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9篇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9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1: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9篇(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第1页第1页82018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8年2月25日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9篇,供大家参考。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9篇

篇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1 页第 1 页 8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 年 2 月 25 日在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成都市人民政府市长 罗 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委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决策部署,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3889.4 亿元、增长 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404.2 亿元、增长 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8.4%、9.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75.5 亿元、增长11.3%。

 (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启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13 个市级重点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快以66 个产业园区为基础的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入落实“项目年”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2 页第 2 页 工作。京东方第 6 代 AMOLED 一期生产线、沃尔沃乘用车整车等 189 个项目竣工投产,中电子 8.6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 146 个项目加快建设,格罗方德 12 英寸晶圆制造、航天通信产业园一期等 144 个项目开工建设。新签约引进紫光集成电路、药明康德等 375 个重大项目。全年实际到位内资 4812.7 亿元、增长 15.5%,利用外资实际到位100.4 亿美元、增长 16.5%。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深入推进“中国制造 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0%,工业投资增长 33.9%。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8.9%。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3.6 万亿元、贷款余额 2.9 万亿元,实现直接融资3328 亿元,新增 A 股上市公司 8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36 家。入境游客 300 万人次,接待游客 2.1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033.4 亿元、增长 21.2%。加快建设音乐之都,推进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音乐产业总收入增长18.4%。优化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战略实现良好开局,加快 100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增加值增长 3.9%。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二)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第一批复制推广的 13 项改革经验中,成都占 5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3 页第 3 页 项。加强协同创新。在蓉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深化,一批科研成果完成确权。新建 4 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全年新增市场主体 46.4 万家、增长 42%,新增科技型企业 2 万家、增长 5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473 家、增长 17.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 11.8%。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创建军民融合供应商管理体系,开工建设涡轮院研发总部、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扎实抓好创新创业。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和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新华三成都研究院等项目签约落户。出台人才新政十二条,吸引 13 万余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来蓉落户发展。天府新区、新希望集团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成功举办 2017 年创交会,47 个国家参会,交易额 240.3 亿元。组织“菁蓉汇”系列活动 188 场。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 260 家、面积 1654 万平方米。

 (三)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出台产业新政 50 条,积极落实电、天然气优惠政策,取消停征减免 46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推进中心城区“11+2”改革。加大住房租赁试点,建立住房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出让租赁住房用地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4 页第 4 页 11 宗、可建 26 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 7.8 万套,配租配售各类保障性住房 1.48 万套。深化统筹城乡和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抓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等改革试点。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实现交易 1.5 万多宗、交易额 763 亿元。开展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片)建设。出台积分入户与条件入户“双轨并行”的户籍政策。城镇化率达 71.85%。加快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市属国企“9+2”改革整合转型,开展“压层级、提质量、控风险”专项行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展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承诺制”试点,项目审批时限大幅缩短。稳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累计签约 20 个 PPP 项目、总投资 1739.5 亿元,设立规模为 1000 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切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完成天府新区和高新区机构重组、全员聘用改革。

 (四)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全面启动 155 项改革试验任务,共新增注册企业 1.92 万家,注册资本 2948.74 亿元。国际班列扩容增效。蓉欧快铁新开行成都至莫斯科、布拉格等 9 条线路,国际班列全年共开行 1012列,货值 46 亿美元、增长 254%,位居全国中欧班列第一。航空肉类进境指定口岸获批,实现空港“7×24 小时”客运口岸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5 页第 5 页 通关、货运口岸预约通关。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 4980 万人次、增长 8.2%,其中出入境流量 539 万人次、增长 8.7%,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货邮吞吐量 64.3 万吨、增长 5.1%。新开通成都至纽约、奥克兰等 5 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走出去”工作稳步推进。成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和筹建项目共计 166 个,涉及金额超过 100 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 3941.8 亿元、增长 45.4%。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成功举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 22 届大会等重大国际活动,成为“金砖”国家电影节在中国的永久举办地。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别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国―欧洲中心投入使用。新增拉普拉塔、马普托 2 个国际友城和曼谷、瓦伦西亚等 12 个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五)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城市空间功能格局进一步优化。积极开展总规修编改革试点,编制《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天府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顺利推进。《成都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 年)》获批,西成客专、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建成投用,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成蒲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成德动车加密开行。轨道交通加速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6 页第 6 页 成网,先后开通运营地铁 4 号线二期、10 号线一期和 7 号线。编制完成《成都市域高快速路网体系规划》《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成安渝高速、三绕高速南段建成通车,天府国际机场高速、成彭高速扩能改造、三绕高速西段和东段加快推进。新增非机动车道 1130 公里,打通断头路 90 条,完成村组道路建设 1600 公里。启动“互联网+城市”行动,“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首批 5G 试点城市。城市基础配套功能进一步强化。启动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编制“818” 城市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开工建设 450 个项目,建成 276 个。实施“科学治堵”,深化公交都市建设,率先出台鼓励规范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发展政策。实施城乡厕所革命攻坚行动,新建、改建公厕336 座,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专项整治,新打造特色街区 20 条,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 1.17 万户、老旧院落改造 920 个、城中村改造 7427 户。礼拜五秘书网 (六)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推动工业企业“煤改气”“煤改电”,推广运输工具油改气,加快建设充电站(桩)设施,新增电动汽车 2.1 万台。认真开展中央、省环保督察迎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7 页第 7 页 检工作,加强督察整改。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成效明显。实施“治霾十条”和大气“650”工程,淘汰燃煤锅炉 889 台、黄标车 2.39 万辆,完成建成区和场镇餐饮店“煤改气”“煤改电”3968 家,对 1577 个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扬尘在线视频监测,清理关闭“散乱污”企业 14148 家,空气优良天数 235 天,比上年增加 21 天,是 2013 年实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达到的最长天数,空气优良率在全国 74 个重点城市排名比上年上升 7 位,PM10、PM2.5 年均浓度同比下降 13.7%、10.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增强了我们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实施“治水十条”和水“626”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完成城市建成区 53 段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岷江等流域水质逐步向好。实施“治土十条”和土壤“620”工程,启动全市土壤污染源详查工作,开展了重点企业土壤调查和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城市碳汇能力体系加快建设。开展全域增绿行动,实施“增绿十条”,打响城区绿化“春季秋季战役”,启动并加快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新增绿地 809 万平方米。开展“花重锦官”增花添彩工作,市花芙蓉花总量翻了一番。开展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绿色低碳消费体系不断完善。加大机关事务管理标准化和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入选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蓉举办,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8 页第 8 页 发布《成都宣言》,被列为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发展试点示范城市”。

 (七)创新落实“放管服”工作。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许可 18 项,“全链条”下放关联、相近类别事项,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村(社区)证明事项从313 项大幅缩减到 15 项,获得国务院肯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在 19 个区(市)县设置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大力推进网络理政。全年累计收到群众来电来信 236.3 万件,回复办理率 99.2%、诉求解决率84.1%、群众满意度 86.7%。12345 市长公开电话荣获“百分百接通”奖和“先锋”奖,成都网络理政创新实践在第五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被评为“2017 民生示范工程”第一名。41 个部门单位 727 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开通率达 97.6%。开展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主动通过全市网络平台公开各类政务信息 400 余万条,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公开率100%。规划构建“云、网、端、数”四位一体的政务云平台,积极利用大数据推进科学决策。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市级行政审批 99.8%入驻并授权给市政府政务中心,继续在多领域试点“一窗式”服务,推行“仅跑一次”改革。在 11 个部门和系统开展错时延时工作制试点,全市政务服务系统错时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9 页第 9 页 延时服务窗口办件总量 36.6 万件,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撇脱。

 (八)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简阳85 个省定贫困村、29878 人全部实现脱贫退出,新建和改造贫困户住房 8380 户。共投入援助资金 4.27 亿元、选派 532 名干部对口支援甘孜、阿坝 19 个深度贫困县。积极支持九寨沟灾后恢复重建。启动国家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建设。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组建医联体 82 个,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孕产妇死亡率 4.66/10 万,为历史新低。就业社保工作扎实推进。城镇新增就业 27.6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3.15%,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散乱污”企业本市户籍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 95.96%。切实加大对城市一线管理服务人员关爱力度,修建环卫工人作息房 300 余间,为 16519 名环卫工人进行免费体检,为公交司机提供公租房,让他们感受到城市的关爱和温度。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助残惠残“三大工程”服务 264 万项次。新增养老服务床位 1.4 万张,开展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 21 所、39 所,建成公办幼儿园 160 所,新增学位 9 万个。投入 1.6 亿元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出台全国首部社区教育地方法规。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升,8 所在蓉高校入选国

 2018 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第 10 页第 10 页 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成立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成都演艺中心投入运营。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国际诗歌周等品牌节会,再启“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开展文化四季风等文化惠民活动,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入选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第 34 个会员。举办首届成都国际马拉松赛等 19 项国际赛事,新建公益性足球场 139 块。国防动员能力增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20.95%、死亡人数下降 13.57%。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荣获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等称号。平安成都建设不断深化,城市运行安全平稳有序,再度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让城市更安宁、市民更舒心、生活更安逸。

 市政府承诺的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2017 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标志着本届政府工作目标胜利实现。过去五年是成都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受种种考验、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城市实现跨越发展,迈过人均地区生产总...

篇二:(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文件

  金牛委发〔2008〕 52 号 ★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 关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街道, 区级各部门:

 按照省、 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会议精神, 为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 积极有效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 精神, 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 基本思路 抢抓我省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以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为着力点,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实现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 主要目标 (一)

 承接规模进一步扩大, 项目质量显著提高 力争未来五年, 引进国内外资金年均增长 30%, 累计引进国内市

  2外到位资金 500 亿元人民币, 外商投资 50 亿美元; 在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 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促进上取得新突破, 力争引进投资总额 5 亿元人民币或 5000 万美元的重大项目 30 个, 国际国内500 强企业 10 个。

 (二)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优势明显增强 生物医药、 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 都市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 快速拓展服务外包、 创意设计、 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

 三、 工作重点 根据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成都市金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 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金牛府〔2007〕 68 号)

 文件确定的产业定位, 确定我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

 (一)

 围绕智慧经济承接产业转移 在金牛高科技产业园一期“成都西部科技商务中心”, 按照总体规划每年动工建设总部经济楼宇 40 万平方米以上, 承接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人才密集型企业及配套高端服务业。

 牵头单位:

 区高科办 配合单位:

 区侨台办、 区科产局、 区商务局、 区投资服务局 (二)

 围绕工业总部承接产业转移 在金牛高科技产业园二期“北部工业总部基地”, 以美国启立投资项目为先导, 按照园区规划每年动工工业总部 200 亩以上, 承接以

  3技术转移为目标的欧美跨国企业、 国际公司总部、 高科技研发中心及服务外包产业。

 牵头单位:

 区高科办 配合单位:

 区侨台办、 区科产局、 区商务局、 区投资服务局 (三)

 围绕电子信息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四川省三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 成都市唯一的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金牛高科技产业园承接电子信息业, 同时实现传统制造业的提档升级, 向精密化、信息化、 网络化方向发展。

 牵头单位:

 区高科办 配合单位:

 区侨台办、 区科产局、 区投资服务局、 区信息办 (四)

 围绕商务服务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金牛高科技产业园商务写字楼宇、 万科加州湾、 龙湖沙湾会展商业项目、 金府商圈“专业市场商务总部” 等楼宇, 按照城市规划每年动工一幢以上甲级写字楼, 承接发展中介、 信息咨询、 科研、 银行、 证券、 信托、 保险等现代商务服务业。

 牵头单位:

 区商务局 配合单位:

 区高科办、 区投资服务局 (五)

 围绕创意设计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信息产业部十所、 二十九所、 西南交大、 铁二院、 西南设计院等单位的科研优势, 承接以测绘、 工程勘查设计、 规划管理、 工程管理等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

 依托我区“2007年度十强设计创意企

  4业”、 华侨城数字娱乐区和金牛高科技产业园打造的创意、 IP产业区,承接广告设计、 软件设计、 动漫游戏研发设计、 传媒等创意设计服务业。

 牵头单位:

 区商务局 配合单位:

 区高科办、 区投资服务局、 区信息办 (六)

 围绕服务外包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我区已纳入市上扶持的成都夏尔、 四川天光等服务外包企业和金牛高科技产业园打造的服务外包产业区, 包装至少一座服务外包大楼, 承接行业全球 100 强、 国内前 10 强或者雇员规模超过 500 人以上的服务外包接包企业。

 牵头单位:

 区商务局 配合单位:

 区高科办、 区投资服务局、 区信息办 (七)

 围绕电子商务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我区西联钢铁物流港的“铁公鸡” 电子商务网、 大西南建材城的“西南建材网” 等网络, 在成都国际商贸城、 万贯机电城、 量力钢材物流中心、 金府灯具城等推行电子商务, 承接电子商务企业。

 牵头单位:

 区商务局 配合单位:

 区投资服务局、 区信息办 (八)

 围绕都市旅游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成都欢乐谷、 大西南茶城、 一品天下美食旅游商业街、 锦水花间、 凤凰山主题公园、 非遗国家公园等项目, 每年承接一家以上全球酒店业排名前 10 位的经济型、 5 星级及以上的品牌酒店和全球排

  5名前 10 位的旅游机构在蓉设立分支机构。

 牵头单位:

 区旅游局 配合单位:

 区投资服务局 (九)

 围绕物流业承接产业转移 依托成都国际商贸城建设, 结合五块石——荷花池市场外迁及荷花池、 金府、 五块石三大商贸区打造, 承接全球物流业排名前 100 强,或国内排名前 20 强的物流企业在蓉设立第三方、 第四方物流企业。

 牵头单位:

 区物流办 配合单位:

 区投资服务局 四、 工作措施 (一)

 坚持定位, 找准产业转移承接点 坚持我区产业定位, 按照以基础服务业为支撑, 以高端服务业为突破, 促进现代服务业优势聚集和工业智慧经济、 工业总部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 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一是依托园区载体优势, 积极承接工业总部经济产业; 二是依托商贸流通业基础优势, 积极承接商务服务业; 三是依托物流基础优势, 积极承接现代物流业; 四是依托科研教育资源优势, 积极承接专业技术服务业。

 (二)

 整合资源, 打造产业转移承载体 1、 工业园区。

 将金牛高科产业园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

 一是加快成都西部科技商务中心存量土地资源整合, 引进企业在园区建设总部楼宇, 积极配合企业提前展开二次招商工

  6作; 二是在成都西部科技商务中心建设集中生活配套区, 为入驻项目及高端人才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实现承载条件的不断改善; 三是启动二期工业总部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做好启立工业园启动的前期工作, 吸引有实力、 有开发经验的工业地产商对区域存量土地进行整体开发, 为园区承接总部经济产业提供更为优质的基础配套条件。

 2、 新区开发。

 高起点、 可持续地规划成灌路两侧 500 米、 川陕路改造等新区开发项目,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从用地性质、 容积率等规划指标上向档次高、 规模大的项目倾斜, 为承接重大项目转移打造良好的载体。

 3、 旧城改造。

 旧城改造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行整体规划、成片开发、 分步实施。

 重点推进中铁二局、 成都铁路局、 华西集团、西南交大片区改造; 加快营门口、 花牌坊、 东方家园、 平福巷、 西北村、 肖一巷、 肖二巷、 血研所地块等项目的拆迁改造, 承接有实力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打造高档商业、 宾馆和甲级写字楼, 为区域的后续发展提供良好载体。

 4、“198” 用 地范围 。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一号文件, 积极探索使用“198” 集体建设用地新模式, 对照承接产业转移标准, 包装、 策划项目载体资源, 搭建新的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平台。

 (三)

 创新举措, 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1、 优化项目 促进机制, 实施“专业” 招商。

 针对招商引资国际化、 专业化日趋增强的趋势, 发挥区投资服务局和区高科办的招商主

  7体作用, 不断优化项目促进办法, 提升招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建立健全国内外招商代理、 外派招商机制, 采取聘用专家及与科研院所、知名专业中介机构合作的方式, 吸纳优秀专业人才协助招商, 从载体资源包装、 项目推介、 项目促进等方面增强招商专业化水平。

  2、 主动承接优质转移项目 , 实施“选择” 招商。

 加大主动出击力度, 选择投资商比较集中、 产业转移和扩张倾向比较强烈的城市开展驻点招商, 主动承接转移项目; 建立“选资” 标准和流程, 对转移产业分行业设立规范、 可行的准入标准, 在项目投资额度、 经济效益、建设强度、 税收贡献、 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企业准入基本条件, 把好企业入口关, 注重引进带动力强、 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转移, 确保存量资源高效使用。

 3、 加强本土企业对外合作意识, 借助“节会” 招商。

 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丰富对外合作途径, 利用我区举办的“灯博会”、“钢铁贸易商大会”、“五金机电博览会”、“美食节” 等平台, 提早谋划、 积极参与, 切实发挥节会招商平台作用, 提高产业转移对接成功率。

 4、 积极探索新型招商模式, 尝试“借地” 招商。

 与兄弟区(市)县合作, 对受到资源限制或者不适合中心城区产业发展的项目, 积极协助引入相关合作区(市)

 县, 破解中心城区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瓶颈难题, 实现承接产业转移资源共享。

 (四)

 强化服务, 优化产业转移环境 1、 健全机制。

 实行承接产业转移目标管理制度, 根据产业转

  8出地、 产业分类、 产业特点和部门职能, 明确目标、 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 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项目促进工作列入全区专项目标督查, 明确各街道、 相关部门在每个重大项目中的具体责任, 实施月 通报、 季考核动态管理, 按照重大项目标准和进度推进工作。

 2、 加强政务环境建设。

 全面加强投资软环境、 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营造产业转移良好环境, 树立金牛新形象。

 加强法制建设, 信用建设和廉政建设,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营造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手续, 加快行政审批速度;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高效开展网上公共服务; 健全主动服务工作机制, 进一步提升干部服务水平, 着力解决企业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切实提高企业的满意度。

                        中 共 成 都 市 金 牛 区 委

                         成 都 市 金 牛 区 人 民 政 府                  2008 年 4 月 29 日

 主题词:

 产业转移 招商引资 意见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

   

 2008 年 4 月 30 日印 (共印 5 份)

篇三:(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文件

  金牛府发〔2009〕 1 号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 区政府各部门:

 马旭区长于 2009 年 1 月 7 日 代表区人民政府在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已经大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 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一月 二十四日

 ( 此件公开发表)

 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2009 年 1 月 9 日 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 马旭区长代表区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 区人民政府要在中共金牛区委的领导下,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 围,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 增强信心, 努力开拓, 真抓实干, 为全面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 标任务, 为全面实现“三区”目 标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 作报告 ——在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区长

  马

 旭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 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2008 年工作回顾

 2008 年, 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

 我们抢抓试验区建设机遇推进发展, 亲历经受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 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区政府在市委、 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 在区人大、 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依靠全区人民顽强拼搏,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实施城乡 统筹、“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 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夺取抗震救灾重大胜利, 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力推动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成功荣获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35.5 亿元, 增长 12.5%, 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20.2 亿元, 增长 16%, 总量继续位居五城区第一;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59 元、 增长 15.2%, 涉农居民人均纯收入 10166 元、 增长 19.5%;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 人口 自 然增长率控制在 3‰以内。

 一年来, 我们主要抓了 以下工作:

 全力组织抢险救灾, 及时恢复正常秩序, 积极开展对口 援建, 夺取了 抗震救灾重大胜利。

 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 在区委的领

 导下, 立即启动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 带领和依靠全区干部群众, 坚持把抢救生命放在抗震救灾的第一位, 争分夺秒组织天回镇大湾五组一处倒塌民房受困群众救援工作, 紧急调配机关干部、公安干警、 民兵预备役人员 、 治保队员 、 工程技术和医疗卫生人员 等近 5000 人, 迅速组织各类急需物资和设备, 支援都江堰、 彭州、 什邡等重灾区抗震救灾, 妥善做好灾区群众临时安置工作; 坚持把恢复正常秩序作为抗灾自 救的首要措施, 立即开展震后住房、 学校、 医院、道路桥梁等建筑设施排危工作, 全面加强市场供应和监管, 全力促进工商企业恢复生产经营, 全力保障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坚持把发动社会各界支持作为抗震救灾的强大动力, 充分发挥区红十字会、 慈善会和志愿者队伍作用 , 倡导社会踊跃救灾, 全年共筹集赈灾款物 5500余万元; 坚持把解决好灾区受灾群众过渡安置作为对口 援建的中心任务, 成立金牛区对口 援建彭州市丹景山镇、 龙门 山镇领导机构和现场指挥部, 及时组织援建资金近 9500 万元, 克服种种困难, 在短时间内出色完成援建任务, 为重灾区受灾群众提前实现过渡入住打下坚实基础, 受到市委、 市政府表彰肯定和受灾群众一致好评; 坚持把灾后重建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上缴市财政 5000 万元支持邛崃、 大邑灾后重建, 组织 4000 余万元资金, 用 于学校、 医院加固维修和重建, 投入 1200 万元资金, 用于危旧公房维修改造, 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 强化政府服务和监管职能, 加大企业扶持力度, 保持了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 强化经济运行监测, 深入走访企业, 分别召开工业、 商贸业、 旅游业、房地产企业座谈会, 及时了 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准确掌握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进一步强化投资服务, 震后第一时间向投资者通报震情,消除投资顾虑, 成功举办震后重大项目 签约仪式等活动, 有力增强了

 投资信心; 进一步强化消费引 导, 精心组织休闲旅游购物节、 国际美食旅游节、 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等专业节会, 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开工、 开盘和开展宣传促销活动, 全力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氛围; 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加大了 支持企业发展的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 省、 市扶持政策, 及时出 台服务业灾后扶持等系列办法, 打紧安排财政扶持、 中小企业发展、 技改贴息、 第三产业发展等资金, 有效帮助了 一批企业渡过难关、 加快发展; 加大了 融资服务力度, 进一步强化银政企三方联动, 落实企业贷款贴息办法, 得到各级商业银行授信 140 多亿元, 目 前帮助企业落实贷款 17.1 亿元、 信用 担保 10 亿元, 初步缓解了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继续推进集中居住工作, 大力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加快了 全面城市化步伐。

 以“还权赋能”为目 标,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下大力完成“198”区域土地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 按计划完成清水、 淳风试点社区土地分类调查和地籍勘测, 抓紧实施试点社区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 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 组建清水集体经济合作社, 为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规范流转创造了 条件。

 以集中居住为目 标, 扎实推进新居工程建设, 累计开工371.8 万平方米、 完工 247.8 万平方米, 配套设施累计开工 9.8 万平方米、 完工 6.4 万平方米, 安置入住 10177 人; 比照城市社区, 完善集中居住区公共服务功能和实施物业化管理, 提高涉农居民居住质量。以就业增收为目 标, 高度重视城乡 充分就业工作, 投入促进就业各类资金 1764.6 万元, 为城乡 失业人员 提供就业岗位 39750 个, 指导帮助城镇新增就业 14309 人, 新增非农产业就业转移 9772 人, 解决大学生就业 1168 人, 实现“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 再就业 2407 人, 安置残疾人就业 516 人次, 集中居住区登记失业人员 就业率达到 97.8% 。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充分发挥区农发投资公司平台 作用, 实现

 融资 2100 万元, 建成集体经济项目 27 个, 总投资超过 6 亿元。

 大力做好产业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 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了 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以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方向, 进一步明确了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 现代商贸业、 都市旅游业、 轨道交通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业, 提升发展房地产业, 配套发展商务服务业的总体思路; 进一步明确了 成都西部科技商务中心、北部工业总部基地、 北部商城、 中央欢乐区等功能板块的建设方向,相继出台促进工业成长、 加快信息软件服务业发展、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基础保障更加完善。

 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创新招商考核机制, 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 积极参加“西博会”等投资说明会, 新疆鑫泰总部、 金牛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成功落户 ; 加强区域合作, 正式启动金彭工业园, 抓紧实施金邛合作方案, 大力开展对石渠县的经济文化援助, 区域带动作用逐渐明显。

 全年实现全口 径工业增加值 117.5 亿元、增长 14.4%, 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8.1 亿元、 增长 20.5%; 实现三产增加值 269.8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244 亿元, 分别增长12.9%和 21.7%,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 35.4 亿元、 增长 25.7%; 引 进国内市外到位资金 63.3 亿元、 增长 32%, 合同利用 外资 6.4 亿美元、 增长 118%, 实际使用外资 4.6 亿美元、 增长 30%; 外贸出口 9.3 亿美元、增长 45%。

 突出重点区域建设, 夯实产业发展载体, 坚持运作大项目 、 培育大企业, 增强了 全区经济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投入 3 亿多元,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 园区功能形象不断提升; 加快总部楼宇等载体建设, 新开工 38.5 万平方米, 建成 31 万平方米, 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加大企业开工促建步伐, 新开工企业 32家、 竣工投产 12 家, 工业集中度达 71%, 居五城区第二。

 大力推进

 北部商城区域建设, 把成都国际商贸城作为灾后首个开工建设的省市级重点项目 加以推进, 顺利完成一、 二期征地拆迁和挂牌工作, 加紧实施三期土地报征, 加快建设 6 条道路及配套设施, 积极开展 220KV电力迁改, 全面推进中药材市场建设, 有力推动了 北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大力推进中央欢乐区建设, 排除地震影响, 全力确保成都欢乐谷项目 建设进度, 顺利实施华侨城片区电力迁改, 成功举办中国西南中央欢乐区区域发展研讨会, 引 进一批国际知名 品牌落户 主题公园,开园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加快一批市属重点项目 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241.4 亿元、 增长 20.4%。

 通过努力, 实现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 53 家、 新增 6 家, 其中 5 亿元以上的 17 家、 新增 4 家;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三产企业达 147 家、 新增 2 家, 其中 10 亿元以上的 23 家、 新增 2 家。

 紧紧围绕城市功能完善和形象提升这个目 标,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旧城改造、 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 推动了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建成 IT 大道、 沙西线改扩建二期和北新干道外环互通立交桥, 实现金新路基本通车, 完成赛云台 东二路等 6条中小街道整治和天丰路、 侯罗路改造, 推进成灌快速铁路、 成彭路、天斑路等道路拆迁建设。

 努力打开旧城改造新局面, 完成西北村、 永陵、 东方家园等片区拆迁, 积极推进中铁二局、 川 陕路两侧、 成灌路两侧 500 米、 茶店 2、 5、 6 组和花照 4 组等片区拆迁, 运作启动金牛万达广场、 西南交大、 成铁局等片区改造的规划工作。

 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 大力实施建绿、 透绿工程, 完成三环路两侧 50 米生态林带建设, 启 动绕城高速两侧 200 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的拆迁工作, 打造泉水人家广场等一批绿化景观, 新增绿地面积 42.8 公顷, 人均公园绿地达 9.2 平方米; 深入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继续落实扬尘整治“三大工程”, 全面完成三环路内居民清洁能源改造, 全区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较去年增加 15 天; 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 建成凤凰河二沟湿地公园, 扎实推进雨污分流, 完成 4 条小流域治理, 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居五城区第一。

 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 率先实现数字化城管全覆盖, 城市日 常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累计拆除违法建设 29 万平方米, 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设; 投入 2500 余万元全面完成 45 家菜市场升级达标整治, 进一步方便了 市民生活; 建成全市最大的再生资源市场, 26 个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投入营运。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完善社会保障, 加强社会管理, 提升了 公共服务质量。

 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带动,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强化科技创新,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通过全国科普示范区复核; 大力推进“教育强区”各项工作,荣获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区, 积极争创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区; 圆满完成“文化惠民” 工程, 全面实现区、 街道、 社区三级文化基础设施达标,成功拍摄全国首部城乡 统筹题材的电视剧《挪个地方要得不》; 全面启动“社区医生进万家”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与 奥运同行、 建和谐金牛” 全民健身系 列活动, 在市第十一届运动会上蝉联金牌总数、 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 3 项第一; 实现早期教育全覆盖, 荣获全国人口 早期教育示范区; 积极推进老龄工作, 荣获全省敬老模范区; 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荣获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国家级先进; 民兵预备役、 国防教育和“双拥” 工作不断加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区参保人数累计达 9 万余人, 城乡 基本医疗保险29.2 万人, 其他社会保险 22.4 万人次; 参加农民养老保险 5900 人,新征地农转非人员 参保率 100%, 全区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全年发放低保金 2199 万元, 发放困难人员 各类救助资金约 394.5 万元。进一步加大社会管理力度, 平安创建稳步推进, 全年刑事案件立案数

 下降 2.6%, 破案率提高 1.9 个百分点; 公安“三基工程” 全面达标,社区警务室建设全部落实; 五块石地区流动人口 服务管理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初步建立了 “以房管人、 以业管人”新机制; 深化社会公共事务服务站和社区规范化建设, 社区 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 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 认真落实各项信访制度,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渠道; 狠抓行业监管,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建成金府路政府消防站并投入使用 , 全区火灾起数、 财产损失较上年大幅下降。

 抓住提升行政效能这个关键, 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保持了 政务服务满意度全市领先。

 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在全市率先推行首问责任制“痕迹管理”, 全面承诺政务服务时限, 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办法, ...

篇四:(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1 -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文件  金牛府发〔2008〕 63 号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  各街道办事处, 区政府各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 2008 年 4月 24 日 区政府五届第 38 次常务会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 请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 六日  (此件公开发表)

  

  - 2 -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切实有效解决我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逐步改善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 24 号)

 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成府发〔2007〕 86 号)

 精神, 结合我区实际, 现就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一)

 指导思想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本着“保障低端、 调控中端、 引导高端”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思路, 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 进一步健全多渠道、 分层次的公共住房制度体系。

 ( 二)

 基本原则   坚持适度保障和动态调整的原则; 坚持保障方式多样化和保障标准层次化的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级负责的原则。

 二、 总体要求和工作目 标 ( 一)

 总体要求  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主要对象, 兼顾其他住房困难群体, 加大廉租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的实施和管理力度, 逐步

  - 3 - 完善区、 街、 社区三级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 二)

 工作目 标  在 2008 年底前, 实现对低保家庭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应保尽保”, 并逐步将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在“十一五”期末, 我区行政区域内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要实现对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 基本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

 三、 健全公共住房制度体系, 加大实施管理力度 逐步建立廉租住房 (含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 经济适用住房 (含租赁性经济适用住房)、 限价商品住房等多渠道、 多梯次的公共住房制度体系。

 ( 一)

 廉租住房

 1.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008 年度低收入住房困难标准为家庭年收入 2.2 万元以下; 人均住房面积 16 平方米以下; 家庭中须有 2 人(含 2 人)

 以上的本区城镇正式户口(低保户 1 人也可申请), 且满 3 年的家庭(标准调整另行文)。

 2.低保家庭以实物配租为主, 优先面向孤、 老、 病、 残、 优抚等特殊困难家庭及其他急需援助的家庭; 家庭年收入高于低保标准低于 2.2 万元的, 实行实物配租和租金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

 3.廉租住房由市住房保障机构提供, 房源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以及政府统建的拆迁安置小区中配建, 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 50 平方米以内。

 4.对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并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均实行“应保尽保”。

  - 4 - ( 二)

 经济适用 住房 1.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为收入、 住房均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家庭。

 2008 年度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为家庭年收入 4 万元以下,人均住房面积 16 平方米以下; 家庭中须有 2 人(含 2 人)

 以上本区城镇正式户口, 且主申请人取得户籍已满 3 年的家庭(标准调整另行文)。

 2.经济适用住房根据“按照标准、 提前登记、 按需建设、 保证供应”的原则实施建设和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由市住房保障机构组织建设, 建筑面积控制在 60 平方米左右。

 3.申购经济适用住房并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家庭, 其原自 有产权住房须交市住房储备机构计价回购; 申购的经济适用住房为政策性住房,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自购房合同备案之日起, 不满 5 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 购房合同备案满 5 年, 购房人可按照规定比例向政府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方可转让。

 ( 三)

 限价商品住房 1.限价商品住房供应对象为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 又无力购买市场价普通商品住房的本市居民以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成府发〔2007〕 86 号)

 规定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

 2008 年度限价商品住房供应对象为家庭年收入在 6 万元以下, 家庭住房面积在 55 平方米以下或人均住房面积在 16 平方米以下, 具有本市户口的家庭;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

  - 5 - 加强公共住房制度体系建设的意见》(成府发〔2007〕 86 号)

 规定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申购条件按该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2.限价商品住房由政府成立的全资国有公司负责建设, 用地实行协议出让, 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 90 平方米以内。

 3.申购限价商品住房并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家庭, 其原自 有产权住房须交市住房储备机构计价回购, 购房合同备案 5 年后方可上市交易。

 四、 完善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认真落实工作责任 进一步完善区、 街、 社区三级公共住房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区房管局(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中心)

 的主管和牵头作用, 逐步在街道办事处建立公共住房保障工作站, 在社区建立工作点, 加强领导;街道办事处应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机构、 具体实施机构、 人员及专项工作经费, 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区政府为切实加强全区公共住房保障工作, 一是调整充实“金牛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统筹协调; 二是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 2008 年“民生工程”建设计划; 三是把公共住房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 确保资金来源;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每年向人民代表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报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并将公共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范围。

 区房管局作为公共住房保障工作的主管和牵头部门, 一是要制定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工作目标、 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廉租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

  - 6 - 的办理程序, 完善配套服务; 三是要严格执行政策, 把好审查关,尽快建立区、 街两级网络审批系统; 四是完善公共住房援助家庭动态监管体系, 严格执行“准入、 退出机制”; 五是要加强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 特别是对街道办事处的业务指导, 定期组织政策法规和办理程序的培训。

 各街道办事处“按属地管理原则”作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机构, 一是要切实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领导, 落实机构、 人员及经费; 二是要结合所属辖区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工作目 标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和审查程序, 公开办事流程, 限时办理;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审批、 公示、 监督、 考核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 四是要逐户建立援助家庭收入、 住房和家庭常住人口状况的动态档案, 定期复核援助家庭住房、 收入等变化, 及时调整补贴标准或停止补贴; 五是要加强对社区的业务指导, 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新情况、 新问题, 要及时反馈有关部门, 采取各种便民措施方便低收入家庭申请公共住房保障, 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监察、 民政、 财政、 公安、 残联、 劳动保障和目标督查等区级部门, 要按照各自职责, 做好公共住房保障工作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附件:

 金牛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 7 - 附件 金牛区城市公共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马

 旭

  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

 苏

 鹏

  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刘

 岩

  区政府副区长 成

 员:

 范正均

  区政府办副主任

  鲁

 健

  区监察局局长

  桑

 蓉

  区目督办主任

  夏

 珂

  区财政局局长 黄志宏

  区民政局局长 喻

 强

  区劳动保障局局长 郭兰涛

  区审计局局长 马德良

  区房管局局长 陈

 勇

  区国土分局局长 翟永川

 区公安分局副局长 邬世才

  区残联理事长 各街道办事处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区房管局, 主任由区政府副区长刘岩兼任, 副主任由区房管局局长马德良兼任。

  - 8 -

 主题词:

 城乡建设      公共住房△      体系      建设      通知 抄送:

 市房管局, 区委、 区人大常委会、 区政协。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 年 5 月 6 日印发 (共印 6 份)

篇五:(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市金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 年 1 月 23 日成都市金牛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批准)

 I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 全面开启建设天府成都北城新中心新征程.................................................................................................2第一节 规划背景..................................................................................2第二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1. 指导思想.....................................................................................62. 基本原则.....................................................................................7第三节 发展目标..................................................................................81. 2035 年远景目标及 2050 年远景展望.......................................82.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9第二章 增强创新应用转化能力 全面激发转型发展活力...................13第一节 壮大创新创业主体................................................................131. 培育创新创业企业...................................................................132.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43. 塑造创新创业品牌...................................................................14第二节 健全科技创新全链条............................................................141. 强化源头创新供给...................................................................142. 推动成果孵化转化...................................................................153. 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15第三节 推进创新要素精准供给........................................................161. 广纳创新人才...........................................................................162. 汇聚创新资本...........................................................................173. 推进信息融通...........................................................................17

 II第四节 深化科技创新协同融合........................................................171. 深化多领域协同创新...............................................................182. 推进多层次创新合作...............................................................18第三章 构建现代都市产业体系 全面增强经济发展实力...................19第一节 强化总部经济龙头牵引功能................................................191. 强化总部企业引进培育...........................................................192. 推动楼宇载体建设运营...........................................................203. 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生态...........................................................20第二节 塑造三大主导产业核心竞争优势........................................211. 培育创造都市工业优势...........................................................212. 巩固提升商贸商务优势...........................................................213. 全面强化科创文创优势...........................................................22第三节 提升六大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221.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232. 加快发展北斗应用服务...........................................................233. 提质发展现代商贸服务...........................................................234. 壮大发展特色商务服务...........................................................245. 积极发展医药健康产业...........................................................246. 创新发展都市文旅产业...........................................................25第四节 加快推动新经济赋能成势....................................................251. 突出发展数字经济...................................................................252. 构建特色新经济产业体系.......................................................263. 推动场景营城产品赋能...........................................................264. 打造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27第五节 高质量建设产业功能区........................................................27

 III1. 高水平建设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82. 高起点建设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303. 高标准建设金牛科技服务产业功能区...................................32第四章 重塑内优外联发展格局 全面夯实发展综合承载力 ...................35第一节 着力优化全域空间发展格局................................................351. 突出“一核”聚能....................................................................... 362. 强化“三轴”联动....................................................................... 363. 推动“七片”共振....................................................................... 37第二节 分类提升空间效益................................................................391. 高品质有机更新存量空间.......................................................392. 高标准规划建设增量空间.......................................................40第三节 全力夯实基础设施支撑........................................................401. 优化区域综合交通体系...........................................................402. 推动市政设施功能完善...........................................................413. 加快“新基建”布局建设............................................................42第四节 主动融入区域协同发展大格局............................................421. 深度融入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建设...........................................432. 持续强化市域协同联动发展...................................................433. 主动引领成都都市圈建设.......................................................444. 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协同发展...................................................44第五章 加快文商旅体互动融合 全面提升北城消费影响力 ....................45第一节 打造三大核心地标商圈........................................................451. 高位谋划建设成渝双城门户商圈...........................................452. 连片成势做强商贸城—美食城商圈.......................................463. 功能聚合升级金牛坝—茶店子商圈.......................................46

 IV第二节 营造多元特色消费场景........................................................471. 打造特色街区消费场景...........................................................472. 营建公园景区消费场景...........................................................483. 活跃品质社区消费场景...........................................................48第三节 塑造五张品牌消费名片........................................................491. 打响“耍在金牛”名片................................................................492. 做精“食在金牛”名片................................................................493. 做优“美在金牛”名片................................................................504. 做亮“赏在金牛”名片................................................................505. 打造“养在金牛”名片................................................................50第四节 推进消费供给创新升级........................................................501. 提升消费供给品质...................................................................512. 创新消费供给新模式...............................................................513. 培育消费供给新业态...............................................................524. 营造一流消费供给环境...........................................................52第六章 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 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53第一节 聚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531. 纵深推进“五项制度改革”........................................................532. 深化产业功能区发展方式改革...............................................543. 推进项目组织方式改革...........................................................54第二节 着力推进特色试点改革........................................................551. 拓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改革...........................................552. 完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553. 探索推进环保环卫一体化改革...............................................56第三节 创新推进简政放权................................................................56

 V1. 创新至简行政审批模式...........................................................562. 构建卓越政务服务体系...........................................................573. 大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57第七章 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面增强资源要素集聚力 ....................58第一节 打造轨道交通门户枢纽........................................................581. 做强成都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582. 提升交通节点衔接转换便捷度...............................................583. 强化“1+4+8+N”全域 TOD 体系建设......................................59第二节 打造国际化采购贸易中心....................................................601. 加快实现“买全球卖全球”........................................................602. 强化通道口岸协同联通...........................................................613. 健全内外贸一体服务配套.......................................................61第三节 打造国际化开放合作新高地................................................621. 提升招引投促质效...................................................................622. 集聚国际机构主体...................................................................633. 深化多领域交流合作...............................................................63第四节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升级版................................................631. 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商事制度...................................................642. 构建双向开放合作服务体系...................................................643. 大力营造国际化生活环境.......................................................65第八章 创新天府文化金牛表达 全面彰显人文发展魅力...................66第一节 全面提升文明程度................................................................661.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

篇六:(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2010 年 1 月 15 日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马旭区长代表区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 会议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 区人民政府要在市委、 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 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区第五次党代会第五次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中央、 省、 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 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 攻坚克难, 提振信心,真抓实干,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统筹推进经济、 政治、 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开创城乡 统筹科学发展新局面, 为全面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和“五区金牛” 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

 ——在成都市金牛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区长

  马

 旭

 (2010 年 1 月 14 日)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9 年工作回顾

  2009 年, 是我区克服各种困难、 抢抓发展机遇、 推进科学发展的一年。区政府在市委、 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 在区人大、 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干部群众,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止滑提速、 加快发展为首要任务, 深入实施城乡 统筹、 “四位一体” 科学发展总体战略, 千方百计扩大投资消费保增长, 全力以赴抓好十大惠民工程保民生, 齐心协力促进社会和谐保稳

 定, 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较好地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预计 481 亿元, 增长 11. 5%, 总量保持全市第一;全口径财政收入 58. 6 亿元、 增长 10. 9%,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23. 3 亿元、 增长17. 9%, 总量位居五城区首位; 67 项惠民目标圆满完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240 元、 增长 11. 5%, 涉农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 11488 元、 增长 1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 5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 311天。

  一年来, 我们强投资扩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调结构转方式优化发展战略,保持了 区域经济较快发展。

  ——项目投资成效明显。

 建立“六个一批” 项目管理机制, 完善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责任制度, 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进一步加大项目促建力度。实行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 策划包装概念性项目 85 个、 初包装项目 5 个、 精包装项目 21 个, 项目储备更加丰富。

 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投资, 天府华侨城、 成都国际商贸城等 22 个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坚持政府引导投资, 区属国有公司新增融资 30 亿元, 加大了新居工程、 基础设施等投入力度; 大力争取银行支持区域发展, 获得授信 130 亿元。

 坚持招商扩大投资, 全年签约重大项目 8 个、 投资总额 175 亿元, 完成国内市外到位资金 72. 8 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 2. 6 亿美元。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45 亿元。

  ——消费需求保持旺盛。

 成功争取五金机电博览会纳入西博会, 顺利举办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美食旅游节、 都市休闲旅游节、 金牛购物节, 商贸、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制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支持企业营销推广,实现商品房销售收入 125 亿元, 增长 73. 3%; 充分利用国家、 省、 市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 扩大汽车、 家电、 钢铁、 机电等市场消费。

 启动与深圳宝安区、 重庆渝中区、 哈尔滨香坊区的交流合作, 携手做大消费市场。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9. 1 亿元、 增长 18. 5%, 旅游总收入 50 亿元、 增长 41. 2%。

  ——重点产业提升发展。

 及时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产业园区特别是北区建设力度, 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加快康弘生物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促建步伐, 新开工企业 16 家, 建成 13 家; 积极推进中铁二院综合交通产业中心项目, 深化与西南交大、 电子 10 所、 29 所、 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合作, 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显著, 三泰电子、金亚科技成功上市, 康弘集团等 4 家企业上市步伐加快。

 认真抓好促进服务业发展等系列政策落实工作, 成都欢乐谷成功运营并加快创建 4A 景区, 华侨城商业街区日益繁荣; 成都国际商贸城荷花池中药材市场顺利开业; 金府商圈提档升级步伐加快, 一批现代商务楼宇加快建设和投入运营; 电子商务率先发展, 加快建设孵化基地和专业楼宇, 九正、 铁公鸡进入全市首批十大重点培育电子商务企业名单; 成功争创全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区, 商务服务、 技术服务、 软件外包及信息服务基础不断完善。

 完成工业增加值 101. 8 亿元,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5亿元; 完成服务业增加值 323 亿元, 增长 13. 2%。

  ——发展蓝图科学勾划。

 按照区委的科学决策, 推进经济发展战略课题研究, 编制出台《金牛区经济发展战略纲要(2010—2014)

 》 , 提出了“五大转型”的发展新思路, 明确了“打造成渝经济圈现代商贸聚集区、 高新产业成长区、 文化旅游新兴区、技术服务品牌区、人居创业优选区” 的“五区金牛” 建设新定位,确立了“一园、 两核、 三城、 四带” 的空间战略新格局, 部署了“2010 年全面推进、 三年初见成效、 五年基本实现” 的总体安排, 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年来, 我们注重统筹协调, 狠抓重点突破, 提升了 城乡 一体化工作水平。

 ——统筹城乡 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组建 198 区域发展指挥部, 成立统筹城乡 功能区发展中心, 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

 积极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基础作用, 组织编制全区空间发展战略及优先发展区域规划设计, 先后出台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 断头路建设实施规划等专项规划, 不断优化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 成灌路两侧 500 米及土桥场镇改造等一批重点区域规划。

 坚持土地综合管理和城乡 规划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统筹协调了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调整工作。

  ——区域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完成 1. 2万亩现状耕地实测, 加快确权颁证工作, 促进集体土地流转更加规范。

 顺利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完成农村土地调查 37. 1 平方公里, 调查成果通过省级预检。

 全面摸清 198 区域各片区及其配置资源情况, 进一步明确“一片区一主业”的发展思路; 积极探索社会融资、 企业运作等模式, 加快与保利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洽谈。

 加大土地清理和征地工作力度, 清理闲置土地 15 宗共 396 亩, 完成各类建设用地报征 10069 亩、 征后实施 3587. 9 亩, 出让土地 9 宗共 773. 4 亩、其中商业面积 218. 8 亩。

  ——农民集中居住不断加快。

 新居工程加紧建设, 研究出台进一步规范全区农房拆迁安置实施意见, 科学理顺新居工程投资业主、 建设主体、 安置对象、交付时间等重要工作环节; 全年新增竣工面积 41. 5 万平方米, 新增幼儿园、 农贸市场、 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1. 3 万平方米。

 入住安置工作加紧推进, 新增安置人员 4547 人。

 已入住新型社区产权加紧办理, 完成清淳家园一期和银杏苑一期产权办理初始登记工作。

  一年来, 我们加快城市建设改造步伐, 深入实施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 增强了 区域发展承载能力。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完成成彭路高架、 金新路等骨干道路建设,打通泰宏路、 黄忠大道 B 段、 蜀通西街、 蜀兴南街等 4 条断头路, 启动川陕路、成灌铁路建设, 加快万石路、 天丰路、 货运大道拆迁, 推进全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区域配套道路建设; 加紧实施“虹桥工程” , 金牛科技园变电站通道、 山王庙变电站通道抓紧建设, 金府 B 变电站和金牛变电站投入运行。

  ——加大旧城改造工作力度。

 启动实施金牛城市广场、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成灌路两侧 500 米及土桥场镇改造、 川陕路及天回旧场镇改造、 新普瑞等重点区

 域和项目拆迁, 签定拆迁协议 6757 户、 企业 184 家。

 全力推进西北村低洼棚户区、 永陵片区、 瑞安城北天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积极协调四大国有企事业单位片区规划改造, 中铁二局成铁卫校顺利搬迁, 成都铁路局木材厂片区改造加快实施,西南交大片区完成土地性质调整手续, 华西集团片区加紧完善规划改造方案。

  ——加大城乡 环境治理力度。

 坚持环境综合治理与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相结合, 进一步改善了城乡 环境面貌。

 大力实施建绿工程, 全年新增绿地 47. 6 万平方米, 人均公园绿地达 9. 8 平方米; 积极开展水环境整治, 扎实推进雨污分流,完成九道堰、 杨柳河五里墩支路段、 杨泗堰等 3 条小流域治理, 全区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 95%; 数字化管理“四大系统” 在全市推广, 城市日常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坚决制止和查处新增违法建设, 依法加大存量违法建设拆除力度, 拆除违法建设 24. 7 万平方米; 继续抓好菜市场标准化建设, 新建 2 家、 改造提升 5家。

  一年来, 我们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促进了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就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成功打造青年(大学生)

 创业基地和清淳家园新型社区居民创业示范街, 培训城乡 劳动力 1. 6 万人, 提供就业岗位 3. 8 万个, 指导帮助城镇新增就业1. 4 万多人, 新增非农产业就业转移 8635 人, 解决“4050” 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2678 人, 帮助 1161 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我区参保人数新增 5422 人, 城乡 基本医疗保险新增 6. 3 万人,其他社会保险新增 5. 5 万人次, 征地农转非人员应保尽保, 全年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9. 9 亿元, 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4. 9 亿元; 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全年发放低保金 1956 万元, 发放廉租住房租金补贴 461 万元, 发放困难人员各类救助金 815 万元。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认真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顺利通过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连续 3 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进一步推动城乡 教育深度均衡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顺利通过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检查验收; 成功举办国庆 60 周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荣获全国版权执法先进集体, 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区复查; 整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 积极开展省、 市、 区医疗机构共享共建, 有效防控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全面完成全民健身工程; 扎实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支持发展老龄事业, 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区; 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白内障无障碍工作获得全国先进; 红十字事业不断发展;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 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社会管理工作全面加强。

 积极推进社区建设, 完善涉农地区安置小区、新居工程及其他住宅小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扎实开展和谐社区创建, 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狠抓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切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 全区行政案件立案 12063 件、 下降 11. 4%, 刑事案件立案 6980 件、 下降 3. 7%。

 初

 步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 调解成功率达 96. 4%。

 认真落实信访工作逐级负责制和领导包案制, 信访总量较上年下降 23. 8%。

 切实加强食品、 药品、 卫生等领域市场秩序整治, 加快推进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 活动, 加大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监管执法力度, 全年无较大及以上级别安全事故发生。

  一年来, 我们积极推进改革创新, 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营造了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改革创新力度加大。

 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 完成区属国有公司整合组建, 政府投资项目投、 建、 管三分离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启动黄忠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强化街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 加大充分授权力度, 切实提高园区运行效率;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对 5 个区级部门 27 个项目实行委托审批。

  ——服务效能扎实提升。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切实完善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 完成 42 个审批项目的流程再造, 审批项目即办件比例达 46%; 加大政务服务创新力度, 积极拓展主动服务、 上门服务、 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捷服务方式; 出台并落实政务服务中心首问责任岗管理办法, 健全群众监督评价体系, 所有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察, 促进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接受监督更加广泛。

 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 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批评、 意见 77 件, 满意和基本满意率 100%, 办理政协委员提案 169 件, 满意和基本满意率 98. 9%; 充分发挥工、青、 妇等群团组织的纽带作用, 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 深入开展“金牛阳光政务” 活动, 自觉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 聘请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市民代表担任行政效能监督员, 加强对政府行...

篇七:(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文件

  金牛委办发〔2008〕 46 号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金牛区 2008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项目促进实施办法》 的通知

 各街道, 区级各部门:

 《金牛区 2008 年对外开放招商引 资项目 促进实施办法》已经区委 5 届第 58 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 共成都市 金牛区 委办公室  

 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 年 4 月 29 日

 ★

  2 金牛区 2008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项目促进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 实施专业化招商, 提高招商实效, 特制定本办法。

 一、 街道项目促进加分办法 2008 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各项指标不下达具体任务数, 对街道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到位资金和外贸企业培育情况按月 通报, 年终实行单项加分奖励。

 (一)

 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每完成一个加 3 分, 加分不封顶, 同时纳入全区综合目标考核加分。

 (二)

 合同利用外资 每完成 1000 万美元加 2 分, 加分最高不超过 8 分。

 (三)

 实际到位市外国内资金(小口径)

 每完成 1000 万元人民币加 0.2 分, 加分最高不超过 8 分。

 (四)

 外贸培育 每完成 1 个加 0.2 分, 加分最高不超过 1 分。

 二、 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扶持办法 (一)

 项目内容 1、 重大招商引 资项目

 当年实际到位市外内资 5000 万元人民币和实际使用外资 500 万美元以上项目。

  32、 特别重大招商引 资项目 ( 以市投促委年终统一认定为准)

 (1)

 农业项目:

 投资总额 1 亿元人民币或 1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依据)。

 (2)

 工业项目:

 投资总额 5 亿元人民币或 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依据, 含入住园区的项目)。

 (3)

 现代服务业项目:

 含银行分行、 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物流、服务外包接包企业、 软件研发中心、 信息运营服务、 IT 服务外包企业、 品牌酒店; 旅游机构、 商业地产、 中外合资、 合作国际医院、 国际中小学及大学项目、 体育设施项目、 文化中介机构等知名品牌项目。

 (4)

 其他项目:

 以上未涉及项目(不含纯房地产项目), 按照投资总额 5 亿元人民币或 5000 万美元以上认定(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依据)。

 (二)

 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扶持办法 1、 择优荐址:

 对有可能被确认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 在区域范围内优先推荐项目用地或办公用房。

 2、 办公楼租赁补贴:

 对被确认的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由区财政对其在 500 平方米以内的办公用房从被认定之日起一年内实行每平方每月 补贴租金 30 元人民币。

 3、 财政扶持:

 对被确认的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从被确定之日起, 在其享受的新办企业扶持政策(金牛委办发〔2004〕 30 号文件)

 基础上, 在原扶持年限内, 各项扶持税种扶持比例上调5 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 100%)。

  44、 高管奖励:

 对被确认的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在项目被确定的第一个纳税年度, 由区财政按照该项目 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所纳个人所得税区实得部分的100%进行一次性奖励。

 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为同一人的, 则不重复奖励。

 5、 绿色通道:

 优先办理有可能被认定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工商、税务、 规划、 国土、 建设等部门相关手续; 帮助解决高管子女入学、配偶就业、 入户、 员工培训等事项。

 6、 一企一策:

 对区域发展带动性强、 效益突出的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可采取“一企一策” 政策予以扶持。

 7、 服务外包企业:

 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成都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涉及各项优惠政策。

 三、 项目管理 (一)

 跟踪项目备案 各街道或区级部门在获取有效投资信息的第一时间内通过网络(http:

 //tz.jinniu.gov.cn)

 进行备案, 区投资服务局负责对项目进行初审和确认, 经确认的投资信息作为项目引进方认定依据。

 备案项目有效期限为确定之日起一年。

 (二)

 资源载体备案 各街道每月 定期将招商载体资源信息更新情况通过网络(http://tz.jinniu.gov.cn)

 报区投资服务局, 经确认的载体资源信息作为项目承载方认定依据。

 备案要求参照《关于印发〈金牛区招商项目投资促

  5进工作试行意见〉 的通知》(金牛委办发〔2007〕 84 号)

 文件执行。

 (三)

 项目分成 招商引资、 税收等指标的分成参照《关于印发〈金牛区招商项目投资促进工作试行意见〉 的通知》(金牛委办发〔2007〕 84 号)

 文件执行。

 由区级部门引进的项目, 若承载街道未参与促进的, 不将该项目 纳入承载街道的招商引资数据统计和进行单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

 四、 奖励办法 (一)

 对街道的奖励 1、 项目 促进加分奖励 每分等值 1 万元人民币。

 加分排名靠后的三个街道, 不参与此项奖励。

 2、 引 进单个重大招商引 资项目 奖励 备注:

 纯房地产项目按照同等次奖励金额的 50%计算。

 (二)

 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 外资项目 实际到位资金 ( 单位:

 美元)

 市外内 资项目 实际到位资金 ( 单位:

 人民币)

 奖励 ( 单位:

 人民币)

 500 万(含 500 万)

 5000 万(含)

 ——1 亿元 5000 元 1000 万(含)

 ——2000 万 1 亿元(含)

 ——2 亿元 1 万元 2000 万(含)

 ——3000 万 2 亿元(含)

 ——3 亿元 2 万元 3000 万(含)

 ——4000 万 3 亿元(含)

 ——4 亿元 3 万元 4000 万(含)

 ——5000 万 4 亿元(含)

 ——5 亿元 4 万元 5000 万(含 5000 万)

 以上 5 亿元(含)

 以上 5 万元

  6每引进 1 个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奖励 10 万元人民币, 其中:5 万元奖励项目的引进方和承载方, 奖金按照招商引资完成数分成进行分配; 5 万元奖励相关促进部门, 奖金由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项目促进工作情况进行统一分配。

 备注:

 单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特别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照就高原则进行奖励。

 (三)

 奖励范围 奖励范围为受奖部门和街道的主要领导、 分管领导和直接从事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

 (四)

 经费来源 对街道的奖励经费由街道自有资金列支; 对区级部门的奖励经费由区财政列支, 作为专项经费划拨至区投资服务局进行统一分配。

 五、 以上所有项目的认定以市投促委考核认定为准。

 六、 对企业的扶持办法若与区同类扶持政策重复, 按照就高原则进行扶持。

 七、 本考核办法由区目督办和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主题词:

 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 项目促进 办法 通知 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办公室        2008 年 4 月 30 日 印 (共印 5 份)

篇八:(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

 各位代表:

 现在, 我代表省人民政府, 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查, 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 年, 面对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我们按照党中央、 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 在省委的领导下, 在省人大、 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团结带领全省人民, 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 经济止滑回升、 向好发展, 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开工 94.3%, 其中完工 73.6%; 完成投资 6002.7 亿元, 占概算投资的 63.9%。

 初步统计, 全省生产总值 14151.3 亿元,增长 14.5%;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174.2 亿元, 增长 21.9%; 城镇新增就业 72 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904 元, 增长 10.1%; 农民人均纯收入 4462 元, 增长 8.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8%; 人口自然增长率 2.7‰。

 一、 灾后恢复重建全力推进

  按照中央“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 的要求, 及时调整目标进度和年度计划, 细化措施, 加强督查, 灾后恢复重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灾区在重建中崛起, 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民生项目重建加快推进。

 规划重建的 126.3 万户农村永久性住房全部完成, 因余震等因素新增19.6 万户农村住房重建已开工 99.9%, 其中完工 77%。

 25.9 万套城镇住房开工 97.1%, 其中完工74.7%。3002 所学校开工 99.2%, 其中完工 79.7%。1362 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工 93.8%, 其中完工 75.5%。福利院和敬老院开工 79%, 其中完工 49%。

 文化服务设施项目开工 78.3%, 其中完工 58.5%。

 广播电视项目开工 73.2%, 其中完工 9.3%。

 基础设施重建进展顺利。

 12 个高速公路和 88 个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项目全部开工。

 农村公路恢复重建 2.1 万公里, 383 个客运站完工 324 个。

 开工水利项目 1279 个, 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完工 598 座, 解决 368.4 万群众饮水问题。

 完成 35 千伏及以上电网恢复重建项目 175 个。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项目完工 68.5%。

 北川、 汶川、 青川 3 个县城及映秀、 汉旺等 35 个城镇重建加快推进。

 产业重建成效明显。

 184 个农村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2440 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有 97.6%恢复生产, 6 个重灾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6239 个市场服务体系项目开工 6237 个, 其中完工 85.8%。

 灾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展加快, 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困难群众帮扶卓有成效。

 帮扶安置因灾失地农民 5.6 万户。

 帮助 41.9 万名受灾群众实现就业,对 1500 家企业、 18 万职工进行失业预登记并发放失业保险金。

 切实帮助农村建房困难群众解决住房贷款难问题。

 为 5424 户再生育家庭提供全程服务, 2842 名妇女怀孕, 已出生婴儿 1662 名。

 因灾造成的孤儿、 孤老、 孤残人员和无房散居“五保” 对象全部纳入福利院、 敬老院重建规划统筹安置。

 新建了一批残疾人康复机构。

 加强“四保一储备” 工作, 实施“爱心助孤” 行动, 确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欢乐过年。

 生态重建有序展开。

 林草植被恢复 165 万亩, 占规划的 35.9%。

 启动大熊猫栖息地修复项目。实施 39 个极重和重灾县地质灾害详查与区划工作, 对 11384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防治措施, 成功避让重大地质灾害 36 起。

 精神家园重建同步实施。

 建立心理卫生五级服务网络和省心理卫生服务中心, 对灾区群众和基层干部开展心理抚慰。

 地震遗址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都江堰伏龙观完成修复, 启动理县桃坪羌寨、马尔康直波碉楼等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快建设。

 对口支援工作扎实推进。

 援建省市区与灾区协议援建项目 3118 个, 到位资金 415.2 亿元; 开

 工 2831 个, 其中完工 1555 个。

 建设合作产业园区 18 个, 协议引进项目 420 个、 投资总额 500 多亿元。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确定援助项目 291 个, 到位资金 41.2 亿元; 开工 87 个, 其中完工 3个。

 省内对口支援工作有效推进。

 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得到有效监管。

 坚持进度服从质量, 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制度规定, 对市(州)和重灾县(市、 区)进行巡回检查、 驻点检查和跟踪审计, 及时督促整改发现的问题, 查处涉案人员 11 人、 涉案金额 1200 万元。

 重建工程质量和资金物资使用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二、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密切关注形势, 主动把握先机, 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 制定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计划及一系列专项政策措施, 全省经济率先止滑回升、 向好发展。

  投资消费强劲拉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2020.7 亿元, 增长 58.1%。

 达成扩能、 乐巴、 襄渝二线铁路竣工投运, 成绵乐城际、 成都至都江堰快速、 兰渝等铁路项目加快推进, 成都至蒲江、 巴达、 成都至都江堰彭州支线、 达万电气化改造、 成都站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

 成自泸赤、巴南、 成安渝等 11 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在建里程 3020 公里; 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断头路建设加快推进。

 双流机场二跑道基本建成。

 泸州、 宜宾港建设进展顺利。

 瀑布沟水电站蓄水发电, 溪洛渡、 向家坝等大中型水电工程顺利推进。

 亭子口水利工程开工, 武都、 二郎庙等 17 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设。

 建成向家坝至上海特高压、 德阳至宝鸡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758.7 亿元, 增长 20%。

 城乡 流通网络逐步完善, 新建和改造“万村千乡” 农家店 1.2 万家。

 落实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 发放补贴 14.4 亿元, 拉动消费 137 亿元。

  三次产业较快发展。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企业解困、 节日加班补贴, 实施阶段性优惠电价、 扩大直购电试点, 推进银企对接, 指导企业“抱团过冬”。

 制定实施工业“7+3” 产业发展规划、 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行动计划。

 扎实推进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 工程。

 完成技改投资 2540 亿元, 增长 54.6%。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 5678.3 亿元, 增长 19%;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1.2%,实现净利润 908.8 亿元、 增长 33.7%。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兑现粮食直补、 农资综合直补、 良种补贴、 农机补贴等 65.3 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畜牧业现代化试点提质扩面。

 新增有效灌面 57 万亩。

 农机总动力增长 8%。

 粮食总产量增产 15 亿斤, 肉类总产量增长 4.2%, 林业总产值增长 5.5%。

 第一产业增加值 2240.6 亿元, 增长 4.0%。

 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生产性、民生性服务业发展加快, 软件、 信息服务和服务外包销售收入 650 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5127.8 亿元, 比年初增加 6323.1 亿元; 本外币贷款余额 15979.4 亿元, 比年初增加 4560.7 亿元。

 启动旅游重振工程“五大行动”, 实现旅游收入 1472.5 亿元、 增长 34.8%, 国内游恢复到震前水平。

 启动 18 个投资上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 新增 10 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 亿元, 增长 12.4%。

  改革开放务实推进。

 成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并组织实施, 德阳、 自贡、 广元 3 个省级试点和 20 个市级试点扎实推进。

 扩权强县试点增加到 59 个, 试点县 GDP 增速比全省快 0.3 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活力增强。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省属国有企业改制取得新进展, 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占 GDP 的比重达到 54.2%。

 财税改革深入推进,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金融改革扎实推进, 引进金融机构 7 家,通过企业上市、 保险机构直投、 资产证券化、 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 640 亿元。

 组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四川铁路投资集团两个省级投融资平台。

 除三州外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全部兑现。

 坚持高标准、 有特色, 成功举办第十届西博会, 我省共签约项目 1146 个、 投资总额 4705.3 亿元。

 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组织参与国内外重大经贸活动, 到位国内省外资金 4063.7 亿元、 增长 35.5%, 实际使用外商投资 41.3 亿美元、 增长 23.5%。

 在川落户世界 500 强企业 151 家, 其中新增 9 家。

 进出口总额 242.3 亿美元、 增长 9.6%, 其中出口 141.5 亿美元、 增长 7.8%。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 33.7 亿美元, 增长 40.2%。

 外事、 港澳、 对台和侨务工作得到加强, 新增外国领事馆 1 家、 国际友城 3 对。

 口岸、 海关、 检验检疫等涉外管理服务更加科学高效。

 成都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行。

 区域开放合作深化, 启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

 一轴一区块” 建设。

  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科技创新能力加强, 新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5家、 国家创新型企业 7 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上升到 9%。

 获得授权专利 20132件, 增长 50.6%。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 27 个。

 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减排工程, 钢铁、 电力、 造纸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

 全面完成 200 家工业企业和 60 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挂牌整治。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 70%和 83%。

 省控城市有 2 个达到大气环境质量国家一级标准, 21 个达到二级标准。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81.5%, 五大流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

 初步测算,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5.5%以上, 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0.19%、 1.07%。

 生态省建设稳步推进, 建成省级生态县 9 个, 天然林保护、 退耕还林取得新成效, 完成营造林 903.8 万亩, 治理沙化土地 3.3 万亩, 退牧还草 960 万亩, 治理水土流失2250 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到 31.3%。

  三、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

 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全省财政投入八项民生工程 800 亿元, 比上年增加 299 亿元。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突出解决五大重点群体就业困难。

 劳务输出 2173.9 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 1468.9 亿元。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并将大学生全部纳入。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0.3%, 并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

 277 万企业退休人员增加了基本养老金。

 启动21 个县(市、 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145 元、 56 元。

 全面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 彝区“三房” 改造, 富民安康工程、 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深入推进。

 投入中央、 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20.7 亿元, 扶持 93.5 万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启动巴中革命老区连片扶贫开发。

 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稳步推进。

 开工新建廉租住房 6.6 万套, 启动改造城市棚户区 5.8 万户。

 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解决 298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实施红层找水打井工程解决 120.2 万人的饮水困难。

 建成农村公路 3.1 万公里、 乡镇客运站(点)550 个。

 新建农村沼气池 64.8 万口。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实施藏区“9+3” 免费教育计划, 组织万余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免费中职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

 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下拨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 8 亿元。

 支持 78 所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特殊教育有效推进。

 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五项重点改革顺利推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3.4%, 受益 2180 万人次。

 实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 全省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 19.1%、 4.1%。

 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甲型 H1N1 流感。

 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三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羌年”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川博物院投入使用, 省图书馆、 美术馆新馆开工建设。

 成功承办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举办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我省体育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广播电视“村村通”、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 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西新工程” 和农家书屋等工程扎实推进。

 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 720 元。

  社会管理不断完善。

 基层派出所、 司法所和法庭建设加快。

 平安建设全力推进, “大调解” 工作格局初步建立, 信访总量和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

 加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 全省各类安全事故下降 4.9%, 死亡人数下降 10%, 其中重大事故下降 66.7%。

 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乡面貌、 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价格监测和质量监管得到加强, 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保密、 档案工作力度加大。

 妇女、 儿童、 老龄、 残疾人等工作得到加...

篇九:(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X 区政府工作报告 ——2019 年 X 月 X 日在 X 市 XX 区第 X 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 X 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是我们面对繁重工作任务,不断接受挑战和自我加压的一年。今年以来,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 年工作回顾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 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 XX工作的“三个着力”要求为元为纲,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 X%;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 元,同比增长 X%,各项指标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低效产能得到有效去除,杜绝新增“地条钢”等落后产能,盘活空置楼宇 X 万平方米、闲置用地 X 亩,累计降低企业成本 X亿元,新增市场主体 X 户,新增民营企业 X 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 GDP 比重达到 X%。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绩效体系基本建立,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

 高端产业加快发展。全面启动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投入 X 亿元支持高端制造创新,设立总规模 X 亿元的X 产业投资基金和 1 亿元的 X 制造基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增加值分别增长 X%和 X%,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 X%,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X%,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检验检测、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高端商贸、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加速繁荣,新城市中心、X 创意文化园、XX 人工智能产业园、X 检测认证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成运营,X 文旅港和 X 公园创成国家 3A 级景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X 亿元,同比增长 X%。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X 车辆等 X 个项目开工建设,X 国际产能扩充等 X 个项目竣工达产,完成投资 X 亿元;X 玻璃、X、X三期、X 制药三期等一批建成项目发力强劲,增加值增速超过 X%。全面发动招商攻势,项目质量明显提升,X 国药、X 机车等 X 个

  世界 X 强项目落户,X 部件等 X 个高端产业项目聚集。实现津外内资到位额 X 亿元、外资到位额 X 亿美元。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建设中化 MAP 示范农场、X 吨成鱼养殖等一批优质农业项目,举办国际种业博览会,X 万亩小站稻喜获丰收。建立农业经济指标监测体系,盘活闲置农地资源 X 亩。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清理农村垃圾渣土等 X 万吨,新建改造农村公路 X 条,新建改造农村厕所 X 座。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初步建成区、镇、村三级一体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X 个村完成产改任务。

 (二)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果。X 等 X 个首都项目落户,已投资到位额 X 亿元。X 等首都优质体育、教育资源引入我区。XX 科技商务区建成一批道路和配套管网,具备承载功能。完成X 复线和 X 桥等提升改造工程,“入区口”环境面貌大幅提升。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秋冬季错峰生产和工业限产措施,与霸州市建立防汛和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文化、旅游、劳务等多领域合作积极拓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X 家XX 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交额 X 万美元,预计实现进出口 X 亿元,同比增长 X%, 创新能力得到新提高。

 “云上 XX”大数据和智能网联汽车北方测试基地项目全面启动,全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在我区发布;X 等一批人工智能项目加速聚集。新增国家级高新

  技术企业 X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X 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X 家、产业研究院 X 家,资助急需紧缺人才 X 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 X 个,培育市级“杀手锏”产品 X 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X 件,X 家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清理退出企业 X 家,建成国资监管网络平台,城市运营商、园区运营商、资本运营商和资产管理公司“3+1”国有资本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达镇改革扎实推进,向 X 镇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权限 X 项,X镇、X 镇、X 镇得到市政府批复,向三个镇下放社会管理权限 X项。财政改革稳步推进,街镇财力日益增加,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促进了基层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启动“标准地”试点改革。协同完成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农业水价改革、环保体制改革等改革事项取得成效。

 营商环境得到新优化。落实“XX 八条”,实施“XX 条”,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X 个,特别是为一批企业解决了消防、融资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全面推进“政务一网通”“最多跑一次”“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 “24 小时预约审批”等服务举措,取消区级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环节 X 个、区级证照 X 个,办理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减少 X%以上。建成区市民中心北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和公共资源交易“一门通办”“南北通办”。

 (三)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重点领域风险可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加强,金

  融业增加值增长 X%,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到 X 家,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明显提高。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治理、互联网金融风险清理整顿,严查首付贷、过桥贷等金融杠杆行为,列入异常名单企业 X 家,注销风险机构 X 家,始终保持了打击非法集资的高压态势。全面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行为,商住项目去化周期控制在 6 月内,房地产市场运行良好。进一步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实行债务限额管理,存量债务压减效果显著,全区政府债务风险可防可控。

 精准扶贫力度加大。全面启动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扎实推进 X 水稻、X 苗圃等 X 个产业帮扶项目,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对 X、X 四个受援地投入财政资金 X 万元,实施帮扶项目 X 个,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X 人次,带动 X 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脱贫。在全市率先搭建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展销绿色通道,全区机关干部自愿认购新疆农产品 X 余吨,区政府被评为东西部扶贫协作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深入落实“五控”措施,实施 VOCs 提升改造项目 X 个,工业企业提标项目 X 个,分类治理“散乱污”企业X家。精准防控各类大气污染源,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区水域“全面挂长”,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湖坑塘清四乱、入河排污口治理等系列专项行动,治理水环境问题 X 项。更新改造加油站地下油罐 X 个,转移危险废物 X 余万吨,治理修复卫津化工厂地块。综合治理卫津河、南运河等河道 X 公里,城市黑臭

  水体彻底消除。严厉排查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行为。启动建设双城绿色生态屏障,造林 X 万亩,植树 X 万株。XX 开发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

 (四)坚持精品规划、精细管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精致城市加快推进。健全 X 新城和 XX 辅城规划建设体制机制,完成 XX 新城空间总体规划和海绵城市规划编制,XX、X 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启动实施,XX 公园等一批城市精品项目相继亮相。XX 国家级 5A 景区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建XX 等 X 条道路,X 等一批“断头路” “瓶颈路”变通途。开工建设小城镇 X 万平方米,提升改造旧楼区 X 万平方米,建成 “红色物业”试点小区 X 个。X 液化天然气输气干线工程、X 路污水处理厂迁建、地铁 X 号线等国家和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城区环境洁净宜居。实施街景提升改造工程,推行 “以克论净”量化考核,完成整修街景立面 X 万平方米,美化改造牌匾 X平方米。推进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试点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X%以上。建成城市公厕云平台,新建改造厕所 X 座。清理城乡结合部、入市道路、背街里巷等各类环境脏乱点位X余处。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平安社区试点X个。新增 4G 通信基站 X 座。开通、优化公交线路 X 条,公共交通实现了“村村互通”“地铁全接驳”。

 拆违治乱力度空前。全面启动“拆违治乱保安全·美化环境促发展”三年专项行动,拆除 XX 等一批小区的违建典型,清拆 XX等大棚房 X 个、治理 XX 林场等违法用地顽疾 X 宗,累计拆除各

  类违法建设 X 余万平方米,治理违法用地 X 亩,补植增绿 X 万平方米。扎实推进工业园区(集聚区)整治,取缔 XX、XX 工业园等 X 个工业集聚区,整合 XX 工业园等 X 个工业集聚区,拆除建筑面积 X 万平方米,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五)坚持民生为本、厚植民利,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财政支出的 X%以上用于民生,圆满完成 20 项民心工程。新增就业 X 万人,培训 X 人。建立 X 万元大病补助基金,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标准,率先将低收入边缘家庭纳入救助对象。出台老龄事业三年发展规划,建成 X 等养老项目。新建提升 XX 园、XX 景苑等一批菜市场、放心早餐示范点,规范运行放心菜基地,初步建成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平台。建立健全退役军人“一中心两站两协会”管理服务体系,一大批退役军人实现再就业。扎实推进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工作,为残疾人办好了十件实事。

 公共服务更加完善。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开门红,实施 X 个学校、幼儿园新建提升工程,X 所学校实现现代化达标,国办高中全部免除学费,师德师风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启动 XX 医院二期和中医医院项目建设,新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 X 个,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保持 X%以上。国家卫生区成果得到巩固,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区,获评全国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称号。开展数字电影放映活动 X 场,举办书香 XX 全民朗读推广、欢乐 XX 行、文艺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X 余场,XX 民俗文化馆建成开放。XX 代表团连续第三次取得市

  运动会青少年组金牌榜榜首。村(居)组织换届圆满完成。双拥、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对台、人防、防震减灾和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全面打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打击盗抢骗、打击非法集资犯罪等专项行动,一大批重特大案件成功侦破,刑事破案率上升 X%,刑事警情下降 X%。重点信访积案全部实现“清仓见底”。稳步推进安全 XX 建设,建成区应急指挥中心,新建微型消防站 X 个,完成第六期道路交通电子警察系统改造;深入开展“楼道革命”、人员密集场所和仓储物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各类隐患 X 万项,整改率X%,火灾事故率下降 X%,交通死亡事故率下降 X%。有效防控X 疫情,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明显。

 (六)坚持政治立身、务实担当,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践行“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整改市委巡视反馈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彻底清除 XX、XX 恶劣影响。积极参加“公仆接待日”“公仆走进直播间”“百姓论政”等活动,办理群众来信、来电和网络留言 X 万条。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排查大调研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和市委、区委实施办法,制定出台四项措施。完全服从区委领导,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市、区两级建议提案 X

  件,认真落实了校园门口拥堵治理、X 号线 XX 站周边整治等建议提案,答复率和满意率均保持 X%。自觉接受区纪委监委纪律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监督。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全区人民的辛勤劳动,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的全区人民,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向驻区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 XX 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与发展定位不相符,工业增加值率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动能转换的步伐仍需加快,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还需提高;改革的力度需...

推荐访问:(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成都市 金牛 政府工作报告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