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10篇

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7 18:55:05 来源:网友投稿

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10篇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2018年7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18第30卷第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10篇,供大家参考。

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10篇

篇一: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18年 7月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2018第 30卷第 4期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PostsandTelecommunications(SocialScienceEdition) Vol.30No.4DOI:10.3969/j.issn.16738268.2018.04.012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杨 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少年工作系,北京 100089)摘 要:网络化时代传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剧烈的冲击与挑战,以网络流行语为窗口,观察当代青年的社会心理需求与语言喜好特点,是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效性的重要路径与前提。分析近年的网络流行语发现,当代青年在调侃、戏谑等娱乐化表象背后实际传达了渴望宣泄情绪、获取娱乐快感、争取话语权、展现个性、寻求群体归属以及寻爱求暖等多面需求,网络流行语的创造和传播折射出当代青年对简洁性与快捷性、内涵性与可再造性、幽默性与解构性、现实性与通俗性的语言风格的喜爱。契合当代青年的时代特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与转型应注意调整话语格局、关照现实问题、吸收流行话语资源、转换话语表达方式,不断推进教育话语的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与形式创新。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青年;创新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8)04009408  青年代表着民族的未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空间中的重要交流语言,主要被青年网民所创造、使用和传播,是反映当代青年心理需求与时代特征的亚文化符号。网络流行语从虚拟空间往现实生活的快速蔓延,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以网络流行语为窗口,观察流行语背后所反映的当代青年心理需求和语言喜好,契合青年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一、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青年心理需求青年心理需求是决定青年行为以及青年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了解和研究的前提。而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流行语作为当代青年文化的重要代表,由青年所创造,在青年中流行,是及时折射青年心理需求的多棱镜。从近年的网络热词来看,其背后所反映的青· 4 9 · 收稿日期:20170810  修订日期:20171018基金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学术创新支持计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仪式载体研究(182070203)作者简介:杨 巧(1986),女,重庆江津人,讲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年心理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宣泄情绪的需求“互联网是一个与社会异体同源的技术系统,并且,它与现实社会的耦合建构了一个相互嵌入的复杂巨系统。”[1] 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经历着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又面临着医疗、教育、社会分配、生态环境等各类矛盾,这一时代特点为流行语言的生成与传播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处于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人生任务打拼期的青年对社会发展与问题的体悟尤为敏感,而价值观的不成熟与人生经验的不充足往往让青年在接触社会现实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片面甚至极端的情绪。“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虚拟、自由的网络世界为青年提供了释放郁积情绪的空间,网络话语随之成为青年网民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从近年的网络流行语来看,绝大部分都通过或调侃或讥讽的语言方式展现了现实中隐藏的社会情绪,并且正是因为这些情绪引发了众多网民的共鸣而使相关话语得以扩散和流行。如表达对现实处境无奈和迷茫的“矮矬穷”“簈丝”“伤不起”“羡慕嫉妒恨”“小目标”“醒工砖”“神马都是浮云”;表达就业等压力的“农夫、山泉、有点田”“亚历山大”“咆哮体”;表达对情感失望情绪的“累觉不爱”“人艰不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表达对社会不公现象愤怒不满的“我爸是李刚”“欺实马”“躲猫猫”等等。随着自媒体时代的纵深发展,网络流行语日益成为青年疏泄不快情绪的解压阀,正因如此,这些话语也成为跟踪观察青年思想情绪和心理动态的晴雨表。(二)获取娱乐快感的需求由于物质的快速丰沛以及受消费文化的影响,与老一辈相比,20世纪 8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年轻群体更关注于休闲娱乐文化,青年的生活方式出现了“以消费为中介,以娱乐为目的”的转向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是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群体的娱乐精神,互联网成为青年制造狂欢并获取快感的重要“广场”。“狂欢理论”的提出者巴赫金曾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划分为两个世界:“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充满了恐惧、教条、崇敬、虔诚的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充满了两重性的笑,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亵渎和歪曲,充满了不敬和猥亵,充满了同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3] 可以说,狂欢世界是对现实秩序世界的反叛和颠覆,是疏解现实生活压力,获取生命激情的重要来源。如果说互联网之前的时代人们主要依靠节日时间和公共广场空间,通过传统舞蹈、服饰、仪式等来获取狂欢体验的话,那么网络时代的青年则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网络空间营造成为全民持续狂欢的世界,网络流行语既是青年制造狂欢的载体也是狂欢文化的重要表现。现实中面临多重压力而充满紧张和焦虑却又不得不“体面”生活的青年通过戏仿、调侃、自嘲、恶搞等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创造性表达,可以极大地释放秩序化生活中被压抑的能量,在嬉笑打闹中获得释放自我的快感。细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会发现,几乎每一语词的流行本身都伴随着网民的娱乐狂欢式参与,“模因式”全民造句便是这一典型代表。对娱乐快感的追求也使得青年对任何情绪的表达都穿上了一层喜剧搞笑的外衣,如用“簈丝”和“土豪”表达阶层差异的失落,用“杯具”表达现实的惨不忍睹,用“蒜你狠”表达对物价的焦虑,用“楼歪歪”表达对豆腐渣工程的不满。总之,青年网民们总能在悲剧中找到喜剧,在严肃中发现滑稽。这一方面让青年排解了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又能让他们以相对轻松的方式正视这些情绪。正是这一需要的支撑,让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能掀起一浪高于一浪的热潮。(三)争取话语权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他们也渴望更多的社会话语权。网络与自媒体为青年提供了畅所欲言的广阔平台,让许多在现实中缺乏话语感的青年得以表达他们的情绪与观点,许多鼓励发言的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如“现在问题来了”,青年网民一般将该句式应用于评价某一社会事件或提出自己的质疑。又如“元芳,你怎么看?”成为网络上公众表达诉求和质疑的经典句式,甚至一些地方的政府机构也开始尝试运用“元芳体”发布微博,提醒公众防止上当受骗。再如“我妈是我妈”,源自现实办事过程中母子关系的证明尴尬,引发网友对各种“无法自证的清白”的共鸣并得以迅速走红,表达了现实中青年在面对权力部门时的话语无力感及渴求话语权的强烈需求感。追溯来源,许多网络流行语都源于青年网民· 5 9 ·

 为巧妙规避网络审查而创造的替代语,如“躲猫猫”“俯卧撑”“欺实马”“周老虎”“表哥”等都指涉了现实中的敏感热点事件,为减轻舆论的影响,网络“把关人”往往用过滤关键词的方式对相关网络评论采取“堵”和“禁”的措施。简单粗暴的筛查和删除反而进一步激发了网民发言的欲望和巧妙规避审查的智慧,采用更为形象生动的“暗语”,引发了更大范围网络话语的爆发。这说明当代青年网民的话语权需求已达到了必须正视和尊重的程度,片面地“防”和“堵”只会适得其反。(四)展现个性的需求市场经济对自主意识和个性解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成长于市场经济时代的当代青年,其个性化需求表现得尤为强烈。以标新立异来吸引注意,并希冀得到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是青年个性化的重要表现,因此许多网络流行语都凸显了青年追求新异的特点,对最新事物的喜爱和追逐也成为推进网络语言流行的直接动力。青年群体对新奇事物和自我个性的刻意追求导致他们在创造和使用网络词汇时常常抱有一种猎奇的心态,尽量做到不落窠臼。例如,创造网络象形符号“Orz”来表达一个人被某事击垮跪地的郁闷形态,用歌词“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表达看到某事物的震惊。通过对各种语言符号原有形式和意义的解构与创新,新颖奇异的网络词语极大地满足了青年追求与众不同的内心需求,不管是创造者还是使用者都能在其中感受到自己个性的张扬。对于大部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来说,对最时尚最前卫流行语的追逐便成为满足求异心理的重要方式,并由此使得时尚的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更迭加速。从 2010年的“我爸是李刚”到 2016年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剁手”“洪荒之力”,各类网络热词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每一特定时期某些热词往往成为前卫的标识,然而又在某一天变成“过时”的话语。(五)寻求群体归属的需要在追求个性张扬的同时,青年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归属需求,希望自己因青年共同个性的表达而被同辈群体所接纳,害怕被青年群体“边缘化”。网络流行语便是青年的“群体身份证”,这些语言的不规则性、隐喻性、夸张性使其同传统语言相区分,而对这些语言的使用也就同时意味着同传统语言的使用者相区隔开来,成为青年群体认同的语言纽带。为了表明自己一直与站立时代潮头的青年群体同伍,青年网民常常对网络中出现的新奇话语保持极为敏感的状态,争抢先机成为早期使用者,以获取同辈群体的关注和称叹。正因如此,网络流行语从诞生到流行往往只在一夜之间,即使错过了先机,青年也会以高度的认同感积极“解码”并参与到使用的热潮之中,以证明自己至少不“out”。很多网络热词的流行都是青年迎合群体文化的产物。如东北方言表示震惊之意的“一脸懵逼”由于其隐含的喜感而从文字发展到表情包,从“一脸懵逼”衍生成各大微博论坛的“万脸懵逼”“大写懵逼”“博弈论懵逼”“矩阵懵逼”“高阶懵逼”等。“一脸懵逼”成为青年人聊天的重要词汇与表达自己群体归属的身份象征。不愿“被时代落下”和“被群体抛弃”的心态让青年人对代表青年话语的网络流行语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捕捉力,并以自己的熟练使用展示自己作为青年人的“有趣”。(六)寻爱求暖的需要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看来,社会现代化的另一面是传统共同体的解体,同时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亲密人际关系的瓦解和人们精神抚慰家园的丢失。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传统乡村共同体进入城市社会,然而看似人口密集的生活环境并未给人们带来实际抱团的温暖,冰冷的钢筋水泥与防盗门将近在咫尺的邻里隔绝成互不相干的陌生人,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人心的疏离、心灵的空虚、灵魂的失托和集体性的孤独。青年正处于对人际拓展和社会交往的强烈需求期,心灵的敏感与脆弱又让他们对人际关怀的温暖产生了强烈的渴求。炙热的愿望与冰冷的现实形成了剧烈的冲突,为此他们将寻求关爱和温暖的愿望寄托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近年被网民广泛运用的“寂寞式”话语直白地表达了青年的孤独心境和对人际温暖的渴望,从“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到“哥的不是,是寂寞”的万变句型的流行,反映了青年内心普遍存在的落寞感,仿佛所有青年都变成了“寂寞党”。为了驱散孤独,缩短人际距离,青年网民热衷于创造和使用一套“熟人式”的话语体系,最典型的便是对“淘宝体”的熟练运用。在网络空间对话中甚至还形成了一套 “潜规则”,如用双字 “嗯嗯”取代单字“嗯”,发完文字需添加表情等,而这些看似复杂的· 6 9 ·

 “规则”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即制造说话者之间的亲近感。“,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句型的流行更是反映了独自漂泊的青年网民们难以名状的辛酸和对家庭温馨的渴望。虚拟空间营造出的温度往往是有限和短暂的,寻求温暖而不得的情况又进一步加深了寂寞,让青年感慨“人艰不拆”“男默女泪”“说闹觉余”,使得本该朝气蓬勃的青年染上了老气横秋的暮气。正能量是驱散心灵冰冷阴霾的阳光。寻爱求暖的需求让青年渴求正能量,并使他们对社会现实中的正能量现象保持着较高的敏感性。从理想信念层面的“中国梦”和“青年梦”到生活日常的“最美”“给力”“为打 call”等话语的流行,既反映了青年在孤独现实中的自我救赎,又展现了当代青年独特的“时代精神”。二、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年喜好的语言特点作为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的主体,青年的喜好决定了某一网络语词是否得以流行,而流行的网络热词则折射出当下青年感兴趣的话语特点,这些语言特点从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生活,全面影响和塑造着青年的话语思维。(一)简洁性与便捷性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最初动力来自于网民在网络交流中的便捷需求。互联网发展早期,由于上网成本较高,青年在使用网络进行交流时往往采取最大经济化的原则,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键盘输入表达最充分的意义,如用“3Q”表示感谢之意,用“886”表达再见,用符号组合“∶)”表示高兴之情等。以简单快捷的方式表达语义的做法逐渐形成一种“潜规则”并影响着网民们的思维方式,即使随着网络的不断升级和普及,在上网成本已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人们依然延续着这样的交流方式。据胡冬芳和李婷的统计,从 2004年到 2015年间高度流行的 120条网络流行语中,有55%的词语字数小于等于 3个字,29.2%的流行语字数为 4~6个字 [4] 。如果说前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在追求语言简捷的同时还遵守大众语言构造规则以准确传达意义的话,那么网络时代的青年则将传统语言规则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重构,汉字、英文、符号、表情包均可组合转化为话语,象形、谐音、比喻、缩写、拼接均...

篇二: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9 4 9—1 9 7 9年思想政治教 育话语的 时代 变 迁及 价值观 分 析 ● 刘 娜 杨 士 泰 摘 要 1949—1979年 ,思 想政 治教 育话 语经 历 了稳 步发展 、异 化转 向和转折 过渡 时期 。这 一时期 的 思政话语总体呈现出泛政治化倾 向,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分析这一时期思政话语 的表现形态和时代特 征 ,透析话语背后的价值观状况 ,能为思政话语构建和价值观培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变迁 ;价值观 作 者 刘 娜,廊坊师范学院思政部副教授 、博士 (河北廊坊 065000) 杨士泰,廊坊师范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 (河北廊坊 065000) 话语是特定语境 中语言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 教育话语 (以下简称思政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 的特定语境 中,在一定社会主导意识形态 支配下 , 思想 政 治教 育主 体 “遵循 一定 的话 语规 范 、规 则 和 规律 ,并 通 过一 定 的方式 表达 出来 的指 向一 定 思想 政治教育 目的的言语符号系统”_】],既包 含一定的 符号 、概念 、语法等因素 ,也包含特定主体 的情感 态度 、价值观念 ,是 “语言符号系统和价值观念系 统的统一体,,E23。思政话语随着思想政 治教 育的形 成 、发展 、变革 显 现 出不 同 的 时 代 特 征 ,也 描 述 、 阐释甚至构建不 同时代的价值观念 。

 一、 1949—1979年思 政话 语变 迁 的时代 特征 1949— 1979年 ,思 政 话 语 经 历 了 稳 步 发 展 、 异化转向和转折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思政话语以 巩固政权和服务政治为 目的 ,话语主题始终 围绕政 治工作进行建构 ,总体上呈现出泛政治化倾 向,具 有明显的无产 阶级利益关切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贯穿始终 ,具有 突出的时代 特 征 ,但在不同历史阶段 的表现形态又不尽相同。

 (一) 思政话 语 的稳 步发展 时期 (1949— 1966)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成 立初 期 ,思 政 话语 围绕 党 的 中心任务展开 ,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发展进程虽然 曲折但还算稳定,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 “革命思维 框架 下 的思想 政治 教育 话语 ”l3]。

 在话语内容方面 ,由于国家领导人对政治工作 极度 重视 ,将 其 定 位 为 “一切 经 济 工 作 的生 命 线”_4],是 “统 帅和 灵魂 ”,政 治话语 成 为 占主 导地 位 的话 语 内容 ,如 “整 风运 动”“批评 与 自我批 评 ” “三反、五反” “思想改造”等,甚至一些经济现 象 ,如 “大跃进” “人 民公社”等也被打上政治标 签而成为政治话语。由于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依然 严峻 ,革 命性 的斗争 话语 大量 存在 ,如 “镇反 ” “反右派斗争”“挖阶级根源” “抗美援朝,保 家卫 国”等话语表 达,不仅 出现 在正式文件 、领导讲 本文 系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建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迁 的价值观研 究” (编号 HB16MK030)的阶 段 性 研 究 成 果 。

 87

 话 、宣传 材 料 中 ,而 且 经 常 出 现 在 百 姓 日常 生 活 中。为恢 复 国 民经济 ,推 进社 会建 设 ,建设 性话 语 也 占有 较大 分量 ,如 “建设 祖 国” “四个 现代 化 ”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向科学进军”等 ,这 些 话语 虽然 有 急 于 求 成 的 倾 向 ,但 主 题 仍 然 是 建 设 ,能够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最后 ,这一时期的 道德话语很突出,如 2o世纪 60年代提 出的 “雷锋 精 神 ”“学 先进 、树 新 风” “焦裕 禄 精 神 ” “铁 人精 神 ” 等 ,鲜 明地 反 映 出 时 代 的 精 神 面 貌 和 价 值 取 向 。正是通 过 丰富 的思 政话语 ,党和政 府 对全 国人 民进 行马 克思 主义 理论 和社会 主义思 想教 育 、阶级 觉 悟 教育 、形 势任 务与 路线 教育 以及 劳动 教育 。

 这一时期 的话语 形式是灵 活多样 、生动 活泼 的 。在文 本话 语 方 面 , 除 了 比较 正 式 的 文 件 、报 纸 、刊物 ,还 经常 采用 传单 、画册 、标语 等 百姓 容 易接 受 的方 式 。在 口头 话语 方面 ,则 广泛 利用 诉 苦 会 、群众会 、公审 大会 、劳 模会 、报 告会 等 多种 形 式 ,充分利 用 广播 载体 ,了解 民情 、传达 党 的政 策 和主张、宣传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和价值理念。在 宣 传方 式方 面 ,坚 持正 面灌 输原 则 和疏导 方 针 ,倡 导说 服 ,反对 压服 ,开 展广 泛 细致 的思想 教 育 。毛 泽东 就指 出 ,对 于思想 性质 的问题 ,对 于人 民内部 的 问题 ,“只能 用 民主 的方 法 去 解决 ,只 能用 讨 论 的方法、批评 的方法、说服教育 的方法去解决 ,而 不能 用强 制 的 、压 服 的方 法 去 解 决 ”[5]。从 总 体 上 看 ,这 一 时 期 的 话 语 形 式 是 比 较 理 性 和 切 合 实 际 的 。

 这一 时期 的话 语效 果也 是卓 有成 效 、深 入人 心 的 。大多 数 工 农 群 众 文 化 层 次 不 高 ,知 识 水 平 较 低 ,政治化、抽象化的话语很难被工农群众所理解 和接受 ,因此需要将其转译为通俗化、生活化的语 言,使政治话语平 民化 、大众化 ,这就要求 “向群 众学习语言 ,培育共 同语言”l6]。毛泽东就 曾希望 知识 分子 能够 与工 农群 众 打成一 片 ,形成 包 括爱 国 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共产主义世界观等方面的共 同语 言 7]。这 一时期 的思政话 语 能够 深入 人 心还 有 一个 重要 原 因 ,那 就是 民主化倾 向。毛泽 东 提倡 的 说服教育方法 就是话语 民主化的突出表 现。此外, 88 召开诉 苦会 、群 众会 、座 谈会 ,开 展批评 与 自我批 评 ,以 “团结 一批评 一 团结” 的方 法解决 人 民内部 矛盾等 都是 话语 民主化 的表现 。可 见 ,这 一 时期 的 思政话语虽然 具有政 治化倾 向,但 并未完 全政治 化 ,而是 “通过 话语 的 民主化 进程 来实 现其 服务 政 治大局的作用”[8]。

 稳步发展时期的思政话语价值导向与社会发展 方 向大体 一致 ,话语 内容 丰 富 、形 式灵 活 多样 、效 果深 入人 心 ,基本 做到 家喻 户晓 、人人 明 白,虽 然 呈现 出泛 政 治化 特 征 ,但 民主 化 倾 向也 比较 明显 , 较好 地 实现思 政话 语维 护政 权 、教化 民众 和价 值认 同功能 。

 (二 ) 思政话 语 的异化 转 向时期 (1966—1976) 1966— 1976年 ,思 政 话 语 由激 进 走 向 癫 狂 , 由泛政 治化转 变 为高度 政治 化 ,发展 遇到 困 境 ,先 前 打下 的 良好 基 础 和 取 得 的成 果 未 能 得 到 保 持 和 发 展 。

 从话 语 内容 看 ,在 “无 产 阶级专 政下 继续 革 命 的理论 ”指 导下 ,思政 话语 不再 以建 设话 语 、爱 国 话语 为 主题 ,代 之 以高度 政治化话 语 和 阶级 斗争 话 语 ,内容 高度 同质 ,核 心 是 “突 出政 治 ”。不 管 是 官 方 ,还 是 民 间 ,随 处 可见 诸 如 “以 阶 级 斗 争 为 纲 ”“打倒走 资派 ”“全面夺 权 ”“踢 开党 委 闹革 命 ” “斗私批修”等革命斗争话语 ,经济工作和生产建 设 被排 斥在 外 , 日常 生活话 语也 被政 治化 ,思政 话 语 沦为 政治 斗争 的工 具 。

 从 话语 形式 看 ,主要 有 以下 几 个特点 :一是 简 单 化 、粗放 化 。由于 阶级 斗争扩 大化 ,原 本 处理 党 内矛盾 的批 判 、说服 教 育方 式 被 废 止 , “大 鸣 、大 放 、大字 报 、大辩 论 ” 的 “四 大” 方 法 大 行 其 道 , 思政话语成为批斗的武器 ,粗暴训斥、强迫命令成 为常态 ,甚 至要 扣 帽子 、抓 辫 子 、打 棍 子 , “残 酷 斗争、无情打击”,呈现出癫狂状态 。二是形式化 、 虚 伪化 。为 达到 政治 目的 ,控制 思 想 ,宣誓 、诵 读 语录、喊 口号、唱高调、说大话 、讲空话等形式 主 义普遍存在 ;“顶峰”论、“天才”论等唯心史观得 到大力 宣传 。三 是僵化 、变异化 。思 想僵 化 导致 话 语僵 化 ,如 “毛 泽东 的话 ,句句 是 真理 ,一 句超 过

 我们一万句”lg],表面上是忠于毛泽 东思想 ,实质 则违背其内涵和原则 ; “宁要社会 主义 的草 ,不要 资本 主义的苗”则反 映了对社会 主义的歪曲理解 , 原本对知识分子实施 的 “再教育”也异化成了批斗 和迫 害 ,甚 至 有 人 提 出 “知 识 越 多 越 反 动 ” 的 观 点 ,不惜歪曲事实、捏造罪行 、无 限上纲 ,造成大 混乱 局 面 。

 这 段时 期 思 政 话 语 内容 同 质 化 ,形 式 非 理 性 化 ,效果异化 ,价值导向背离社会发展方向 ,其批 判、反思功能被遮蔽 ,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失去 本真诉求和价值意义 。这种话语既反映人们思想的 混乱 、价 值观 念 的扭 曲 ,又将 人们 的行 为 引 向非 理 性 的癫狂 状 态 。

 (三) 思政话 语 的转 折过 渡 时期 (1976—1979) 从粉 碎 “四人 帮 ”到 改革 开放 这几 年 ,是 思政 话 语 发展 的转 折过 渡期 ,呈现 出新 旧交 织 的混 杂局 面。一方面 ,斗争话语根深蒂固已经深入到主体的 观念 深处 ,不 可 能短 期 内消 除 ,类 似 “两 个 凡 是 ” 等充满个人迷信色彩的僵化话语仍然存在 ;另一方 面,全国掀起揭露 “四人帮”罪行 、拨乱反正的政 治 运 动 ,对错 误进 行 深 刻 反 思 和批 判 , “打 倒 四人 帮”“平反冤假错案”等成为 当时的高频词 ,癫狂 的话语 形 式逐 渐 回归理 性 。此 外 , 由于社会 的发展 和思 想 的解放 ,新 的话 语 内容 不 断涌现 。关 于 真 理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得整个社会的话语氛围活跃起 来 ,“实践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理性话 语 内容不断得到认可 ,正面疏导、说服教育的话语 形式重新得到重视 。这一过渡期虽然时间不长,却 是思 政话 语急 剧 变迁 的重 要 时期 ,整个 社会 的话语 氛 围逐渐 活跃 ,话 语 内容 不 断丰 富 ,话 语 形式 更 加 理性 、客观 ,为新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

 二 、1949—1979年思 政话 语 的价值 观分 析 思政 话语 具 有独 特 的意识 形 态指 涉性 ,不 仅 描 述、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存 在,而且承载 、体现、 引导 、建构这个 时代 的价值 观念 。对 1949—1979 年思 政话 语 表现 形态 和 时代特 征 的考察 ,可 以窥 探 这一时期话语背后的价值观状况 ,这里的价值观泛 指 “关于某类事物的意义或价值状况的看法”_1。。。

 (一) 这 一 时期 的 主 导 价 值 观 是 政 治 价 值 观 , 首位价 值 或本位 价值 是政 治利 益 从上述各 阶段 的话语内容可以看 出,这一时期 的思政话 语 主要是 对全 国人 民进 行无 产 阶级价 值 观 教育,所 以不管是来 自官方 的文件、报告 、报 刊, 还是 来 自民间 的标 语 、 口号 ,多 用 “革 命” “反革 命 ”“阶级斗 争” “无产 阶级 和资 产 阶级” 等泛 政 治 化甚 至是 明显 政治 化 的话语 ,政 治标 准是衡 量 一切 的最 高标 准 [1

 ,就 连 建 设 话 语 、道 德 话 语 也 打上 政治 的 印记 ,突 出表现 为对 阶级 属性 的强 调 。这些 高频词说 明当时人们的价值需求首要或根本是政治 利益的满足 ,人们正是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选择 、 构建 话语 表达 。而 “单 位” “身 份” 这 种 话 语 表达 则反 过来 强化 人们 的政 治地 位 、社 会 身份 和价 值认 同。这种 状况 与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成 立初 期巩 固新生 的社会主义政权 的政治需求相适应 ,在社会主义改 造完成后没能实现及时转轨 ,导致对物质价值的长 期忽 视 。

 (二 )这 一 时期 的基 本 价值 取 向为 以 国家 本位 为核 心 的集 体 主 义 、 以精 神 至 上 为 核 心 的 理 想 主 义、以穷即革命为核心的平均主义 这一时 期 的集体 主义 价值 取 向 明显且 突 出。

 “单位”是体现那个 时代社会结构 和特征的独特概 念 ,是连 接 国家和 个人 的独 特组织 形 式 ,其 本 质上 代表 国家对个人实行的管理和控制 ,由 “单位”决 定 的 “身 份关 系” 将个 人 固化在 特定 的社会 角 色 和 时 空位置 中 ;“一 大二 公 ” 的单 一所 有 制 结 构 是 国 家本位的经济基础 ,以至于 “越大越优越 ,越公越 先进”,合作社、人 民公社是集体所有制的典型形 式 ,强调 “大集体”“国营”;在道德原则层面,将 公私关系尖锐对立起来 ,“狠斗私字一 闪念”,强调 集体利益对个人利益的绝对优先性。

 理想主义价值取向则带有革命化 的性质。

 “革 命”不仅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其本身也成为一种理 想 ,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理想的标尺。为了实现 理想而进行的尝试也都带有理想主义 的色彩 ,“人 民公社”浓缩了全国人 民的共同理想 , “共产主义 是天堂 ,人民公社是桥梁”_】引。在理想主义价值取 89

 向的引导下,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天平明显倒 向 后者 ,对 “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大力宣传 ,

 对 “大公 无私 ” “无 私奉 献 ” 的 极 力 推崇 以及 耻 于 言利的价值观念都体现精神至上 的价值取 向。

 如果说前面两种价值取 向在 中国传统社会中已 有端倪的话 ,“穷 即革命”甚至 “以穷为荣 ”则是 这一特定时期 出现的特殊价值取 向,这不仅与当时 生产力水平低下 、物资匮乏有关 ,也受到 “越穷越 革命”“越穷越光荣” 的政治文化 氛围的影响 。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 “贫农”被看作成分好 、值得 自 豪 、社会地位高 ;“富农”则是与反革命分子 、右 派 分子 并列 的 “黑 五类”,社 会 地 位 极 低 ; “地 主 ” 更是成为耻辱的代名词 ;甚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 被 看作 资产 阶级 的生 活作 风 。

 “劳 动 光荣 ,剥 削 可 耻”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体现 ,争当 “劳模”促进 社会 生 产 的发展 ...

篇三: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亮剑》第四集有感 第一一线指挥者的军事指挥艺术 1、 既要有大手笔的战略指挥艺术 2、 又要有能干小事的技巧。

 3、 还要具备谁时找到合适理由激励下属能力。

 怎样与有才能且傲气的人合作的艺术 1、 首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坦荡的胸襟和学习的态度。

 2、 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本事充分的自信、坚定的原则、换位思考的立场。

 3、 要在最短的时间找到共同语言。

 4、 要在共同的事业中一起拼搏。

 5、 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与乐于从事的活动。

 6、 熟悉对方的语言系统并娴熟使用。

 7、 给予对方恰倒好处的利益与关心。

 竞争对于人发展的作用 1、 有助于提高自身潜力。

 2、 寻找有实力的对手作为竞争对象。

 3、 平常就应该加紧实战训练。

 1、男人与男人的合作其实也是一场战争。

 2、驾驭军队也要有政治原则和理想。

  怎样利用个人声望与名声吸引人才投奔 1、 一个团队需要有极高的美誉度。

 2、 需要有一种精神感召的力量。

 3、 需要有声明在外的老总。

 4、 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业绩。

 5、 一定要有让人激动人心的事迹。

 6、 一定要有让人艳羡的远景和个人成长与发挥的平台。

篇四: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论文独创性声明IS289 1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直昌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巧雅弗签字日期:铂I。

 年f 乙月 叫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直昌太堂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全文发表, 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手写):

 万磋书导师签名c手瓢许秀雌‘签字日期:

 b, 。

 年。

 乙月, 夕日签字日期:

 加I。

 年l L 月 乙J日

 摘要!』 !IJlllIJIllltJflIIr[flIJlIFF[IJllJItllJlIFJll. . . . . ,. ,. ,. . ,. wY 18 50 0 55m mn ll un l|lIp ll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新革命历史小说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迎来了新的繁荣。

 本论文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出发, 以《激情燃烧的岁月 》 、 《亮剑》 、 《历史的天空》 三部小说为例, 阐释新革命历史小说繁荣的大众文化语境、 大众叙事特征, 以及在消费时代下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商业化特征。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释了新革命历史小说、 大众文化等相关概念及其论文的研究范围。第二章分析了新革命历史小说繁荣的大众文化语境。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繁荣既有与大众不可分割的文化传统, 也是与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相适应的结果。第三章阐释了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大众叙事特征。

 新革命历史小说从大众的立场出发, 阐述英雄的革命起源、 情感生活以及性格的人性回归; 通过将人物传奇化、 世俗生活化等叙述, 体现出其在消费时代下对革命历史书写的特点。第四章论述了新革命历史小说在消费时代下蕴含的文化价值取向。

 在弘扬主旋律的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 小说呈现出积极奋进与通俗趣味相融的新时代的精神品位。

 小说与文化工业的联姻也为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繁荣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

 大众文化; 新革命历史小说; 文化语境; 主旋律

 A b str a c tlh en e wrev o lu tio n a ryh isto rica l n o v elsh a v e w e lc o m e d th ep ro sp erityinth ec o n te Ⅺo fm a ss cu ltu re sin ce th e 19 9 0 s. M yth esis f r o mth esta n d p o in to fth e m a S s吣衄e, takingY e a r so f B u rn in gP a ssio n ,D r a w in gS w o r da n dth eS 眵0 ff h eH isto 唧a s a nex a m p le, in ter p r etth ec o n te x t o fm a sscu ltu re, n a rra tiv e庇a tu res, m a in crea tiv eIe a tu r e - th ev a lu ep u r p o sea m o n gcu ltu rech o ice, a n d co m m el℃ia l ten d en cy .1 h isp a p 钉ISm a d eu po ff o u rp a rts. T h ep a p e r 'sin tro d u ctio n ta lk s a b o u tth eco n c印to fth e n e wrev o lu tio n a ryh isto rica ln o v els, th em a sscu ltL №a n d soo n . T h e ntn ep a p e r0u tlin es itsr e se a r c ho rien ta tio n , sco p e, th em e th o d sa n dth esig nific觚ceo fth e r esea r chln ech 印ter“v oa n a ly zesth ecu ltu ra lc o n te x to fth e n e wrev o lu tio n a ryh iS to rica ln o V els・T h er eis acu ltu ra l tra d itio n b e tw e e nth e n e wrev o lu tio n a 巧h isto rica l rlo v elsa 11d th em a sses・T h er eis a nc o r r e sp o n d e n c eb e tw e e nth e riseo fth en e wrev o lu tio n a ryh isto rica l n o v e ls a Ildth em a S scu ltu re.’lh ec h a p te rth reein terp retsth e n a rra tiv e f ea tu res o fth e m a S se s o n th e n e wr e V o lu tio n a r yh isto rica ln o v e ls. F r o mp o p u la r sta nd po int, th en o v elstells th eo rig ino ftn e reV o㈨uto n a r y ,e m o tio n a l life a n dth e r e tu r n o fh u m a n ityo f th eirp erso n a li蚀ln ro u 曲th ed escrip tio no fth ele g e n d a r y ,e x p e r ie n ceo fh er o es, a n d e鲫ch ly life, t11er e V o Iu tlo n a r yh isto ryn o v elsp r e se n tth ech a ra cteristics u n d e rth econs啪ption a g e.1n ech 印terf o u rd isco u rses cu ltu ra l v a lu e o rien ta tio no fth e n e wrev o lu tio n a rvh isto r ica l n o v els inth ec o n su m p tio na g e . B e tw e e n th e d o m in a n tcultuI. e a n dt11em a S scu ltu re, th e n o v elsrep resen tasp iritu a lta ste w h ic h fills o fen terp risin g sp irita f ldp o P u Ia rInterest・T herecip ro cityb e tw e e nth en e wr ev o lu tio n a r yh isto rica l n o v els a n dth ecu ltu ra lin d u stryp r o v id e sn e wo p p o rtu n itiesa n dch a llen g esf o rth en o vels.K e yw o r d s:

 m a sscu ltu re; th en e wr ev o lu tio n a r yh isto rica lnovels; cult删c。

 nteX t;th ecen tra l th e m eo fo u rtim e sII

 目录目录第1章绪论………………………………………………. 11. 1相关概念的界定………………………………………11. 1. 1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 11. 1. 2大众文化………………………………………. 31. 2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现状……………………………. 4第2章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大众文化语境…………………………. . 72. 1大众文化的兴起………………………………………82. 2跨世纪的“红色经典热"………………………………10第3章大众文化语境中的革命书写……………………………. 133. 1英雄革命起源的改写…………………………………. 143. 2革命英雄群像的勾画…………………………………. 173. 3英雄的世俗情感和生活情趣……………………………. 213. 4 革命对手的重新定位…………………………………. 25第4 章文化消费与创作改编…………………………………. 284 . 1主旋律的价值观与大众认同……………………………. 284 . 2消费时代下创作模式的认同……………………………. 324 . 3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影视改编……………………………. 354. 3. 1集中故事情节, 突出人物性格………………………374. 3. 2悲剧意识的弱化和大团圆结局的强化…………………39结语……………………………………………. . j……. . 4 3致谢……………………………………………………. . 4 5参考文献…………………………………………………. 4 6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1lII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父亲进城》 、 《亮剑》 、 《历史的天空》 、《我是太阳》 、 《走出硝烟的女神》 、 《狼毒花》 、 《狼烟北平》 等小说的涌现, 书写革命历史的小说不仅受到读者的热捧, 也为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类作品予以分析, 梳理这一类小说的新内涵, 探讨它们的文本特征和审美价值取向。

 在当前大众文化语境中, 对革命历史的书写与市场接轨,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 实现了再度的繁荣。

 这类小说在数量、 质量、 创作队伍上均出现了一个兴盛的趋势, 表现出新的内涵与特征, 这一切都标志着这一类型的小说创作已经在时代语境的变迁中找到了与时代融合的契机。

 作家在创作上开始疏离主流政治话语, 用更加理性的目光反思战争与人的关系, 融入当代大众的审美眼光和价值判断, 还原历史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

 本论文以《激情燃烧的岁月 》 、 《亮剑》 、 《历史的天空》 三部小说为代表, 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下分析了新革命历史小说所产生的大众文化语境、 阐释了小说呈现出的大众化叙事特征, 及其小说在消费时代下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取向与商业化特征。

 本绪论包括以下几部分:

 相关概念的界定、 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研究范围。1. 1相关概念的界定1. 1. 1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新革命历史小说” 由四个关键词构成, 即“新’ ’ 、 “革命"、 “历史” 、 “小说” 。

 它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 以表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 并区别于“十七年” 时期的革命历史小说。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中,众多学者对“革命历史小说"的界定具有一个特定的内涵。

 洪子诚认为, “现代中国的‘历史’ , 指的大概是‘革命历史’ ; 而‘革命’ ,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①陈思和认为, “它的特征是以近代以来的革命历史为线索,o 洪了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9 9 年, 第10 6 页.1

 第l章绪论用艺术形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与正确性, 普及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观念的叙事文学作品。

 "o 黄子平指出, 它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 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 以达到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②从题材的角度看, 王庆生认为革命历史题材“特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 具体地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与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

 "@ 可以看出, “革命历史小说” 所指的是在“十七年"时期, 以叙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它不仅延续了延安文艺精神, 而且在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规范中, 形成了特有的“三突出"的创作模式, 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学现象。对“革命历史的书写"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沉寂后, 从九十年代开始, 文坛出现了一批以革命英雄为主角的小说, 如《我是太阳》 、 《父亲进城》 、 《亮剑》 、《历史的天空》 、 《狼毒花》 、 《军歌嘹亮》 、 《我是太阳》 、 《我在天堂等你》 、 《英语无语》 、 《走出硝烟的女神》 等作品。

 这些小说从个人的小历史出发, 关注个体在历史中的命运, 从个体生命的变换来映照当代大众对革命历史的理解。

 作品延续了对爱国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的讲述, 但是笔下的人物却不再是特定时代的“传声筒” , 而呈现出新时代的文化特色。

 这一类小说被研究者称为“新革命历史小说” 。基于以上的理解, “新革命历史小说” 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 “新革命历史小说” 延续了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历史的书写。

 “新革命历史小说"所涵盖的革命历史不仅包括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还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

 如《历史的天空》 与《亮剑》 所叙说的革命历史从抗战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

 其次, 从创作的类型看, 对“革命历史” 书写的小说又被分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英雄传奇等不同的类型。

 “新革命历史小说"指的是以表现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英雄命运为主的小说, 这与讲述政治意识形态下所明确定性的、 宏大叙事的革命史诗类作品具有迥异的差别。

 如《长征》 以恢弘的场面所展现的革命历史与《亮剑》 所展现的李云龙等英雄的命运,便呈现出对革命历史书写的不同角度的理解。

 第三, 从表现的对象来看, “新革。

 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M ]. 一卜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 0 6 年, 第7 4 页.圆黄子平. 革命・历史・小说[ M ]. 香港: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 9 6 年, 第2页.。

 王庆生. 中国当代文学史[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0 3年, 第9 6 页.‘2

 第1章绪论命历史小说"创作继承了“革命历史小说"以“工农兵” 作为创作的主体, 以“兵"为主, 融合“农” 的朴实与“知识分子"的韵味, 塑造具有新的时代文化特质的革命英雄, 并注入了当代文化的价值, 重塑革命历史与军人。1. 1. 2大众文化“大众文化” 这一术语在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就已经有一些论者开始使用。

 但是真正作为一种文化理论, 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从西方引入, 被许多研究者关注。

 “大众文化” 的概念在不同时代、 不同文化圈形成了众多关于这一概念的论述。法国著名学者托克维尔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关注“大众文化", 他认为“在日趋工业化的美国, 商业精神进入文化领域, 作家把文学视为商业活动一味的迎合社会大众的文化趣味, 而不注重艺术标准。

 ” ①“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 一书中系统地探讨了“大众文化” , 其主要观点也被称为“法兰克福模式” 。

 首先, 它是与精英文化对立的; 其次它是代表资产阶级维护其现存社会秩序的虚假文化; 再次, “大众文化” 成为文化工业的消费品, 削弱了个体意识与理性的批判。

 英国著名的大众文化研究学者费斯克从“大众” 与“文化’ ’ 两个方面来理解大众文化。

 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的文本是一种大众能够理解而且意义开放的文本, 一方面, 这种文本容易被读者所理解, 与生活接近; 另一方面, 这种文本是大众文化的承载物, 读者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融入文本意义的生产中, 第三, 大众文化与生活关系紧密。

 "②从现代学者在精英立场上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到后现代理论家对它的媚俗性的批判, 西方研究者对“大众文化’ ’ 的界定各有差异, 但是其所具有“代表普通大众文化需求"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大众文化"这一理念在引入中国的过程中, 国内许多研究者尝试这一理论的本土化表述。

 他们或者直接引用西方的概念来阐述中国的大众文化, 或者从大众文化的价值来考量这一文化。

 邹广文认为,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 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

 ” @ 金民卿则指出,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时代、 市场经济化条件下产生的, 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 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并在社①托克维尔. 论美国民主[ M ].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 8 8 年, 第58 1页.o 合民卿.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 M ].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年, 第18页.@ 邹广文. 大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 N ]. 光明日报, 19 9 8 —6 —5.3

 第1章绪论会大众中广泛流行, 同精英文化、 主导文化不同, 具有通俗性大众性商业性特征的文化类型"锄而陈刚则认为,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 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 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

 ” ②叶志良在《大众文化》 一书中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文化产业为特征, 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以市民大众为对象的社会型、 大众化的文化形态。

 @综上所述, 本论文中“大众文化” 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包含四个部分:第一, 它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 蕴含了中国地域与历史文化特性的文化。

 第二, 它代表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审美趣味和文化理想。

 第三, 它具有世俗生活的精神、 通俗趣味的风格、 大众媒介的参与、 商业化运作等特征, 它是与国家意识形态文化、 精英学术文化共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第四, 体现了当代大众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念。1. 2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研究现状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繁荣, 是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 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

篇五: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作品赏析·新纪实2021.20在国内众多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由李幼斌、何政军、张光北等人主演的 2005 版《亮剑》占有重要地位,该剧讲述了革命军人李云龙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始终不改军人本色的故事。这部剧改编于都梁的同名小说《亮剑》,自 2005 年播出后,火爆荧屏,平均收视率达到11.42%,最高 13.7%,份额 28.7%;五年后,累积重播已达 3000 余次;十年后,《亮剑》偶尔还能进收视榜的前五,说明它足够坚挺,经受住了时间考验。《亮剑》之所以能够在同类影视剧中笑傲群雄,除了原著作者的文学功底扎实外,还依赖于电视编剧的精心策划与安排,将巧妙的情节架构依托于电视这个大众传媒向广大观众展示出来。一部好的作品要搬上电视,必须取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确保电视剧创作导向正确,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电视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国家对电视剧严格的审查制度类似于 1950 年怀特提出的新闻选择过程中的“把关”模式(余秀才 等,2016),即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并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新闻素材进行取舍和加工的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初,休梅克和里茨又提出了把关的五个模式(罗婷,2008),这些模式体现在微观与宏观两个把关层面上。本文便试以“把关”的相关理论对小说《亮剑》改编成电视剧进行具体分析。一、从微观角度看《亮剑》的“加戏”相较于近些年被观众频频称之为“抗日雷剧”的影视作品,《亮剑》取得的崇高地位是与其情节设置分不开的。《亮剑》并没有将日军刻画为一触即溃、弱不禁风的样子,相反,敌人非常狡猾、阴诈,手段也极其残忍凶狠。大扫荡期间,李云龙部损失惨重,营级干部只有张大彪安然回来了,二营长、三营长全都壮烈牺牲,部队不得不化整为零。李云龙感慨道:“我们独立团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在骑兵连覆灭后,日军指挥官钦佩中国军人的勇气,下令好生安葬。这与那些“徒手撕鬼子”“裤裆藏炸弹”的雷人剧情比起来显得更加真实。《亮剑》情节跌宕起伏,八路军与日军有来有回的战斗扣紧了观众的心弦。这些情节的设置,一半来源于原著作者的创作,另一半则来源于电视编剧的改编,这也是从微观层面,即从编剧个人或制片方的角度来对作品进行润色,以达到宣传“亮剑”精神、突出英雄人物、增加收视率的目的。在抗日战争中,李云龙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姻,他的妻子就是赵家峪妇救会主任秀芹。原著中对秀芹的描写是刚满十八,虽然长得不算漂作者简介:徐林,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 ] 本文以文学作品《亮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为切入点,借传播学中“把关人理论”对改编过程中的增添与删减情况进行分析,以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区别看待不同层次的“把关人”在把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最后概括总结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即从书本走向荧幕须遵循的真实性原则,以此加深文学与传播学的联系,促使二者能够更好地交流,为广大受众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学或影视巨作。[关键词]

 《亮剑》

 把关人

 文学与传播[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03(2021)20-0037-03从把关人的角度看《亮剑》由小说到影视剧的改编

 □

 徐

 林

 38新纪实·作品赏析2021.20亮,但正值青春,敢爱敢恨。秀芹对李云龙的爱慕之意从不藏匿于心中,她缠着李云龙送她手枪,也会因为李云龙把她做的鞋子转送给魏和尚而生气。但这些显然不足以让秀芹的形象深植于观众的脑海,同样也不足以突出广大中国百姓在抗战中的英勇无畏。为了使人物形象丰满,电视剧中增加了许多有关秀芹的剧情。这也就是编剧在微观层面对作品进一步的把关。关于增加的剧情,有两处令人印象深刻。一处是秀芹得到李云龙赠送的手枪后,在从县城联络通讯处返回根据地的途中,遇到两名敌人,秀芹虽也害怕,但还是勇敢地掏出李云龙送给她的手枪,解决掉了这两个敌人。另一处就是独立团遭遇日军偷袭后,秀芹被俘。李云龙为救秀芹联合了一切可调动的力量,组织发起了近万人攻打县城的战役,八路军集中袭击日军,让日军无喘息之机,战斗场面颇为壮观惨烈。但与战争场面对比,秀芹最后在城楼上对李云龙的真情告白才是真正将剧情推向高潮的标志。秀芹与日军同站城楼上,声嘶力竭地对李云龙喊道:“团长,说得好,我秀芹一个人换这么多的小鬼子,值!团长,开炮,为独立团的战士报仇,为赵家峪几百个乡亲报仇!”李云龙此时没有出声亦无作战动作,秀芹又接着大喊:“李云龙,你开炮啊!别让我秀芹瞧不起你,我秀芹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记住,我下辈子还嫁给你!”于是,李云龙一脚蹬开还想阻拦他开炮的魏和尚,喊出了“开炮”二字……后来李云龙在秀芹坟前的催泪自白,原著中都没有。小说《亮剑》对于这段剧情的描写极为平淡,反倒是李云龙与日军头领山本一木的对话较多,对秀芹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语言描写,生离死别的场景并没能刻画得淋漓极致。由此可看出电视编剧作为微观层面的把关人对电视剧的把控,他们丰富了故事情节,升华了该剧主题。类似于这样增加的内容还有很多,如楚云飞击毙叛军钱伯钧的剧情;李云龙为魏和尚报仇后一个人发愣的细节描写;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在与敌军对战仅剩自己一人时,无惧生死,独臂与鬼子奋战的剧情,等等。这些场景增添了战争片的真实感,也更能塑造人物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以上增加的内容大部分都出自电视编剧之手,编剧将小说版《亮剑》有的放矢地进行预设、加工,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这种做法类似于 1969 年学者巴斯提出的“双重行动模式”(黄战,2007),将把关分为采集与加工两个阶段,但无论是采集新闻的记者,还是对新闻进行加工的编辑,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能够看到什么样的新闻和通过什么方式看新闻。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亮剑》,其部分剧情实际上是受到休梅克和里茨提出的五个层次中的“媒介组织”“媒介工作”与“个人层次”的影响。制片人、导演、编剧等掌握着作品改编的把关权,演员与观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不过在此还存在另一个变数,那就是演员演技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众对电视剧《亮剑》评价的好坏,显然,观众对李幼斌等人精湛的演技也是十分认可的,收视率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二、从宏观角度看《亮剑》的“腰斩”电视剧拍出的 2005 版《亮剑》在总基调上实际与小说版的《亮剑》有很大出入,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二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不同。电视剧想要展现给观众的是中国军人的“亮剑”气节,同时歌颂中国近代以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小说的侧重点则是通过展现主角经历的各种复杂而疯狂的斗争,拷问人心。所以原著小说中的后半部分 25 到43 章没有在电视剧中呈现出来,这也直接导致本该是悲剧的《亮剑》却以“大团圆”的方式收尾。关于对原著小说后半部分剧情的“腰斩”情况,实际上可用传播学中宏观角度的“把关人”理论进行分析。当今时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当前媒体工作的重中之重。完成这项重大的任务,不能忽视大众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介——电视,在传播活动中也无时无刻不向受众传达价值观念。电视传播范围广、受众多,所以

 39作品赏析·新纪实2021.20《亮剑》在改编为电视剧时需要考虑相关问题,不是说有关“文革”的东西不能播,而是播出的尺度要慎重把握。原著中李云龙夫妇、赵刚夫妇、丁伟等人在“文革”中的遭遇非常悲惨,这一段就无法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观众。除此之外,原著中一些血腥暴力的场面也无法呈现,例如李云龙为魏和尚报仇,对土匪实行斩首,电视剧里呈现出来的则是挥砍场面;李云龙在原著中的脏话比电视剧中的台词还要脏,等等。这些内容显然同核心价值观体系背道而驰,作为宏观层面的把关人——国家广电总局,也就自然而然地要将这些内容与观众隔离开来。三、结语从两个“把关人”层面来看《亮剑》被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观众似乎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但 “把关人”体制实际上也受到受众一定的制约。同样以《亮剑》为例,原著后半部分过于沉重,即使是读过多次原著的人再看还是会痛心不已。试问就算宏观“把关人”允许,微观“把关人”也制作出了后续的剧集,拍出来的后续会有多少人买账?看电视剧不同于读书,它能引发受者的思考相对较少,电视剧本身就是让观众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放松的,倘使观众在看剧过程中一直处于揪心的状态,恐怕《亮剑》也难取得今日的辉煌。广大受众对于大众传媒娱乐功能的需求,也促使“把关人”既要考虑如何传播,又要考虑受众心理,以求达到传播最大化的目的。把文学作品搬上荧幕的电视剧比比皆是,有的是大卖特卖,赚得盆满钵满,而有的则是声名狼藉,遭到观众抵触。文学作品改编为电视剧需要遵守传播学中最基本的原则——真实。这里的真实不是指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而是还原文学作品的真实,改编可以有,但绝不能失掉原著主线故事情节,应尽可能把原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还原给观众。就像“把关人”应还原给受众真实客观的信息一样,编剧不能为吸引眼球而编造扭曲事实,同时还要兼顾受众的兴趣和需要,增强传播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加强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建构价值观上的重要性,起到真正把关守门的作用。参考文献[1] 都梁 . 亮剑 [M]. 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2] 余秀才,狄鑫 . 众媒时代把关理论的变革与转向 [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3] 罗婷 . 文本外的故事——电视剧《亮剑》的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双重叙事 [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 黄战.缺失?回归?——评都梁《亮剑》的人物形象[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5).[5] 宋爽 .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把关”困境 [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6] 张明 . 凝聚“亮剑”精神——小说《亮剑》的创作及改编研究 [J]. 戏剧之家,2019(23).[7] 滕育栋 . 回到原典:重新探究把关人理论的学术思想史理路——纪念休梅克《把关人》出版 25 周年 [J]. 新闻传播,2011(12).[8] 樊慧从 .《亮剑》的跨文本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9] 叶晖 . 大众传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 岳虹妃.把关人理论发展研究综述[J].新闻研究导刊,2018(19).[11] 电视连续剧《亮剑》研讨会纪要 [J]. 中国电视,2006(1).[12] 常芝歌 . 新媒体传播时代下的“把关人”探究 [J]. 新闻研究导刊,2018(24).(特约编辑

  续

 强)

篇六: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标题】论《亮剑》电视剧及其小说文本得失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雪

 【关键词】小说

 电视剧

 比较

 悲剧性

 【指导老师】张红兵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引言 《亮剑》 电视剧一经问世 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反响 同时也使其小说文本深受关注。也有作家专门就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如李静的《革命历史传奇小说的承继与重构》里面针对革命历史题材的选择作了分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陇东学院张文诺《独特的战争美学——论〈亮剑〉的战争描写艺术》就《亮剑》中的战争描写艺术做初步的探讨。

 针对小说文本与电视剧的讨论也层出不穷 无论从文本自身还是影视作品褒贬不一。有人评价电视剧远不如小说描写得那么精彩动人电视剧是对原著的最大侮辱许多网络评论对此进行了大肆宣讲。当然更多人对电视剧是持肯定态度毕竟因为电视剧才引起了对文本的关注。他们表示就是要在《亮剑》这部作品里表现军人的气质 因此这样操作他们比较认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当时也引起了争议。但这些都只是零碎的谈论没有形成系统的文章。对电视剧中与其小说文本的差异也没有深入的探讨或单就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如上文所说或对电视剧进行评价也或就里面人物或者场景进行分析里面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其他小说文本与电视剧中对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小说家和电视剧的关系较之 80 年代有了很多微妙的变化。急于介入电视剧行业和试图抽身而出的小说家构成了电视剧改编领域新的时代景观。以往研究者多关注作家“触电”所引发的小说家和电影创作的联姻实际上导演对当代知名小说的疏离、 小说家与电视剧的精神对立已经成为 90 年代后期以来重要的的文化现象。

 分析这一文化现象 对于反思有着悠久文学传统的中国电影和当代小说、 小说家存在怎样共生或抵牾的关系 透视当代小说家对待镜像文化立场的差异和变迁足见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电视剧和小说的双重困境和突围将具有颇为重要的学术探讨价值。

 都梁的小说《亮剑》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部军事小说同名电视剧《亮剑》在央视播出后 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中“亮剑”一词成为在各种媒体曝光率最高的几个词之一。“亮剑”一词在媒体上引用次数之频繁、范围之广泛都间接地说明了这部小说在读者、 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电视剧对小说前部分的改编基本上承接了小说的脉络继承了原文的悲壮色彩理清了小说中主要人物赵刚、魏和尚等的来源 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感。

 电视剧对小说前部分的改编基本上承接了小说的脉络继承了原文的悲壮色彩理清了小说中主要人物赵刚、魏和尚等的来源使人物更加具有立体感。但是由于小说与电视剧是两种不同文化研究分析电视剧与小说中的差别也成为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 针对这一现象 我就其电视剧与其小说文本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就显得有一定的意义。

  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一把闪着寒光的利剑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这是电视剧《亮剑》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借用一句文学大师钱谷融的名言“文学就是人学”。在视听艺术中电视剧恐怕是与文学渊源最深的。因而说“电视剧就是人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更是由于在当今社会大潮的驱动下世界商业化大潮的驱动下 实用功利主义原则渗透到一切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领域当中 人们的价值观念、 社会理想和生存方式遭遇了全方位的解构和重组。

 社会进入到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人们在精神层面上的消费越来越追求审美的“无深度、平面化”的快感体验。于是感观享乐和休闲消遣成为大众最乐于接受的生活模式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在欣赏文字、 展开想象中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

 而影视剧“使用的影像符号是直观可感的知觉符号 它依托视觉与听觉两种感觉器官 以声音和图像的综合形态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与传播能真实地纪录生活情景和细节。”[1]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重要方式我们也不自觉的进入到一个视觉审美为主的文化时代。

 于是在小说借助电影、电视发光并重新唤起人们对小说的热情的同时更唤起了作家对于电影、 电视的热衷。

 现今的作家大多都意识到只有通过影视作品作为媒介才更容易达到向大众传输文学的理想目的。

 关于影视作品改编后相较于原著的得失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的话题。

 的确 一些经典小说被改编得面目全非自然而然的的要引起小说爱好者的指责这是由于改编者创作理念的不成熟和改编出发点的偏差导致了艺术实践的许多不足。怎样注重小说原著的精神秉承小说创作的优良风格 成为摆在电视剧导演面前的难题。

 而《亮剑》的改编是在新时期军事题材改编热潮中进行的。似乎以军事题材改编的电视剧也总能受到观众的亲睐。

 这大概归功于军事题材小说的独特价值和影响 军事文学在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总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任何国度 任何民族军事文学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学中总处于中坚地位这不是作家自身的意愿或某个执政者的个人意志所决定 这是历史和生活赋予它的使命 也是文学本质的选择据载五千年人类历史没有战争的历史仅仅 292 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有 14513 次平均每年要发生三次战争。人类是在戮杀、征服中生存踏着自己的鲜血进步、文明以你死我活的手段繁衍、发展。人们一面诅咒战争一面又把凯撒拿破仑、成吉思汗当作神一样崇拜这是人性内在的野蛮本性和生存必要。恰恰就是这野蛮本性和生存必要 刺激推动着人类进化 在争斗中逐步形成了家族意识、团伙意识、民族意识乃至国家意识这些意识的和就是军人意识其内核就是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 这精神恰恰是民族的脊梁。

 文学初始 除了抒写爱情就是记录战争。”[2]自从电视产生之后文学几千年所开辟的疆域开始被一点点侵蚀越来越多的“读者”转变为“观众”。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光芒已经被铺天盖地的电视所盖过 不再像当年一样轰动和火热 文学已经从充满活力的青年过渡到成熟睿智的中年文学用几千年积累的思想高度影响着年轻的电视而电视也用自身活力改变着文学的表达方式 两者互相影响形成新世纪一道靓丽的风景。

 《亮剑》 作为军事题材小说改编与大多数由军事题材改编电视剧一样 深受军事文学传统的影响经由小说改编而成的《亮剑》电视剧与众多作品一样有着荡气回肠的故事、舍生取义的胸襟、还有浴火的浪漫爱情。

 《亮剑》电视剧与众多改编作品一样有着自己的成功之处当然也有着一些无法挽回的遗憾。

 一、 电视剧的创新 大部分电视剧都远不如原著来得深厚 原因倒不是改编者不理解原文 而是因为他

 们实在无法用影像语言来传达原文的奥妙。但是电视剧《亮剑》导演手法娴熟流畅拍摄得中规中矩。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中国 20 世纪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时代氛围 再现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而且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和风貌 将小说的深厚充分展示了出来。

 受到学术界和观众广泛好评 就连都梁对这样的制作也比较肯定。从价值功能上看《亮剑》把思想性、艺术性、娱乐观赏性等要素进行了较为理想的兼顾融合。与小说相比较电视剧这里指连续剧的分类相对单一基本以宏观题材为划分标准如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军事题材剧、武侠剧、少儿剧等。因为身份上的大众化特征加上观看渠道的家庭化特点一般电视剧很难像电影那样 截然将基调定位于“艺术”或“娱乐”或“主旋律” 而是兼顾各方面的价值功能但近年来的创作实践中还是有所侧重的如近年来方兴未艾的军旅剧应该属于主旋律范畴而武侠剧更偏重于娱乐功能。观看大型电视剧《亮剑》给我强烈的感受之一 是本剧较好地融合了电视剧的几方面的价值功能。

 从思想教育层面上看本剧的内涵主旨吻合当下的民族精神。电视剧《亮剑》着重表现了李云龙等人为了民族解放的坚韧不拔的意志行动 颂扬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之时为解救人民而进行一系列的抗战从而彰显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可贵品格。

 剧中李云龙这一形象蕴含着中国近代历史上仁人志士生生不息的悲壮情怀。

 那种在磨难中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本质。战争的历史虽然一去不复返了但亮剑的内涵却传承了下来那就是不屈不挠、革命的民族精神是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一笔精神财富。

 其次 一般历史传奇剧往往将革命政治因素作为一个简单的背景要剧情则演绎着旧时代恩怨情仇而本剧直接表现革命者诺颜传达了国人的精神与信念。

 下面我将从艺术性与娱乐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找出电视剧相较于小说的突破与创新。

 一艺术性的突破 1、人物形象的塑造更鲜明。

 衡量一部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是否成功、 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志之一 就是作品是否塑造了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可以说人性真实化、性格立体化是本剧的一大优点。赵刚是完美的角色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理想男人的所有的优秀品质出身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一二?九运动的领导者有着很深的革命资格军事技术过硬神枪手的枪法。既有学者风范又有战将威风同时还有那个年代军人少有的温柔和多情。

 作者借田雨之口说出了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男人 “他应该集勇敢坚强儒雅智慧温柔于一身。”事实上这些优点品质早已在赵刚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文中理想人物塑造更是丰富了小说文本的艺术内涵。在小说中无论是李云龙的“狡猾”还是楚李二人的“惺惺相惜”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人物的性格。小说和电视剧中分别从人物形象人物心理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让小说与电视剧看罢之后都留下个性鲜明的形象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产生于读者与观众的脑海里。

 在这里似乎没有让人随意忽视的人物 因为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性格小说和电视剧都把他们表现了出来。

 2、调节人物出场次序理清全剧的脉络。

 电视剧和小说的最大不同莫过于电视剧与小说里面人物的出场次序了人们看小说小说空间虽然是小说人物形象情感交流或冲突、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另类空间同时也是观众所置身的空间。

 这个空间的迷人之处也在于此。

 观众与小说人物处于同一空间、同一时间同时进入剧情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观众确实在小说的假定时空与他所置身的现实时空中自由、无碍地穿越但从物理属性上说这两个时

 空又是同一的实在的。

 相反地 电视剧让观众第一感受的空间则是一个非实在的空间是一个他与剧中人在物理上并不同一的时空更谈不上时空的此在性。虽然观众会为剧中人物和剧情所吸引但他毕竟与电视剧中的空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他只能凭借镜语中的实物作依托 再借助自身的想象 达到与剧情的合拍或与剧中人物一样的感同身受。

 而决定电视剧中空间与戏剧空间的最大不同 并不是实物或道具间的差别而是时间的作用。

 在电视剧中赵刚是在李云龙被调到独立团后就去担任政委的 里面描写赵刚临危受命在独立团 上级领导说李云龙时的情景既有着喜爱有着对他的无可奈何 这种感情可以说伴随着李云龙的所有的上级领导。

 而赵刚可以说他是见证这个团的成长历程从开始相对落后在李云龙的带领下一步步变得强大的。他自己也与独立团一起由原先的单纯的对待战争变得成熟从而成为一位出色的革命将领。

 两人的友谊也与独立团的发展壮大一步步加深最终成为生死之交。而在小说文本中赵刚一开始就在李家坡战役中出现 在这里他已经是和李云龙搭档的战友 对他的脾气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这在读者心中可能就会有着这样的疑问 在他们合作之初有没有矛盾呢小说中没有提及留给小说阅读者一些悬念让我们慢慢体会体会不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电视剧在安排赵刚的出场的同时也安排魏和尚的来历他是在敌人的特工训练营中逃出来的 更增加此人的传奇性。

 从他的出现到最终被土匪所害是在全剧中占有很大的戏分。

 而在小说中 对于魏和尚的来历只是说他是被少林寺赶出来的本来想投奔他哥哥结果遇到李云龙等人。对于徒手干掉小鬼子没有说是经过特殊训练的。

 小说文本这样写没有电视剧那样传奇 没有电视剧合符观众猎奇的心理。

 在电视剧中出场顺序还有着重大改变的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楚云飞。

 关于楚云飞的出场在电视剧中可是煞费苦心他是在李云龙与山崎大队对抗时就已经出现了的。从最开始好奇中共中有着李云龙这样的军事人才 到后来作为国民党观摩人员到中共。

 他单独到李云龙部队参加战斗 见识了李云龙卓越的领导才能并与李云龙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见证他们友谊的恐怕是见证李云龙后半生的那把勃朗宁手枪。

 对这把枪的来历可以说导演是花大力气描述的 毕竟这是两军将领除开党系之外的一场男人之间的友谊。

 在小说文本说李云龙与楚云飞的接触最早的可能就是在县城里一起参加宪兵大队长生日会 会上二人相互配合大闹宪兵大队。

 事后楚云飞赠送给李云龙一把勃朗宁手枪。

 这在小说中...

篇七: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 

篇八: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28卷 第 3期肇 庆 学 院 学 报Vo l .28, No .320 0 7年 5月J OURNA L OF ZHA OQI NG UNI VE RS I TYMa y . 20 0 7收稿日 期:20 0 7 -0 4 -0 4作者简介:

 平非( 198 0-)

 , 女, 河南荥阳 人, 肇庆学 院中 文系 助 教。从《亮剑》看中国人的励志传奇平非( 肇庆学 院 中 文系, 广 东 肇庆5260 6 1)摘要:

 电视连续剧 《 亮 剑 》, 具有英雄主义励志传奇的 特点 。

 该剧 与中 国 传统作品 相比, 表现出 的 时代性;与现代流行的 影视作品 相比, 具有突出 的 积极意义。

 在当 前这个缺乏英雄的 时代, 面对“ 新写 实” 文学 对英雄和崇高的 消 解, 《 亮剑》迎来了 英雄的 回 归 。

 当 代中 国 社会中的 人们, 尤其需要这种英雄主义精神的 激励。

 励志类电视剧 可以对观众传递积极思想和激励精神。

 中国 励志剧 未来的 发展有机会也有挑战。关键词 :

 《 亮剑》; 英雄主义; 励志传奇中图 分类号:

 I 20 7.35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 0 9 -8 4 4 5( 20 0 7)0 3 -0 0 17 -0 3《 亮 剑 》是近几 年出 现 的 励 志 传奇 剧 中 的 一部优秀作品 , 它 一播出 , 便成为 中 央电 视台 当 年的收视冠军。

 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率调查数据显示, 《 亮 剑 》播出 第一周 , 平均 收 视率就达到 了11.4 2%, 其中, 最高时段达到了13.7 %的高收视率,创下了20 0 5年央视电视剧的收视新高。

 《 亮剑》的收视率之高、 引 发 的 话题之广 , 已 经 超出 电 视剧本身。

 《 亮剑》中塑造的 英雄人物, 个性鲜明 而充满激情, 给观众以 强 烈 的 冲 击力 和 感染力 , 尤 其是剧中体现和张扬的 “ 亮剑” 精神, 应该成为我们民族在日 益强 盛时期 的 一 个强 大动 力 和 精 神 支柱。

 “ 鹰击天风壮, 鹏飞海浪春”, 唤醒了 当 代中国人的 情感和精神世界。

 尤其是在社会的 转型期 ,在物欲横流的 冲击中 , 人们更渴望生命的 激情和活力, 更需要这种英雄情结。什么是励志传奇? 什么又是励志剧呢? 从字面意义上来分析, 励志是指通过传达某种思想来激励人们树立志向 ; 而传奇则 是指特定文化语境下富有戏剧性、 不平凡的故事。

 励志剧, 就是指电视剧 中主人公的 经历富有传奇性和戏剧 性, 并通过人物 的 故事和 人生经 历 来 传达某种 积 极的 理念, 给观众以思想上的 启 迪和精神上的 鼓舞的 一类剧作。

 励志剧的主人公一般都具有某种超常的品 质 , 也常常被塑造成富 有理想 、 奋斗不 息 的 人物, 往往也就带上了 英雄主义的色彩。

 反之, 如果人物的 形象本身不具有激励的 象征性, 剧 集的 文本也就不具备励志剧的价值了 。

 如《 亮剑》中的李云龙 , 他的 军事能 力 就非常的 突出 , 在剧 中 毕 业于黄埔军校, 受过正规军事训 练的 楚云飞将军也称赞李云龙的 水平, 这从侧 面说明 了 李云龙高超的 军事指挥才能。

 李云龙传奇式的 戎马 生涯, 大无畏的 英雄主义精神, 给观众带来激励和喜悦。纵观中国 当 下流行的 电视剧 , 大致有几个类型:言情剧, 如《 将爱情进行到 底》、 《 拿什么 来拯救你我的爱人》等; 家庭伦理剧, 如 《 牵手》、 《 中国 式离婚》等; 历史剧, 如《 三国 演义》、 《 康熙王朝》等, 这些都是我国 当 代的 优秀电视剧 作品 。

 具体说来,言 情剧 的 故事浪漫, 情 节 动 人, 但是相 对却 脱离实 际生活, 是“ 成年人的 童话”; 伦理剧 常常剖 析当 代社会人们的 伦理道德观念, 可是内 容总 是围绕着家长里短, 显得过于 琐 碎 ; 历 史 剧 的 场 景虽然波澜 壮 阔 , 但并没有脱离中 国 传统文 化 中 “ 人治 ” 思 想 的 窠臼 , 故事情 节 多 为 宫廷纷争和 勾 心斗角 。

 总 之, 当 下的 中国 电视剧 市场上缺少塑造英雄品格的作品 。中国 文学的 传统主张“ 文以载道”, 励志剧 正是以影视的 “ 文” 来承载励志的 “ 道”, 从而打动了亿万观众的 心灵。

 中国 文学, 从古至今就不乏英雄传奇的 作品 。

 古代文学以《 水浒传》最为突出 ,水泊 梁山 10 8个好汉, 林冲, 武松…… 个个义薄云天 , 水浒的 故事被改 编 成各种 戏剧 的 版本, 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

 新中国 的影视文学创作, 对人们

 肇庆学院学报第 28卷影响最深的 还是描写战争英雄的 作品 , 中国 人民抗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为文学提供了 丰富的 素材。《 红日 》、 《 林海雪原》、 《 烈火金刚》、 《 平原游击队》和 《 红岩》等, 塑造的 英雄人物 如 杨子荣、 江 姐等鼓舞了 整整一代人,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 强大的精神动力。

 新派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的小说也对当 代观众产生很大影响, 郭靖的 侠之大者,令狐冲 的 俊逸潇洒, 英雄侠客的 传奇 故事, 常令人神往不已。

 根据作家梁都创作的同 名 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 亮剑》, 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都有值得人们称道的 地方。

 与传统英雄题材相比, 它 更符合现代人的 思 想 , 具有时 代性 ; 同 主 旋律题材的 作品 相 比 , 它 又贴近普通人的 生活, 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意义。

 电视剧《 亮剑》主要描写了 中国 共产党的将领李云龙一生的戎马经历。

 李云龙作为一个没有读过书 、 文化 程度不高 的 军人, 偏 偏 在屡次作战中都能取得关键性的胜利。

 他在李家坡战斗中 通过采用 “ 土工推进” 和 “ 集束手榴 弹 ” 轰炸的 方法, 成功地消灭了 占据有利 地形的 山 崎大队。

 同 样, 在和新来的 政委赵刚 研究骑兵训 练的方法时, 也成功的 使赵刚 接受了 “ 有限制 的 体罚 ”这样“ 不人道”的方法。

 大多数观众对李云龙成功的原因 自 然产生好奇, 此时《 亮剑》适时地通过李云龙的 口 , 道出 了 成功 的 秘密 :

 “ 面对强 大的 敌人, 明 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 即 使是死, 也要成为一座山 , 一座岭。

 ”这种“ 亮剑” 精神, 就是英雄主义的 大无畏精神, 使人勇 敢地面对困 难和挑战,顽强地与之斗争, 甚至不惜牺牲自 己 的 生命。

 这种精神, 对于和平年代面临各种人生困 境的 普通观众, 同样具有感染力。《 亮剑》出 现的 年代, 可以说是一个缺乏英雄的 年代。

 回 顾20世纪8 0年代中 后期 出 现的 “ 新写实”文学, 它 们“ 不像传统现实主义文学那样关注终极意义和 终极价值、 注重精 神 追求、 力 求维护意识形态的纯洁性与正统性, 而将表现的对象与大众意识 对接起来, 极力 消 解崇 高 , 以 一种 无 意义、 无必然、 反严肃、 反古典、 反英雄、 零散、 解构等后现代主义语码作为自 己 的 鲜明 标记, 体现了一种新的大众化的意识形态。

 ”[ 1]新写实文学关注普通人的 生存状况和人的 本能欲求, 表达对人生前途和出 路的 忧虑, 在人物塑造上趋向 凡人化和非英雄化, 打破了 传统现实主义的 写法。

 新写实主义主要的 理论基础是萨特的 存在主义, 重视人物的 生存本能, 其本质是一种人道主义的 悲天悯人的 思想。

 “ 它 主要表现为现代社会知识分子对固有道德原则的怀疑和否弃, 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本质、 状态和价值的追寻与超越,其核心内 涵是崇尚 虚无”[ 2]。

 因 此, 它带有虚无性和消极性的一面, 强调人的主观无为, 对环境的 妥协、 顺从和反讽。

 这种消解崇高的 思潮 , 通过大众文化媒介而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受众在对其解读的 同 时,容易 将消解崇高理解成对基本的 道德品 质, 如 正直、 善良、 诚实、 仁爱等, 一并消解殆尽。

 这样的消解, 很容易 使人们 丧失对精 神 生活的 追求, 而沦为 一味追求物 质生活的 实 用 主 义。

 在 某种 程度上, 是一种精神文明 的倒退。

 中国当 代文学, 经历了 十七年电影中的 朴素的 革命英雄主义、 文革时期″高大全″脱离实际的伪英雄主义的 “ 崇高”, 经历 了 20世纪9 0年 代 的 消 解 崇 高 和 反 讽英雄的 思潮, 终于通过励志剧 的 形式迎来了 英雄主义的 回归 。

 这种英雄主义, 并不背离人物身份的 平凡和普通, 而是追求普通人身上的 英雄品 质并加以放大, 以激励人们做回 自 己 心目 中真正的 英, 因 此,给人以耳目 一新的感觉。观众在观看励 志传奇剧 的 时 候, 会被“ 真实的 ” 情节 所吸引 , 全身 心投入到 电 视剧 所构 建的时空之中, 通过“ 实时”和剧 中人物经历失败的 苦痛或成功的 喜悦, 观众们得到 了 心理上的 极大满足。

 电视连续剧的 播出 时间 比较长, 观众们一般会在连续几周 或几个月 的 时间 内 收看剧集, 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 的 种种挫折、 失败、 沮丧, 在电视剧 虚拟的 时空中得到 了 缓解, 压抑的 情绪也得到 了 释放, 对于观众的 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是有益的 。

 我们从心理学家对儿童的 研究可以得知 ,当 一个孩子在压抑和否定的 环境中长大, 那么 他对自 我的 认可程度就低; 而在鼓励和肯定的 环境中 长大的 孩子, 他的 人格更加 健全, 对失败的 心理承受能力 也更强。

 《 亮剑》一开始, 便将时空设置在观众熟知的 抗日 战争时期的 中国 华北, 使观众的 情绪被紧张的 战斗场景所吸引 , 仿佛也置身于当 年战火纷飞的 战场。

 随着李云龙的 出 场, 他那诙谐的 语言和 张扬 的 个性 , 他的 正 直、 勇 敢和善良, 又有些 自 私 自 利 和 顽固 的 乡 土 意识 , 使观众在心理上能够接受他, 因 为他和自 己 一样是有缺点的 普通人。

 然而, 剧 中人物李云龙勇 往直前的 意志和英雄气概, 是大部分观众所缺乏的 , 也18

 第 3期平非:

 从《亮剑》看中国人的励志传奇是当 今社会所缺乏的 阳 刚 精神。

 所以, 观众才格外需要它 来激励和鼓舞自 己 , 增加面对生活的 勇气。

 当 人们经历了 消解崇高的 思潮 , 在传统文化构建中 所依赖 的 信念、 原则 产生了 动 摇时, 《 亮剑 》恰恰是在承认人性 弱 点 的 基础上 , 即 李云龙自 私的 小农意识, 强调其人性中光辉的 另 一面,即英雄主义气概。

 至善至美的“ 完美时刻”是不存在的 , 《 亮 剑 》在消 解理想的 “ 英雄” 后, 又将英雄按照其真实的 面貌重新构建, 即 英雄主义就像人类所有的 美德一样, 和人类的 弱点以调和的 方式并存在一起。

 但是人们可以平衡自 身, 使人性中善的 一面居于主导地位, 从而使人的 内 心趋向 平和 。

 励志剧 正 是通过向 受 众传递的 积 极进取思想, 促使受 众的 内 心得到 平衡, 从而得到 极大的审美愉悦。因 为受众对励志剧 的 接受和喜爱, 对英雄人物的 向 往, 优秀的 励志剧 自 然就不缺乏市场的 追捧。

 《 亮剑》在各个电视台 连续热播的 现象, 引 发我们对中国 励志剧 的 思考, 即 中国 的 励志剧 应该如 何走出 自 己 的 路, 以回 应观众热切的 需要, 满足市场的需求呢? 励志剧的关键在于“ 志”。

 “ 志”,就是电视剧 文本传递的 内 涵, 其实质是意识形态的 反映。

 中国 式的 励志剧 区别于欧美、 日 韩的 励志剧 , 也要在这个“ 志”上做文章。

 中国 的 励志剧要挖掘中国 文化的 优秀传统, 提供给受众具有中国 特色的 励志剧。

 首先, 应该突出 的 是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

 中华民族自 从鸦片战争以来, 饱受帝国 主义列 强的 侵略, 中国 的 民族精神中包含着深刻的 反侵略、 反殖民的 思想。

 《 亮剑》前半部的故事情节就围 绕着反抗日 本帝国 主义侵略, 传达着一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面对后殖民时代语境下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 侵略, 中国 的 励志剧 应该很好地弘 扬 民族精 神 , 增 强 中 华 民 族的 凝聚力 。

 其次, 中国 的 励志剧 要很好传承中国 传统文化。

 中国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 人为人处事的美德, 虽 历经 西 方 各种 思 潮 的 冲 击, 依然深深地根植于中国 人的 精神深处, 成为中华民族的 精 神特质。

 《 亮剑》中的 李云龙虽然文化程度不高, 却是一个具有侠肝义胆的硬汉。

 励志剧如果脱离了中国 文化传统的 道德底线, 则 必定无法得到 中 国观众的 认同 。

 再次, 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人的 个性张扬。

 应多 多 挖掘平凡人生活中不平凡的 、 积极进取的 一面, 表现人们面对生命中的 苦难和挫折时, 个体所表现出 的 坚韧、 顽强的 精神, 对于理想的 执着追求, 对于 实 现人生价值的 渴 望, 鼓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 难, 取得成功。

 中 国 的 励志剧 , 只 要能够坚持平民化和大众化的 风格, 体现人道主义的 关怀, 反映现代人的 观念, 必 然能够得到 广大观众的 支持和喜爱, 也为引 领大众文化建设做出 更多的贡献。参考文献:[ 1]王 菊 花.大众文 化 视野 下 的 新写 实 主 义 文 学 特 质[ J ].孝感学院学报, 20 0 3( 3)

 :

 6 7 -7 0.[ 2]吴格非.萨特与中 国 新时期 小说对人的 “ 存在”的 探询[ 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 0 4( 3)

 :

 30 7 -313.An I ns pi r i t i ng Le g e nd:

 Sho wi ng Yo ur Swo r dsP I NG F e i( De p a r t me nt o fCh i n e s e,Zh a o q i n g Uni v e r s i t y,Gu a ng d o ng Zh a o q i n g5260 6 1,Ch i n a )Abs t r a c t :

 S h o wi ng Yo u rS wo r d si sai ns p i r i t i ng TV p l a y . Co mp a r e d wi t h Ch i ne s e t r a d i t i o na lo ne s ,i tc o nv e y st h e mo d e r n p e o p l e 'ss p i r i t .Di f f e r e ntf r o m mo s to ft h e p o p u l a rCh i ne s e TV p l a y s ,i ts h o wsg r e a tp o s i t i v e a t t i t u d e . I n Ch i na ,t h e “ Ne w Ma t e r i a l i s m” d i s p e l st h e h e r o i c s p i r i ta nd no bi l i t y o ft h o u g h t ,wh i c h i sbr o u g h tba c k by S h o wi ng Yo u rS wo r d s .Th e mo d e r n Ch i ne s e p e o p l e a r e ba d l y i n ne e d o ft h a ti ns p i r i t .I ta na l y z e s t h e f e a s i bi l i t y o fi ns p i r i t i ng TV p l a y t o d e l i v e r t h e p o s i t i v e t h i nk i ng a nd e nc o u r a g e me nt t o a u d i -e nc e . I ta l s o d i s c u s s e st h e t r e nd o fCh i nai ns p i r i t i ng TV p l a y i n t h e f u t u r e .Ke y Wo r ds :

 S h o wi ng Yo u r S wo r d^ h e r o i s m^ i ns p i r i t i ng l e g e nd( 责任编辑:

 禤展图)19

 ...

篇九: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7人民论坛 / 2021年02月中、02月下合并出版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杨

 波

 戴艳军【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理论说服力、真理引导力、思想影响力来作用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承担起了表达和传播科学理论、转变错误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中却频频出现一种现象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再“聆听”教育者的“言语”,甚至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平等性、主题契合性、形式灵活性、媒介适切性和语境净化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锻造

 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第一载体,是承载主流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语言及其表达系统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媒介、话语语境等通过交往等行为而关联在一起的实践活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了主体多极多层、内容更新拓展、形式多样呈现、媒介推陈出新和语境复杂多变等全新特质。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全方位的锻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平等性、主题契合性、形式灵活性、媒介适切性和语境净化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焕发出蓬勃生机,进而促进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思想上的升华、达成认识上的共识。提升平等性,应对话语主体多极多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具有多极性和多层次性特点的交往主体。马克思的交往实践理论主张交往主体的异质性,即认为参与交往的主体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以多极主体的同在为前提。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网络“大 V”、意见领袖、博主、网红、微信公众号、APP 等异军突起,素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青年大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思想理论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思想理论的言说者、宣传者、表述者、解读者,他们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并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共同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的全过程。以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中,教育者主体常常以命令、说教、劝导等控制性引导方式与大学生开展对话交流,这种话语交往方式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和他赋性,容易产生“话语霸权”,使得大学生们无法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传递自己的思想,他们处于一种欲说不能的“失语”状态,即使发声,也只是随声附和。这种主体间的不平等性,使得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只有信息的传递,没有精神的交融,更没有思想的体验。只有在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以彼此尊重的平等方式进行智慧的碰撞和心灵的交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才能被大学生所理解进而达成共识。因此,必须不断增进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鼓励大学生从对教育者的“静听”模人民论坛 2021 02月中、02月下合刊 P138-157.indd

  147 2021/3/2

  上午10:39万方数据

 148文化纵横Culture Dimensions式中走出来,自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之中,相信自己的话语价值,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利,自发自觉地加强话语主体性锻造。提升契合性,应对话语内容更新拓展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总括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给予什么样的思想干预、价值导向、政治引领、文化熏陶、精神塑造和道德养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拓展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不仅吸纳、借鉴了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还囊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既丰富了内涵,也拓展了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是对其核心内容的概括与凝练,从宏观的历史方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题实现了由革命主题—建设主题—发展主题—强国主题的转换 ;从微观的教育体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题实现了由“德智体”向“德智体美劳”的拓展。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经历着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全面推进的革命性锻造,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严峻考验。这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实现话语主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符合,与新时代、新常态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相契合,才能使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说服力,才能真正地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大学生中传播开来,更无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提升灵活性,应对话语形式多样呈现大学生的话语根植于鲜活的生活日常,呈现出灵活多变和快速更新的特点,新颖奇异、简洁明了、讽喻戏谑的流行语因契合他们挑战权威、颠覆传统、追求个性的特质而得到青睐。当前,为了适应大学生的话语习惯,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逐渐凸显出了鲜明的多样性特点,不仅使用日常化、生活化的话语来阐述、解释、宣传政治话语的权威性和学术话语的科学性,而且开始注重增强网络话语表达的引导性,积极吸收借鉴网络流行语,借助网络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让话语“动”起来进而“网”聚人心。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首先是一种政治理论陈述,它作为思想观点、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社会理想和实践运动的统一,必然是应用学术话语阐释、论证、支撑政治话语,是以严谨性、规范性、系统性、抽象性、艰深性为特质的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交织。因此,只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灵活性,才能有效避免大众化缺失,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由高层的政治解读和理论传导向公众视野下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灵活性就是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大众话语有机结合起来,用学术话语阐释、论证、支撑政治话语,用日常话语、生活话语表达好政治话语的权威性和学术话语的科学性,把晦涩难懂转换为通俗易懂,把冗繁复杂转换为简单明了,把枯燥乏味转换为生动活泼,把照本宣科转换为启发领悟,力争实现政治性、学理性和大众性的有机统一。为此,既要关注理论话语的通识表达,不断提炼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生活话语,力争变枯燥无形为立体丰满,变抽象晦涩为生动活泼。也要及时介入、更新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话语,注重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利益诉求和个性化特点相契合,唠家常话、说知心话、讲真心话,做到用通俗易懂、朴实具体、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语言传播思想、诠释理论。提升适切性,应对话语媒介推陈出新适切的传播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获得大学生认同,实现凝聚人民论坛 2021 02月中、02月下合刊 P138-157.indd

  148 2021/3/2

  上午10:39万方数据

 149人民论坛 / 2021年02月中、02月下合并出版共识的重要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话语媒介实现了由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向以媒介融合为特征的全媒体转型。1994年我国正式成为接入国际互联网国家,1995 年“水木清华”BBS 网站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大学生网民的聚集地。此后,1999 年腾讯QQ 问世,2000 年博客开始进入中国,2003 年百度贴吧上线,2005年校内网成立,2009 年新浪微博成立,2011 年微信程序正式面世,现如今,各类 APP 程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增强其凝聚力和引领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媒介的适切性,才能借助全媒体的广泛宣传切实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大学生中失声甚至失效的问题。话语媒介适切性就是要“用好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打造“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无时不有、无人不用”的立体宣传平台,善待善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载体,建好用好红色网站、官方微博、公众微信、移动 APP 等新媒体传播载体,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通过全媒体覆盖,做足、做全、做大、做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宣传矩阵。同时,要契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积极打造图文、影音、视频、动漫等立体化宣传产品,以多样化表达应对碎片化阅读、以形象化展示应对直观化认知、以及时性速度应对实时性需求,通过海量、立体、直观、持续的优秀作品引导、鼓舞、影响大学生,不断提升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认知与认同。提升净化性,应对话语语境复杂多变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每一个主体都是一定场域中的存在,不同的场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当前,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浪潮席卷,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交织叠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各种思潮多样杂陈,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中,多元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对立性、冲突性不可避免,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思潮之间的博弈异常激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语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再加上全媒体的催化以及网络的虚拟性、去中心性、缺场性等特点凸显,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涉世不深,对打着学术创新等旗号的多元社会思潮及其催生出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挤压、价值干扰和媒体解构难辨真伪 ;对大量网络上“隐身”的各路“水军”抛出的海量信息极易盲目“跟风”,为此,只有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净化性,才能有效地避免各种噪音和杂音干扰,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大学生中形成主导、凝聚共识。要通过有效的理论剖析、理论反思、教育引导,以主流意识形态对多样社会思潮的统领和整合来帮助大学生澄清模糊认识、分清是非界限。还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对待错误思想,必须敢于亮剑 ;对待错误观点,必须敢于驳斥 ;对待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敢于发声 ;对待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必须敢于揭露。更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真剖析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土壤、利益诉求、功能机制,敢于在批判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完善。马克思强调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形式与内容、普遍性与特殊性、真理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所践行。(作者分别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参考文献】①韩庆祥 :《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学习时报》,2016 年 10 月31 日。②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 年第17 期。③《中办国办印发 < 意见 >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 27 日。④于建玮、赵丽丽 :《当前社会思潮的复杂性 :影响与应对》,《党政干部学刊》,2018 年第 9 期。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责编 / 于洪清

 美编 / 陈琳人民论坛 2021 02月中、02月下合刊 P138-157.indd

  149 2021/3/2

  上午10:39万方数据

篇十: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7 卷 第 3 期 2 0 1 5 年 5 月 南 阳 理 工 学 院 学 报 J OU R NA L OF N A NY A N G IN STIT UT E OF T E C H N OLOG Y V o1.7 N o.3 M av . 20 15 新 民主 主义革命 时期 思想政治教 育话语 的 当代借鉴 向绪伟 ( 1.南 昌大 学 马克思 主义 学 院 江西 南 昌 330031 ;2.江 西服装 学 院思 政部 江 西 南 昌 330201) 摘要 :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 中国共产党初显领导 能力 的历 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 政治教育 话语紧 紧围绕党 领导全 国各族人 民完成 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来建构话语 内容和话语方 式 ,切 实体现 了思想 政治教 育话 语内容与阶级属性 、历史 使命 以及 民族文化心理 的有 机统一 ,很 好地服 务于 中国共产 党革命 领导权 的实现 。从 发 展的逻辑看 ,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有着 明确 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中国共 产党 ;新 民主主义革命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借 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 民族危机与阶级矛 盾高 度重 合 的历 史 时 期 。就 民族 危 机 而 言 ,资 本帝 国主义的野蛮入 侵使得 中华 民族传 统 的“ 家 国一 体 ” 的社会 结构被打破 ,中国 民族资本 主义 的发展 进程被扭 曲,中华 民族也由此 背负着如何结束 国家 被奴役 、被剥削以及如何突破西方殖 民体系架构而 实现 民族 独立 和 人 民解 放 的历史 任务 。在 这 一时期 的社 会 阶级矛 盾 中 ,既 有 国 内 的封 建 地 主 阶 级 与农 民 阶级 、新 兴 的资 产 阶级 和无产 阶级 之 间的矛 盾 ,又 有世 界 范围 内延伸 而 至的 资产 阶级 与无产 阶级之 间 的矛 盾 。因而 ,新 民主 主 义 革命 时期 思 想 政 治 教育 话 语 是 以认 识 民族 危 机 和 阶 级 矛 盾 为前 提 、以 引导 人 们 争取 民族 独立 和人 民解 放 的历史 任务 为 价值关 怀 、以 中国社会 现 实 的利益 诉求 为 出发点 、以陈述党 的领导权为核心 、以明确中国社会 向何处去为主题 而成 为全 民族 社 会 实 践 引 导 的 主流 话 语 。

 当前 ,中 国正在经历深层次 的社会变革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 的社 会思 潮 以学术 性 、功利 性 和娱 乐 性 的 形 式 不 断 冲击着政治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并形成一种 与马 克思 主义 意识 形 态 争 夺 思 想 主 阵 地 的竞 争 态 势 。因此 ,对新 民主 主 义革 命 思 想 政 治 教 育话 语 的 研究 ,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话语方式并 捍 卫 马克 思 主 义 意 识 形 态 的 主 导 地 位 提 供 有 益 的 借 鉴 。

 一党在 新 民 主主义 革命 时期 思想 政 治教育话语 的主要 内容 新 民主 主义 革命 时期 的历史 任 务决定 了中 国共 产 党思 想政 治教育 话语 的内容 。而 党在 这一 时期 的 历 史任务 是领 导 全 国各 族 人 民推 翻帝 国 主 义 、封建 主义 和 官僚 资本 主义 等 “ 三座 大 山” 的统 治 ,实 现 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各 革命 阶级联合专政的国 家政 权 。

 因 此 ,这 一 时 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话 语 的 内 容 是 :

 ( 一 ) 倡 导 民族 解 放 自鸦 片 战争 爆 发 以来 ,随着 各 种 丧权 辱 国条 约 的签订 ,西方列强在“ 现代文明” 的旗帜下大肆掠夺 中国资源、瓜分中国领土和践踏 中国主权 ,侵吞 中华 民族 的生存权益和 发展权益 ,中华 民族遭 遇到“ 亡 国灭 种 ” 的生存 危 机 与“ 沦 为 附庸 ” 的发展 困局 。

 因 而 ,帮助 群众 正确 认 识 帝 国 主 义 和 中华 民族 之 间 的 矛盾 及解 决 矛盾 的方式 与 途径 自然成 为 了新 民主 主 义革 命 时期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话 语 的首 要 任 务 。

 因此 , 这一 时期 的思想 政治 教 育 话语 主要 是 围绕 “ 帝 国 主 义野 蛮入 侵 是 近代 中 国贫 困落 后 和 一 切 灾 祸 的根 源” 而进行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资本帝 国主义入 侵中国目的的陈述 ,使人们认识 到西方资本帝国主 义不 是 引导 中 国走 向现代 化 的 “ 救世 主 ” ,而 是 制 约 近代 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障碍。因而,中共在 思想 政 治教育 话语 实践 中依 照各 个 阶段 的任务 提 出 相应 的话 语 内容 。如 :大革 命 时期 呼 吁 国共 合作 以 基金项目:江西社会科学基金“ 十二五”规划项目( 14K S11) ,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J XJG 一11 —62 —3) 作者简介:向绪伟( 1972 一) ,男,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膏。l~,.mail :xxw72@sohu.eom

 南阳理1二学院学报 第 7 卷 共 同反帝 反封 建 ,土 地革 命 时 期 反对 日英 美 和 国民 党新 军 阀 ,抗 H 战争 时期 则 因 “ 中 日矛 盾 为 中 国革 命 目前 阶段上 主要 的矛 盾 ” ⋯ 而联 合美 英 共 同抗 日,等等 ,并通 过各 种话语 方 式把这 些话 语 内容灌输 给中国普通大众以唤醒人们 的民族意识 ,广泛动员 人 民群众 自觉 加 入 到 中华 民族 “ 救 亡 图存 ” 的 革命 实 践 中 ,同帝 国主 义及其 附庸 封建 主义 、官僚 资本 主 义作坚决 而 彻底 的斗争 。

 ( 二 ) 宣 传无产 阶级 革命 的合 法性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一种由教育者发动的向 受教育 者传 递特 定 教育 内容 的 实 践活 动 ,其 内容 总 是与教育者所持有 的教育 目的 、实践任务产生关联, 并 体现 教育 者所 在集体 的整 体利 益 。新 民主主 义革 命 时期 ,中国共产 党 人 的 整体 利 益 是 领 导社 会 各 革 命 阶级 以 “ 暴 力 革命 ” 的方 式 推 翻 帝 国主 义 及 其 附 庸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统治 ,建立各革命 阶级联 合 专政 的 国家政 权 以完成 民族独 立和 人 民解 放 的 阶 段性任 务 ,并为顺 利 实 现 国 家 富强 和 人 民幸福 的新 任 务扫 清 制度 和体 制 上 的障 碍 。而 “ 党 的一 切 活 动 都 必须 深入 到广 大 的人 民 群众 里 面 去 ” ,通 过 思 想政治 教育 话语 把党 所主 张 的革命要 求转 换为 人 民 群众 的生 活实践 。因此 ,新 民 主 主义 革命 时期 的思 想政治 教 育话语 作 为 一种 社 会 政 治 动 员 ,需 要 在 话 语实践 中宣传党的革命理论 、革命 目的 、革命任务和 革 命道 路 以证 明无 产 阶级 革 命 的 合 法性 ,并 在把 握 民族 矛盾 问题 、土地 革 命 问题 和统 一 战 线 问 题 的基 础上促使人们准确认识无产阶级革命 的历史依据和 实践 进程 。动 员人们 自觉 参 与 到新 民 主主 义 革命 的 实践 中 以实现 民族 独 立 和人 民解 放 ,并 重 建 被西 方 殖 民化运 动所 破坏 的经济 秩序 和社会 秩序 。

 ( 三 ) 传 递科 学的 马克思 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寻求解放的指导 思想 ,在俄 国革 命 的成功 实践 ,促使 中 国先进分 子 开 始反 思 中国革命 的实 践 与前 途 并 由此 转 向 为 “ 用 无 产 阶级 的宇宙 观作 为 观 察 国家命 运 的工 具 ,重 新 考 虑 自己的 问题 ” ” “ ,希望 在 马克 思 主义 指 导 下 实 现 中 国社 会运 行 方式 的根 本 性 变 革 。然 而 ,马 克 思 主 义是一 种源 于欧 洲 的“ 异 域 文化 ” ,在 向 中 国传 播 的过 程 中与 中华 民族 文 化 发 生碰 撞 ,自然 遇 到 文 化 保 守势力 的 责难 和攻 讦 。

 如何 让 这 个 “ 异 域 文 化 ” 同中华 民族 的思维 方 式 、价 值 观 念 和社 会 理 想 融 合 在 一起 ,这 不 仅是一 个知 识结 构 的优化 与调整 问题 , 还 是一个 与 民族文 化心 理相 碰撞 的实践 问题 。在 新 民主主 义思想 政治 教 育 话语 实践 中 ,中 国共 产 党 人 一方面坚 持 “ 最高 限 度 的 马克 思 主义 = 最高 限 度 的 通俗 化 ” ,不断 推进 马克 思 主 义 的通 俗 化 、具体 化 、民族化 ,使 之成 为 中国人 民所 理解 、所 接 受 和所 掌握 的理 论体 系 ;另一 方 面 还 积极 促 使 马 克 思 主义 基本 原理 与 中 国人 民 的 现实 利 益 和 实 际 问题 相 结 合 ,促 使 马克思 主 义 的科 学 性 、人 民性 、革 命 性 与 中 国人 民反帝反 封 建 的文 化 心 理需 求 相 合 拍 ,进 而成 为 中 国人 民改 造 主观世界 和 客观世 界 的行 动 指南 。

 ( 四 ) 中国共产 党 的领 导 权 革 命 的根 本 问题 是 国家政 权 问题 ,而革 命 由哪 个 阶级来 领导 则 是确 定 国家 政权 性 质 的 唯 一标 准 。

 近代中国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得中国传统 的依靠伦理纲常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被打破 ,但 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却不是 民主、自由、平等 的资本 主义共 和体 制而 是官僚 资本 和封建 军 阀所 主导 的财 富政治 和军 阀政 治体 制 ,中 国社 会处 在 一 个 更 加 混 乱的社会结构中。由于中国民族资产 阶级 、城市小 资产 阶级 和农 民阶级各 自难 以克 服 的阶级局 限性 而 无法领 导人 民结 束 近 代 中 国社 会 结构 的混 乱 局 面 , 因而 ,推 动 中 国的社 会 结构 由混 乱 走 向稳 定 就 只能 依 靠新 的 阶 级 来 领 导 。

 中 国 无 产 阶 级 在 “ 五 四 运 动” 中所 表 现 出来 的彻 底 的革 命精 神 和 有效 的组 织 领导能 力 以及 “ 在 民主 革命 中 的坚 持 性 和 彻 底 性” ,再加上工农联盟 的整体性 ,领导中国革命 的重任 自然 由无 产 阶 级及 其 政 党 中国共 产 党 承 担 。

 这种必 然 的领导 地 位并 不 意 味着 无 产 阶级 “天 然 的 领导权” ,还需要 中国共产党人在斗争实践 中不 断展 现 自己的领 导 能力 以应对社 会 上各种 挑 战 。而 在新 民主 主义革 命 的实 践 中 ,坚持 中 国共 产 党 的领 导 ,革命就能取得 胜利 ;放弃党 的领导,革命就必然 遭遇失败 。大革命的失败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党 在统 一战 线 中领导 权 的结 果 。

 因此 ,新 民主 主 义革 命时期 的思想政治教 育话语就把中国共产党对革命 领导 权 的 必 要 性 和 必 然 性 作 为 话 语 实 践 的 重 要 内容。

 新 民主主 义革命 时期 思想 政治 教 育话语 的主要 特征 新 民主 主义革命 时期 思想 政治 教育话 语 聚焦 于 无产阶级领导并以武装革命的方式来完成中华民族 的民族独 立 和人 民解 放 的社会 结 构 变 化 ,并 且 这 种 社会结构变化是以指导思想的提炼 、运动方式的选 择 和运动 结 果 的指 向为 基 础 ,服 务 于 “ 无 产 阶 级 领 导 的 ,人 民大众 的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封建 主 义 和 官僚 资 本主 义 的革 命 ” ” ,同 时 还 以 实 际 斗 争 和 “ 左

 第 3 期 向绪伟 :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 治教 育话 语的当代借鉴 翼 ” 文 化宣 传 的话 语 方 式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无 产阶级革命新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权推 向社 会结构变化所能涉及的各个领域以使之成为人们社 会 生 活 中的规 范 性 、执 行 性 话语 。而新 民 主 主义 革 命的运动实践又是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 指引下实现 “ 国家 再造 ” 的过程 ,需要 沿 着 人 类社 会 总 体 发展 的 方 向运 行 。故 而 ,新 民 主主 义 革 命 思想 政治 教 育 的 话 语 只有实 现新 民主主 义革命 性话 语 与思 想政 治教 育 道德 性话 语 的融合 ,才 能成 为引 领个 体人 生 、调控 社会 发 展 的建构 性话 语 。

 ( 一 ) 无产 阶 级 的 阶级 属 性 和 社 会 整 体 利 益 的 价 值属 性相 统 一 任何 一 种实 践 中的话 语形 式都 要依 照 其话语 内 容 、语境和方式向社会传递和解答其“ 说什么 、对谁 说 和怎 么说 ” 的 问题 。新 民 主主 义 革命 思 想 政 治 教 育话 语 是在 半殖 民地 半封 建且 四分 五裂 的 国 内环 境 中寻求革命新道路的背景下产生 的符号系统,诚如 毛泽 东 所 言 “ 谁 是 我 们 的敌 人 ? 谁 是 我 们 的朋 友 ? 这个 问题 是革 命 的首 要 问题 。”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遵 循 无 产 阶 级 及 其 政 党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明 确 “ 工人 、农 民 、独 立 劳 动 者 、自 由职 业 者 、知 识 分 子 、 民族 资产 阶级 以及 从地 主阶级分 裂 出来 的一 部分 开 明绅士” ⋯ 的人民大众是革命 的动力 ,而帝 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则是革命 的敌人。新 民主 主义 革命 思想 政 治 教 育 话 语 就 以 这 种领 导 、动 力 和 敌人 为 主要 陈述 内容 ,展 现话 语 的 无 产 阶级 属 性 。然而 ,话语 实 践对 阶 级属 性 的关 切 容 易 造成 社 会 阶层 对 立并 导致 社会 结构 分裂 而不 利 于社会 运 动 的协 调发 展 。因而 ,为 了 引 导整 个 社 会 的价 值 同构 而 完成 民族 独 立 和人 民解 放 之 革命 目的 ,新 民 主 主 义革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 思 想 和 中国文 化 中 的大 同思 想 与 和谐 观念 ,通过 统 一战线 政策 把 民族 独 立 、民权 自由和 民生 幸福 作 为 共 产党 、国民党 、全 国人 民 的共 同利益并 引 导各 社会 阶级 的价值 同构 ,实现 新 民 主主 义 社 会 运 动 的整 体 关 切 和本 阶级 利益 需 要 的 相 互协 调 ,明 确 新 民 主 主 义 革命 思想 政 治教育 话语 实践 是 在无产 阶级利 益 的 引 领下 以实 现 中华 民族 的整体 利 益和社 会 各个 阶级 的 利益 关切 为根 本 的 运 动 方 向 ,从 而 形 成该 话 语 民 族共 同性 的言说 效果 。

 ( 二 ) 社 会 运 动 中 的 实...

推荐访问:从《亮剑》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大众化 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