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5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读概述黄丽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000)作者简介:黄丽娟(1967&md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读概述黄丽娟(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泉州 362000)作者简介: 黄丽娟(1967—),女,汉族,福建泉州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教师摘 要:幼儿阶段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是主导者,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努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组织好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将社会化内容贯穿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善用移情和讨论法,提高幼儿社会认知水平;不断重复和坚持,使幼儿社会认知转化为行为,这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主导作用。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教师 社会性发展 体验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闽内刊 023(2015)02 -0031 -03《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社会性是指个体在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的 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的发生与发展,使得儿童从自然人逐渐转化为能适应生活环境、能与周围人交往并以自己的独特个性对他人影响的社会人。社会性是幼儿一生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第二个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对幼儿的社会化的影响,更有目的、更有意识、更有计划。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手段将最基本的生活经验、社会规范和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这对于加速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观念及行为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主导作用。环境的同化作用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它指的是幼儿的态度和行为受周围其他人的影响而逐渐变得与其相似的现象,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化中含有模仿的因素,但更强调团体行为和情感态度的感染与熏陶。奖励或惩罚也是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在社会学习过程中,幼儿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并伴随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结果和体验会对其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带来益处和愉快体验的行为会得到增强,带来坏处和消极体验的行为会减弱甚至消失。改变幼儿行为的结果1 3黄丽娟:《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读概述和体验可以是直接的,即自己亲身感受的(如自己经常争抢玩具而被同伴孤立),也可以是间接的(看到小朋友因帮助别人而受到大家的赞赏);可以来自外部(如成人的表扬或批评),也可以是自我强化(如同伴一起游戏时的快乐,做了好事之后的自我满足感和自尊感)。需要注意的是,外在的奖励固然也能增强幼儿正向的行为,但是只有最终唤起幼儿内在的自尊和自我满足的奖励才是最有效的。否则奖励就会变成一种贿赂和交换,反而产生不良后果。二、领会《指南》中社会领域的精神《指南》将社会领域的所有目标归纳为“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两部分,提纲挈领,条理更加清楚,重点更加突出,更好地反映了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即在交往中学交往,在适应中学适应。《指南》也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模仿,即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它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可模仿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行动类的,也可以是态度类的;可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故事中的虚构形象。《指南》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中经常出现“感受”“体会”等词,说的都是体验这种学习方式。体验是主体亲历某件事并在此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真切的感受,从而形成某种态度和认识的过程。这种感受和领悟是直接的,往往也是深刻的。例如,在社会规则的学习中,模仿、同化和强化都可能让幼儿表现出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利于幼儿形成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因此,理解规则的意义是必要的。但对幼儿来说,理解规则的意义往往不能靠说教,而需要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当因没有规则或有规则不遵守而给幼儿的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时,他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了。我们要真正理解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将社会领域的学习当作是一种“社会常识”的获得,而是真正将其看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和个性品质的话,那么就会发现,这个领域确如《指南》所指出的那样,不是靠“上课”、说教可以奏效的。它“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要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规律。也就是说,要了解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方式、特点,按照规律办事。教师在学习《指南》,特别是学习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时,最好不要仅仅把它看作一个个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只要照着做就行了。作为一位专业的教师,要比一般家长看得更明白,看到更多的东西。例如,看到这些具体的教育策略时要想想、问问:“针对这一目标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建议?它反映了幼儿学习的什么特点?”我想,如果教师们能够这样学习,大概就知道应该如何做了,也不会被“课”这种形式所束缚了,从而成为一名有效的教育者。三、发挥幼儿教师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努力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是否具有正确的儿童观,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社会化进程与质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是幼儿产生信赖、自信、自主、尊重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在幼儿社会性培养中尤其重要。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和热爱,会使幼儿积极接受与参与。反之,如果教师对幼儿冷淡、粗暴、呵斥,会使幼儿消极、被动、畏惧退缩,甚至产生自卑。(二)组织好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将社会化内容贯穿于幼儿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即:进餐、睡眠、盥洗、入园、离园、教学活动、自由活动等。在2 3儿童发展研究2015 年第 2 期 ———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总第 38 期
日常生活实践中,教师尽量不充当“裁决者”,而是应引导幼儿不断克服困难,去获取成功的体验,并经常及时地予以肯定与鼓励,强化幼儿的这种体验,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并在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大量的探索机会,注意捕捉契机,进行随机教育,以促进幼儿社会性能力的提高。(三)善用移情和讨论法。针对幼儿期特有的自我中心化思维,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展开幼儿认知和行为的教育。如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想法,或让幼儿扮演角色,把自己转换到他人的位置上体验情境中不同的情绪等等。从而提高幼儿社会认知水平,养成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角色能力的发展。同时,通过讨论方法丰富社会经验、提高社会能力。(四)不断重复和坚持。社会领域教育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需要幼儿重复练习的。若想让幼儿将其获得的社会认知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为,只通过一两次专门的教学活动是难以达成目的的。教师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抓住教学活动和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持续不断地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口头说教不容易让幼儿明白其中道理,若能使他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大量的机会逐渐体会该怎样做以及这样做的好处,他们才会形成稳定的行为。(五)社会领域教育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将回归生活,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体验、练习、巩固和深化。幼儿学会等待、协商、轮流、让步、分享、合作等交往策略,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与他人互动等方式,在体验中学习。比如,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亲自体验如何与他人分享,较之听到或谈论分享行为更能使他们熟练地运用分享的技能。用茶点时如何分饼干,两个人在一起怎样玩玩具,如何让另外一名同伴加入游戏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让幼儿自己来体验、自己来学习解决的实际问题。社会领域的学习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说到底,是“学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的过程。“做人”和“共同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不只是表现在社会领域的各种活动中,也必然表现在其他领域的活动中。总之,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只有在亲历的过程中对事物产生真切的感受,对其中隐含的道理和意义有自己的领悟,才能将社会规则内化,形成适宜的社会行为。轰轰烈烈但不符合幼儿学习规律的活动并不能保证幼儿有所体验。因此,我们呼吁:剥开当前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华丽的外衣,追求贴近幼儿生活的“真体验”。参考文献:[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 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2]李洪亮主编. 幼儿社会教育[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3.(责任编辑:王艳荣)3 3黄丽娟:《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解读概述
篇二: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儿童社会教育教学目标:
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组织指导
幼儿教育的又一个里程碑!
1981 年 10 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 ( 试行草案) ) 2001年7月2日 教育部颁布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12 年 10 月 15 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和《指南》之间的关系 关系 《纲要》是《指南》制定的指针 《指南》是实现《纲要》的桥梁 两者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 以儿童为本 注重游戏的作用和经验的价值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指南》的核心理念
以儿童为本
终身教育
家园共育
游戏为主
《指南》制定的目的 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的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
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养育行为;
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确认识;
深入贯彻落实 《 幼儿教育纲要 》
《指南》的主体部分:五大领域
艺术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指南 领域 子领域 目标 各年龄段 典型性表现 教育建议 幼儿个体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幼儿的合理期望
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 各年龄段幼儿在该目标下普遍的、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的例举 是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途径
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社会领域 一、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二、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三、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四、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0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社会领域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
和
社会适应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促进儿童社会化,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社会性与个性。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性不断发展并奠定健康个性的基础。
社会性?
指个体在掌握 社会规范、形成 社会技能、学习 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 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 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 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所在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认识自我 教师和同伴 各种社会机构、各种职业的人 家庭成员及其关系
目标一:愿意与人交往
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目标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
社会适应
目标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目标二: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案例分享与讨论
社会领域目标与幼儿典型性行为的关系
案例:玩拼图
区角活动时,超超、成成和雯雯都选择拼图,成成和雯雯合作玩蘑菇拼图,超超则独自玩耍。成成和雯雯拼得很快,拼好后,跑来看超超,雯雯问:“你拼的是什么?”超超低头没有理会。雯雯接着说:“你拼的和我们拼的不一样。”超超仍低头不语。成成用手动了动拼图,拼图因此挪动了位置。超超马上一脸不高兴,把拼图重重扔在地上,一边踢脚蹬腿,一边高声哭喊着:“都是你动……动坏了,你动的…..!”
例如:某老师的案例分析是:
超超在这次交往中很被动,不仅不理会小朋友的主动交流,而且还不满他们动拼图的行为,出现破坏性行为(摔东西)、踢脚蹬腿的行为、高声哭的情绪以及埋怨的语言。超超的表现说明他没有或不愿意理解他人的交往意愿(主动找自己说话);没有理解他人的行为(只是不小心弄乱,不是故意的);遇到问题,不能较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过激;交往语言欠缺,没有使用语言与同伴沟通,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案例:小班
案例:大班
《 指南 》 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大致包括:
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
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对群体、群体生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几个方面。
核心价值:
在于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和奠定健全人格基础” 。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一)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1 1 模仿
2 2 同化
3 3 强化
4 4 体验
(二)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特点 1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
要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 渗透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2 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通过环境和自身的言行 3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父母的言行 4幼儿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注重活动中的 体验,避免简单的说教 2、理解社会学习的 渗透性、综合性,避免单一的“社会课” 3、用 辩证的观点看待目标,避免突出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4、用 发展的眼光看待目标,充分理解和注意学习的累积效应 5、 杜绝虚假,提倡真诚的教育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价值? 2、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3、大众媒体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哪些影响? 4、晨间接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午睡环节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前儿童积极社会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自然人——社会人
不断内化个人品格和行为)
2.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为儿童的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A促进儿童身体的发展 B促进儿童心智的发展 C培养儿童乐观自信的性格 D促进幼儿良好的人际关系 E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是非观念,发展规则意识,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能力 F对幼儿其他领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一)家庭
(二)幼儿园
(三)幼儿自身
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1. 家庭结构
核心家庭
已形成亲密情感
交往单一
不利于交往能力提高
主干家庭
利于学会与长辈相处
但家长间易冲突影响成长
特殊家庭
主要单亲和离异家庭
特殊现象:留守儿童、隔代教养
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 幼儿的社会知识面拓宽 知识量偏多 2 自我意识不断的上升 更追求民主和平等 3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父母包办)
4 同伴间交往能力降低,解决冲突的能力较低
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2. 家庭生活背景
(1)农村与城市的区别
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看展社会性教育
(2)家庭文化氛围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
模仿 同化
家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3. 家庭关系
((1 )夫妻关系
夫妻和睦利于幼儿安全感的形成 ( (2 )亲子关系
亲子依恋缺失不利于又问安全感形成 ( (3 )祖孙关系 祖辈的文化程度和教养方式影响幼儿成长 ( (4 )同胞关系 同胞间的示范模仿,爱护和尊重,教育与游戏的关系
4 家长的教养观念
主要包括:教养态度、 教养方式、教养行为、对子女的期望
家长的教养方式:
民主型
善交际 独立性强 自尊心 自信心发展较好 专制型
易顺从 自卑 压抑 优柔寡断 退缩言行不一
溺爱型
易依赖 胆小 自私 任性 意志弱 人际不佳
忽视型
独立性自主性强,易出现两种情况
对家长的启示:
1 应不断的 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教养观念,向民主性教养方式发展。
2 父母双方教养方式要一致,方法要统一。即使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也要避开幼儿。
3.注意 家园沟通,保持父母的教养观念,要与幼儿园的教育一致
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 物质环境
幼儿园建筑风格
活泼 梦幻 颜色鲜艳 空间布置
井井有条
易培养幼儿的秩序感
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 心理环境
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带来的心理氛围
师幼互动
同伴交往
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增强幼儿的 安全感、自信心及探索精神
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加快对新环境的 适应能力
利于幼儿 自我概念
自我评价的发展
幼儿园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有助于摆脱自我中心性
逐渐换位思考,克服自私任性 有助于幼儿认识到自我的价值
交往合作交流中得到满足 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对他人行为或情感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自身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幼儿自身的气质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自我意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 性格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自身的气质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对幼儿 身体发育的影响
难抚养幼儿和易抚养幼儿
2对 认知的影响
多血质和胆汁质解题速度、灵活性强 情绪情感的感受性强,但是抑制力和控制力较弱
3对幼儿 性别角色的影响
幼儿2岁左右初步形成性别角色的知识 男孩的性别角色知识发展高于女孩
自我意识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独立”和“自尊心”上。
当出现 “ 我 ” ,开始要求“我自己来”,出现“我”的意识时,自尊心明显发展,追求人际关系中的地位。
性格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性格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起来
性格:内向、外向
顺从、任性
比较顺从的幼儿易遵照成人的嘱咐和集体的规则,以后仍稳定,能与人和睦相处守纪律
比较任性的幼儿,处处要求别人顺从自己的意愿,如果成人迁就他,似乎事情易顺利。否则会有麻烦和不愉快的情绪。
一日生活中的社会教育 授课教师:王馨桐
幼儿园中的社会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正规的(专门的)社会性教育活动
节日文化教育活动
幼儿园其他领域随机渗透的社会性教育
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补充和延伸的社会性教育
入 园
盥 盥 洗
进餐
教学活动
盥 盥 洗 喝水
游戏活动
盥 盥 洗 喝水
进餐
盥 盥 洗 喝水
午
睡
盥 盥 洗 喝水
户外活动
盥 盥 洗 喝水
餐 点
区域活动
离园前准备
离
园
7:30- - 8:00
入园、自选游戏活动
8:00- - 8:30
餐前盥洗、早餐
8:30- - 8:45
室内自由自选(区域)活动
8:45- - 9:00
早操、户外游戏
9:00- - 10:00 教育活动、喝水
10:00- - 11:00 户外活动
11:00- - 11:20 室内自由自选(区域)活动、喝水
11:20- - 11:30 餐前准备盥洗、如厕
11:30- - 12:00 午餐、散步
12:00- - 14:30 午睡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时间表
14:30 --- 15:00
起床、入厕、盥洗、喝水
15:00 --- 15:30
特色教学活动
15:30 --- 16:00
吃午点、休息
16:00 --- 16:40
户外游戏
16:40 --- 16:50
休息、喝水、入厕
16:50 --- 17:00
离园前的准备工作
17:00 --- 17:30
离园
晨间接待
入园
离园
晨间接待内容:
热情接待、礼貌用语(三个一:微笑、问候、拥抱)
和家长进行简单的交流,指导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
认真做好晨间检查及检查健康卡(危险品、零食、情绪)。
指导家长做服药登记,按时服药。
指导值日生工作(中班
大班)。
指导幼儿进行自选游戏活动。
记录幼儿出勤。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脱衣服并叠放整理,换鞋)
检查健康卡及回收,督促保育员送回医务室
衣着整洁,愉快入园。(积极情绪)
有礼貌和家长告别。(行为礼貌)
进班后将自己的衣帽放于指定的位置,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自立)
积极投入晨间活动,能根据兴趣选择晨间活动材料,遵守活动的规则。(活动规则)
可能发生的问题 1. 幼儿进入班级之前发生了擦伤、磕碰、生病等情况。
2. 幼儿将容易发生危险的物品带入班级(如:豆粒、玻璃球、易碎的小玩具、瓜子…… )。
3. 自选游戏中出现打闹
解决的策略 1. 教师在幼儿入园时,要观察幼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了解,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2. 教师观察幼儿的衣服兜,将物品拿出,给与保存。(抚摸的方式)
3. 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关注游戏中的幼儿 。
...
篇三: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社会领域
一、 幼儿社会教育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二、《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析
三、 《 指南 》 社会领域特点解析
四、幼儿社会教育目标与幼儿典型性行为的关系
五、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学习与幼儿发展的含义
幼儿社会教育 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其心目标 :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什么是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所需的特点、品质。它是和平相处,解决矛盾,不伤人的技巧及驾驭或掌握公共资源的能力。
社会性是指自我的认同品质:一只眼看他人,一只眼看自己。
简单讲:社会性是指适应社会的能力 。
(二)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幼儿发展
《 指南 》 是如何定义的?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幼儿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行为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
二、 《指南》社会领域目标
2 个维度 社会关系维度 人际交往维度 幼儿与自身关系 幼儿与他人关系 幼儿与集体群体关系 幼儿与社会关系
社会领域目标结构框架
社 会 人际交往 1. 愿意与人交往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 3. 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4. 关心尊重他人
…… 社会适应 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各年龄的典型表现
目标 1
喜欢交往
3~4 岁
4~5 岁
5~6 岁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9 目标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 岁
4~5 岁
5~6 岁
1、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
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
5、不欺负弱小。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 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10
目标 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 岁
4~5 岁
5~6 岁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感到满意。
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11 目标 4
关心尊重他人
3~4 岁
4~5 岁
5~6 岁
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3、 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PART two
13
目标 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 岁
4~5 岁
5~6 岁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1、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14
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 岁
4~5 岁
5~6 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
3、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
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
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2、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
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
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15
目标 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 岁
4~5 岁
5~6 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
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
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
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
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 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1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2 )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A: 有自己喜欢的玩伴 B: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或想用别人的东西时,能友好的提出请求 C: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够听从成人的劝解 3 )关心和尊重他人
(一)
目标划分的标准
“ 人际交往 ”—— 从个体出发,描述幼儿应达成的社会交往行为目标
与同伴:
不能友好相处;发生纠纷依赖老师解决;交往伙伴单一;不能大胆与大多数幼儿玩耍 与老师:
不敢在老师面前发表意见;有困难,不敢向老师寻求帮助;不主动接近老师 与亲人:
对家长的询问拒绝回答或者发脾气 与陌生人:
不主动与客人打招呼、不接待客人
思考: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幼儿园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强调儿童的主体作用
其次,注意激发儿童交往能力的动机
再次,教会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
1 1
3 3
2 2
“ 社会适应 ”—— 从群体出发,描述 幼儿在群体中 应达成的行为目标
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指南》里面是用三部曲完成的。
(二)行为导向划分的优势
(1 1 )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性,突出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如人际交往目标2 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2 2 )
梳理了幼儿发展的显性行为,凸显了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学习的" "最近发展区" "
国家民族
省地区
社区
幼儿园
家庭
父母
7大目标 子领域 教育建议 年龄阶段目标 三、《指南》社会领域特点解析
(一)学习目标的针对性和导向性
·七大目标陈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突出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避免了面面俱到。
·七大目标以儿童行为为指标,针对性强,教师和家长都容易把握。
·七大目标各目标中的年龄阶段目标为3-6岁儿童社会性教育指明方向
(二)年龄目标的发展性和层次性
(三)
教育建议的 指导性和示范性
(1) 注重环境创设
(2) 给儿童提供交往和实践机会
(3) 关注和尊重儿童的个性
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模仿
同化
强化
体验
案例:
开学了,小雅上了一所条件不错的幼儿园。不到两个月,小雅做了件让妈妈大吃一惊的事 星期六下午,妈妈正在把一些用过的塑料袋折叠成小三角,准备收好再用。这时,小雅走过来,先把自己的三个娃娃摆在沙发上坐好,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们来玩上课的游戏吧!你也坐到沙发上当小朋友吧!” 妈妈边答应,边走到沙发上坐下,但手里还在折着最后一个塑料袋。
“你是怎么回事!没听见我说上课了吗?”突然一个凶巴巴的声音传过来,妈妈吓了一跳,抬头一看,小雅正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她不由自主地赶快把塑料袋放到一边。
“你!请把嘴闭上!”小雅的脸转向一个娃娃。
“没听见啊!说他就不是说你啊!” ...... “小雅这是怎么啦?这都从哪儿学的啊?”妈妈真是弄不明白。
其实,这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这位妈妈碍于情面不愿意把自己
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而已。这是一个典型的模仿学习的实例,遗憾的是,为
幼儿提供了这种模仿榜样的却是承担着指导幼儿社会学习任务的教师。或
许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对所有的幼儿园教师有一种警示意义。儿社会学习任务的教师。或 许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对所有的幼儿园教师有一种警示意义。
案例:
一周过去了,晚上睡觉前,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谈起自己的感受。小慧的实习园是某著名高校的附属园,她觉得这个园的孩子们好像都很聪明知道的事情很多,“今天我给他们讲了一个仙鹤的故事,竟然有孩子告诉我仙鹤就是丹顶鹤,是一种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天哪!我都不知道,真是汗颜啊”。萌萌也在这个园实习,她也觉得这个园的孩子知道的东西多,因为这个园的老师和家长知识都很丰富,园里的图书很多, “ 活动区活动的时候,老有孩子拿看一本书让我给他们读 ” 。
我的感受和他们不太一样。我实习的幼儿园给我最深的感受是热情、亲切。第一天进班,因为我是骑自行车去的,天气有点热,出汗了,刚进教室,宋老师就递过来一条毛中让我擦擦汗,还说:“先歇歇,不着急,孩子们还没来呢!”第一次组织活动,我还是有点紧张,但孩子们都很配合集体活动结束后,有一个孩子还端一杯水来让我喝,感动死我了!这个园的老师和孩子们太体贴了,每天走进这个园都像回家一样!我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她们几个听,她们还挺美慕,因为她们实习的园“比较理性,有点小傲气,老师和小朋友都这样”。
看来,每个园都有自己的特色啊!
不同园的幼儿在不同园风的熏陶下,也逐渐有了不同的风格,这就是环境的同化作用 教师 。或 许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对所有的幼儿园教师有一种警示意义。
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
一、师幼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个性
二、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克服自我中心思维,学会 “ 设身处地 ” 地了解他人的感受是幼儿形成良好社会行为的认知基础
四、幼儿对社会规则的遵从有一个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律更为重要
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 、重视各领域教学内容中的社会性教育
元素的整合利用。
2 、区角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平
台。
3 、充分利用生活中随机、灵活、自然的
教育元素 4 、成人的态度习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篇四: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目标: 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社会领域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组织指导
幼儿教育的又一个里程碑!
1981 年10 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草案) 2001年7月2日 教育部颁布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12 年10 月15 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和《指南》之间的关系 关系 《纲要》是《指南》制定的指针 《指南》是实现《纲要》的桥梁 两者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 以儿童为本 注重游戏的作用和经验的价值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指南》的核心理念
以儿童为本 终身教育 家园共育 游戏为主
《指南》制定的目的 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的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 帮助家长形成 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养育行为 ; 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确认识; 深入贯彻落实 《 幼儿教育纲要 》
《指南》的主体部分:五大领域
艺术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指南 领域 子领域 目标 各年龄段 典型性表现 教育建议 幼儿个体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 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幼儿的合理期望
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 各年龄段幼儿在该目标下普遍的、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的例举 是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途径
分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社会领域 一、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二、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三、幼儿社会领域学习的特点与指导要点 四、社会领域教育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社会领域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人际交往 和 社会适应 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幼儿社会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实质在于促进儿童 社会化 ,并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 形成良好社会性与个性。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性不断发展并奠定健康个性的基础。
社会性? 指个体在掌握 社会规范、形成 社会技能、学习 社会角色的社会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特征。
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幼儿学习怎样 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 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 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所在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的目标 领域 子领域 目标 目标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 1愿意与人交往
《指南》相关内容 人际交往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社会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4关心尊重他人 社会适应 1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2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 幼儿园 家庭 幼儿 认识自我 教师和同伴 各种社会机构、各种职业的人 家庭成员及其关系
目标一:愿意与人交往
愿意与人交往 3-4 岁 4-5 岁 5-6 岁
1、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愿意与人交往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3-4
区域游戏开始了,东东和小雨一起进入娃娃家,一会炒炒菜、一会吃饭、一会抱娃娃、一会摆弄碗筷,坐在桌子旁边,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舀”和“吃”的动作,小雨高兴的说:“多吃一点,多吃菜身体好!”东东说:“快点吃,吃完我们去小明家玩吧!”小雨:“哎呀,要把碗洗干净再去吧!”两个人吃完饭,东东擦桌子,小雨收拾碗筷,之后关上门一起去领居家串门。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
4-5
角色游戏“阳光餐厅”开始了,大家都在忙着找同伴布置场地,佳佳拉着祺祺、小丽说:“祺祺,小丽,快点赶紧去餐厅,我们还一起做服务员呢!要不别的小朋友抢上了,我们就不能在一起做服务员了!”三个人拉着手来到餐厅,每个人拿起围裙装扮起来。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
5-6
角色游戏开始了,小雨和珊珊两个好朋友又来到“爱心医院”,她们已经连续一周都在医院扮演医生护士了,两个人边看病,边聊天。这时候,小明过来对他们说“我也想当医生,加我一个吧!”小雨和珊珊开心的对小明说:“好呀,我们一起玩,刚好缺一名取药的医生,你来当吧!我们一起布置一个取药房吧!”说完,三个人开始忙碌起来。
目标二: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4 岁 4-5 岁 5-6 岁
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能与 同伴 友好 相处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
3-4
晨间活动,明明玩着自己带来的玩具汽车,阳阳过来拿起他的汽车就玩了起来,明明马上夺回汽车说:“这是我的!”老师看到后走过来亲切的说:“明明今天真棒,把玩具带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啊?” 明明低头看了自己的玩具车,犹豫了一下递给了阳阳:“给你玩一会吧!”
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
4-5
亮亮在院子里玩皮球,珍珍走过来对亮亮说给我玩一会儿吧?亮亮把皮球交给珍珍说:“给你玩吧!”珍珍接过皮球,拍了一会,又把球还给了亮亮,说:“该你玩了!”就这样两个人轮换着玩皮球。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5-6
结构游戏中,幼儿A和幼儿B合作一起搭建消防车,幼儿A搭建将车身,幼儿B搭建消防栓和车底座,搭了出来准备结合在一起,但是怎么都固定不住。幼儿B说:车身有点大,要不我们把车身缩小点吧!”幼儿A说:“那试一试吧!!”试了之后发现是底座的问题,两个人一起把底座拆开重新拼起来,不一会,一辆漂亮的消防车完成了。
目标三: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3-4 岁 4-5 岁 5-6 岁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3-4 小明和彤彤来到了娃娃家,小明选择了可以切的粘贴水果和仿真蔬菜,拿起刀就把所有的粘贴水果切开,又分别把这些水果粘起来,然后又切开,如此反复,切完水果后又拿来仿真蔬菜切。彤彤则抱起洋娃娃,拿着小衣服给洋娃娃穿,刚穿好,彤彤又把洋娃娃身上的衣服脱掉,换上了粉色的裙子,玩了一会儿,彤彤又给洋娃娃换上了一件绿色的上衣和白色的裤子。
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4-5
角色游戏“料理台”中,明明正忙着配菜,霞霞对明明说:“你今天准备在料理台做什么?” 他回答:“开巧克力冰淇淋店。”不一会儿,明明忙完了料理台的工作,大声吆喝:“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好吃的冰淇淋啊!” “有什么好吃的冰淇淋?”他笑着对霞霞说:“你要吃冰淇淋吗?”霞霞点点头,他热情地替霞霞拿巧克力冰淇淋。
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5-6
角色游戏中,周佳怡对王江希说:“我们一起到美食坊玩吧,今天我们用海绵纸做饺子,”做了一会儿,周佳怡又对王江希说:“你去结构区拿那种能插成长条条的玩具来”,等王江希拿来后,周佳怡拿着玩具对王江希说:“我们来插鸡腿,卖给顾客。”于是,两人一起用玩具拼插了“鸡腿”。
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
关心尊重他人 3-4 岁 4-5 岁 5-6 岁
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关心尊重他人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
3-4
早上牛牛来到教室,看见班里有一名小女孩抱着布娃娃一个人坐在桌子旁,“呜呜”的哭着,小声嘟囔着:“妈妈,我要妈妈。”牛牛坐在小女孩旁边不时用眼睛看看她,过了一会儿,牛牛跑到李老师身边,指着小女孩说:“李老师,她想妈妈了。”牛牛说完又跑到小女孩身边,伸出手摸摸小女孩的脸,探出头对小女孩说:“别哭了,妈妈下午就来接。”
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
4-5
手工活动中,小朋友们陆续折好“小猴爬山”,高兴的玩着,边玩边说:“看,小猴子爬上来了!”这时,佳佳着急的看着周围正在游戏的小朋友,又低下头不停的摆弄着手里的纸张,怎样也折不出“双三角”。佳佳抬起头,叹了口气。杨天浩发现了,问:“你怎么了?”他又看了看佳佳手里的纸,说道:“你还没折好?” “嗯”,佳佳一边小声地回应着,一边点点头。“你别着急,我和你一起玩吧。”说完,杨天浩和佳佳一起玩起“小猴爬山”的游戏,佳佳脸上露出了笑容。
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5-6
午睡结束了,大组的亮亮穿好衣服后,发现小组的小朋友都在穿衣服,只有新来的牛牛抱着衣服静静的坐在椅子上。亮亮走过去,蹲下来对牛牛说:“牛牛,你会不会穿衣服呀?”牛牛摇摇头,说:“不会。”“那哥哥帮你穿吧!”“好!哥哥帮牛牛穿。”牛牛高兴的将自己手中的衣服递给亮亮。亮亮拿起牛牛的衣服帮他穿起来。
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 与社会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 社会适应
目标一: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3-4 岁 4-5 岁 5-6 岁
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1.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 活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对群体活动有兴趣。
3-4
教师:“谁想跟老师一起出去玩游戏啊?”小朋友们高兴的跳起来,举着小手说:“老师,我想去!”“我也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玩游戏吧!”
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
4-5
早锻炼时间,婷婷来晚了,一进幼儿园,看到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做早操了,她飞快的跑了过去,站在队伍的最后,和小朋友们一起跟着音乐做起早操来。
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
5-6
在抢椅子的游戏中,小朋友们听着音乐围绕椅子顺时针兴奋的走着,小朋友们不时看看椅子,看看同伴,脸上露出笑容。
目标二: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3-4 岁 4-5 岁 5-6 岁
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
3-4
绘画活动结束了,老师走到小雅身边,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说:“你的水彩笔送回家了没有呀?”小雅看了看老师,低下头小声说:“没有。”老师微笑着说:“你能不能把它送回家呢?”小雅点点头说:“好。”然后过去拿起水彩笔送回了家。
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
4-5
角色游戏结束了,小结时老师问:“今天你们玩得开不开心呀?”佳佳撅着嘴说:“小雨来我们家做客,他不敲门,从墙上翻进来的,还把我们家的墙踢倒了。”老师说:“所以你不开心是吧?”佳佳点点头,然后老师又问大家:“请小朋友说说,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先干什么呢?”有的说“先要敲门。”有的说:“有人打开门,说“请进”的时候才能进去做客。”再次游戏时,部分娃娃家的小朋友去别人家做客时,都先敲敲门,再进去做客。
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
5-6
《抢椅子》的游戏进行了两三次之后,有个别幼儿出现了“音乐没有停止就坐到了板凳上,或者带着板凳走”等现象,随着游戏次数的逐渐增多,犯规的人数明显增多,导致大家无法正常游戏。幼儿商量:“犯规的人就下去,不让他玩了,没有犯规的人继续玩。”大家都同意了。有了新规则,犯规的人越来越少,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目标三: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4 岁 4-5 岁 5-6 岁
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目标 年龄段 案例 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
3-4
玲玲指着玩具柜上的“全家福”,对晨晨说:“爸爸、妈妈,我。”
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4-5
开学第一天,玲玲回家时看到了小区里的小张阿姨,玲玲看着小张阿姨说:“阿姨!我上中班了!”小张阿姨说:“玲玲长大了!”玲玲高兴的说:“明天我们还要和老师、小朋友去春游呢!”
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5-6
运动会结束了,大一班获得了第一名,孩子们拿着奖状高兴的叫着、跳着、互相拥抱着。
案例分享与讨论
社会领域目标与幼儿典型性行为的关系
案例:玩拼图
区角活动时,超超、成成和雯雯都选择拼图,成成和雯雯合作玩蘑菇拼图,超超则独自玩耍。成成和雯雯拼得很快,拼好后,跑来看超超,雯雯...
篇五: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3- -6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解析21《指南》与《纲要》的关系解析2《指南》社会领域制订的背景解析3《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析4《指南》社会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3《指南》与《纲要》的关系解析1 1 1 1
4一《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航标灯,《指南》是《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纲要》是《指南》实施方向的航标灯,《指南》是《纲要》转化为实践的桥梁。。《指南》与《纲要》的关系
5一《指南》与《纲要》的比较相同点:具有共同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例如:以儿童发展为本,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例如:以儿童发展为本,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让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
6一不同点:《指南》与《纲要》的比较使用对象功能层次 角度 使用对象功能层次 角度《纲要》研究者、管理者3-6岁幼儿目标和内容宏观,笼统。如总目标,既没有分年龄段设置目国家指导幼儿教育的上 如总目标,既没有分年龄段设置目标,也没有给教师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儿教育的上位的纲领性文件《指南》《指南》实践者(教师和家长)每个领域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的表现和水平具体化、细致化和目标化,教育建议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实践性强的指导性文件
7一指南领域子领域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指南 结子领域目标年龄表现教育建议在各子领域中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期望幼儿做什么在各子领域中幼儿应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期望幼儿做什么各年龄的目标中可观察或可测量的表现各年龄的目标中可观察或可测量的表现教师与家长可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法教师与家长可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法结 构图》
8• 《纲要》目标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指南》与《纲要》社会领域目标比较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9一子领域 社会领域目标人际交往 喜欢交往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交往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社会领域及子领域目标内容社会适应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01. 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纲要》内容与要求部分包括的学习内容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111.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2. 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3.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12• 两个文件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内容基本一致。• 《指南》将所有目标内容归为两个子领域(两类),提纲挈领,条理更加清楚,重点更加突出,更反映社会领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核心价值。• 更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更反映问题的实质,如归属感的提法。
13一《指南》 社会领域制订的背景解析2 2 2 2
14一1 1、关注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和“大能力”培养,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共同趋势、关注儿童的社会性教育和“大能力”培养,成为世界学前教育的共同趋势1985年在日本召开 日、欧、美幼教峰会,中141985年在日本召开 日、欧、美幼教峰会,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从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把社会领域课程作为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5一(1)信心:觉得有能力去做(2)动机:想要完成它(3)努力:愿意认真工作(4)责任:做正确的事(5)主动 积极采取行动(7)关怀:关爱别人(8)团队合作 和别人共事11 种大能力(5)主动:积极采取行动(6)毅力:有始有终(8)团队合作:和别人共事(9)常识 :发挥良好判断力(10)解决问题 :将所知和所能转化为行动(11)专注:专心于心中的目标
16一2 2 、关注和满足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要交流与表达—— 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信心、自主性、主动性、积极的情绪情感等)参与与合作—— 幼儿与他人的关系背景16参与与合作—— 幼儿与他人的关系(关爱、尊重、诚实、分享、互助、合作和人际交往等)他律与自律—— 幼儿与群体及社会的关系(自制力、责任心、社会规范、爱惜物品、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自制力、责任心、社会规范、爱惜物品、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等)
17一3 3 、 强调“做人”教育,加速儿童社会化做人—— 具有自主、自尊、自信的表现;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发 展 历 程17行为规范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18一4 4 、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1)改变传统的道德教育,以密切结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结合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为主要学习 内容(2)改变 单 纯的课堂教 学 ,以 亲 临社会、体验生活 为发 展 历 程18单 学 亲主要学习 手段
19一(3)改变生硬呆板的说教和灌输,以儿童自主教育为主要学习方法(4)改变教师指令性的集体活动,以游戏、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等为主要组织形式
20一《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析3 3 《指南》中的目标具体明确了3- 3 6岁儿童各年龄阶段社会性能力和品质的关键点,他们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要基本达到发展水平是什么等等。
21一子领域 社会领域目标人际交往 喜欢交往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喜欢交往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社会领域及子领域目标内容社会适应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22• 对《指南》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及其在各年龄阶段的表现进行简略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容大致包括:交往态度和交往技能;对自我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群体、群体生活及我群关系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几方面。其核心价值在于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共同生活,建立和谐的社会(包括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
23一目标1
喜欢交往3~4 岁 4~5 岁 5~6 岁1、喜欢和小朋友1、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有经常1、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23一起游戏。2、喜欢与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2、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2、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3、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24一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3~4 岁 4~5 岁 5~6 岁1、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1、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2、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 分享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24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西能轮流、分享。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4、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5、不欺负弱小。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5、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25一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3~4 岁 4~5 岁 5~6 岁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2、为自己的好行为1、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2、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感到满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25、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长处,对自己感到满意。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喜欢依赖别人。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26一目标4
关心尊重他人3~4 岁 4~5 岁 5~6 岁1、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1、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1、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2、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6的要求。2、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3、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2、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3、 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能及的帮助。3、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4、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27一目标1
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3~4 岁 4~5 岁 5~6 岁1、对群体活动有兴趣1、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1、群体活动中积27兴趣。2、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群体活动。2、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极、快乐。2、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28一目标2
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3~4 岁 4~5 岁 5~6 岁1、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1、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2、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1、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2、爱护公物,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282、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3、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自己的东西。3、知道说谎是不对的。4、知道接受了的任务一定要完成。5、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西时也知道爱护。3、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4、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5、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29一目标3
具有初步的归属感3~4 岁 4~5 岁 5~6 岁1、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2 能感受到家庭生1、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1、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2、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292、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3、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4、认识国旗,知道国歌。2、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的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3、知道自己是中国人。4、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3、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4、知道一些国家的重大成就, 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30一《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读(一)
目标划分的标准:以行为为导向《 《 指南》重在导向,而非提供简单的量化“指标”“ 人际交往 ”30• “ 人际交往 ”—— 从个体出发,描述幼儿 应达成的社会交往 行为目标• “ 社会适应”—— 从群体出发,描述幼儿 在群体中应达成 的行为目标
31一• “社会”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个关系系统,可粗略地分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群体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交往实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一个认同与适应的过程。所以《指南》要划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子领域。
32一人际交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际交往有如下基本功能:• 交流与沟通;• 组织共同活动;• 形成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人际交往的这些功能对幼小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的发展意义。
33一• 鉴于交往在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指南》将人际交往列为社会领域的重要子领域,将愿意交往、友好相处、自尊自信自主、善待他人四个目标归入这一子领域。
34一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步接受所在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的过程。• 儿童生活的社会群体和机构(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常常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行为规范和文化特征,会通过角色期望、行为规范、习俗传统等方式影响儿童;儿童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成员也会有选择地接受这些影响,积极地适应社会。
35一《指南》社会领域目标解读(二)行为导向划分的优势(1)强调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性,突出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35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如 人际交往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6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3 3— 4岁阶段目标 3-4岁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1、想加入同伴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