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5篇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No.30,2020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0期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30,2020 Chines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30期论“双高”产教融合的特点、问题及治理策略李亚昕1,2 ,曾秀臻 1(1.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2.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北京 100029)摘 要:产教融合是“双高”质量提升的关键,也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双高”产教融合就是要通过院校高起点、企业高层次、融合新高度,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双高”目前面临产教融合度低、合作模式单一、组织结构松散的问题。在国家明确产教融合以城市为实施载体前提下,综合运用国家、市场和制度多重治理逻辑分析得出,政府统筹的任务即不断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化平台与信息化平台,通过校企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吸引大企业参与,打通产业链和教育链,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示范和引领。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高”;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企业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20)0030-0091-06收稿日期:2020-08-06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深圳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ybzz19012,主持人:李亚昕);欧盟伊拉斯莫+高等教育项目“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新闻传播类专业发展”(项目编号:609897-EPP-1-2019-1-ES-EPPKA2-CBHE-JP,主持人:曾秀臻);欧盟伊拉斯莫+高等教育项目“以专业化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信息技术能力提升行动研究”(项目编号:610349-EPP-1-2019-1-EL-EPPKA2-CBHE-JP,主持人:李亚昕)作者简介:李亚昕(1982—),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通讯作者)曾秀臻(1989—),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是“双高”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双高”院校对接劳动力市场的最佳途径。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十项任务均与产教融合有直接或间接关联。
“双高”建设目标指出,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行模式,精准对接区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1] 那么,“双高”院校产教融合有哪些特点? “双高”同行业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存在哪些问题?对其治理到底该遵循何种逻辑?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将是推动我国“双高”计划高质量建设、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所在。一、 “双高”产教融合特点“双高”建设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的具体举措,目标是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引领和支撑我国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就此而言, “双高”产教融合的意义不— — — 91
仅在于促进院校和专业发展,还在于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典型示范,其产教融合应具有如下特点。(一)院校高起点“双高”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龙头,高起点是入选单位的共同点。从职教20条中提出的50 所左右高职学校和 150 个左右专业群到最终197个入选单位名单无不体现高水平。
“双高”名单中的197所拟建单位覆盖了29个省份,兼顾到“双高”计划与各个区域的高水平对接,依据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来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从专业群布局来看,列入计划的389个专业群覆盖了18个高职专业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农林牧渔大类布点最多,涵盖高端制造、数字交通、ICT领域及智慧农业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这充分体现出“双高”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目标,即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同时,教育部、财政部对“双高”全面实施项目绩效管理,有进有出,优胜劣汰,不仅对院校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也对覆盖全面的专业群建设提出了高要求。
“双高”建设就是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二)企业高层次“双高”院校的高起点客观要求对接高层次企业,才能在产教融合中达到1+1大于2的效果。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参与活力。高层次企业介入不仅有利于培养自身的人才生态,还可以提升品牌价值,在培训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比如在ICT领域,华为积极参与教育部1+X证书试点,并进入培训评价组织名单,于今年6月21日发布《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配套教材。除华为以外,百度网讯、阿里巴巴、腾讯云计算及来自工业互联网、智能轨道交通等多个高层次企业均有参与。上述名单充分说明当前产教融合的凸出特征,即企业高层次。事实上, “双高”的产教融合之路不仅是解决企业参与度的问题,更是突破合作企业层次的问题, “双高”的高起点客观上要求其开拓和把握同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合作的机遇。(三)融合新高度“双高”院校高起点和企业的高层次为产教融合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新一轮的产教融合从何处切入及参照何种标准就成为接踵而至的两个问题。2019年4月至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连续发布市场需求迫切的38个新职业,其中与数字经济直接相关的就有22个,涉及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工程技术人员。未来5年,新职业人才需求规模庞大,预计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近150万、物联网安装调试员近500万、人工智能人才近500万、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和运维员均达到125万……总体人才缺口近 3 000 万。与此同时,96%以上的职场人和90%以上的企业都希望学习和拓展新职业,以提升个体或企业发展空间。
[3] 上述新职业、新岗位正是“双高”产教融合的切入点。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发展趋势。2018年,美国、德国、英国数字经济占GDP比例均达到或超过60%。同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但占比仅为34.8%。
[4] 伴随“新基建”的落地,我国数字经济潜力将无限释放,也必将引领社会生产方式产生颠覆性变化,“双高”的产教融合就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如果说工业革命解放的是人类的手脚、推动的是全球协作大生产的发展,信息革命解放的是人类的眼睛和耳朵使信息的获取变得便捷、平等,那么今天的数字技术解放的则是人类的意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必将催生人类文明的指数级增长。数字技术的特点是组合式创新,每一步发展都会成为未来创新的“积木”。自其发生以来,不见边际,从未停止。正如《第二次机器革命》作者所言, “如果受阻,那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处理和加工所有快速增长的新思想。”[5] 所以,与人工智能等通用技术相关联的新职业、新岗位,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创新能力培养将是“双高”产教融合所要参照的新目标和新高度。二、 “双高”产教融合问题分析当前“双高”建设院校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 — — 92
主要表现为产教融合度低、合作模式滞后及组织结构松散。(一)产教融合度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大踏步前行。伴随高等教育的扩张,高等职业院校数量迅速增长,从1998年432所到2019年1 423所;招生数从1998年43.05万人增长到2019年484万人,总在校生达1 281万人。
[6] 高等职业教育吸纳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近半数生源,切实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到来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双高”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肩负起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由大规模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迭代式发展,亟须“双高”在产教融合上积极探索,提升产教融合强度,快速、准确地从人才源头强化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以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升级攻坚战。然而,当前产教融合程度,无论从规模还是深度都远远低于预期。以ICT人才需求为例,2020年度,该领域需求缺口达1 246万,而且,近三年需求缺口增速接近20.8%。
[7] 另外,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报告显示,高职机械设计类、电力技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等10类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9个相关新职业的匹配率仅为33.3%。
[8] 这就造成一方面高技能岗位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另一方面大量学生因专业匹配度低,毕业即失业。种种数据充分说明产教融合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一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低,集中体现为集体行动困境,二是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双高”院校课程开发与师资培训较少。虽然,行业、企业并不排斥同高职院校合作,相关顶层设计如《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业已于2019年3月实施,但总体而言产教融合型企业覆盖面较小,企业主体地位未能完全体现。
[9] 加之,教育收益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大部分企业虽有参与意愿,但能否转化为具体的参与行动取决于其外部性收益的内化程度。比如,在面对诸如接受学生实习、院校师资培训等收益易于外化的项目时,“产”方的企业参与意愿极难转化为实际行动,表现为公共领域典型的集体行动困境。(二)产教合作模式单一“双高”的产教融合应区别于以往的校企合作,在模式上理应有所突破。传统的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自发层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第一,院校与企业单独建立联系,签订学生实习或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开展单向交流,主要是服务院校,企业受益相对较小。第二,企业参与的集团化办学模式。虽然该模式具备利益协调、资源整合和人才系统化培养的服务功能,但其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加之缺乏良好的制度环境,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成形。
[10] 第三,职业教育园区模式。该类模式可实现企业参与的规模化效应和集约化管理,将专业群和产业群汇聚对接,以贴近生产一线,通过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方式实现企业同院校的融合发展。但整体而言,现行园区管理存在主体界面和信息黏滞障碍,致使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效益不高。同时,产教融合并不等于空间上融合,资源的交叉并不能保证组织利益的一致和文化的认同。笔者以为,上述三种合作模式所折射出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政府没有为产教融合提供标准化的参与平台,未能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链、教育链与科研链闭环。二是未能完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产教融合中企业的动机是效用最大化,之所以是效用最大化是指除却经济利益,企业还追求非经济利益,如企业可以通过作用于消费群体的心理来获得对其产品与服务认可,从而实现相应的品牌溢价,但现存的政策并不能协助企业实现其在非经济方面的参与收益。三是产教融合缺乏权威的信息平台,没有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上述原因使得校企合作经常是“一锤子买卖”,没有上升到政府和区域战略规划发展的高度。当前,国家已然认识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 — — 93
业需求侧在结构与质量上存在的巨大错位,力求通过“双高”的全面示范,特别是产教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打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借鉴。(三)产教组织结构松散产教双方,一方代表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另一方代表的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院校,这就注定双方的合作不会一帆风顺。不仅如此,双方还可能会爆发激烈的冲突,使组织呈现出松散化状态。对“双高”产教融合影响较大的当属双方所处的市场环境,其有两个方面的变量,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二者均会对产教融合的组织黏性产生影响。第一,市场规模。将市场规模看作影响“双高”产教融合的因素,是因为其能够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利益和费用。如搜集企业信息、发布相关报告、建立企业参与平台、筛选有效信息等一系列成本,且此类成本不随交易量的增长而同比例增长。相反,规模经济条件下,产教融合的信息搜集、人才需求发布等制度设立的运行成本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意即规模经济主导下的成本递减。对此,美国经济学家戴维·菲尼(DavidFeeny)指出, “市场规模一扩大,固定成本即可通过很多交易而不是相对很少的几笔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就成为制度安排创新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
[11] 万事开头难,在产教融合开始阶段,政府一般会通过财政或税收等治理工具,实现对“产”方企业的成本补偿。只有当产教融合达到一定规模,政府在政策制定和立法议程中的成本才能降至最低。第二,市场竞争程度,具体表现为邻近企业的竞争。邻近企业是指处于同一领域,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资产专用性程度,有动机获取产教融合外部性收益的相关企业。例如, “产”方A企业的动机是获取人力资本,但由于人的自我拥有和劳动合同的双向约定,学员技能提升完成后很可能被邻近B企业挖走,致使“双高”同A企业间的合作不能深入,而呈现出一种松散型的组织状态。这种情况同公地悲剧有着类似的系统成因,其中心问题便是搭便车行为。如果所有的企业都选择搭便车,对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创新主导,教育的知识传授功能将变得越来越少,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将会变得越来越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进一步向底层渗透,进入通用技能大名单,并通过教育和培训普及, “双高”的...
篇二: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代技工院校构建产教深度融合体系的挑战与对策产教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技工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然趋势。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第一条,即要求“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2019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因此,深入分析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明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逐步创立更为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对技工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的现状 技工教育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技工院校的发展一直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以及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紧密相关。它不仅承载着中、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任务,也发挥着传承工匠精神的作用。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帮助师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也能让学生在跟岗和顶岗实习过程中熟悉企业管理和设备操作,为毕业后快速融入社会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校中厂”模式、“厂中校”模式、“引企入校”模式、“校企集团化”模式、“股份制”模式、“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等。此外,技工院校在开展具体的产教融合项目时,根据合作企业行业技术特点设计专属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聘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评培养质量、共搭管理平台,将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模式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过程。
結合国内外技工教育发展经验,技工院校还将在产教深度融合体系下,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进一步落实社会服务重要职能,密切融入区域社会,精准服务技工院校所在地区新产业、新职业,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做到“强人才支撑”;协同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企业打造智能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区域重点、支柱、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实施人才战略提供“智慧化订单式服务”。
二、产教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 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建设是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任务。技工院校多是公益性机构而企业则有明确的盈利指标,二者在融合过程中会存在多种意见分歧,只有在综合考虑技工院校育人特色及产业人才技能提升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才能确保产教融合的深入和持久。在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构建初期,校企对共同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的认可是关键。作为用人单位,企业首先需要从产业发展、行业特点、自身定位等要素出发,精准测算人才评聘与培养的成本、分析用人育人风险、评估产教融合育人投入与产出的平衡点,并提出具体的办学目标。技工院校围绕企业提出的办学目标,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开设与企业需求契合度高的新专业,转变固有育人模式,实现专业的动态调整与精细化管理。同时,技工院校还应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在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成果评价等方面引入企业考评机制,引导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管理。
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育人体系将主要围绕“务实、创新”的理念,在产教融合“双轮驱动”育人框架中,校方将日常工作重心聚焦在教学与创新工作的动态发展中;通过专业及课程体系建设,积极邀请产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成立校企导师团;优化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企业产品线特点及时调整实训实操课程;提高在校生动手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职业意识。企业将分解产品线的每道工艺环节,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与工序验收标准,筹建校外实训
基地或企业职工大学,配合校方完成专业课时数,以便在校生通过一体化课程和实操训练掌握各工序操作要领,最终确保毕业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三、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挑战 产教融合育人体系构建后,依然存在学校虚位、企业缺位、产教融合层次低等问题。技工院校常因强调产教融合工作的代表性和重要性而忽视行业发展规律。一方面,技工院校较少顾及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用人与技术发展需求,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认识不足,很难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另一方面,受产教融合工作团队组织结构松散、产出效能低,校企文化观念差异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出现“校热企冷”的情况。
新时代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挑战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各界对产教深度融合的体系机制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产教融合常被社会各界误认为是一个校企合作育人或是技术研发项目对接,局限于一所学校对接一家或多家企业、一个学科对接与之关联的行业这类融合形式,并未形成置于经济带与产业带框架中的产教融合形式,使得产教融合的实效性有限。
(二)实施落地存在多项困难 产教深度融合过程中人、财、物的归属落实不到位;产业发展方向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有待进一步明晰;技能型人才培养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导,操作实训体系整体偏弱;企业参与乏力,使得产学研协同契合度不高,最终导致产教融合实施内容与达成目标存在落差。
(三)技工院校创新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使得技工院校对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敏感,不知道如何把握产业的创新需求,更不知道如何把创新需求转化成推动技工院校在科技研发、学科体系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内容与动力。
(四)企业管理部门承受重重压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产教深度融合必然会增加企业人才培养成本,但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并不一定能给企业留住人才提供相应支撑。由于人才流动具有不确定性,使得合作企业人才流失风险加大。与此同时,产教融合促进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的功能尚不显著,也较难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最终导致企业深度融合的意愿不强、信心不足。
(五)合作育人考评机制不健全 受教学理念落后、管理水平不高、产教融合教师团队配合不畅等局限,产教融合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内涵、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技能、重考核轻诊断,轻视合作企业评价及学生互评环节,轻视对在校生专业核心能力及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反馈调查。
(六)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引擎乏力 首先,信息不对称致使产教深度融合渠道不畅;其次,企业人才需求与校方人才供给信息不匹配;再次,技工院校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另外,产教融合教师创新团队培育力度不大;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速度较慢。
四、产教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厘清校企“融”与“合”之间相互依存与促进的关系
技工院校应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下,积极联系地区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共同组建产教联盟,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形成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于一体的新模式,并在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中“融”通教育链、人才链新路径,“合”促产业链、创新链大发展,逐步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教融合典型模式,让教育创新的产出辐射到产业链中,为合作企业创造最大化利益,实现产业集群效益。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汇聚社会化办学力量,进一步提高技工院校品牌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二)完善学校顶层设计 产教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技工院校发展道路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在深度融合过程中,技工院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并压实各部门管理职责,确保顶层设计成果具有可行性。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应大力提倡多种运作模式并存和体制创新,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办职工大学,在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引导企业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纳入职工大学框架,进行整体建设、科学管理、因材施教、交叉育人、兼顾创效,这样既可减少学校教学设备采购压力,又可提高企业设备利用率,还可以促进在校生快速转变择业观念,建立“校企同训”模式,打通“入学”即“入职”及“招生”即“招工”的渠道。此外,顶层设计还需要明确“双师型”教师选聘、产教融合专业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教职工绩效考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财务报销、教室与实训基地共享、毕业生跟岗顶岗实习等制度,进一步确保产教深度融合顺利实施。
(三)提高创新教育质量 技工院校应瞄准新时代育人目标推进产教融合,用制度的“生产”方法对产教融合进行制度再设计,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技工院校教师职业发展与创新教育管理体系。
实习教学是技工院校的品牌,是提高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融合环节。为提高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创新水平,技工院校可以定期邀请政府或行业“双创”导师入校交流讲学,推荐教师外出进修,或者组织教师去企业进行轮岗服务等,引导教师学习领会“双创”精髓,深入了解企业运作模式及技术发展需求,用供给侧思维分析产教深度融合的痛点难点,全面深化共享的发展理念。鼓励有经验的教师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特别重视一体化教师培养,提高一体化教师待遇,引导专业课教师取得“双证”,增加教师年度企业轮岗服务时间,提高教师企业轮岗服务效果,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产教融合水平。
(四)消除企业顾虑 地方政府在引导产教深度融合工作中要明确各部门责任,并对企业应有的权益加以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支持企业发挥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在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
(五)完善创新能力评价机制 坚持市场导向和就业导向,对接高新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形成“双高”示范带动效应,使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形成层次、形成梯度,并将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督导评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政府引导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为技工院校师生开发一套能力评价与提升的平台;打通学校、企业师资人才互评互聘路径;鼓励师生与企业共同开发科研项目;在及时了解企业与市场的发展与需求的同时,密切联系企业,提高企业参与师生创新能力评价的权重;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六)发挥高端带动作用
聚焦“双高”,优化资源,以项目合作制为基础逐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政府鼓励产教融合教师团队依托校企现有平台申报各类科技项目,联合攻关重大技术難点课题。在深化合作过程中打造责任共担、利益共享、联系密切的产教融合创新团队,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团队,最终推动全产业链增值增效。
五、小结 高技能人才不会凭空出现,大国工匠也不是天生成材,他们需要经过技工教育的专业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组合拳持续打磨。产教深度融合不仅需要校企双方共同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规划、共议课程开发、共组师资队伍、共创培养模式、共建实习基地、共搭管理平台、共评培养质量,还需要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以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为导向,深化技工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实践,培养师生动手能力,使技工院校师资结构与创新水平始终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合拍,以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凌芳,许红平.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 [2]陈志军,李时辉.高职“学赛一体、研创融教”的双元协同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 [3]程春红,方德明.“跟单”人才培养策略及其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1).
篇三: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37 卷第 2 期2021 年 5 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Vol.37 No.2May. 2021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囿与对策陈樟楠(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受高职教育办学传统和制度执行路径依赖逻辑的约束,产教融合的发展遭遇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企业主体作用缺失、校企沟通对接机制不完善、教师队伍服务企业专业能力不强以及政府和行业引导不足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方式开展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创新合作模式与机制体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畅通校企沟通合作平台渠道,促进产教融合生态圈的生成;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提升校企互惠能力。同时,还要强化政府和行业引导,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扶持,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对策中图文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31X(2021)02-0044-04收稿日期:2021-03-25作者简介:陈樟楠(1972-),男,广东汕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高职教育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为行业、企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提升校企融合的深度和广度,激发不同主体的参与热情,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代表的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文件,文件明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举措、职责、制度支持等内容,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作战挂图”。有学者指出:“产教融合是指通过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实践过程进行对接,将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劳动生产、综合素质提升等融于一体的活动过程[2]”。就本质而言,产教融合是学校人才培养、科研与企业事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社会实践行为,是双方把彼此分离的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及企业事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同时加以考虑,并综合统筹形成某种具有新的结构功能整体。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看,它属于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创生出新东西的环节。产教融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它在我国存在不同的演化形态,最早表现为工学结合,又历经单向的自发校企交往,最后以理想追求的形态呈现,即表现出双向自觉互动,形成相对稳定的交融性关系,以实现从校企要素结构的整合到产学功能的新拓展。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产教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但产教融合现实情况离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制度建设、合作形式和内容、合作成效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改进。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的困囿(一)校企协同育人方式缺乏创新,产教融合程度不深产教融合作为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模式,具有完整的理念、逻辑假设和操作方法,理应按照事前设计的系统操作流程依序展开。但在现实中却因理解不到位、系统设计不全面、执行能力有限等因素,校企合作的深度有待提升,常见的不足有:很多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工作多流于形式,缺少深度,大多数学校还处于仅组织学生开展顶岗实习、企业来校招聘等“工学结合”模式。即使有不少学校在行业与企业的联合下共同建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是其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指导作用,企业代表在受邀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时,由于缺乏对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的了解,也难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主要就是因为当前我国“产教融合”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关联组织各方对于这一概念的认知还不能完全统一,产教融合的不同参与主体认知观念存在分歧导致相关的配套措施流于形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改革之路产生了严重影响。(二)校企合作参与主体价值取向不一致,企业[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
45 第 2 期 陈樟楠: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困囿与对策主体作用难以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主要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很多职业院校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学生的就业率,而对于学生就业方向是否与专业对口并不强求,较为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而企业是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收益,其对于人才的专业针对性要求更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为自身发展需求培养高度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最大化地实现企业效益。从本质上来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最终还是要为企业创收,企业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最终受益者。但是,从目前产教融合的真实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缺少对校企合作深刻意义的认识,发展目光主要着眼于眼前,缺乏人才储备的长期战略思维,只在招聘季关注自己的招聘计划能否吸引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度缺失、积极性不高。(三)校企沟通衔接机制存在阻塞,产教融合效果不理想有效沟通是实现良好合作的基础,完善的沟通机制和畅顺的沟通渠道是有效沟通的保障。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存在“沟通墙”,校企之间存在沟通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和沟通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导致产业融合培养模式中双主体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对人才的培养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专门职能部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但是在企业中却很难见到专门对接校企合作工作的岗位设立,导致学校在与企业进行对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常会发生对接人员更换、找不到相关负责人员等情况,久而久之,双方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沟通越来越少,企业长时间处于被动地位,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也越来越低,导致校企协同育人的效果不理想、产教融合的目标不能达成[3]。(四)教师队伍技术技能有待提升,难以满足企业要求教师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发挥着关键作用,高质量教师队伍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对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师范院校或其他高校毕业后便直接参加了教育工作,他们虽然掌握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或具备教师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自身的专业实践经验欠缺,对企业的岗位、技术和产品了解不深,对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专业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对企业缺乏深度了解,导致无法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如产品研发、项目实践)等,加重了在和企业专家进行沟通与合作过程中的困难;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只能根据教材内容展开知识能力的培养,无法真正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五)政府和行业引导力度不足,支持作用不明显从当前我国产教融合的实施情况来看,政府和行业第三方机构的引导作用还不明显,甚至在产教融合的推动进程中处于缺失状态。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产教融合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建设以及规章约束,主导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地区特色产教融合模式的构建;此外,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数工作内容都只停留于学校与企业之间,而行业的介入较少,导致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中介桥梁,行业机构难以发挥监督作用,使得教育界与产业界缺少支持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上述问题已成为产教融合发展的“绊脚石”。二、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对策(一)丰富校企协同育人形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很大程度依赖于平台建设和育人模式。平台建设方面,围绕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产业学院或特色学院、培训基地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育人模式方面,围绕学历教育可以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高职扩招等形式的协同培养,围绕职业培训可以面向企业在职员工提供管理、技术技能、营销服务等不同岗位的形式多样的培训,以满足企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鉴于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会从制度的初始条件出发,沿着既定的路径来理解和执行新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政策,并可能导致顺着初始的道路下滑,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初始状态[4]。因此,高职院校应多措并举,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加深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联合企业共同建设具备全面性、专业性、综合性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升级。首先,学校和企业应该在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下共同搭建实习实训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按需申请实训基地的使用,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创造更大价值。其次,在构建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项目的引入,立足于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立专业的实训项目,让学生在实战项目中提升职场所需的职业素养。同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全面覆盖性,并集合学校、企业、政府和行业的资金能力,优化基地实训设施,除了配置足够的实训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得到足够的训练外,还要紧跟行业的发展进行设备更新,确保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不与社会脱轨。此外,合作企业应该接收
46 第 37 卷 广 东 农 工 商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大部分学生展开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场的亲身体验中增长专业经验,提升职业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真实了解到行业的发展以及工作环境,对学生职业情感、职业规划能力等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二)创新合作模式与机制体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校企开展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创新形式的合作,高职院校要发挥自身办学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新时代国家作出有关产教融合制度安排的赋能优势,重构产教融合的格局。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全方位、多举措构建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一是认真学习领会政策,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学校的制度,形成学校顶层设计,为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学习国内外产教融合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做法,有效整合区域内政行企各类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为合作各方创造价值,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合作;三是加强宣传动员,把学校战略设计传达到每位师生,让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的价值,领会学校战略的意图和具体的执行举措,使得每一位教师成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参与者、见证者、推动者和支持者,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地执行。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各行业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应用,企业也要及时将新技术、新理念的实施反馈到学校中,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岗位需求的锲合度[5],精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专业对口、高质量就业。通过校企深度挖掘共同价值,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和学生技术技能培养难点,激发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 (三)畅通校企沟通合作平台渠道,促进产教融合生态圈的生成校企合作沟通平台渠道多种多样,比较典型的包括理事会、职教集团、专业委员会、项目组等。尽管沟通平台多样,首先要明确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定位、需求、分工和职责,确定沟通的目的和出发点,基于相关方的利益去考虑如何建立沟通平台;其次要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人,由双方根据工作需要委派相关人员任职,在校企沟通合作平台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比如理事会的理事、专业委员会的委员等;再次是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包括沟通的途径、渠道、频次、记录及输出成果等,使校企双方能够按照认可的沟通机制去开展沟通与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均应遵循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创价值的原则开展沟通,凡事从对方角度考虑,以确保在表达诉求时能够考虑得更充分、更全面,遇到问题要充分沟通,避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形成误解。在建设产教融合生态圈时,不仅要学校正视与企业的合作,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还需要企业将校企合作重视起来,通过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打破“沟通墙”,并在合作过程中遵循求同存异、达成共赢的认识,双方以最大诚意、最优资源投入到合作项目中,共同制定和优化合作方案,共同实施合作计划,通过教育培训项目为企业培育优秀的后备人才,真正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的生态圈。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和运作构成的“产教融合生态圈”,有利于促进地区教育、经济的协同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四)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提升校企合作互惠能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职教育急需培养符合职教类型特色的教师,和普通教育应有所区别。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比较缺乏既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资源。此外,职业院校对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与提升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和培养平台,促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双向培养,为产教融合提供专业队伍保障。要加强对专业课程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借助产教融合的背景优势,加速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可以让教师深入到与学校深度合作的企业中进行社会实践,让教师在企业管理、营销、技术或服务岗位上结合自身专业开展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能力。经过在企业的社会实践,教师回归到课堂教学,其教学水平能够得到极大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往往更能接近学生与企业的距离,形成更有效的指导。此外,学校还可以引进合作企业中优秀的工作人员担任代岗兼职实训教师,让其参与到各项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当中,这样做不仅能够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实践经验指导,还能培养其教学能力,增强其带教能力,在未来学生实习的带教过程中,有效提升指导效果,对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培养企业潜在员工有重要价值。(五)...
篇四: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28 卷第 1 期2020 年 2 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Journalof
Huhmbeir
UniversityNo.
1
Vol.
28Published
in
February.
2020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 五维一体 ” 路径研究李刚(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 :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 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 。
本文从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 ( 政府行业学校企业社会 )
视域 , 从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
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入手 , 系统构建了 “ 主体联合 、 文化契合 、 队伍结合 、 知识聚合 、 流程
整合 ” 的产教融合 “ 五维一体 ” 路径实施路径 , 为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开展产教融合提供范式 , 为新
时代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模式 。关键词 :
职业教育 ; 产教融合;五维一体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建设的关键环节 , 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 。
“ 产教
融合 、 校企合作 ” 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积极推进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 、 “ 三教 ” 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 是我国职业教育朝着 “ 国际一
流 、 世界水准 ” 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进程 。
我国的职
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 在校企合作
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与企业一起开发了
一系列各具特色的项目 , 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适
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
但也存在管理
体制不健全 、 管理机制不完善 、 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等问题 。
基于此 , 本研究从当前我国高职校企合
作存在问题的维度 , 研究产教融合有效实施路径 ,
对培养造就数量充足 、 结构合理 、 素质优良 、 技艺
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与要求( 一 )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一贯坚文章编号 : 1009
-
4601
( 2020 )
01
-
0144
-
05持的发展战略“ 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过程中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战略 。
从 1995 年国家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就明确强调了要鼓励各单位和
部门自办 、 联办或与教育部门合办各种职业技术
学校 , 在 1993 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要求大
力发展职业教育要联合办学 , 走产教结合的路子,
2005 年国务院又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 校企合
作的培养模式 , “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 ” 的概念是
2014 年在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 2014
-
2020 年 )
》 中第一次提出 , 要求将其作为职业教育
体系建设目标 , 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推进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2017 年国务院又将产教融合上升到国
家教育发展战略层面 ,2019 年国家又提出加快培
育产教融合型企业 , 健全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 ,
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 , 对建设产教融合型
企业提出了具体的部署 。
由此可见 , 在国家对高
职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 ,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
收稿日期 :
2019-10-23作者简介 :
李刚 ( 1972
- )
, 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 副教授 , 管理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职业教
育 。基金项目 :
2018 年度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 “ 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 , 项目编
号 :
2018HER01040 。— — 144 —
的持续探索,不断深化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
发展 。( 二 )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
内在要求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
立足点和基础 , 也是职业教育由弱到强发展的必
由之路 。
第一 , 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产业转型
的内在需要 。
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促进了高等职
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 搭建了学校与企业
科技成果研究平台 , 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推
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加快区域经济的发
展 。
第二 , 提升职业教育师资质量的历史必然 。
学校依托大中型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教
师参与企业项目 “ 实岗轮值 ” 提高实践能力 , 在学
校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 实现学校与企业
共赢 , 打造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 。
第三 , 学校自身创
新发展的要求 。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组建职教集
团 、 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 技术研发中心 、 协同创
新中心等平台 , 有助于学校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 。
第四 , 实现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
构建以企业为主
体的协同创新机制 , 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
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 。二 、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困境分析产教融合中的 “ 产 ” 是指 “ 产业生产 ” , “ 教 ” 是
指 “ 教育教学 ” 。
企业是产教融合的产业主体 , 学
校是产教融合的教育主体,产教融合内在地蕴含
着产教育合作的基础和要求 , 其合作的广度和深
度直接影响产教融合的成效 。
虽然职业院校在产
教融合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 一 )
产教融合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 ,
不利于发展政府对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宏观文件多 , 具体
推进政策少,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
一方面 , 各级政
府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能导向作用发挥有限 , 对校
企合作缺乏具体指导 , 校企沟通平台和渠道建立
不完善 , 很难从根本上协调校与企之间的相互关
系 , 不利于深入合作 。
另一方面 , 地方政府的配套
政策没有跟上 , 还不能完全解决一些校企合作中
的具体现实问题,如产教融合企业的税收优惠 、 资
金补贴等方面 , 导致很多的政策还停留在形式上 。
校企合作缺乏微观层面的法律 、 法规作保障 , 行业
企业参与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互利互惠
合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 , 制约了学校与企业的深
度合作与共同发展 。( 二 )
合作交流机制不畅 , 企业参与积极性不
高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在产教融合中的所得利
益是产教融合可持续的重要基础 。
由于我国现有
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还不成熟 , 校企合作沟通机
制没有政策性保障 , 直接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造成校企合作关系不深入 , 融合基础不牢固 , 合作
层次难以上档次 。
一方面 , 校企沟通机制不健全 。
由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是经营活动 , 学校教育教学
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 , 因此 , 较少深度参与学校人
才培养方案修订 、 专业动态调整 、 课程设计 、 教学
资源建设 、 实习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关键节点 , 学
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大多停留表面 , 常因人事变
动或细节问题产生障碍 。
另一方面 , 校企双方关
注目标不同 。
职业院校更关注人才培养过程 , 对
教学的系统性和规范性要求很高 , 而企业更关注
人才培养的结果 , 对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水平要
求很高 , 两者侧重点不同 。( 三 )
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 , 校企利益诉求得
不到满足当前我国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机
制尚未完全建立 , 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
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 影响深度合作 。
一方面 , 学
校聚焦常规性教学与学生管理 , 力所能及为企业
提供一些社会服务,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
的人才培养成本上,而不愿意为校企合作负担更
多的合作成本 。
但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了学校教育
教学质量 , 充实了教育资源,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
和就业 , 对学校的发展贡献很大 。
另一方面 , 校企
协同育人需要企业承担更多的人才培养成本 , 包
括实训基地建设 、 实习实训设备采购 、 原材料损
耗 、 学徒工资支付 、 日常管理增加 、 安全管理增加 、
生产效率降低等 , 企业为此负担过多成本后 , 还要
面临学徒流失 、 市场变化等不确定性风险 , 因此,
— — 145 —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偏高而预期收益偏低,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就不足 。三 、 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路径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
选择 , 要解决产教融合 、 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
需要加强顶层设计 , 既然要兼顾根本问题 、 重点问
题与突出问题 , 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 各有侧重 。
笔者认为 , 推行 “ 主体联合 、 文化契合 、 队伍结合 、
知识聚合 、 流程整合 ” 的产教融合 “ 五维一体 ” 路径
是当前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最有效路径 。( 一 )
推行 “ 主体联合 ” , 实施校企订单培养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企业 , 在广泛开展校企合
作的基础上 , 与那些 “ 战略意图相近 、 培养思路相
通 、 合作理念相同 ” 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 开
展订单培养 。
学校与企业产教融合利益相关者,
也是主要参与者 , 应秉承 “ 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 是
构建平等和谐 、 互助互信的核心 , 双方应在合作过
程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 创新 “ 三全育人 ” 全过
程 。
一方面 , 建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人翁地
位 。
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
专业设置 、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定等人才培养
关键环节作用 , 共同搭建教学资源平台 , 让企业的
育人需求与人才培养过程零距离对接 。
另一方
面,积极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机制 。
搭建产教
融合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 促进校企之间的沟通常
态化 , 增加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解决信
息不对称的问题 。
通过 “ 主体联合 ” , 人才共育 , 实
现了 “ 人才培养有深度 , 技能提升有厚度 , 办学格
调有高度 ” 的良好局面 。
使得学校的订单培养覆
盖率上升 , 企业满意度提高 。( 二 )
推行 “ 文化契合 ” , 培养学生对企业的感
情基础把校园文化 、 企业文化 、 行业文化 、 社会文化
相互融合渗透 , 带入教学和第二课堂 , 充分发挥文
化塑造人 、 感染人 、 教育人 、 培养人的功能 。
一方
面,通过在企业订单班专用教室布置企业精神 、 文
化宣传等口号 , 用生动形象可视化的标示标牌 , 让
学生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订单企
业的文化和行为规范 , 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 达
到内化于心 、 外化于行的目的 , 提高学生对企业的
认同 。
另一方面 , 学生统一穿戴由各自订单企业
提供的服装 , 让学生上课或开展活动时 , 做到着装
整齐划一 , 行动规范有序,提高学生的荣誉感 。第
三 , 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各自订单
企业的文化娱乐活动中 , 如企业运动会 、 企业年
会 、 企业旅游等活动 , 领略企业精神 , 感受企业文
化,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融入度 。
通过 “ 文化契合 ” ,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 创造更多与企业
交流的机会 , 搭建更多与企业互动的平台 , 强化了
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 、 归宿感和凝聚力 , 为学生今
后进入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 三 )
推行 “ 队伍结合 ” ,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 工匠人才 ” ,而
教师是 “ 工匠 ” 技艺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
学校在开
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 , 积极探索和实践学校教
师与企业师傅互派机制 。
一方面 , 打造企业与学
校教师业务能力接口平台 。
企业每年为教师提供
一定比例的岗位开展企业实践和挂职锻炼 ; 学校
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职锻炼 , 使教师融入
企业的生产过程 , 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岗位上了解
企业工作流程 、 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 , 不断更新知
识储备 ,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 另一方面 , 企
业派遣优秀技术人员来学校 , 引进企业工匠大师
来校任教 , 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和隐形知识进入
课堂 , 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 , 激发了课堂的学习
活力 。
通过 “ 队伍结合 ” , 打造了 “ 校企互通 、 专兼
结合 、 动态组合 ” 的高水平 “ 双师型 ” 教学团队 , 提
高了教师团队的教育教学能力 , 为培养 “ 大国工
匠 ” 提供了有力保障 。( 四 )
推行 “ 知识聚合 ” ,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与企业开展设计研发 、 职业培训 、 科技服
务 、 技能竞赛等活动 , 增强了教师技术创新与科技
成果转化能力 。
一方面 , 学校与名星装饰集团等
企业一起 , 在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标准委员会申
报立项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规范 ” 团体标
准,成为编制该标准的全国性发起领头单位 。
另
一方面 , 学院组织专门教师团队与企业师傅一起
交流座谈 , 了解企业施工工艺技术,教师亲自到工
— — 146 —
地现场实地考察施工过程 , 挖掘企业隐形知识 , 借
助学校教师丰富的理论功底 , 将企业隐形知识转
化为显性知识 。
第三 , 教师深入建筑装饰企业帮
助企业编制施工工艺员工培养手册 , 并将各自订
单企业施工工艺的标准和内容转化成学校订单班
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课程 , 实施人才培养的无缝衔
接 。
通过 “ 知识聚合 ” , 促进校企知识传导 , 增强了
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 更新了企业的技术标准 , 规
范了企业和订单班的培训内容和教材 , 有效地实
现了 “ 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五) 推行 “ 流程整合 ” , 打造实训教学平台把企业真实的生产流程搬进课堂 , 将核心课
程的知识分散到核心技能的训练过程之中 , 让学
生在真实岗位上 “ 做中学 , 学中做 ” 。
这样一种整
合了企业生产流程的实训基地 , 提供了学生实习
训练 、 教师培训 、 技能鉴定 、 科研成果转化等服务 ,
实现学校 、 企业 、 ...
篇五: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障碍和解决途径
1综述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意义及路径探析谢意浓(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广东 清远 511510 )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对高职院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要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学校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适时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关键词: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意义;路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同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办学目标的必由之路。一、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意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它对高职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能促进学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和企业结合更加紧密,能够让学校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能让学校更加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等,这将促进学校进一步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为学校培养出更加符合行业及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能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教师可以在企业工作岗位上亲自动手操作,获得行业和企业各方面的真实知识和专业技能,深入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模式、操作流程等。通过到企业顶岗实践,教师既能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又能使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增强,同时,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将大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三)能丰富学校教学科研资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企业可以把管理、经营、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学校,这些资料将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一方面,能为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提供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以充分应用于学校专业课程的开发和科研工作,这将有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探析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更好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要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学校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适时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一)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要更好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日常交流,开展经常性的工作沟通,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高效的联络工作机制,非常重要。学校可派出专门“联络员”,常驻企业,专门负责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对接工作,增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联络员”可全面收集企业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送回学校,同时,“联络员”也应及时将学校的相关信息向企业进行报送,并负责跟进一些具体事项;切实提高校企双方沟通的质量和效率,使学校与企业之间能更加融洽、更加直接地交流互动。同时,学校应主动接受企业的辐射,争取获取更多的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例如:一些企业组建了信息门户系统,在信息门户系统中有公司的规章制度、发文、业务操作流程、培训课件、数据资料等重要资源,学校可以跟企业沟通,让企业允许学校教师申请登录账号,教师可以在信息门户系统上了解和获取企业发展最新动态、信息资源等,这将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提供大量真实的素材,也能为教学科研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可以把企业最新的信息资源融入到教案或讲义中去,动态地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把“企业”搬到“课堂”,使教学与企业实际发展相同步,这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培养出的学生也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二)校企合作要实现双赢,要构建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非常关键。校企合作,要充分考虑校企双方的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学校能否为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管理、人才培养、客户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及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力支持等。学校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企业能否为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能否帮助学校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能否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有力支撑,能否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得到企业的有效支持等。校企合作,要以校企双方的需求和诉求作为合作的切入点,要确保校企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形成良好的利益互动机制。学校也可主动出击,通过为企业主动服务的方式建立起校企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还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定期对参与实践教学的企业老师和学校教师的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形成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三)学校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非常关键。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要定期到企业或其他高校去进修学习,吸收新知识,了解行业及企业的需求,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并将之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要着力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下转第263页
263综
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理的液压支架支护形式,例如:煤炭的地质构造、煤矿的资料等。同时要应对实际情况来设计周全的技术方案。二是对巷道掘进工作的设计进行强化,严格地执行对设计出来的方案。在巷道掘进工作进行中,要保证巷道的光滑与平整,所以在爆破时采用的最常用的方法便是光面爆破方式,并用锚喷支护方式,使得掩护式液压支架的荷载能力有所提升。(二)加强协调能力这里所说的协调能力指的是围岩释压与让压之间的协调能力。在最初开始进行矿井巷道掘进的时候,巷道易容易产生变形,这就对巷道的液压支护形式的选择产生了要求,这时应该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支护方式:初柔后刚性的支护形式。因此应该加强协调能力,让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支护效果更加明显。(三)加大投入力度这里所指的投入力度是指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在进行巷道掘进时应该使用先进的技术。巷道掘进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巷道综合机械化掘进施工技术和连续采煤机掘进施工技术。面对不同的地质的煤矿巷道,可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而现如今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设备领域还不够完善,煤矿企业所采用的技术也不是很完善,所以煤矿企业如果想在巷道掘进顶板支护技术领域进一步有所提升,就应该加大投入力度。五、结语在当今的煤矿行业中,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煤矿企业都已经对掩护式液压支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十分关注,因此对掩护式液压支架应用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当今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国内国外的煤矿企业都对液压支架进行了改革创新,企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掩护式液压支架的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煤矿企业的发展。从以上几点看来,煤炭井下巷道掘进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能安全有效地进行,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技术是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而正是由于液压支架支护形式多种多样,在选择顶板支护的形式时,要考虑很多的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方案的研究,并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采用合理的技术,进行安全有效的支护。参考文献:[1]张家鉴.《液压支架》,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2]张家鉴.《国外采煤工作面综合机械化设备》,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3]戴绍诚.《高效高产综合才机械化采煤技术与装备》,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4]武同振,赵宏珠,吴国华.《综采综掘高档普采设备选型配套图集》,中国矿大出版社,1993.[5]杨振复,罗恩波.《放顶煤开采技术与放顶煤液压支架》,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年7月第一版.[6]邢福康.《煤矿支护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作者简介:韦仕流,广西百色矿山机械厂有限公司。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骨干教师,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四)根据行业发展及企业需求,学校要适时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1、课程设置要贴近企业实际。在新环境、新形势下,企业不断调整着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学校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整体设计,增加需要的课程,减少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的课程,提高人才培养整体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教学内容要贴近企业实际,要主动开发适合于本校教学的教材。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关注行业的需求,关注企业的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可主动开发出适合于本校教学的校本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突出企业需要的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且根据企业的发展,不断地优化教材内容,把最新的东西不断地融入到新的教材或讲义中去,与时俱进,以使学校教学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在与其他高职院校竞争时能立于不败之地。3、教学设施设备要贴近企业的实际。学校要加大投入建设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实训设施、设备,把“企业”搬到“课堂”,使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相同步,提高训练学生技能水平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五)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1、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普遍不足,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少专业实践训练,所以,毕业以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才能独立工作,这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而企业需要的是技能十分娴熟的员工,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可以从大一一入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或经过短暂培训后,即可正常工作,给企业带来稳定的和及时的人力支持,这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也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要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普遍缺少一种吃苦耐劳精神,而大多数企业的工作环境是艰苦而紧张的,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即使在学校很优秀的学生,到企业后开始可能会受欢迎,但如吃不了苦,承受不了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就很难在企业坚持下去,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员工。3、要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的环境是相对比较稳定的,一成不变的学习环境容易使学生缺乏应变能力,而企业环境的多变性又恰恰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同时,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这就需要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4、要搞好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在高职院校,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身认知能力不足,缺乏应有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他们进入工作单位后,对未来的发展及前途往往会比较迷茫,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走弯路。所以,学校应该从学生大一一入学开始就抓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工作,让学生进入社会前,就有比较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发展规划,这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方黛春.高职“2 +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2]刘冬香.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7) : 6-7.[3]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5):64-68.[4]洪林,郭雷振.我国高校协调创新中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72-75.作者简介:谢意浓(1979-),男,讲师,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职业技术教育。上接第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