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3篇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县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55篇 篇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5 5 篇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根本遵循。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补齐乡村短板,助推转型升级,通过开展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构想。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现状及成效 xx 县地处 xx,全国商品粮、茶叶、生猪生产基地,全国重点油茶县,省烟叶生产基地县,全省农田水利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县总面积 2500 平方公里,辖 17 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 XX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XX 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扣“发展农业、提升农村、富裕农民”三农工作主题,致力农业增产、农村升级、农民增收目标任务,推动“三农”工作呈现三大转变。
一是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和“一村一社”、“一村一品”战略,以提高农业合作组织化程度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 xx 个,种植面积30 亩以上的大户 xx 户,新型家庭农场 1000 余家。农业龙头企
业 30 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6 家、市级龙头企业 24 家,打造洣江街道、严塘镇、腰潞镇、xx 镇 4 个乡镇 19 个行政村 30 万亩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龙华农牧、万樟园林、虎源生态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生猪、黄牛、“一叶三茶”等特色产业势头良好。
二是农村由散乱型向城镇化转变。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质工程和“一五十百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解决xx 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改造 xx 个自然村电网,25 户以上自然村达到了通达的标准,4G 信号、光网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启动项目 103 个,筹集建设资金达 1.05 亿元,成功创建 1 个国家级、6 个省级、19 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 镇卧龙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三是农民由农耕型向多元化转变。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XX 年至 20XX 年底,贫困人口减少至 xx 户 xx 人,累计减贫 xx 户 xx 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xx%,贫困村全部退出。大力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分别培育科技示范户 xx 户、新型职业农民 xx 人,切实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强力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农村宅基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序流转土地 52.85 万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明显增多。多措并举
促进农民增收,预计 xx 年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8723 元,同比增长 10.2%。
二、存在问题与困难 1.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结构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建设延伸较短。比如,20XX 年全县水稻总产 33.17 万吨,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的大好形势,但优质米率远远满足不了新兴需求下的稻米多样化、高标准、高品质消费要求和加工需求。再比如,xx 紫皮大蒜和 xx 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紫皮大蒜单位面积纯利只有山东大蒜的 50%,黄牛养殖存栏量、出栏量分别仅有 9.07 万头和 3.30万头,产量低、效益差降低了市场竞争力。还比如,“xx 三宝”是极具特色的农业产品,但目前只有“xx馥蒜”“豆腐乳”“火焙鱼”等几种样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2.乡村治理亟待加强。一是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我县劳动人口 30 余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达 11 万余人,留守在农村居住和生活的基本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号称“386199 部队”,这些人员不仅无法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任,更使乡村治理主体乏力,不能承担起乡村治理的重任。二是村民自治局部弱化。村委会过度依赖乡镇政府,没有充分发挥自治作用,村务、财务不公开、不透明现象普遍,个别村组干部作风不实、以权谋私,“雁过拔毛”式腐败时有发生,导致农民与基层干部之间的矛盾加剧。三是不良社会风气抬头。乡村中存在赌博、迷信、仇“官”仇“富”
仇“社会”、人情世故冷淡、不孝等不良社会风气,不稳定因素增多。
3.环境整治任重道远。近年来,全县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农业生产、家禽养殖、生活垃圾等问题依然突出。调研发现,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已经严重影响我县耕地和水环境质量,20XX 年,我县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总预算资金达 8399 万元,涉及全县 17 个乡镇(街道),共 xx 亩。畜禽养殖污染日益严重,我县每年的畜禽养殖投诉占环保投诉的近三分之一。此外,农村百姓环境卫生意识淡薄,“乱扔乱丢,脏了扫扫”的习惯根深蒂固,农村建设杂乱无章,破败空心房还普遍存在,极大影响村容美观。
4.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据统计,xx 县近三年累计投入 xx 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农业生产规模大、涉及面广多,加之许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等原因,在洪涝设备、水利灌溉、田间道路、农业机械设备等方面依然比较薄弱。在生活方面,农村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建严重滞后于城区,乡村卫生室医疗条件比较差,配套设施不全,启用率比较低。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比如,我县村组公路基本实现通达,但由于建设标准较低,缺乏道路管理和养护,存在“返砂”现象。
5.农民增收愿望迫切。虽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是与城市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全县目前还有部分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些人口大多生活在农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64%,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2.55:1,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究其原因,一是观念落后。对国家、省市新出台的有利政策认识不足,比如农村土地流转,部分农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对此心存顾虑。二是要素制约。缺钱、缺技术等问题比较普遍。三是信息不畅。缺乏招工求职信息,存在“想出去打工,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三、有关对策与建议 1.深化农村改革,让乡村“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扎实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夯实“三权”分置改革基础;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不断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盘活农村集体财产,多途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持续不断在土地、资产上做文章,让农村的资产资源由“呆资产”变成“活资本”,以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2.大力发展产业,让乡村“旺”起来。经济发展靠产业,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就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巩固发展粮食生产,抓好“一叶三茶”、“xx 三宝”、生猪、黄牛等特色农业,通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全面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广“公司+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共营制”等经营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延伸产业链,不断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打造乡村田园产业综合体。
3.抓好生态建设,让乡村“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加快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和空间重塑,推进“空心村”改造,加强传统民居、老旧院落改造提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把“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大力发展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乡村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的可持续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和合理布局,把农村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区域。
4.健全治理体系,让乡村“稳”起来。“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社会治理体系中,乡村是最基本的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下大力气抓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村民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做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充分发挥新乡贤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农村协商民主,强化党务、村务公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持续开展普法教育,促进乡村长治久安与文明和谐。
5.加强基础建设,让乡村“强”起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重要。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针对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编制规划,合理配置,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建好水、电、路、讯“四张网”;创新投入方式,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制定优惠政策或以奖带补方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采取 PPP 模式,吸引开发业主投资;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着力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
6.决胜脱贫攻坚,让农民“富”起来。没有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要按照十九大“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
一民生工程来抓,大力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也不掉队。要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摘四不摘”要求,继续精准发力,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继续下足绣花功夫,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精准性,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篇二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 3 月8 日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年初以来,县委农工部带着“如何建设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型乡村,实现乡村五个振兴”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学习和深入思考,结合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调研,现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村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7 年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 35.3 亿斤;农畜产品加工
销售收入 10 亿元以上;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9207 元,同比增长 9%。
(一)在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农牧业效益方面。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共建设节水灌溉农田 117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 50 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大场 730 个;农机综合机械化率达 86.5%。
二是质量兴农兴牧战略破题起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玉米种植面积 302 万亩,绿色水稻 65万亩、杂粮杂豆 80 万亩、特色作物 60 万亩。2017 牧业年度家畜存栏 247.6 万头只,优质牲畜改良率达 90%。
三是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成功争取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全国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两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0 家,实现年销售收入 100 万元以上企业 18家,带动农牧户 3.2 万户。
(二)在抓好生态建设、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方面。一是自然生态逐步修复。实施土地整治项目 41.28 万亩,落实重点公益林和天保区补偿面积 141.78 万亩,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 30 多万亩。
二是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开展以“五清、五有、五化”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动,推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切实加强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全县农村牧区共有卫生厕所 3.98 万座,普及率达到 55%。
(三)在培育乡风文明、繁荣农村牧区文化方面。一是基层。
文化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县乡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已实现全覆盖,80%的嘎查村建设了标准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或农牧民健身广场。
二是农民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扎县委、政府大力开展“用文化力量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主题活动”,各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千家万户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社会新风宣传氛围日益浓厚。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拒绝邪教”科普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各地共悬挂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标语 2000 余块,手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墙 109390 米。
(四)在加强社会治理、夯实农村基 层基础方面。一是强化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重点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员“创业带富”行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等农村党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体经济...
篇二: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关心关注的热点。2016 年,县政协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四个专委会牵头,组成四个调研小组,发挥乡镇政协工作联络委员会主导作用,组织部分政协委员,特别是驻乡镇委员,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县有关“美丽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知识,分赴 15 个乡镇进行调研,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了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工作为目标,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核心,以“双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坚持点、线、面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双示范村”创建活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党委政府重视夯实工作基础。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双
2 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双示范村”创建实施意见》,按照“宜居示范村”标准,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改善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各乡镇也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领导责任制,分包行政村,分包路段,还专门设立城建办加强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各村结合实际,建立了保洁队伍,对村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基本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夯实工作责任,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多元投入提供资金保障。在争取省、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的基础上,县、乡两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农村卫生保洁机制加大投入。同时,积极引导各村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每月向农户收取一定的垃圾处理费。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及志愿者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等多种方式参与,逐步建立起了“政府财政奖补、群众筹资筹劳、部门投入整合、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资金投入新机制。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截止 9 月份,全县共建设垃圾处理池 1302 座,购置垃圾清运车 1327 辆,添置垃圾桶 4873 个,专(兼)职卫生保洁员 1380 人;粉刷墙面 35.3 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 8214 平方米。367 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保洁机制,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保洁队伍的全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和主干道路基本
3 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整治目标。30 个双示范村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进行了提升,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近千万元,全部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亮化。新改扩建村级文化广场 4 个,栽种各类绿化树 8 万多棵。新修村庄道路 49 公里,粉刷墙面 12 万平方米,绘制文化墙 2182 平方米。
(四)环境整治初显成效。以“双示范村”创建为载体,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美丽乡村”面貌初显。一是组织开展以村边、沟边、路边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的“三边”治理活动,清除农村垃圾、杂物以及其他有碍观瞻物,基本实现了村内及周边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有序,主次干道两侧环境干净的“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目标。二是结合各村实际,大力推进村庄周边道路及村内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建设;统一整洁或粉刷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合理设置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亮化、绿化,加强对公共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深入推进农村公路三年全贯通工程,逐步实现村庄道路户户通,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其中,王岗镇、瓦店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展主要街道改造提升工程,杜曲镇北徐庄村、龙堂村家训展馆已经投入使用。止 9 月份,全县已创建省级示范村 37 个,省级达标村 75 个,156 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通过
4 市级验收。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呈现出了:设定标准高,建设内涵丰富;工作启动迅速,参与响应面广;社会关注度高,聚力态势明显;总体成效显著,群众认同度高;边建边探索完善,实践丰富理论观念等特点,但是从实地调研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情况看,仍然存在一些亟需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思想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部分乡镇和单位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视不够,紧迫感不强,标准不高,有松懈、厌战情绪和应付思想。
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识不到位,持续抓、主动干的意识不强,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三是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村民主体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干部干、群众看”,上热下冷现象突出,“人的新农村”建设滞后,村民自觉、自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没有形成。部分群众对村庄绿化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有抵触情绪。特别是涉及到村民个人利益时,他们更偏重算小账,采取软抵硬抗的方式应对,如清理占道经营,乱搭乱建建筑时,常常受到村民的阻挠。另外,
5 由于村民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垃圾依旧还是往老地方扔,污水还是随便倒,新栽种的绿化树随手破坏,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的进度和效度。
(二)规划编制相对滞后,缺乏地方特色。规划的引领指导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没有达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的标准。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我县启动以“双示范村”创建为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已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全县和各乡镇还缺乏规范化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工作推进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渐进性,部分乡镇村还处于零敲碎打,各自为战状态。中心村、重点村、在建村、限建村没有明确下来,不利于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已完成的规划大多是修修路、刷刷墙、种种树、清清垃圾,千篇一律,没有体现出我县、各乡镇和各行政村的整体和地方性特色。
(三)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我县探索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投入压力大。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创建资金主要靠政府投入,而单靠政府的投入毕竟有限,并且这种政府的投入主要是起引导、鼓励、做示范的作用,不可能全包全揽,面面俱到。二是农村居民自身投入少。农村居民虽然能够投入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其主
6 要也是建设自家小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很有限。三是引入社会投资难。“美丽乡村”建设很多是公益性项目,没有回报,因而难以引入大量的社会资金。“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单一的实情,导致后续养护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难以长期持续维护建设成果。
(四)产业支撑建设工作乏力。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我县大多数村庄没有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集体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缺乏长期投入、常态化管理维护的经济基础,再加上一部分村受区位、交通、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短期内要做到对乡村环境整治全面覆盖难度较大,需要政府引导各行政村根据本村实际,发展自身特色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支撑“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需求。
(五)常态化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县一盘棋,统一安排部署,各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但是,“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各部门安排项目顺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序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从调研情况看,目前,部分乡镇还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有些乡镇虽然建立了管理机制,但效果不明显,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主
7 要表现在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群众门前三包实施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
(六)宣传发动不到位。目前我县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还不够,范围不广,宣传形式过于简单,仅仅只是打一个横幅,写几条标语,导致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大氛围。部分乡镇对村民的教育引导重视不够,只是一味强调群众素质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宣传教育引导方法。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做足“人的新农村”这篇大文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舆论氛围。
一是加大中央“美丽乡村”建设、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我县“双示范村”创建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美丽乡村”公益项目建设的宣传,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的公益是全体村民的公益,这种公益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外,最主要的还应该是谁享受谁负责,村民既然是享受这种公益的主体,
8 也应是投入物力、精力和心力去建设和维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在各村文化广场、乡村超市等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张贴悬挂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版面、条幅、宣传画等,向广大群众宣传环境整治工作内容及意义。同时,要充分发挥广场舞队、艺术表演队等民间艺术团体作用,通过举办人居环境整治文艺汇演等方式,提升群众自觉改善人居环境的思想意识,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活动。三是以倡导“孝亲、诚信、礼让、遵法”为主题,在各村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好婆婆、好媳妇”、“五好村民”、“清洁家庭”评选等活动,用身边人带动、教育身边人,打造文明乡风,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外美,也要内美的要求,促使“美丽乡村”建设健康持续发展。
四是通过建立村规民约,提高农民的环境美化意识,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把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共同的公益来做,以“人的新农村”催促、规范、实现、保障“物的新农村”。
(二)突出规划引领,抓好典型示范。
一要尽快启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议借鉴浙江、江西等地的先进经验,研究出台《临颍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全面启动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发挥规划引领指导作用,保障有序推进。改变由各个部门编制单项规划的做法,加强部门间的衔接协调,由城建、农业、交通、扶贫、旅游、环保、水利、公安、电业等相关部门组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
9 制工作组,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标准,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等要素通盘考虑,形成系统、完整、科学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二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特色,培育典型。要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对现有村庄进行科学分类,明确村庄整治重点和时序,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有重点地选取一批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完善、聚集带动能力强的重点村和中心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成为保持田园风光、留住美丽乡愁、体现临颍特色的典型示范村,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等特色休闲产业、以点带面,促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档次。
三要研究城镇化和农村人口流动迁移趋势,明确哪些是中心村、在建村、限建村,集中优势资源,有重点地打造一些区域,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做好,顺应引导城镇化和人口迁移,为农村的渐进发展留出余地。
(三)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美丽乡村”建设和维护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资金的持续投入是关键。要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逐年增长机制,重点保障保洁设施、器械的购置和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
二是大力整合政策资源。积极
10 整合支农、惠农、强农的相关政策,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镇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三是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的投资。要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和个人投资捐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要鼓励农民创业,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并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份子。
四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集中使用到环境整治、卫生保洁工作中,尽可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要利用好不动产权登记、确权的有利时机,将集体权属厘清,用产权换资源、换资金,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投入。
(四)突出产业支撑,激活农村“造血”功能。
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引导,从政策扶持、人才支撑、考核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激发调动村“两委”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二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各村特色和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美丽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如大蒜、小辣椒等)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逐步形成特色产
11 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同时,要积极打造旅游品牌、历史文化品牌等等,大力发展农村优势产业,通过这些产业的支撑,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群众的收入,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自我造血和输血功能,从而...
篇三: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的通知》要求,企业办组织骨干力量,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实施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结合中小企业办相关工作开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企业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工作措施扎实,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按照区委、区政府制定的“一二四三” 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四城四区”建设,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指导各镇街根据本地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确立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产业镇发展。明确特色产业升级方向,落实推进措施, 上下协同联动,推动特色产业镇的全面升级。引导中小企业与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提升协作配套水平,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配套关系, 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1 月份,为坊城街道争取特色产业镇发展扶持资金 30 万元,已拨付到位。12 月,坊子区九龙街道市政装备产业,获评 20** 年潍坊市特色产业镇。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
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对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进行了深入了解。总的来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由于国家 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 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投劳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
2、农业发展的内部支撑因素仍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农
业大而不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低,一二三产融合度不深。二是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带动。绝大多数农产品仍然以卖原料为主,即使是简单的清洗、分装、预冷、储藏、加工也没有,分散经营的大多数农产品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质量难以取信于众。三是品牌建设严重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力度不够,知名品牌总量少, 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为主。四是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发展产业的模式没有太大改观,融资手续繁杂,时间长、可抵押担保物少、贷款数额小、周期短等问题仍然存在。五是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严重不足。农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匮乏,一家一户经营与大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业技术指导、管理服务跟不上。
3、农村环境整治的压力仍然很大。农村垃圾服务设施
仍不完善,垃圾处理办法陈旧老套,村民环卫意识不强,环境整治资金缺乏,造成部分村屯环境仍存在“脏、乱、差” 现象。
三、下步思路打算
2018 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是, 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动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服务 体系建设水平。工作目标是争创市级以上创业基地 1 处、“专精特新”企业 2 处,争创省级“隐形冠军”2 家,全年培训各类管理人员
300 人次以上。
1、抓好政策落实,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贯彻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注、企业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贯彻宣传促进法的浓厚氛围。在山东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形成潍坊市 落实意见后,制定我区发展措施。同时,加强中小微企业认定工作,落实好中小微企业定向政策扶持。
2、抓好创业创新,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动力。加大“专精特新”和“一企一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升级优胜企业;推动“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增数量、提水平。抓好山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园、潍坊青年创业园争创国家 级、省级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提升创业创新孵化辅导能力。
3、抓好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电子信
息、装备制造、碳化硅等产业集群升级工作和特色产业镇培育工作。开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镇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和“一企一策专家会诊活动”,为企业量身定做,精准 服务。
4、抓好服务体系,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水平。加强企业 素质培训。紧贴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组织开展多 层次企业培训活动,为企业培训 150 人次以上;加强中小企业网坊子站建设,做好网上展厅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宣 传推广,引导行业深化电商平台发展。
5、抓好综合协调,增强中小企业工作指导。加强中小企
业经济运行分析和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监测直报体系建设;加强企业家协会建设。营造重商、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为建设“富裕美丽和谐的活力坊子”培育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6、推进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参与实施“促进中小 企业国际化发展五年
行动计划”,借助山东省中小企业对外 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 中小企业技术交流展洽会等平台,结合产业升级、技术引进等需求,择 优选择和推介一批有基础、有实力、有意向的中小企业,在 研发、生产、销售、采购等方面开展国际化合作,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力新优势。
四、意见建议
下一步要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主 要矛盾,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 以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 字方针为指导,振兴农业产业,促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促城乡和谐,带动绿色发展,促乡村美丽。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加强农村水电路林网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投入增长机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加强农村医疗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保障体系建设, 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传统村落,使城市和乡村文化共存共荣,确保城乡居民能够均衡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2、搞好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是统筹城乡发
展规划,突出城镇带动战略。着眼于优化人口与生产力布局, 从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保障、公共服务等层面综合考虑乡村发展,以产业集聚区、城镇新
型农村、新型社区为支点,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形成城市辐射乡村的城乡融合体。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全面树立城乡发展“一盘棋”思想。
与国民经济增数相适应,建立“三农”投入增长机制,财政新增资金更多地投入农业农村。对于经营主体无力经营或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3 篇
**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地位,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航向。就**来看,我县近年来围绕建设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县和全面脱贫奔小康目标,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作了有益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县、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日,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召集成员单位,分*组展开调研,各个调研组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全县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进行了梳理和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现状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以来,我县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县委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支农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20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为*万亩,总产量*万公斤,完成任务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亿元,完成任务的*%;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
(一)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我县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
公路 201*年续建工程*个,共*公里, 201*年实施项目*个,共*公里,截止 201*年底**县*个建制村比预期提前一年完成全部通硬化路,并全部通客车。201*年实施水利重点工程*项,解决了*万人饮水安全等问题。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个,新增耕地*亩。全县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建起了乡村及城镇化寄宿制学校*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教育公平一盘棋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共投入资金*余万元建起了*个集建身、休闲、娱乐、学习培训于一体的高标准、多功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20**年对村级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闲置办公用房进行了整合,*%行政村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实有面积达到*平米以上。全县新、改建农村卫生室*个,聘用乡村医生*人,基本药物实施“零差价”制度,由乡村医生向乡镇卫生院做基本药物采购计划,卫生院统一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给村民。
2.就业服务行动扎实有效。是 201*年组织“春风行动”等专场招聘会*场,达成就业意向人数*余人;二是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见习岗位*人;三是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招聘政府购买性岗位*人,辅警*人,各企业招聘大学生*人。同时,大力做好创业扶持工作,为*人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万元,建成*个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户,带动就业人数*人。将农村贫困劳动力纳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输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人,带动*人脱贫。3.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从 200*年开始,我县鼓励和支持各路人才和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创造性利用空壳村旧村旧址“四荒”资源发展了生态庄园,生态庄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经历了从自发开发到规范发展,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比较低级到相对高级的嬗变过程。基本形成了休闲度假、科技示范、产业开拓、家庭种养、综合开发五大类型。截止 201*年底,全县已发展各类生态庄园*处,其中*个魅力庄
园、*个精品庄园、*个规模庄园,累计投资*亿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方面。
1.土地确权基本完成。自 201*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县确权发包方*个,去年共完成*个村*个发包方权属调查任务,调查农户*户、面积*亩,签订合同*份。截止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在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的基础上,**县积极放活土地经营权。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201*年正式更名为“**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各乡镇成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201*年,投资*余万元建成了县、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化平台。201*年,县农经办积极完善提升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向乡村延伸,完成乡镇交易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另一方面是完善交易制度,规范交易行为。截至目前,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累计流转*万亩,其中承包地面积约*万亩,有效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效益。
2.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 201*年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工程,我县于 201*年*月底完成调研工作,对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并赴外省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月底确定将*村作为试点村开展改革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对*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3.全面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机制。探索“身股”作法,全县组建水利、林业、国土三类工队*支,吸纳贫困劳动力*人,累计下放各类工程投资额*万元。同时,通过“直接扶持”和“间接带动”(即带资入企)两种方式,去年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亿元,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
(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核桃产业,201*年新栽植*万亩,提质增效*万亩,主产区种植总面积达*万亩,产量达*万公斤,产值*亿元。设施蔬菜产业,集中打造示范片区*亩,总面积达到*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产值*亿元。杂粮产业,打造千亩杂粮示范区*个、百亩杂粮示范片*个,新发展富硒功能为主的杂粮*万亩,总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万公斤,产值*万元。中药材产业,鼓励大户集中连片种植,新发展以连翘、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万亩,总面积达*万亩,产量*万公斤,产值*万元。畜牧产业,重点实施牛羊家庭养殖、猪鸡养殖、畜禽工厂化养殖、粮改饲、良种普及五大工程,新增养殖总量*头(只),畜牧饲养量达*万头(只),完成牧业收入*万元。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农村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县农村经纪人、庄园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工商企业等在三产融合思路的指引下,结合实际调结构促转型升级,变单一产业为复合产业,变单一效益为多重效益,走出了充满活力的新天地。全县依托农业企业、生态庄园、煤炭等企业转型发展新上了...
推荐访问:县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乡村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