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8篇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与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就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dquo;牛司令”毛泽东少年时代与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就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就是牛跑到人家得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与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她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瞧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瞧牛得,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得工作。
快到晌午得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得地方。瞧牛得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得;割草得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得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得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与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她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得草,她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与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她为“牛司令”。
朱德得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就是红军,山下不远就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得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就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她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得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瞧了心疼,就把她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她得扁担了。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得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 岁得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得据点。一天,炮楼里得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与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得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得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瞧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就是十分重要得,她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
山沟里碰上了鬼子,她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得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得鬼子得腿缝里溜了出来。她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她们抓回去。她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得骡马不能爬陡峭得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得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刘胡兰得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得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 年 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得“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 年 5 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得土改运动。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 岁得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得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得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 年 12 月得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 年 1 月 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得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得手绢与作为入党信物得万金油盒——三件宝贵得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得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刘胡兰就是已知得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得一个。她凭着对人民得感情与对共产主义理想得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就是共产党得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得结果。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 1929 年,牺牲于 1943 年,河北省完县人。她生长得太行山石岭下得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 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 14 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得家庭里。在她开始懂事得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得火焰烧到了她得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得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得心灵燃起民族仇恨得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得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就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拱得村干部与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她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您就就是野场村得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您一定知道八路军得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您回家。”“不知道!就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您鬼子与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得胸口,狂叫道:“您得小八路,快快得说,您不说死了死了得!”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得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与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得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就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得为自己得祖国献出年轻得生命。
杨靖宇得故事 杨靖宇 1905 年 2 月 26 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 年以优异得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就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就是她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得男孩大叫了一声:“您们太欺负人了!”于就是,所有得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她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就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她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就是第二天,她们又叫来更多得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就是什么么?就是洋火!您们不
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她。您们还就是走吧,这孩子,您们不走,把她逼急了,她一定会烧。房子烧了,您们头也不会饶您们。快走吧。”于就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得走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瞧出杨靖宇得勇气。
篇二: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党史天天学 红色精神记心间前 言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党史小故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体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家国大义,体现了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情怀。党史是丰富的营养剂,只有学习党史、悟透党史,我们党的大树在新时代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辉煌。
目 录CONTENT1、陈云对家人实行“三不准”2、徐海东戒酒3、彭德怀摘画像4、黄克诚不怕拉下脸5、陈云写信要求停发接济费6、王树声大将拒礼7、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8、开国少将肖永正规定面前人人平等9、粟裕“走后门”10、傅玉和:亲自下令枪毙贪污抗日税款的
目 录CONTENT11、王建安视察拒陪同12、公务用车岂能接娃娃放学13、吴永光下雨不准用车14、吴德峰走后门没门15、梁斌三次辞官的故事16、王树声“收购”家乡送的茶17、董必武为六角钱写检讨18、嫌夫人帽子买贵董必武作自我批评19、彭德怀的“特权”20、贺炳炎探亲“三辞刘专员”
党史小故事陈云对家人实行“三不准”
党史小故事徐海东戒酒
党史小故事彭德怀摘画像
党史小故事黄克诚不怕拉下脸
党史小故事陈云写信要求停发接济费
党史小故事王树声大将拒礼
党史小故事王树声大将住平房去世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开国少将肖永正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粟裕“走后门”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傅玉和:亲自下令枪毙贪污抗日税款的堂弟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王建安视察拒陪同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公务用车岂能接娃娃放学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吴永光下雨不准用车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吴德峰走后门没门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梁斌三次辞官的故事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王树声“收购”家乡送的茶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董必武为六角钱写检讨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嫌夫人帽子买贵董必武做自我批评党史小故事
党史小故事贺炳炎探亲“三辞刘专员”党史小故事
百年党史天天学 红色精神记心间
篇三: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生讲红色故事 《鲁北“刘胡兰”》 在鲁北大地上,有一位“刘胡兰式的革命烈士”,她跟刘胡兰一样伟大而光荣。她的名字叫周桂兰,牺牲于 1946 年 7 月 6 日,比刘胡兰烈士牺牲时间早半年。周桂兰于 1927 年出生,12 岁随父母逃荒来到垦区荆条岭村,16 岁参加了识字班、妇救会。在 1945 年春节后的大参军运动中,她带头报名参加了革命队伍。入伍后,她在民丰区妇救会工作,是当时民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不久,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春,周桂兰被调往渤海区各救会四分会工作队,在无棣县统一学习后,进驻阳信县二区纪家大庄一带开展土地改革试点工作。纪家大庄社会关系极其复杂,国民党残余及土匪经常出没,横行乡里,恫吓群众,给土改试点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年仅 19 岁的周桂兰,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深入群众,积极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很快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1946 年 10 月,10 名土改工作队员在纪家大庄小学校遭“还乡团”高炳卿/部包围,工作队员们发现敌情时已来不及从正门突围,便从房顶撤退,周桂兰与农会会长纪文忠、工作队员王立林等 6 名队员突围不成,落入敌手。敌人为了得到情报,对 6 名工作队员进行了残酷的刑讯逼供。在一无所获后,就把他们带到该村东南角的乱葬岗处,砍死了5 名男队员,接着又把血淋淋的屠刀按到周桂兰的脖子上,威逼说:“他5 人就是你的样子,快说吧!不说,也砍了你。”面对穷凶极恶的匪徒,周
桂兰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她痛斥道: “你们这些畜牲听着,要杀要砍由你们,想从我嘴里得到什么,那是痴心妄想!” 凶残的敌人仍不甘心,把周桂兰押到 15 里外的河流乡祁家村继续逼供。敌人对她时而威胁利诱,时而进行惨无人道的人身摧残,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这位年轻女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
丧心病狂的匪徒见从周桂兰口里得不到什么,便把她押到村北围墙外活埋。周桂兰面对深坑,毫不畏惧,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仅 19 岁的生命。
《大义凛然刘秀英》
“山西有个刘胡兰,临朐有个刘秀英,革命意志坚如铁,宁死不屈女英雄。”在临朐县冶源镇南杨善一带,至今传颂着刘胡兰式的女英雄刘秀英的光辉事迹。
刘秀英是冶源镇南杨善村人,出生于 1930 年,她的家乡是临朐党组织的“摇篮”。她从小就受到党的教育,革命的种子早早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
刘秀英 7 岁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她的家乡。小小年纪的刘秀英就参加了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勇敢地和大人们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
1945 年,家乡解放了,年仅 15 岁的刘秀英因为思想进步,革命热情高,被推选为妇女识字班班长。她带领妇女们晚上学文化、演节目;白天碾米、磨面、做军鞋,支援前线。县委号召村民参军支前,刘秀英就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宣传党的政策,动员群众参军,常常忙得顾不
上吃饭。
1947年7月,临朐战役打响后,华东野战军某部驻进刘秀英的村庄,村里的男劳力抬担架、上前线,她就组织妇女护理伤员,为战士缝洗衣服,日夜忙个不停。那些日子,是她最忙碌、最兴奋的时光。
临朐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和地方武装暂时转移,国民党武装分子及逃亡在外的地富恶霸及伪顽分子组成“还乡团”窜回临朐,反攻倒算,进行疯狂的阶级报复,一时乌云翻滚,腥风血雨。这期间,党组织安排刘秀英担当掩藏武器、文件的任务。她和弟弟刘仲文连夜把 7 支步枪藏到麦糠囤里。她感到不放心,又把枪支转移到水井里。夜里,在荒郊野外露宿,仍念念不应所藏的枪支, 翻来覆去不能入睡,便领着弟弟冒雨回村观察动静。返家途中,不幸被“还乡团”头子刘兴起、衣瑞三所带的“还乡团”捉住。残暴的敌人先是将她踢倒在,用枪乱捣,后又剪去她的辫子,反背着手绑起来,吊在村外枣树上拷打,逼问她: “你把解放军的枪支和文件藏到哪儿了?”她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敌人又问她:“你为啥要给解放军做事?”她回答道:“解放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和老百姓心连心!”敌人把她打得遍体鳞伤,也没有从她口里逼问出掩藏枪支、文件的地方。气急败坏的敌人用铁丝穿透她的锁骨,将她押至临朐县城。
9 月 9 日,“还乡团”把她吊在梁上,百般摧残,拷问她:“你们村里谁是共产党?”她的回答依旧是“不知道!”敌人又引诱她:“只要你说出枪支弹药藏在哪里,就马上放你回家。”刘秀英说:“枪支弹药是解放军用来打你们的,我能告诉你们这些坏蛋吗?妄想!”敌人又问:“你以
后不要给共产党办事了行吗?”她答道:“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敌人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勇敢、坚强。
9 月 10 日,“还乡团”用铁丝穿着刘秀英的锁骨到处游街。随后,敌人又用尽了各种酷刑,刘秀英数次昏死。但不管敌人如何威胁利诱、严刑拷打,她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最后,“还乡团”将包括刘秀英在内的 96 名中共党员、干部、民兵分 3 次杀害,填入县城新华路文庙井中,井内三层人三层石头,上面再用土石填满砸平,制造了临朐县骇人听闻的“文庙惨案”。刘秀英牺牲时年仅 17 岁,是死难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刘秀英和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牺牲在同一年,在临朐境内被誉为刘胡兰式的英雄。正如她的弟弟刘仲文在回忆录中所写:“为党为国秉忠心,气节坚贞为人民;头颅虽断英名在,雨露永沾亿万人。”
篇四: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精神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要传承的,我们可以通过重温红色故事来感受这种红色精神。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 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三篇)。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三篇)。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1943 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白阳珍,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人,1872 年出生,1933 年参加革命,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梁第一个农民联合会——金岔沟农民联合会主任。那时,他已 61 岁。
在南梁根据地开创前,白阳珍一家酷受地主老财和团丁土匪的剥削和欺凌,靠开点零星荒地和租种地主部分薄田度日,稍遇年馑,全家老小便只得靠采集野果、野菜充饥,尽管如此,他还时常接济比自己更穷的邻居和乡朋。1928 年,陇东大旱,村民饥饿难耐,白阳珍积极鼓动村民们同地主豪绅斗争,说:“饥荒年,人命关天,饿死的人都是胆小的,他们(指地主豪绅)为富不仁,就应硬来!”在那场闹饥荒的斗争中,白阳珍勇于反抗和富于同情心的性格得到充分表现,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以后,大家每有拿不准的事,都来找他商量。
后来,刘志丹在南梁组建起一支革命武装,吓得地主和反动民团惶惶不可终日,广作欺骗宣传,称这支革命武装为“土匪”,村民们也个个胆战心惊。白阳珍不偏听偏信,处处留心打探情况,并把探听到的情况告诉给村里人。开始人们还半信半疑,后来游击队在南梁乡荔园堡一带活动,他们所表现出的严明纪律,使群众进一步受到了实际教育,都说他“人老见识广,说话都是有准儿”。从此,群众见了游击队不但不躲避,还亲切地称呼为“咱们的游击队”。
1933 年 10 月下旬,张策、习仲勋等受陕甘边党的指示,来到南梁开始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准备工作,经常在白阳珍的家里落脚。在张策等人的指导下白阳珍走上了革命道路,积极协助张策在荔园堡附近组织和发动群众。他不顾年老体迈,走遍荔园堡川的庄头院落,挨门挨户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联络农民积极分子。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成立了南梁地区第一个贫苦农民自己的组织——金岔沟农民联合会,白阳珍被推选为主任。当时缺乏革命骨干,他还
让儿子白天章参加革命,并时常叮嘱儿子:‘“要把革命的事干好哩,就是掉脑袋,也应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当时,农民赤卫军没有武器,他就发动群众搜集废旧铁器,同乡邻赶制红缨枪和大马刀,发给赤卫队。白阳珍一心为革命的行为,曾受到当时陕甘边区负责人的的多次表扬。
南梁一带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震慑了国民党军阀和地方反动武装。1934 年春,国民党地方军阀仇子康部和庆阳谭世麟民团千余人向南梁发动大规模“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主力红军转移外线作战。4 月 28 日,敌人进占荔园堡,大肆烧杀抢掠,搜捕革命干部和红军家属。那天下午,一部分敌人径直向金岔沟扑来。这时白阳珍正在后沟组织群众转移、坚壁物资,闻讯后,迅速布置群众转移,自己留下收拾现场。不一会儿,只见前沟尘土飞扬,敌人的马队涌了进来。白阳珍看到群众刚躲过敌人的视线,还没走远,十分焦急。情急之下,他故意跑出村子,向沟台对面的一条小河沟跑去,敌人果然发现了他,一窝蜂向他扑去。白阳珍被捕了,群众脱险了。
敌人把白阳珍捆绑起来,关押在阎洼子村的一孔窑洞里。当他们得悉被抓的就是白阳珍后,如获至宝,先后用压杠子等酷刑逼讯他,企图从他口中掏出急需的情报。白阳珍年老体弱,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他强忍剧痛,英勇不屈,拒不回答敌人的任何审问。无奈之下,谭匪在 1934 年 5 月 4 日佛晓逃窜前,用铡刀将白阳珍杀害,那年他 62 岁。
白阳珍牺牲了,他在党的指引下,晚年以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投身于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革命做了许多重要工作,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黄昏颂”……今天,这位英雄的名字镌刻在高耸的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上,也深深铭刻在每个华池儿女的心里。
篇五: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故事:关于红色革命的经典小故事
革命故事: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下面是关于红色革命的经典小故事。
少年游击队
1934 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两个小八路
1943 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朱德的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 1942 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 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 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 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
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赵一曼
赵一曼出生于封建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了先进思想,勇于向传统观念和反动势力作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教育下,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抗日英烈之一。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无数党员干部和进步青年惨遭杀害。革命形势急转直下。许多人宣布脱离了共产党,军校里的学生中也有一部分出现了动摇。
赵一曼却坚决地表示: “不,我决不回头,我要战斗下去,继续奋斗下去。”军校决定由留在后方的叶挺率领第 11 军第 24 师赴前线攻打叛军,并把军校全体同学编为中央独立师,赵一曼随军校女生队被编为政治连,受叶挺指挥,开赴前线。五月十七日早晨五点钟,女生队分两路出发,一路到金口,一路到纸坊。我們高举‘中央独立师"军旗和许多面锦旗,号兵吹着进行曲,向望山门车站前进。”赵一曼和女生队沿途张贴标语,向群众宣传“我们是革命的军队,是保护人民大众的”。在炮火连天的火线上,赵一曼和女生队的学员紧跟作战的男学员部队,投入了紧张的抢救伤员的工作。不顾子弹在头上尖叫,把受伤的战友抬下火线,热情地为他们包扎、换药、喂药。这次从出征到返校共 34 天。
刘胡兰英雄故事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 1 月 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这时,她尚未满 15 周岁。
人物简介:
刘胡兰(生于 1932 年 10 月 8 日逝世于 1947 年 1 月 12 日),别名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抗日游击队队员。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 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 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4 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 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小英雄。
江姐的英雄事迹
1948 年 6 月 14 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 年 11 月 14 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 29 岁的生命。
篇六: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革命小故事 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 年秋, 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
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
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 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 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
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 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
在一次行动中, 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 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 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 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 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
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 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
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 搞到了确切的情报, 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
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 抓住良机, 砍死了胡汉三。
1938 年, 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 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
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 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 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 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 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 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 表现得勇敢、 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 淘气的孩子, 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 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 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 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 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 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 他设法在里面放火, 里应外合,全歼敌人, 救出了老钟叔, 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 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
12 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 一面放哨, 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 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 和几个鬼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 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
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 知道是十分重要的, 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没想到, 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 他灵机一动, 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 的尾巴里, 瞒过了鬼子小队长。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 一口气跑了几里路。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 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 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 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 愈爬愈远, 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 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
一天, 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 不料半路
上遇到暴风雪。
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 顺着风势越走越远。
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 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
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 羊群失散了。
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 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 脱不下来。
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 包好妹妹冻僵的脚, 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 走着走着, 终于倒了下去。
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 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
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抗日小英雄王璞
王朴, 也作王璞。
王朴生于 1929 年, 牺牲于 1943 年, 河北省完县人。
他住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 11 岁时
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 牺牲时只有 13 岁。
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
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 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 卢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 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 太行山。
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 让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 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一起, 王朴也是其中一个, 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 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 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 ”。
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鬼子和你这个狗汉奸!” 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 指着王朴的胸口, 狂叫道:“你的, 小八路的, 快快的说, 你不说死了死了的!” 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 想起了“五不誓言”, 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 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 血可流, 秘密不可泄!” 于是把牙一咬, 昂首挺胸, 面对死亡, 毫不畏惧, 大声高呼:“打倒日本鬼子!
打倒狗汉奸!” 就这样, 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为了纪念王朴, 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并立了纪念碑。
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 的称号。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 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
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 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 一边放哨, 发现敌人, 给村里人打信号。
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
海娃十四岁, 是龙门村的儿童。
电影《鸡毛信》
一天傍晚, 海娃腰里插着羊鞭, 拿着一杆红缨枪, 在山上的一棵小树底下放哨。
这时候, 从阳坡的小路上爬上来一个人, 他老远就叫:
“海娃!
海娃!” 海娃听出是爸爸的声音,连忙迎上去。
爸爸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对海娃说:“马上到三王庄去, 送给指挥部的张连长。”海娃接过信一看, 信角上插着三根鸡毛, 知道是一封顶紧急的鸡毛信。
海娃揣好信, 赶着羊群转过山崖, 忽然看见西山顶上的“消息树” 倒了。
糟糕!
山那边准是发现鬼子了。
海娃想,这条小路不能走了, 就走大路吧。
可是回头一看, 大山口外面来了一队抢粮的鬼子。
鬼子越来越近。
海娃着急了, 把鸡毛信往哪里藏呢? 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 心头一动, 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 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 把鸡毛信折起来, 绑在尾巴底下。
海娃什么也不怕了, 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 朝着鬼子赶过去。“站住!” 鬼子吆喝起来, 哗啦一声举起枪, 对着海娃的小脑袋。
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跑过来, 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 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也不怕, 他故意歪着脑袋, 张大嘴巴, 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
小胡子说声“搜”, 那个歪嘴黑狗马上动起手来, 摸补丁, 掏窟窿, 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 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 结果什么也没搜着。
小胡子只想早点进山去抢粮, 就冲着海娃喊:
“滚开!
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 他拢住羊群, 使劲甩着羊
鞭, 恨不得飞起来。
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又追上来了, 他用枪逼着海娃, 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 还挤着眼睛、 歪着嘴巴狞笑者说:“皇军还没吃饭呢!
这么些羊, 够我们吃几顿啦!”海娃没法, 只好跟着走。
太阳落山了, 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 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
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 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
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鬼子吃饱了, 一个个摸着肚皮, 进屋里睡觉去了。
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赶进牲口圈里, 然后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 把海娃拉进屋里。
鬼子和黑狗们抱着枪睡在干草上, 把海娃挤在尽里头。
海娃睡不着, 他想:
“鬼子明天还要宰羊, 要是今晚跑不掉, 鸡毛信可就完了。” 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 海娃, 你怎么搞的, 连一封鸡毛信都不会送啊!
……” 忽然听见外面的哨兵吼了一声:
“哪一个? ” 有人回答:
“喂牲口的!” 哨兵不吭气了。
不一会儿, 远处传来一阵鸡叫。
鸡叫两遍了。
海娃哪儿还躺得住, 他坐起来一看, 门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
他就悄悄地站了起来, 踮着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 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 闪到了门边, 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 ” 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 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
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
海娃走进牲口圈, 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 把它尾巴底下的鸡毛信解下来, 揣进口袋里, 撒开两腿就跑, 一口气跑上了庄后的山梁。
天亮了, 海娃跑到山嘴旁边, 听见前面有人吼叫。
他抬头一望, 山梁那头有个鬼子拿着面小白旗, 朝着海娃来回摇晃。
海娃脱下身上的白布小褂, 学着鬼子的样子也来回摇晃。
没想到, 真混过去了。海娃转过山嘴, 一口气跑到对面山顶。
前面就是三王庄啦。
海娃高兴极了, 他一屁股坐在山头上, 把手伸进口袋一摸, 不觉浑身哆嗦起来。
鸡毛信呢? 口袋里没有, 赶紧脱下小褂子来找, 也没有; 把身边的石头缝都找遍了, 还是没有。
海娃马上往回跑, 在来的路上找。
他一口气跑上大山, 爬到小山嘴旁边, 就在刚才摇晃褂子的地方, 鸡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儿。
海娃高兴极了, 把信装进口袋, 刚想回头跑, 忽然背后有人喊叫, 歪嘴黑狗追上来了。
他抓住海娃, 一连打了几枪托, 叫海娃回去给鬼子带路。
小胡子把洋刀一挥, 鬼子和黑狗又出发了。海娃赶着羊群夹在他们中间, 过了大山, 来到三王庄眼前。
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树” 放倒了, 不用说, 张连长的队伍已经知道鬼子来了。
鬼子可什么也不知道, 他们在沟里, 又是抽烟, 又是吃羊肉。
休息够了, 一队黑狗先走, 想从中路走上峁去。
山坡上忽然轰轰响了几声,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烟, 黑狗踩上地雷了。
小胡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 他指着小路对海娃说:“你在前面带路, 皇军在后面。
明白吗? ”
海娃远远地走在鬼子的前边。
树林里岔着两条路, 一条小路, 一条羊道。
他把羊赶上了羊道。
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错了!” 海娃放开嗓子说:“没错!
我走过的。
走吧!” 羊道越来越陡, 越来越不好走, 鬼子走一截, 停一截, 远远落在后面。
小胡子吼起来了:“慢慢的!” 海娃装作没听见, 一步紧一步往前跑。
鬼子使劲喊:“站住!
再不站住就开枪啦!” 海娃不听他的, 甩了一响鞭, 拼命往前跑。
鬼子真的开枪了。
海娃同羊群一起飞跑, 可是他实在跑不动了。
就扑倒在乱草里, 放开嗓子叫:“鬼子上来啦!
打呀!
赶快打呀!”
峁上突然响起一阵排子枪声, 跟着又是一阵。
海娃听到了, 这是自己人的枪声。
他的两条腿又来了劲, 爬起来拼命向峁上扑去。
忽然他张开双臂,“哎哟” 尖叫一声, 晕倒在乱草堆里了。
一个游击队战士跑过来, 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睁开眼睛, 他看见蹲在他身边的正是张连长, 连忙说:
“信……鸡毛信……” 他的伤口疼得厉害, 说着又昏迷过去了、 海娃又醒过来的时候, 他已经躺在暖炕上, 盖着一床软绵绵的毯子。
太阳从窗口射进来, 照在炕上。
张连长笑眯眯地问海娃:
“好些吗? 还疼吗? ” 海娃顾不得疼, 他问张连长:“这是哪里呀? ” 张连长哈哈大笑起来, 他摸着海娃的脑袋, 说:“你忘了吗? 昨天你不是送来一封鸡毛信吗? 那是你爸爸让你送来的情报。
咱们的队伍根据情报, 砸了鬼子的炮楼。
多亏你这个小八路, 小英雄!”
海娃这才记起送鸡毛信这回事来。
他脸红了, 连忙问:“缴了枪没有? ” 张连长说:“缴了一大捆, 都是崭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枪!” 海娃高兴地说:
“那就给我一支吧!”
这部上世纪 50 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在国内
影响很大, 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
1955 年, 在英国第 9 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 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一
抗战时期, 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 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 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 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 表现得勇敢、 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 淘气的孩子, 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 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 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 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 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 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 他设法在里面放火, 里应外合,全歼敌人, 救出了老钟叔, 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 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二
1943 年, 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 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 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
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
日伪军强拉民夫, 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
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 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
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 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
一天, 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 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
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 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
紧要关头, 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 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
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 立即行动部署战斗。
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三
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在青峰岭有一个村子叫杨家村, 有一个叫杨杨的小孩和爷爷相依为命。听爷爷说杨杨的爸爸妈妈都去打小鬼子去了, 杨杨对爷爷说...
篇七: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一篇
1.刘胡兰
刘胡兰,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2 岁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7 年 1 月 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2.儿童团团长海娃
有一次,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安排儿子海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一路上受尽折磨。
深夜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陡峭的山路上,乘机拼命往山上爬,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依然坚持到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3.董存瑞
董存瑞,1929 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长,13 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7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 10 余人。
先后立大功 3 次、小功 4 次,获 3 枚“勇敢奖章”、1 枚“毛**奖章”。
4.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 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 年 9 月在重庆被害,遇害时年仅 8 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小的战士。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
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5.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一次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时迷路,就叫王二小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年仅 13 岁。
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二篇
尊敬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下头我为大家演讲的名字叫《鸡毛信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有个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是村里儿童团的团长。有一天,给八路军当交通员的爸爸,拿出一封信,要海娃立刻给八路军送去。这封信上粘着三根鸡毛,海娃一看,就明白了,这是最最紧急的信呀!
海娃揣好信,赶着羊下山了。还没走到山口,就远远地看见来了一队日本兵。”怎样办?信藏在哪儿呢?”他一眼看到了老绵羊的大尾巴,灵机一动,把信拴在羊尾巴下边,大尾巴一盖,什么也看不出来了。海娃刚站起来,鬼子就来到了身边。
“小孩,你的干什么的?实话说,不然杀了你!”
“我是放羊的嘛,呜呜呜,我是放羊的嘛。”海娃故意装作害怕的样貌哭起来。
鬼子看了看这群羊,来了坏主意。他把羊都扣了下来,海娃呢,被逼着给他们赶羊。
天黑了,敌人来到一个小山村。村里找不到一个人,也找不到一颗粮食。鬼子们都饿疯了,就叫黑狗子们去杀羊。一个歪嘴黑狗看中了那头老绵羊,上来就抢。海娃眼看自我心爱的羊被拖走杀掉,恨死了敌人。可他更担心鸡毛信,它就绑在老绵羊的尾巴底下啊!
老绵羊好像看出了海娃的心思,四条腿往地上一撑,歪嘴黑狗怎样也拉不动,累得出了一身臭汗,只好去抓别的羊。海娃总算放了心,又在盘算着怎样逃走。
天刚蒙蒙亮,鬼子就挥着大洋刀,带着队出发了。还没走过几个山头,只听”轰”的一声,走在前面的几个黑狗子倒在地上。原先他们踩上了民兵埋的地雷。海娃真想笑,可没敢笑出来。
“小孩,你的前面的开路!”鬼子是要海娃赶着羊,在前面踩地雷。那里的路海娃太熟悉了,他把敌人引上了一条小山路,自我越走越快。敌人都气喘嘘嘘的,越落越远。
“小孩,你慢慢地开路!”海娃干脆飞跑起来。
叭!叭!鬼子开枪了。海娃一头倒在草丛里。他明白,那里离八路军住的地方不远了,就大声喊起来:”鬼子来啦!鬼子来啦!八路军叔叔,快打呀!”
果然,八路军叔叔开火了。海娃一高兴,爬起来就想跑,刚跑几步,就昏倒了。一个八路军叔叔忙跑过来:”唉呀,这不是海娃吗?”
海娃睁开眼,吃力地说:”叔叔,羊……老绵羊……鸡毛信……尾巴……”话没说完,又昏过去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经睡在热炕上了。八路军叔叔告诉他,靠着那封鸡毛信送来的重要情报,八路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了好多鬼子和伪军。八路军叔叔又送给海娃刚缴获的两个牛肉罐头。海娃的心里呀,别提有多高兴了。
多谢大家!
小学生红色经典故事三篇
革命故事 1、少年游击队
1934 年,红军长征离开了江西革命根据地,留下的赤卫队员们,在县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决定到山里去坚持游击斗争。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细妹、冬牙子都想跟赤卫队去打游击,但因年纪太小,李主席与李公公都不让他们去。天黑时,孩子们悄悄离家去找红军,但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白匪团长带领匪徒闯进了村子,屠杀了全村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为亲人报仇的种子。于是,一支红色少年游击队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消灭了不少敌人。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混入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白匪团长。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
革命故事 2、两个小八路
1943 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
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革命故事 3、草原英雄小姐妹
这是一个当年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的真实故事。
蒙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利用假日自告奋勇为生产队放羊,不料半路上遇到暴风雪。羊群经不住暴风雪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走越远。姐妹俩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的羊群。龙梅为救一只埋进雪里的羊和玉荣、羊群失散了。待她找到玉荣时,发现妹妹光着一只脚在走路,那只光脚已冻成了坨子了。龙梅急忙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已冻在了脚上,脱不下来。她只好撕下了袍子的一角,包好妹妹冻僵的脚,背着她艰难地往前走,走着走着,终于倒了下去。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书记等人及时赶到,姐妹俩和羊群都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革命故事 4、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 年 7 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 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革命故事 5、朱德的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
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革命故事 6、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发现上当后,先是残忍地剁去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到在大石头上。八路军一举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冲向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三位战士永远长眠在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当时来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写了王二小在反"扫荡"斗争中,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材料,报道给边区青救会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在 1942 年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很快在边区,直至全国传唱开来,这一唱就是六十多年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秋日的太阳暖融融挂在天上,地里玉米,豆子熟了,柿子,核桃,苹果挂满枝头。山坡上羊儿成群,牛儿悠闲地甩着尾巴,一片平和景象。谁能想到六十年前,有一个东洋倭国贼寇窥我中华,在这条美丽的山谷中残杀我英雄少年。前事不忘,在歌声中永远记住十三岁的放牛孩子王二小。
革命故事 7、小交通员潘冬子
1934 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
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汉三的“靖卫团”围困在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草屋内……母亲的从容就义,使小冬子突然长大了许多,他怀揣爸爸留下的红星,承担起了游击队交通员工作。他为山上游击队筹盐,巧妙地躲过了“靖卫团”的搜查。冬子还机灵地做了米店的伙计,搞到了确切的情报,破坏了胡汉三的搜山计划。冬子在沉着自如地对付了胡汉三的多次试探和盘问后,抓住良机,砍死了胡汉三。
1938 年,江南游击队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冬子和父亲又见面了。他带上那颗保存了多年的红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
革命故事 8、小侦察员张嘎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革命故事 9、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
篇八: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色革命的故事小短文红色革命的故事小短文
篇一: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修改)
“牛司令”
毛泽东少年时代和同伴放牛时,经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来往往就误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时间牛还没有吃饱,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庄稼。怎样才能既保证放好牛,又让大家玩得痛快?毛泽东和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他把同伴们组织起来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让它们吃了庄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轮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这样,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快到晌午的时候,大家都回到了原来聚会的地方。看牛的孩子们,让牛吃得滚圆滚圆的;割草的孩子们,都装满了一大篓子;采野果子的孩子们,从山里带回来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这时候,毛泽东就把草和果子拿来,合理地分给每个人。有时不够分了,他就少分一点。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绳拴起吊在树枝上,谁能跳起来抓着就归谁。和毛泽东一起,不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乐意同毛泽东一起放牛,称他为“牛司令”。
朱德的扁担
1928 年,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到井冈山跟毛主席
会师。山上是红军,山下不远就是敌人。井冈山上出产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粮。从井冈山上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大字。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儿童团团长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 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没想到,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鬼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
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了几里路。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鬼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八路军叔叔??”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 年 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 年 5 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 年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 年 1 月 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生于 1929 年,牺牲于 1943 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的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 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 14 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芦沟桥事变, 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掠的凶残行为,在王朴幼小的心灵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场村的乡亲们全被日寇赶到村子里,王朴也是其中一个,日寇拿着一份由汉奸金珠
子提拱的村干部和抗日军属名单,叫汉奸翻译把他们一个一个拉出来,然后狗汉奸龇牙咧嘴地问王朴:“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这个狗汉奸。“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那里, 说出来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鬼子和狗汉奸!”王朴面不该色得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指着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说,你不说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张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领着儿童团团员宣言的誓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
篇二:红色小故事
1、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 年 10 月 8 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 8 岁上村小学,10 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 年 10 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 年 5 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 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 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 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 年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 年 1 月 12 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2、长清县大峰山抗日事迹
1)1941 年 5 月下旬,800 余日伪军在长清县黄河以西地区扫荡,长清县抗日武装击毙日军少将土屋兵驻,这是山东抗日战场上击毙的 4 名日军将级军官之一,也是最早击毙的一个将级军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特电通令嘉奖。
6 月 29 日上午,山东抗日战争纪念地寻访团来到了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的大峰山齐长城风景名胜区。当年战火纷飞的抗日根据地,如今已成为景色宜人的国家森林公园。
大峰山位于长清区西南部,距离济南市区 47 公里,景区内海拔最高点为 446.9 米,总面积 12800 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比城市高 2-3 倍,夏日里的漫山滴翠、潺潺流水让人感受到“天然氧吧”中的心旷神怡。
大峰山景区内保存有始建于 2500 年前的齐长城和阵容庞大的齐国屯兵营,还有道教圣地峰云观、青云瀑、天麻峪等,无声的美丽景色共同见证了当年抗战岁月中,长清军民同敌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2)国民党官员南逃共产党组织抗日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大举向南进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率部南逃,长清县的国民党政府官员也纷纷随之向南逃窜。
在日军即将鲸吞山东的危急关头,长清县各界人士纷纷要求抗日。中共党员魏金三、万晓塘、冯乐进、袁振、夏页文等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在长清县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壮大党的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拉起了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不久,这支武装改编为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四大队。
3、王二小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他原来与我是同乡。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 年 9 月 16 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 300 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 9 点多转到了下午 3 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 1942 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4、<<金色的鱼钩>>
1935 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给我们洗衣裳,忽然看见一条鱼跳出水面。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了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鲜美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老班长猛抬起头,看见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手里的搪瓷碗,就支吾着说:“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不,我全知道了。”我打断了他的话。老班长转身朝两个小同志睡觉的地方看了一眼,一把把我搂到身边,轻声说: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可是,你也要爱惜自己啊!”
“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可是,你总该跟我们一起吃一点儿呀!”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我再也忍不住了,抢着说:“老班长,以后我帮你一起找,我看得见。”
“不,咱们...
推荐访问:小学生红色革命小故事 小故事 小学生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