?
——欧洲兴起男性解放运动/ 71
桑本谦 婚姻制度的另类解读/ 77 【社会保障】
周
弘 英国社会保障模式的由来/ 83 【学术沙龙】
王乾坤 残疾:
人类的象征/ 90 唐晓峰 从毛泽东曾为地理教员说起/ 96 汪丁丁 知识分子行将就木/ 100 武 明 社会学家接受谁的订货? / 107 陈国富 两种信任结构:
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 110 渠敬东 社会学是什么? / 114 卿志琼
市民社会与契约文明/ 119 【海客谈瀛】
薛涌〔美〕
今日美国, 女人当道/ 123 张 静 社会运动在澳洲/ 127 【科际整合】
潘天群 “游戏理论” 将一统天下? / 133 【社会史话】
王 毅 蛮性的遗留
——文革时期流行的社会巫术种种/ 139 张小军 从王安石变法看官民关系/ 146 【名著点评】
林聚任
独玩保龄球——帕特南与社会资本理论/ 151 【学术资讯】
◇蔡华与传统社会结构理论的终结◇中国男性性能力衰退◇国外学者关注中国的社会分层问题◇信任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新社会学与社会建构主义◇反思现代性◇知识分子研究的新著◇“替罪羊” 机制普遍存在
《社会学家茶座》 第 2 辑
目录
〔卷 首 语〕
于 一
开放社会科学/ 1
〔学术沙龙〕
文
军
从理论的“狂欢化” 到学术场域的反思/ 4
陈
锐
社会学科交叉的理想与现实/ 8
〔本辑聚焦:
教育与社会〕
王
建
大学也者, 大楼之谓耶? / 1 3
钱
钢
“可算度的人”
——从福柯说到考试地狱/ 1 8
李政涛
在教育与规训之间/ 2 4
萧
武
裂缝:
穷人与大学/ 2 8
〔社会经纬〕
孙立平
断箭——关注当下中国发展中的社会断裂(下篇)
/ 3 4
成帅华
反腐杀手锏
——假定腐败为理性行为/ 4 3
刘祖云
转型社会的“名” 与“实” / 4 7
雷 颐
从女子曲棍球说到“退出” 的权利/ 5 1
黄国泰
认知理论:
心灵与现实沟通/ 5 5
孙美堂
克隆羊、 维特根斯坦及其他/ 5 9
韩克庆
传统与现代的语丝思絮/ 6 2
〔众生世相〕
钱冠连
野兽在嘲笑/ 6 6
陈长林
论笑之拯救/ 7 3
王一梁
一幕后现代主义的悲喜剧/ 7 5
刘
兵
忽发奇想
——关于“发言遥控器” 的发明设想/ 8 0
赵铁林
一个即将离开故土的女子
——镜头里的社会之二/ 8 4
〔性与社会〕
郑也夫
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
——社会生物学杂记之一/ 8 7
饶志华
我看“一夜情” / 9 4
周华山
女性如厕与身体政治/ 9 9
〔城市空间〕
贺承军
房地产界三大俗/ 1 0 6
〔海客谈瀛〕
林聚任
哈佛社会学/ 1 0 9
夏 星
自由选择与社会责任
——从挪威王室的两桩婚事说起/ 1 1 6
〔社会史话〕
漭潇潇斋
水浒社会人物谈片——谈宋江/ 1 2 3
周 弘
铁血宰相俾斯麦与德国社会保险模式/ 1 3 1
〔夜读漫记〕
高全喜
带有苦涩的记忆
——常宗贤“票证时代” 系列作品随想/ 1 3 8
〔学人述林〕
智效民
被遗忘的奠基者
——谈社会学家陶孟和/ 1 4 5
〔学术资讯〕
◇英国科学家认为人类男性正在逐步走向灭亡◇“行政垄断” 已成为最严重的腐败形式◇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类型◇人贱人爱—— “贱客” 新族群的兴起◇女性文化日趋强悍◇时尚流行男色时代◇《中国好女人》 一书风行世界◇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玛丽安妮的《韦伯传》 ◇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最后的知识分子
近期我们将在博客上陆续将茶座的过刊的目录、 卷首语登出来, 这些都是茶座走过的足迹, 将书拿在手里仍然爱不释手。
热心读者如果想要买书(很多书店可能已脱销),可联系我社发行部购买, 0531-82098021 , 联系人:
宋先生。
也 可联系编辑部,0531-82098902.
《社会学家茶座》 第三辑目录【卷 首 语】
王 焱 含笑谈真理/ 1
【本辑聚焦:
科学、 技术与社会】
黄国泰 面对“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 4
肖 峰 纳米时代:
技术福音还是社会灾祸?/ 8
魏宏晋 波普尔与维特根斯坦的拨火钳/ 1 4
薛 城 科学与社会的交互影响/ 1 7
韩克庆
孙建丽 信息技术对人际互动的负面影响/ 2 1
【争
鸣】
赵南元 人文关怀, 还是“皇帝的新衣” ?——从“基因歧视” 说起/ 2 6
【茶烟一缕】
于光远 笑话时代/ 3 4
陈嘉映 以“历史” 的名义/ 4 0
王一梁 关于哲学家(三则)
/ 4 2
【社会经纬】
穆光宗 “三农” 问题三问/ 4 7
邵道生 社会转型期腐败泛滥的对策/ 5 4
吴忠民 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 6 2
卓 青 又见江湖/ 6 8
饶志华 广州“非典” 事件的社会学反思/ 7 4
【学术沙龙】
徐道稳 福特主义的终结?/ 8 0
丁学良 问学于丹尼尔· 贝尔之门——哈佛留学生活断忆之一/ 8 4
钱冠连 东方思想与日常人生/ 9 1
【性与社会】
郑也夫 有性繁殖与婚配制度(下篇)
/ 9 3
黄盈盈 从身份认同看“三陪小姐” ——“红灯区” 调查手记/ 9 9
【海客谈瀛】
薛 涌 小泉拜相与东亚地缘政治的转型/ 1 0 8
夏 星 背后的战争——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及幕后运作/ 1 1 2
方 文 心理学家和诺贝尔奖/ 1 1 9
【众生世相】
贺承军 城市的忧伤/ 1 2 4
鞠惠冰 广告:
现代生活的新宗教/ 1 2 8
汤祯兆 饭岛爱的《柏拉图式性爱》 与家庭教育改革/ 1 3 2
赵铁林 找乐子的贾勇——镜头里的社会之三/ 1 3 7
【社会史话】
王勋
唐斌尧 透视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1 4 1
【学人述林】
林聚任 永远的罗伯特· 默顿/ 1 4 6
【夜读漫记】
姜振华
胡鸿保 “男女” 如今成“女男” ——阅读《阅读性别》 / 1 5 1
【学术资讯】
◇人类何以不是畜生?芽◇中国男女比例失调◇黑社会与官场腐败联姻◇中产阶级已经形成◇贫困的定义◇失业已成为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球范围性调查报告◇中国首次进行自杀情况调查◇学术界的“做局” 与资源攫取◇西方文化生活5 0 0 年史◇默顿与社会学研究◇都市动物园中的两腿无毛动物
《社会学家茶座》 第四辑目录 【卷 首 语】
王 焱 大狮搏兔/ 1
【茶烟一缕】
王元化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其他/ 4
许章润 生死间的凄惶/ 8
庄朝晖 大丈夫分鱼当之如何? / 1 0
李远山 疫期中的零思碎想/ 1 2
唐晓峰 什刹海的酒吧/ 1 6
王一梁 关于大学——蓝色幽默/ 2 0
【本辑聚焦:
科学, 作为一种社会建制】
楼慧心 马太效应——社会分层的催化剂/ 2 4
马来平 走出科学双重性的灰色地带/ 3 0
肖显静 科学真的不需要伦理学? ——与赵南元教授商榷/ 3 5
蒋美仕 雷良 从“无形学院” 到“有形学院” / 4 2
【社会经纬】
郑也夫 交换的进化/ 4 6
陆学艺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上篇)
/ 4 9
文 军 反思社会危机管理体系/ 5 7
高 峰 教化权力在法理社会的失落/ 6 1
【学术沙龙】
周孝正 关于科学与人文的答问——萨斯引起的思索/ 6 6
徐道稳 风险社会话反思/ 7 2
杨莉萍 “眼见为实” 与自恋者文化的终结/ 7 6
潘天群 战争型博弈——博弈论与社会之一/ 8 2
【性与社会】
李银河 同与异问题上的五种立场/ 9 1
陈蓉霞 女人天生是第二性? / 9 6
【众生世相】
赵铁林 南中国缉查偷渡客——镜头里的社会之四/ 1 0 2
胡
俊 利益集团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 1 0 6
【海客谈瀛】
周晓虹 芝加哥社会学派(上篇)
/ 1 1 3
丁学良 问学于丹尼尔· 贝尔之门——哈佛留学生活断忆之二/ 1 2 2
薛 涌 日本会不会堵住东亚的发展之路? / 1 2 6
王
勋 唐斌尧 美国社会的失业问题/ 1 3 3
【夜读漫记】
王学泰 社会解体中的土匪现象——《瞭阳崮祭》 的社会学考察/ 1 3 8
【学人述林】
李全生 布迪厄的学术标的/ 1 4 7
【学术资讯】
◇ 7 万年前人类祖先差点灭绝◇科学家称地球被毁灭的可能性正在加大◇四份直面国情的报告◇单身女性日益增多◇男人死得越来越快◇上海、 巴黎、 北京三城市女性比较◇社会理论的崛起◇陌生的“异乡人” ——齐美尔◇何谓“人文” ? ◇贪婪愚昧叫人心发狂◇历史尘沙中的众生相
《社会学家茶座》 第五辑 目 录
【卷 首 语】
王 焱 街市上的苏格拉底/ 1
【茶烟一缕】
李远山 叩问命运——从诗人和思想家的命运说起/ 4
庄朝晖 故事新编四则/ 1 0
许章润 爱情 美酒 好天气/ 1 3
王一梁 关于哲学家——蓝色幽默/ 1 5
【学术沙龙】
肖 峰 假若心智可以被数字化增强/ 1 8
魏宏晋 剑桥大学的气质/ 2 4
潘天群 空城计的博弈分析——博弈论与社会之二/ 2 8
费多益 艺术家的感觉与科学家的大脑/ 3 2
【本辑聚焦:
透视饮馔之道】
姚伟钧 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3 7
高成鸢 古老的文化古怪的吃/ 4 3
赵荣光 袁子知味/ 5 0
王 怡 一个自由主义者的饮馔之道/ 5 6
【社会经纬】
刘祖云 如何面对贫富差距/ 6 1
范志海 “内卷化”:
一个值得重视的制度创新机制/ 6 7
于光远 关于“平均预期寿命” / 7 2
陆学艺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下篇)
/ 7 6
吕守信 血、 毒、 性三路合一——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导途径/ 8 3
李培林 台湾村落走访随笔/ 9 0
王学泰 话说江湖(上篇)
/ 9 9
【众生世相】
周国平 哲学家或中蛊者——记一个为思想而痛苦的农民/ 1 0 8
田 松 “我民间, 但是我科学” ——科学江湖之一/ 1 1 6
何怀宏 救助与回报——对一起溺水救人事件的分析/ 1 2 3
赵铁林 京城冬泳人——镜头里的社会之五/ 1 3 0
【海客谈瀛】
王
勋 唐斌尧 美国社会的失业救助/ 1 3 5
周晓虹 芝加哥社会学派(下篇)
/ 1 4 0
【夜读漫记】
汪丁丁 从脑科学到社会理论——读唐孝威《脑功能原理》 / 1 4 9
郑也夫 磨炼出社会学这门手艺/ 1 5 2
【学术资讯】
◇ 携带人类基因的实验鼠培育成功◇人类进化的“瓶颈” 狭窄惊人◇黑猩猩吃猴子引发艾滋病病毒◇联合国专家担心中国人会“吃” 垮地球◇世纪回眸梁思成◇中国正在变为相对不平等的社会◇教育领域贫富差距日渐加大◇社会理论的津梁◇卢曼的巨型社会理论◇名流文化面面观
《社会学家茶座》 第六辑 目录 【卷 首 语】
王 焱 信天翁/ 1
【茶烟一缕】
安希孟 聆听的哲学/ 4
徐道稳 门、 门卫及其他/ 7
江晓原 “天文和性有什么关系? !” / 1 1
唐晓峰 老北京/ 1 4
李远山 禅意盎然/ 1 8
张立升 为“多闻数穷” 作一解/ 2 3
【本辑聚焦:
知识人与现代社会】
葛剑雄 杂说知识分子/ 2 5
邵 建 知识分子的公共责任与困境/ 3 1
张黎夫 什么知识分子? 什么知识分子问题? / 3 7
何 仑 复杂世界与简单头脑——说“专家” / 4 1
【学术沙龙】
林聚任 社会学怎么了? ——关于社会学的科学地位的争论/ 4 6
谢遐龄 S ARS 与人的有限性问题(上篇)
/ 5 2
李培林 路径依赖· 知识生产· 社会技术——台湾访学随笔之一/ 5 9
王建军 全球化和德日进的欧米伽点/ 6 7
【社会经纬】
〔美〕 薛 涌 生活方式与和平崛起的大国战略/ 7 2
洪大用 应对高风险社会?穴上?雪/ 7 6
林
硏 刘丽丽 中美经贸争端与我国的社会稳定/ 8 3
唐 钧 老龄化:
祸兮福兮? / 8 9
马惠娣 游憩空间与休闲文化/ 9 4
【关注三农】
吴忠民 有关农民的三种提法需要正名/ 1 0 0
王义祥 “民工潮” 与户籍制度改革/ 1 0 6
【众生世相】
王晓华 品牌文化中的身份神话/ 1 1 3
田 松 为谁辛苦为谁忙? ——科学江湖之二/ 1 2 2
赵铁林 “寒腿李” ——老北京话城南之一/ 1 2 9
【海客谈瀛】
丁学良 行万里路, 读两本书——一个“国际非盲流” 的自述/ 1 3 5
【夜读漫记】
王学泰 话说江湖(中篇)
/ 1 4 0
任晓明 生活世界的逻辑可能吗? ——从陈波的《逻辑学导论》 谈起/ 1 4 8
【学术资讯】
◇宇宙有可能突然结束◇复制人类的速度加快◇西方社会面临弑父战争◇时评家的知识缺欠◇中国人与动物有仇吗? ◇中产阶级:
白领与蓝领◇计划学术何时休? ◇香艳书话中的性文化史料◇哲学思想的内部社会学
《社会学家茶座》 第七辑
目录 【卷 首 语】
张立升 “茶座” 与笔谈/ 1
【茶烟一缕】
叶秀山 我的“金钱” 观之变迁/ 4
李远山 从唐僧取经说到法相宗的命运/ 1 0
钱冠连 “伟大的细心” / 1 6
王一梁 关于社会心理学——蓝色幽默/ 1 8
【本辑聚焦:
语言与社会】
成伯清 隐喻与社会想象/ 2 2
刘少杰 社会学视野中的语言/ 2 8
谢贵安 谶谣:
一种特殊的社会语言/ 3 4
黄集伟 “口音” 的解放/ 4 1
赵蓉晖 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 4 4
【学术沙龙】
邓正来 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 4 8
谢遐龄 S ARS 与人的有限性问题(下篇)
/ 5 5
陈蓉霞 人类行为:
基因决定, 还是环境决定? / 6 1
【社会经纬】
徐凯 社会公正论的建构与反思——座谈纪要/ 6 5
余 宏 杨俊一 后现代主义给城市建筑规...
篇六: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思考( 排 5 页)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及化解路径 窦宝国
摘
要:
当前, 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笔者基于社会戾气的学理概念, 阐述了社会戾气的形成因素以及运作机制, 并据此提出了化解社会戾气的路径选择, 以期为杜绝暴力行为的蔓延、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社会戾气; 暴力心理; 暴力行为; 路径选择;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在生活提高、 政治进步、 国际地位上升方面, 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令人困惑的是, 一方面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另一方面民众怨气又有增无减。
近几年来, 种种突发的暴力性事件, 都让人们对此感同身受。正如某网友所言, “当前的社会藏着一股戾气, 而且失去节制和方向, 爆破筒随时揭盖, 甚至扔向无辜者。” 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个体生活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戾气” 及社会戾气概念综述
戾气, 又名疠气、 疫疠之气, 最早是一中医学概念, 它和正气相反, 和邪气相对应。
具体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隋朝医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卷十中有云:“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 则病气转相染易, 乃至灭门。” 今人对此概念进行了延伸, 将其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态学中, 指称一种残忍、 邪恶、 偏向走极端的行为、心理及风气, 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 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 如话语暴力、 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1]正常情况下,“戾气” 存留与消散的程度可以视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指数[2]。
当前,“戾气” 的烧灼已经蔓延到了 社会的各个角落, 用李银河的话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每个人都成了反讽大师”。
从行为主体看, 社会戾气在政府部门、 普通民众及富裕阶层中均有突出表现。
其一, 近年的戾气蔓延似乎首先发生在行使权力的那些部门, 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等
利益冲突中, 屡屡出现政府部门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情况, “公权暴力化” 似乎成为了权力生态; 其二, 社会戾气更加普遍的弥漫于社会民众当中, 近几年随机杀人案、袭警事件、 刺童事件、 群体性事件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充分说明民众中累积的怨气之重、 戾气之浓, 似乎稍有刺激性因素即一触即发, 本文着重探讨的即此层面的社会戾气; 其三, 国企高管、 民企老板等富裕阶层也成为社会戾气横行的推波助澜者, 权贵阶层自恃财大气粗、根基牢固, 理直气壮地操纵资源分配、 巧取豪夺、 恃强凌弱、 炫富欺贫, 惯常于通过暴力手段取得和维护利益资源, 如房地产业一些权钱交易性质的暴力拆迁行为。
从空间系统看, 社会戾气不仅广布于现实社会环境中, 而且亦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现实空间中“戾气” 的出现与发展, 笔者在此不作赘述。
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映射出了“杀气重”、“戾气重” 的时代特征。
随着“自媒体时代” 的到来, 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机会, 网络的匿名性与便利性更使民众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成为了可能。但是言论表达相对自 由的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促进并见证了普通民众公共精神的成长; 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网民发泄怒气、 怨气的最佳出口。
在互联网上, 许多人成为“网络暴民”, 或断章取义, 或借题发挥, 或谩骂讽刺, 或言辞激进, 或地域攻击, 或跟风起哄,他们的发声汇聚成了 一股股的话语暴力洪流, 最终让网络变得泥沙俱下、 乌烟瘴气。
故此,对于“现实社会” 与“虚拟社会” 中弥漫的“戾气”, 我们务必要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的对待, 忽视或轻视了任何一方面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或影响社会和谐, 或危及政权稳定。
二、 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 社会戾气的喷发及横行, 与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画面极不协调。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 或者害民, 或者袭警, 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 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导致社会戾气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诱发暴力动机和暴力行为的机制是如何作用的?
( 一)
政府的维稳思维与公权泛滥化。
首先, 在各方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不公明显的情况下, 各级政权尤其是基层政府经常用“稳定压倒一切” 的口号来阻止和压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
这样, 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报刊杂志, 无论是政府信访机关还是民间社会组织, 都难以成为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
通常情况下, 一旦“维稳” 成为了各级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 其他“有利于理顺社会中利益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往往被搁置, 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因此错失出台时机, 导致不均衡的利益格局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3]最终, “社会安全阀” (social safety valve)
的人为阻塞, 使得群众平时蓄积的敌对、 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无法得到宣泄和消除, 社会戾气及由此引发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的就会
产生。
“高压维稳”的升级与社会戾气的蔓延还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即政府越维稳社会越不稳,社会怨气也会越积越深。
郭于华教授指出, “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 强化维稳工作, 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 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 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 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 利益格局越是倾斜, 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 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4] 其次, 具体到当今社会戾气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最不容忽视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权力的不受约束与社会公正的长久缺失。
政府权力日益膨胀, 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必然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政府不守规矩, 二是腐败现象猖獗。
当前政府破坏规则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 “当房屋拆迁的时候, 被拆迁的民众拿出了宪法, 拆迁人员却可以随意藐视宪法, 任意践踏民众的基本权利, 甚至强拆、 无视自焚、 活埋、 动枪。”[5]各级政府对规则的破坏,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激起了民众的维权抗争——多起社会泄愤事件和个体的泄愤性暴力的发生就是实证; 另一方面, 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 民怨沸腾, 民众也同样不再遵守规则, 而是通过暴力等手段来发泄怨气或获取资源。
贪污腐败、 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也是引发社会戾气的根源之一。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一些政府官员化公为私, 钱权交易, 以权力和金钱破坏维系社会和谐运转的规则, 侵害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 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或从中牟利, 或逍遥法外。
同时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和公正要求, 不是合法、 正当地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而是不作为甚至乱作为, 引起了大众的怨恨。
正如熊培云所说, “贪官倚权自 重, 民权意识觉醒, 以致官民对立愈烈, 社会戾气愈增, 二者呈水涨船高之势。”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暴戾。
而要化解这种戾气, 只能从政府首先不要暴戾开始。
( 二)
法制不健全与公权暴力化。
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 源于社会戾气和民众怨气发泄而发生的社会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暴力事件时常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政府与民众两方皆需承担相应责任。
一方面, 执法部门在“执法必严、 依法管理” 等方面经常出现问题, 同时存在着大量司法部门偏袒行政部门的情况。
近年来, 我国在涉及农村土地征用、 城镇房屋拆迁、 非法集资、 医疗养老、 环境污染、 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等领域, 出现了新的利益冲突,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 上述利益冲突的化解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并不缺乏法律依据,但是某些政府机关却并未依法履行相应的的职责和义务, 一系列的事情也说明地方政府有时不能主持正义, 比如“一些官员还抓上访求诉正义的人, 关他们、 打他们, 还打压帮助百姓
维权的律师”[6]。
在公民或者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行为损害需要“民告官” 时, 多数情况下, “法院明显偏袒政府, 司法的公正缺乏保障。
法院和检察部门还有权不受理百姓的诉讼或检举。”[6]上述局面的恶化导致事态越来越滑向无序, 终于造成现在民怨泛滥、 戾气横行、 治理困难的局面。
社会戾气的喷发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公民法治观念的缺失, 错误的崇尚暴力诉求、 迷信原始丛林法则。
在现实中, 一些人本身就缺少法律观念, 在司法遭遇不公、 正当的诉求途径被堵塞的情形下, 他们常常无视基本的法律条文, 在面对执法者执行法律规定时则更加肆意妄为, 错误地把报复社会杀人当成惟一的矛盾解决之道。
上文我们讨论过,“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在中国, 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权力不仅导致贪污腐败, 更导致暴力泛滥, “公权暴力化” 是特别需要政府警惕的畸形执政手段和思维。
近年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领域, 出现了 大量的城管打人、 暴力拆迁、 出动军警等现象, 其一说明了政府在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人为阻碍, 其次也暴露了一些政府机关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社会生态。“公权暴力化” 的泛滥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同时又要面临暴力后果带来的巨大风险, 即民众的抗争行为, 或者自焚自残, 或者暴力抗法, 或者煽动群体性事件, 最终带来的便是对社会秩序自稳定机制的破坏。
我国《宪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拥有的公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源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
但是一旦公权暴力一再罔顾法律这一社会公器, 一再突破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成为社会运作的主要机制, 打着维护“集体利益”的口号侵犯群众利益, 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最终会诱发民众的极大怨气, 导致他们反政府、 反社会的暴力行为, 即“弱者凌弱、 以暴制暴”。
正如熊培云所言,“社会溃败、 社会暴戾化似乎变成了 对吏治腐败、 公权暴力化的一种回应与反制。”
( 三)
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结构失衡。
逐渐弥散开来的社会戾气背后, 隐藏着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改革开放,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呈现两极分化断裂的趋势。
一方面, 一小部份富人(包括政府官员、 私营业主、 事业单位职工、 国企高管等)
拥有绝大多数比例的国民财富, 他们作为今日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 过着令人艳羡的奢华生活, 其中不少人现在满足于自 己的房子、汽车, 或以高档商品消费者、 泡吧者、 追星族自豪, 甚至有人热衷于成为“高品味” 的“鉴赏家” 或“绅士”[7]; 另一方面, 我国社会底层的人数也在迅速扩大, 除了被限制在农村而又失去土地或异化于土地的农民, 以及城市里受到歧视政策和社会偏见的农民工, 还有大量
失业工人既得不到社会保障也无此劳动“在就业”。
除此之外,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社会政策体系不健全, 当前居高不下的住房、 医疗、 教育、 养老等费用更是成为绝大部分国人的沉重经济负担。
普通民众对现阶段富人财富合法性的质疑, 不同阶层经济上的急剧两极分化, 以及“先富起来” 那部分人的炫耀性消费和“为富不仁”, 无时无刻不在触动国人的敏感神经。
当社会上层通过既有权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疯狂聚敛钱财、 高调炫富, 对底层民众的艰辛和动荡表现出毫不动心的漠然; 而底层民众仍每日为最起码的生计而苦苦挣扎, 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 感觉被社会边缘化,“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中强悍的弱势者的怨气或戾气就会被激化, “导致绝望情绪和性格扭曲”[8], 最终转而通过破坏和暴力行为作为泄愤的出口, 或成为非理性获取资源的手段。[9]一系列袭警案件、 灭门惨案、 刺童案件、 罢运事件, 就是这种戾气发泄的典型表现。
社会戾气是社会不公的“反应性” 的产物, 并非主动生成。
社会戾气的产生部分源于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从理论上来说, 良性社会应是政府、 市场与社会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的社会, 任何一方的膨胀必然会挤压其他方的生存空间, 导致社会结构的失序或失衡。而纵观当前中国现实, 很明显处于社会结构“失衡发展” 的畸形状态。
郭于华教授指出,“中国当下所处的可称之为后总体性社会的阶段, 具体而言, 政府的力量和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市场亦受到权力的支配和影响, 而社会这一本应是自组织的空间受到权力与市场的合力挤压而十分狭小、 力量薄弱甚至缺失。
在此情境下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必然十分稀缺和弱小, 国家、 市场、 社会的三维均衡态势无从形成。
这些社会结构性特点正是社会戾气产生的土壤与条件。”
( 四)
道德无政府状态及信任结构崩塌。
众所周知, 这个社会青年人的戾气较盛, 实质上, 戾气的强弱如年龄并无多大关系, 而是与整体性社会的价值冲突有关, 即整个社会有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的外延中, 道德观念与诚信观念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 中国传统道德都是一种缺少超验神性价值支撑的道德观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世俗文化”, 讲究“经验性”、“实用性” 和“功利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
篇七: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社会戾气化解: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防控的重要维度
王传波 严以森 闫 巍
2010 年 3 月郑民生南平杀人案之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引起了社会的广为关注。近两年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更是频繁见诸网络和报端:2013 年 6 月陈水总厦门 BRT 公交爆炸案、2013 年 7 月韩磊大兴摔童案、2013 年 7 月海伦敬老院纵火案、2014 年 7 月欧长生广州公交车爆炸案,等等。这些个人极端恶性案件的接连发生,使社会治安和道德底线遭到严峻挑战,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对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2013 年 7 月 29 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文章将之归因于“社会戾气”。当前形势下,如何化解社会戾气、有效防控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必须引起我们密切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社会戾气的概念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界定 (一)社会戾气的概念 戾气,是中医学的一个概念,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瘟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隋朝医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卷十中有云:“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现在人们将其含义延伸至社会心理学和犯罪社会学中,专指一种残忍、邪恶、偏向走极端的行为、心理及风气,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如话语暴力、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① 正常情况下,“戾气”存留与消散的程度可以视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指数。② 当前,“戾气”的烧灼已经蔓延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从行为主体看,社会戾气在政府部门、普通民众及富裕阶层中均有突出表现。其一,近年来的戾气蔓延似乎首先发生在行使权力的那些部门,特别是在城市管理、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等利益冲突中,屡屡出现政府部门无视法律、公权私用、暴力执法的情况,“公权暴力化”似乎成为了权力生态;其二,社会戾气更加普遍地弥漫于社会民众当中,近几年随机杀
王传波,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法律顾问处律师。严以森,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
闫巍,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助理检察官。
① 熊培云:《社会戾气的文化解读》,《中国图书评论》2011 年第 8 期。
② 鬼 今:《说戾气》,《经济观察报》2010 年 8 月 6 日第 3 版。
2人案、袭警事件、刺童事件、群体性事件以翻倍的速度增长,充分说明民众中累积的怨气之重、戾气之浓,似乎稍有刺激性因素即一触即发,本文着重探讨的即此层面的社会戾气;其三,国企高管、民企老板等富裕阶层也成为社会戾气横行的推波助澜者,权贵阶层自恃财大气粗、根基牢固,理直气壮地操纵资源分配、巧取豪夺、恃强凌弱、炫富欺贫,惯常于通过暴力手段取得和维护利益资源,如房地产业一些权钱交易性质的暴力拆迁行为。
(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界定 从近年来发生的个人极端恶性案件的形式来看,可谓各式各样:有直接报复杀人的,也有泄私愤爆炸纵火的;有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也有发生在街头的;有发生在单位的,也有发生在校园的……但是从这些案件的特征看,存在着明显的共性。一般把这类案件称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或“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也有媒体称之为“一个人的恐怖主义”。有学者认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指单个行为人为了达到发泄私愤、报复社会、制造影响等目的,以极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运用爆炸、砍杀、放火、枪杀、车撞等暴力手段,以社会或他人为侵害对象,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犯罪。①还有学者认为,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是指完全由一个人策划、筹备、实施的极端暴力事件,行为人的动机往往起源于泄愤,但针对的并不仅限于直接相关人,而是将报复目标泛化进行的无差别伤害。② 这些界定揭示了这类犯罪的一些共同特征,即由单个行为人实施的、犯罪手段极端残忍和后果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
笔者认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指一个人针对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使用残忍的武力手段实施的造成严重伤亡和重大社会影响的行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在犯罪人、被害人、行为方式、危害程度等方面,都不同于一般暴力犯罪和有组织的犯罪行为,其关键区别在于“个人性”和“极端性”。“个人性”区别于有组织地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如恐怖组织实施的恐怖活动犯罪、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暴力犯罪等;“极端性”区别于一般的暴力犯罪行为,如犯罪对象单一的故意杀人、抢劫、故意伤害等,“极端性”一方面表现为犯罪手段的残忍性和暴力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犯罪后果和影响的巨大性和严重性,还表现为犯罪人心理极端,即具有偏执、冲动、社会适应性差等特征。③ 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作为严重暴力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严重影响社会安全感和社会稳定。从整体来看,在当前社会矛盾突显、社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仍将呈现集中发生的趋势。
① 张继东:《浅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公安研究》2010 年第 9 期。
② 赵健生、周树华:《社会学视域的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探析》,《公安研究》2011 年第 11 期。
③ 靳高风:《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2 年第 5 期。
3二、社会戾气形成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引发的同因性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犯罪心理都是内、外不良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产生也是由于犯罪人个体的主观原因及社会客观环境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比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二者发生的同因性,特别是在心理因素的诱发上。
(一)共同社会因素的影响 1. 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结构失衡。改革开放,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社会的分化和结构性的断裂,在城市与乡村、富裕与贫穷、上层与下层之间社会发生了断裂,即明显的两级分化,几乎分裂为两个不同的世界。① 逐渐弥散开来的社会戾气背后,隐藏着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以及社会结构的断裂和失衡。一方面,一小部份富人(包括政府官员、私营业主、事业单位职工、国企高管等)拥有绝大多数比例的国民财富,他们作为今日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过着令人艳羡的奢华生活;②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底层的人数也在迅速扩大,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社会政策体系不健全,当前居高不下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费用更成为大部分国人的沉重经济负担。当社会上层通过既有权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疯狂聚敛钱财、高调炫富,对底层民众的艰辛和动荡表现出毫不动心的漠然;而底层民众仍每日为最起码的生计而苦苦挣扎,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感觉被社会边缘化,“不患寡而患不均”,其中强悍的弱势者的怨气或戾气就会被激化,导致绝望情绪和性格扭曲,最终转而通过破坏和暴力行为作为泄愤的出口,或成为非理性获取资源的手段。③ 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个人极端暴力案件,就是这种戾气发泄的典型表现。从社会结构来看,纵观当前中国现实,很明显处于社会结构“失衡发展”的畸形状态。中国当下所处的可称之为后总体性社会的阶段,具体而言,政府的力量和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市场亦受到权力的支配和影响,而社会这一本应是自组织的空间受到权力与市场的合力挤压而十分狭小、力量薄弱甚至缺失。在此情境下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必然十分稀缺和弱小,国家、市场、社会的三维均衡态势无从形成。这些社会结构性特点正是社会戾气产生的土壤与条件。④ 2. 利益诉求表达和权利救济不畅。在各方利益冲突加剧、社会不公明显的情况下,各级政权尤其是基层政府经常用“稳定压倒一切”的口号来阻止和压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这样,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报刊杂志,无论是政府信访机关
① 孙立平:《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
② 唐 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当代中国研究》2002 年第 3 期。
③ 宗 鹤:《从源头上化解戾气更重要》,《上海法治报》,2009-01-14。
④ 郭于华:《社会戾气的产生与传导》,《南都周刊》2010 年第 31 期。
4还是民间社会组织,都难以成为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通常情况下,一旦“维稳”成为了各级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其他“有利于理顺社会中利益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往往被搁置,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因此错失出台时机,导致不均衡的利益格局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① 最终,“社会安全阀”的人为阻塞,使得群众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无法得到宣泄和消除,社会戾气及由此引发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高压维稳的升级与社会戾气的蔓延还极易形成恶性循环,即政府越维稳社会越不稳,社会怨气也会越积越深。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强化维稳工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利益格局越是倾斜,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② 3. 媒体报道方向偏移副作用明显。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具有很高的社会关注度,新闻媒体理应及时报道,“但如果报道欠妥,暴力犯罪新闻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当前部分媒体针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有失妥当的报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详述犯罪过程和细节,过度聚焦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血腥细节;二是报道立场模糊,一些犯罪人作自我辩解时,将犯罪原因笼统归结为社会或他人,有的媒体却不作选择,不加批判,甚至有意通过题材取舍,突出其“悲情”一面,将矛头指向所谓“体制”;三是过度解读应急安全防范措施,营造社会紧张恐慌情绪。例如,2013 年 7 月20 日首都机场爆炸案后,主流媒体大多发出谴责个人暴力犯罪的评论声音,但有的媒体却在不掌握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倾向于渲染犯罪嫌疑人的“悲情”,甚至详细描述炸药制作过程。目前国内媒体操作流程不尽规范,职业操守不一,犯罪现象报道容易过火、过界,可能导致犯罪方法扩散、犯罪欲望传染。一些不以否定和批判立场报道的暴力犯罪新闻,实质上在消解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对暴力犯罪的抑制。“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这种“跟从效应”可以刺激个别人的犯罪欲望,诱发极端暴力犯罪行为。2010 年福建南平发生一起在学校门口杀死 8 名小学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一些报道随后详尽描述了犯罪人的作案手法。媒体轰炸式报道之后,全国连续发生了 5 起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校园血案。这些案件中犯罪对象、犯罪工具、犯罪手段等,几乎与首发案件一样,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先发案件对后发案件存在示范影响。
(二)共同心理因素的诱发 社会戾气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与公众思维或社会心理的作用关系重大,换言之,社会心理是公众戾气转化为暴力行为
① 郭于华:《社会戾气的产生与传导》,《南都周刊》2010 年第 31 期。
② 郭于华:《化解社会戾气先要约束权力》,《南都周刊》2010 年第 32 期。
5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方面,社会戾气主要来源于三种社会心理,即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另一方面,社会戾气构成或者反映社会心理,特别是公众的暴力心理、暴力思维。① 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等社会心理的产生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挫折感是当前最普遍的一种负面社会心理。在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扩大的今天,愈来愈多的民众意识到在生存竞争中所处的劣势地位,他们对暴富阶层的敌意与对整个社会的仇视,有时只有一线之隔。当不少人报复不了强者的时候,便会把敌意仇恨发泄到所能报复的其他对象上去,如被抓的小偷和“专家学者”,甚至普通人乃至弱小的孩子;其次,社会不安全感的上升使人的行为更富攻击性。一般来说,拥有安全保障、处于安全境地的人比较倾向于宽容、平和,但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缺乏、公权暴力泛滥、治安环境混乱的现状,则难以为多数民众提供社会安全感和身份认同感,由此滋生的攻击行为屡见不鲜就实属必然;第三,无力感的蔓延易助长民众的绝望情绪和报复心理。在政治学上,如果一个社会让穷人看不到希望的话,那它就必须要面对穷人绝望式的报复;如果其他阶层在穷人受苦的时候不挺身而出的话,就必然要付出意外的代价。一股暴戾之气在我们时代大行其道,恐怕与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有关。在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等社会心理产生之后,它们最终会以暴力心理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暴力心理则构成了社会戾气的心理基础。暴力心理是一种潜存危险性的扭曲病态心理,它与正常社会中的积极心理和理性行为格格不入。通常情况下,怀有暴力心理的民众易遵循“以暴制暴、弱肉强食”的生存逻辑,他们认为人们若想在交换和竞争中获取利益或处于有利位置,只能仰仗暴力和暴力组织。
而从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来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通常具备若干相同特质,可归纳为“三低三少”:经济收入低、权力地位低、社会声望低,人际交往少、流动机会少、疏导渠道少。② 行为人往往因长期的挫败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而对社会产生厌恶情绪,加上这些人本身冲动、孤僻、多疑、报复心理严重、心胸狭隘等性格弱点,当欲求不能满足或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是客观地分析、解剖自己,而是归罪于他人或...
篇八: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思考( 排 5 页)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及化解路径 窦宝国
摘
要:
当前, 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笔者基于社会戾气的学理概念, 阐述了社会戾气的形成因素以及运作机制, 并据此提出了化解社会戾气的路径选择, 以期为杜绝暴力行为的蔓延、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社会戾气; 暴力心理; 暴力行为; 路径选择;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在生活提高、 政治进步、 国际地位上升方面, 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令人困惑的是, 一方面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另一方面民众怨气又有增无减。
近几年来, 种种突发的暴力性事件, 都让人们对此感同身受。正如某网友所言, “当前的社会藏着一股戾气, 而且失去节制和方向, 爆破筒随时揭盖, 甚至扔向无辜者。” 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个体生活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戾气” 及社会戾气概念综述
戾气, 又名疠气、 疫疠之气, 最早是一中医学概念, 它和正气相反, 和邪气相对应。
具体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隋朝医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卷十中有云:“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 则病气转相染易, 乃至灭门。” 今人对此概念进行了延伸, 将其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态学中, 指称一种残忍、 邪恶、 偏向走极端的行为、心理及风气, 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 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 如话语暴力、 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1]正常情况下,“戾气” 存留与消散的程度可以视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指数[2]。
当前,“戾气” 的烧灼已经蔓延到了 社会的各个角落, 用李银河的话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每个人都成了反讽大师”。
从行为主体看, 社会戾气在政府部门、 普通民众及富裕阶层中均有突出表现。
其一, 近年的戾气蔓延似乎首先发生在行使权力的那些部门, 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等
利益冲突中, 屡屡出现政府部门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情况, “公权暴力化” 似乎成为了权力生态; 其二, 社会戾气更加普遍的弥漫于社会民众当中, 近几年随机杀人案、袭警事件、 刺童事件、 群体性事件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充分说明民众中累积的怨气之重、 戾气之浓, 似乎稍有刺激性因素即一触即发, 本文着重探讨的即此层面的社会戾气; 其三, 国企高管、 民企老板等富裕阶层也成为社会戾气横行的推波助澜者, 权贵阶层自恃财大气粗、根基牢固, 理直气壮地操纵资源分配、 巧取豪夺、 恃强凌弱、 炫富欺贫, 惯常于通过暴力手段取得和维护利益资源, 如房地产业一些权钱交易性质的暴力拆迁行为。
从空间系统看, 社会戾气不仅广布于现实社会环境中, 而且亦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现实空间中“戾气” 的出现与发展, 笔者在此不作赘述。
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映射出了“杀气重”、“戾气重” 的时代特征。
随着“自媒体时代” 的到来, 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机会, 网络的匿名性与便利性更使民众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成为了可能。但是言论表达相对自 由的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促进并见证了普通民众公共精神的成长; 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网民发泄怒气、 怨气的最佳出口。
在互联网上, 许多人成为“网络暴民”, 或断章取义, 或借题发挥, 或谩骂讽刺, 或言辞激进, 或地域攻击, 或跟风起哄,他们的发声汇聚成了 一股股的话语暴力洪流, 最终让网络变得泥沙俱下、 乌烟瘴气。
故此,对于“现实社会” 与“虚拟社会” 中弥漫的“戾气”, 我们务必要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的对待, 忽视或轻视了任何一方面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或影响社会和谐, 或危及政权稳定。
二、 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 社会戾气的喷发及横行, 与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画面极不协调。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 或者害民, 或者袭警, 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 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导致社会戾气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诱发暴力动机和暴力行为的机制是如何作用的?
( 一)
政府的维稳思维与公权泛滥化。
首先, 在各方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不公明显的情况下, 各级政权尤其是基层政府经常用“稳定压倒一切” 的口号来阻止和压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
这样, 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报刊杂志, 无论是政府信访机关还是民间社会组织, 都难以成为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
通常情况下, 一旦“维稳” 成为了各级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 其他“有利于理顺社会中利益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往往被搁置, 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因此错失出台时机, 导致不均衡的利益格局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3]最终, “社会安全阀” (social safety valve)
的人为阻塞, 使得群众平时蓄积的敌对、 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无法得到宣泄和消除, 社会戾气及由此引发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的就会
产生。
“高压维稳”的升级与社会戾气的蔓延还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即政府越维稳社会越不稳,社会怨气也会越积越深。
郭于华教授指出, “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 强化维稳工作, 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 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 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 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 利益格局越是倾斜, 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 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4] 其次, 具体到当今社会戾气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最不容忽视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权力的不受约束与社会公正的长久缺失。
政府权力日益膨胀, 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必然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政府不守规矩, 二是腐败现象猖獗。
当前政府破坏规则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 “当房屋拆迁的时候, 被拆迁的民众拿出了宪法, 拆迁人员却可以随意藐视宪法, 任意践踏民众的基本权利, 甚至强拆、 无视自焚、 活埋、 动枪。”[5]各级政府对规则的破坏,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激起了民众的维权抗争——多起社会泄愤事件和个体的泄愤性暴力的发生就是实证; 另一方面, 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 民怨沸腾, 民众也同样不再遵守规则, 而是通过暴力等手段来发泄怨气或获取资源。
贪污腐败、 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也是引发社会戾气的根源之一。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一些政府官员化公为私, 钱权交易, 以权力和金钱破坏维系社会和谐运转的规则, 侵害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 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或从中牟利, 或逍遥法外。
同时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和公正要求, 不是合法、 正当地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而是不作为甚至乱作为, 引起了大众的怨恨。
正如熊培云所说, “贪官倚权自 重, 民权意识觉醒, 以致官民对立愈烈, 社会戾气愈增, 二者呈水涨船高之势。”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暴戾。
而要化解这种戾气, 只能从政府首先不要暴戾开始。
( 二)
法制不健全与公权暴力化。
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 源于社会戾气和民众怨气发泄而发生的社会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暴力事件时常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政府与民众两方皆需承担相应责任。
一方面, 执法部门在“执法必严、 依法管理” 等方面经常出现问题, 同时存在着大量司法部门偏袒行政部门的情况。
近年来, 我国在涉及农村土地征用、 城镇房屋拆迁、 非法集资、 医疗养老、 环境污染、 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等领域, 出现了新的利益冲突,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 上述利益冲突的化解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并不缺乏法律依据,但是某些政府机关却并未依法履行相应的的职责和义务, 一系列的事情也说明地方政府有时不能主持正义, 比如“一些官员还抓上访求诉正义的人, 关他们、 打他们, 还打压帮助百姓
维权的律师”[6]。
在公民或者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行为损害需要“民告官” 时, 多数情况下, “法院明显偏袒政府, 司法的公正缺乏保障。
法院和检察部门还有权不受理百姓的诉讼或检举。”[6]上述局面的恶化导致事态越来越滑向无序, 终于造成现在民怨泛滥、 戾气横行、 治理困难的局面。
社会戾气的喷发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公民法治观念的缺失, 错误的崇尚暴力诉求、 迷信原始丛林法则。
在现实中, 一些人本身就缺少法律观念, 在司法遭遇不公、 正当的诉求途径被堵塞的情形下, 他们常常无视基本的法律条文, 在面对执法者执行法律规定时则更加肆意妄为, 错误地把报复社会杀人当成惟一的矛盾解决之道。
上文我们讨论过,“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在中国, 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权力不仅导致贪污腐败, 更导致暴力泛滥, “公权暴力化” 是特别需要政府警惕的畸形执政手段和思维。
近年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领域, 出现了 大量的城管打人、 暴力拆迁、 出动军警等现象, 其一说明了政府在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人为阻碍, 其次也暴露了一些政府机关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社会生态。“公权暴力化” 的泛滥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同时又要面临暴力后果带来的巨大风险, 即民众的抗争行为, 或者自焚自残, 或者暴力抗法, 或者煽动群体性事件, 最终带来的便是对社会秩序自稳定机制的破坏。
我国《宪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拥有的公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源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
但是一旦公权暴力一再罔顾法律这一社会公器, 一再突破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成为社会运作的主要机制, 打着维护“集体利益”的口号侵犯群众利益, 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最终会诱发民众的极大怨气, 导致他们反政府、 反社会的暴力行为, 即“弱者凌弱、 以暴制暴”。
正如熊培云所言,“社会溃败、 社会暴戾化似乎变成了 对吏治腐败、 公权暴力化的一种回应与反制。”
( 三)
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结构失衡。
逐渐弥散开来的社会戾气背后, 隐藏着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改革开放,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呈现两极分化断裂的趋势。
一方面, 一小部份富人(包括政府官员、 私营业主、 事业单位职工、 国企高管等)
拥有绝大多数比例的国民财富, 他们作为今日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 过着令人艳羡的奢华生活, 其中不少人现在满足于自 己的房子、汽车, 或以高档商品消费者、 泡吧者、 追星族自豪, 甚至有人热衷于成为“高品味” 的“鉴赏家” 或“绅士”[7]; 另一方面, 我国社会底层的人数也在迅速扩大, 除了被限制在农村而又失去土地或异化于土地的农民, 以及城市里受到歧视政策和社会偏见的农民工, 还有大量
失业工人既得不到社会保障也无此劳动“在就业”。
除此之外,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社会政策体系不健全, 当前居高不下的住房、 医疗、 教育、 养老等费用更是成为绝大部分国人的沉重经济负担。
普通民众对现阶段富人财富合法性的质疑, 不同阶层经济上的急剧两极分化, 以及“先富起来” 那部分人的炫耀性消费和“为富不仁”, 无时无刻不在触动国人的敏感神经。
当社会上层通过既有权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疯狂聚敛钱财、 高调炫富, 对底层民众的艰辛和动荡表现出毫不动心的漠然; 而底层民众仍每日为最起码的生计而苦苦挣扎, 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 感觉被社会边缘化,“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中强悍的弱势者的怨气或戾气就会被激化, “导致绝望情绪和性格扭曲”[8], 最终转而通过破坏和暴力行为作为泄愤的出口, 或成为非理性获取资源的手段。[9]一系列袭警案件、 灭门惨案、 刺童案件、 罢运事件, 就是这种戾气发泄的典型表现。
社会戾气是社会不公的“反应性” 的产物, 并非主动生成。
社会戾气的产生部分源于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从理论上来说, 良性社会应是政府、 市场与社会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的社会, 任何一方的膨胀必然会挤压其他方的生存空间, 导致社会结构的失序或失衡。而纵观当前中国现实, 很明显处于社会结构“失衡发展” 的畸形状态。
郭于华教授指出,“中国当下所处的可称之为后总体性社会的阶段, 具体而言, 政府的力量和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市场亦受到权力的支配和影响, 而社会这一本应是自组织的空间受到权力与市场的合力挤压而十分狭小、 力量薄弱甚至缺失。
在此情境下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必然十分稀缺和弱小, 国家、 市场、 社会的三维均衡态势无从形成。
这些社会结构性特点正是社会戾气产生的土壤与条件。”
( 四)
道德无政府状态及信任结构崩塌。
众所周知, 这个社会青年人的戾气较盛, 实质上, 戾气的强弱如年龄并无多大关系, 而是与整体性社会的价值冲突有关, 即整个社会有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的外延中, 道德观念与诚信观念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 中国传统道德都是一种缺少超验神性价值支撑的道德观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世俗文化”, 讲究“经验性”、“实用性” 和“功利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
篇九: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思考( 排 5 页)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及化解路径 窦宝国
摘
要:
当前, 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笔者基于社会戾气的学理概念, 阐述了社会戾气的形成因素以及运作机制, 并据此提出了化解社会戾气的路径选择, 以期为杜绝暴力行为的蔓延、 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社会戾气; 暴力心理; 暴力行为; 路径选择; 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飞速发展, 在生活提高、 政治进步、 国际地位上升方面, 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可令人困惑的是, 一方面民众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另一方面民众怨气又有增无减。
近几年来, 种种突发的暴力性事件, 都让人们对此感同身受。正如某网友所言, “当前的社会藏着一股戾气, 而且失去节制和方向, 爆破筒随时揭盖, 甚至扔向无辜者。” 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高风险、 不安定、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甚至充满暴戾之气的社会之中, 对和谐社会建设和个体生活均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戾气” 及社会戾气概念综述
戾气, 又名疠气、 疫疠之气, 最早是一中医学概念, 它和正气相反, 和邪气相对应。
具体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隋朝医学专著《诸病源候论》 卷十中有云:“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 则病气转相染易, 乃至灭门。” 今人对此概念进行了延伸, 将其用于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态学中, 指称一种残忍、 邪恶、 偏向走极端的行为、心理及风气, 这种“遇事即爱使狠斗勇、 取径极端的心理或风气, 会以多种暴力形式体现出来, 如话语暴力、 行动暴力以及其他各种隐性的暴力与强迫。”[1]正常情况下,“戾气” 存留与消散的程度可以视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指数[2]。
当前,“戾气” 的烧灼已经蔓延到了 社会的各个角落, 用李银河的话说,“几乎所有的人都变得玩世不恭起来, 每个人都成了反讽大师”。
从行为主体看, 社会戾气在政府部门、 普通民众及富裕阶层中均有突出表现。
其一, 近年的戾气蔓延似乎首先发生在行使权力的那些部门, 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等
利益冲突中, 屡屡出现政府部门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情况, “公权暴力化” 似乎成为了权力生态; 其二, 社会戾气更加普遍的弥漫于社会民众当中, 近几年随机杀人案、袭警事件、 刺童事件、 群体性事件以翻倍的速度增长, 充分说明民众中累积的怨气之重、 戾气之浓, 似乎稍有刺激性因素即一触即发, 本文着重探讨的即此层面的社会戾气; 其三, 国企高管、 民企老板等富裕阶层也成为社会戾气横行的推波助澜者, 权贵阶层自恃财大气粗、根基牢固, 理直气壮地操纵资源分配、 巧取豪夺、 恃强凌弱、 炫富欺贫, 惯常于通过暴力手段取得和维护利益资源, 如房地产业一些权钱交易性质的暴力拆迁行为。
从空间系统看, 社会戾气不仅广布于现实社会环境中, 而且亦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形成燎原之势。
对于现实空间中“戾气” 的出现与发展, 笔者在此不作赘述。
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映射出了“杀气重”、“戾气重” 的时代特征。
随着“自媒体时代” 的到来, 每个人都有了发言的机会, 网络的匿名性与便利性更使民众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成为了可能。但是言论表达相对自 由的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促进并见证了普通民众公共精神的成长; 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了网民发泄怒气、 怨气的最佳出口。
在互联网上, 许多人成为“网络暴民”, 或断章取义, 或借题发挥, 或谩骂讽刺, 或言辞激进, 或地域攻击, 或跟风起哄,他们的发声汇聚成了 一股股的话语暴力洪流, 最终让网络变得泥沙俱下、 乌烟瘴气。
故此,对于“现实社会” 与“虚拟社会” 中弥漫的“戾气”, 我们务必要一视同仁、 不偏不倚的对待, 忽视或轻视了任何一方面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或影响社会和谐, 或危及政权稳定。
二、 社会戾气的形成机制 社会戾气的喷发及横行, 与当前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画面极不协调。
药家鑫案、“李刚门”、 杨佳案、 郑民生杀童案、 石首事件、 乌坎村事件等等, 或者害民, 或者袭警, 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 其对社会危害之大, 至今民众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导致社会戾气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诱发暴力动机和暴力行为的机制是如何作用的?
( 一)
政府的维稳思维与公权泛滥化。
首先, 在各方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不公明显的情况下, 各级政权尤其是基层政府经常用“稳定压倒一切” 的口号来阻止和压制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诉求。
这样, 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报刊杂志, 无论是政府信访机关还是民间社会组织, 都难以成为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渠道。
通常情况下, 一旦“维稳” 成为了各级政府压倒一切的任务, 其他“有利于理顺社会中利益关系的政策和措施往往被搁置, 一些必要的改革措施因此错失出台时机, 导致不均衡的利益格局迟迟得不到有效调整。”[3]最终, “社会安全阀” (social safety valve)
的人为阻塞, 使得群众平时蓄积的敌对、 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无法得到宣泄和消除, 社会戾气及由此引发的暴力行为不可避免的就会
产生。
“高压维稳”的升级与社会戾气的蔓延还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即政府越维稳社会越不稳,社会怨气也会越积越深。
郭于华教授指出, “越是要强调社会稳定、 强化维稳工作, 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就越是不能容忍民众的利益表达; 民众越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 社会中的利益格局就越是倾斜, 尤其是底层群体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 利益格局越是倾斜, 利益矛盾和冲突也就越尖锐, 不满情绪也就越强烈。”[4] 其次, 具体到当今社会戾气的形成与发展, 一个最不容忽视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权力的不受约束与社会公正的长久缺失。
政府权力日益膨胀, 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必然产生两种结果:
一是政府不守规矩, 二是腐败现象猖獗。
当前政府破坏规则的情况比比皆是,例如, “当房屋拆迁的时候, 被拆迁的民众拿出了宪法, 拆迁人员却可以随意藐视宪法, 任意践踏民众的基本权利, 甚至强拆、 无视自焚、 活埋、 动枪。”[5]各级政府对规则的破坏,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激起了民众的维权抗争——多起社会泄愤事件和个体的泄愤性暴力的发生就是实证; 另一方面, 导致政府公信力丧失、 民怨沸腾, 民众也同样不再遵守规则, 而是通过暴力等手段来发泄怨气或获取资源。
贪污腐败、 权力不作为或乱作为也是引发社会戾气的根源之一。
在当下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一些政府官员化公为私, 钱权交易, 以权力和金钱破坏维系社会和谐运转的规则, 侵害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 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或从中牟利, 或逍遥法外。
同时面对群众利益诉求和公正要求, 不是合法、 正当地行使权力、 履行职责, 而是不作为甚至乱作为, 引起了大众的怨恨。
正如熊培云所说, “贪官倚权自 重, 民权意识觉醒, 以致官民对立愈烈, 社会戾气愈增, 二者呈水涨船高之势。”
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暴戾。
而要化解这种戾气, 只能从政府首先不要暴戾开始。
( 二)
法制不健全与公权暴力化。
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 源于社会戾气和民众怨气发泄而发生的社会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社会暴力事件时常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政府与民众两方皆需承担相应责任。
一方面, 执法部门在“执法必严、 依法管理” 等方面经常出现问题, 同时存在着大量司法部门偏袒行政部门的情况。
近年来, 我国在涉及农村土地征用、 城镇房屋拆迁、 非法集资、 医疗养老、 环境污染、 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等领域, 出现了新的利益冲突,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毋庸置疑, 上述利益冲突的化解和社会矛盾的解决并不缺乏法律依据,但是某些政府机关却并未依法履行相应的的职责和义务, 一系列的事情也说明地方政府有时不能主持正义, 比如“一些官员还抓上访求诉正义的人, 关他们、 打他们, 还打压帮助百姓
维权的律师”[6]。
在公民或者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政府行为损害需要“民告官” 时, 多数情况下, “法院明显偏袒政府, 司法的公正缺乏保障。
法院和检察部门还有权不受理百姓的诉讼或检举。”[6]上述局面的恶化导致事态越来越滑向无序, 终于造成现在民怨泛滥、 戾气横行、 治理困难的局面。
社会戾气的喷发另一方面在于部分公民法治观念的缺失, 错误的崇尚暴力诉求、 迷信原始丛林法则。
在现实中, 一些人本身就缺少法律观念, 在司法遭遇不公、 正当的诉求途径被堵塞的情形下, 他们常常无视基本的法律条文, 在面对执法者执行法律规定时则更加肆意妄为, 错误地把报复社会杀人当成惟一的矛盾解决之道。
上文我们讨论过,“权力不受约束必然成为暴力”。
在中国, 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权力不仅导致贪污腐败, 更导致暴力泛滥, “公权暴力化” 是特别需要政府警惕的畸形执政手段和思维。
近年在城市管理、 房屋拆迁、 环境保护等领域, 出现了 大量的城管打人、 暴力拆迁、 出动军警等现象, 其一说明了政府在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人为阻碍, 其次也暴露了一些政府机关无视法律、 公权私用、 暴力执法的社会生态。“公权暴力化” 的泛滥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同时又要面临暴力后果带来的巨大风险, 即民众的抗争行为, 或者自焚自残, 或者暴力抗法, 或者煽动群体性事件, 最终带来的便是对社会秩序自稳定机制的破坏。
我国《宪法》 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拥有的公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源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
但是一旦公权暴力一再罔顾法律这一社会公器, 一再突破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成为社会运作的主要机制, 打着维护“集体利益”的口号侵犯群众利益, 不仅伤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更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最终会诱发民众的极大怨气, 导致他们反政府、 反社会的暴力行为, 即“弱者凌弱、 以暴制暴”。
正如熊培云所言,“社会溃败、 社会暴戾化似乎变成了 对吏治腐败、 公权暴力化的一种回应与反制。”
( 三)
贫富差距拉大及社会结构失衡。
逐渐弥散开来的社会戾气背后, 隐藏着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以及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改革开放, 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我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呈现两极分化断裂的趋势。
一方面, 一小部份富人(包括政府官员、 私营业主、 事业单位职工、 国企高管等)
拥有绝大多数比例的国民财富, 他们作为今日中国消费市场上的主力, 过着令人艳羡的奢华生活, 其中不少人现在满足于自 己的房子、汽车, 或以高档商品消费者、 泡吧者、 追星族自豪, 甚至有人热衷于成为“高品味” 的“鉴赏家” 或“绅士”[7]; 另一方面, 我国社会底层的人数也在迅速扩大, 除了被限制在农村而又失去土地或异化于土地的农民, 以及城市里受到歧视政策和社会偏见的农民工, 还有大量
失业工人既得不到社会保障也无此劳动“在就业”。
除此之外,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社会政策体系不健全, 当前居高不下的住房、 医疗、 教育、 养老等费用更是成为绝大部分国人的沉重经济负担。
普通民众对现阶段富人财富合法性的质疑, 不同阶层经济上的急剧两极分化, 以及“先富起来” 那部分人的炫耀性消费和“为富不仁”, 无时无刻不在触动国人的敏感神经。
当社会上层通过既有权力资本或社会资本疯狂聚敛钱财、 高调炫富, 对底层民众的艰辛和动荡表现出毫不动心的漠然; 而底层民众仍每日为最起码的生计而苦苦挣扎, 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 感觉被社会边缘化,“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中强悍的弱势者的怨气或戾气就会被激化, “导致绝望情绪和性格扭曲”[8], 最终转而通过破坏和暴力行为作为泄愤的出口, 或成为非理性获取资源的手段。[9]一系列袭警案件、 灭门惨案、 刺童案件、 罢运事件, 就是这种戾气发泄的典型表现。
社会戾气是社会不公的“反应性” 的产物, 并非主动生成。
社会戾气的产生部分源于社会结构的“失衡发展”。
从理论上来说, 良性社会应是政府、 市场与社会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协调的社会, 任何一方的膨胀必然会挤压其他方的生存空间, 导致社会结构的失序或失衡。而纵观当前中国现实, 很明显处于社会结构“失衡发展” 的畸形状态。
郭于华教授指出,“中国当下所处的可称之为后总体性社会的阶段, 具体而言, 政府的力量和控制能力空前强大,市场亦受到权力的支配和影响, 而社会这一本应是自组织的空间受到权力与市场的合力挤压而十分狭小、 力量薄弱甚至缺失。
在此情境下正常的社会生活与社会组织必然十分稀缺和弱小, 国家、 市场、 社会的三维均衡态势无从形成。
这些社会结构性特点正是社会戾气产生的土壤与条件。”
( 四)
道德无政府状态及信任结构崩塌。
众所周知, 这个社会青年人的戾气较盛, 实质上, 戾气的强弱如年龄并无多大关系, 而是与整体性社会的价值冲突有关, 即整个社会有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价值观。
在价值观的外延中, 道德观念与诚信观念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至今, 中国传统道德都是一种缺少超验神性价值支撑的道德观念,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一种“世俗文化”, 讲究“经验性”、“实用性” 和“功利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
推荐访问: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 中国社会 根源 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