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9篇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湖北农业科学2020年第59卷第14期2020年7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Vol.59No.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北 农 业 科 学 2020 年第 59 卷第 14 期2020 年 7 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Vol. 59 No.14Jul.,2020刘龙龙,高战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212-216.收稿日期:2019-09-12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8D44);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6KRM055);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20JZ045)作者简介:刘龙龙(1983-),男,陕西商洛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生态旅游方面研究,(电话)13991438889(电子信箱)feng2113@163.com。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陕西省商洛市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节点载体,具有纽带作用。商洛市借助“秦岭最美是商洛”名片,挖掘秦岭深处记忆,奏响秦岭美丽乡村主题。美丽乡村建设符合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历史浪潮中,建设模式尤为重要。商洛市积极探索思考“商洛模式”,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促进商洛市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打好脱贫攻坚战,使美丽乡村成为人们记忆深处的回忆。1 基本理论1.1 美丽乡村美丽乡村是在容纳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思路的同时,又赋予其生态文明内涵。美丽乡村是指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依靠乡村的空间形态,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各界援助、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注重形象美与内在美、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满足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刘龙龙,高战海(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摘要:“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商洛市立足生态、资源、区位、人文优势和“秦岭最美是商洛”品牌优势,提出建设秦岭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分析当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和模式类型,指出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生产型、文化传承型和休闲观光型3种模式及3种模式的建设要点和发展重点。关键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20)14-0212-05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4.04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Shangluo city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LIU Long-long,GAO Zhan-hai(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Managent,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China)Abstract:During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Shangluo city of Shaanxi province,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ecology,resources,location,culture,and the brand advantage of“Shangluo is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Qinling”,this study proposed to build the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Qinling and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odel types of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Shangluo city,point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Shan⁃gluo city,and put forward three mod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leisure tourism,and the key point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modes.Key words:Shangluo city;beautiful countryside;construction mode
第 14 期 刘龙龙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们内心感觉又不断实现其预期目的的一个逐步推进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升级版的农村[1] 。1.2 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指以乡村为载体,围绕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和长效管理 9 个部分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而达到美丽乡村的要求[2] 。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包括 2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生态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3] ,建设生活、环境、产业、文化“四美”乡村;二是注重加大产业开发,加强对农村的改造,从而更好地消除城乡差别,确保居住环境美好,乡村面貌干净卫生,提高村民的幸福感[4] 。1.3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是指全国范围内的农村依据自身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定位,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农业部在 2014 年发布了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5](表 1)。表1 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模式类型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社会综治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渔业开发型模式草原牧场型模式环境整治型模式休闲旅游型模式高效农业型模式特点产业化水平高、农业规模发展自然环境优势明显、山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毗邻城市经济发展强势、基础设施完备文化资源丰富、展示潜力大靠近沿海、渔业比重大畜牧业发展良好环境基础差、改造意愿强烈旅游资源丰富、靠近城市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2 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建设现状商洛市从 2013 年开始着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规划引导,高标准创建首批秦岭美丽乡村,初步拟定建设 16 个秦岭美丽乡村(表 2)。表2 商洛市首批秦岭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归属地商州区丹凤县山阳县镇安县柞水县洛南县商南县村名梁坪村、红升村万湾村、竹林关村陆湾村、小河口村、僧道光村桂林村、岩湾村凤镇街村、朱家湾村、东甘沟村柏峪寺街村任家沟村、太子坪村、核桃坪村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商洛市集中建设 8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在近年的评选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殊荣,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指导(表 3)。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容,反过来又促进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商洛市的 8 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共投资 12.93 亿元,吸纳人口近 20 万人,促进城镇化程度提升至 49.5%,较 2013 年增加了 3.97个百分点。截至 2015 年年底,商洛市修建旅游道路10 条共 120 余 km,实施居民房屋改造 523 户,新建和改建房屋 923 间、基础设施 29 个、特色园区 17个、停车场 18 个、文化广场 8 个、游客服务中心 8个,安装路灯 1 200 余盏[6] 。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 2017 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美丽乡村共接待游客达 31.2 万人次,接待人数占全市总接待人数的 30.6%,成为商洛市旅游发展的又一增长点。表3 商洛市已建的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示范村名称江山村朱家湾村石翁子村前店子村后湾村巡检街村竹林关村云镇村称号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秦岭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省级示范点休闲农业示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归属地商州区腰市镇柞水县营盘镇柞水县石瓮镇山阳县漫川关镇商南县清油河镇洛南县巡检镇丹凤县竹林关镇镇安县云盖寺镇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绩,每年各区县建设的美丽乡村数量均保持在 2 个以上。
“十三五”期间,商洛市围绕“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要求,坚持靠近景区、靠近公路沿线,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计划到 2020 年年底建成10 个全国美丽乡村、100 个秦岭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商洛市坚持以“创建优美的环境,推崇美的风尚,传播美的声音”为主题,通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拓宽了群众增收的渠道。2.2 存在的问题1)缺乏自身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商洛市各美丽乡村同为秦岭腹地,大部分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均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照搬其他模式,互相模213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2020 年仿,对自然改造缺少亮点,无法体现自身的特色。如建筑景观竹林关与石瓮子风格相似,游客旅游体验欠佳;产业方面均是提供农家乐、民俗体验等。2)注重现代化建设,忽略历史文化内涵。商洛市地处商楚交界,深受秦楚文化影响,素有“秦风楚韵”之称。但在发展中,许多历史文化村镇逐渐失去了曾经的风貌,更加趋于现代化[7] 。在建设过程中,不应该采取极端做法,只是一味仿古或现代化。如棣花古镇位于商於古道,秦楚文化浓厚,但只是一味仿古,着重体现宋金文化,而忽略了自身的秦楚历史文化内涵;一些人文传统、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如商洛民歌、商洛花鼓等正远离人们的视野。3)功利性较强,缺乏对普通村落的关注。目前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借助景区、利用景区游客的模式为主,重点建设的村庄大多位于景区周边或省市示范村,交通等各种资源优势突出,而对于普通的村庄却关注较少[8] 。如柞水县石瓮子村靠近4A 级景区柞水溶洞、洛南县巡检街村毗邻老君山;丹凤县竹林关村、商州区江山村均位于高速公路出口旁。商洛市均采取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而商洛市山水环绕,自然村庄分布不一,忽略其他乡村建设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4)政府参与度高,缺少农民群众参与。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但从目前来看,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以各级政府实施为主,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先后投入的巨额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预期效果,但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重点在建,关键在管。在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中,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缺少农民群众参与。同时,以旅游为主的美丽乡村建设,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形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3 美丽乡村建设类型3.1 农业生产型农业生产型建设模式是指依靠乡村自身各种丰富的资源优势,利用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有利条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同时,美丽乡村建设应与农业生产相协调,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提高和改善农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环境[9] 。3.2 文化传承型文化传承型建设模式是指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其加以保护,通过文化软实力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优秀的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具有预见性的经济效益。依靠村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3.3 景区依托型景区依托型建设模式是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景区建设融为一体,特点是游客资源广阔,建设方向明确。3.4 镇村融合型镇村融合型建设模式是指以集镇为中心,对周边村庄进行整合,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一体联动发展模式,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基础资源,公共设施健全,与村庄衔接方便。3.5 移民搬迁新区整体打造型移民搬迁新区整体打造型建设模式是指通过规划新村、植入旅游元素,对山区村民进行移民搬迁,满足旅游发展,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乡村发展模式,特点是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带有脱贫的内涵。3.6 休闲观光型休闲观光型建设模式是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依靠自身的生态特色资源,借助山水风光,积极发展休闲观光产业,实现村庄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保护生态资源,建设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活环境。积极布局第三产业,发展餐饮、棋牌、游玩等产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适当增加具有休闲性、观光性的项目,提高游客重游率。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选择商洛市积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避免千村一貌的现象,努力打造新时代下的美丽乡村。针对目前商洛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建议在加强原有模式的基础上,植入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4.1 农业生产型建设模式1)建设重点一是农业生产用地集中规划。土地是各种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土地流转,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商洛市有效农业生产用地较少,对平整土地进行连片规划,对山区林业进行包干到户,实行山头承包。二是农村生产设施建设。为满足现代农业的各种需求,各村庄应结合自身特点和产业优势,大力兴建大棚、智能温室、肥料处理、废弃物处理等各种现代设施。如丹凤县民乐等园区采用畜沼菜果游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基本实现产业交叉、效益叠加、资源214
第 14 期 刘龙龙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洛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循环、生态均衡优化。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建设,对乡村道路进行硬化;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建设一些小流域水利设施,为当地农业服务;对农村荒废土地、废弃建筑物等集中进行整顿,切实增加农业生产用地。2)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人才引进。加大资金投入,研发适合商洛市生产的农业品种,引进优良品种;与高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设立研究站点,进行项目研发,为高校人才提供可观的收入保障与研究平台。二是多种方式进行规模化经营。当前商洛市农业发展依旧以农民个体经营为主,相对比较落后。在一些区位优势明显的村庄,可以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园区化、合作化等新型生产方式。如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万亩樱桃基地,同时也是樱桃园旅游景区。三是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益甚微,商洛市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进行产品加工和包装。如通过对核桃压榨炼油、药材分类加工、茶叶分级包装等方式增加经济效益。4.2 文化传承型建设模式1)建设重点一是保护村庄布局。对商洛市的传统村落,应当遵循其历史发展理念,在布局中充分挖掘山水资源的历史文化内涵,慎用现代思维进行建设[10] 。如山阳县前店子村结...
篇二: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国 农 村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着 力 点 —美 丽 乡 村建 设 十 大 模 式 综 述 及 思 考# 周 利 梅 李 军 军“ 摘要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是 我 国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十 大 模 式 的 发 布 在 全 国 引 起 了 重 大 反 响 , 为 全 国 各 地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提 供 了 范 本 和 参 考 。在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过 程 中 , 地 理 地 貌 、区 位 条 件 、 自 然 资 源 、 文 化 底 蕴 、 农 民 的 积 极 主 动 性 以 及 机 遇 等 因 素 扮 演 着 重 要 的 角 色 。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的 成 功 , 除 了 显 著 的 区 位 优 势 、 丰 富 的 自 然 资 源 、 城 镇 化 快 速 发 展 所 带 来 的 市 场 机 遇 外 , 更 重 要 的 还 是 当 地 政 府 的 推 动 引 导 作 用 和财 政 支 持 力 度,以 及 在 当 地 较 高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带 动 下 农 民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意 识 的 增 强 , 或 者 说 是 农 民 在 温 饱 问 题 解 决 后 对 生 产 生 活 质 量 要 求 的 提 高。
这 些 成 功 模 式 在 不 同 地 区 是 很 难 完 全 复 制 的,这也 就 决 定 了 未 来 我 国 在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道 路 上 的 多 样 性 、 复 杂 性 和 创 新 性 。
关 键 词美 丽 乡 村 新 农 村可 持 续 发 展生 态 文 明 美 丽 乡 村建 设 是 构 建 美 丽 中 国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 也 是 我 国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党 的 十 八 大报告 提 出“要 努 力 建 设 美 丽 中 国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永 续 发 展”, 强 调 必 须 树 立 尊 重 自 然 、 顺 应 自 然、 保 护 自 然 的 生 态 文 * 本 文 系 教 育 部 人 文 社科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项目 (1 2 Y J C 7 9 0 2 8 9 、1 0 Y J C 7 9 01 3 5)
和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A 类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J A 1 2 0 9 4 S 、J A 1 2 0 9 5 S )的 阶 段 性 成 果 。
* *周 利 梅 , 女 , 河 南 新 乡 人 , 经 济 学在 读 博 士, 讲 师 , 研 究 方 向 为 国 际 贸 易 理 论、 竞 争 力 及 生 态 经 济 ; 李 军军 , 男 , 江西 新 余 人 , 经 济 学 博 士 , 福建 师 范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讲 师 , 研 究 方 向 为 数 量 经 济 、 低 碳 竞争 力 等。
I生 态 经 济 与 美 丽 中 国 明 理 念 , 明 确 提 出 了 包括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在 内 的“五 位一 体”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总 布 局 。
作 为 我 国 社会 主 义 新 农村建 设 的 升 级 版, 以 尊 重 自 然 、 顺 应 自 然 、 保 护 自 然 的 生 态 文 明 理 念 为 指 导 的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 是 当 前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 学发 展 观 的 战 略 抉 择, 是 在 发 展 理 念 和 发 展 实 践 上 的 重 大 创 新。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之 于 新 农村 建 设, 不 仅是“生 产 发 展 、 生 活 宽 裕 、乡 风 文 明 、 村 容 整 洁 、 管 理 民 主”的 简 单复 制 , 更 多 的 是 生产 、 生 活 、 生 态“三 生”和 谐 发 展 的 思 路,以 及对 整 个“三 农”发 展 新 起 点、 新 高 度 、 新 平 台 的 新 期 待 , 即“以 多功 能 产 业 为 支 撑 的 农村 更 具 有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活 力, 以 优 良 的 生 态 环 境 为 依 托 的 农 村 重 新凝 聚 起 新 时 代 农 民 守 护 宜 居 乡 村 生 活 的 愿 望,以 耕 读 文 化 传家 的 农 村 实 现 文 明 的 更 新, 融 入 现 代 化 的 进 程”。
① 当 全 国 多 数 地 区 还 在 对 如 何建 设 美 丽 乡 村、 建 成 何 种 美 丽 乡 村 孜 孜 不 倦 地 进 行 探 索 时, 中 国 农 业 部 科 技 教 育 司 借第 二 届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国 际 研 讨 会 (2 01 4 年 2 月 2 4日 召 开 的 中 国 美 丽 乡 村?万 峰 林 峰 会 )
的 机 会 , 发 布 了 中 国 美 丽 乡 村 十 大 创 建模式。
这 十 种 建 设 模 式, 分 别 代 表 了 某一 类 型乡 村 在各 自 的 自 然 资 源 禀 赋 、 社 会 经 济发 展 水 平 、 产 业 发 展 特 点 以 及 民 俗文 化 传 承 等 条件 下 建 设 美 丽 乡 村 的 成 功 路 径 和 有 益 启 示 。
十 大 创 建 模 式 发 布 后, 在 全 国 引 起 了 强 烈 反 响 ,同 时,代 表 每 种 模 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也 成 为 全 国 各 地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争 相 学 习、 观 摩 的 范 本 和 案 例 。
本 文 通 过 对 这 十 个典 型 示 范 乡 村 的 简单 介绍 及 对 其 相 应 模 式 的 综 合性 评 价 , 旨 在 为 不 同 区 位 、 具 有 不 同 资 源 禀 赋 条 件 和 不 同 社会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的 乡 村 的“美 丽 建 设”提 供参 考 。 —当 前 美 丽 乡 紂 建 设 模 式 简述 (―)
产 业 发 展 型 模 式 产 业 发 展 型 模 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 江 苏 省 张 家 港 市 南 丰 镇 永 联 村 。
永 联 村 位 于 我 国 东 部 沿 海 地 区 ,区 位 优 势 明 显, 耕 地 资 源 贫 乏 , 曾 经 被 称 为 “江 苏 最 穷 最 小 村 庄”。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永 联 村 为 解 决 全 村 村 民 的 温 饱 问 题, 想 尽 办 法 搞 集 体 经 济, 经 过 多 种 尝 试 , 敏 锐 地 抓 住 轧 钢 这 个 行 业, 实 现 了 永 联 村 经 济 上 的 第一次 飞 跃 。
在 工 业 发 展 大 踏步 前 进 的 同 时, 永 联 村 通 过 ① 《 农 业 部2 〇 13 年 度“美 丽 乡 村”创 建 工 作 综 述 > , 《 农 民 日 报 》2 0 1 4 年 7 月5 日,第 8 版 。
第 四 篇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专 题 15 7 对 土 地 的 聚 合 流 转, 逐 步 形 成 以4 0 0 0亩 的 苗 木 基 地 、3 0 0 0亩 的 粮 食 基 地 、 4 0 0亩 的 花 卉 基 地 、1 0 0亩 的 特 种 水产 基 地 和5 0 0 亩 的 农耕 文 化 园 为 依 托 的 现 代 农 业 产 业 体 系 。
与 此 词 时 , 永 联 村 还 建 设 了 村 民 集 中 安 置 社 区 , 在 同 村 范 围 内 拆 旧 建 新 , 使 居 住 用 地 更 加 集 约 , 逐 渐 形 成 了 生 态 环 境 优 美、 土 地 节 约 集 约 、 生 产生 活 便 利 的 新 型 社 区 。
永 联 村依靠村 办 企 业 的 产 业 优 势 和 农 民 专 业 合作社 的 特 色, 实 现 了 农 业 生 产 集 聚、 农 业 规 模 经 营, 这 种 农 业 产业 链条 不 断 延 伸 的 模 式 带 动 效 果 明 显 , 使其 成 为 全 国 美 丽 乡 村建 设 产 业 发 展 型 模 式 的 范 本 。
(二)生 态 保 护 型 模 式 生 态 保 护 型 模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浙 江 省 安 吉 县 山 川 乡 高 家 堂 村 。
高 家 堂 村 位 于 浙 江 省 西 北 部 的 内 陆 地 区, 是一 个竹林资 源 丰 富 、 自 然 环 境 保 护 良 好 的 浙 北 山 区 村 。
自2 0 0 0 年 以 来, 高 家 堂 村 着 力 打 造 的 以 生 态 农 业、 生 态 旅 游 为 特 色 的 生 态 经 济 呈 现 良 好 的 发 展 势 头 。
依靠 丰 富 的 竹 林 资 源, 高 家 堂 村 建 设 生 态 型 高 效 毛 竹 林 现 代 园 , 规 模 化 养殖 竹 林 鸡, 成 立 竹笋专 业 合 作 社 , 发 展生 态 农 业 ; 依 靠 优 美 的 竹 林 自 然 风 景 , 高 家堂 村 成 立 农家 风 情 观 光旅游 公 司 , 建 设 休 闲 山 庄 等 项 目, 发 展 生 态 休 闲 旅 游 产 业 。
为 减 少 生 活 垃 圾 及生 活 污 水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高 家 堂 村 在 浙 江 省 农村 第一 个引 进 美 国 阿 科 蔓技 术 生 活 污 水 系 统 项 目 , 使 全 村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率 达 到8 5 % 以 上, 并 建 成 了一 个 以 环 境教 育 和 污 水 处 理 示 范 为 主 题 的 农 民 生 态 公 园 。
优 越 的 自 然 条件 , 丰 富 的 水 资 源 和 森 林 资 源 , 传 统 的 田 园 风. 光 和 乡 村特 色, 再 加 上 明 显 的 区 位 优 势 , 造 就 了 高 家 堂 村 以 生 态 立 村 的 发 展 主 线 。这种 集 生 态 农 业 、 生 态 休 闲 、 观 光 、 旅 游 于一体 ,把 生 态 环 境 优 势 变 为 经 济 优 势 的 可 持续 发 展 之 路 , 使其 成 为 全 国 美 丽 乡 村建 设 生 态 保 护 型 模 式 的 范 本 。
( 三 )城 郊 集 约 型 模 式 城 郊集 约 型 模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平 罗 县 陶 乐 镇 王 家 庄 村 。
平 罗 县 地 处 宁 夏 平 原 北 部 , 距 银 川5 0 公 里, 是 沿黄 经 济 区 的 骨 干 城 市, 也 是 西 北 的 鱼 米 之 乡 , 有“塞 上 小 江 南”的 美誉。2 0 1 3年 平 罗 县 农 民 的 人 均 纯 收 人 达91 7 2元 , 属 于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内 的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
王 家 庄 村位 于 平 罗 县 沿 黄 经 济 区 内 。近 年 来, 该村 充分 利 用 当 地 丰 富 的 耕 地 资 源, 大 力 发展 精 细 农 业,推 动 当 地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 深 人 推 进 农 业 集 约 化 、 规 模 化
1 5 8 |生 态 经 济 与 美 丽 中 国 经 营; 充 分 利 用 黄 河 水 资 源 , 加 大 生 态 水 产 养殖 业 的 开 发 力 度 ,积 极 参 与 沿 黄 旅游 业 的 开 发 ,已 经 形 成 了 观 黄 河、 游 湿 地 、 看 沙 漠 、 吃 河 鲜 的 观 光 休 闲 胜 地, 实 现 了 第一 产业 和 第 三 产 业 有 效 对 接 的 发 展 模 式 。显 著 的 区 位 优 势 , 肥 沃 的 土 地 , 丰 富 的 黄 河 水 资 源, 较 高 的 土 地 出 产 率 , 较 高 的 经 济 收 人 , 使 得 该 村 成 为 十 大 模式 中 西 部 地 区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唯一的 代 表 , 也 成 为 全 国 美 丽 乡 村建 设 中 的 典 范 。
(四)社 会 综 治 型 模 式 社 会综 治 型 模 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 吉 林 省 松 原 市 扶 余 县 弓 棚 子 镇 广 发 村。
广 发 村位 于 我 国 东 北 地 区 松 辽 平 原 上 , 面 积 达1 3.2 4平 方 公 里 , 耕 地 为9 6 9 公 顷 , 资 源 丰 富 , 农 业 发 达 , 盛 产 玉 米 、 大 稻 、 花 生 、 大 豆 、 杂 豆 等 粮 食 作 物 。
其 所 在 的 扶 余 县 是 全 国 重 点 商 品 粮 基 地 之一, 素 以“松 嫩 乐 土 、 粮 食 故 里”而 著称 。2 0 1 0年广 发 村 全 村 经 济 总 收 人 达2 5 0 0万 元 , 人 均 纯 收 人 达1万 元 , 村 民2 5 0 0人 , 村 落 规 模 较 大, 经 济 基 础 较 好 。
在 顺 应 全 国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 推 进 农 村城 镇 化 的 进 程 中, 广 发 村 结 合 东 北 地 区 的 自 然 气 候 条 件 , 把 改 善 农 民 群 众 的 传 统 居 住 条 件 作 为一 项 重大 而 又 实 际 的 举措 , 用 城 市 化 、 现 代 化 理 念 推 进 新 式 农 居 建 设 , 让 广 大农 民 群 众 从 传 统 落 后 的 生 活 方 式 中 解 脱 出 来 , 享 受 现 代 新 生 活 。
在 推 进 新 式 农 居 建 设 的 同 时, 广 发 村 的 管 理 工 作 逐 渐 由 村 落 管 理 向 社 区 管 理 转 变, 通 过 加 大 对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和 科 教、 文 体 、 医 疗、 卫 生 等 社 会事 业 的 投 人 , 增 强 农村 社 区 的 服 务 功 能 。
经 过 多 年 的 努 力, 广 发 村 探 索 出 了一 条以 人 为 本 、 改 革 创 新 的 路 径, 成 为 松 辽 平 原 上 土 地 节 约 利 用、 居 住 条 件 完 善、 生 活 便 利 、 生 态 环 境 优 美 的 社 会 综 治 型 农 居 社 区 。
(五)文 化 传 承 型 模 式 文 化 传 承 型 模 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 河 南 省 洛 阳 市 孟 津 县 平 乐 镇 平 乐 村。
平 乐 村 位 于 我 国 中 部华 北 平 原 地 区 , 地 处 汉 魏故 城 遗 址, 距 洛 阳 市1 0 公 里, 交 通 便 利 ,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 文 化 底 蕴 深 厚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平 乐 村 依 托 “洛 阳 牡 丹 甲 天 下”这一文 化 背 景, 以 农 民 牡 丹 画 产 业 为 龙 头, 形成 书 画 展 览、 装 裱、 牡 丹 画 培 训 、 牡 丹 观 赏 等一 条 龙 服务 体 系, 不 仅 提 高 了 农 民 收 人 , 也 壮 大 了 村 级 集 体 经 济 。
依 托 丰 富 的 农 村 文 化 资 源、 优 秀 的 民 俗 文 化 及 非 物 质文 化 , 平 乐 村 探 索 出 了一条 新 时 期 以 文 化 传 承 为 主 导 的 建 设 美 丽
第 四 篇 美 丽 乡 村 建 设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专 题 15 9 乡 村 的 发 展 模 式 。
(六)渔 业 开 发型 模 式 渔 业 开 发 型 模式 的 典 型 示 范 村 是 广 东 省 广 州 市 南 沙 区 横 沥 镇 冯 马 三 村 。 冯 马 三 村位 于 珠 江 三 角 洲 腹 地 ,西 邻 中 山 市, 邻 近 珠 江 口 ,地理 位 置 优 越, 水陆 交 通 方 便 , 土 地 资 源 丰 富 ,历 史 较 为 悠 久 , 文 化 底 蕴 深 厚 。
作 为 传 统 渔 区, 冯 马 三 村 积 极发展 高 附 加 值 的 现 代水 产 养...
篇三: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16最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最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二三四一内 容 提 要五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类型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意义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类型怎样建设“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一、创建“美丽乡村”活动的背景
2018/1/12 4“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018/1/12 5“中国的城市像欧洲,而农村像非洲”。
农村承载着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富;农村稳定,则国稳定。”农村承载着华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富;农村稳定,则国稳定。”
2018/1/12 7• 1920 年,借鉴日本 “新村运动” 的经验, 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毛泽东也专门撰写文章,探讨在中国建设“新村”的途径。在《新青年》上宣布成立“新村北京支部”,在中国宣传并实践“新村运动”。毛泽东也专门撰写文章,探讨在中国建设“新村”的途径。• 20 -30 年代 “乡村建设实践活动”1926 年, 晏阳初带领一批专家学者到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进行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建设”。想通过贫民教育活动,尽快使农村“现代化”起来。带领一批专家学者到河北定县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提出“以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以此进行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建设”。想通过贫民教育活动,尽快使农村“现代化”起来。
1928年, 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实践他的到山东邹平实践他的 “乡治”主张,即在农村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以此复兴农村,实现中国的“自救”。“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引发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农村问题的空前关注。主张,即在农村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以此复兴农村,实现中国的“自救”。“乡村建设实践活动”引发了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农村问题的空前关注。1935年,从事乡建运动同仁合影于邹平。前右一为梁漱溟,前左二为晏阳初年,从事乡建运动同仁合影于邹平。前右一为梁漱溟,前左二为晏阳初
• 改革开放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改革开放以后,新农村的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最早见于中发[1981]13号文件,其中提出“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 新农村 。”• 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 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过1992年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决定》和1998年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后一个《决定》提的是“两个文明都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问题。后一个《决定》提的是“两个文明都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
2018/1/12 10美丽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加快编制村庄规划,推行以奖促治政策,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扶贫开发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2018/1/12 14现阶段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 (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二)已经具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 (三)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二、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
•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一)创建“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 (二)创建“美丽乡村”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二)创建“美丽乡村”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重大。•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三)创建“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
三、“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三、“美丽乡村”的内涵及创建目标
• 农业部: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 ( 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 )• 洛阳市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洛阳市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出台了《洛阳市“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对美好乡村示范村在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洛阳市美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出台了《洛阳市“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对美好乡村示范村在经济发展、 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乡风文明、 保障到位、管理民主经济发展、 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乡风文明、 保障到位、管理民主等六个方面均有明确要求。
“ 五美”:• (一)村貌悦目协调美村落外观视觉协调悦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一种外部美。村落外观视觉协调悦目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是一种外部美。• 1 、外立面美化工程;• 2 、线杆美化工程。
• (二)村容整洁环境美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一种内部美。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是一种内部美。• 1、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 3、房前屋后美化工程;• 4、公共场地美化工程
景观环境整治街旁绿化庭院绿化庭院绿化
• (三)村强民富生活美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是一种有形美。1、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是一种有形美。1、大力发展特色经济;2、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 (四)村风文明身心美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是一种无形美。要加强教育引导,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有良好风尚的高素质农民。1、开展生态文明宣传;2、倡导生态文明生活方式;3、组织农民素质培训。良好的村风和现代生态文明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条件,是一种无形美。要加强教育引导,抓潜在文明素养的提升,培养有技术专长、有创业激情、有文化素养、有宽广胸襟、有文明气息、有良好风尚的高素质农民。1、开展生态文明宣传;2、倡导生态文明生活方式;3、组织农民素质培训。
• (五)村稳民安和谐美村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配套齐全、保障到位、生活安宁无忧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是一种状态美。1、完善民主管理机制;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3、强化公共服务村级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配套齐全、保障到位、生活安宁无忧是美好乡村建设的根本,是一种状态美。1、完善民主管理机制;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3、强化公共服务。
• 坚持三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不放松,在完成以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规范村庄杂物堆放秩序和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为重点的达标村建设基础上,到坚持三年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不放松,在完成以农村垃圾清理、污水治理、规范村庄杂物堆放秩序和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为重点的达标村建设基础上,到2015年,全市打造提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年,全市打造提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美好乡村”示范点 100 个; 2016 年 ——2020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力争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将示范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年,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升。力争通过“美好乡村”建设,将示范村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 10%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以上,其中工资性收入占到 60% 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达 20万元以上,基本化解村级债务等。万元以上,基本化解村级债务等。洛阳市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洛阳市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思路 :• 试点先行、重点培育、示范带动、全面推进。• 2013 年,全国确立 11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和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这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孟津县送庄镇梁凹村、栾川县庙子镇庄子村和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这4 4 个乡村入选。• 河南省确立 70个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嵩县、宜阳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等个试点村,洛阳市孟津县、嵩县、宜阳县、汝阳县、洛宁县、栾川县等6 6个村入选。洛阳市确定首批个村入选。洛阳市确定首批 66 个示范村。偃师市7 7 个、孟津县7 7个、新安县个、新安县6 6 个、宜阳县6 6 个、伊川县6 6 个、汝阳县6 6个、嵩县个、嵩县7 7 个、洛宁县7 7 个、栾川县9 9 个、老城区1 1个、洛龙区个、洛龙区2 2 个、伊滨区2 2 个。
四、美丽乡村建设类型
(一)国外农村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1、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农村工业1970年韩国发起“新村运动”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1970年韩国发起“新村运动”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第一阶段主 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二阶段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 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以增加收入为主,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 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第三阶段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0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效果十分明显,突出变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工业。10年间,韩国政府财政累计向“新村运动”投入2.8万亿韩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效果十分明显,突出变化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 。
2018/1/12 32韩国新农村运动脱贫、自立、实现现代化
2、日本造村运动:发展一村一品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的是由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它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同时开设各类补习班,提供农业低息贷款。在日本的造村运动中最具知名度的是由1979年开始提倡的“一村一品”运动。它要求一个地方(县、乡、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发展一种或几种有特色的、在一定的销售半径内名列前茅的拳头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项目及文化资产项目,如文化设施或地方庆典活动等。造村运动的主要做法是以开发农特产品为目标,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以开发农产品市场为手段,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同时开设各类补习班,提供农业低息贷款。
日本农村从消灭城...
篇四: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乡村建设1
• 一、创建“美丽乡村”的意义。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2
•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3
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利于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4
• 能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 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5
• 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6
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当前的世情、国情。贫穷落后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
7
•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
8
• 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农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9
• 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唯此,才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各地建设与发展不均匀;二)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三)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四)考核机制不健全,工作存在偏差。;五)其他问题。
10
• 三、对策与实践。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布星散的人群要动员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建房规划引导,
11
• 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改善视觉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据各村特色,采取新造、补植、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特别是公路沿线沿河两侧的绿化景观带改造,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到 30% 以上。四是改造设施。完善通村道路、
12
• 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 100% 。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 95% 以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交通干道以及村镇主要出入口,开展既鲜明又朴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整体风貌设计塑造,突出客家风貌和地域特色。
13
• 二)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①整治乡村生活垃圾。②整治乡村生活污水。③整治农村畜禽污染。④整治广告、路牌。⑤整治违章搭建。三)推进“生态经济”工程。
14
• 按照“创业增收生活美”要求,编制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农业特色产业生态化、精致高效化工程。发展乡村旅游业、生态乡村工业,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①发展乡村生态农业。②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③发展乡村低耗、低排放工业。四)推进“生态文化”工程。
15
• 按照“乡风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为目标,增强村民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构建和谐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①培育特色文化村。编制农村特色文化村落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政策。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和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的基础上,
16
• 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别要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为弘扬农村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②开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把提高农民群众生态文明素养作为重要创建内容。
17
• 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阵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形式多样生态文明、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形成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③转变生活方式。结合农村乡风文明评议,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倡导生态殡葬文化,创建公路和村庄周围的自然生态景观。
18
• ④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推行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为内容的农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机制,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 四、学习先进地区创建美丽乡村的经验。
19
篇五: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乡村建设新模式“美丽乡村会客厅”创新案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海南有 80%的农村土地,60%的农村人口,产业结构中农业占 20%比重。乡村振兴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必须迈过的“坎”,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国家农业部2014 年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十大模式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提供范本和示范。
海南省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政府先后制定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等,把美丽乡村分为产业特色型、滨海渔家型、乡村旅游型、生态保护型、文化传承型、环境整治型、城郊集约型、农村社区型等八个类型来建设。截至目前,海南全省已经分两批建成 520 个美丽乡村,初步评选出第三批 246 个星级美丽乡村,成为美好新海南建设的重要载体。
但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诸多瓶颈,特色不突出是通病和顽疾。海南本身的休闲旅游需求很小,需要外部市场支撑,但外省游客在自己城市周边已有
诸多乡村休闲游产品,海南的乡村休闲游如何能吸引到这些游客,那就需要打造出海南的特色。
海南省委外办积极发挥部门特色,利用外事资源优势,积极营造博鳌“外交小镇”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在博鳌周边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会客厅”,打造展现中国风貌、地方特色,面向世界的“会客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新模式、新范本。
具体案例:北仍村、南强村、沙美村
一、首创性
创新点 1:首创“部门特色+当地资源”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当地市县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也是其他各部门的共同责任。海南省委外办充分发挥外事部门优势,积极利用外事资源,推动博鳌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了明显成效。
2014 年 4 月 9 日,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及琼海市政府在博鳌亚洲论坛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意向书,宣布联合共建“博鳌公共外交基地”,开启打造外事特色小镇和周边乡村新路径。
2015 年打造北仍村为“夫人外交”活动地点。
近年来先后打造北仍村、沙美村、南强村建设的案例说明,若各个部门都能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各个资源,在总体规划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将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创新点 2:首创“美丽乡村+外事引资”美丽乡村发展新模式。
美丽乡村不仅仅可以休闲旅游,还可以招商引资。将海南美丽乡村作为省领导外事会见、招商茶叙、田园漫步的活动场所,举办“美丽乡村会客厅”系列外事引资活动,让“田园风”遇上“国际范儿”,一边欣赏自然风光,一边进行深
度对话。2019 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海南省领导先后与美国微软、韩国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举行 32 场签约活动。这些活动同时提升了琼海城市及周边乡村整体形象和影响力,带动会展、旅游等产业全面发展。
创新点 3:首创“美丽乡村+外事推广”美丽乡村展示新窗口。
2015 年论坛年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年会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富有地方特色的海南村庄北仍村。从此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如今已是名声在外、红遍大江南北。慕名前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夫人外交”活动的影响力在持续发酵。
2019 年,海南省外办邀请亚太 15 国记者团到沙美村、南强村采风,一时间,沙美村、南强村成为炙手可热的新“网红”。
2019 年汤加、密克罗尼西亚国家领导人访琼期间,对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海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已成为展示中国农村建设新风范、新气象、新形象的新窗口。
篇六: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四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赏析!安吉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是浙江省安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探索。安吉县是一个典型山区县,经历了工业污染之痛以后,1998 年安吉县放弃工业立县之路,2001 年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2003年,安吉县结合浙江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在全县实施以“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为内容的“两双工程”,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环境整治,集中攻坚工业污染、违章建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突出问题,着重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固废处理、化肥农药污染治理、河沟池塘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创建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安吉县于 2008 年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并将其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计划用 10 年时间,通过“产业提升、环境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把全县建制村建成“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自 2003 年以来,安吉县通过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创建,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面貌。地区生产总值从 2003 年的 66.3 亿元增加到2012 年的 245.2 亿元,年均增长 12.3%;财政总收入由 7 亿元增加到 36.3 亿元,年均增长 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 3.4 亿元增加到 21.1 亿元,年均增长 22.5%,比全省高 3.3 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收入由 5 402 元增加到 15 836 元,年均增长 12.69%,由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转变为高出全省 1 000 多元。
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特点是,以经营乡村的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安吉立足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茶产业、生态乡村休闲旅游业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仅竹产业每年为农民创造收入 6 500 元,占农民收入的 60%左右;农民每年白茶收入 2 000 多元,因休闲旅游每年人均增收 2 000 多元,各占农民收入的 13.5%左右。
永嘉模式 浙江省永嘉县以“环境综合整治、村落保护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城乡统筹改革”为主要内容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以“千万工程”为抓手,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全县通过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立面改造、广告牌治理、田园风光打造、高速路口景观提升等重点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是以古村落保护利用为重点,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对境内 200多个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民俗风情村落进行梳理、保护和利用。对分散农村居民进行农房集聚、新社区建设,推进中心村培育建设,从而实现乡村空间的优化布局。
三是以生态旅游开发为主线,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本地人文自然资源,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养生保健产业,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四是以城乡统筹改革为途径,促进城乡一体发展。通过“三分三改”(即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和股改、地改、户改),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农民过上市民一样的生活。
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文资源开发,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
高淳模式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以“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和谐美”为内容建设美丽乡村。
一是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达成村容整洁环境美。按照“绿色、生态、人文、宜居”的基调,高淳区自 2010 年以来集中开展“靓村、清水、丰田、畅路、绿林”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对250 多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运处理设施、道路、河道、桥梁、路灯、当家塘进行了提升改造,新建改造农村道路190km,建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112 套,铺设污水管网超过 540km,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3 770t/d,形成 COD 减排能力480t/年、氨氮 47t/y,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63%,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30%以上。建立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新增垃圾中转站 34
座、垃圾分类收集桶 6 600 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85%以上。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动迁拆违治乱整破专项行动,累计动迁村庄 180 万 m2、拆除以小楼房等为主的违建20 万 m2,搬迁企业 20 家,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优化。
二是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达成村强民富生活美。以“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的思路对村庄产业和生活环境进行个性化塑造和特色化提升,因地制宜形成山水风光型、生态田园型、古村保护型、休闲旅游型等多形态、多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实现村庄公园化。通过整合土地资源、跨区域联合开发、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开发等多种方法,大力实施产供销共建、种养植一体、深加工联营等产业化项目;深入开展“情系故里,共建家园”、企村结对等活动,通过村企共建、城乡互联实施一批特色旅游业、商贸服务业、高效农业项目,让更多的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三是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达成村风文明和谐美。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集党员活动、就业社保、卫生计生、教育文体、综合管理、民政事务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综合用房建设,健全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体、以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以服务站点为补充的服务设施网络,加快农村通信、宽带覆盖和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采取切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向科学、文明、健康方
向持续提升。
高淳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围绕“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建设居民幸福家园”为主轴,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环境与民生互动并进的绿色崛起、幸福赶超之路,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与转变方式相互促进、与建设幸福城市相互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区以桠溪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为示范的美丽乡村核心建设区达 200km2,覆盖面达 560km2,占全区农村面积的 2/3,受益人口达 30 万,占全区人口的 3/4。近 3 年来,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高淳区美丽乡村建设以生态家园建设为主题、以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为支撑、以国际慢城为品牌,集中连片营造欧陆风情式美丽乡村,形成独特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江宁模式 江宁区作为南京市的近郊区,提出了“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农村生态环境田园化和山青水碧生态美、科学规划形态美、乡风文明素质美、村强民富生活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三化五美”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江宁区着力抓好以下七大工程:
一是生态环境改善巩固工程。强化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村庄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态治理,实现永续发展。
二是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工程。通过土地整治和集约高效利用,实
现资源高效配置,显化农村土地价值。
三是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工程。以路网、水利、供水供气和农村信息化为重点,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系统。
四是公共服务完善并轨工程。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水平,推进城乡缩差并轨,增强农民幸福感和归属感。
五是核心产业集聚发展工程。通过现代农业和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的培育,推动生态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六是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工程。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深化农村产权管理机制改革,激发农村活力。
七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程。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精神文明和乡土文化融合发展,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江宁区通过点面结合、重点推进方式建设美丽乡村。面上以交建平台和街道(该区撤并乡镇全部改为街道)为主,通过市场化运作建设 430 km2 的美丽乡村示范区。点上以单个村(社区)进行美丽乡村示范和达标村创建。对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单体投资较大的项目,采取国企(如交建集团)主导、街道配合的建设路径;对一些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项目,鼓励街道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如大塘金、大福村等特色村建设都有社会资本参与;对一些适合农民自主建设的项目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建设,杜绝与民争
利。
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特色是积极鼓励交建集团等国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以市场化机制开发乡村生态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打造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形成都市休闲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篇七: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案例 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和案例 01 产业发展型模式 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永联村是江苏省乡村发展最具代表的乡村之一,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隶属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
永联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钢村",曾是张家港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村。改革开放期间,村领导组织村民挖塘养鱼、开办企业,陆续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家具厂、枕套厂等七八个小工厂以及村集体轧钢厂,收益颇丰。在村集体的共同努力下永联村不仅完全脱贫,还跨入全县十大富裕村的行列。永联村是以企带村发展起来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就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
近十年来,永联村投入数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及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都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为解决数量过万的村民的就业问题,村党委还利用永钢集团的产业优势,创办了制钉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吸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村里还开辟 40 亩地建设个私工业园,统一建造生产厂房,廉价租给本村个私业主。另外,还利用本村多达两万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条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服务业。
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壮大,永联村不断以工业反哺农业,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 年,村里投巨资于"富民福民工程",成立了"永联苗木公司",将全村 4700 亩可耕地全部实行流转,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经营。这一举措,不仅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大面积的苗木成为永钢集团的绿色防护林和村庄的"绿肺",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目前,永联村正在规划建设 3000 亩高效农业示范区,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并提供农业项目启动资金,对发展特色养殖业予以补助,促进高效农业加快发展。
近年来,永联村先后共投入 2.5 亿元,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鲜切花基
地、苗木公司、现代粮食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垂钓中心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休闲观光农业年收入7573.7 万元。村里建设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为张家港唯一一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
02 生态保护型模式 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案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高家堂村位于全国首个环境优美乡——山川乡境内,全村区域面积 7 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 9729 亩,水田面积386 亩,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高家堂是安吉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以生态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了环境品位。
高家堂村将自然生态与美丽乡村完美结合,围绕"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环境优势,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现如
今,高家堂村生态经济快速发展,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生态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村已形成竹产业生态、生态型观光型高效竹林基地、竹林鸡养殖规模,富有浓厚乡村气息的农家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 5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支柱。高家堂村把发展重点放在做好改造和提升笋竹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从 98 年开始,对 3000 余亩的山林实施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并于 2003 年投资 130 万元修建了环境水库——仙龙湖,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配套建设了休闲健身公园、观景亭、生态文化长廊等。新建林道 5.2 公里,极大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同时,着重搞好竹产品开发,如将竹材经脱氧,防腐处理后应用到住宅的建筑和装修中,开发竹围廊、竹地板、竹层面、竹灯罩、竹栏栅等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并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流通方面的服务。同时积极鼓励农户进行竹林培育、生态养殖、开办农家乐,并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农家乐乡村旅店,接待来自沪、杭、苏等大中城市的观光旅游者,并让游客自己上山挖笋、捕鸡,使得旅客亲身感受到看生态、住农家、品山珍、干农活的一系列乐趣,亲近自然环境,体验农家生活,又不失休闲、度假的本色,此项活动深受旅客
的喜爱,得到一致好评,而农户本身也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
03 城郊集约型模式 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案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松江区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黄浦江南岸,是松江浦南地区三镇的中心,东北距上海市中心 50 公里,北距松江区中心 10 公里。该镇的发展不倚仗工业,而是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的周边大中城市。
该镇注重卫生环境的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村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全镇生态环境和市容卫生状况显著改善,2010 年,该镇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镇,2011 年成为上海市第一家创建成功的市级生态镇。截至 2012 年 6 月份,市容环境质量已连续 18 个季度保持全市郊区 108 个乡镇第一名。泖港镇作为上海市的"菜篮子",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
农业上是极其明智的选择,该镇以创建高产田为抓手,大力发展环保农业;以"三净"品牌为优势,大力发展农副经济;以节能环保为标准,淘汰落后工业产能。此外,泖港镇还鼓励兴办家庭农场。泖港镇 2007 年起走上了以家庭农场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农业发展道路,如今已基本实现了家庭农场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
:
具体做法:
一是规范土地流转,实行家庭农场集中经营;二是完善服务管理,提高家庭农场运行质量; 三是推动集约经营,优化家庭农场运行模式。截至 2012 年上半年,泖港镇已有 20324 亩土地交由家庭农场经营,占全镇粮田面积的87% 同时,随着家庭农场的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由此带来的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户承办家庭农场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大城市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泖港镇借助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近年来该镇开发和引进了大批中高档旅游项目,从旅游项目空白镇发展成农村休闲旅游镇。同时,以乡土民俗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整合生态农业、生态食品、农业观光、农业养殖、村落文化、会务培训、疗养度假、农家餐饮等各类乡村旅游资源,实现了农村休闲产业的功能集聚。目前 ,乡村旅游已成为该
镇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仅 2013 年就先后接待游客约 15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 3000 万元,利润总额达 500 多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 1500 多万元,解决了 300 多名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同时,旅游景点的建造周边环境的改造,也使泖港的环境越来越优美。
04 社会综治型模式 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案例:天津大寺镇王村
天津市西青区大寺王村镇北邻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邻天津微电子城。该村距天津港 10 公里,距天津国际机场15 公里,距市中心 15 公里,交通四通八达。全村 580 户,人口 1862 人,占有土地 4000 余亩。
王村是天津东南方新农村发展的一颗耀眼的明星。王村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示范村", 2012 年,荣获"美丽乡村"称号。王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村里生活环境和谐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家家户户住进新楼房,
电脑、电话、汽车走进农家,村民过着"干有所为,老有所养,少有所教、病有所医"其乐融融的城市化生活。
十几年前,王村 90%的村民仍然住着低矮潮湿的危陋平房,单调、简陋、陈旧、窘迫、拥塞是绝大多数王村人的居住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彻底解决村民的住房问题,村领导制定了 5 年村庄建设规划,推倒全村危陋平房,建成公寓和别墅,让全体村民住上了新楼房。此外,为了实现农村城市化,使百姓生活在舒适、整洁、文明、优美的环境中,村领导组织制定了彻底改造村内生活环境的规划,并筹措资金,组织力量先后完成了许多工程、项目的改造和提升,村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王村在完善社区服务中心、商业街,开发建设峰山菜市场、卫生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还先后建成了占地 2 万多平方米的音乐喷泉健身广场、2400 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 1000 多平方米的村民文体活动中心,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拉丁舞排练场、农民书屋、村民学校、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舞蹈排练厅、棋牌室样样俱全,全部按照最高标准建设,设施完善,而且所有场馆都不对外营业,全部作为百姓的福利,让乡亲们无偿使用。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极大方便了村民生活。
05
文化传承型模式
主要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案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平乐村地处汉魏故城遗址,文化积淀深厚,因公元 62年东汉明帝为迎接大汉图腾筑"平乐观"而得名。该村以农民牡丹画而闻名全国,农民画家已发展到 800 多人。"一幅画、一亩粮、小牡丹、大产业",这是流传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村村民口中的一句新民谣。近年来,平乐村按照"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四有"标准,以牡丹画产业发展为龙头,扩大乡村旅游产业规模,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依靠文化传承建设"美丽乡村"的发展模式。
千百年来,平乐村民有着崇尚文化艺术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事书画艺术的人越来越多。随着牡丹花会的举办和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与洛阳有着深厚历史渊源而又雍容华贵的牡丹
成为洛阳的重要文化符号。游人在观赏洛阳牡丹的同时,喜欢购买寓意富贵吉祥的牡丹画作留念,从事书画艺术的平乐村民开始将创作主题集中到牡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平乐农民画家们的牡丹画作品远销西安、上海、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2007 年 4 月,平乐村农民牡丹画家自愿组建洛阳平乐牡丹书画院,精选 120 余幅作品在洛阳市美术馆隆重举办了农民书画展,展示了平乐牡丹画创作的规模和水平。
"小牡丹画出大产业"。如今的平乐,已拥有国家、省市画协、美协会员 20 多名,牡丹画专业户 100 多个,牡丹绘画爱好者 300 余人,年创作生产牡丹画 8 万幅,销售收入超过 500 万元。2007 年,平乐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平乐镇被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先后两次就平乐牡丹画产业发展作出批示。
06 渔业开发型模式
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
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案例:甘肃天水市武山县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端的渭河上游。目前,该县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 10%。2012 年末,全县养鱼水面达 464 亩,其中冷水鱼 12 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 300 吨,其中冷水鱼超过 40 吨,渔业总产值达 770 余万元。
近几年,旅游市场火热,武山县紧抓机遇,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是对渔业生产的补充,是对渔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实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该县盘古村的发展前景比较好,该村 400 余亩河滩渗水地充分利用后采取"台田养鱼"模式进行开发池中养鱼、台田种草种树,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开辟成具有水乡特色的以生产商品鱼为主,将来要建设成休闲式生态渔家乐。2008 年秋,该县龙台董庄村冷水鱼养殖户按照旅游要素,加大休闲农业开发建设的力度,以渔业生产为主题,以区域文化为内涵,以景观为依托,结合本地特点,打造功能齐全的休闲农业示范景区。其中,君义山庄等渔业养殖户进行了改造提升,积极推出"住在渔家、玩在渔家、吃在渔家"的"渔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已成为武山"农家乐"示范基地。近年来,武山县试验
推广鲑鳟鱼为主的冷水鱼品种,培育发展休闲渔业,全县渔业产业实现了从粗放到精养、从单一的养卖到提供垂钓、餐饮、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方式的巨大转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盘古村的"渔家乐",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垂钓运动带来的垂钓,经济收入可观,效益比原先高出一倍以上。现武山"渔家乐"成为了天水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带动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武山县积极研发引进渔业养殖新技术,其中"河流养殖冷水鱼技术试验"的成功极大地拓展了养鱼空间,也为该县渔业找到了确实可行之路。大南河西河、榜沙河上游有生产上千吨冷水鱼的水资源潜力,养殖技术已达到自繁自育的水平。武山县有河谷滩涂地、渗水地、薄田等宜渔土地 5000 余亩,适宜于集中连片发展常规鱼养殖,"台田养鱼"、"塑料薄膜防渗"等渔业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为常规鱼养殖奠定了技术支撑。龙台乡董庄村冷水鱼养殖开发小区、温泉乡"福源生态农庄"、鸳鸯镇盘古村养鱼...
篇八: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dquo; 美丽乡村 ” 建设 论文摘 要:大学生村干部政策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决定,对于当今农村面临的新课题——建设“美丽乡村”有着重要意义。发挥大学生村干部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高素质的领导队伍、专业的知识人才,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组织者,应积极发挥在创建美丽乡村中的积极作用。
一、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 在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建议》中,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2]。因此,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课题之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美丽中国”一词的提出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描绘出了美好的愿景。“‘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3]。但是“美丽中国”绝不仅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首先,“美丽中国”强调自然之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天蓝、地绿、水清是“美丽中国”给人们的直观想象,其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经济的发展要以保护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为前提和基础。其次,“美丽中国”蕴含着社会发展之美。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美丽中国”也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以往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科学发展观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再次,“美丽中国”包含着人之美,这就包含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促进人与人关系和谐的基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关系到社会稳定,“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素质好、能力高的中国人,“美丽中国”展现的也是人与人关系和谐相处的人文之美的图景。
城市依托乡村而存在,美丽的乡村和美丽的城市共同构成美丽的中国。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美丽乡村”是在建设“美丽中国”新时期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美丽乡村的创建是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美丽乡村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创建宜居、宜业、宜
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2]。
二、大学生村干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客观需要 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的人才逐渐向城市流动,导致了农村人才的缺失。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课题下,社会主义新农村也面临着建设美丽乡村主要事业,美丽乡村的建设的关键就是人才。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城市流向农村的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诉求。
1.建设“美丽乡村”需要高素质的领导队伍 在很大程度上,村干部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工作的成败。从农村的村委会领导成员的组成结构来看,其特点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大学生村干部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素质,对于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队伍来说无疑是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壮大了农村的领导队伍实力。大学生村干部是党员的,多安排在村党总支副书记的职位,是基层组织领导队伍中的一员。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中需要有高素质的领导队伍来领导,美丽乡村需要高素质的领导队伍来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美丽乡村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领导队伍的观念、技术,美丽乡村的文化需要发展,就要求领导队伍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设需要这支领导队伍在农村建设中充当领头羊的作用,积极带领农民创建适合本村、发展本村的美丽乡村。
2.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才 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引导、建设。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等,归根结底,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才的匮乏。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青年知识分子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使农村工作缺乏人才的支撑。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推动了人才从城市向农村流动,大学生村干部是具有现代理念、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人才,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3.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发展农村文化 农村文化的发展相对于城市而言是落后的,主要表现在: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农村的文化活动少以及农村的文化设施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更要农村文化的发展、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具有政治素质高、思维活跃、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强等优势,是农村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三、大学生村干部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作用 “美丽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具体落实。“美丽乡村”的建设重点工作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所以美丽乡村创建工作要做好农村经济、科技、环境保护和文化的发展工作。大学生村干部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为参与创建美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
1.大学生村干部要在农村科学技术中发挥传播作用
大学生村干部都接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大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部分大学生村干部是专门研究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即使对科学技术掌握较少,但是大学生村干部相对于接受教育较少的村民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
就目前情况而言,农村的资源与环境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技术瓶颈,创建美丽乡村需要依托技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要推进技术成果进村入户,需要农技推广,其中大学生村干部就扮演着农村科学技术的传播者。
大学生作为一个嵌入力量需要与村民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让村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品尝科技增收的喜悦是取信于民的重要途径。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可扎实地定期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务农的技能,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和适应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
2.大学生村干部要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推动作用 大学生村干部心系群众、融入群众已成为发挥大学生村干部作用的首要前提。“美丽乡村”的建设首先要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关系。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改变以前以耗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的发展方式。转变农村经济的发展观念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村干部作为基层组织的的领导者之一,能够迅速把握经济发展方向,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决策注入新的活力。大学生村干部融入群众,能够使政府迅速把握群众的需求,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与农民的需要、当地的资源状况相符,积极探索适合本
村发展的经济产业,发展产村相融的生态产业、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大学生村干部要在农村文化传承中发挥宣传作用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需要村民素质、文化的提高。村民素质、文化的提高中重要的一点是农村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发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需要广泛的宣传。“当前,由于大学生村干部与当地村民在文化层次上有一定差距,这就存在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反哺现象,即在文化变迁时代,年长一代吸收年轻一代先进文化的过程,其实质是青少年对成人文化的积极主动影响”[4]。大学生村干部作为政府政策的执行者,需要对农村健康向上的文化发展起到宣传的作用;同时大学生村干部作为沟通政府与群众的联结者,向百姓学习的过程中要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大学生村干部要积极征求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丰富农村文化发展的形式,在普及科学技术、破除封建迷信上当好宣传者,引导广大农民养成爱科学、学技术的良好习惯。
四、大学生村干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 要想真正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实际作用,不但大学生村干部自己要提高认识,政府部门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保障大学生村干部的合法地位、不断健全完善大学生村干部制度。
1.大学生村干部要提高自我认识 现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美丽乡村的建设关键就是人才。大学生村干部正是为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
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大学生村干部下不去,在一定程度上与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有关系”[5]。大学生村干部应该认识到自己身处农村、扎根农村是大有作为的,大学生村干部提高自我认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大学生村干部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其次,大学生村干部要有扎根农村的勇气和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再次,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要切合实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地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
2.各级部门要重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 各级党委领导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开展实施,从思想认识上、政策扶持上、财政保证以及管理上不断深入落实,同时要注意到大学生村干部是在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人才,各级政府要注意大学生村干部的使用。要认识到中央选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目的一是给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二是在农村一线培养人才,而不是被借调到政府工作、不能在农村接受到锻炼、不能切实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作用。
3.法律上确保合法地位 大学生村干部是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的干部,与本地的村干部有着区别,又未纳入公务员系统,显然法律地位不明确。“要使大学生村干部扎根农村建功立业,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盼头,必须吸收一些地方大学村干部陷入尴尬境地的教训”[6]。大学生村干部要发挥作用就要在法律上明确大学生村干部的身份、职责,使大学
生村干部有法可依,可以参与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成为真正的村干部。
4.注重社会合力、建立培训机制 对大学生村干部而言,如何更好地领会、理解和贯彻执行我国的方针政策,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工作能力,领导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农村社会人际关系,调整心态实现自身价值,成为大学生村干部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学生村干部面临着从城市走向农村,从学校走向农村基层,从学生到领导者的身份、角色和环境的转变,针对大学生村干部岗位职责和工作需要,开展培训是使大学生村干部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首先,整合资源,积极发挥高校、政府和培训机构的合力作用。高校要对准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心理引导,使其适应角色的转变;政府培训应主要侧重于介绍经验;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农村基层干部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行为的研究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其次,注重岗前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岗前培训要注意介绍本省、市县村的基本情况,还有让大学生村干部学习农村的法律法规、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村的工作方法等;大学生村干部应该有合理的在职培训,主要讨论、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5.建立健全各种保障制度 (1)提高大学生村干部待遇。首先,改善大学生村干部的生活条件。农村尤其是偏远的落后地区的基层环境差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要想留住人才,要给予大学生村干部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改善其生活条件。其次,提高薪酬待遇。根据组通字
[2009]21号《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生活补贴比照本地乡镇新录用的公务员期满后工资水平及时发放;聘用期间,按照当地对事业单位的规定,参加相应社会保险。可是在实践中各地的大学生村干部的待遇差别也比较大。各地要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弹性地调整大学生村干部的工资,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不仅要有物质激励,还应该有精神激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不仅仅是对农村做出了贡献,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他们的精神激励是对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最好证明,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决定他们的去留。
(3)评价监督机制。大学生村干部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各地的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实施时间都不长,理论和制度方面都缺乏保障。大学生村干部到农村工作是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农村群众对于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是否满意等具体工作...
篇九:建设“中国美丽乡村”创建新农村建设**模式
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fI”的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浙汀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基础上,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全域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产、世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乡土文化繁荣、乡风文明和谐、充满发展活力的美丽乡村。截至2020年底,康县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2镇16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17年省委省政府在康县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2020年12月,甘肃省政府、农业农村部、世界旅游联盟、法罔“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联合在康县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受到与会海内外嘉宾的广泛赞誉。康县十年如一日,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巨大成效.走m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也走Hj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口中共康县县委宣传部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I』I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学习借鉴价值,形成了机制完善、经验成熟、许多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县模式”。康县美丽乡村建设最早始于“5·1 2”地震灾后重建。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康县是重灾区之一,农村又是受灾最严醺的地区,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损毁严重。灾后重建过程中,康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将房屋重建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与道路、桥梁恢复重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推进,把245个灾后最建居民点初步建成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县一号工程,从2012年至今,连续以县委一号文件专题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T作。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全域美丽”的目标,把全县作为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来打造。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工作理念、思路、政策、措施、力度等方面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变换频道、不偏离58靶心,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才取得了今天这样显著的成效。具体工作中,县委书记是总指挥,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不仅抓全盘、抓统筹,而且抓具体、抓细节,示范带动四大班子及部门、乡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真正形成全县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格局。抓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是首要前提。在工作之初,康县一些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认识和理解不够,有的认为灾后重建已经作了极大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没那个能力和本事;有的认为康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建设美丽乡村是与脱贫攻坚抢资源,会影响脱贫攻坚成效;有的认为康县财力弱,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这些怀疑、质疑,康县通过分批组织县乡村社各级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外}{j学习统一干部思想;通过深入调研、细致工作打消群众顾虑;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干群增强动力;通过奖补机制撬动群众投入。2012年以来,康县共投入18.54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群众筹资65.4亿元,收到了用政策奖补的“四两”撬动群众投入“千斤”的效果。康县从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始终把村庄规划摆在重要位置,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各项规划相衔接、相协调,用高质量、可操作、能落地的规划设计指引建设、调配资源、凝聚力量,避免凶规划失误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如何编制好规划设计?康县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编制有四个有效做法。一是全面覆盖。二是分层分类。i是专群结合。四是保障有力。如何确保规划设计落实?为了防止规划设计不落实,克服“先干再说”“边干边看”“随意乱干”等错误倾向,康县着重从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规划设计不折不扣落实。规划设计要达到什么效果?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景区的标准规划全县建设,以景点的要求打造每个村庄,以景观的设计改造每户庭万方数据院,实现一村一景、一户一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布局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风貌I:,淡妆浓抹浑然一体.康县足片区贫困县,脱贫攻t氍任务繁重,能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且各类资金分散于各部门,难以发挥最大效益。面对部门“条条框框”规定和美丽乡村建设“真金白银”需求之问的矛盾,康县对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拥绑使川,建立“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iI:分散的项目资金“握指成拳”,发挥f}{最大效益。在资金使川方式上.康县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资金使用机制,资金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各类整合资金仍按原来的渠道拨付,但必须用于项日村和计划内项目,有效破解了过去立项权限分散、碎片化管理、撒胡椒面、做人睛等问题。把成本控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建设项目L,严格按照审批的项}j数、1=程量和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Ij程量,不随意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切实把来之不易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民生T程,涉及上F左右、方方面面,头绪多、任务重,需要集中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康县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有效发挥各行业部门的专业特长,全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共建美丽乡村,按照“各炒一盘荣,共办一桌席”的思路谋划,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十一件成一件。按照县委农办牵头抓总、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县级领导包抓帮建、集中力量分层建设的方式,康县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每年按照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i个等次滚动推进。达标村以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示范村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精品村以洁化、绿化、亮化、美化和产业发展为主。各部门f羽绕不同村庄建设等次,将项目资金向项日村倾斜,集r-f1力量投入,力争1年建成达标村,2年建成示范村,3至5年建成精品村,部分旅游元素富集的精品村进一步提升建设为旅游村。康县存美丽乡村建设中既重建更重管,坚持建管并重、管j}j并行,创造性落实省上关于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的《指导意见》,持续巩固建设成果,实现常绿常新常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明确管护主体,美丽乡村建成后,项目产权及时移交到所在村社,F}_{i村社负责管护,落实管护主体责任。明确管护标准,按照保障各类设施正常运转、K期发挥作用的要求,明确村内道路、活动广场、园林绿化、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管护标准。明确资金来源,管护资金以县乡村三级投人为主,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补充。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外在美”与“内涵美”并重,在提升乡村功能、彰碌乡村韵味的同时,注重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核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不断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核和灵魂。坚持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根本保证,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了“领头雁”和“主心骨”。按照让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与当地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目标,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底色,大力实施“五通”“五化”“五改”“五有”,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美丽乡村建设巾坚持保护建筑、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不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筑和自然景观,保留了不同于城市的自然性、原生态、错落美。注煎传承发扬优秀乡土文化,充分发掘每个村庄独有的文化元素、文化样态及其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让乡村既有美丽之形、又有文化之魂。在农村广泛开展“四新竞赛”“六争六评”“一日五问”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出台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有效抵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康县2015~2017年连续3年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j:作典型发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j作综合成绩排彩全省前列:康县坚持把发展美丽产业、做大美丽经济作为美丽乡利‘建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山大沟深耕地少”的劣势和“绿水青山特产多”的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放大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创新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环境绿美净、全域电子商务、伞域旅游景区“四个全域工程”,做精做优特色产业,真正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康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把乡村旅游作为惠民富民的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感受型、生态农庄体验型、特色农业观光型、环保1_业展刀礓4、景区休闲养生型五大乡村旅游t铺牌,推动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_4亿元?罔绕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康县实施“十村白‘户干床”乡村旅游示范T程,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乡村宾馆,进一步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更多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截至目前,康县共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家,乡村宾馆12家,培育乡村旅游经营户、带头人、讲解员2000多人,吸引6000多名长期在外务‘I:人员返乡创业,带动2468户贫闲群众依托乡村旅游实现脱贫,9.7万人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增收。(摄影马步虎)59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