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8篇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第18卷第2期2016年4月资源与产业RESOURCES&INDUSTRIESVol.18No.2Apr.2016http://www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18 卷第 2 期2016 年 4 月资源与产业RESOURCES & INDUSTRIESVol. 18 No. 2Apr. 2016http://www. resourcesindustries. net. cn zycy@ cugb. edu. cn收稿日期:2016 -01 -07;修订日期:2016 -03 -02;责任编辑:段丽萍。网络出版地址: http:/ /www.cnki. net/kcms/detail/11.5426.TD.20160315.1232.036.htmlDOI: 10.13776/j. cnki. resourcesindustries.20160315.016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 (1212011220306)。通讯作者:沙景华(E-mail:shajinghua@163. com)引用格式 :宋慈,沙景华,何更宇. 东北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生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模型 [J]. 资源与产业,2016,18 (2):129 - 137 Song Ci,Sha Jinghua,He Gengyu. 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economic growth in northeastern China based on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with endogenic population migration[J].Resources & Industries,2016,18(2):129 -137东北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内生人口迁移的经济增长模型宋 慈,沙景华,何更宇(中国地质大学 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2012 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呈下行趋势,人口流失严重。为研究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先运用时间序列数据直观分析东北三省人口结构、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变动情况,再对 2001—2013 年 GDP 增长率和迁入人口数进行协整检验,又将人口迁移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得出东北三省 GDP 增长率与迁入人口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且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的结论,分析出人口结构不合理和市场经济活力不足是东北地区人口迁移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提出通过充分挖掘改革红利、积极推动对外贸易来促进东北经济增长的建议。关键词:东北人口迁移;经济增长;协整分析;内生人口迁移变量;人口结构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2464 (2016)02 -0129 -09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NORTHEASTERN CHINA BASED ON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WITH ENDOGENIC POPULATION MIGRATIONSONG Ci,SHA Jing-hua,HE Geng-yu(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Since 2012,the northeastern China had experienced lagging economy and decreasing population. Thispaper,aiming at the influenc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on economy,uses temporal series data to study populationstructure,labor quality,salary,and human capital in their changes,and conducts cointegration check on GDP growthrate with immigrants during 2001 to 2013. Migration as an endogenic variable is input into economic growth model,which shows a long-term balanced cointegration between GDP growth rate and immigrants.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abig influence on economy. Irrational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inactive market economy are the vital cause thatpopulation migration influences economy in northeastern China. This paper presents suggestions in improvingnortheastern China"s economy from reforming and boosting foreign trading.Key words:population migration in northeastern China;economic growth;cointegration analysis;endogenic migrationvariable;population structure资 源 与 产 业 2016 年0 引言东北地区曾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各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东北地区 “共和国长子”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21 世纪初,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接续和转型等一系列政策激励下,经济才逐渐恢复了活力。但 2012 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呈现下行趋势,2014 年 GDP 增速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即黑龙江 5. 6%、辽宁 5. 8%、吉林 6. 5%。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的东北地区却在新中国成立后 60 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次经济高速增长与经济低迷下行的循环波动,除了受国家宏观经济与政策调控的影响外,东北地区区域内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结构、人口变动等要素值得深思。以 Smith [1] 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随后,Marshall [2]等新古典经济学家强调企业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 Harrod [3] 和 Domar [4] 模型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增长理论认为储蓄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从此,数理经济方法开始应用于经济增长理论研 究 中。
此 后, Swan [5] 和 Solow [6] 、 Cass [7] 和Koopmans [8] 等经济学家先后将 Harrod-Domar 模型进行修正,形成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一次革命,但长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技术进步这一固有局限仍旧存在。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以 Romer [9] 和 Lucas [10] 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致力于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被经济系统内生地决定,他们认为人口是由经济系统内生决定的,这一点已为许多经验研究所证实[11 -12] 。国内对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研究始于20 世纪90 年代,范力达[13] 提出,在市场经济初期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研究假设应选择非均衡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1)计量经济方法,即主成分分析[14] 、雇佣弹性及回归分析[15] 、灰色关联度分析 [16] 和联立方程[17] 等,学者们从多角度论证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较强相关关系[16] ,提出经济水平是导致人口迁移的重要动因[14] ,但对人口迁移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缺乏深入研究;2)构建具有人口迁移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学者们解析人口迁移的内生增长作用机制,并实际测算广东、上海和我国西部等区域的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 [18 -21] 。学者们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上,且研究的时间段较早,对近 10 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口流失与区域经济增长速率放缓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用时间序列数据直观反映东北地区人口与劳动力变动情况,其次对 2001—2013 年 GDP 增长率和净迁入人口数进行协整检验,最后将人口迁移作为内生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深入研究东北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 东北三省人口与劳动力变动分析1)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能够反映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劳动力的抚养负担。由表 1 可知:2010 年东北三省 0 ~14 岁人口占各省总人口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辽宁省占比最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5. 19%;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各省总人口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近,其 中 辽 宁 省 占 比 高 出 全 国 平 均 水 平1. 39%。较低的少年人口占比与较高的老年人口占比使得东北三省人口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势。表 12010 年东北三省和全国人口年龄结构 %Table 1 Age structure of population of Northeast and China in 2010年龄组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全国0 ~14 岁 11. 4211. 99 11. 94 16. 6115 ~64 岁 78. 2779. 63 79. 78 74. 4765 岁及以上 10. 318. 38 8. 28 8. 92数据来源:中国 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由图 1 可知,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近年来趋近于零。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从 2000 年的 4‰0 3 1
第 2 期 宋 慈等:东北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左右下降到 2013 年的 -0. 5‰左右,且其间有三年为负值;吉林省从 2000 年的 5‰左右下降到 2013年的 1‰以下;黑龙江省从 2000 年的 4‰左右下降到 2013 年的 1‰左右。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同时,急剧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加重老龄化趋势,也会导致未来 10 ~ 20 年东北地区出现劳动力人口不足、劳动力抚养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图 12000—2013 年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Fig. 1 Natur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of northeastfrom 2000 to 2013数据来源:2014 年辽宁统计年鉴,2014 年黑龙江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 /data. stats. gov. cn)。2)劳动力素质水平与工资水平不匹配。劳动力素质是决定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效率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劳动力素质水平可直接促进一个地区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创新。由表 2 可知,2006—2013 年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全国排名始终处于后 10 位,辽宁省排名持续下降,2013 年已降为第 20 位。由此可见,目前东北三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低。由表 3 可知,东北三省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高,初中及以下学历就业人员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中和大学专科学历就业人员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省中以辽宁省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最高,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0. 42%、1. 66%、1. 86%。结合表 2,目前东北三省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低,劳动力素质水平与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不相匹配,促使东北三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其他地区流动。表 2 2006—2013 年东北三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全国 31 省排名Table 2 The average wage of employees in urban units ofnortheast ranking in 31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06 to 2013年份 辽宁 吉林 黑龙江2006 11 27 282007 11 25 302008 10 27 302009 10 28 292010 12 29 312011 16 27 312012 19 26 302013 20 23 3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 /data. stats. gov. cn)。表 3 2010 年全国和东北三省各受教育程度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 %Table 3 Proportion of each educated workforce to totalemployment of Northeast and China in 2010受教育程度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全国初中及以下 72. 15 73. 81 74. 97 76. 08高中 14. 29 15. 55 14. 77 13. 87大学专科 7. 62 5. 99 6. 34 5. 96大学本科及以上 5. 95 4. 65 3. 92 4. 09数据来源:中国 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3)人口迁移伴随人力资本流动。人力资本流动的概念与人口流动的概念相近,但二者又有差异。人口流动是指人本身的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则涉及携带知识和技能的人的流动 [13] 。由表 4 可知,东北三省 2012 年、2013 年皆为人口净迁出,其中吉林省人口流失量最多,每年流出人口约为 24 万人。黑龙江省 2001—2013 年人口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皆表现为人口净迁出。辽宁省在 2011 年以前为人口净迁入地区。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在 2003—2010 年表现为人口净迁入,2010年以后呈现出明显的人口流失现象。由图 2 可知,2000—2013 年东北三省平均每万人大学在校生人数逐年递增,从 2000 年的 50 ~ 70人增加到 2013 年的 300 多人,平均每万人中小学在校生人数递减。随着近几年东北三省人口的流失,平均每万人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减少,除了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的影响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北三省的流出人口中携带了大量的人力资1 3 1
资 源 与 产 业 2016 年表 4 2000—2013 年东北三省年末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及迁入人口Table 4 Year-end population,nature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and immigration population of northeast from 2000 to 2013年份辽宁省年末总人口/万人自然增长率/‰迁入人口/万人吉林省年末总人口/万人自然增长率/‰迁入人口/万人黑龙江省年末总人口/万人自然增长率/‰迁入人口/万人2000 4 135. 3 4. 00 — 2 627. 3 4. 46 — 3 807. 0 3. 93 —2001 4 147. 0 1. 80 4. 26 2 637. 1 3. 38 0. 92 3 811. 0 2. 99 -7. 382002 4 155. 4 2. 10 -0. 31 2 649. 4 3. 19 3. 89 3 813. 0 2. 54 -7. 682003 4 161. 6 0. 60 3. 71 2 658. 6 1. 61 4. 93 3 815. 0 2. 03 -5. 742004 4 172. 8 1. 20 6. 21 2 661. 9 1. 76 -1. 38 3 816. 8 1. 82 -5. 142005 4 189. 2 2. 00 8. 05 2 669. 4 2. 57 0. 66 3 820. 0 2. 67 -6. 992006 4 210. 4 2. 30 11. 56 2 679. 5 2. 67 2. 97 3 823. 0 2. 39 -6. 132007 4 231. 7 2. 40 11. 20 2 696. 1 2. 50 9. 90 3 824. 0 2. 49 -8. 522008 4 246. 1 1. 40 8. 48 2 710. 5 1. 61 10. 06 3 825. 0 2. 23 -7. 532009 4 256. 0 0. 80 6. 50 2 719. 5 1. 95 3. 71 3 826. 0 2. 06 -6. 882010 4 251. 7 -2. 10 4. 64 2 723. 8 2. 03 -1. 22 3 833. 4 1. 52 1. 582011 4 255. 0 0. 30 2. 02 2 726. 5 1. 02 -0. 08 3 834. 0 1. 07 -3. 502012 4 244. 8 -1. 30 -4. 67 2 701. 5 0. 36 -25. 98 3 834. 0 1. 27 -4. 872013 4 238. 0 -0. 50 -4. 68 2 678. 5 0. 32 -23. 86 3 835. 0 0. 78 -1. 99数据来源:2014 年辽宁统计年鉴,2014 年吉林统计年鉴,2014 年黑龙江统计年鉴。注:年末总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各省统计年鉴。由于无法从现有统计资料中查出各省迁入人口数据,为了数据的连贯性及研究可行性,本文借鉴前人研究,选用年末总人口和自然增长率计算迁入人口数,...
篇二: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21 年第 3 期总第 311 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Journal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3
2021Sum
No311[DOI $ 0.
16164/j.
cnki.
22-1062/c.
2021.
03.
009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生 u 率变化— — 基于理论与实证统一框架下的分析邓宏图 12 , 周凤 2( 1. 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 广东
广州 510000 $2. 广州大学
经济与统计学院 , 广东
广州 510000 )[ 摘要 ] 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情况下 , 厘清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现状是破解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长期
保持劳动生产率差距之疑问的关键 。
笔者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现代农业部门在内的托达罗扩展模型 , 将二元
土地制度和农村信贷约束纳入其中 , 从理论上构建符合中国特征化事实的逻辑分析框架 , 重新考察刘易斯
转折的现状 、 区间及拐点 , 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 ( PSM )
和中介效应分析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
研究发现 , 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和资本要素均对劳动力转移有较为显著的直接作用 , 并通过该路径影响了农
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不同的是 , 前者对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抑制效应 , 后者则可显著促进劳动力转移 , 但该
间接效应仅占总效应的 7.7% ( 因此 , 引入现代农业部门实现土地 、 资本要素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劳动力在
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结构收敛的关键举 b ([ 关键词 ] 劳动力转移 ; 刘易斯分析范式;农业劳动生产率 ; 内源诱因 ; 外源约束[ 中图分类号 ] F321
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6201 ( 2021 )
03-0073-21— 、 弓 I
言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 , 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却并未呈现趋同趋势 ,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
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仍存在明显 “ 分岔 3 这确实是刘易斯分析范式下需要厘清的重要议题① 。
截至 2019
年底 , 有 2.
9 亿农民工从传统农业转出 , 城乡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
然而 , 与刘易斯分析范式所预
测的结果相比 ( 见图 1 )
中国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就其所在发展阶段而言仍显滞后农民工总量增速从
2009 年的 3.
5% 降至 2019 年的 0.
8% , 外出农民工中 , 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总量在 2016 —
2019 年间平均增速仅为 一 0.
57% ② (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 “ 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 ” 与 “ 生产率差距仍存 ”
现象同时发生 , 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 则需要进一步的具体研究 ( (中国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体,在过去 40 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 , 表现出了鲜明的
二元结构的经济与体制特征③ , 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 , 中国的城市化率从 17.
9%
( 1978 年 )
上升到
60.6% ( 2019 年 )
( 基于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型,从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部门的劳动力再分配会通[ [ 收稿日期 ] 2021-02-06[ [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 ( 17ZDA067 )
亚洲幵发银行与国家农业农 村 部项目 ( L3740-PRC,CSA-NPMO-2019-2 )
(
[ 作者简介 ] 邓宏图 , 男 , 广州大学 经 济与统计学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周凤 , , 女 ,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博士 研究 生 。①
此处所说刘易斯分析范式包括刘易斯理论 、 费景汉一拉尼斯对刘易斯理论的扩展 , 以及托达罗对劳动力迁移和农业现代部门的
研究框架 , 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刘易斯分析逻辑 , 意指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迁移 , 当到达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正 。
随着劳动力迁移的数量越多 , 城乡结构渐趋均衡 , 农业劳动生产率逼近甚至与城市工商部门相等 , 即到达刘易斯第二转折点 , 就是说 , 农
业劳动生产率是越来越高的 , 加上农业现代化进程 , 城乡劳动生产率会较快地达到一致 。
然而 , 本文却发现 , 这个趋势在目前的中国农业
转型中并未明显地出现 。②
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计算所得 。③
就是说 , 中国不仅是二元经济结构 , 而且是二元经济体制 , 城乡体制仍有很大差异性 , 不仅仅是经济原因导致二元结构 , 而且存
在社会 、 文化和体制机制等原因而导致二元体制 。・ 73 ・
过减少人地比例提高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趋同趋势如果考虑技
术进步 , 这一趋势将得到加强 。
然而 , 反观中国实际 , 如图 1 所示① , 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
率趋同趋势并不明显 。
不仅如此 , 非洲和东 亚 一些国家如坦桑 尼亚 、 印度 尼 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农 业 与非农
业 部 门 的劳动生产率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 切 。— 第一产业500
-
_ 第二产业
. —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20
-
— • — 第三产业o o o Oo o o O o o o Oo o o O4 3 2 14 3 2 1Q
__ I __ ■・■・■■■・■■■■■■■■■・■■・■・■■■■■ 甲 ・・ L
T __ I __ I __ I __ I __ I
I
I
,
I
,
I
,
I
,
I
,
I
,
I
,
I
,
I
,
I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年份
年份图 1 第一 、 二 、 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及相对变化 ( 以第一产业为基准 )
)数据来源 :
历年 《 中国统计年鉴 》 ,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下同 。刘易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了补充② ,
将生产率差距的存在合理化 「 10 10 $认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技术要素投入是实现部门间劳动生产率趋同的不
二法门 。
该理论及
出来的 “ 费一拉模型托达罗分析 ” 等均成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经典理论 。
拉尼斯 、 费景汉和托达罗等 「 囚通过对农业部门的进一步研究和对城市部门失业事实的关
注更为拓展和深化了刘易斯的分析逻辑,发展经济学家也依此发展出了一系列纲领性文献 , 如 Sark 和
Bloom
的 “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 (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
3 [ 13 13 ]
, Stiglitz
的 “ 新发展经济学 ( New
Development
Economics )
" 「 14 14 $ , 林毅夫提出的 “ 新结构经济学 (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
", 等等 「 15 15 $ 。但总起来讲,现有模型均无法解释在我国所观察到的第一产业 ( 主要指农业 )
与二 、 三产业 ( 主要指
城市工商业 )
生产率并不趋同的 “ 转型悖论" , 在众多研究中鲜有文献将中国的特征化事实转变成关键分
析变量 , 以发展出基于中国经验或实践的经济分析框架 。
事实上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 , 尤其是
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 , 经历了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 、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 , 积累了丰
厚的经济学研究素材 。
2004 年以来 , 国内不同省区均程度不一地出现 “ 用工荒" , 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 。
在二元结构理论看来 , 劳动力已从无限供给转变成 “ 有限 3 共给 , 劳动边际产出率为正 , 中国迎来了第一
个刘
转折点 「 16 16 $ 。
一般
, 在转折点到来之后 , 即使不存在技
, 劳动力
外转
会使边际劳动产出率递增 。
然而 , 由图 2 可以看出 , 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明显滞后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 农
业就业份额从 1978 年的 70.
8% 降至 2019 年的 25.
1% , 而农业产值占我国总产值比重仅为 7.
1% 。
通 过两者的比值可以发现 , 整体的边际产出比虽有几个波峰 , 但难掩下降趋势 , 这说明我国农业转型的现
实与理论预测的结果有着明显 “ 偏差刘易斯悖论 ” 确实是存在的 。
相关调查显示③ , 近期劳动力回流
群体占比明显提高 , 2019 年跨市回流人口占总人口的 12.
6% , 流动人口仅占 8.
6% , 且该群体多从发达
地区流向相对不发达地区 (①
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 本文利用分产业的增加值指数 , 以 1978 年为基期 ( 1978 年 GDP=100 )
, 计算得出 1978 — 2019 年的分产业
的实际增加值 , 进而通过与分产业就业人员的比值得出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 并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基准 , 计算得出第二 、 三产业的
相对劳动生产率 。②
新 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把各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相等作为基本前提 , 而在非农化开始以后 , 即使在发达国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都存有 “ 谜一样的差距 ” 。③
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 CHFS )
。・ 74 ・
I
I
I
I
I
I ____ I ____ I ____ I ____ I ____ I
Q
9
I
I
, ,
I
, ,
I
, ,
I
, ,
I
, ,
I
, ,
I
, ,
I
, ,
I
, ,
I
■
1970 _____ 1980 _____ 1990 ____ 2000 ____ 2010 ____ 2020 ________ *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20年份
年份图 2
农业产值比重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对比和比值事实上 ,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与
力迁移有关 , 也与农业
部门 、 农业现代部门 、 城市工商部门的
比例及各自的边际产出率有关 。
一
的
, 农业
, 但非, 农业
力迁移的直接诱因是不同部门预期
率与迁
, 是两者共同
的
, 而者由迁移对象地的
、 迁移者社会
与 迁
社会
、 公共服务是否
因素共同
。
户籍制度不断松动 , 但与户籍制度
的社会
措 否满足了 迁 入者的具体要求与
, 在大 、 中 、 小城
不一样的 , 甚至是不确定的 , 客 大了迁
预期 , 从而使第一次刘
转折( 费一拉
称此转折点为 “ 短缺点 3 提前到来 , 使第二次刘
转折 ( 费-拉
称此转折点为 “ 商业化点 3 延后出现 。
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 仅凭剩余劳动力转移 、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等两个因
:
观城
部门与农业生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是否趋同是远不够的 , 难以得出与现实相一致的一般性论 。
在国际新
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及
的
,
业
侧结改革 , 提高农民收入 , 推动城乡
, 是当前扩大内需 、 增加就业 , 建
国内循环为主 、 国内国际双循环
促进的一个重要
, 关涉到农业
、 粮
经
。
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
・, 但农业现代化对一个大国
, 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
农业现代
现代农业的动态过, 与
业的最大区别在于
生产率的
高 「 17 17 「 19 19 $ ,
力质量或人力
生产率否提高的关键 。
将
如
实 *
在刘
第一转折点早就到来的
业生率 ( 产出率 )
不仅没有
部门 , 反
现
之势 ?
城乡居民
入存在实质差异的
村
力的迁移速度 、 规模不断放缓 、 变小 ?
这些看
有悖于
经济学
辑的“ 经验事实 3 剖
内源诱因和外在
, 为转
的中国农业现代
新型城
一个
与逻辑
一的理论
框架 。有必要从
个侧面进一步分解 、 概述上述两个特征化事实 , 以便使本文的理论演绎和相关实证研究更具有经验事实的
, 更有
的针对性 :一 , 由于存在
现实
, 例如城乡
不同步 , 城市工商部门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根本性差异 , 农业现代
于工业化 、 城
。二 , 城乡间存在户籍制度差异 , 此类差异主要体现在与户籍相关联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各类保障体
制
(城乡间建设用地分属两个市场 , 同地不同权 , 同权不同价 。
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增减挂钩 、 占补
“ 流向 ” 城市 , 在城
不
的
催生了
土地级差
偏向城镇化的土
, 导致城
偏
实 甚至
, 提高了预期迁移成本 , 妨碍产业
。由于上述诸原因 , 使得转
刘
第一转折点
到来 ,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延后出现,延伸了刘
转折区间 。
一
业人口迁
度 、 减少 ; 另一
大
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
, 农业边际产出率不升反降 。&
使
如
此
&
业
部
门
在不
& 一
部
转
现代
业
部
门
& 一
部
业
・ 75 ・
部门 , 于是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体具有二元结构 、 三部门经济的典型特征 。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 :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 回顾有关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及基于经典理论
模型进行修正的探索性研究;第三部分为理论机制分析 , 从内源诱因和外源约束两个方面入手 ; 第四部
分在已有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包括内源诱因和外源约束在内的理论模型 , 并提出两个命题;第五部分为
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二 、 文献综述 :
劳动力迁移的 “ 向度 ”与舒尔茨成本一收益理论和斯塔克新经济迁移理论 「 13 相比 , 刘易斯 6 所创立的二元经济分析方
法和剩余劳动力概念 , 对理解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影响甚深 ( 刘易斯理论与费-拉模
型⑴ 〕 、 托达罗模型 「 12 已成为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结构变迁过程的经典分析 。二战后 , 人口增长和食物有限增长无法继续满足古典经济学工资不变理论假设 , 为刘易斯二元经济
理论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 。
刘易斯发现 ,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 , 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城市工商部
门 , 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 , 农业边际产出率为零 , 直到边际产出率为正 , 到达劳动力迁移第一转折点 。
由于城市工商部门工资率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 , 即使后者边际产出率为正 ,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人口仍源
源不断地向城市工商部门流动 , 直到农业部门边际产出率与城市工商部门边际产出率一致 , 从而传统农
业部门工资率与城市工商部门工资率相等为止 , 此时到达劳动力迁移第二转折点 ( 刘易斯建立了以工
业化为主线的经济增长范式 , 从传统农业部门与先进工商部门的二元结构向现代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
趋同 、 融合的一元结构转变# 0 ...
篇三: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自暇 履劳 动 力 国 际 流动的原 因 及 经 济 影 响文 / 崔 新 有劳 动 力 国 际流 动 是 以 人 口 国际 迁移 的 方 式 进行的。早 在 1 9 世 纪 中 叶 就 开 始 出 现大 规 模 的 国 际人 口迁移并 持续 至 今。资 本 主 义生 产方 式确 立,社 会 化机器 大 工 业 生 产打 破 了 人 们 对 土 地 的 依 附 和 由此造成稳 定 的 人 口 分 布,从 而 推 动 了 人 口 的迁移 以 及劳动力的 国 际 流 动。我们 正是 在 这 一 历史背景 下 来 探 讨当代劳 动 力国际流 动 的 原 因 及其 经 济 影响的。劳动 力 国际 流动 的 主要 原 因资 本 主 义 生 产方式 不 可 避 免 地要 造 成 劳动 力 的国际 流 动主 要是 由 于 以 下 几 个原 因.1、资 本主义 生 产 方 式瓦 解 了 封 建 的 土 地 关 系。它对初 期 劳动 力国 际 移 动 有 重 要 影响。当 时主要国家 正 在进行 工 业 革命.在资 本 主义 最 先 发 展 起来 的欧 洲,农业 逐 渐 为 工 业 所支 配,并 接 受 了 资 本 主 义 生产方 式 的 改 造,大 农 场 和 土 地 集中 的趋 势 把破 产 农民 赶 出 土 地 和 农 村,人 L J 由 农 村 向 城 市集 中,也有 很多 农 民 为 重 新 获 得 土 地 移 居 国 外。农 业 中大 量 分 离出 过 剩 人 口 的主 要 是 那 些土 地 集 中程度高、农村 两极 分 化 发 展 快并 迅 速 摆脱 了 自 给 自 足经 济 的 欧 洲 国家,加 上人 口 密 集 因 素 的 影响,欧洲遂 成 为 资本 主 义初期 国际人 口 流 动 的 主 要 迁 出地 区,流 入 地 广人 稀、能 够获 得 土 地 的 美 洲 大陆。2、各 国 劳 动力 供 求 的 不 平 衡 状 态。各 国 的 劳 动,的 声 异 并 趁 劳动 力起 作 用 的 不 是 一 国 白力资 源 有 很大响。不过,最 终 ;供 给 产 生 巨 大影的 自然 状 态 即 人 口的 绝对 数 量 和 人 口 密度,而 是 这 个 国 家 的经 济 发 展水 平 和 发 展 速 度,它 们造 成 了 对 劳动力 的 需 求。资 本主 义 的 不 平衡发 展 是 造 成劳动 力 供 求 国际差 异 的 根本 原 因。3、工 资 的国 民 差异。同 一 质量 和 数量 的劳 动,在不 同 部 门,不 同地 区 以 及 不 同 国 家 即 在 不 同 的 劳动力 市 场 上 具 有 不 同 的价 格 — 工 资。马 克 思 曾 指 出和 讨论过 工 资 的 国民差 异。一般 说,造 成 这 种差 异 有几个 原因。( l )劳 动 生 产 率。“在世界市 场 上一个国家同 其 他国家 相比,生产 率 越 高,它的 工资也就 越高。
”① 因 为,在 相 同 的 必要 的劳 动时间里,那里 的 工人 可 以 为自己生 产出较 多的 生 活资 料。( 2 ) 历 史 和 道德 的 因 素,它使 必 要生 活资 料 在 不 同国度 具有 不同的内 容,从而影 响 各国 的 工资 水平。( 3 ) 劳 动 力 供 求状 况 使 工 资 在 或 长 或 短 的 一 段 时 间 里 偏 离 劳 动 力 的价 值。当 然,发达 国家 与发 展 中 国家间 的 工 资 差 异更大,特 别 是 在 发 达国家工资差异 逐 渐 缩 小以 后,它 对于劳 动 力国 际流动 的意义就 更 加 突出 了。4、经 济 周 期以及 非周期因素引起的 经济 波 动。经济 周 期引起 经 济 发 展的波 动。经济 繁 荣时,对 劳 动力 需 求 大,就 业 机 会 多,工 资 水 平 较 高。该国劳 动 力市 场 对 外 籍 工 人既 有 吸 引力又具 备一 定容 量,导致较 多的劳 动 力流 人,劳 动 力 外 流 减少。反之,一 旦爆发 危 机,劳 动 力 市 场 猛 烈 收 缩,失业率 大,幅 度上 升,受 到失业 威 胁的 工人不得不接 受 较 低的 工资,不仅劳 动 力 流 人 暂 时 停 止,还 会引起 劳 动 力 外流 和外 籍工人的倒流。除了 经济 周 期,其 他 非 周 期 性 的 中 间 危机、部 门 危 机、战 争、灾 荒 等 造 成的 经济 波 动 都对劳动 力 的国际 流 动产 生 影 响。5、资 本 的国际 移 动。在 这里起 主要作 用的 是 生产 资 本 的 国 际 移 动。当一 国 厂商在 国外投资 建厂 时,除了雇 佣 当地劳 动,总 要带去 一 些 本 国 工 人,从 事当地人 员 尚不能 承 担的管 理工作、技 术工作和充 当生产 骨 干。这 部 分 人 移 居国外,其 实 不过是跟 着 资本 外① 注 《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全 集》 第 2 6卷 第5 页。·改 革 与开放·DOI: 10.16653 /j.cnki . 32 -1034 /f.1996.03.010
。资 本国 际化 也 为 劳 动力 的 国 际 流动创 造 了 有利条 件。在 资本 国际 化 过 程 中日 益密 切的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促 进了各国的 相互 了解,逐 渐 建立起劳 动力移 动的广泛渠 道,交通事 业 的 发 展 降 低了移动资 本,一 些非经济因素 如 语 言、民族 风习等 方面 的消极 影响 也 减弱’了,劳 动 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影响在现实经济 中,劳 动 力国际 流 动 的 影响特 别 突出 地表现在以 下 几个 方面:l、调 整工人内 部 的 竞 争、缩 小 工 资的 国 民 差异。劳 动 力的移出使移 出 国 的失 业 率 降 低了。然而,这一流动 却 加 剧了 流 入 国劳 动 力 市 场 上的竞 争,使 其 原有 的失业率 进一 步上 升,工 资 水 平 趋于下 降。根 据 劳动 力 的流向,劳动力 的国 际移 动 有 使 发展中国家( 移出 国 ) 工 资 水 平 上 升 和 发 达 国 家 ( 移 人 国 ) 工 资 水 平下 降 的 趋 势,如 果这样流动 不 受 其 他 因 素的干 扰和阻 碍,势 必导致相关国家工资 水 平的均 等 化。当然,均 等 化不 是 指 工资 水 平 的 绝 对一致。工 资 水平还 取决于劳 动生产 率 等 其 他 因 素,工资 的 均 等 化 将因此成为 一个复 杂 的 过 程。劳 动 力的 国 际流 动 不 仅 调 整了流人一与流 出 国 内部 工人间 的竞 争 关系,也 在 这两类国家 之 间 从而在世 界范围 上 把各国 工人 作 为 整 个 世 界 工 人队伍 中 的一部 分 结 合 在一起,构 成 存 在 内 部 竞 争 关 系的 有机整体。这种 结合是 资 本 国 际 化、资 本 与 雇 佣 劳 动 在 世界 范 围的 对 立 的结 果。2、促进劳动力流 入 国家的资 本 积累。这首 先 是因 为 劳动 力 流 人不 可避 免 地 压 低了当 地 工 人的 工资。资 本 家因此 提 高了自己 的利润率,并 通 过 劳 动 力流人 造 成的工 人 内 部的矛 盾 加 强 自己的 统 治。其 次,劳 动 力流 人保 证了剩 余 价 值生产 规 模的扩 大。从 美国 和欧洲 的经 济 发 展史中可 以充 分 地 表 明 这 一 点。3、引 起 货 币 的反向 流 动。一般 认 为,劳 动 力 外 流对流出国 的影响是 消 极的。今天,人 们 也 普遍注 意到,人 才 外 流 给 发展中国家 造 成 的 损 失。不过,问 题也有它的 另外一 面,这 就 是 伴 随 劳 动 力 的 国 际 流 动,会 同时 出 现` 一个从劳 动 力 流 入国家到流 出 国 家的 反向 货 币 流。它 是 外 流 劳 动 力 向 国 内 的 汇 款,它 使 劳 动力输 出 国 家 获得 宝贵的外 汇 收 人,为 资 本 积累提 供了 又一 来 源。外国廉 价 劳 动 力的 流人 能 够 加 速 资 本 积 累。但是,劳 动 力 在国际 间 的 流 动 受 到 许 多 因 素的限 制。在这种 情况 下,有 没有 其 他 利 用 外国廉 价 劳 动力 的方式,来 代 替 劳 动 力的 国 际移 动呢?在 某 些 方 面,存 在替 代 的可能。替 代的方 式 有 两 种:一种 是 交 换 物 化 劳动对劳 动 力 流 动 的 替 代;另一种 是 转 移 生 产 过 程对劳 动 力流 动 的 替代。交 换 物 化 劳 动即商品交 换。在 劳 动 力 短 缺、工资较 高 的国家,如 果 减 少 劳 动 密 集型产 品 的 生产,更 多地投入 对 劳 动 力 需 求 较 低的资 本、技 术密集型产品的 生产,并用这 些 产品换 取 低 工 资国家的劳 动 密 集型产品,可 以减 少 资 本 对 劳 动 力的需 求,从而压 低国内工资 水 平。在 输出劳 动 密 集型产品、愉 人 资 本、技术 密 集型产 品的 国家 则 相 反,对 劳 动 力 的 需 求 上 升,工 资 相 应 提 高。就 这 些 影 响眷来,这 类商品 交 换 与 劳动 力国 际流 动 的经济 意 义相似。不 过,物 化 劳 动的输出人 与 活 劳 动的输出人 既有不 同,也 不能完 全 替 代。( 1 )丰述 类 型 的 物 化 劳 动 的 交 换 是 通 过 改 变 劳 动 力需 求 影 响 劳 动 力 的 供 求 状 况 和 工 资,劳 动 力 的国际流动则 是通 过 供 给的变 化 产 生 影 响 的。( 2 )商 品交 换能 在 多大 程 度 上 替 代 劳 动 力 流 动 取 决 于 国际 贸 易 的规 模 和 双 方商 品 的 结 构,而扩 大贸易 规 模和改 变 商品结 构 受 多 方面条 件 的 制约,结 果,贸 易 对 劳 动 力国际流动 只产生很 有限的 替 代 作 用。而 且,( 3 )有 些 生产 是 以 活劳 动 的 形 式 提 供 的,并不物 化,有些劳 动 产品 不能 移 动,生产活动 中 对 这 部 分 劳 动 力的需 求,不能通过 商品交 换 替 代。至 于转 移 生 产 过 程即对 外 直 接 投 资,对于把生产活动 转 移 到 低 收 人国家、直 接 雇 佣 当 地工人的 厂家 来 说,这 无 疑 是 一种替 代。而且,实 际上 很 多 企 业正 在这 祥 做。但 是,这 种 对 某 一 个 别 资 本 来 说可 以实现 的替 代 与 在 某 个 特 定国家 进 行的资 本积 累过 程 中实 现 的 替 代 是 不 同的。这 里我 们 必 须区分“所 有 资本”与“所 在 资 本”。对一 个国家 来 说,它拥 有 所 有 权的资 本 即 所 有 资 本和处 在 该国实 现 资 本 积 累 过 程 中的资 本 即 所 在 资 本 是 不一样 的。当 某 一 资 本 部 分 从国 内转 移到 国外 时,从 所有权 上 考 察,资 本总额不变,但 这一资 本 额只 是名义 上 的,现 实 的 资 本 积 累 规模已 因 此缩 小,实际资 本 积 累活动 转 移了,它 改 变 着相 关国家 现 实 资 本的规 模。把 跨 国 公 司 海 外 子 公司在当 地 雇 佣 工 人 看 作 是一 国资 本 对 另 一 国 工 人的剥削 仅 仅 是 从 资 本 所 有 权的角 度 看 问 题,由 此 得出资本 转 移 与 劳 动 力 转 移可相 互 替 代的观 点J然而,从 现实 资 本 运 动 来 看,已经 转 移 出去 的资 本和生 产 过 程在 国 外 加 人 当 地 资 本 运 动,成 为 那 里整个 资 本 积 累过 程 的 一 部 分,并 不 存 在 劳 动 力的相 对 运 动,因 此 这并不是 劳 动 力国 际 流动的 一种 特 殊 方 式,只是一种资 本 流 动的方式。对外 直 接 投 资 和国 际商品交 换一样,对相 关国家的劳动力 需 求、工 资 水 平 具 有调 整作用,产生一 定 替 代 效 果,但 也 和国际 商品交 换一样,对 有 些 劳动 力 流 动是 无 法 替 代的,即使 能 够 替 代,其替 代 作 用 也 是 有 限 的,在 有 关 国 家 生 产 资 本 相 对 移动时,作 用 更 小。总之,商品交 换 与 生 产 资 本 移 动只能 在 极 其 有限的程 度上替 代 劳 动 力的 国际 流 动。因此,这一 流动不会 在 资 本国 际化 过程中 消失,而将 持 续 下 去,继续对 各国资 本 积 累和资 本国 际 运动的 环境 产 生 影 响。( 作 者 单 位:南京经济 学院)1 9 9 6年 第3期( 总第1 2 2期)
篇四: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21 年第 3 期总第 311 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 .3 2021Sum No .311[DOI]10.16164/j.cnki.22-1062/c.2021.03.009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变化——— 基于理论与实证统一框架下的分析邓宏图1 ,2,周 凤2(1. 广州大学 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000 ;2. 广州大学 经济与统计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收稿日期] 2021-02-0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7ZDA067)
;亚洲开发银行与国家农业农村部项目(L3740-PRC ,CS-TA-NPMO-2019-2)。
[作者简介] 邓宏图 ,男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凤 ,女 ,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 此处所说刘易斯分析范式包括刘易斯理论 、费景汉 — 拉尼斯对刘易斯理论的扩展 ,以及托达罗对劳动力迁移和农业现代部门的研究框架 ,是广义的而非狭义的刘易斯分析逻辑 ,意指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迁移 ,当到达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正 。随着劳动力迁移的数量越多 ,城乡结构渐趋均衡 ,农业劳动生产率逼近甚至与城市工商部门相等 ,即到达刘易斯第二转折点 ,就是说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越来越高的 ,加上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乡劳动生产率会较快地达到一致 。
然而 ,本文却发现 ,这个趋势在目前的中国农业转型中并未明显地出现 。② 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计算所得 。③ 就是说 ,中国不仅是二元经济结构 ,而且是二元经济体制 ,城乡体制仍有很大差异性 ,不仅仅是经济原因导致二元结构 ,而且存在社会 、文化和体制机制等原因而导致二元体制 。
[摘 要] 劳动力结构调整滞后情况下 ,厘清农业部门劳动力转移现状是破解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长期保持劳动生产率差距之疑问的关键 。
笔者通过建立一个包括现代农业部门在内的托达罗扩展模型 ,将二元土地制度和农村信贷约束纳入其中 ,从理论上构建符合中国特征化事实的逻辑分析框架 ,重新考察刘易斯转折的现状 、区间及拐点 ,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和中介效应分析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发现 ,当前土地制度安排和资本要素均对劳动力转移有较为显著的直接作用 ,并通过该路径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不同的是 ,前者对劳动力转移表现为抑制效应 ,后者则可显著促进劳动力转移 ,但该间接效应仅占总效应的 7 .7% 。
因此 ,引入现代农业部门实现土地 、资本要素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经济结构收敛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刘易斯分析范式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内源诱因 ;外源约束[中图分类号] F321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6201(2021)03-0073-21一 、引 言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 ,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却并未呈现趋同趋势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仍存在明显“分岔” ,这确实是刘易斯分析范式下需要厘清的重要议题 ① 。
截至 2019年底 ,有 2 .9 亿农民工从传统农业转出 ,城乡劳动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
然而 ,与刘易斯分析范式所预测的结果相比(见图 1)
,中国的劳动力结构调整就其所在发展阶段而言仍显滞后[1],农民工总量增速从2009 年的 3 .5% 降至 2019 年的 0 .8% ,外出农民工中 ,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总量在 2016 —2019 年间平均增速仅为 -0 .57%②。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与“生产率差距仍存”现象同时发生 ,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则需要进一步的具体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体 ,在过去 40 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 ,表现出了鲜明的二元结构的经济与体制特征[2-5] ③,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中 ,中国的城市化率从 17 .9% (1978 年)上升到60 .6% (2019 年)。
基于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模型 ,从传统农业部门向城市部门的劳动力再分配会通· 3 7 ·
过减少人地比例提高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并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趋同趋势[6],如果考虑技术进步 ,这一趋势将得到加强 。
然而 ,反观中国实际 ,如图 1 所示①,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趋同趋势并不明显 。
不仅如此 ,非洲和东亚一些国家如坦桑尼亚 、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7-9]。图 1 第一 、二 、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及相对变化(以第一产业为基准)数据来源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统计出版社 ,下同 。刘易斯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了补充②,将生产率差距的存在合理化[10],认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技术要素投入是实现部门间劳动生产率趋同的不二法门 。
该理论及其后续发展出来的“费 — 拉模型”“托达罗分析”等均成为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转型的经典理论 。
拉尼斯 、费景汉[11] 和托达罗等 [12] 通过对农业部门的进一步研究和对城市部门失业事实的关注更为拓展和深化了刘易斯的分析逻辑 ,发展经济学家也依此发展出了一系列纲领性文献 ,如 Stark 和Bloom 的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学(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13],Stiglitz 的“新发展经济学(NewDevelopment Economics)”[14],林毅夫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等等[15]。但总起来讲 ,现有模型均无法解释在我国所观察到的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与二 、三产业(主要指城市工商业)生产率并不趋同的“转型悖论” ,在众多研究中鲜有文献将中国的特征化事实转变成关键分析变量 ,以发展出基于中国经验或实践的经济分析框架 。
事实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多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多年 ,经历了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业化和经济增长 ,积累了丰厚的经济学研究素材 。
2004 年以来 ,国内不同省区均程度不一地出现“用工荒” ,农民工工资不断上涨 。在二元结构理论看来 ,劳动力已从无限供给转变成“有限”供给 ,劳动边际产出率为正 ,中国迎来了第一个刘易斯转折点[16]。
一般来说 ,在转折点到来之后 ,即使不存在技术进步 ,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也会使边际劳动产出率递增 。
然而 ,由图 2 可以看出 ,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明显滞后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 ,农业就业份额从 1978 年的 70 .8% 降至 2019 年的 25 .1% ,而农业产值占我国总产值比重仅为 7.1% 。
通过两者的比值可以发现 ,整体的边际产出比虽有几个波峰 ,但难掩下降趋势 ,这说明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与理论预测的结果有着明显“偏差” ,“刘易斯悖论”确实是存在的 。
相关调查显示③,近期劳动力回流群体占比明显提高 ,2019 年跨市回流人口占总人口的 12 .6% ,流动人口仅占 8 .6% ,且该群体多从发达地区流向相对不发达地区[5]。· 4 7 ·①②③考虑到价格因素的影响 ,本文利用分产业的增加值指数 ,以 1978 年为基期(1978 年 GDP = 100)
,计算得出 1978 — 2019 年的分产业的实际增加值 ,进而通过与分产业就业人员的比值得出三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 ,并以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基准 ,计算得出第二 、三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 。新古典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把各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相等作为基本前提 ,而在非农化开始以后 ,即使在发达国家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产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都存有“谜一样的差距” 。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
。
图 2 农业产值比重与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变化对比和比值事实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与劳动力迁移有关 ,也与农业传统部门 、农业现代部门 、城市工商部门的产值比例及各自的边际产出率有关 。
一种可能的情况是 ,农业产值下降了 ,但非农产值可能上升了 。归结起来 ,农业劳动力迁移的直接诱因是不同部门预期工资率与迁移成本 ,是两者共同决定的结果 ,而后者由迁移对象地的房价 、迁移者社会身份与迁进地社会保障 、公共服务是否匹配等因素共同决定 。
户籍制度不断松动 ,但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社会保障等配套措施是否满足了迁入者的具体要求与愿景 ,在大 、中 、小城市是不一样的 ,甚至是不确定的 ,客观上加大了迁移成本预期 ,从而使第一次刘易斯转折(费 — 拉模型称此转折点为“短缺点”)提前到来 ,使第二次刘易斯转折(费-拉模型称此转折点为“商业化点”)延后出现 。
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仅凭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技术要素投入等两个因素去观察城市工商部门与农业生产部门的边际生产率是否趋同是远不够的 ,难以得出与现实相一致的一般性结论 。
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放缓及中美贸易摩擦持续恶化的背景下 ,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民收入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是当前扩大内需 、增加就业 ,建立以国内循环为主 、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一个重要方式 ,关涉到农业安全 、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 。
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尽管很小 ,但农业现代化对一个大国来说 ,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
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动态过程 ,与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17-19],劳动力质量或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的关键 。
本文将考察如下特征化事实 :为什么在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早就到来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率(产出率)不仅没有逼近工商部门 ,反而呈现下降之势 ? 为什么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存在实质差异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速度 、规模不断放缓 、变小 ? 探讨这些看起来有悖于发展经济学分析逻辑的“经验事实” ,剖析其内源诱因和外在约束 ,为转型中的中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一个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 。有必要从以下五个侧面进一步分解 、概述上述两个特征化事实 ,以便使本文的理论演绎和相关实证研究更具有经验事实的背景 ,更有分析上的针对性 :其一 ,由于存在各种现实约束 ,例如城乡发展不同步 ,城市工商部门与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存在根本性差异 ,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 。其二 ,城乡间存在户籍制度差异 ,此类差异主要体现在与户籍相关联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各类保障体制等方面 。其三 ,城乡间建设用地分属两个市场 ,同地不同权 ,同权不同价 。
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增减挂钩 、占补平衡等方式“流向”城市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催生了土地级差收益偏向城镇化的土地财政 ,导致城市房价偏离真实成本几倍甚至十几倍 ,提高了预期迁移成本 ,妨碍产业发展 。其四 ,由于上述诸原因 ,使得转型背景下刘易斯第一转折点提前到来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延后出现 ,延伸了刘易斯转折区间 。
一方面造成了农业人口迁移速度和规模下降 、减少 ;另一方面加大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成本 ,农业边际产出率不升反降 。其五 ,即使如此 ,传统农业部门仍在不断分化 ,一部分转型成为现代农业部门 ,一部分仍为传统农业· 5 7 ·
部门 ,于是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经济体具有二元结构 、三部门经济的典型特征 。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 ,回顾有关劳动力转移的经典理论及基于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修正的探索性研究 ;第三部分为理论机制分析 ,从内源诱因和外源约束两个方面入手 ;第四部分在已有模型基础上构建一个包括内源诱因和外源约束在内的理论模型 ,并提出两个命题 ;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 ;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提出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 :劳动力迁移的“向度”与舒尔茨成本 — 收益理论[11] 和斯塔克新经济迁移理论 [13] 相比 ,刘易斯 [6] 所创立的二元经济分析方法和剩余劳动力概念 ,对理解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影响甚深 。
刘易斯理论与费-拉模型[11]、托达罗模型[12] 已成为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结构变迁过程的经典分析 。二战后 ,人口增长和食物有限增长无法继续满足古典经济学工资不变理论假设 ,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 。
刘易斯发现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 ,劳动生产率远低于城市工商部门 ,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 ,农业边际产出率为零 ,直到边际产出率为正 ,到达劳动力迁移第一转折点 。由于城市工商部门工资率远高于传统农业部门 ,即使后者边际产出率为正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人口仍源源不断地向城市工商部门流动 ,直到农业部门边际产出率与城市工商部门边际产出率一致 ,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工资率与城市工商部门工资率相等为止 ,此时到达劳动力迁移第二转折点 。
刘易斯建立了以工业化为主线的经济增长范式 ,从传统农业部门与先进工商部门的二元结构向现代农业部门和工商部门趋同 、融合的一元结构转变[20]。
在刘易斯看来 ,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生产率趋同在二元经济理论中实为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6],有必要注意的是 ,刘易斯尽管抓住了劳动力迁移的关键特征和重要环节 ,但分析逻辑仍过于单一 ,并未考虑人口结构 、制度结构 、技术进步对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变迁的影响 。拉尼斯和费景汉[11] 拓展了刘易斯模型 。
他们认为 ,只要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小于城市部门边际生产率 ,劳动力就会从农村向城市部门转移 ,直至农村和城市工商部门边际产出率从而工资率相等 ,劳动力转移过程才会结束 。
一旦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再提高 ,或是劳动力转移速度小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 ,意味着农村还存在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第二转折点或商业化点① 就不会到来 。
费 — 拉模型虽然未从根本上否定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率先转移的假设 ,却突破性地将人口结构 、转移速度等因素纳入分析框架 ,与发展中国农业转型的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
托达罗则从另一方面扩展了刘易斯的理论 。他认为不能单纯依靠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不断转移到现代工商部门 ,而要设法提高传统农业部门的生产能力才能实现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型 ;此外 ,真正促使剩余劳动力转出的不是两部门间实际收入的差距 ,而是剩余劳动力对两部门预期收入差异的评估[12]。
...
篇五: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章劳动力流动案例引入在2000年3月 , 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 “开春以来, 我们这儿的农民快跑光了。
连续二十多天来, 东风大卡车(坐不起客车)
没日没夜的满载着外出打工的农民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
我们乡有40000人, 其中劳力18000人。
现在外出25000人, 其中劳力15000多人。
”(《世纪中国》 ,25日)
。2001年7月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
一、 劳动力流动的的概念与类型(一)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定义:
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 在国际间、 地区间、 产业间、 部门或行业间、 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关键词 主体 原因 流动的范围 流动本质
相关概念区别:劳动力流动与一般商品流通:一般的商品流通会发生所有权与使用权同时转移,而劳动力流动只让渡自身的使用权并不让渡自身的所有权。劳动力迁移与劳动力转移:前者改变常驻地户口, 后者不一定改变常驻地户口前者流向是单向性的, 后者是多向性的前者常驻时间和常驻地是一致的, 而后者既可以是一致的, 也可以是分离的。
(二)
劳动力流动的类型1. 按流动的时间可以分为:(1)
永久性迁移(2)
常年型流动(3)
季节型流动(4)
临时型流动2. 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1)
聚集型流动(2)
扩散型流动(3)
替代型流动(4)
水平型流动(5)
垂直型流动(6)
跨越国境型流动
3. 从流动的意愿上分为:(1)
自愿型流动(2)
非自愿型流动4. 在劳动力流动方向上分为:(1)
单向型流动(2)
往返型流动(3)
对流型流动5. 从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上分为:(1)
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2)
职业间的流动(3)
部门、 或行业之间的流动(4)
劳动力的产业流动(5)
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6)
地区之间的流动(7)
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8)
角色转换流动
二、 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1.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2. 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差异。3. 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4. 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化。
三、 劳动力流动的机制与劳动力流动的规律(一)
劳动力流动的机制1. 劳动力市场机制主要包括:(1)
工资机制(2)
供求机制(3)
竞争机制(4)
风险机制2. 政府调节机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国家还必须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对劳动的流动进行调节, 以解决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二)
劳动力流动的规律1. 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2. 第一、 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3. 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4.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5. 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流动。
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一、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根据经济人的假设, 自 愿流动的劳动力中多数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 而经济动机是个人自 愿流动的最直接原因。决定劳动力流动的则是劳动力流动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只有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时, 劳动力流动的愿望才会付诸实施, 否则, 不可能产生劳动力的流动。
(一)
劳动力流动成本1. 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风险成本
2.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①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 主要体现为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上;②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③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
(二)
劳动力流动的收益1. 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1 )
直接收益。
来自劳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净值差额的总和。(2 )
间接收益。
它是指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3 )
心理收益。
这是指给流动者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
2.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1)
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
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3)
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思考并讨论:劳动力流动对于流出地的利弊分析?
(三)
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决策劳动者流动的决策取决于流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当劳动力流动的净收益为正数时, 劳动者才可能做出流动的决策, 劳动力流动才会发生。流动净收益现值=流动收益现值-流动成本211211CCrBtBtNRPntt
二、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一)
年龄年龄是劳动力流动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二)
家庭劳动力流动成本随家庭规模扩大而成倍增加。(三)
受教育程度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劳动力流动大小的重要因素。(材料分析)(四)
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可能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
• 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发布的《2006年春季城镇居民生活调查研究报告》 结果显示:
城市和小城镇高学历人群的职业现状表现出“工作满意度最高, 将来跳槽最活跃”的特点。该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 于今年2月针对北京、上海、 广州、 沈阳4个城市和浙江绍兴诸暨、 福建福州长乐、 辽宁锦州北宁3个小城镇的1645名18~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 其中城市居民1083人、 小城镇居民562人。
在本次调查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程度的群体定义为高学历群体, 而把高中、 中专、 技校学历程度的群体看作中等学历群体, 将初中及以下学历程度的群体作为低学历群体。
值得关注的是, 工作满意度最高的高学历群体跳槽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 其跳槽可能性比例达到了 84.3%, 即平均每5个高学历者, 就有4个准备跳槽到一家更好的公司去。
而中等学历群体的跳槽可能性仅为67.1%, 低学历群体的跳槽可能性更低, 只有57.1%。• 问题:
说明工作满意度、 学历群体与劳动力流动关系, 并分析原因。
(五)
失业率劳动力流动还要考虑失业的状况, 根据人力资本原理, 失业率高的地区, 劳动力流出, 将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六)
工会力量工会力量的强弱, 能对劳动力流动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七)
国家和地方政策国家和地方政策影响着劳动力流动的决策。
(讨论)
(八)
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条件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策。(九)
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影响到劳动力流动的国际决策。
如果跨国流动, 对流入地来说, 语言、 政治压迫和战争会导致国际的劳动力流动。
三、 劳动流动的优化决策社会标准:
劳动力流动在整体上要能充分地、 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能够使国民经济持续、 稳定、 健康地发展等。企业标准:
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提高其效率; 能够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劳动者标准: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智和潜能; 能够得到公平、 合理的劳动报酬; 能够不断地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等。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
第三节 劳动力(人口)
流动理论
一、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理论(一)
马克思和列宁对人口流动原因的考察1. 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两类分工:自然分工:
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种分工最初在家庭内部和单位内部进行社会性分工:
由原来不同而又相互依赖的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而产生。
2. 过剩人口人口增长 、 自耕农破产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入侵都会出现过剩人口寻找谋生门路的流动。3. 大机器工业化和城镇化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 从而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又为城市进程输送了大量流动人口, 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4. 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发展, 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 由此引发的产业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或削减, 也是造成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二)
拉文斯坦对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英 国 统 计 学 家 拉 文 斯 坦(E·G·Ravenstei n) 在 《 人 口 迁 移 规 律 》(1889年)
一文中认为:(1)
人口迁移与技术发展紧密相关。制造业、 商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明和运用, 使得人口迁移规模日渐扩大。(2)
在经济因素上, 地区收入的差别和沉重的赋税负担是促使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原因。(3)
其它因素促使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过剩、 受歧视和压迫的法律环境、 气候不佳、 生活环境恶劣等
(三)
配第-克拉克定理1940 年 英 国 经 济 学 家 克 拉 克(Clark)
在配第收益差异定理和费希尔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 通过整理分析若干国家的统计资料, 印证了 配第早年的定理。
所以, 后人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定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 第一产业逐渐减少, 第二产业先增加后减少, 第三产业将不断增加。劳动力转移的表现; 转移的原因、 解释(需求与效率)
(四)
博格对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分析创始人:
博格(Bogue)
,观点:
在人口流出地, 存在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推力, 把居民推出常居地。产生推力的因素:
自然资源枯竭、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农业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和就业不足、 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 沉重的税负等。在推力作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拉的力量:
包括家人团聚的欢乐、 熟悉的社区环境等。人口流出的原因:
推的力量大于拉的力量, 推力占主导地位。劳动力之所以选择流动是因为流入地的拉力比推力更大, 拉力居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末。
二、 人口流动规律(了解)
(一)
拉文斯坦对人口流动规律的初步概括英 国 统 计 学 家 拉 文 斯 坦(E. G. Ravenstein) 于1885年6月 在英国皇家统计学杂志第48期上发表了 《人口 迁移规律》 一文, 对英国1871年至1881年的人口迁移做了分析。
人口迁移规律:(1)
人口迁移的主体是短距离的迁移(2)
在一定时期里, 有人从某地迁出, 马上又会有人迁入该地, 填补因人口迁出形成的空缺。(3)
每个主要迁移流会造成一个补偿性反迁移流。(4)
长距离的迁移者通常是迁往大城市(5)
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迁移的倾向弱(6)
迁移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
(二)
E·S·李对人口迁移规律的总结E· S· 李(E· S· Lee)
于1966年在其《人口迁移理论》 一文中, 除了前边所述的对人口流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外, 他还对人口迁移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他对人口迁移规律的概括主要有人口迁移的流量、 流向、 迁移者的特征三方面的内容。
三、 扎林斯基的人口流动阶段论1971 年 , 人 口 学 者 扎 林 斯 基 ( Wilbur Zelinsky)
在美国《地理杂志》 第61期发表了《人口流动转变论》 一文, 认为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关, 也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存在密切联系。
他把人口流动与人口转变理论结合起来, 提出了 人口流动转变的五个阶段论。
四、 二元经济中的劳动力流动理论
(一)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论• 刘易斯(W. Arthur Lewis)
威廉·阿瑟·刘易斯(1915-1991)生于美国, 1979年获诺贝尔奖。• 父母均系安提瓜(Antigua)
移民 。• Great Britai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inceton, New Jersey , USA
自传• 我从来不曾想过当经济学家。
家父原本希望我当律师, 但他在我7岁那年就撒手人寰, 所以在决定我一生出路的重要时刻, 他已无从表达意见。• 那是1932年, 我获得路易斯(St. Lucia)
政府的奖学金, 可以选择进入任何一所英国大学就读。
我不想行医, 也不想当老师, 所以我感到十分彷徨, 因为在那个年代里, 只有律师、 医生、传教士与教师, 是黑人青年能从事的工作。• 我一心想成为工程师, 但是当时的殖民地政府以及制糖业却不可能雇用黑人工程师。
至于家母,对我所作的任何选择都无条件地支持。
事实上,如果不是她老人家, 我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二元经济(Dual
Economi es)
:美 国 经 济 学 家 刘 易 斯(W· A· Lewis)
在《曼彻斯特学报》1954年5月 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 一文中, 提出了 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模型。
•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 劳动生产率很低、 收入仅够维持生计的传统农业部门;另外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 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超过传统农业部门的城市工业部门。⒈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⒉三个假设前提(1 )
“零值劳动力” 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假设(2 )
“工资不变” 假设, 即维持劳动力生计的收入决定资本家支付工资的下限;(3 )“资本家剩余用于投资” 假设。
⒊二元经济转化为一元经济过程经历农业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阶段和资本增长超过劳动供给两个不同的阶段, 如图:
⒋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的评价• 意义:• ①第一个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 ②把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起来• 缺陷:①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 城市不存在失业的假定与现实不符;②强调工业部门发展, 忽视农业部门发展;③把不变工资水平作为分析基础, 与实际情况有差异;④零值劳动力假设在计量上有缺陷;⑤把资本积累看作工业部门扩张和经济发展的惟一源泉, 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作用。
(二)
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劳动力流动论1961年9月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G· Ranis)
、 费景汉发表《一种经济发展理论》 一文, 提出劳动力流动理论。1. 三个阶段模型
图 6~3 简化的费拉模型 L1
L2
L3
A
BCD劳动力供给 农业产出 O
•1.劳动力转移的3个阶段• (1)
图中横轴为劳动量供给, 纵轴为农业产出, 曲线OCAB为农业总产出曲线, 斜线OB为农业部门总消费线, 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 故OB为最低生存费用消费线, 费景汉和拉尼斯把这种收入水平叫做不变制度工资。• 费景汉和拉尼斯把过剩劳动力分为两部分, 向现代工业部门首先转移的是第一部分L2L3, 叫零值劳动力, 即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由于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 尽管农业部门的劳动力由L3减为L2, 但农业的...
篇六: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 38 卷第 1 期 □2016 年 1 月VOL. 38 NO. 1□JAN. 2016 36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学学 王 宁劳动力迁移动机的三个理论视角及其整合劳动力迁移动机的三个理论视角及其整合*□ 王 宁[摘 要] 就西方关于境内劳动力迁移或移民的动机与决策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出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生产者视角、消费者视角与社会人视角。这三种理论视角对境内劳动力迁移动机都具有相当的解释力,但各自也存在解释力的不足之处。为了克服这种不足,有必要从理论上建立一个整合性的概念框架,可以用“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来整合这三个理论视角。由于社会流动分别包括经济流动、消费流动和社会流动三个维度,它可以把劳动力迁移动机文献中的“生产者视角”“消费者视角”和“社会人视角”整合起来。其中,经济流动维度对接了“生产者视角”,消费流动维度对接了“消费者视角”,地位流动维度对接了“社会人视角”。[关键词] 移民;生产者;消费者;社会人;相对剥夺;社会流动[中图分类号] C9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 ( 2016 )01-0036-09Thre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otivations ofInternal Migrants and Their IntegrationWANG Ning( Sun Yat - 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 China )Abstract :
Through reviewing and clarifying the literature on the motiva -tions and decisions of internal migrants ,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theoreticalperspectives on this issue :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roducer , the consumer andthe social person.These three perspectives show strong explanatory powers overthe motivations and decisions of internal migrants.However ,they are simultane -ously insufficient in certain aspects.To overcome such an insu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more generalized and integrat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paper suggests that " social mobility " can act as such atheoretical framework tointegrate the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Since social mobility contains threedimensions of economic mobility , consumption mobility and status mobility , itcan integrate the theoretical three perspectives of the producer , the consumer andthe social person in the literature on the motivations of internal migrants.In thisprocess , the dimension of economic mobility corresponds to the perspective ofthe producer , the dimension of consumption mobility corresponds to the perspec -tive of the consumer and the dimension of status mobility corresponds to the per -spective of the social person.Key Words :
internal migrants ; producer ; consumer ; social person ; rela -tive deprivation ; social mobility*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产业升级背景下高新技术人才流动规律与城市人才竞争优势研究”(项目编号:
14ASH012 )。
37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学学 王 宁劳动力迁移动机的三个理论视角及其整合一、研究缘起自人类诞生以来,劳动力迁移、人口迁移或移民就伴随着人类。但境内大规模劳动力迁移、人口迁移或移民是伴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科学就开始系统地研究劳动力迁移或移民问题。例如, Ravenstein早在1885年就发表了关于人口迁移规律的研究论文( Ravenstein ,1885 )。学者们对劳动力迁移或移民研究的触角涉及劳动力迁移的方方面面。其中,个体与家庭的迁移动机与决策,是学者们长期以来最为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尽管这一问题也同样引起了社会学者的关注,但相比较而言,经济学者对此问题做了更多的研究,社会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如:移民的社会融入、关系网对移民过程以及融入过程的作用、家庭与对移民决策的影响、移民的社会后果、移民与性别,等等)。经济学者与社会学者在个体(或家庭)的迁移动机问题上的学术投入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于学科分工的不同。既然如此,这就意味着不论是经济学者,还是社会学者,都持有一个共同的预设:个体或家庭的迁移或移民动机与决策,主要属于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者们相信,劳动力迁移的动机源于人们对劳动回报或劳动的效用最大化的追求。既然学者们把劳动力迁移(或移民)的动机与决策归到经济动机与决策领域,那么,社会学家回避这个研究领域,也合乎常理。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仅仅从劳动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个体与家庭的迁移的动机与决策,越来越暴露出其解释力上的局限性。作为一种学术反应,随后的经济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引入了社会学的概念或变量来分析个体与家庭的移民动机与决策。这意味着,劳动力迁移不但出于经济动机,而且也出于社会动机这一事实,越来越为经济学者所觉察。既然劳动力迁移不纯粹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就可以从社会学角度来加以研究。那么,如何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个体或家庭的迁移或移民的动机与决策呢?社会学者既可以对劳动力迁移所涉及的社会动机进行分析,也可以从社会学角度与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观点进行对话。本文采取后一种方法。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对西方有关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决策的文献中的主要理论视角进行概述和分析,并从社会学角度对此进行整合。尽管国内也存在大量的关于劳动力迁移或国内移民动机与决策的研究,但限于篇幅的限制,它们不在本文所综述的范围。此外,本文所梳理和分析的西方文献,主要是聚焦于境内移民或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on )的文献。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劳动力迁移”或“境内移民”,均是“主动移民”或“自愿移民”,不包括“被动移民”(如逃难、被驱逐等)。二、西方关于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决策的三个理论视角(一)生产者视角:“收入与经济机会差异”理论早期或传统的劳动力迁移(国内移民)动机与决策理论,主要采取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即从地区与地区之间工资水平的差异来解释迁移者的迁移动机及其决策行为。从这个角度出发,劳动力迁移者追求净收益的最大化,即迁移者在移入地所获得的收入在扣除必要成本后比在迁出地的收益更高( Green-wood , 1975 )。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要素流动的竞争模型”( Ritchey , 1976 :
364 )。该模型认为,劳动者对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劳动条件的差异做出回应,放弃劳动条件差的地区,迁移到富裕的区域。该模式侧重分析地区之间收入差异对移民的影响。一个地方收 入 水 平 越 低,外 向 移 民 率 越 高 ( Courchene ,1970 ; Gormley , 1971 ; Greenwood , 1975 )。但是,由于迁移是有成本的,包括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因此,地区间的收入差异要达到足以抵消迁移成本还有剩余,才会引起外出移民( Comay , 1971 ; McQuil-lan , 1980 )。迁移是一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如果把劳动力看作是一种资源,那么,劳动力迁移就是把劳动力配置到能产生回报最大化的地方,即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方( Sjaastad , 1962 )。用Sjaastad(1962 :
83 )的话说,移民是一种投资。但是,这种用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来解释劳动力迁移的理论,显得过于简单,并受到来自经济学圈内学者的批评。
Todaro (1969 )意图超越用简单的工资差异来解释乡城移民行为。他认为,劳动力从乡村向城市移民,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失业者的规模,这种失业或就业不足的状况,影响了外来移民对于在城市找到一份工作的概率的前瞻性判断。
Todaro(1969 )指出,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意味着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的城市里的工业转移,但这一过程必须考虑到低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是否可以在城市找到更高技能和更高收入的工作。这个问题,是过去的一阶段论的乡—城移民的理论无法回答的。为了克服一阶段论的乡城移民理论的局限,他提出了二阶段论的乡城移民理论模型,第一阶段是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传统生产领域转
38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学学 王 宁劳动力迁移动机的三个理论视角及其整合移,第二阶段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现代领域转移。在 Todaro ( 1969 )看来,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受到两个变量的影响。第一,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差异。第二,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即使在城市的现代部门工作的实际收入高于农村的农业的收入,迁移者必须搞清楚,农民劳动力到城市后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在现代部门(而不是传统部门)找到工作。农村劳动力因此需要在城乡的实际收入差异和在城市现代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之间进行权衡比较。如果经历一段时间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在城市的现代部门找到实际收入更高的工作,那么,即使在起始阶段他们在城市找到的工作的实际收入低于农村,对农村劳动者而言也是理性的,因为他们是着眼于长期的实际收入会比农村的实际收入更高的事实,也就是说,他们是基于长期的预期收入,而不是初期的实际收入来做出移民的决策。Piore ( 1986 )则用“二元劳动力市场”来解释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就业机会是否可得的问题( Toda-ro , 1969 )。他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产生了两个相互区别的工作类型:第一部门和第二部门。就第二部门来说,其工作的特征是低工资、卑贱的社会地位以及工作不稳定。本地居民由于只对具有长期性职业感兴趣,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工作来养家糊口,并需要借助工作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往往回避第二部门的工作。即使本地人能够接受这一类工作,往往只是那些诸如学生、退休工人、家庭主妇、农民、农场主以及其他把参与此类工作当作是边缘性角色的人。当这一类的本地性边缘劳动者在数量上有限,或他们被其主要角色所束缚而无法出来参与第二部门的工作,整个社会就面临着其第二部门的工作无人来做的问题。而引入移民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在Piore ( 1986 )看来,移民之所以是一个解决方案,是因为这些移民把迁移看作是暂时性的。他们的想法是到发达地区逗留短暂的时期,赚够一笔钱,然后回家乡,用这笔钱做某种事情(如经商)。例如,乡村农民通过移民赚钱后,用这笔钱到家乡买地、买牲畜、买农业设备,或做小生意。不论如何,由于他们在移民地的居留只是暂时性的,因此,他们并不在意第二部门的工作缺乏前景、不具备长期性,或缺乏稳定性。由于他们只是出来工作一阵子,而且他们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在家乡的角色所决策的,因此,他们也不计较在移民目的地所从事的是卑贱的、降低身份的工作。他们通常来自工资和物价水平低的地方。因此,尽管一些工作本地人不愿意做,并嫌工资低,他们却觉得,与家乡的工资水平相比,移民在目的地所从事的第二部门的工作能挣到比在家乡工作更多的钱。因此,对本地人而言那些令人厌恶的工作是难以接受的,对移民来说却具有吸引力。Piore ( 1986 )也发现,一旦移民不想回家乡,而是想留在移民目的地,并且把家里人带出来团聚,或在目的地成了家,问题就出来了。他们的子女在移民目的地长大,这些孩子对移民目的地产生了依恋心理,把它当作自己的家乡,并把自己看作是本地人,并因此想从事第一部门的工作,而不是第二部门的工作,因为第一部门的工作才能让他们有能力养家糊口,获得地位和尊严。因此,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同本地人竞争第一部门的工作,导致第二部门的工作没有人做。第一波留下来的移民进入第一部门后,第二部门的工作空缺就需要第二波的移民来填补。随后的过程依此类推。(二)消费者视角:“集体消费、生活质量与舒适物”理论上述移民动机上的“收入与经济机会差异”理论的一个局限,是把人只看作生产者,而忽视了人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事实。有鉴于此, Duncan and New -man ( 1975 )把消费性迁移动机与生产性迁移动机做了区分。生产性迁移意在提高家庭收入,而消费性迁移则是为了提高居住或社区环境的质量。许多美国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的移民动机是消费性的。因此,学者们认为,不能仅仅从收入和经济机会差异来解释劳动力迁移。要解释劳动力迁移,分析的视野必须扩大,把经济动机以外的其他动机也考虑进来。其中的一个动机,就是消费。最早从消费或集体消费角度来分析移民的学者是 Tiebout ( 1956 )。他把迁移看作是居民对社区的集体消费政策的一种“用脚投票”。他认为,社区的本地性公共消费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迁居者的需要,同时所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如纳税)。空间流动性是居民对社区的公共支出的一种投票选择。他们根据社区的公共消费支出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来决定在哪个社区居住。在新古典经济学看来,集体消费品不具有排他性,其供给缺乏类似市场的那种效率。但 Tiebout(1956 )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把人们的空间流动性考虑进来,地方政府供应集体消费品和服务的过程,类似于市场机制。地方性的集体消费品和服务的供给由地方政府来执行,但其费用却由居民支付,即居民通过交税的方式为此支付价格。从居民的角度看,他们希望地方的公共消费模式能满足他们的偏好,同时,他们又不希望这种集体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税负)过高。作为理性人,居民希望从地方获得最大的福利(集体消费品和服务),同时支付最低的价格(低税收)。每个居民都在福利总量
39 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学学 王 宁劳动力迁移动机的三个理论视角及其整合及类型和税收支付额之间取得一个均衡,并以此来选择社区或地方。他们通过在全国各个地方或社区之间进行选择的方式,来找到符合自己偏好的地方。从地方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也会通过供应特定类型和总量的集体消费品和服务的方式,来吸引他们所希望吸引的居民前来居住。相应地,地方政府类似于市场,而居民类似于消费者。他们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自己所满意的社区或地方。Tiebout的“用脚投票”假说得到许多学者的验证。例如, Cebulaand Belton (1994 )对199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美国的印第安人缺乏劳动技能和人力资本,因此,就业能力差,在此情况下,他们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看重地方所提供的集体福利(如失业救济)。相应地,他们的迁移目的地往往是高福利地区。但是,事情的另外一面是,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消费和公共服务相对应,个人或家室在一个地方的税负(财产税和收入税负担)也是影响人们是否移入的考虑因素 ( Cebula , 2009 )。后来,学者们进一步用“生活质量”的概念来解释劳动力迁移的动机。例如, Hsieh and Liu (1983 )认为,移出地与移入地之间的经济差异不是导致人们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的唯一因素。他们认为,两地之间的生活质量差异以及生活质量满意度差异才是导致移民的更重要的因素。作者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区域间移民与区域生活质量差异的关系,并揭示,如果两个地区之间的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是一样的,那么,在这两个地方之间就不会产生移民。假如人是理性的,如果人们对两个不同地区之间的感知到的或预期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存在差异,那么,这种满意度差异就会刺激他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以增加他对居住地的满意水平( Hsieh & Liu1983 :
432 )。显然,生活质量差异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劳动力迁移有影响。生活...
篇七: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要]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今西方经济学界的学术前沿问题之一,也是西方各国政府施政的理论依据之一。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或者是两者皆有可能,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并无定论,其结果关键取决于具体案例和建模方式。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西方学者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并做简要评论。[关键字]劳动力跨国流动 国际贸易 替代 互补[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5)08一0018-03■李礼1 洪源2(1.南开大学,天津300071;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为了集中研究国际商品贸易的基础以及影响,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一般都假定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由此产生了不同国家比较成本的差异并构成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然而,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却一直都客观存在着,并且通过改变各国的经济结构对国际贸易的模式和国际贸易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要素国际流动和国际商品贸易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方面具有相似性,但是在政治意义上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就整体而言,要素国际流动比一般的国际贸易能引起更多更直接的政治问题,诸如主权国经济命脉的掌控权、社会就业结构等。因此,长期以来,要素国际流动比国际商品流动受到了更多的约束。这便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分析国际贸易时为什么不以考虑要素流动为出发点的原因。然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毕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强化,要素的国际流动所受到的限制趋于减少,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学界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作为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的劳动力跨国流动,一直是当今相关的国际组织与西方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许多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和颁布了各种劳工标准,希望有效地管理或控制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法规都难遂其愿,因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毕竟是多种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所造成的。在面对这一难题时,许多国家和地区是通过使用相对应的贸易政策来解决的,其基本经济学原理就是依据国际贸易与劳动力国际流动之间的关系。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目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学界对这项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还不多见。因此,这里主要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西方学者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一、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劳动力跨国流动和对外贸易是 万方数据各国经济交往最重要的两种形式,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学领域近年来的重要课题之一,西方很多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各自不同的结论。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替代论。此种观点认为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替代关系。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RobertMundell是最早研究国际贸易与要素流动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家。在2木2木2 HeckSCher—Ohl in模型的基础上,~lundell(1957)得出国际贸易和要素国际流动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结论,即如果一个国家严格控制劳动力跨国流动,这势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开展;如果一个国家启用严格的贸易壁垒,便会诱使境外劳动力的流入或国内劳动力的流出。他进一步推断:国际贸易和要素的跨国流动都能实现商品价格均等化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在生产满足一定条件下,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并不需要商品和要素的同时流动,只要商品或要素之一完全流动即可。美国经济学家Krugman(1 979)在假设垄断竞争、偏好多元化以及规模经济存在的前提下,从要素比例模型中同样得到商品贸易可以给要素流动提供一个替代选择的结论,即一国可以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进口土地密集型产品来达到出口劳动和进口土地的目的,这从理论上论证了国际贸易可以导致要素价格在国家之间的完全相等而不需要任何的要素跨国流动。此外,Krugman还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替代要素国际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的资源差异太大以至于各国不得不从事专业化生产;天然或人为的贸易壁垒;国别之间的技术差异。此后,又有CEPIi(1992)、Layard等(1 992)、ZimmeI'man(1993,1995)等从劳工输入国的角度建立理论分析框架支持Mundell的观点。2.互补论。此种观点则认为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Mundel l(1957)得出的国际贸易和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替代关系的结论主要是基于2*2*2Heck SCher—Ohlin模型, 而MarkuSen(1983)在改变HeCkSCher一0hlin模型中的某些基本假设后,推导出与Mundell完全相反的结论。在Markusen的分析框架中,如果任意放松IteckSCher—Ohlin模型中的以下四个假设之一:规模报酬不变;国家之间无技术差异;完全竞争;没有国内要素市场的扭曲,那么将会发现国际贸易与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此后,从改变2木2木2 HeckSchef—Ohlil3.的基本假设条件这一思路入手,陆续又有一些经济学家扩展了marku Sen的结论。Connell andCOFIWay(2000)认为:因为劳动力外流后,汇兑增加,这意味着一国能消费多于本国所生产的商品,即表现为更多的进口或者是更多的投资,所以,劳动力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在支持互补的观点中,贡献较大的经济学家还有Marku Sen and Melvin (1981),JoneSandNeary(1994),Razil3.and Sadka(1995)等。3.替代兼互补论。这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它既肯定国际贸易与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表现为替代关系,同时也承认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认为两者之间究竟是替代还是互补关键取决于不同的建模方法。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和科研机构很多。Stark andYitzhaki(1988)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是“相对剥夺”的结果。他们认为,劳动力的流动是为了提高他们自己或者他们家庭的收入,而这些收入都是与某一特定利益集团的收入息息相关的。如果收入的分配由于贸易自由化而提高(或是降低)了,那么因为相对竞争而引发的劳动力流动也会降低(则为升高)。所以,由“相对剥夺”而引起的劳动力流动与国际贸易将会表现为相互替代(或是互补)关系。在两时段的HeCkSCher—Ohl in模型框架下,Lopez和SChiff(1995)运用资本、两种类型的劳动力(技术型的和非技术型的)、劳动力流动成本和财政约束这些因素检验了劳动力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关系。在此,Lopez和Schiff指出“劳动力流动成本”应包括:交通费用、获得必备信息(主要为:最安全廉价的移民路线、在目的地国获得工作和住房情况等)的费用、申请各种证件(主要为护照、签证、劳工许可证等)的费用、在目的地国家找到工作之前的生活费用、支付目的地国担保人的费用,此外,还可能包括为适应目的地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额外支付的费用。Lopez和SChiff还进行了跨时段和跨国度的比较:在跨时段的比较中,贸易自由化导致了非技术劳工流动的增加,而对技术劳工的流动并未起到明显影响:在跨国度的比较中,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使得外来劳工的平均技术熟练程度下降和整体劳动效率程度提高。因此,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是模棱两可的。Dayi s和Wei rlSteil3.(2002)认为,劳动力一般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于先进技术被更多劳动力所掌握,由此将会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使发达国家遭受贸易损失。但是,如果是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劳动力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将有利于改善发达国家的福利水平,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二、关于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与对国际贸易的研究相比,劳动力跨国流动遇到的较大困难是资料的缺失和数据的不准确、各国的海关和移民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致。尽管这样,许多经济学家仍然致力于劳动力跨国流动和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方面,贡献较大的经济学者有Bohning和S C h l 0e t e r—P are d e s(1 99 4)、Wi lli amson(1 995)、 Wi l1i am、Kevin和JeffreY(1997)、Ja,mes和 万方数据
W i l l i a m(2 00 i)、 U l r i C hKohli(2002)等。B 0 h n i n g和S C h 1 0e t e r—ParedeS(1994)以韩国、马来西亚和台湾三个迅速成长的贸易顺差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发现就在不久前还是劳动力的净输出国,由于近年来国内(或地区内)工资水平的大幅提高,已经变成了劳动力的净输入国,得到了一国为低收入水平时,国际贸易和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一国为高收入水平时,国际贸易和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是相互替代的结论。B0hning和SChl 0et er—Pare de S(1994)还对1991年波兰试图通过与欧共体达成协议寻求农产品更大的出口但却导致波兰劳工大量流往欧共体的事实做出评论,“⋯⋯这个协议与其说是针对农产品的还不如说是针对波兰劳工的”,支持了劳动力移动成本不是劳动力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在欧洲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劳动力流动是相互替代的。以1870年到1910年间的国际贸易和劳动力流动为背景,Wi 11 i8111Son(1995)利用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和财政约束的HeCkS Cher-Ohlin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当时发生在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贸易流向、劳动力流向和工资趋同的现象。他指出,工资趋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的融合,而交易成本的下降和贸易的自由化不但使得经济融合,还使得国际贸易量和要素流量的共同加速增长。Wi ll iam、 Kevin和Jeffrey(1997)使用700多个面板数据对1870年至1940年的大西洋领域内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典和英国)进行研究。在剔除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周期之后,他们得出,1870年至1940年,这些被研究国家的对外贸易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并不存在替代关系。最后,文章还对劳工政策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且发现,那些将国际贸易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理解为替代的政策制定者,总是使得国家的经济利益得不偿失。James和William(2001)认为:劳工的流入对东道国产生极其有利的外部收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分别增加和提高了东道国国内公司的出口贸易的机遇与能力。1870年至1910年期间,美国来自欧洲的劳工对美国的出口贸易有很重要的影响。这里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1 7个国家的44类商品做出分析,结果发现,美国商品出口到另一国的贸易量与该国流入美国的劳工量呈现显著的正方向变动的状态。U1riCh Kohli(2002)通过使用产出理论的方法来衡量外来劳工在瑞士国民生产总值中所起到的作用的大小,并且将进口与出口分开考虑。在线性回归分析中,作者发现,外来劳工有利于促进瑞士进口的扩张,同时还推动了产出组合曲线向不可贸易商品的方向倾斜。因此,外来劳工对瑞士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起负作用。三、简要评价总之,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替代还是互补或者是两者皆有可能,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并无定论,其结果关键取决于具体案例和建模方式。简单的HeCkS Cher—Ohlin模型暗示了国际贸易和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应为相互替代的。在规模经济和国别之间存在特定行业的技术差异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就容易得到国际贸易和劳动力跨国流动之间是相互替代的,这些现象一般出现在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流动成本和信用约束更多的出现在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这些情况就可能导致劳动力跨国流动和国际贸易之间的互补,劳动力与资本的跨国互补,以及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外援助之间的互补。当流动成本越高、信用约束越高、潜在流动劳工的技能和收入越低,那么,劳动力跨国流动和国家贸易之间的互补性就会更明显。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基于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对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商品以及服务贸易的关系、劳动力跨国流动与资本跨国流动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逐渐运用到各国的劳工政策当中。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与劳动力日益大量跨国流动的现实相比,理论研究仍}日相当滞后,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关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研究仍然很不成熟,缺乏像资本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关系那样较为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关系涉及面广,问题复杂,许多具体问题仍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由于受统计数据的限制,对于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明显不足。因此,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责任编辑:覃合][作者简介]李礼(1980~),湖南长沙人,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公司金融;洪源(1981~),湖南永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学、国际贸易。 万方数据
劳动力跨国流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综述作者:
李礼, 洪源作者单位:
李礼(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洪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刊名:改革与战略英文刊名:
REFORMATION & STRATEGY年,卷(期):
2005(8)被引用次数:
1次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田源
劳动力跨国界自由流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期刊论文]-天津社会科学2004(4)2.
周黄河
论国际劳动力流动自由化的合法合理性[期刊论文]-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21(3)3.
刘莹.LIU Ying
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与中国经济发展[期刊论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2)4.
陈丽丽
世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收入效应——以中美贸易为例[学位论文]20085.
孙敬水.朱简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扩散效应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期刊论文]-对外经贸实务2005(6)6.
吴頔
劳动力国际流动原因的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11(8)7.
《东亚劳动力跨国流动》一书问世[期刊论文]-当代亚太2002(11)8.
郑春芳.郜世奇.ZHENG Chun-fang.GAO Shi-qi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外溢: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期刊论文]-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1)9.
刘楠.张国芳.豆俊梅
考虑人力资本流动的经济增长模型[期刊论文]-统计与咨询2008(4)10.
王殿华.WANG Dian-hua
东北地区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人文地理2005,20(6) 引证文献(1条)1.湛泳.李礼
我国劳务输出与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3)
本文...
篇八: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rum学术论坛www.chinabt.net
2016年1月 181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沁菲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步伐变得越来越快。本文在西方的劳动迁移理论、国内现阶段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指导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建立了一个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标地区较好机会所产生的拉力大于流出地区较差机会所产生的推力时,人们容易被吸引到预期工资报酬较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迁移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181-031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理论综述1.1 “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 二元结构模型该模型假设不发达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以农业为中心的自给自足部门,这就是所谓的二元结构,并且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工资水平也是不变的。1.2 托达罗模型在二元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该模型补充了对城市失业现象的研究,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不顾城市的失业而仍旧选择迁移的原因是他们考虑在城市获得的预期收入,而非即期绝对收入,人们会将在城市获得的短期预期收益与在农村获得的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同时考虑迁移的成本来做出迁移的决定。1.3 新经济迁移理论该模型强调家庭在迁移决策中的重要性,认为除了家庭的预期收入最大化的目标是其考虑迁移的重要因素,风险分散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则,为了规避风险和使收入来源多元化,家庭会决定部分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或迁移,以分散在当地获得收入的风险。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刘建进(2006)根据2002年不同特征(性别、培训经历、教育程度,平均年龄)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在不同规模城镇地域的统计数据构造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有序Logit模型,检验了受教育程度、专业培训经历、性别、年龄对劳动力外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选择更大规模城市就业的相对可能性会上升;受过培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比未受过培训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选择更大规模的城市就业的可能性会上升;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个档次,农村外出劳动力选择更大规模城市就业的相对可能性会上升;农村外出劳动力每增加1岁,选择更大规模城市就业的相对可能性会下降。李珊珊,谢清(2006)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劳动力素质对其流动的影响,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与当前面临的高速城镇化进程,指出第二、三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素质的高要求与我国农村劳动力拥有的较低人力资本现实形成巨大的落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与城市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并且也无法与城市的待业者抗衡,应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3 实证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采用了2003~2011年全国的年度统计指标。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设定为解释变量Sal,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设定为Inv,将城镇失业率设定为Une,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元)设定为Rev,将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即(城镇消费支出/农村消费支出)设定为Con,将城乡收入差距设定为Gap;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元)设定为被解释变量Inc。根据人力资本投资预测,劳动力会从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报酬的机会相对较少的地区向机会较多的地区迁移;社
Forum学术论坛182 2016年1月
www.chinabt.net会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近似地代表社会为闲置的劳动力提供的新的就业岗位;城镇失业率是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难度的指标;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是农村人口转移的自身因素;城乡消费支出比率是反映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直接价格成本的指标;城乡收入差距由泰尔指数来表示,泰尔指数为:它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用。本文采用农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来代替农村劳动力流动概率大小产生影响的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判定各解释变量对其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断出这些变量对他们迁移的影响大小。该模型具体设定为:
其中, 为常数项; (i=1,2,3,4,5,6)代表各个不同自变量对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影响的估计参数; 为随机误差。表1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数据
Y ear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 ( 元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 元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城镇失业率农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 元 )城乡消费支出比率城乡收入差距2003 918 13969 55567 4.3 2622 4.1 0.272004 999 15920 70477 4.2 2936 4.1 0.252005 1175 18200 88774 4.2 3255 3.7 0.232006 1375 20856 109998 4.1 3587 3.6 0.222007 1596 24721 137324 4 4140 3.6 0.22008 1854 28898 172828 4.2 4761 3.6 0.192009 2061 32244 224599 4.3 5153 3.5 0.172010 2431 36539 251684 4.1 5919 3.5 0.152011 2963 41799 311485 4.1 6977 3.2 0.13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表2 回归模型结果变量名称 系数 标准误 t 值 P 值截距项 300.9331 527.7941 0.570171 0.6261Sal 0.009727 0.017690 0.549882 0.6376Inv 0.003051 0.001348 2.263461 0.1519Une —298.0445 131.3513 —2.269064 0.1513Rev 0.351062 0.097128 3.614434 0.0687Con —194.5748 74.99869 —2.594377 0.1220Gap 5424.575 2040.450 2.658520 0.1171表3 模型拟合状况R 方 调整 R 方 F 值 P 值 (F 值对应的 ) D—W 值0.999805 0.999219 1706.598 0.000586 2.648248
Forum学术论坛
www.chinabt.net
2016年1月 183由以上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Eviews6软件进行操作得出以下实验结果,如表2。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泰尔指数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它的影响非常小;而城镇失业率和城乡消费支出比率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呈现负相关关系。虽然各解释变量单个对被解释变量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没有通过,但是所有变量对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所对应的P值为0.000586,明显小于0.05,通过了F检验,说明所有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另外,R 2 所表示的拟合优度的检验也是很好的,说明变量对方程的解释性也非常的强。模型的D.W.检验值为2.648248,说明残差项也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通过以上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对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工资性收入的正向影响因素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勒指数的增多,综合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城镇地区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报酬或者较高的收入的机会要比农村更大,说明目标地区较好机会所产生的拉力大于流出地区的较差机会所产生的推力,人们都容易被吸引到预期工资性报酬较高的地区。4 对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从宏观层面来看,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总的决定因素,所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应该保持好经济增长的稳健势头,同时,也要防止过度膨胀的泡沫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另外,改善当前的户籍制度,降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保障。此外,还应从两大方面入手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一是加强基础教育,通过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农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这也为将来农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提供和当地学生一样的教育,给予他们同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二是对进城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另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能减少他们在今后的求职或工作变换中遇到的障碍。
参考文献[1] 刘建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2] 李珊珊,谢清.由人力资本看中国劳动力转移问题[J].法制与经济,2006(1).[3] 王 智 强,刘 超.中 国 农 村 劳 动 力 迁 移 影 响 因 素 研究——基于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1).[4]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4).[5] 黄 国 华.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移 影 响 因 素 分 析:29个 省市的经验数据[J].国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 罗纳德· G· 伊兰伯格,罗伯特· S· 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东北地区劳动力迁移理论研究综述 东北地区 理论研究 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