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10篇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8 20:40:03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10篇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疆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一个多语的社会或国家里,构建双语和谐是构建和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10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10篇

篇一: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疆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 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在一个多语的社会或国家里,构建双语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双语在中国确属新生事物,其目的、任务、规律、趋势等还没有被充分认识。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新疆“双语”教育的投入,形成了从中央到自治区、从各地州到各县、乡、村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推广“双语”教学的新局面。双语教学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双语教育;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27-01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所谓‘双语教育”,是实施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方法。从广义的双语教育就是泛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和使用对方语言的教育都可称为双语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就是特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这两种语言的教育体系,我国教育学中其通常称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①。我国是实施多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为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区经济得以共同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以当地少数民族语和汉语为教学目标的“双语”教育。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就新疆开始了双语教学,近几年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加大了投入,双语教育已经落实到幼儿园至大学。结果表明,只有培养出双语小学生,才会有双语中学生,才会有双语大学生,最后为社会输送学科型双语人才。

 本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各民族从小学好汉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1、形成国家一体化教育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民族种类繁多而高度统一的国家,在这样一个拥有多语种、多元文化的国家里,为了使各民族能够在各领域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整体,必须建立一种各个民族可以通用的语言,于是处于我国主流文化地位的汉语作为统一语言来形成多元经济、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对多远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使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坚持我国双语教育的实施,才能得以我国各民族上千年积累下来的价值体系、文化财富、历史经验等相互、广泛传播,更加体现国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进一步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化的历史与现代的光辉历程,更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双语教育促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学习,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团结一致的理念、各民族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渗透、各民族利用统一语言的教育模式。只要学习就会有进步,只要加强相互交流,才会有共同的发展。因此学习汉语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树立整体的思想

 理念与爱国意志,是实现中国梦的长远要求。

 2、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民族与民族、民族地区与国外边境的贸易交流也不断增多,汉语是我国区域间与民族间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也是已逐渐成为国际交流市场的重要媒介,不学汉语就根本上无法面向当今经济发展的步伐,无法面向全球化科技交流竞争趋势。新疆少数民族想要扩展视野,适应到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市场的新形势,就要好好学习和把握汉语言文化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加发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能力优势,为新疆经济与全国同步发展具备强有力的知识才能。

 3、对发展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双语教育有着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文化的功能,是党和政府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展现了我国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②,通过少数民族本族语言与汉语的交融,加快了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迈进,同时也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得以发扬和传承下去。因此双语教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汉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样是一种传播文化的途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树立祖国共同体的的理念,学会奔着各民族共同的目标,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和文化,与各民族平等相处共同发展。

 三、施行双语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③。但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

 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汉兼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总结和归纳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的经验,评估新疆以往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对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未来新疆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方面的问题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④。

 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行为。一个人的成长,从小就离不开教育,而教育过程的完成是通过父母、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本人各方面的努力而实现的。那么,教育是怎样进行的呢?它的首要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民族最重要的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汉语在我国是各民族之间交际的桥梁。新疆的“双语”教学培养应该是既掌握母语又能熟练掌握汉语的“民汉兼通”人才,这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社会、充分享受教育机会、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乃至于新疆的经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⑤。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才能缩小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不均衡和差距;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才能使少数民族学生充分享受教育机会,为新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有用人才;只有全面推广“双语”教学,才能使新疆的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可以说,“双语”教学是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2] 陈世明,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由来和发展,西北民族研究,2008

 (3).

 [3] 梁 云,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6).

 [4] 杨浩强.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15.

篇二: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

 [ 摘 要 ]近年来, 新疆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下, “双语”教育发展迅速, 双语教育的研究也不断发展起来。

 所谓新疆双语教育是指新疆维吾尔族少数民族使用汉语进行非语言学科内容的教育。

 在过去的 50 多年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真贯彻中央的语言政策 ,实施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的演变中, 可以看出新疆在不断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 紧密结合国情、 区情, 努力营造一个更加优化的双语和多语教育环境 , 为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 关键词 ] 新疆 ; 少数民族 ; 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 、 多语种 、 多文化的地区 ,

 自古 以来就是东西方语言与文 化的交汇之地。

 世界六大语系中的三大语系的语言汇集在这里。

 在维吾尔、 汉、 哈萨克、 回、 柯尔克孜、蒙古、

 锡伯、 塔吉克、 乌孜别克、 满、 塔塔尔、 达斡尔和俄罗斯 l 3个世居民族中,

 除汉族 、 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汉文外 ,

 维吾尔、哈萨克、

 蒙古、 柯尔克孜, 锡伯等民族不但有语言,

 还有本民族的文字 。

 长期以来, 各民族人民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 逐渐形成了 互相学习语言文字的优良传统, 已形成了多种双语类型 , 其中又以“民一汉” 双语型为主。

 新中国成立以后, 废除了民族压迫、 民族歧视, 开创了民族平等、 团结 、 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了充分尊重。

 1 9 4 9 年通过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 同纲领》、 1 9 5 1 年颁布的第一部《 宪法》、 1 9 5 1 年政务院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各民族教育会议的 报告》、 1 9 5 2 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1 9 8 4 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同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

 、1 9 9 5 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 0 0 2 年 7 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 都对少数民族学习、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平等权利作出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障, 强调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并为少数民族地区双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以国家的政策、 法律为依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 逐步确定了民族语文与汉语文(双语)的关系, 制定了少数民族以学 习 、 使用和发展 民族语文为主 , 同时又自愿学习、 使用汉语文的语言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

 回顾新疆 5 0 多年的双语教育政 策发展历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形成期 新中国建国初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 明确了我国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 的关系 , 并使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范围史无前例地扩大了。

 民族语文不仅是少数民族的日常交际工具, 而且已经成为少数 民族地区政治 、 经济 、 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在处理民族语文和汉语文的关系上, 突出了民族语文的地位。

 2 0 世纪 5 0 年代至 6 0 年代中期, 新疆依据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 制

 定了相应的语言政策 , 突出了以民文为主、 民汉两种语言并用的原则 , 同时提出了民汉互学语言的双语政策。“ 以民文为主”, 即少数民族认真学习、 使用和发 展民族语文 , 这对于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 、 切实贯彻和落实民族政策、 增进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 维护祖国统一、 继承和发扬新疆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加速新疆的现代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 的意义。

 因此, 新疆有传统语言和文字的维吾尔 、哈萨克、 柯尔克孜、 蒙古、 锡伯等少数民族在 学校教育中均采用母语授课 , 建立起了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到大学的民族教育体系。“民汉两种语言并用” 则是要服从汉语是我国通用语这个大前提 , 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新疆在学习 、 使用和发展民族语文的同时, 又不能忽视汉语的学习和使用 , 必须实施二者相结合的双语政策。

 基本社会共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 多语言、 多文种的地区, 双语的社会环境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决定了双语教育的存在。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 对推进双语教育也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共识。

 共识一:

 推进双语教育是关系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举措, 关系到国家统一强大, 关系到各民族团结, 关系到新疆长治久安。共识二:

 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 加强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共识三:

 推进双语教育顺应广大群众期盼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 适应了年轻人就学、 就业的竞争要求, 是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融人现代主流社会的一项民生政策。

 二、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期

 1 9 7 6 年 , 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正常发展 的轨道, 民族教育也走上 了复兴之路。

 尤其是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 民族教育, 特别是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地位 日益突出。

 双语教育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 但对双语理论和双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诸如把“汉语教学 ” 与“双语教学” 或“ 双语教育” 相混淆等尚未理清的理论问题 。

 这一阶段 , 虽然仍未明确地提 出“双语教育” 的概念 , 但已涉及双语教育 的方方面面, 如设置管理机构 、 加强领导、 调整教学计划 、 明确培养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等等。

 尤其是首次提出了“民汉兼通”, 并把“民汉兼通” 作为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 充分显示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快速发展的轨迹 。

 由此可见, 这一时期双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 具体和系统化, 从而使自治区双语教育工作在经历了 1 0 年浩劫之后 ,又重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

 三、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期 2 0 世纪 9 0 年代以后, 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一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 , 信息化, 一体化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使得少数民族对汉语的学习有了 更加迫切 的需求。

 这些变化, 必然对原有的双语教育模式提出了调整和革新的要求 。

 另 一方面 , 随着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的引进及国内外成功的双语教育实验的影响 , 新疆的双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双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富, 各类双语教育改革 实

 验大规模开展, 建立了相应的学术团体形, 成了一支双语 和双语教育研究队伍 , 编写了 成龙配套的双语教材, 这些对自治区双语教育政策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这一时期, 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对双语教育作出的各项决定, 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双, 语教育的方针 、任务、 地位和作用 , 确定了 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 相应的对策 、

 办法和措施 , 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明确提 出了“ 双语教学”

 、“ 双语教育” 的概念 , 虽然两个概念仍常常混用。

 四, 新时期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 坚持积极、 稳妥、 有序推进的原则。

 既要积极进取, 不等不拖; 又要实事求是, 不急于求成, 把握好节奏, 安排好衔接。

 第二, 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分区规划、 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统筹规划, 整体推进, 又要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 既要立足于推动当前工作, 又要着眼于实现长远目标, 循序渐进。

 第三, 坚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的原则。

 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指导双语教育工作, 把普及双语教育与提高双语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推进, 可持续发展。

 第四, 坚持民汉兼通培养、 民汉教学并行的原则。

 在努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 切实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 合理设置课程方案, 保证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第五, 坚持从幼儿抓起、 从教师抓起的原则。

 从双语教育推进的实际出发, 集中双语教育资源, 从学前和低段抓起, 逐步推进。

 重视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增量补充、 存量培训、定向培养、 滚动推进的方针, 建设一支数量和质量满足双语教育要求的双语师资队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大规模开展的各类双语教育改革实验是这一阶段 的突出特点, 有关双语教育的理论与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因此, 可以说双语教育政策逐步进入了完善时期 。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32. 【2】

 滕星.20 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M].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3:364 【3】

 戴庆厦。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J].民族教育研究,1996, (4)

 【4】

 马寅.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1

篇三: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教学 1/2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研究 (项目批准号 040412C06 )

 的阶段性成果。全球化是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最显著的特征, 它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语言和教育。世界各个民族尤其是那些只使用非主要通用语言的民族, 必须学习国际通用语或国内通用语的才有可能获得发展与生存。

 双语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的教育模式。一、 新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新疆是一个多民族、 多语言的地区, 各少数民族以使用本民族语言为主, 同时, 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习汉语使用汉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在这一世界潮流影响下, 少数民族要走向全国和走向世界,越来越需要掌握汉语和外语, 汉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二、 双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在双语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掌握学科知识的主要场所。

 各科的学习都要通过课堂教学, 进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和展示有计划的教学内容。

 一切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 展示的教学内容要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操练加以掌握并进而巩固, 最终达到学科知识与汉语水平共同提高, 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在双浯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下面是对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一)

 备课备课就是教师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 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 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 确定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步骤、 选择教学方法、 制定出完整的教学计划。以汉语教学为例, 在备课过程中, 教师以自己的认识结构同化教材的教学内容, 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先吃透大纲和教材, 熟练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二)

 语言与学科间的关系在双语教学中, 尽可能地使用汉语, 并不意味着一味排斥学生母语的作用。

 双语课堂教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 少数民族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汉语之前, 满堂用汉语进行灌输, 非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科及汉语水平, 而且有可能激起逆反心理, 起到相反的作用。

 另一方面, 学生的母语是客观存在的, 即使我们在课堂上不说学生的母语, 也无法禁止学生用母语思考。

 因此, 对学生的母语不能消极回避, 而是正视其在双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尽量坚持使用汉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 或一开始母语使用比例较高,随着课程的进展, 逐步过渡到使用汉语比例较高的原则, 使得母语为学生掌握汉语发挥作用。(三)

 双语课堂中的语言教学双语教学肩负着双重任务, 一是学习学科知识,二是将汉语作为教学语言, 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学科目标不能因为使用汉语而降低, 双语教学不能以牺牲学利为代价。

 如何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和汉语两方面齐头并进呢?1. 实现学科目标为了实现学科目标, 学科教师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

 加强词汇教学双语学科教学中的词汇包括专业词汇、 半专业词汇和非专业词汇。

 根据语言学家的统计, 双语教学中的专业词汇只占 20% 。

 在双语教学中, 词汇既是绊脚石, 也是垫脚石。

 双语教学中庞大的词汇量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要障碍, 但当学生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词汇以后, 就可以运用汉语主动获得目标学科的知识了。( 2 )

 认真处理课堂上的学科用语双语教学中, 学科用语是指由专业和非专业词汇组成的用以表达学科内容的语言。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用较简单的句子准确地表达出学科内容。

 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科的主要内容浓缩于简练的汉语中, 在简单表达法与学科内容之间找到平衡, 尤其要注意汉语口头表达与书面用语的不同。( 3 )

 发挥非语言因素的作用在双语教学中, 学生仅仅依靠 “听” 很难明白语言输出的内容—— — 学科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板书及大量的符号、 图示、 模型、 实物, 演示实验和体态语言等非语言因素, 将汉语的语言信息转换为具体的可视信息来辅助、 加深学生的理解。

 除此以外, 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双语课堂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充分利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减少师生间交流的难度, 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2. 培养语言能力学科双语教学中的汉语口语训练可分为普通汉语口语训练和专业汉语口语训练。

 学科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给学生提供了普通汉语口语的训练机会。

 如, 在讲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时, 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四)

 如何在双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双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多动口, 多动脑, 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是双语教学实验成败的关键。三、 结 语双语教学作为新疆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 随着新疆社会文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新疆的教育事业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 耿玉玲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04

篇四: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 特点及其反思方晓华 ∗摘  要:

 本文概括了新疆双语教学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新疆双语教学的经验和特点,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考。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地区。

 长期以来, 少数民族学校基本上采用本民族语授课加授汉语课的教学模式。

 老师和学生不具备汉语交际能力,无法阅读汉文书籍, 极少与外界交流, 这种封闭式教学, 造成学生视野不开阔, 知识面窄, 学习成绩特别是理科成绩极不理想, 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20 世纪 80 年代, 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就提出要改变民族教育的现状, 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

 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措施, 这一目标一直未能实现。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 少数民族学校、 教师和家长要求改变教育现状的愿望日益迫切, 少数学校开始搞双语教学实验, 这一实验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 最后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由于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动, 使得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落后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

 新疆的双语教学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呈现勃勃生机。62        双语教育新思维∗   ∗ 方晓华, 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教授。

 一  新疆双语教学发展的历程(一)

 新疆双语教学的起步阶段 (20 世纪 60 年代)新疆的双语教育是在前期大力推行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没有汉语教学的发展, 就不可能实施双语教育。1964 年, 自治区教育厅在总结乌鲁木齐市五中和新疆大学附中试办初中汉语强化班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在新疆大学附中等四所中学开办汉语文教学实验班。

 自治区人民政府很快批准教育厅的报告, 决定从 1964 年 9 月开始, 在新疆大学附中、 伊犁地区六中、 喀什地区二中和博州二中等四所中学十个教学班开办自治区汉语文教学实验班。

 这是最早开办的双语教学实验班, 和一般班相比, 试验班的学制增加一年, 主要用于强化汉语, 然后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

 但这一实验由于 “文化大革命” 的开始而夭折。十年动乱结束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也开始恢复并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

 民族教育的发展, 首先还是从抓汉语教学开始。

 教育厅作了一系列的部署, 从小学三年级开设汉语课; 加强汉语教师培训工作和汉语教材编写工作; 第一次提出大中专院校部分课程要用汉语授课, 实施双语教学。1984 年, 自治区党委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 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民汉兼通。

 但由于种种原因, 这一目标没有实现。(二)

 新疆双语教学的尝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迅猛发展, 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培养少数民族双语人才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 双语教学实验再一次被提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上。各地少数民族中小学自发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 其中有库尔勒市第八小学实行的维汉同步教学实验, 哈密市小学一、 二年级的汉语口语训练实验, 博乐市蒙汉语混合教学实验, 克拉玛依市第五小学浸入式双语教学实验等。

 而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 (数学、 物理、 化学、 英语)

 实验规模大, 成效显著, 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1991 年 4 月, 自治区教委选定伊宁市一中、 哈密地区一中等十所民族中学作为自治区民汉兼通的试点学校。63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现状、 特点及其反思       

 这是自治区最早开办的民汉兼通的双语实验学校。1992 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少数民族中学数、 理、 化等部分学科采用汉语授课的双语授课实验工作 (以后又增加了英语)。

 在自治区教委的统一安排下, 这项实验在乌鲁木齐、 吐鲁番和塔城三个市进行。

 此后, 克拉玛依市、 昌吉回族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族中学等相继实施了每年招收一个双语授课班的实验工作。

 其中克拉玛依市还将实验班学生直接送到南京教育学院附中、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等内地中学完成高中学业。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工作。1996 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区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中学部分学科汉语授课 “民汉兼通” 工作几点意见的通知》, 明确提出实验的目的是 “加快民汉兼通的步伐, 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和理科水平, 保证每年向内地院校选送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合格生源”。

 该文件充分肯定了这项实验是提高新疆民族教育质量, 加速培养高水平、 高层次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一项有效措施, 并希望各地本着 “统筹考虑、 合理布局、 加强管理、 保证质量” 的原则, 结合各地实际, 积极创造条件, 使这项实验付诸实践, 同时该文件还就实现 “民汉兼通” 目标所涉及的教师、教材、 引入汉语时间、 考试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1997 年 7 月 25 日, 自治区教委制定并颁发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中学双语授课实验方案 (试行)》, 在双语实验班的实验目标、 开办条件、 招生办法、 经费来源、 课程设置、 师资配备、 实验管理及办学绩效评估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使全区双语教学实验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科学化, 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双语教学实验工作的开展。

 各地、 州、 市教育行政部门先后成立了双语教学领导小组, 具体负责双语实验班招生、管理等工作。1999 年初, 全区开办双语授课实验的学校已达到 27 所, 近 60 个实验班, 在校学生 2629 名。

 1998 年 7 月和 1999 年 7 月, 首批实验班高中毕业生先后参加了高考, 几乎全部被内地和新疆的重点院校录取, 有些学生由于汉语成绩突出而免上预科, 直接进入用汉语授课的班级学习。

 这些成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大大提高了双语实验班的威望, 上双语班成为热门选择。1998 ~2003 年的六年间, 自治区教育厅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区性双语教64        双语教育新思维

 学工作会议, 总结双语实验工作中的经验, 探索和提出新思路、 新举措,对全区的双语教学实验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及时的指导。试验班的双语教学模式为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

 用汉语学习数、 理、 化不仅深化了汉语学习, 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听说读写能力,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而且也提高了数、理、 化教学质量, 培养了学生的科技素质。到 2002 年底, 全区所有地州市都开办了双语班, 共有 105 所学校开办了 294 个双语班, 在读学生达到了 13733 人。

 喀什、 和田等地区还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群众对发展双语教育的需求, 结合本地区实际, 将双语教学实验的学段扩展到了小学, 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克拉玛依市等地区公办幼儿园积极吸收少数民族幼儿入园, 从幼儿园起开始抓汉语口语教学。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一些偏远农牧区的农牧民群众也自发开办双语幼儿园。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地方政府、 基层学校和人民群众在发展双语教育事业中所迸发出的热情和创造力。(三)

 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阶段 (2004 年至今)2004 年初, 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 《关于大力推进 “双语” 教学工作的决定》 (以下称为 《决定》), 提出了开展新疆双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按照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分区规划、 分步实施” 的原则, 逐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不断扩大双语教学的范围和规模, 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

 《决定》 提出, 双语教学的模式由现阶段的部分课程汉语授课或除母语文授课之外的其他课程用汉语授课的模式, 最终过渡到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加授母语文的教学模式, 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高中毕业时达到 “民汉兼通” 的目标, 为今后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2005 年 7 月自治区又下发了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 明确了双语教学要从幼儿抓起, 从学前抓起, 实现学前和小学双语教学的衔接, 并对办好学前双语班的幼儿园及其师资、 教材等问题作了具体安排, 并提供政策、 资金、 物资等予以保障。2005 年底自治区召开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会议。

 双语教学 “从小抓起, 从教师抓起” 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 双语教学工作进入快速推进阶段。65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

 现状、 特点及其反思       

 2008 年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办公厅又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 在总结前一段双语教学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双语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办学模式、 推进措施等。根据上述 《决定》 和 “两个意见” 的精神, 自治区各级党委、 政府和教育部门先后制定了双语教学规划、 实施措施, 并贯彻落实到实践中, 因而推进新疆双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各地根据本地的教学资源和特点, 灵活地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双语班, 逐步扩大了双语班的范围, 丰富了双语班办学形式。

 从幼儿抓起, 从小学起始年级开办双语班, 向上顺递延伸, 成为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总结十多年来新疆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后,新疆的双语教学开始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二  新疆双语教学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一)

 新疆双语教学发展现状据至 2008 年 10 月的统计数据, 新疆学前、 中小学 (含职业高中)

 在校少数民族学生 236

推荐访问: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新疆 双语 少数民族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