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10篇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摘要:审美现代性的要义之一,是对个体的绝对尊重,随着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的崩解、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个人主义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现象之一是影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要: 审美现代性的要义之一, 是对个体的绝对尊重, 随着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的崩解、 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个人主义迅猛发展, 由此产生的现象之一是影视作品中各种异类极端体验的表现增多, 但其文化后果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 个人被分离为都市社会中的“孤岛”。好莱坞主流电影试图以普泛化的“共同人性” 来弥合文化、 种族、 阶级、 性别等差异,消除个体之间的隔阂。
但“人性” 作为一个较为低浅的公共平台, 难以真正缝合现代性文化中个人主义与公共价值的疏离。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电影艺术; 个人主义; 公共价值; “人性” 主题; 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J901 文献标识码: A
电影作为当代主流艺术之一, 以其敏锐的触角和精确的影像表现着现代人的生活、记录着现代文化的脉搏。自 20 世纪上半期起, 西方现代性文化的重要走向是传统公共价值衰落崩解、文化日趋多元化, 个人主义蓬勃发展、 个体与社会的疏离日 益明显。
电影自 1895 年诞生至今,正好与西方文化历程中个人主义从彰显壮大到过度溢流的历史相伴随, 银幕上的光影映像, 展现了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孤独身影和越来越深的心灵鸿沟。
审美现代性的要义之一, 是对个人主义、 个体价值的解放与张扬。
西方从 19 世纪末 20世纪初开始, 文学、 戏剧和刚刚面世不久的电影艺术中都涌现出大量张扬个人主义、 个性精神的作品。
众多杰出的电影家塑造了千姿百态、 个性斐然的艺术角色, 营造了一个影像艺术的黄金时代。
然而, 到了 20 世纪下半期, 文化的多元化态势愈演愈烈, 个人主义与各种单一文化的盛行, 导致了公共文化(或曰集体文化) 迅速削弱。“后现代主义” 解构一切传统、 却不建构新的共同文化的行动, 更加剧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分立与隔膜。
体现在当代电影中, 就是各种表现孤寂心态、 展现个体之间疏离与隔阂的影片越来越多; 尽管另一方面,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主流电影努力以“共同人性” 为基点讲述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 但这剂普泛化的“人性” 药膏似乎并不能抹平日渐深宏的文化沟壑。
本文拟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电影作品的关联互渗, 以及近年来电影以普泛化“人性” 消弥隔阂、 缝合分裂的策略及其缺陷。
一、 公共文化的分裂与个人主义的发展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考察, 西方公共领域的衰落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大致从 18 世纪开始。
18 世纪之前, 各阶层人口极少流动, 人们的交际基本限于同一亲族、 村落或阶层的熟人圈, 彼此知根知底, 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集很大, 人们彼此深交, 长年互相往来, 个人生活大部分向群体开放, 犹如条条细小的溪流归入大河, 在宽阔的河流中融汇交织。公共领域发达既有利亦有弊: 其利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少有隔绝, 交往频密, 心理上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 其弊则在于私密空间少, 个人隐私难以掩藏, 个性化的志趣不易得到尽情伸展。
18 至 19 世纪, 西方城市发展起来, 出现了巴黎、 伦敦这类规模庞大的都会。
大城市生活导致了新的交际文化??涌入城市的人们彼此多半互不相识, 传统的宗族和邻里关系失效, 公共领域窄化为生硬冷漠的基本行动契约, 不再有乡 村社会的温暖与亲密性。在传统宗族亲情纽带松弛之后, 日益独立起来的个体开始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和自由意志。追求个性与释放本性的现代人开始视“公共秩序”、“集体” 等事物为个人发展的敌对面, 人们为了自身 个性的完满,对“公共文化” 产生了警惕、 抵御的心态。
除此之外, 当代西方社会对“集体文化” 这个概念还有一种恐惧感和回避心态。
因为 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很多战争与社会运动, 都以“集体主义” 为号召, 其中产生了不止一个集权政府。
在一种反弹力的作用下, 后现代文化将集体共识等同于专制, 认为所谓群体的团结只是缺乏灵魂的个体的归顺集结。
20 世纪后半期的西方文化特征, 是推崇边缘和少数派, 认为只有
在那些异类的、 边缘的、 偏差的、 反常的文化中, 才有政治创造性或真实的个体性。“在此,受到攻击的是‘规范性’ ……唯有边缘的、 反常的与偏逸的人才能逃脱这种严密的控制。
规范之所以具有压迫性, 是因为它们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模子套用在各具差异的个体上。”?①这种看法日益流行, 导致在哲学、 美学领域, 个人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整体主义和理性主义, 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另类鲜明的人格受到推崇, 越来越多的电影艺术家以塑造、 表现富于“个性” 的人物形象为时尚行为、 为艺术追求, 甚至为文化使命。
二、 个体与社会的疏离
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萌生与壮大, 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聚集在都市中的人们, 大多离乡 背井而来, 像一粒粒孤立的原子游荡在城市中, 由于脱离了乡 土、 宗族的纽带,他们必须作为独立的个人去应对世界, 现代都市中的“个体” 就在这种境况下丰富成长起来。从上世纪 30 年代到本世纪初, 大量都市题材电影涌现, 从中我们能窥见“个体” 从昂然独立到相互隔膜、 直至飘摇孤绝的变迁过程。
1939 年, 著名影片 《乱世佳人》风靡全球, 它除了讲述郝思嘉与白瑞德的动人爱情故事外,事实上还显示出西方新旧两个时代的裂痕??战前的世界属于传统乡 土社会, 个人从出生起就被镶嵌在家世、 亲族、 阶级关系中, 按部就班地成长, 在种种预设好的社会链环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暴烈的战争打破了 旧日 社会的文化常规, 在一个全面毁颓的废墟上, 人们不得不依靠个人的努力重新建设生活。
旧世界的消逝虽然令人叹惋, 却也为个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让郝思嘉这样的精明女子得以张扬强悍个性、实现本性欲望, 成为现代电影史上较早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夺人眼目的女性形象。
之后, 《歌舞大王齐格飞》、《公民凯恩》 等影片, 都塑造了凭借自身智慧与勇气飞黄腾达的社会豪杰, 展现了 个人主义的黄金时代??现代社会允许他们成功、宽容他们的桀傲, 原本无所依傍的个人可以尽情张扬才华与个性, 实现野心和欲望。
上述影片明显体现出现代性文化的一种强大理念, 即“认为社会应该解决人格问题、 应该为人格存在、 应该有利于人格的发展的观念, 在所有这些 19 世纪的观念中, 个体和他的能力、 欲望、 品味都被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
对个性魅力的追求、 对特立独行的奇异人格的表现, 在 20 世纪中晚期的许多影片中体现出来:《闻香识女人》 中桀傲不驯的史法兰上校、《死亡诗社》 中特立独行的基廷老师、《天使爱美丽》 中精灵古怪的女孩爱美丽、《朱诺》 中坚强独立的高中女生朱诺、《午夜巴塞罗那》中热情奔放的女画家玛丽亚等等……他们都是睥睨俗世规则、 富于激情、 性情鲜明的人物,他们强烈的个性与丰满的人格极富魅力, 令众多观众心向往之。电影对这类人物的隐含态度是赞赏与鼓励??当然, 凡开明的文化都应当保障个人的自由发展, 鼓励个体实现人格的丰满与独特??但是, 现代社会似乎是以公共交流的凋敝与人际交往的疏离为代价, 来换得个体的发展空间, 这导致 20 世纪晚期个人主义文化开始出现某些偏执倾向。
从上世纪中期起, 西方影片中反映个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疏离的内容开始明显增多。在较早的《欲望号街车》 (1951) 中, 从极度敏感自恋的女主角布兰奇这个人物身上, 突显出“自恋”这一日益普泛的现代心理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自恋” 并不仅仅指对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自我爱恋, 还包括过度的自我关注:“自恋就是不断追问‘这个人、 那件事对我有什么意义’。” ?③现代人不再像传统时代那样多以外部世界的要求去规约、奉献自我, 而是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去思索“世界于我有何干系?” 这容易使得个体对与己欲望无关的事物疏远冷漠, 日益退缩到狭小的自我空间中。
这种自恋心理将导致一种悖论情境: 过多的内向关注, 反倒使“自我” 变得稀薄起来??因为自 恋的人格越来越少从外界吸收营养, 越来越多地陷入玄妙孤立的自我反思, 外在体验日渐贫乏, 内在自我也就难以真正丰满。《欲望号街车》 中, 布兰奇在人生屡屡遇挫之后, 未能吸取现实养料补救人生, 却以心造的幻象欺骗自己和他人以求得平衡感, 最终当幻像的积木不能再支撑心理世界时,“自 我” 便轰然崩溃。
在这部电影之后, 有关自闭性人格、自欺性心理幻象的影片层出不穷, 其中突出的优秀作品如《搏击俱乐部》 (1998) :男主角在极
度孤独无聊的生活中幻想出另一个自我, 并与那个幻像的“我” 一起去和许多同样无聊孤寂的男人们作野蛮的搏斗游戏, 他们已没有能力进行心灵和情感上正面亲善的交流, 只能通过肉体的痛楚获得存在的实在感、 通过互残式的体验与他人建立一种野性的情谊。
1999 年的《移魂女郎》 则表现了一群“问题少女” 的心理症状, 她们也无法与现实世界达成顺畅的沟通, 或有“边缘人格错乱” 症、 或有“反社会” 人格等等。
当代社会这类心理疾患的显著增多, 与公共文化领域的衰败有关??人和外界的正常交流是个体内心世界的坚固支柱, 失去交流基础, 个人就越来越孤立于世界与他人, 内心世界日益脆弱偏执。
所以霍克海默认为: “和谐个性的标准已被破坏; 在我们的时代, 对理想的追求的前提……是对理想的反面, 即被扭曲的个性的认可 。
” ?④
现代人的个性愈坚执,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隔膜就愈厚重, 在人际交往中要花费越来越多的心力去打破壁垒、 小心翼翼地适应彼此的无形硬壳。
在安东尼奥尼与文德斯共同执导的《云上的日子》 (1995) 中, 一对对都市男女相遇后似乎情愫暗生, 彼此吸引, 但却难以沟通融合, 最后多半都在云淡风轻的氛围中分手或错过。
由多名导演共同执导的《巴黎我爱你》(2006) 中, 都市人有越来越多的偶遇机会, 却也被越来越多的阻碍所困扰??语言的隔膜、 宗教的差异、 文化的隔阂……使得传统时代那种恒久深厚的人情不复再现, 爱情易降温、 亲情难恒久, 孤独的现代人灵魂游荡, 只偶尔碰撞出闪亮的火花。
而分别在 2004 年和 2006 年获得奥斯卡奖项的《撞车》 和《巴别塔》 中, 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愈加深广, 隔阂愈加坚固, 这两部影片的名字本身就直指题意??不同地域、 种族、 性别、 阶层的现代人, 相互之间文化与情感的差异犹如“巴别塔” 上民众互不相通的语言。
多数时候人们漠然地擦肩而过, 只有在“撞车” (现实事务或思想观念发生冲突) 的时候才带着愤怒或恐惧进行对话。
最极端的疏离感, 出现在《巴黎最后的探戈》 (1972) 、《离开拉斯维加斯》 (1995) 、《亲密》(2000) 等影片中。《离开拉斯维加斯》 的男女主角是两位落魄失意的边缘人, 剧作家 Ben 失业后纵意酗酒, 女人 Sera 则流落赌城向男人出卖身 体, 他们因肉体交易而结识, 虽然彼此也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相怜相惜之感, 但心门却始终未能向对方洞开, 烈酒与心理医生成为他们各自宣泄的对象, 最后, 他们最亲密的相互认同是做爱, 似乎一切未能交流的认同感只能由身体来表达。《亲密》 和《巴黎最后的探戈》 则把现代人的疏离感推到更极端的地步??两部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都是在偶然相遇、 完全陌生的情况下便发生性关系, 他们不询问对方姓名、 不交流彼此心情, 似乎相信身体的融合能够填补内心的巨大空虚。
传统文化中的“灵肉合一”、“精神交流高于身体关系” 等等观念都被颠覆了 。
而且, 当其中一方(在《亲密》 中是中年男人, 《巴黎最后的探戈》 中则是年轻女孩) 不满于动物般的交媾、 开始打探对方的现实身份与真实心情时, 他们的关系便迅速僵化、岌岌可危??仿佛只有无名状态下的身体交合才能制造出“知音”的假象, 真正的身份反而阻碍了持续交往。这两部影片以极端的方式显示出一个困境??传统的深厚久远的人情, 不可能自动嫁接到现代动荡冷漠的人际关系中。
平素心灵封闭、 情感疏离的现代人, 无论在物质上、 身体上多么亲近, 也不可能在精神方面一跃而入亲密境界。
但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奢望:“我们依然将追求安全、 放松和永久的潜在欲望强加在自己和他人的亲密关系上。
当这些关系不堪重负的时候,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关系出了问题, 而不是认为这些没有说出来的期望有问题。
负载了 稳定性预期的亲密使得本来就很困难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⑤在公共交流基础已经破败的现代土壤上, 已经很难盛开昔日的美丽花朵。
现代性文化对个体的尊重以至纵容、 对个性的保护以及赞赏, 一方面符合人性需要, 一方面却也开始显露危险的端倪: 人既需要个性自由, 也渴望稳固安定, 但在现代性文化中, 这两种需求似乎成了 矛盾对立的关系??社会环境越是支持鼓励个体的自 由成长, 就越是要削薄传统文化的公共性、 稳定性与秩序感。
鱼与熊掌是否不可兼得?
三、 普泛化人性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电影中的个体“孤岛” 现象日益明显, 当代电影艺术家们也试图探索弥合之道。
有什么东西能跨越种族、 宗教、 政治、 地域、 性别等等的差异, 将个体联结在一起呢?目前看来, 以好莱坞为主的西方电影找到的最好的药剂, 就是“人性”。
“人性” ...
篇二: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编号:1003~910412010) 05—0057一0457l全璺! 茎堡尘塑型茎查亘窒竺! ! 至笙! 塑璺箜! ! ! 塑nH U N D REDSCH 00LsIN ARTS一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 立笼日 泛人性"策略张晶1,钟丽茜2( 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2.浙江传媒学院戏剧文学系,浙江杭州310018)摘要:审美现代性的要义之一,是对个体的绝对尊重,随着大一统的意识形态的崩解、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个人主义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现象之一是影视作品中各种异类极端体验的表现增多,但其文化后果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越来越难以沟通,个人被分离为都市社会中的“ 孤岛” 。好菜坞主流电影试图以普泛化的“ 共同人性” 来弥合文化、种族、阶级、性别等差异,消除个体之间的隔阂。但“ 人性” 作为一个较为低浅的公共平台,难以真正缝合现代性文化中个人主义与公共价值的疏离。关键词:电影艺术;个人主义;公共价值;“ 人性” 主题;文化特征中图分类号:J 901文献标识码:A电影作为当代主流艺术之一,以其敏锐的触角和精确的影像表现着现代人的生活、记录着现代文化的脉搏。自20世纪上半期起,西方现代性文化的重要走向是传统公共价值衰落崩解、文化日趋多元化,个人主义蓬勃发展、个体与社会的疏离日益明显。电影自1895年诞生至今,正好与西方文化历程中个人主义从彰显壮大到过度溢流的历史相伴随,银幕上的光影映像,展现了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孤独身影和越来越深的心灵鸿沟。审美现代性的要义之一,是对个人主义、个体价值的饵放与张扬。西方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文学、戏剧和刚刚面世不久的电影艺术中都涌现出大量张扬个人主义、个性精神的作品。众多杰出的电影家塑造了千姿百态、个性斐然的艺术角色,营造了一个影像艺术的黄金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期,文化的多元化态势愈演愈烈,个人主义与各种单一文化的盛行,导致了公共文化( 或日集体文化) 迅速削弱。“ 后现代主义” 解构一切传统、却不建构新的共同文化的行动,更加剧了现代人际关系的分立与隔膜。体现在当代电影中,就是各种表现孤寂心态、展现个体之间疏离与隔阂的影片越来越多;尽管另一方面,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主流电影努力以“ 共同人性”·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 211工程” 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广播影视艺术” ( 项目编号:21103030113) 阶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张晶( 1955一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先后任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大连市学术著作资助与评奖委员会委员,大连市语言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广播学院中文系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任<光明日报>文艺部特邀编委,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辽金文学) 。男,满族,吉林四平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国家二级教授) ,博士学会会长,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元好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1996年获“ 辽宁省优秀专家” 、“ 辽宁省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7、2001年两度获“ 大连市优秀专家”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文艺学,中国古典荚学.影视艺术理论。钟丽茜( 1972一) ,女,汉,广西桂林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美学,文艺学。n鲞曼:篁当垡皇墅!竺全△ 圭墨堡旦皇:苎至△ 竺:箜堕‘_一H U N D REDSCH O O LS IN ARTSI58为基点讲述各种各样的感人故事,但这剂普泛化的“ 人性” 药膏似乎并不能抹平日渐深宏的文化沟壑。本文拟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发展历程与电影作品的关联互渗,以及近年来电影以普泛化“ 人性” 消弥隔阂、缝合分裂的策略及其缺陷。一、公共文化的分裂与个人主义的发展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理查德· 桑内特的考察,西方公共领域的衰落和个人主义的兴起,大致从18世纪开始。18世纪之前,各阶层人口极少流动,人们的交际基本限于同一亲族、村落或阶层的熟人圈,彼此知根知底,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集很大,人们彼此深交,长年互相往来,个人生活大部分向群体开放,犹如条条细小的溪流归人大河,在宽阔的河流中融汇交织。公共领域发达既有利亦有弊:其利在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少有隔绝,交往频密,心理上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其弊则在于私密窄间少,个人隐私难以掩藏,-f"-性化的志趣不易得到尽情伸展。18至19世纪,西方城市发展起来,出现了巴黎、伦敦这类规模庞大的都会。大城市生活导致了新的交际文化——涌入城市的人们彼此多半互不相识,传统的宗族和邻里关系失效,公共领域窄化为生硬冷漠的基本行动契约,不再有乡村社会的温暖与亲密性。在传统宗族亲情纽带松弛之后,日益独立起来的个体开始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问和自由意志。追求个性与释放本性的现代人开始视“ 公共秩序” 、“ 集体” 等事物为个人发展的敌对面,人们为了自身个性的完满,对“ 公共文化” 产生了警惕、抵御的心态。除此之外,当代西方社会对“ 集体文化” 这个概念还有一种恐惧感和回避心态。因为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很多战争与社会运动,都以“ 集体主义” 为号召,其中产生了不止一个集权政府。在一种反弹力的作用下,后现代文化将集体共识等同于专制,认为所谓群体的团结只是缺乏灵魂的个体的归顺集结。20世纪后半期的两方文化特征,是推崇边缘和少数派,认为只有在那些异类的、边缘的、偏差的、反常的文化中,才有政治创造性或真实的个体性。“ 在此,受到攻击的是‘ 规范性’ ⋯ ⋯ 唯有边缘的、反常的与偏逸的人才能逃脱这种严密的控制。规范之所以具有压迫性,是因为它们将一个完全相同的模子套用在各具差异的个体上。” m 这种看法日益流行,导致在哲学、美学领域,个人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整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另类鲜明的人格受到推崇,越来越多的电影艺术家以塑造、表现富于“ 个性” 的人物形象为时尚行为、为艺术追求,甚至为文化使命。二、个体与社会的疏离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的萌生与壮大,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发展密切相关——聚集在都市中的人们,大多离乡背井而来,像一粒粒孤立的原子游荡在城市中,由于脱离了乡土、宗族的纽带,他们必须作为独立的个人去应对世界,现代都市中的“ 个体” 就在这种境况下丰富成长起来。从上世纪30年代到本世纪初,大量都市题材电影涌现,从中我们能窥见“ 个体” 从昂然独立到相互隔膜、直至飘摇孤绝的变迁过程。1939年,著名影片《乱世佳人》风靡全球,它除了讲述郝思嘉与自瑞德的动人爱情故事外,事实上还显示出西方新旧两个时代的裂痕——战前的世界属于传统乡土社会,个人从出生起就被镶嵌在家世、亲族、阶级关系中,按部就班地成长,在种种预设好的社会链环中完成自己的使命;暴烈的战争打破了旧日社会的文化常规,在一个全面毁颓的废墟上,人们不得不依靠个人的努力重新建设生活。旧世界的消逝虽然令人叹惋,却也为个人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让郝思嘉这样的精明女子得以张扬强悍个性、实现本性欲望,成为现代电影史上较早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夺人眼目的女性形象。之后,《歌舞大王齐格飞》、《公民凯恩》等影片,都塑造了凭借自身智慧与勇气飞黄腾达的社会豪杰,展现了个人主义的黄金时代——现代社会允许他们成功、宽容他们的桀傲,原本无所依傍的个人可以尽情张扬才华与个性,实现野-tb和欲望。上述影片明显体现出现代性文化的一种强大理念,即“ 认为社会应该解决人格问题、应该为人格存在、应该有利于人格的发展的观念,在所有这些19世纪的观念中,个体和他的能力、欲望、品味都被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个性魅力的追求、对特立独行的奇异人格的表现,在20世纪中晚期的许多影片中体现出来:《闻香识女人》中桀傲不驯的史法兰上校、《死亡诗社》中特立独行的基廷老师、《天使爱美丽》中精灵古怪的女孩爱美丽、《朱诺》中坚强独立的高中女生朱诺、《午夜巴塞罗那》中热情奔放的女画家玛丽亚等等⋯ ⋯他们都是睥睨俗世规则、富于激情、性情鲜明的人物,他们强烈的个性与丰满的人格极富魅力,令众多观众心向往之。电影对这类人物的隐含态度是赞赏与鼓励——当然,凡开明的文化都应当保障个人的自由发展,鼓励个体实现人格的丰满与独特——但是,现代社会似乎是以公共交流的凋敝与人际交往的疏离为代价,来换得个体的发展空间,这导致20世纪晚期个人主义文化开始出现某些偏执倾向。从上世纪中期起,西方影片中反映个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疏离的内容开始明显增多。在较早的《欲望号街车》( 1951) 中,从极度敏感自恋的女主角布兰奇这个人物身上,突显出“ 自恋” 这一日益普泛的现代心理问题——从社会学角度看,“ 自恋” 并不仅仅指对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自我爱恋,还包括过度的自我关注:“ 自恋就是不断追问‘ 这个人、那件事对我有什么
59l全垦主窒堡尘塑型茎查亘室! ! ! ! 堡篁! 塑璺笙! ! ! 塑nH U N D REDSCH O O LS IN ARTS一意义’ 。” @ 现代人不再像传统时代那样多以外部世界的要求去规约、奉献自我,而是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去思索“ 世界于我有何干系?” 这容易使得个体对与己欲望无关的事物疏远冷漠,日益退缩到狭小的自我空间中。这种白恋心理将导致一种悖论情境:过多的内向关注,反倒使“ 自我” 变得稀薄起来——因为自恋的人格越来越少从外界吸收营养,越来越多地陷入玄妙孤立的自我反思,外在体验日渐贫乏,内在自我也就难以真正丰满。《欲望号街车》中,布兰奇在人生屡屡遇挫之后,未能吸取现实养料补救人生,却以心造的幻象欺骗自己和他人以求得平衡感,最终当幻像的积木不能再支撑心理世界时,“ 自我” 便轰然崩溃。在这部电影之后,有关自闭性人格、自欺性心理幻象的影片层出不穷,其中突出的优秀作品如《搏击俱乐部》( 1998) :男主角在极度孤独无聊的生活中幻想出另一个自我,并与那个幻像的“ 我” 一起去和许多同样无聊孤寂的男人们作野蛮的搏斗游戏,他们已没有能力进行心灵和情感上正面亲善的交流,只能通过肉体的痛楚获得存在的实在感、通过互残式的体验与他人建立一种野性的情谊。1999年的《移魂女郎》则表现了一群“ 问题少女” 的心理症状,她们也无法与现实世界达成顺畅的沟通,或有“ 边缘人格错乱” 症、或有“ 反社会” 人格等等。当代社会这类心理疾患的显著增多,与公共文化领域的衰败有关——人和外界的正常交流是个体内心世界的坚固支柱,失去交流基础,个人就越来越孤立于世界与他人,内心世界日益脆弱偏执。所以霍克海默认为:“ 和谐个性的标准已被破坏;在我们的时代,对理想的追求的前提⋯ ⋯ 是对理想的反面,即被扭曲的个性的认可。” ㈤现代人的个性愈坚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隔膜就愈厚重,在人际交往中要花费越来越多的心力去打破壁垒、小心翼翼地适应彼此的无形硬壳。在安东尼奥尼与文德斯共同执导的《云上的日子》( 1995) 中,一对对都市男女相遇后似乎情愫暗生,彼此吸引,但却难以沟通融合,最后多半都在云淡风轻的氛围中分手或错过。由多名导演共同执导的《巴黎我爱你》( 2006) 中,都市人有越来越多的偶遇机会,却也被越来越多的阻碍所困扰——语言的隔膜、宗教的差异、文化的隔阂⋯ ⋯ 使得传统时代那种恒久深厚的人情不复再现,爱情易降温、亲情难恒久,孤独的现代人灵魂游荡,只偶尔碰撞出闪亮的火花。而分别在2004年和2006年获得奥斯卡奖项的《撞车》和《巴别塔》中,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愈加深广,隔阂愈加坚固。这两部影片的名字本身就直指题意——不同地域、种族、性别、阶层的现代人,相互之间文化与情感的差异犹如“ 巴别塔” 上民众互不相通的语言。多数时候人们漠然地擦肩而过,只有在“ 撞车” ( 现实事务或思想观念发生冲突) 的时候才带着愤怒或恐惧进行对话。最极端的疏离感,出现在《巴黎最后的探戈》( 1972) 、《离开拉斯维加斯》( 1995) 、《亲密》( 2000)等影片中。《离开拉斯维加斯》的男女主角是两位落魄失意的边缘人,剧作家Ben失业后纵意酗酒,女人Sera则流落赌城向男人出卖身体,他们因肉体交易而结识,虽然彼此也产生“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相怜相惜之感,但心门却始终未能向对方洞开,烈酒与心理医生成为他们各自宣泄的对象,最后,他们最亲密的相互认同是做爱,似乎一切未能交流的认同感只能由身体来表达。《亲密》和《巴黎最后的探戈》则把现代人的疏离感推到更极端的地步——两部电影中的男女主角都是在偶然相遇、完全陌生的情况下便发生性关系,他们不询问对方姓名、不交流彼此心情,似乎相信身体的融合能够填补内心的巨大空虚。传统文化中的“ 灵肉合一” 、“ 精神交流高于身体关系” 等等观念都被颠覆了。而且,当其中一方( 在《亲密》中是中年男人,《巴黎最后的探戈》中则是年轻女孩) 不满于动物般的交媾、开始打探对方的现实身份与真实心情时,他们的关系便迅速僵化、岌岌可危——仿佛只有无名状态下的身体交合才能制造出“ 知音” 的假象,真正的身份反而阻碍了持续交往。这两部影片以极端的方式显示出一个困境——传统的深厚久...
篇三: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古典戏剧中的人性审美指向 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人性审美指向摘 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 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她借助文学、 音乐、 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 揭示社会矛盾, 反映现实生活。戏剧艺术较之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独特的优越性, 它用最生动、 直观的形式完成了对世界的描绘和再现, 更浸透着情感和激情的流露
关键词:
戏剧; 人性; 美学; 思考
自有戏剧以来, 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 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莎士比亚
人性美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特质, 既有自然的属性, 又有社会的属性, 因此对人性美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自由情与爱是人性美永恒的主题。
戏剧中的人性美即通过艺术手段塑造的人物形象显现出人性美的内容和独特魅力。
戏剧作为当代主流艺术之一, 以其敏锐的触角和多样的舞台表现形式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记录着文化的脉搏。
歌德曾说过:
“艺术并不打算在深度和广度上仿效自然, 它坚持于自然现象的表面, 但是它有着自己的深度和力量。
通过在这些表面现象中发现合规律性的特征、 完美和谐的比例、 美的极致、 庄重和气概、 最高程度的激情, 把这些现象的最强烈瞬间具体化。
” 这种对“现象的最强烈瞬间” 的固定化既不是对物理事物的模仿也不只是强烈的情感流露, 它是对现实的一种阐释。
依靠直观而不是依靠概念,其媒介不是思想而是感性形式。
从这一点来看, 戏剧艺术较之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它用最生动、 直观的形式完成了对世界的描绘和再现, 更浸透着情感和激情的流露。
戏剧离不开人性理念, 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 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 达到社
会教育的目的。
1 对美好人性的喜好和表现
《汉宫秋》 写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
为元代马致远所作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 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
“昭君出塞” 故事最早见于 《汉书・ 元帝纪》:“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诏日:
匈奴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 向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 愿保塞传之无穷, 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竞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阔氏。”在正史记载中, 昭君不是元帝的妃子,而只是个待沼, 她是在汉匈和亲的历史背景下, 作为礼物赐给匈奴呼韩邪单于的。
众所周知《汉宫秋》 有意地改变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就昭君形象而言, 历史上昭君出塞和亲生儿育女, 而《汉宫秋》 则特别创设了昭君在汉蕃交界处投江自尽的情节。
这里昭君, 不仅能忠贞于对元帝的爱情, 而且又能为 “国家大计”毅然的出塞和番, 并不惜以身殉国难。从这种意义来看, 马致远这种艺术的处理, 虽然违背了 历史的真相,但却强调突出了昭君爱国形象意蕴。
正是由于昭君以身殉国的悲壮之举, 不仅保全了汉民族气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二, 又达到了汉族与匈奴的和好及毛延寿被送回处死的目的, 同时又与那些“只凭佳人平定天下” 的屈辱求和之举,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的这种“一举五得” 的艺术手法, 使昭君这一至善至美的艺术形象更为坚实和完整, 更加具有憾人的精神力量。
也充分表现出作者自己的思想见解和审美意识。
王昭君是作家塑造的一位完美人性的人物形象, 也使人们心目中人性美的理想人物形象渐渐清晰、完美起来。
2 真情的期待和守侯
才子佳人剧, 顾名思义, 指的是以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戏剧, 所以又称为“爱情剧”、“爱情风月剧” 等。
在元明清戏剧中, 才子佳人剧不仅数量最多, 成就最大, 也是最受民众喜爱的戏剧类之一。
《墙头马上》 杂剧, 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
此剧为元代才子
佳人剧的杰作之一, 无论是当时还是后世, 人们都对它推崇备至。
剧演书生裴少俊与李千金一见钟情, 李为了爱情而私奔, 与后花园中为裴少俊生儿育女, 又经曲折后以大团圆作结。
该故事本事见于唐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但主题却与白作婉讽“始乱终弃” 不同, 大团圆的结局也使该故事由“止淫奔” 变成“尚自由”。
李千金是该剧塑造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她与裴少俊一见钟情, 虽未脱传统才子佳人题材的窠臼。
然而李千金大胆、 热烈, 敢于不要任何名分, 与裴少俊在裴家后花园生儿育女并秘密生活了 7 年之久, 却实为此前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的女性作为。
她这种为了爱情不记任何名利的行为, 体现出了连民间女子也少有的率直、 大胆甚至叛逆。
尤其在裴尚书得知真情后, 裴少俊迫于父母压力不得不休弃李千金时,她比裴少俊要勇敢的多, 她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 敢于针锋相对地回击裴尚书的诟骂。
这种争取爱情自主、 敢于与命运抗争的行为令人刮目相看。
3 人性深度的复杂性
人性有长短、 美丑、 善恶之分, 它既有无私、 伟大、 崇高、 正直、善良的一面, 也有自私、 渺小、 鄙、 恶劣、 凶残的一面。
正如狄德罗所言, 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 光明与黑暗、 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作为社会的人, 其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而丰富的。
历史剧需要塑造心理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 而不应该将其塑造成恶行或善行的容器。
真实的人性既具有人的创造能动性, 又具有人的局限性。
美学中的所谓 “缺陷美”, 常常能有力的表现出人性美。
生活的复杂性, 决定着人性的丰富性。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
“人性的确是这样, 既肯轻信又爱怀疑, 说它软弱它又很顽固。自己打不定主意, 为别人做事倒又很决断。”英国作家毛姆说得更为直接:
“卑鄙与伟大、 恶毒与善良、 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于同一颗心里的。” 人性如魔法石, 它善恶并举, 美丑合一, 阴阳交错, 刚柔并济。
任何悲剧的产生, 并不仅仅是历史、 时代思潮铸造而成, 人性的扭曲、 人性的泯灭、 人性的失衡同样是铸造悲剧的根源。《赵氏孤儿》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之一, 全剧贯穿着善终于战胜恶、 正义终于战胜暴虐的意志, 体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的民众心声。
该剧人物众多,
头绪复杂, 却能做到结构严谨, 主脑突出。
在君臣、 父子、 夫妻、 敌人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完成了对程婴等人物形象的塑造。
韩厥作为奸佞屠岸贾手下的一员大将, 却保持着善良与正直。
在执行搜孤任务的开始, 韩厥的心理是矛盾的, 在【金盏儿】
一曲中已经自然流露出他对一个弱小生命的同情, 加上程婴的说服, 决定了他的转变。
于是, 他坚定地站在赵家立场上, 宣告:
“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怎肯做这般勾当!” 他看出来程婴对他的怀疑, 最终以自杀的举动表示了捍卫正义的态度……一切是那么的从容不迫又入情入理。
4 结语
对于在艺术和商业的夹缝之间挣扎了这么多年的中国戏剧, 尤其是戏曲来说, 对人性美的探索和表达其实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指标意义的。
它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更是对传承千年的道德指标的验证和深化。
戏剧艺术在审美地展现个体的多元化形态方面已经卓有成效, 它让我们清楚地体会到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个体的心理面貌及其社会成因。
在此基础上, 我认为, 今后的戏剧艺术应当探讨如何在比“人性”这个平台更高的维度上推进人与人、 人与社会的深层交往。“个体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才能成为个体化的人”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其实正道出了人是“社会动物” 的本质:
完全撇开社会影响而成长的“人”, 只能显现出近似动物的本性, 在理想的文化中, 人的“个性”事实上恰恰要在社会文化中经熏陶和选择而形成。
熏染越多、 选择越丰富, 个体才越强大、 充实。
参考文献
[1]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 策略 [J] 张晶 钟丽茜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2010. 12
[2]《人论》 [M] 【德】
恩斯特 卡西尔 光明日报出
[3]可能性视野下的人的本质 [J] 程家明 《人学新论》 2008. 2
[4]汪靖洋:
《写作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 3 页。
篇四: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电影角色浅析之《色· 戒》的人性化处理刘智海摘要:《色· 戒》不仅仅是一个“ 戏假情真” 的传奇故事,更是在这个故事中,观众可以通过王佳芝进行一次发人深省的人性探寻,“ 关于人心之幽微,人心之角色,以及其各种人性的无限可能性” 。探讨王佳芝这人物“ 角色” ,就如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塑,产生了爱慕之情,有而产生最后的以死相许。李安电影中的角色往往有一种自毁意识,往往结尾都以悲剧收场、以死亡终结,似乎要追求到某种美感才能结束。李安不苛求,只是想探究人性的幽微与广阔,尤其借王佳芝这个角色探讨“ 人性的真假”时所产生的无限可能性,借此生发出“ 真” 与“ 假” 、“ 虚” 与“ 实” 的种种感慨,并给人一点希望。也许正应了张爱玲曾经所言,“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关键词:人性角色真实与虚假王安忆的《长恨歌》里说,做戏如果连性命也搭进去,戏便成真了。李安的电影,多的是戏假情真,而且往往将命搭进去,连他自己都发现,自《冰风暴》开始,每部片子的结局总带有“ 死亡” 的因素。《喜宴》是“ 假结婚,真孝心” ;而《色· 戒》中的王佳芝,“ 其实是个戏迷,在平常生活里好像没有什么分量的,可是一演戏,反而找到真实的自己。” ——又一个自我身份认同的故事。“ 皮格马利翁” ( Pygm al i on) 之死:“ 自我” 的可能性亦舒说,“ 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每个人都惯于“ 看客下菜碟” ,在这个人面前是这样一个存在,在另一个人面前又是另一种存在。但,一辈子的欺骗就是真诚。《色· 戒》不仅仅是一个“ 戏假情真” 的传奇故事,在这个故事之中,观众可以通过王佳芝进行一次发人深省的人性探寻,关于人心之幽微,以及其无限可能性。王佳芝有些像皮格马利翁( 远古,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次,他雕了一座完美的少女雕像。由于在塑造这一雕像的过程中,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因而禁不住对这尊美丽的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慕之情。他疯狂地爱上了自己所创造的作品,为此不食不眠,终日以深情的目光望着雕像。此事感动了天神,遂将少女变成了活人,让这对幸福的人终成眷属。) ,爱上了自己塑造出来的“ 麦太太” ,不过这个麦太太以她自己为载体存在着。不是依靠神力,正是王佳芝的感情投入,使得这个角色变成了活人。较之冰冷的现实空间,她更愿意以“ 麦太太” 的戏剧身份活在戏剧空间中,并最终在这个幻想空间里感受到了比现实生存空间更多的快乐与意义。所以,她不愿意曲终人散,回到了住处,还依然是那套“ 麦太太” 的道具行头,并且真的爱上了抽烟,与其他同学总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自从扮演了“ 麦太太,,’王佳芝与同学们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因为原本属于“ 王佳芝” 的灵魂,已经一点一点地转移到了“ 麦太太”身上,当然,易先生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他最懂得戏假情真,不仅往她的身体里钻,更往她的心r里钻,钻到深处还要说,“ 我和你在一起” 。等到“ 王佳芝” 的灵魂全部成为了“ 麦太太” ,“ 王佳芝” 便死了。影片的后半部分,调子忽然明快起来,王佳芝叫车,那个三轮车夫具有炫技意味地潇洒地盘旋了一圈。风车也在呼啦啦地转着,车停下,落座,说:“ 福开森路。” ( “ 麦太太” 与易先生同居的寓所) 车夫笑笑地问:“ 回家?” 王佳芝稍一惊疑,答道:“ 嗯。” ——她再也无需在两个角色问历尽挣扎之苦,她就是“ 麦太太” ,这样一来,完全解脱了。这个王佳芝,有点像黑泽明《影武者》中替身将军,从出身于盗贼的卑微之辈变身为真正具有将军精神境界的“ 神” ,影武者越来越认同自己即王,并百分百地发挥了一个王的作用。黑泽明和李安借他们的电影向观众发问,扮演者从投入到着迷的过程中,到底什么是“ 真” ,什么是“ 假” ?什么是“ 能” ,什么是“ 无能” ?什么是“ 名” ( 或“ 虚” ) ,什么又是“ 实” ?389“ 河的第三条岸” :自救还是自毁?李安电影中的角色往往有一种自毁意识,自《冰风暴》开始,“ 结尾都以悲剧收场、以死亡终结,似乎要追求到某种美感才能结束,《色· 戒》也是一样,走向死亡,成了我电影中主角的宿命,包括活着的人( 易先生、俞秀连、罗小虎等) 也要去体会逝者( 王佳芝、李慕白、玉娇龙等) 的滋味。” 李安不禁自问,“ 我是不是在追求一种绝对值,也在满足一种求死欲望?”人对自我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往往被“ 角色困住了” ,只做这个“ 角色” 所应做,只想这个“ 角色” 所应想。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却告诉我们,“ 想象自我” 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他人的角度获得自己的角色,这种自我想象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群体性的想象,或者说是个体对群体的屈从。《色· 戒》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个突破“ 角色围困” 的故事。王佳芝文文静静的革命女学生这一角色,与其说是她自己的主动选择,不如说是别人为她订制,她只是一个大棋盘上的小棋子,生死都由不得自己做主,全都得为全局服务。这种“ 自我” 是没有深度的,是被动的,屈从的。终于,在感情的推动下,王佳芝对这种角色渐渐怀疑,直至背叛,不惜以一死来逃离。王佳芝的这种临阵倒戈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彻骨厌倦。让人想到《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弗吉尼亚· 伍尔芙评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时说,“ 读《月亮与六便士》,就像一头撞在了高耸的冰山上,令平庸的日常生活彻底解体! ” 这个评价虽有点耸人听闻之嫌,却千真万确。毛姆以画家高更为原型,描绘出一个突破“ 角色围困” 的故事。主人公是个在伦敦做事的证券经纪人,富裕美满,妻子漂亮,两个孩子健康快乐。但是,就在婚后的第17个年头,他拒绝了爱情和家庭,拒绝了物质和欲望,突然离家出走,开始了他的流浪与作画生涯,一心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和艺术上的美,孤独地生活、艰难地跋涉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在世人眼里,“ 他疯了” ,因为他对自己的“ 角色” 进行了突围与改写。安东尼奥尼的《过客》异曲同工,戴维德· 洛克原来的身份是一个普通的报社记者,在一个荒凉的旅店遇见一个突然死去的男人,而且长得很像他,于是他决定跟这个陌生男人交换身份⋯ ⋯ 卡夫卡也曾羡慕一种“ 地洞人生” ,他幻想着自己最理想的工作场所是一个封闭的地窖,与外界隔断一切联系,食物由他人放到最远的大门外,他只需移动少许距离,就可拿到,不必受人类世界的干扰。这秘对“ 角色围困” 的突破是一个一再被抒写和表现的主题,巴西作家若昂· 吉马朗埃斯· 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中,“ 父亲” 也是这样一个突破了平常琐碎的日子的形象。“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是更沉默寡言一点。” ( 这个描绘,就像生活里的王佳芝。) “ 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 ⋯ 父亲再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来漂去。” 王佳芝最终也选择从平庸的生活中抽身而退,“ 河的第三条岸” 不仅仅是河底,不仅仅是死亡,它带有“ 彼岸” 的意味,至少不那么平庸冰冷。中年的李安自省道:“ 对我来说,创作好像不是求生,而是求死,是自我解构的一个演化过程,当你冒险追求绝对值时,经常处于临界点上,如履薄冰,兴奋感与危机感共生,求生与求死并存。” 在刑场上,王佳芝神情冷绝,看不到一丝悲哀,仿佛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生亦可,死也罢。对平庸世界的拒绝与逃离,这个在世人眼中似乎是“ 自毁” 的行为,对当事者而言,却无疑更是一种“ 自救”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可否认,就《色· 戒》而言,李安的电影比张爱玲的小说多了些许温情。胡兰成第二次见张爱玲,就做了这样的判断——“ 你也不过是个人主义者罢了。” 个人主义者也没什么不好,可以撇清迷雾,直见本心。但张爱玲看得也太清楚了,根本没有给任何浪漫与温情留下空间与机会。她用了“ 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来形容老易与王佳芝的关系,并且有诸如“ 权势是一种春药” ,“ 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这样闪着寒光的句子。这种“ 冷眼” 可能是张爱玲自我保护的铠甲,背后隐藏的是辛酸和无奈,这种苍凉的绝望既缘于世界,也缘于倾向着男人各种规范与习见。对于世界而言,人太身不由己。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借范柳原之口说:“ 死生契阔——与予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 ⋯ 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390
多么小! 可是我们偏要说:‘ 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同时,对于男人而言,女人又太过弱势。《倾城之恋》中,张爱玲写道:“ 本来,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当给男人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污了刀。”李安的电影中,没有张爱玲那种“ 爱比死更冷” 。他观照了每一个人的心,在国破家亡的年代,每个人都是被人性罪恶所侵犯的人,所以.他给每个人都加了些脉脉温情。易先生本是最不容易被同情的,却在片中几度失神、动容,乃至落泪。李安不苛求,只是想探究人性的幽微与广阔,尤其借王佳芝这个角色探讨“ 角色认同” 时所产生的无限可能性,借此生发出“ 真” 与“ 假” 、“ 虚” 与“ 实” 的种种感慨,并给人一点希望。也许正应了张爱玲曾经所言,“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参考文献1.载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简体中文版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朱天文:《花忆前身——回忆张爱玲和胡兰成》,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3.《色是感性,戒是理性——李安现场拆解(色· 戒)》,《看电影》,2007年4月。4.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5.东西:《不要问我》,《收获》,2000年5期。( 刘智海: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影视系教师,手机:1 8806521819,蛏箍;! i 坠=圣塾i b鱼i 鱼! § 3:鱼Q 堡)反叛者的青春乐段一一试析第六代导演早期电影中的摇滚元素罗子田摘要: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早期作品中不约而同地采用摇滚元素,不仅形成了其风格化的旗帜、更是其作者策略的一种体现。摇滚乐的精神实质在于反叛,这一点也与第六代导演早期影片中的美学追求有着内在的契合。这些摇滚乐融入故事情节,有着逼真的粗糙感和质感,塑造了影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此外,第六代导演早期电影中还采用摇滚明星出演角色,使得他们在片中的摇滚乐成为了记录时代的标签,具有文献价值。关键词:第六代导演反叛者摇滚元素1990年,张元导演的《妈妈》横空出世,标志着第六代导演的诞生。第六代导演总是在与第五代导演的归类中获得自身的定位。如果说,第五代的美学风格是宏大叙事/乡土/历史,那么第六代的美学风格便是个人化叙事/城市/现代。“ 第五代导演的审美风格、创作方式城市化,为第六代的诞生提供了突破口.那就是不在历史和语言中发现与反省集体主义层面上的‘ 人’ 的神话,而是描述当下个体碎裂而真实的独特生命。” ①这些第六代导演早期作品中不约而同出现的摇滚音乐元素,树立起他们鲜明的风格旗帜。一、第六代——摇滚情结与作者策略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下步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转型期。在世界文化冲击的浪潮下,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语境,90年代初期第六代导演纷纷崛起。诞生于城市的第六代导演在学生时代便接受①刘阳:《媒介转型论——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看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转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第68页。391
篇五: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size: medium;">篇六: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15 年 1 月青 年 作 家YOUNG WRITERS January , 2015作者简介:胡璐,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和西方文化。浅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个人主义胡 璐(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重庆 404100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的故事梗概,然后介绍了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的四个方面,将电影中所体现的与这四个方面有关的情节加以阐释分析,旨在对该部电影中所渗透的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有正确的宏观把握。[关键词] 《当幸福来敲门》 西方文化价值观 个人主义[中图分类号] G 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1669 ( 2015 )02 - 0045 - 01 《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 19 世纪 80 年代,正是美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赤字严重,许多企业纷纷倒闭,失业严重的时期。故事中的主人翁 Chris Gardner 本是一家公司的骨密度扫描仪的推销员,在苦苦推销产品却销路不畅,导致难以维持生计之时, Chris 萌生了要做一名证券经纪人的想法,但一边骨密度扫描仪很难卖出,另一边参加证券经纪人的培训却毫无收入,好在 Chris始终没有放弃梦想,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勤奋努力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被证券公司聘用,在他看来,这正是他所苦苦追寻的“ happiness ”。再后来, Chris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真正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整个故事又是一部美好的“美国梦”。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代表了主流的西方文化价值观,而其核心便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以个体自我为核心的西方人本主义的内容包括四个有机联系的方面:个人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个人主义的人性观;个人主义的财产观;个人主义的幸福观。作为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根本核心和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个人主义始终贯穿了《当幸福来敲门》这部励志电影之中。一、个人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个人利益欲求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整部电影以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娓娓道来,以Chris为中心人物展开,不论他的工作如何,他始终在为自己,为家庭的未来而努力,而奋斗。故事旨在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在整个社会中,个人利益至关重要,只要每个人想法设法满足自身利益,那么社会也同时具有了发展动力,因为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并且神圣而不可侵犯。而本电影里的主人翁是一位黑人,他的成功正是对种族歧视观念有力反击,也证明了个人利益的神圣地位。二、个人主义的人性观“主张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是理智、感情和意志的独立个体,人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的权利并主张解放和发展个性,通过满足人自私的本性,使人成为生命欲求冲动和精神开放相统一的 Whole Person (完整的人)”。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的基础,但影片中的 Chris 却独守着梦想,物质上一无所有,他努力推销骨密度扫描仪,就是为了能够赚够短期的房租与生活费,能够暂时养活自己和儿子,而为了获得这所谓的物质享受, Chris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令人欣慰的是,不论条件有多么艰辛窘迫, Chris 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曾对儿子说过:“you got a dream , you gotta protect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 go get it.”而他也是身体力行,执着地捍卫着自己的梦想。从这一方面来讲,他也是捍卫自己精神享受的权利。“在西方文化中,个体总是要使自己独立于他人,自我独立、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而自我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参照自己的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 Chris 对其物质享受、精神享受权利的捍卫正体现了这一点。三、个人主义的财产观主张财产私有,个人拥有对财产的绝对自主权,每个人都享有充分、平等的机会去获得财富,法律保护个人的财富不受侵犯,金 钱 成 为 衡 量 个 人 是 否 成 功 的 重 要 标 尺。影 片 中 的Chris也是为了追求金钱而奋力去争取机会,整部电影里都充斥着金钱利益纷争,而这些社会的下层人民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相互争夺的表现恰恰是其捍卫个人财产的生动体现。包括到最后, Chris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财产也会相应的增加,电影在这里就暗示了:
Chris有钱了,即是成功了。四、个人主义的幸福观认为追求和享受现世幸福是人们活动的唯一动力。“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幸福既包括个人感官的享受、欲望的满足,也包括理想、智慧和道德的获取”。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幸福其实要靠个人的不懈追求才能得来的,在某种程度上说幸福的敲门声是个人创造的。影片中曾两次提到美国的《独立宣言》,《独立宣言》在美国人心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所以出现在其中的对“幸福的追求”的这番话也是代表了广大美国人民的心声,而这同时也渗透了西方人对幸福追求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综上所述,《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自始至终贯穿着个人主义的思想,电影名为追求幸福,实为争取实现个人价值,而在追求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个人主义价值观便展露无遗, Chris的个人经历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
Chris 始终都在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奋斗,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只是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也只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洪流中一朵小小的浪花。[参考文献][ 1 ]曹德本,方妍 . 关于文化价值观的宏观思考[ J ] . 社会科学战线(哲学研究), 2001 ,(5 )
.[ 2 ]姜忠平,杨柳 . 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人本主义价值观比较研究[ J ] . 求索,2004 ,( 7 )
.[ 3 ]刘涛,姜忠平.中西文化价值观比较与语用失误[ J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5 )
.[ 4 ]苏珊.从价值取向看中西文化价值观[ J ]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5 )
.·5 4·
篇七: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 2008/02总第 198期本刊网址 :www1xuebao1net 177 女性的回归与选择— — — 美国当代电影中的保守主义倾向 王 虹[摘要 ]美国社会经过 20世纪中期的反战、 人权、 女权等民主运动 ,到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保守主义卷土重来。作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保守主义传统家庭观念全面归复的文化重地 ,美国电影的主题在表现社会现实和思想的发展的同时 ,倾向于反应和推动着传统的两性关系中女性形象的回归。从《克莱默夫妇 》 、 《 时尚女魔头 》 和《 身为人母 》 等影片中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保守主义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女性主义解放思潮的反挫。保守主义思想不仅否定人的自由选择的必要性、 怀疑人的理性抉择 ,而且还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混淆女性的权利与责任的关系 ,试图引导女性回归到边缘化的“ 虚幻的共同体 ” 中。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 ,只有遵循“ 个人选择权利为先 ” 的原则 ,将边缘化的个人转化为自主选择的个人 ,以取代充满悖论的传统观念 ,才能真正实现女性解放 ,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女人自己。[关键词 ]保守主义 ;女性 ;回归 ;自由选择;传统;解放中图分类号: J9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4—3926 (2008) 02—0177—07 作者简介 :王虹 ,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级美学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 610068 保守主义是 18世纪下半叶从英国开始的一种思想潮流 ,代表人物是埃德蒙 ・ 伯克、 托马斯 ・卡莱尔、 约瑟夫 ・德 ・梅斯特尔等。随着社会变革和自由主义的兴起 ,在 19世纪中叶 ,保守主义思潮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可是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 ,保守主义思想开始重组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形成了新保守主义 (newconservatisim)。在现当代 ,新保守主义的特点是 :他们往往在经济上奉行自由主义 ,而在道德上赞成认识论上有独裁倾向的“ 绝对的道德标准 ” — — — 这个绝对的道德标准当然只能从旧有道德体系中去寻找和复制。正如启蒙运动时期大卫 ・ 休谟所说 :“ 如果理性无力告诉我们如何行动 ,那么我们就必须回到传统和习[1 ] (P1598)由于新保守主义是在自由主义等开放性的思潮之后出现 ,所以它保留了过去开放时代的一些重要果实 ,但本质上和旧保守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也提倡传统保守的思想意识 ,因此可以将惯。”两者统称为保守主义。保守主义表现为对一切自由的思想倾向的压抑 ,尤其在性别意识上 ,倾向于以传统婚姻、 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攻击妇女解放运动。它导致的结果则是 :退守已知的 (过去和现在的 )世界或保持现状 ,并将女性边缘化 ,限制女性奔向自身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未来 ,而这种传统保守思想观念及其构成的虚幻的共同体 ,正在通过美国电影等现代媒体被表现出来。一“ 媒体影响着我们对于性别运动本身的看[2 ] (P1199),电影等文化艺术作品的主题不仅表现了社会现实和思想的发展 ,并且反应和推动着传统的两性关系形象的发展。它们通过叙述和描绘来影响、 引导人们的看法 ,同时也就有选择性地规约了人们的视角。对于美国来说 , 20世纪 60年代是一个历史分界线 ,特别是美国民权运动 (1964年美国颁布民权法 )的结果 ,不仅仅是立法取消了种族隔离 ,还使得自由派思潮广为流行。在这种社会思潮影响下 ,尤其是受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影响的 , 20世纪 70年代前 ,对性别模式的表现有过对传统价值观的短暂背离 ,电影、 电视纷纷刻画了独立但不生硬、 充满苦难而又坚强的女性。如《 爱丽丝 不 在 这 儿 了 》(Alice Doesn ’t Live HereAnymore1974)、 《 转折点 》 (The Turning Point1977)以及《 沙箱之上 》 、 《单身女人 》 等美国影片 ,真实地描绘了努力脱离男性控制 ,最终获得独立的女性。在这一时期 ,电视业也纷纷仿效美国电影 ,制作了《 毛德 》 和《玛丽 ・泰勒 ・摩尔秀 》 等电视剧集 ,这些剧目表现的都是聪明能干而有所成就的法 ”
178 电影理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 2008/02总第 198期女人 ,显示出了这个时期女性作为生活主体的觉醒和自主性。到 70年代中期 ,在北美地区有工作的已婚女性数目第一次超过了在家里的女性数目。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 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 ,像恶梦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 ”[3] (P1585),在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所构成的“ 虚幻的共同体 ”作用下 ,在性别意识领域内出现了关于女性的二分法 ,女人开始被分为“ 在家外工作 ” 和“ 在家内工作 ” 两种类型。一些美国电影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家庭主妇上 ,制作了《复制娇妻 》( The StepfordW ives 1975)、 《 蒙特那格罗 》 (Montenegro 1981)等电影 ,把这一类女性描写为被社会压制的、 不快乐的时代谬误。与此同时 ,美国出现了反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 ,标志是 70年代后期的玛拉贝尔 ・ 摩根发起的“ 完整女人 ” 运动以及海伦 ・ 安德琳发起的“ 迷人女性气质 ” 运动。这两场运动都宣扬传统的道德观、 伦理观、 价值观和传统女性角色的回归。与之相呼应的是拍摄于 1979年的那部美国电影《 克莱默夫妇 》 (Kramer vs Kramer) ,片中梅丽尔 ・斯特里普扮演的妻子 /母亲乔安娜因繁重的家务而身心疲惫不堪 ,她怀着痛苦和矛盾的心情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而离开了婚姻和家庭 ,而丈夫泰德 (达斯汀 ・ 霍夫曼饰 )则因承担乔安娜出走后的家庭重担而失去了工作。影片利用观众同情弱者的心理 ,为泰德争取了好感 ,同时也将罪责和厌恶情绪投射到追求自我并且取得了成功的乔安娜身上。导演采用对比和一扬一抑的手法 ,将泰德塑造成一个称职的、 完美的父亲 ,而对自我觉醒的乔安娜则采取了贬低的态度 ,特别是以泰德做单亲父亲的心酸片段为武器 ,批判了乔安娜如易卜生《 玩偶之家 》 中的娜娜式的出走。甚至其中还有情节用语言直接讽刺和咒骂乔安娜的女友玛格丽特是“ 女性解放者 ” ,因为正是她“ 唆使 ” 了乔安娜的出走才造成家庭的破碎。影片重申传统家庭伦理观和保守的价值观 ,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或明或暗的嘲讽和抨击 ,这正好反映了那个时期保守主义的全面归复以及对妇女解放思潮的反攻倒算。难道“ 娜娜出走 ” 只有堕落或者回归两条路 ?虽然《 克莱默夫妇 》 提供了第三条路 :不但没有沉沦 ,反而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社会上立足。可惜从这个时期开始 ,美国影片已经不再以赞赏的目光看待这样独立的女性 ,而是开始用完全否定和批判的态度来对待了 ,甚至不久以后 ,这种正常成功的女性形象在电影中也不复存在。虽然在现实中 ,越来越多的女人走出了家庭 ,投身广泛的社会生产领域 ,推动整体社会的发展 ,但是面对这种不争的事实 ,保守主义仍然以电影等作为传声器和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工具继续传播保守主义的价值观 ,以实现对女性主义的压制。美国电影等媒体普遍只允许两种对立的女性形象存在:要么好 ,要么坏 ,也就是“ 良家妇女 ” (回归传统家庭的妇女 )和“ 恶女人 ” (独立生活的女人 )两种形象 ,而且时常“ 把这两种极端放在一起 ,夸张地展现这两种女性命运的差异。
”表现的那样:女强人不是“ 恶魔 ” 就是精神有问题的异类 ,即使没有那么邪恶 ,也一定有非常悲惨的另一面 ,因为她们不得不放弃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 — — 家庭、 婚姻或者爱情 — — — 即使这种看[2] (P1191)即如后来的影片所法仅仅只是编剧和导演等电影制作者自己的看法 ,但们也喜欢将这种价值倾向堂而皇之地定位(定义 )为每一个女人都必然具有的。而那些放弃了事业的女性则受到赞扬 ,但他们不会去在意事业和她们之间的关系 ,也不会在意她们个人价值的得失问题。哲学家阿拉斯代尔 ・麦金泰尔 (AlasdairMaeintyre)在《谁之正义 ? 何种合理性 》 一书中指出 :“ 不存在普遍生效的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必须放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中 ” ,只要影片有价值判断和意识倾向 ,它就有依据 ,也就是其背后存在着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导向 ,因为人不可能跳出社会意识形态自说自话 ,而且影片表达的感情倾向越明显 ,观众越会受到创作者的影响 ,去尽力接受影片所暗含的道德价值观。这类美国影片 ,实现的正是意识形态中的保守主义力量透过影像和虚构情节对普通人思想道德意识的左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 :“ 生命、 活物 ,由其自身来立于自身中且又自立自主其动静者。
”化、 全球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保守主义仍然不相信个人的选择价值 ,不相信女性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选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而《克莱默夫妇 》 中的乔安娜“ 由其自身来立于自身中且又自立自主其动静者 ” 的生活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展现 ,最终还是受到了保守主义思想的嘲讽和指责。[4]在社会已进入现代二保守主义回潮使女性“ 回归 ” 家庭口号的兴起 ,有其必然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原因: 11随着高新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就业率开始降低 ,男性普遍希望女性待在家里 ,以降低他们竞争的强度。21消费社会是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 (人文社科版 ) 2008/02总第 198期本刊网址 :www1xuebao1net 179 体现 ,需要有更多拉动经济的消费因素 ,而家庭正是为商业消费贡献最大的团体;女人如果都能做一个安静驯服、 听从指挥的消费者的“ 主要购买力量 ” ,而家庭就会成为后资本主义社会最佳的微型代理机构。正如安妮 ・ 金斯顿在《妻子是什么 》 中所说的那样:“ 家庭主妇待在家里这一事实也可以被用来当作经济上的一个目标。作为采购全家消费物品和服务的那个人 ,家庭主妇是资本主义的[5 ]31信仰缺失。41社会性别观念的革命对传统社会的冲击也必然带来保守主义的秘密代理商。
”反弹。80年代以来 ,美国传统性别化的异性恋关系形象重新复活 ,反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迅速发展壮大。报纸、 杂志和电视、 电影开始不厌其烦地暗示人们:工作会让女人失去太多 — — — 从爱情、 婚姻到家庭 ,并且得不到道德上的认可 ,而女强人的家庭生活都是不幸福的等等。表现在美国影片中 ,那些力图愉快工作并获得独立的女性形象越来越暗淡 ,而疯狂的、 怪异的职业女性人物类型则到处可见 , 1987年的电影《致命的吸引力 》( Fatal At2traction)就是一个例子。在这部片子里 ,爱丽克斯・ 弗瑞斯特是一个贪婪的精神错乱的女人 ,她坚决地想要把丹 ・ 盖洛弗从平静美好的家庭生活中拉出来 ,千方百计地想让他离开他美丽的妻子。这部电影在疯狂的职业妇女和可爱的家庭主妇之间用可笑的公式化形式进行了对比。在这一丑化职业女性的浪潮中 ,《纽约时报 》 刊登了一篇名为《 当疑问变得清晰 》 的文章说 :有职业的中产阶级妻子是把工作当成了通奸的机会 ,现实中那些心怀出轨愿望的妻子确实是电影最乐意表达的主题之一。在新世纪伊始的《 一屋女人香 》 (Lovely andAmazing 2001)、 《好女孩 》 ( The Good Girl 2002)、《 远离天堂 》 (Far from Heaven 2002)、 《 不忠 》 (Un2faithful 2002)等影片中都有这样的人物形象。在鼓励女性回到传统角色的运动中 ,女人们逐渐被诱回到神秘的传统的共同体的婚姻、 家庭生活中去 ,在这一时期 ,婚姻中的女方想拥有职业被认为是令人不悦的一件事情。这种观念也出现在 2001年出版的《 让步妻子 :找回夫妻间的亲密、热情和安宁 》 一书中。
(L. Doyle)与之前的反女性主义运动一样 ,也主张女性为了幸福的婚姻而放弃两性平等和为使自己感到更充实和快乐的种种努力。直到今天 ,复活传统性别角色的运动在报纸、 杂志、 影视节目中随处可见。比如 2001年的美国电影《陌生人的事 》( The Business of Stran2gers) ,讲的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但神经质和乏味的老一辈成功女性和不愿意将生活奉献给事业的年轻一辈女性之间的冲突。这种矛盾体现的正是典型的传统保守思想和进步思想之间的矛盾 ,而影片中意味浓厚的偏向 ,正体现了保守主义对社会意识及社会道德价值的控制作用。即使在很多看上去“ 政治正确 ” 的美国影片中 ,也可以看到这种保守主义价值观的控制。亦如美国传媒学教授朱丽亚 ・T・ 伍德所说 :在今天媒体的刻画中“ 女性被以非传统的方式展示的同时 ,她 们 也 被 以 十 分 传 统 的 形 象 和 角 色 表现。
”质展示女人 ,但是大多数的媒体形象还是反应了长期树立的有关女性和女性气质的观念 ,或者将传统与非传统女性形象糅合在一起。在这些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性别模式中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描绘男性和女性时 ,首先反映和维持的是传统的性别观念。如果考察这些所谓非传统的女性形象 ,就会发现一个好女人可以强大而成功 ,但她必须符合某些传统的关于女性魅力的观念 ,比如漂亮、善解人意、 温柔顺从、 不拒绝男人、 热衷家务和照料孩子。而对一桩婚姻的失败 ,指责的总是妻子的事业心和繁忙的工作 ,却没有丈夫的责任 ;如果男人不顾家 ,就是勤奋工作的典范 ,而在女人就是失去了责任感。这些伦理道德观 ,实行的是一种双重标准 ,它劝导人们回到旧传统中去 ,或者保持原状。2006 年上映的美国影片《时尚女魔头 》(The DevilWears Prad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该片讲述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
篇八: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施林克《朗读者》 的多重主题沈红(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浙江金华3210 0 4 )摘要: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 中唯美的爱情, 直面深刻的纳粹历史, 关于人性尊严的反思以及关于生存价值的思考使小说熠熠生辉, 具有时代的力量和感召力。
本文主要通过对《朗读者》 小说主题中关于爱情、 战争、 人性、 价值的探讨来进一步解析小说的主题。关键词:
《朗读者》 ; 多重主题; 反思; 尊严项目名称:
浙江师范大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成果( 编号:
20 1129 )。
指导老师:
首作帝1米I和汉一的爱情爱情可以说是小说中永恒的主题, 这本小说当然也不例外。
《朗读者》 中作者将15岁的米夏和36 岁的汉娜的爱情描写的美丽而又动人。
让读者感受到男孩的心灵成长和跳动的青春。
作者在专访中曾经这样说:“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
” 因性而爱, 这是小说最初男女主人公相爱的方式。
米夏因为与汉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深深的爱上了她。
他在懵懂的青春期遇到了让自己难以忘怀的女人。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是他从未体会过的, 他喜欢这样的感觉。
在他发病难受的时候一个女人及时出现给他洗脸, 送他回家。
他为了感谢汉娜而去拜访。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 米夏对汉娜的心理描写透露出了他心底隐秘的想法。
她烫衣服的动作, 她的外形都深深的烙在了男孩的心里。
她的一个简单的动作, 在米夏看来是那么的美丽, 使他的视线无法离开。“她的这一番姿态让我的目光无法离开, 离不开她的颈背; 离不开她的肩膀:
离不开她的胸部, 她的内衣与其说是遮盖着,不如说是饱孕着她这一双乳房。
” 简单的一段心理描写将他内心对汉娜的渴望、 对她的探究展现的淋漓尽致。小说的叙述视角是以米夏的回忆来展开的, 在米夏的回忆中, 汉娜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渐渐清晰的被展现了出来。
汉娜身上散发的味道让米夏深深的迷恋。
他喜欢闻香水昧儿, 新鲜的香汗味儿, 还有她从工作里带回来的电车昧儿。
他不仅仅是迷恋她的味道, 其实更迷恋的是她带给自己的各种新奇的感受, 以及对于爱的满足。
当两人之间出现朗读这件事之后, “朗读、 淋浴、 做爱和并排小睡, 成了我们幽会的常规节目。
” “朗读” 这个词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作为线索, 它将米夏和汉娜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她是一位专心的听客。
她时而嫣然一笑, 她忽而嗤之以鼻; 她一会儿愤怒难当, 她一忽儿又击节赞赏。
” 然而突然有一天, 汉娜消失在米夏的生命中。
米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难以适应。
等再次见到汉娜是在涉嫌纳粹集中营罪行审判的法庭上了。
米夏已经成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而汉娜则成了被审判的人。
时隔7 年两个人的境遇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米夏从刚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时刻关注, 以及汉娜被判为终身监禁后内心的挣扎与彷徨, 可以看到米夏依然爱着汉娜。
汉娜对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他,以至于他和妻子无法相互忍受而离婚。
但是要直面对汉娜的感情对他来说又是那么难, 他一直在逃避对她的爱, 否认对她的爱。
直到他重新为她朗读, 将磁带邮寄到监狱。
汉娜每次在收到磁带时都会满怀期待的问有没有她的信, 可是每次都是让她失望的回答。
米夏一直处于内心的挣扎和矛盾状态, 他放不下汉娜, 可是又没有勇气直面她, 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依然爱她。
而当米夏终于和汉娜见面时, 这次见面却是两个人的最后一面。
汉娜在出狱前一天的凌晨上吊自杀了。
两个人的一段爱情因为汉娜的离开而无疾而终。
但是在米夏今后的日子里,他会永远记得那个叫他“小家伙” , 给他洗澡的执着、 固执的汉娜。2二战的反曩“二战以来对法西斯历史的反省是德国文学主流话语, 揭露法西斯罪行是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
德国作家对二战历史的发问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
” 《朗读者》 这部小说也涉及战后反思这个主题。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 是二战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
小说中对于审判法庭上对法西斯的揭露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 但是足以反映出法西斯的残忍。
集中营解散,营地关闭, 所有的囚犯被勒令向西行军。
那时正是隆冬时节, 大雪纷飞。
她们衣服单薄, 在营房里刚够裹住身体, 在工厂都已经觉得是冻僵了一样, 哪抵得住天寒地冻?全体妇女不是在走路前进, 她们是被驱赶的牲口, 被强迫着奔跑。
炮弹落在教堂上, 教堂里的妇女因为教堂门不能打开而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燃烧着的屋顶终于坍塌到教堂内部, 四周的墙壁一时简直变成了烟囱。
大部分女人并非给浓烟滚滚呛死, 而是给烈焰腾腾烧死的。
” 犹太妇女们就这样被烧死在教堂里, 最后只有一对母女生还。
小说对法西斯的罪行揭露的直接而深刻, 通过受害者的讲述和法庭的审判, 将这一段黑暗的历史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作为一部成功的德国小说, 其中的反思的意义是深刻的。小说中汉娜作为当时集中营的看守被带上了审判的法庭。
因为汉娜是文盲, 所以当西门子要提升她的时候她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的秘密, 而辞职加入了党卫队。
她为了隐瞒, 而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
最后其他的被告将责任推给了汉娜, 其他人反而成了清白无辜的人。
作为一个文盲, 汉娜成了那个时代的失语者。
她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看法, 看不懂起诉书。
对于审判长对她的批判没有能力应对。
汉娜没有办法在那个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 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给着火的教徒开门时, 她说:“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们对她们有责任” 汉娜在这件事上没有关于善与恶的概念, 她只知道交代的任务就必须认真的完成。
她看守犯人, 就不能让她们逃走。
作为文盲, 她是失语者, 被剥夺了话语权。
她不能为自己进行辩护, 两只能任他人指手画脚, 把责任推给自己。
汉娜作为社会中失语者的代表, 她的结局也暗示了这个弱势群体的结局。
汉娜在出狱前的一个凌晨上吊自杀了。3人性与尊严小说从一开始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 到汉娜在知道自己可以升职后又不告而别。
以及后来在审判法庭上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
汉娜这么多行为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
隐瞒自己是文盲这个事实。这个事实无疑将萦绕读者心中的这么多谜团解开来了。
为什么汉娜要让米夏为她朗读?为什么汉娜看到米夏留下纸条之后会勃然大怒?为什么在工作有希望得到提升时又不告而别?为什么当审判长要求辨认笔迹时, 汉娜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原来汉娜是一个文盲, 而她所作一切的目的都只是想掩盖这个事实, 她想维持自己的尊严!
据她曾经的回答, 她干过了所有自己能够干的工作。
汉娜的经历养成了她自立自强的个性, 她不依靠别人, 也从不把自己的弱点给别人看。
所以当米夏和汉娜一起出游时, 米夏为了不吵醒她, 出去买早餐时在床头柜留了字条。
当米夏回来时, 汉娜“手里握着箍在连衣裙腰间的细皮带, 朝后退了一步, 一皮带就向我脸上抽过来。
” 她觉得这个纸条是对她的侮辱, 将她是一个文盲这个事实赤裸裸的呈现在她的面前。
所以她不可遏制的爆发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汉娜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秘密。
在她看来这是关乎一个人的尊严的问题, 而的“个性” 事实上恰恰要在社会文化中经熏陶和选择而形成。
熏染越多、 选择越丰富, 个体才越强大、 充实。◆考文献【l】
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 策略[ J】
张晶钟丽茜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 10 . 12[ 2】
《人论》 【M 】
【德】
恩斯特卡西尔光明日报出【3】
可能性视野下的人的本质Ⅱ ]程家明《人学新论》 2008. 2【4 】
汪靖洋:
《写作词典》 , 江苏教育出版社19 9 5年版, 第3页。. . 293. .万方数据
重要耕地的划定与保护范春芬, 罗宇, 卞旭宏(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辽宁鞍山1】
4 30 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增加, 城市化导致耕地非农化, 耕地数量减少, 耕地依存的生态环境退化, 人地系统矛盾日益激化。
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耕地保护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 各级政府不但是行政主体, 而且是经济主体, 各级组织执行农地保护政策时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目标。
所以, 研究如何更好更有效的保护耕地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耕地; 能力; 规模; 保护随着人口的增加、 社会经济的发展、 耕地面积的减少, 粮食安全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从长远角度来看, 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在于建立粮食生产要素的保障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应从产量安全逐步转向能力安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 一定数量、 质量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自然基础, 是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 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粮食安全生产,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
立足于中国正在开展的耕地分等研究成果, 估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土地质量、 土地生产力和国家粮食安全链接相关研究, 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全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耕地生产能力核算, 掌握宏观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及其区域分布和变化规律, 作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和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依据, 同时协调粮食安全与工业化、 城镇化发展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重要耕地墨念耕地保护缘起于城镇扩张中优质农田过快损失、 土地生产力退化及无公害食品生产的环境保护需求。
当前, 有关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研究多从规划、 管理、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推进土地整理等角度探讨, 也有学者从耕地保护的相关利益主体角度研究耕地利用与保护的联系【9 】
。
目前耕地保护片面强调数量平衡, 不重视或根本不考虑质量平衡或生态平衡。
从而导致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错位、 经济效益低下、 生态效益多呈负面的局面。
因此, 一些学者强调耕地保护要以质量保护为基础, 以数量保护为基本要求, 重新审视耕地保护内涵,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耕地的质量保护提供借鉴意义。
以前的研究对于生产能力核算提供了依据, 目前已形成耕地生产能力核算的完整方法体系, 然而基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的耕地保护研究比较少。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庄严宣布, 保护好18 亿亩耕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 并要求18 亿亩耕地要保持至q 20 20 年。
近年来, 国家实施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 耕地总量控制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闲置、 荒芜耕地管理, 建设占用耕地管理, 耕地质量和环境保护管理, 农地整理等耕地保护管理, 但仍有部分耕地遭到了破坏, 在现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 各级政府不但是行政主体, 而且是经济主体, 各级组织执行农地保护政策时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目标。
耕地保护的实质是要保护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按耕地生产能力等划定重要耕地是保护耕地资源安全, 最终实现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定的根本举措。2重要耕地的翻定和保护2. 1大区域重要耕地的划定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来划定重要耕地, 本文以沈阳市为例来说明大区域重要耕地的划定。
考虑到粮食安全及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耕地保护达到8 0 %的比例, 沈阳市应该把耕地产量高, 投人多, 易于耕种的耕地确定为重要耕地保护区来进行保护, 对耕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施加压力加强耕地保护的力度。
具体分析如下:圈1沈阳市耕地保护擐嗣霸分结果圈从图1可以看出, 沈阳市一级保护和四级保护较少, 而二级和三级较多, 面积较大。
保护区域划定时, 两个极端数量较小, 中间级别数量较大, 统计的结果符合实际。
统计共分四个级别, 各级别的具体特征如下:第一级别, 综合评价分值为> 2. 0 , 主要分布在新民市。
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217 4 7 3. 6h m 2, 占耕地总面积的28 . 16%。
本级别耕地面积不大, 但是自然质量高, 耕地的实际产出能力高。
这类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 光热条件好、 土壤水肥状况及利用系数较高。
是沈阳市耕地粮食生产的高产稳产区。
这些区域划为沈阳市一级耕地保护区,应严格限制建设用地占用, 实施重点保护,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现代规模高效生态农业, 有利于保障沈阳市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级别, 1. 7 5< 综合评价分值≤2. 0, 主要分布在沈北新区、 于洪区和法库县。
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24 6535. 6h m 2, 占耕地总面积的31. 92%。
说明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大, 理论总产能高, 是沈阳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
这些区域划为二级耕地保护区, 加大政府投资和政策倾斜, 适当增加农业投入, 培育高产稳产田, 对保证沈阳市粮食生产、 满足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级别, 1. 5< 综合评价分值≤1. 7 5, 主要分布在苏家屯和辽中县。
这一区域耕地面积共有14 7 4 0 9 . 2h m 2, 占耕地总面积的19 . 0 8 %。
该区域耕地面积较小, 但自然质量较低, 存在障碍和限制因素, 耕地的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 她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即使是在审判席上,汉娜为了守护自己的秘密, 接受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惩罚。在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后。
米夏去了离德国最近的集中营。
在路上, 他和司机关于“人居然干得出那么恐怖的事情” 进行的i,- t论将冷漠、 麻木的人性以及德国人机械的价值理念直接的暴露了出来。
这个司机将杀人的理由解释为“他是在完成工作, 刽子手处死的也并不是他所憎恨的人, 他更不是向那些人报仇雪恨。
杀死他们, 不是因为他们挡了他的路……他们对刽子手来说根本无所谓。
无所谓到什么程度?杀不杀他们都一个样!
” 如此解释杀人的理由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就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才有二战时惨烈的大屠杀的场景, 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究其理由竟然是“无所谓” ...
篇九: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味人生书摘1未成年时, 没人在意我们的所作所为, 我们可以无条件地受人宠爱。我们可以吃得打饱嗝而毋需顾忌, 可以狂喊大叫而不顾他人感受, 也可以不挣一分钱, 不交一位有权有势的朋友, 但是, 我们还是周围的人关注的中心。一旦成年了, 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这满是势利鬼和冰冷面孔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 这些人的影响使我们产生身份焦虑的关键 所在。
尽管也有朋友和爱人承诺说永不抛弃我们——即便在我们破产和名誉扫地之时, 他们也会和我们共同度过 (有时候我们会真的相信他们)
——现实却相当残酷:
我们身边多的是势利小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他们势利的眼神下生活。2在英国, “势利” 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 年代。
据说它的产生还同当时牛津、 剑桥大学的一种习惯相关。
那时, 牛津和剑桥大学通常会在考试名册上有意识地将普通学生同贵族子弟区分开来, 习惯上在普通学生姓名旁注上“sine nobilitate”(拉丁文,无高贵血统的意思), 简略为 “S.nob”。(即现在英语中的snob, 意即势利者。)“势利者” 一词的本意是指一个没有显耀身份的人。
但这种词义在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当初的意思几乎完全相反, 指一个因为他人没有社会地位而瞧不起他人的人。
显然, 人们使用它时赋予了它很强的贬义色彩,用它来描述一种对他人的歧视,而这种歧视又是极为错误, 应当受到讥讽的。威廉 萨克雷的 《势利人脸谱》 (1848)
是最早涉及这一话题的著述之一。
他在文中指出, 25年来, 势利者“已如铁路般延伸到英伦的每个角落。
现在, 在这个所谓日不落的大英帝国, 你随时随地都能碰上这些势利鬼, 并一眼就能认出他们”。
但实际上, 势利并非是什么新生事物, 平等精神才是; 在平等精神的观照下, 传统的带有等级歧视的做法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至少在像萨克雷这类的知识分子看来是不合时宜的。3与势利者相处, 可以使我们恼怒, 也可以使我们紧张和气馁, 因为我们会感觉到内心深处的自我如此渺小, 也就是说我们身份之外的自我如此渺小, 我们根本无力改变势利者对我们的歧视。
我们也许有所罗门的智慧,有奥德赛的足智多谋, 然而, 只要我们不具备一种社会认可的身份和地位, 我们所有这些优点都形同虚有, 势利者只会漠视我们的存在。年幼时, 人都是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上, 一无所有, 但他们仍受宠爱, 而作为婴儿, 他们是无法用世俗或物质的方式来回报那些爱他们的人。
他们被宠爱、受呵护, 而他们一无所有; 他们可能不听话, 大声嚎叫且使性子, 但他们仍被宠爱。
本质上, 成人阶段的爱同幼年时期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爱并无差别, 正因为如此, 势利者以身份取人的做法会让我们难于接受。我们长大成人了, 我们获得的爱转而取决于我们的成就:
我们得彬彬有礼, 在学校必须成绩优异, 而后又须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地位和声望。
这些努力也许能吸引别人的注意, 但其动机和人性 中 的 势利 倾向□〔英〕 阿兰 德波顿 著■ 陈广兴南治国 译2007. 081 1 4
品味人生书摘5渴望其实相当平实, 无非就是试图找回那种我们儿时曾有过的充分的、 无条件的宠爱。
从这个意义上看, 我们努力争取的那些辉煌的成就, 同儿时睁大无邪双眼, 胖乎乎地坐在厨房地板上努力拼搭积木的行为并无二致。由于我们对爱的渴望如此明显, 所以只有那些最笨拙的势利者会承认他们交友是受到对方权力和声望的吸引。
把对方的权力和声望作为邀请对方共进午餐的理由, 不但显得不足信, 而且会使对方觉得受了侮辱, 因为一个人的权力和声望是我们最本质最难以去除的身外之物。
虽然无须等到我们离世, 我们就可能失去权力, 变得寂寂无名, 但我们如孩童般对爱的渴求却永不停歇。
聪明的势利者则清楚他们应该让被奉承者知道他们在意的并不是被奉承者现有的尊贵身份和地位——如果说他们可能也注意到这些被奉承者作为外交大使时使用的轿车、 报纸上关于他们生平的报道或者他们在公司里的董事头衔, 那纯粹只是一种巧合, 仅仅是他们对这些被奉承者深沉的、 纯粹的、 敬意的表征而已。然而尽管这些势利者挖空心思, 曲意奉承, 但那些被奉承者很可能看出这些堂皇颂词背后的变化无常。
因此被奉承者会离开势利者, 因为他们害怕有朝一日, 自己那与身份完全无关的真正的自我会被他们摸透。4势利者关注的只是他人的声望和成就。
一旦他相熟的人的声望和成就有所改变, 这些势利者很可能闻风而动, 重新排定他所谓最亲近的朋友, 从而上演一出出悲喜剧。马塞尔 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1922)
一书中, 在19 世纪末的巴黎, 一个雾罩的傍晚, 身为中产阶层的叙述者赶往一家非常高级的餐馆去和他的一位贵族朋友共享晚餐。他的朋友是德 圣卢侯爵。
他先到了餐馆, 而他的侯爵朋友稍稍来迟。
他到餐馆时, 餐馆的招待见他穿着寒酸, 听姓氏也非名门望族, 断定是一个小人物来到了他们的地盘。
他们表现得相当倨傲, 把他领到一个在寒风口的桌位, 对他的服务一点也谈不上殷勤。大约一刻钟后, 侯爵到了,认出了他的朋友, 在餐馆工作人员的眼里, 叙述者的地位迅即上升。
餐馆经理开始对他深鞠躬,帮他打开菜单, 并讨好地用华丽的词汇向他介绍当天的特别菜肴, 甚至还称赞他的衣着, 竭力地想让他不要将这些特别的殷勤同他和侯爵的关系联系起来, 有时还莞尔浅笑, 似乎想表示这所有的殷勤都是源自内心对叙述者的尊敬。
当这位叙述者想要一些面包时, 餐馆经理立即双脚并拢, 大声说道:“ ‘没问题, 男爵先生!
’ ‘我不是男爵,’ 我对他说, 语带嘲讽, 也有一丝悲哀。‘哦, 该死!没问题, 伯爵先生!
’ 我还没来得及作第二次申辩, 他就走开了。
可以想见, 如果有了第二次申辩, 我一定会晋升到侯爵了。”不管餐馆工作人员对这位叙述者的态度的转变看起来是多么令人满意。
其意义还是微乎其微, 因为餐馆经理根本就没有改变他极为势利的价值判断。
他只是在他的残酷的标准之内作了一些变通——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很难有机会碰到一个德 圣卢侯爵或什么魅力十足的王子来向世人证明我们一样有高贵的心灵。
我们在更多的时候是要坐在寒风口的桌位上“享用” 我们的晚餐。5报纸会使这一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势利者通常并无独立的判断能力, 他们无非是捡拾那些所谓的社会名流的牙慧。
因此, 势利者的观点和立场在极大的程度上受报纸导向的影响。萨克雷曾指出, 英国人对显耀身份和贵族特权如此看重, 从英国的报纸中可见一端。
英国的报纸每天谈论的不外乎是贵族及名流的地位和声望, 同时暗示普通百姓生活的琐屑和无聊。
他觉得最荒谬的莫过于这些报纸中的“宫廷活动” 版, 总是虔诚地刊载关于舞会、 假日的消息, 或者是”上流社会”何人喜得贵子,又有哪家成员去世之类的报道。例如, 就在他1848年10月发表《势利人脸谱》 一文的那几天,《晨邮报》 的“宫廷活动” 版刊载的消息就包括:
布鲁厄姆勋爵将在布鲁厄姆庄园举办游猎晚会; 阿格尼丝达夫夫人即将在爱丁堡分娩; 乔治娜 帕克南小姐和伯利勋爵举行了婚礼,并详细地描写了乔治娜婚礼时的情形:
“她光彩照人, 穿的是有荷叶花边的缎子礼服, 还有不少饰花。
毫无疑问, 她看上去极为尊贵。”“如果你天天阅读的就是这样一些梦呓一般的东西, 你又如2007. 081 1
品味人生书摘6何能不成为一个势利者? ” 萨克雷批评说:“扔了吧, 扔掉这些报纸!
这些势利的发动机和鼓吹者!
” 如果我们把萨克雷的观点更推进一步, 如果这些报纸能够少刊登一些诸如阿格尼丝 达夫夫人和她即将出世的婴儿的无聊话题, 代之以发掘日常生活中的不平常意义, 我们所有人对自己身份的焦虑将在多大程度上得以缓解啊!6深藏在我们内心的害怕其实才是势利产生的惟一根源, 看清了这一点, 我们也就能对势利有清楚的认识。
对那些对自己的地位非常有把握的人来说, 他们没有心思去把成心矮化他人当作某种消谴。
傲慢的背后藏着的无非就是恐惧。
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 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这种害怕还能世代相传。
同人类所有的陋习一样, 势利者也是代代相承。
上一辈的人定会向下一代灌输低下的社会地位就是一种悲剧的观念, 使下一辈不可能在感情上轻易摆脱低下的身份就意味着平庸, 高尚的身份就意味着卓越的思维定势。1892年的《笨拙》 周刊上刊登了一幅幽默漫画, 时间是一个春天的上午, 地点是海德公园,有两家人正在公园漫步。
漫画上有这样的对话:“妈妈, 看, 斯派塞 威尔科克斯一家走过来了!
” 一个女儿对着妈妈喊道, “有人告诉我, 他们很想和我们攀上关系。
我们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打声招呼? ”“傻丫头, 那怎么成? ” 妈妈回答说,“他们这么想结识我们,这就表明他们根本不值得我们结交。
只有那些不想结识我们的人, 才值得我们去结交!
”显然, 这位妈妈的回答显示了她内心根深蒂固的势利。
除非这位妈妈能彻底根除这个痼疾,否则她断无可能对斯派塞 威尔科克斯一家产生好感——同样,她的后代也不太可能摆脱这种因袭的势利 (其实是一种源于害怕的心态)
的循环。然而, 单凭个体的力量很难挣脱势利的桎梏, 因为势利的病征是群体性的。
年轻一代开始也许会对势利反感, 但这还不足以将人类从势利的桎梏中解救出来。
因为这很可能使他们渴望博得那些轻看他们的上层阶级的好感, 因而也变得势利起来(我们可以不喜欢某些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想讨得他们的欢心)。由此可见, 杰出阶层的势利观念足以影响整个社会, 使所有的人为了赢取别人的爱和认可而开始热衷于那些他们原本毫无兴趣的所谓追求。对于人类这种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所导致的势利倾向, 我们应该多一些理解和悲情, 而不是一味去苛责。但有时候, 我们还真的很难不去嘲笑某些势利者, 他们热衷于显示自 己同名流显要的交往,急切想让人知道他家有纯金做的水龙头, 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抬高他们的身价。
长期以来, 维多利亚风格 的家具就可以说是一堆毫无品位的东西。
它们主要的制作商是伦敦的杰克逊 - 格雷厄姆公司, 风格艳俗夸张, 最具典型的就是它的橡木橱柜, 柜面上雕有一群正在摘葡萄的小男孩,还有两根刻有女像的柱子和一套刻花的半露柱。
当然, 最过招摇的还是橱上那只60 公分高的镀金公牛。我们也许会对买下这样一件家具的人极尽揶揄之能事, 然而在我们嘲笑他们之前, 我们其实应该设身处地, 以更宽广的视野思考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有厂商要生产这样的家具? 又为什么有人要买这样的家具? 这样,我们也许不再拿这些买主打趣,因为该责备的正是我们置身其中的社会— —是我们的社会预设了这样一种规范,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心理上相信买下这样的橱柜是必要且值得的, 因为这种过分雕琢、 近乎怪诞的摆设能赢来别人的敬意。
人们追求奢华, 与其说是出于贪欲, 倒不如说是源于一种情感上挥之不去的心结。往往是那些担心被人看不起的人, 为了使自己不会显得太过寒碜, 才会添置这样一件特别的家具, 藉此传出一种信息:
我也应该得到尊重!(摘自《身份的焦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3月 版,定价 :21. 00元)2007. 081 1
篇十: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生学期论文题目名称: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美国人的个人主义
院
系:
外国语学院
专
业:
英 语
学生姓名:
杨丽文
学
号:
421013402028
指导教师:
梁
媛
2016 年 5 月 20 日
浅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美国人的个人主义
:
摘
要:《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它深刻的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本篇论文旨在揭露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从而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电影是如何体现个人主义的。该论文的论点是电影主要从三个方面:个人自由、个人独立和个人在名誉和财富方面的利益来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本论文共有五个五部分。介绍部分包含了对《肖申克的救赎》的介绍、文献综述、对个人主义的介绍和本文的意义和结构五个方面。第一章谈论了电影体现的个人身体上的自由和精神上的自由两个方面,从而说明《肖申克的救赎》深刻的反映了个人自由。第二章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了主人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从而说明《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高度颂扬独立自主精神的电影。第三章分析了电影中主要角色对个人名誉和财富的追求,从而说明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地诠释。最后一部分在上述三章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影中所反映的个人主义的三方面,并得出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主要通过个人自由、个人独立和个人在名誉和财富方面的利益来体现个人主义这一结论。
关键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美国;个人主义
Brief Discussion of Individualism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merican films,”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portrays American core value of Individualism most profoundly.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ndividualism in ”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so that we can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ow Individualism is demonstrated in this film. It argues that the idea of individualism is embodied in the film mainly in three aspects: individual freedom,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in reputation and wealth.
This paper has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contains five part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dividualism,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This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freedom of body and freedom of spirit in this film respectively to prove that individual freedom is most profoundly reflected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The second chapt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ought and action, discusses the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self-reliance of the protagonist respectively to prove that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is a film that highly promotes the spirit of independenc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in reputation and wealth by the main characters respectively to prove that individual interests is given full expression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Based on the three chapters mentioned above, the last part summarizes the three aspects of individualism reflected in the film and concludes that individualism is embodied in”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mainly in individual freedom,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in reputation and wealth. Key words: movie;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
目
录 引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一、个人自由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个人身体上的自由 ....................................................................... 1 1.2.个人精神上的自由 ....................................................................... 3 二、个人独立 ....................................................................................... 3 2.1.独立的思想 ................................................................................... 3 2.2.自力更生 ....................................................................................... 4 三、个人在名誉与财富方面的利益 ................................................... 5 3.1.个人在名誉方面的利益 ............................................................... 5 3.2.个人在财富方面的利益 ............................................................... 5 四、结语 ............................................................................................... 6
参考文献 ............................................................................................... 8
1 引言 随着电影的发展,它渐渐成为了我们生活进步的一个缩影。电影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电影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于生活的一种现象,一种习惯或者一步题材丰富的小说,或者极具教育意义故事。电影是人类生活的形象反映,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反映社会风尚习俗,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各种现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各个不同方面。因此,它可以帮助观众认识生活,评价生活,认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的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电影的存在也是人们学习的过程。
同时,电影也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载体,励志电影中的英雄们由于其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和追求成功的不懈努力而成为最易被现代人感受到和崇拜的偶像。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这赋予了其独特的多样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观无疑会从电影中得以认证。本文以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的《肖申克的救赎》为例,探究其映射的美国人的个人主义。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改编自斯蒂芬·金《不同的季节》(Different Seasons)中收录的《丽塔海华丝及萧山克监狱的救赎》。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在牢狱题材电影中突破了类型片的限制,拍出了同类作品罕见的人情味和温馨感觉,因而在公映时成为卖座鼎盛的黑马。《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励志型影片。它给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让我知道人的一生中所应该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从而珍惜你现在还拥有它的机会。因为我们人类始终是这样:只有失去了,才真正意识到它的价值,才又拼命地去争取夺回来,然后又不去 珍惜。希望、自由、友谊是我们最基本、最起码的感觉和需要,如果自己不珍惜,那么难道还祈求别人去珍惜和维系吗?所以说,这是一部迥异于作者其它作品风格和主题的“另类”之作。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不再靠惊悚征服读者,而是通过对人性的深情解读和严肃思考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监狱作为故事背景带有寓意性,以安迪、典狱长、狱警和囚犯们所构成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错谬、混乱的。安迪是一个无罪的好人,却被关进监狱接受改造。肖申克的几任典狱长没有一个是清白的,但他们却在那里颐指气使,教化训导着无罪的安迪。在这样一个错谬、黑白颠倒的世界,现代派作家笔下的人物通常会自甘堕落或精神崩溃,而斯蒂芬·金塑造的安迪却像一只浴火后重生的火凤凰,健康自信地飞出了炼狱的火坑。这样的结果同样寄托着作者要使荒原上的人们坚守善良人性并“振奋”起来的创作主旨。
一、个人自由
1.1.个人身体上的自由 “Andy”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角。小说中,安迪似乎是负有某种使命降临到肖申克监狱中的福音使者,他的到来是笼罩在蓝灰色监狱中的一缕阳光,但就是这缕阳光,给肖申克监狱的狱友们带来了光明;他的到来使处于沮丧、绝望、麻木状态的狱友们重燃了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在忙着活和忙着死的抉择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监狱
2 里,安迪是个另类人物。他深知这个世界是悖谬、黑白颠倒的,知道自己是无罪的,但是,他并没有太多的怨恨,而是平静地接受监狱的惩罚,狱前狱后的生活落差也并没有让他精神崩溃,焦虑不安,而是极其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无论是面对“姐妹花”的骚扰,还是监狱制度的残暴,他都表现得平静、宽容和忍耐。如他的好朋友瑞德所说,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面对这样一个人物,我们不禁感到疑惑:是什么让他在一个泯灭人性的场所保持如此的沉静和逍遥?进一步说,是什么让他超然于这样的人性恶汇集的空间而成为特立独行的人?我以为,这是因为他始终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现实的世俗世界。另一个理想的希望世界。重要的是,在两个世界中,理性是平衡现实与理想的重要支撑点。作为社会人,安迪能够凭借理性、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合理的、更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方式。在监狱中,他能够适应其中的日常生活,完成固定的工作,按时吃饭休息、放风。同时,他能保持自己的兴趣爱好。影片充分利用了这极短的音乐时间来渲染和烘托安迪精神世界的超越性。我们知道“电影里的音乐不仅仅起艺术的作用,它还能使画面给人以生动自然的印象;音乐给画面以气氛,并使画面仿佛具有第三种空间感。”在此,音乐具有的审美表现功能解构了监狱中残酷的专制和道德的缺席。当犯人都被这美妙的音乐打动,回头看扩音器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在监狱权力体制的压抑下,人们有一种从垂死的、惯例的制度形式中使生命经验恢复的热望。从另一个角度讲,安迪从来都是生活在对人自由潜能的渴望中,希望生活在现实之外的另一个美好空间中。“虽然我们没有翅膀,但是我们不能放弃飞翔的梦想。”这是他生存的箴言。因此,影片的吊诡之处在于,在现实世界面前,安迪只是把理性作为安身立命的工具,而真正属于他的世界却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自由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才是他真正渴望的真实世界,这才是安迪实现拯救与逍遥的真义所在。
瑞德是一个睿智的人,他在鲨堡混得非常好,犯人们的需求“没有他搞不到的”。他的智慧也洞悉了鲨堡生活的本质,他对安迪说:“在鲨堡,希望是一个危险的东西”,这是智者之言。放在我所处的环境中,人们一定会说“瑞德同志非常成熟老练”云云。但是,和现实中的那些所谓“智者”一样,尽管瑞德看清看透了鲨堡的本质,但他没想过去抗争,更不用说是影响和改变别人,他只是顺应鲨堡的规则以求自保。直到安迪出现,改变了他,并最终引导他走向了自由彼岸。
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就被放进了一个牢笼----肖申克监狱。在这里无疑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所有的一切都被体制包围着。瑞德的出场,让人看到了一个被监狱体制压迫下可怜的中年人形象,他希望获得假释,渴望自由,然而事实并非如期望的这般进行。纵观全片来看,瑞德的角色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影片除了演绎自己的角色外,还充当旁白的角色,通过他的口,来构建安迪的形象,可以说,相比之下,影片中对瑞德大肆渲染的画面并没有那么多,不像安迪通过大量的文字去解释,画面去渲染,而他充当旁白的角色贯穿影片始终。瑞德曾经是拥有希望和渴望的自由的,只是五十年的监狱生活磨灭了他的希望,监狱的非常态生活和残酷的压制使他们已经逐渐体制化,不知不觉地在
3 麻木不仁的环境中感到绝望,失去了对生活希望的追求。而安迪的出现,渐渐让他从这种麻木不人中脱离出来,是安迪让他看到了希望。所以当安迪越狱后,他发表感慨“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总有一天会飞出牢笼”。在监狱里,他们把自己比喻老鸟,那监狱无疑是束缚他们的牢笼,他们永远也飞不出去。在瑞德的眼里,安迪并不是体制下的复制品,他有自己的生活和希望,而这也是瑞德在遇到他之前所欠缺的。影片最后瑞德说,“忙着活,或忙着死”,他选择了继续活下去,而不是像老布那样。他真正成了自由人,找到了希望所在,他去太平洋,他说,“我希望,太平洋如梦一样蓝,我希望”。最后,他遇到了安迪,到了太平洋,如预想的那样,天是蓝的,一切因希望而存在。
1.2.个人精神上的自由
由于不满于狱中匮乏的精神生活以及非人的待遇,安迪凭借自己的知识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以及狱友争取做人的尊严和精神自由的权利,而这一切在安迪到来之前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在一次修葺屋顶的工作中,安迪偶然听到警长海利对于遗产继承税的困扰。凭借着多年的理财经验,安迪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提供合法避税的方法。作为回...
推荐访问:当代电影中的个人主义倾向与“普泛人性”策略 个人主义 倾向 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