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7篇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7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3:20:03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7篇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国地方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财政是我国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具体包括省(直辖市)级、市(地区)级、县(市)级和乡(镇)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7篇,供大家参考。

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7篇

篇一: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地方财政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财政是 我国财政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我国具体包括省(直辖市)级、 市(地区)级、县(市)级和乡 (镇)级四级, 保持地方财政 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一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 的意义。

 1994 年分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但在地方财政这方面 的改革并不彻底, 留下了许多问题, 尤其是近几年, 受国民经济增长 的不确定因素 的影响,

 我国地方财政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 对地方财政经济构成强大压力。

  地方财政面临 的问题

 1. 地方财政级次过多。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地方政府级次、 地方公共支出级次最多 的国家。

 考察一下实行市场经济 的国家, 尚找不出一个五级架构 的政府。

 比较典型 的情况是三级架构或准三级架构(如联邦制 的美国、 澳大利亚和单一制 的日本、 法国), 但中国有四级地方政府:

 省、 市(地级市)、 县和乡 镇。

 虽然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是五级政府, 但是按这样 的架构, 各级政府如都要求有自己稳定 的税基, 都能够按照分税分级 的框架来形成财力分配, 至少在基层看不到出路, 乡一级没有大宗稳定收入来源来形成分税体制。

 财政级次过多就会造成财政资金 的利用效率低下, 带来了不同财政级次之间 的财政资金博弈。

 我国现在 的财政体制是根据一级政权, 一级财政 的构想设计 的, 抛开 我国政府级次过多这个也应该讨论 的问题不说, 就是“一级政权、 一级财权”理论也是指得商榷 的, 如法国和德国都并非如此。

  2.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分税制是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各自事权 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收入和支出范围、 管理权限、 实行收支挂钩和分级管理, 自求平衡 的财政管理体制, 1994 年 的分税制改革确实起到了这样 的作用, 贯彻了“收入大头在中央、 支出下流到地方” 的分税制改革精神, 然而从地方财政收入来看, 在原体制下地方长期培植起来 的主体财源, 面临着财源弱化、 收入增长难度加大 的困境, 分税制中划属于地方 的 14 个税种由于点多、 面广、 税源分散、 隐蔽性强、 征收难度大、 成本高又加剧了地方财政收入困难 的事实。

 但是在支出方面, 地方财政承担了大部分 的支出责任, 特别是省级以下 的地方财政担负着相当沉重 的支出责任, 这与国际惯例不符。

 地方政府县乡 两级共同提供庞大而重要 的公共服务, 包括 70% 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和 55%~60% 的医疗支出。

 地级市和县级市负责所有 的失业保险, 养老保险和救济。

 在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和救济几乎总是由中央政府提供(转轨经济除外)。

 教育和医疗是中央和省级 的责任。

 地方政府承担大部分 的支出责任但其只能控制小部分 的税收收入。

  从最基层 的乡镇财政来看, 这种事权和财权 的不协调更加明显。

 一是乡 镇对县级部门下放机构没有管理权, 无权统筹协调它们为乡 镇经济发展开展系列服务; 二是部分下设机构 的财权没有下放, 主管部门没有要求集中在县(市)管理, 乡 财政支出纷纷上划, 比例逐渐增大; 三是县、 乡 财权划分不合理, 分税制是地方财政支配 的收入减少, 县(市)为保证本级收入, 满足支出需要, 也不得不集中财力, 使乡镇财政面临财力减少和支出刚性增长 的双重压力。

  总而言之,

 我国各级政府事权划分原则性不强且缺乏法制化基础。

  3. 不同地区间 的财政状况差异过大。

 中国 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存在于方方面面, 地方财政是一个很显著例子, 并且这种差异不只存在于东部与中西部各省之间, 还存在于各个地区、 省际内部。

 按照国际标准衡量, 中国地区间 的财政支出和服务提供方面 的不平等程度非常大, 且以较快 的速度增长。

  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 现行分税制 的税收返还方式在承认了原体制下区域财政能力差异 的同时又因返还基数以 1993 年为准, 再次拉大了地区间 的差距。

 各省级政府人均支出(包含了所有转移支付) 的最高值与最低值 的比率己由 1990 年 的 6.1 增加到了 1999 年 的 19.1, 离散系数已由 0.55 增长到 0.86。

 从非预算资金角度来看, 税收与 我们所说 的准税收税基 的一致性意味着预算收入与非预算收入相关度极高, 即经济繁荣地区两项收入都高, 而不发达地区面临 的是更加吃紧 的财政局面。

 地方政府对非预算资金 的依赖性加强,明显地强化了区域差异扩大 的趋势, 分税制改革目 的之一是要将经济日益推向财政自给,但伴随着转移支付规模 的下降, 富裕与贫穷落后地区财政收入 的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那么他们提供地区公共物品和服务 的能力也在逐渐拉大。

  4. “非预算”问题严重。

 “非预算”资金包括两部分:

 预算外资金和制度外资金, 是指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 依据国家法律、 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 的规章而收取、 提取和安排使用 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 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其范围主要包括:

 法律、 法规规定 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基金和附加收入等; 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 计划(物价)部门审批建立 的基金、 附加收入等; 主管部门从所属部门集中 的上缴资金; 用于乡镇政府开支 的乡 统筹资金; 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 的财政性资金。

  从地方财力结构来分析, 非预算资金加上预算内 的非税收入占地方财力 的比重较高,

 1994—2000 年该比重分别为 25.41%, 29.46%, 34.45%, 31.15%, 30.86%, 29.72%和 29.28%。

 说明地方财力中近 1/ 3 来自非预算资金和非税收入, 这种收入结构是相当不规范 的。

 这进一步表明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在地方财力中 的整体效应低下。

 非预算资金 的增长在地方财政收支不匹配 的情况下减轻了许多地方政府财政 的压力, 但其规模 的膨胀及其自身 的缺陷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财政建设 的不利因素。

  首先, 预算外资金 的存在削弱政府协调和控制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能力。

 资金分散表现在许多机构和单位拥有巨大数额 的资金, 而这些资金不是在政府财政部门 的计划和管理之内。

 这些外部资金对政府预算资金产生了“挤出”效应。

 其次, 非预算资金加速了正规财政体制地位 的下降, 为地方政府 的税收努力提供了一种可替代 的出路, 完善 的地方税收收入体系 的建立愈加困难, 并且各种各样 的收费结构是绝对无序、 不透明 的带有很强 的随意性, 这些都意味着它是不公平 的。

 另外, 这种准税收体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以最小征收成本为目标, 在其分析能力很低 的情况下设计出来 的, 所以它也是无效率 的。

 地方财政不能通过完善正规 的税收体系组织财政收入, 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地方财政弱化 的体现, 发挥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 的优势, 在决定其社会 的公共需要及其掌握其需求 的愿望上原先所具有 的优势都会丧失。

  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建议

 1. 减少政府级次。

 我国实行 的是五级政府架构, 行政层次多, 管理成本高, 工作效率低。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财政供养人口过多 的问题不解决, 解决县乡 财政困难是句空

 话。

  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减少管理层次、 减少机构、 减少人员, 上至省级下至村级,都要精减。

 结合目前 的撤乡 并村工作, 要抓紧落实到位, 绝不反弹, 避免重新回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 的老路上去。

  在合并机构、 裁减人员 的基础上,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方向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的要求,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重新调整各级政府 的职能定位

 和对下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 的考核方式, 加快政府从竞争性、 盈利性领域 的退出步伐,将政府 的主要精力转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调节收入分配、 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介组织 的发育提供良好 的发展环境上来。

 结合推进政府职能 的转变, 加强政府 的社会管理和改革服务职能, 促进政府行为 的规范化、 决策 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加强对政府行为 的社会监督。

  2. 政府间事权 的界定应遵循一定原则, 并加以法制化。

 首先, 政府间事权 的界定应遵循一定原则。

 根据事权 的不同性质, 政府间事权界定主要参照以下原则进行。

 (1)行政管理事权主要按“受益原则”确定。

 要求行政管理事权应按实际 的受益对象(管辖地区)和受益范围(管辖范围)确定其归属。

 (2)社会服务事权应按照受益原则、 可行原则确定。

 具体如下:其一, 凡使得本辖区居民受益 的事权, 初步界定为本级政府事权。

 其二, 如果这一事权由本级政府承担在技术上不可行, 应考虑将其上移为上一级政府事权。

  其次, 政府间事权划分必须法制化。

 在政府间事权划分上,

 我们必须确立一个基本理念, 即事权划分没有最优 的划分模式, 最关键 的是法制化。

 只要有了法制化 的制度规定, 政府间就基本不会存在划分不清 的事权, 并在实践中可以得到真正履行。

  3. 建立规范和完善 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当前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的思路是在省内确定省、县两极主体框架, 原因在于目前各级政府中县级财政 的支出缺口最大, 重要 的公共服务都要由较低级次 的政府来承担, 想减轻压在农民头上 的过重 的财政负担就必须强化县级财政, 使其有充分 的收入以保证它所承担 的支出责任 的完成。

 省际之间 的转移支付由中央财政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原则, 在科学测算 的基础上, 通过中央预算组织实施, 采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 的方式。

 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不同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与基本财政支出需要之间 的不平衡和各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 的不均衡, 这部分财力来源应包括现行体制中 的地方财政收入、 税收返还、 体制上解决或补助等部分。特殊性转移支付主要解决县市政府在农业开发、 交通运输、 通讯、 能源、 教育、 科技等方面 的发展, 对社会事业等特定项目进行 的补助, 重大自然灾害事故 的支出, 这部分资金主要为现行体制中 的各项专项补助、 专项结算补助等。

  4. 坚决推进统一预算 的进程和发展现代意义 的全套预算制度。

 必须认识到:

 地方各级财政预算 的统一, 是政府行为规范化 的前提条件。

 1997 年之后,

 我国对预算外资金 的整顿和管理逐步强化, 成效显著, 在基本实现预算内、 预算外、 “制度外”三块资金“三而二”后, 预算内、 外资金如何归并为“二而一”, 也正在向水到渠成 的状态靠近。

 今后, 通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 应把全部政府收入统统纳入预算管理, 以规范 的公共收入形式明确政府可分配资金规模并全程监督其运用。

 现在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不合理 的行政审批手续将取消, 乘此东风, 理应着力寻求进一步把收费和基金纳入预算内, 借助于

 “金财工程”、 “金税工程” 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和政府资源管理系统, 像管税一样管理起来, 并大力推进支出管理 的改革。

 如果公共财政框架下 的预算支出管理初具形态了, 即可考虑在加强科学化信息监控 的同时, 对地方逐步适度下放支出标准确定上 的决策权, 使人员工资和公务费标准等在各地有“因地制宜” 的必要弹性。

 </font

篇二: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容提要

 在我国实行的五级财政分类中, 县级财政处于基础地位, 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两级财政之一, 是构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县级财政的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级财政的平衡, 而且关系到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巩固和我国最广大弱势群体的福祉, 还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整个国家财政的影响举足轻重。

 近些年来, 尤其是分税制实行以后, 县级财政总体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而逐渐得到改观, 但是县级财政日益处于困境的局面。

 本文将依据有关学者的财政解困理论, 全面剖析在当前情况下县级财政的地位与作用, 系统梳理我国县级财政状况, 在借鉴国外发展县级财政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缓解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建议。

 I目

 录 内容提要 .......................................................................................................................1 第 1 章

 绪

 论 ...........................................................................................................1 第 2 章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研究的现状 ...................................................................3 2.1

 本文研究所凭借的基本理论............................................................................3 2.2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综述....................................................5 第 3 章

 我国县级财政的地位与作用 .......................................................................8 3.1

 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影响............................................................................8 3.2

 县级财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0 3.3

 县级财政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第 4 章

 我国县级财政状况综述 .............................................................................13 4.1

 县级财政的基本状况......................................................................................13 4.2

 我国县级财政发生困难的诸因素分析 .........................................................15 4.3

 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与体制原因..........................................................18 第 5 章

 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县级财政的成功经验借鉴及启示 .............................20 5.1

 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评析..............................................................................20 5.2

 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案例评析..........................................................................21 第 6 章

 解决我国县级财政困难的基本出路与对策 .............................................23 6.1

 着力发展县域经济..........................................................................................23 6.2

 逐步化解县级债务, 防范财政风险 .............................................................25 6.3

 完善县级财政体制 .........................................................................................27 6.4

 加强财政监督 .................................................................................................29 结

 语.......................................................................................................................30 注

  释 ........................................................................................................................31 参考文献 .....................................................................................................................3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6 致

 谢.......................................................................................................................37 论文摘要 .......................................................................................................................1 ABSTRACT..................................................................................................................1

 1第 1 章

 绪

 论 财政是一国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 是实现和执行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财政在资源优化配置、 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 教、 文、 卫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财政也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

 目前我国自上而下实行五级的财政分类, 处于基础地位的县级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两级财政之一, 是构建我国财政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县级财政的运行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县级财政的平衡, 而且关系到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巩固和我国最广大弱势群体的福祉, 还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整个国家财政的影响举足轻重。

 我国县级行政区域现有 2000 多个, 全国 70%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这里、 56%以上的生产总值也在这里创造, 财政收入中的近 1/4 和财政支出中的近 1/3 都要通过县级财政来实现。

 在某些地方, 县级政府存在着很大的收支缺口, 每年都需要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来弥补, 全国 40%以上县级行政区普遍存在着财政赤字现象。

 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 中央财政的“两个比重” 得到提高, 强化了中央财政的调控能力, 在总体财政形势好转的背景下, 地方财政困难却日益凸显,全国大范围的地区, 县级财政严重入不敷出,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从全国县级决算数据看, 县级政府的累计赤字规模十分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县乡 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在 4000 亿元到 1 万亿元之间。

 同时, 县级财政收支活动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财政账面上的数据根本无法反映县级财政运行的真实情况。

 近年来, 我国财政收入以年均 20%的速度增长, 但在财政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 基层财力不足问题严重, 主要表现为可支配财力有限, 公用经费困难, 欠发工资现象严重, 债务负担沉重。

 针对当前形势,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重点在县域。

 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 县级财政强大了、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我国的城乡 社会才能稳定, 财政基础才能巩固, 目前的三农问题才能解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诸多方面原因, 部分地区县级财政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影响了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效

 2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促进县级财政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也是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因此, 对摆脱县级财政困境的对策研究,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第 2 章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研究的现状 2.1

 本文研究所凭借的基本理论 2.1.1

 财政分权理论 财政分权理论是当前公共财政领域研究的前沿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 是公共产品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利用公共产品、 税收和公债影响的理论、 政治过程的公共选择理论等各种观点, 对单一制和联邦制国家中产生的具体财政问题进行分析,[1]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自20世纪以来,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我国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民主分权体制成为必然趋势和合理选择。

 财政分权是指, 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

 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 其核心是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主权,其结果便是保证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 更好、 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通常采用地方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支出、 省级政府预算收入中平均留成比例、 子级政府支出与中央政府支出之比、 预算收入的边际分成率、 自治权指标和支出—收入指标、垂直不平衡度等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2]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氛围、 政治制度、 民主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使各个国家在进行财政分权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也会出现不同。

 随着财政分权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 财政分权理论大体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的分权理论主要包括蒂布特 (Tiebout)、 马斯格雷夫 (Musgrave)、奥茨(Oates)

 、 哈耶克(Hayek)

 等经济学家的观点, 核心观点是, 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 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能够迫使政府官员的财政决策更好地反映纳税者的偏好, 从而强化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 并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决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第二阶段的分权理论是以钱颖一和罗兰(Qian and Roland)

 、 温格斯特(B. Weingast)与怀尔德森(D. E. Wildasin)

 的理论为代表, 在分权框架上引入了激励相容与机

 4制设计学说。

 它假定政府官员也有物质利益, 官员有可能从政治决策中寻租, 因此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该实现官员和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3] 我国县级财政之所以出现困境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分权制度不健全的结果, 本文通过对财政体制变革的回顾, 分析了不同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指出财政分权内容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 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一致、 财政层级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运用财政分权理论为解决基层财政困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2.1.2

 公共财政理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公共财政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以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论、 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论、 布坎南为首的“ 公共选择学派” 理论、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公共财政理论为代表。公共财政是指国家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政府分配行为。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也就是“市场失灵” , 公共财政理论就是从“ 市场失效”

 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

 由于“ 市场失灵” 这种状态的客观存在, 就需要凭借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来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公共产品, 当前这种力量就是政府的力量。

 发达国家认为, 在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 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是在市场调节出现问题的领域,

 才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4]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领域只限于公共服务领域, 因此必须明确划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范围的界限, 这种界限的划分由立法部门进行立法规范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公共财政理论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为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活动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财政改革, 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框架已成为缓解我国县级财政困境必然选择。[5] 2.1.3

 财政转移支付理论 所谓财政转移支付, 实质是在各级政府间财政收支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

 5属于财政学中财政支出的范畴, 是基于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级政府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不一致情况下, 为了实现财政纵向和横向平衡,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

 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1928年出版的《财政学研究》 中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

 庇古之后,

 转移支付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转移支付理论也逐渐随之完善。

 随着国家干预的加强, 转移支付的范围日渐扩大, 作用日益为社会承认, 转移支付在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一般地可以把转移支付划分为四个层次:

 广义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 国际间转移支付、 政府间转移支付。

 近几年讨论的转移支付主要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本文讨论的转移支付也主要限定在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

 根据地方公共产品来划分各级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和收入, 往往形成政府之间财政纵向不平衡和横向不平衡, 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是为了纠正财政的纵向和横向失衡。

 纵向不平衡是指上下级政府之间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的不对称状态, 横向不平衡指同级政府之间在收入能力、 支出水平以及公共服务能力上存在的差距。

 转移支付制度一般可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

 一般转移支付也叫无条件的转移支付, 这类转移支付的特点是不规定使用方向, 不指定用途, 不附加任何条件, 下级政府可统筹安排、 自主使用, 更多的是体现其社会性功能。

 而专项转移支付也叫有条件的转移支付, 具有特殊的目的和很强的政策性。

 上级政府对其使用范围和用途做了具体规定, 并进行检查监督, 下级政府无权变动。

 就目前情况来说, 一般性转移支付发挥的作用要比专项转移支付大。

 ...

篇三: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X 大学

 毕业论文

 县级政府财力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姓

 名:

 __________

 2014 年 6 月 25 日

 县级政府财力困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

 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大县级政府财力培育,发展适合各地实情的县域经济,以经济的发展来促进财政问题的解决,走“经济-财政-经济”的辩证发展道路。

 本文以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培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境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湖南省县级财力培育的宏观政策。

 【关键词】

 县级政府;财力培育;湖南

 近年来,在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县乡 财政困难越来越突出。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 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不到位,增人增支刚性增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滞后等体制性、 政策性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乡 分割和地区间经济非协调发展在县、 乡 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一、 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主要表现

 (一)县级财政收支差额与赤字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清费立税改革相继出台,县乡 预算外收入急剧下降,县乡 财政的包袱大大增加。

 县乡 政府作为一级政权机构,有其必须履行的政府职能,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但由于县乡 财政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财政负担,大多数的县乡 财政很难支持一级政府的正常运转,影响县乡 政府职能的实现。

 以长沙市县级政府为例,2003 年财政赤字为 41 502 万元,2008 年达到 166 097 万元,扩大了 4 倍。

 不仅如此,县与县之间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在同一市内,以长沙县与望城县为例,2003 年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分别相差 15 925 万元和 19 728 万元,2008 年分别达到 37 021 万元和 47 953 万元。

 不同市域,差距就更大了。

 以长沙市长沙县与湘潭市湘潭县为例,2003 年财政收入湘潭县为长沙县的 37.51%,财政支出则为 40.88%,2008 年分别为 25.97%和 51.91%。可见财政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财政支出相对缩小,故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即财政赤字的

 差距不断扩大。

 (二)文教体卫经费支出严重短缺

  目前,工业化、 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使中国逐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

 但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忽视了 微观经济主体对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致使我国大部分城市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经济建设与社会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问题,这不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加大了我国人口素质、 社会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对文、 教、 体、卫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认识,并将科技和教育支出放到政府财政支出的首位,给予优先考虑。

 2000 年至 2008 年,湖南省文教体卫财政总支出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占财政支出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008 年仅为 19.69%,是近 9 年来的最低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35%—40%的水平。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财政资金需求缺口巨大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严重不足,城乡 社会保障实施严重不平衡。

 目 前,农村以养老、 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试点实行,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用于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费用也较少。

 以湖南省为例,2001 年用于农村的保障资金为 912.4 万元,仅相当于城市保障资金的 3.4%,若加上农村困难户集体补助金 487.0 万元和农村五保户集体供养金 14 467.5 万元,也只有 15 866.9 万元,仅占湖南社会保障金总额的 9.96%。

 可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下,支援不发达地区的财政支出比例逐年下降,但不发达地区却是最需要财政公正支持的。

  二、 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行政机构膨胀,事业管理费高

  多年来,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人浮于事的结果直接导致财政支出中用于工资的比例在增加,但行政效率却低下,加大了 寻租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了 财政运作成本。

 据调查,2001—2008年湖南省政府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支出的 9%—10%,并呈现稳步增长趋势;部门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 30%;行政事业管理费占比高达 55%以上。

 财政支出绝大部分花费在政府行政机构、 部门管理事业费上,造成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和基础

 设施建设不足,导致财源培育不足,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县域、 农村经济发展不足

  当前,县乡 财政可用财力增长乏力,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不够。

 湖南是农业大省,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 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绿色、 优质、 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规模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民增收的步伐缓慢。2008 年湖南省农民收入中的 73.8%来自农业,其中,农业收入中来自粮、棉、 油、 糖、 烟叶的收入高达 80%以上,来自果菜收入比重还不到 10%。

 过去,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农产品价格一直比较高,农业只要增产就能带来农民增收。并且,湖南省农业税收年增长幅度,从 2000 年的 33%回落到 2005 年的 9.6%直至近年才稍有回升。

 种种现象表明,农业增产、 农民不增收和财政不增税的问题对县乡 财政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显露出来,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这是近几年来县乡 一级财政困难程度进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

 (三)城乡 资源占有不均等导致城乡 居民收入的不均等

  1.城乡 人口结构对城乡 收入差距的影响。我国建国 50多年来人口增长过快,农村人口总量也是在递增的,到 2000 年才有快速相对下降的迹象,但至今仍有将近 61%的人口聚居在农村,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农业就业结构转换仍然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

 农村聚居大量的人口,必然导致极低的生产效率,这也和我国工业化的程度极不相称。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当属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户籍制度,到现在农民要变成城市居民的主要途径还是升学。

 因此,打破城乡 人口滞留的格局,加快城市化进程,显得尤为必要。

 2.产业结构演进对城乡 收入差距的影响。

 1978 年以后,我国经济确实出现了高增长。

 而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高增长却是由第二、 第三产业拉动,而第一产业停滞甚至萎缩,这主要是由农业的禀赋决定的,但还夹杂着人口因素。

 1997 年以后,我国农业产值占到 GDP 的 20%以下。同期,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 70%左右,结果就导致城乡 收入差距变得特别突出。

 1978 年,从三种产业的产值结构来看,我国工业所占比重已达 44.8%,具有人均 GDP3 000 美元以上中等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从劳动力结构来看,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 73.3%,是人均 GDP200 美元以下农业国家的典型特征。

 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结构的调整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1999 年,我国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17.7%,而就业比重依然高达

 50.1%。

 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当人均 GDP 达到 500 美元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 31.4%。

 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大导致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过低。

  三、 培育湖南省县级政府财力的宏观政策研究

 (一)精简乡 镇行政机构与成员

  益阳市作为湖南省改革试点城市,2006 年内,全市乡 镇从 144 个精简到 96个,1 294 名乡 镇干部精简为 705 人,乡 镇事业编制减少 10 035 人,精简率达 63.4%。以益阳市 2005 年底人口总数 460.6 万人为基数,几乎每 300 人中就有一名政府办事人员;年度财政收入总额 92 377 万元,而财政支出达到 317 808 万元。

 从种种事实中我们不难看出,湖南省县级政府机构臃肿,基层行政机构人员冗杂,财政供养规模过大,使得县级政府财力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无法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推行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精简冗员。

 可以根据“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基本原则,考察各地实际职能需要与财力因素,配备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人多反而不办事、 办不好的情况。

 并且,政府的编制也应该考虑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情况,在集中财力求发展的时期可以适当缩减编制,等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时,再适当引进,以达到比一开始人员臃肿时更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推进乡 财县管

  自从实施税费改革、 全面取消农业税等政策后,绝大多数乡 镇已经失去其主要的财源。

 农业税在整个湖南省的财政收入中占了 比较大的比重,在绝大多数没有自主产业,仅仅依靠农业税等税费收入取得财政收入的乡 镇对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吃饭财政”的现状都难以持续。

 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逐步撤消乡 镇财政,推进“乡 财县管”也是必然趋势。

 采取预算共编、 账户共设、 集中收付、 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逐步取消乡 镇财政。

 (三)提高农民在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分享比例

  在现行征地制度下,除乡 镇企业用地、 农村公共公益事业用地、 农民宅基地外,所有新增建设用地需要占用农用地的,无论是出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目的的

 需要,还是出于房地产开发等私人目的的需要,都借助国家土地征用权来实现农地转用,征地的服务范围超出了公共利益的界限。

 同时,国家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在征地补偿中对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就业保障未予足够的考虑,特别是对于本来就很低的征地补偿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又要截留、 分享,因此农民实际得到的补偿更低。

 征地后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缺乏非农就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等原因,很难在短时期内找到合适的非农就业岗位,而货币形式的社会保障体系又很不完善,致使一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和就业都受到了影响。

 在土地用途管制下,农民承担了 耕地保护、 国家粮食安全、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公共利益的代价,却不能全面分享农地转用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不能得到应有的公共财政上的支持和补贴,农民的土地权益事实上集体性地受到了侵害。

 (四)改革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

  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一是要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集体非农用地直接进入市场,对经营性用地实行市场定价;二是明确界定“公共目的”的内涵和外延、 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限和征用范围,提高农民转让土地的分享比例;三是建立能够全面、 真实地反映土地资源价格、 资源成本和社会保障价格的科学的地价评估体系,对批准入市的土地进行全面的定价评估,为征地补偿提供价格依据;四是在充分考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发展补偿、 未来收益补偿、 社会保障补偿以及劳动力安置等因素的基础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五是对于有长期稳定收益的公益性占地,允许农民入股,允许经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以租赁形式转化为工商业用地。

  四、 总结

 县级财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财政问题,因此在讨论县级财力建设时,不再局限于就财政而论财政,就经济而论经济,而是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辨证地分析县级财力的“经济——财政

  ——经济”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看,其主要体现在发展县域经济与培育财源、财力资源投入与县乡 尤其农村经济发展上。

 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水的关系,但我国现阶段下,财政投入支持县乡 尤其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

 因此,应辩证矛

 盾统一、 长短期相结合来看待财力培育与现阶段财力困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宋立根.乡 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2(3):20-25.

  [2] 张光.规模经济与县政区划: 以江西省为 例的实证研究[J].时代财经,2006(8):20-25.

  [3] 曾海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投入分析[J].农村经济,

  2006(8):20-25.

  [4] 洪磊.探析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必然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6(23):3-6.

  [5] 邓子基.公共财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7):25-31.

  [6] 吴朝阳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途径: 多 予 、 少取、 放活[J].价格月刊,2003(3):20-25.

  [7] 王庭栋.多予少取放活增加农民收入[J].山西农经,2004(1):

  31-35.

  [8] 许 建 文 . 论 多 予 少 取 放 活 的 农 业 发 展 方 针 [J]. 毛 泽 东 思 想 研究,2005(6):23-25.

篇四: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对策高艳琴 山西省柳林县财政局摘要: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它不仅关系着我国基层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关系着整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平衡。国家通过拨款、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县级财政予以支持,使其能够在支持乡镇发展、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从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经济、体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其发展逐渐陷入了自给能力不足、收支矛盾、债务严重等困境。针对此,本文从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发展困境出发,探究相应的发展对策。关键词: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困境;相关对策县级财政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县级财政的高效运行一方面有利于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历届政府对于农村问题都十分关注,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这一战略的逐步落实必须要通过县级财政的多方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县级财政面对更多的是中小微市场的主体,这些主体是经济转型时期的细节,也是体制改革的难点,而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够有效推动各项改革政策的落实,进而优化、强化、固化行政体系,夯实经济基础,增强经济改革动力。但是,遗憾的是,在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县乡财政困境也逐渐突出,其中财政来源不足,难以实现自给;财政收支失衡,财政赤字明显;财政结构单一,负债累累等问题比较突出。要想县级财政突破发展困境,我们就必须重新审视县级财政的地位,并深入剖析问题,探索县级财政发展的新路径。一、当前我国县级财政的困境( 一 ) 流程管理缺陷,县级财政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县级财政由于管理流程方面的限制,出现了自给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即财政一般收入与一般预算支出的比值存在较大落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包括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无力,产业结构失衡,农业基础性地位难以保证,农业生产加工链条不完善,劳动力市场缺乏动力,消费能力不足等。这些都限制了县级经济税收来源,使得县级财政更多需要依赖中央财政支持,而难以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做出灵活调整。( 二 ) 预算管理不足,转移支付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县级财政都存在着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高赤字、高支出、负债累累的情况使得县级财政运行效率令人担忧。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预算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如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领导意志占据主导,预算执行敷衍,投资盲目,资金回收困难,转移支付不合理、不公平等,加剧了县级财政负担,使得费用开支严重超出预算范围。( 三 ) 岗位责任缺失,组织操控能力偏弱当前,县级财政机构的操控能力偏弱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财政各环节的岗位设置不合理,责任划分模糊,存在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使得财政管理责任落实难以保证;工作人员结构相对复杂,在管理上难度较大,这不仅为内部沟通造成了障碍,更难以实现县级财政与其它行政组织的协调;财政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配套设置投入缓慢且低效,也使得许多工作还是依赖传统办公,影响了县级财政的控制力度。( 四 ) 监督管理薄弱,缺乏财政系统控制财政的监督管理是强化财政调控职能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在县级财政管理中,监督管理环节的问题十分突出,缺乏细则的外部监管,缺乏力度的内部监督使得县级财政自我管理动力严重不足。如外部审计监督不当,限制了县级财政自身发展活力;内部监督中对资金的使用相对混乱,如报销管理流程混乱,财政监察人员业务水平不达标等,影响了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二、突破当前我国县级财政困境的相关对策( 一 ) 加强流程管理,拓宽县级财政税收来源虽然中央财政支持在县级财政中占据重要位置,但是如果单纯依靠国家支持,县级财政很难满足地方经济的多方面发展,因此,夯实税收来源,拓宽县级财政收入渠道,是推动县级财政突破困境的根本手段。在增加县级财政总量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应从管理流程入手,细化管理环节,调整财政结构,具体来讲:首先要立足县域经济,支持经济实体发展,不仅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缺乏对财政的有效支持,还应寻找县域经济特色,挖掘特色产业,建立产业支柱,以保证税收的稳定来源;其次要坚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县级财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县级财政应主攻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对财政税收的贡献率,以巩固县级经济发展基础。最后,注重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县级劳动力市场也相对匮乏,因此,县级政府应盘活劳动力市场,加快农村、乡镇劳动力向县级的转移,吸引优质劳动力留在县域经济是体内,以人才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 ) 健全体制建设,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县级财政突破困境的重要方式。财政管理关系着市场资源的配置,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县级财政即使是在总量充足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合理的体制限制管理,会出现诸多漏洞,让“好钢”无法用在“刀刃”上。针对此,县级财政应从体制建设入手,平衡财政收支。首先,加强预算管理,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县级财政也是如此,预算是财政支出的依据,因此,财政管理部门在年初应制定严格系统的预算,明确财政总量,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细节调整,以协调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同时严格控制预算执行过程,监督并惩治预算执行不力等行为,将预算评估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在县域财政管理 下转 ( 第 74 页 )万方数据

 74财务管理 FINANCIAL MANAGEMENT是乡镇领导和各部门领导之间的事,要把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位人员的心中[6] 。加强财务工作人员财务预算管理知识的学习力度,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相关规定,特别是乡镇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要专门组织进行学习,全面了解预算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领导要具有带头示范作用,才有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 ) 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科学体系由于乡镇预算内容较多,在细节上面很难进行有效的管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把预算内容进行细化,细化到某一个小的项目,能够全面掌握到每笔资金的用处,避免出现资金乱用现象。特别是在审批的时候,首先要进行考察,全面了解状况,是否需要增加某项目的预算申请,真正意义上做到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传统的预算编制虽然能保证每个项目上的资金充足,但是会导致各个部门贫富差距较大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实行零基础预算编制方法,可以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进行预算编制和管理,也可以实行跨年度预算,这样会使预算编制和管理更加有发展特征,改善预算管理的不良行为[7] 。乡镇预算受到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在预算编制周期上需要进行调整,还要符合国家的要求,同时还要对预算编制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和质量,倡导内部人员不断学习。( 三 ) 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乡镇预算管理尽量做到透明化,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了解到财务预算和财务用处,并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其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法乱纪,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营造一个严格的外部环境。还要加强内部审计方面的工作,可以对相关领导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还要对财务的用处和管理进行全面的审计监督,做到账实相符。五、结语新常态下乡镇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便利,就不得不进行预算管理规范化建设,由于我国乡镇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就必须认识到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改善,制定出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提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其优势,加快乡镇的建设和发展。

 财参考文献:[1] 薛亚娜 . 基于新常态下大型装备制造业预算管理的创新性分析 [J]. 财会学习,2018 (15):36-37.[2] 王玲 .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国际财经 ( 中英文 ),2018 (09):291.[3] 王晓菲 . 新常态下央行基层行财务预算管理科学化转型研究 [J]. 北京金融评论,2017 (03):173-181.[4] 张兴宇 . 经济新常态下构建央行中期滚动预算的思考——提升、强化预算引领作用 [J]. 金融会计,2017 (02):47-52.[5] 骆小宁 . 新常态下如何完善预算管理中预算评审的作用 [J]. 中外企业家,2016 (24):87.[6] 郭贤华 . 新常态下制造业预算管理创新探析 [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 (21):30-31.[7] 曲艺 . 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当代会计,2016 (02):31-32.中营造预算管理氛围。其次,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在完善县级财政税收体系的同时,也应该控制转移支付,保证支付过程的公平性与透明性,控制转移支付中的违规、违法操作。最后,加强税费改革,系统调查并清除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三乱”问题,依靠基层力量,协调县域经济长期发展与短期效益的关系,确保县级财政对县域经济的有效支付。( 三 ) 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县级财政操控能力严谨的县级财务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制定以及强有力的落实,需要充足的人员在岗率,以及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这样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各环节的顺畅沟通,提高财政运行效率。但是从上文分析中,目前我国县级财政在组织结构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使得管理工作落实受到限制。基于此,县级财政部门在加强组织结构管理中,首先要加强岗位设定,按照财政管理需要设计相应岗位,并分析岗位之间的衔接与交叉,强化岗位责任,确保分工的有效落实;其次,注重对岗位人员的培养,不仅要从专业上调整其知识结构,更要打破其对固化思维或者传统工作经验的依赖,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新情况;再次,理顺县级财政的管理体系,及时清除历史遗留问题,保证各环节的有效沟通;最后,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注重硬件系统、电子系统的构建,打造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以提高县级财政对内部预算管理的控制程度,加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 四 ) 注重监督管理,提高县级财政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县级财政收入、分配、使用、效益情况的监督与控制,是保证运转资金安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在县级财政管理中,应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上级监管部门应依照法律法规,对县级财政的收入、分配、使用、效益情况进行严格审计,对其中存在的违规、违法操作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并做出监管处理,以督促县级财政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内部监督,如建立培育一支业务能力强、监察水平高的财政监察干部队伍,坚持职业道德,提高查账能力,对乡镇财政资金使用和实施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和巡查,完善费用的审批权限,控制财务资金的收支等。这样才能逐步强化县级部门财政监督职能,使县级财政资金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三、结束语总之,县级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基础,其运行发展效果会对国民经济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县级财政由于流程管理缺陷,预算管理不足,岗位责任缺失,监督管理薄弱等原因出现了种种困境。而基层财政管理部门应立足问题,励精图治,制定完善的财政管理策略,通过加强流程管理,拓宽县级财政税收来源;健全体制建设,强化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完善组织结构,提高县级财政监管力度等手段,改善县级财政现状,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基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参考文献:[1] 袁春波 . 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 (06):37-38.[2] 叶琪 . 我国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J]. 北方经贸,2017 (01):79-80.上接 ( 第 72 页 ) 万方数据

篇五: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丝 当前县乡财政的主要困难与对策 一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探讨 口杨 利 罗泽友 县 乡 财 政 是 县 乡 政 府 履 行 职 能 的 物 质 基 础 ,是 基 层 政 权 建 设 和 社 会 稳 定 的 重 要 保 障 。

 近 年 来 ,屏 山 县 由 于 受 “停 建 4-”等 因 素 影 响 , 县域经 济发 展迟缓 ,收 支矛盾 突 出 ,县 乡债 务 沉 重 ,加 之 移 民迁 建 前 期 大 量 资 金 投 入 等 原 因 所 导 致 的 县 乡 财 政 困难 ,主 要 表 现 在 履 行 公 共 财 政 的 能 力 较 弱 ,公 用 经 费 保 障 水 平 低 , 地 方 政 府 负 担 重 ,支 出压 力 增 大 。

 目前 ,屏 山 县 移 民迁 建 已正 式 启 动 ,如 何 结 合 移 民 迁 建 战 略 的实 施 ,做 大 做 强 县 乡 财 政 “蛋 糕 ”,逐 步 缓 解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 促 进 县 乡 财 政 良性 运 行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成 为 基 层 财 政 工 作 者 所 关 注 的 主 要 问 题 。

 一、 屏 山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现 状 (一 )财 政 收 入 增 长 缓 慢 。

 由 于 国 家 重 点 水 利 工 程 向 家 坝 电 站 的修 建 ,省 政 府 以 川 府 函 [2003]36号 文 件 颁 布 库 区 “停 建 令 ”。之 后 ,作 为 向 家 坝 电 站 的 库 区 淹 没 重 点 县 ,屏 山 县 库 区 内所 有 新 建 、扩 建 和技 改 项 目 、土 地 开 发 、房 屋 修 建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基 本 停 止 。对 全 县 国 民 经 济 和 县 、乡 财 政 影 响 极 大 。

 (二 )财 政 支 出 压 力 大 。

 一是 近 年 来 上 级 的各 项 增 支 政 策 过 多 , 刚 性 支 出增 长 太 大 。加 之 政 法 保 障 ,村 社 干 部 、社 区干 部 、代 课 教 师 报 酣 提 高 ,五 保 、低 保 应 保 尽 保 等 ,都 需 要 地 方 财 政 按 比例 负 担 ,给 财 政 带 来 较 大 的支 出压 力 。二 是 机 构 改 革 后 部 门增 多 。2003年 县 正 科 级 部 门 (不 含 下 属 单 位 )49个 ,2007年 县 一 级 部 门 预 算 单 位 达 到 58 个 。三 是 企 业 改 制 、卫 生 体 褂 改 革 需 要 地 方 财 政 负 担 大 量 资 金 。

 四 是 各 种 周 转 金 、专 项 借 款 、世 行 贷 款 等 要 逐 年 扣 款 回收 。五 是 上 划 管 理 部 门 纷 纷 向 地 方 政 府 要 经 费 ,如 税 务 、食 品 安 全 等经 费 都 要 由地 方 财 政 负 担 ,武 警 、武 装 部 等 部 分 支 出 也 要 地 方 出钱 。

 六 是 近 年 来 移 民 迁 建 工 作 成 为 屏 山 工 作 的 重 中 之 重 ,是 屏 山 财 政 保 障 的重 点 之 一 ,需 要 保 障 移 民 迁 建 中 的 规 划 设 计 、考 察 学 习 等 诸 多 费 用 ,现 屏 山 财 政 已经 垫 支 500多 万 元 。此 外 ,大 量 的 移 民 前 期 工 作 ,极 大地 增 加 了县 级 和 乡 镇 的工 作 量 ,其 经 费 压 力 持 续 上 升 ,县 级 财 政 也 就 承 担 着 越 来 越 大 的 资 金 压 力 。

 ● ,

 (三 )县 乡 财 政 职 能 弱 。

 一是 地 方 税 体 系 不 完 善 ,地 方 税 中缺 乏 稳 定 且 有 规 模 的税 种 ,税 收 管 理 权 过 分 集 中 于 中 央 ,地 方 增 减 财 政 收 入 的 自主 权 很 小 。二 是 省 以 下 对 县 乡 财 政 的 转 移 支 付 缺 乏 规 范 、 透 明 。三是专 项转移 支付需 要 配套资金 ,一般 情 况 下 凡 是 上 级 拨 人 的专 项 资 金 都 要 求 下 级 3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财政 给 予 配 套 ,如 农 业 综 合 开 发 、扶 贫 、教 育 、 卫 生 、医 院 、村 村 通 512程 、水 利 设 施 等 。

 另 外 ,

 屏 山 县 又 对 工 赈 、扶 贫 等 农 业 实 施 项 目实 行 了 配 套 5% 的 工 作 经 费 等 ,这 实 际 上 使 得 地 方 财 政 没 有 了 资 金 使 用 的 自主 权 。

 四是 国 家 确 定 实 行 农 业 税 减 免 政 策 后 ,对 以农 业 税 为 主 要 收 入 来 源 的 县 乡财 政 来 说 ,等 于 失 去 了 最 重 要 的 财 政 自主 权 。

 (四 )县 乡债 务 包袱 重 。

 特 别 是 乡 镇 债 务 问 题 由来 已 久 ,根 源 复 杂 、牵 涉 面 广 、化 解 难 度 大 。据 统 计 ,屏 山 县 乡 镇 负 债 面 达 100% ,2006年 乡 镇 债 务 余 额 5321 万 元 ,其 中 逾 期 债 务 4299万 元 ;村 级 债 务 余 额 610万 元 ,其 中 逾 期 债 务 586万 元 。截 至 2006~ 年 底 ,全 县 累 计 债 务 达 16033万 元 , 相 当 于 2006~g- - 般 预 算 收入 的 7倍 。县 乡债 务 问题 既 严 重 制 约 了 县 级 经 济 的 发 展 ,甚 至 影 响 基 层 组 织 正 常 运 转 ,又 加 大 了财 政 运 行 风 险 。

 二 、县 乡财 政 困难 的 主 要 原 因 (一 )县 乡经 济 基 础 薄 弱 。

 一是 工 业 支 撑 不 强 。

 屏 山 县 85% 的 工 矿 企 业 在 库 区 ,其 中 有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7户 (占规 模 以 上 企 业 总 数 的87.5%),由 于 受 “停 建 令 ” 影 响 ,部 分 企 业 因 受 原 材 料 淹 没 限 制 停 产 ,库 区 内 全 部 企 业 按 规 定 不 能 改 扩 建 ,企 业 发 展 受 到 严 重 制 约 。新 人 驻 工 业 集 中 区 的 企 业 又 刚 刚 起 步 ,还 处 在 享 受 优 惠政 策 期 限 内 ,对 财 政 的 贡 献 较 小 。二 是 农 业 基 础 不 稳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滞 后 ,抵 御 自然 灾 害 的 能 力 不 强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慢 ,绿 色 、优 质 、高 效 的 农 产 品 基 地 规 模 小 ,农 业 龙 头 企 业 带 动 能 力 弱 ,农 民增 收 的步伐缓 慢 。三 是产业 结构不 优 。低 层次 和 ·34 传 统 产 业 占 据 基 础 地 位 , 占 GDP的 比重 相 对 较 小 ,第 三 产 业 发 展 不 快 ,对 经 济 、财 政 的 贡 献 作 用 还 不 大 。

 (二 )现 行 财 税 体 制 不 完 善 。

 1.现 行 分 税 制 初 步 规 范 了 中 央 与 省 级 政 府 之 间 的 财 政 分 配 关 系 ,但 对 省 以下 各 级 政 府 之 间 分 配 关 系 缺 乏 严 格 规 范 。

 这 种 不 彻 底 的 分 税 制 客 观 上 造 成 县 乡 政 府 财 权 与 事 权 极 不 对 称 ,税 基 狭 小 、税 源 分 散 、增 收 空 间 有 限 的 县 乡 财 政 收 入 难 以 满 足 事 权 支 出 的 需 要 。

 2.现 行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不 尽 合 理 。

 目 前 财 政 转 移 支 付 有 税 收 返 还 、体 制 补 助 、一 般 性 转 移 支 付 、调 整 工 资 转 移 支 付 、专 项 拨 款 补 助 、结 算 补 助 、其 他 补 助 等 多 种 形 式 ,并 以 税 收返 还 和 专 项 拨 款 为 主 ,一 般 性 补 助 比重 过 低 ,不 利 于 地 方 政 府 统 筹 使 用 财 力 。

 (三 )财 政 减 收 增 支 严 重 。

 一是 专 项 转 移 支 付 需 要 配套 资 金 。

 专 项 资 金 一 般 都 要 求 当 地 财 政 按 比 例 配 套 资 金 ,

 项 目争 取 得 越 多 ,配 套 的 资 金 也 越 多 ,这 实 际 上 使 得 地 方 财 政 没 有 了资 金 使 用 的 自 主 权 。

 如 ,2007~z县 财 政 需 配 套 各 类 资 金 和 512作 经 费 844.43万 元 ,其 中 :通 乡 公 路 配 套 669万 元 ; 村 级 组 织 活 动 场 所 建 设 配 套 23.68万 元 ;财 政 扶 贫 配 套 512作 经 费 61.4万 元 ; 沼 气 池 建 设 配 套 补 助 资 金 和 工 作 经 费 32.1万 元 ;贫 困 户 危 房 改 造 配 套 资 - " &amp;25万 元 ;新 村 扶 贫 建 设 配 套 资 金 20万 元 ;残 疾 人 危 房 改 造 配 套 资 金 13.25 万 元 。二 是 中 央 出 台一 些 导 致 县 乡 财 政 增 支 减 收 的 政 策 ,而 且 要 地 方 自行 消 化 ,使 地 方 财 政 支 出 责 任 加 大 ,非 常 被 动 。

 如 干 部 、职 工 调 资 ,农 业 税 减 免 等 政 策 的 出 台 使 县 乡财 政 收 入 大 大 降 低 ,支 出却 大 幅增 加 。2007年 应 由县 级 财 力 解 决 的 资 金 共 计 218.87Y元 ,其 中 :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村 低 保 补 差 年 初 预 算 安 排 30万 元 J城 市 居 民 最 低 生 活保 障补 差年 初 预算安 排25万 元 ;城 乡 医 疗 救 助 年 初 预 算 安 排 3万 元 ;下 岗失 业 人 员 和 失 地 无 业 农 民培 训 年 初 预 算 14万 元 ;“村 村 通 ”212程 解 决 经 费 30万 元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保 障 机 制 改 革 的 贫 困生 住 校 生 活 补 助 年 初 预 算 30万 元 ;五 保 户 供 养 提 高 标 准 县 财 政 解 决 86.8万 元 。以上 配 套 各 类 项 目资 金 、经 费 及 应 由 县 级 财 力 解 决 的 资 金 等 共 计 lo63.23万 元 , 占年 初 预 算 收 入 的42.%。

 (四 )县 乡债 务 形 成 原 因复 杂 ,化 解 困难 。

 屏 山 县 债 务 的特 点 是 :量 大 ,以 乡 镇 债 务 来 看 ,平 均 每 个 乡 镇 负 债 350万 元 以 上 ,而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平 均 每 个 乡 镇 不 足 30万 元 ;面 广 ,

 如 扶 贫 贷 款 、村 级 公 益 事 业 集 资 等 ,涉 及 千 家 万 户 ;政 策 性 负 债 多 ,如 世 行 造 林 贷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贷 款 以 及 扶 贫 贷 款 等 ;不 良债 务 多 ,如 扶 贫 款 、造 林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贷 款 以 及 公 益 性 支 出 负 债 等 ,都 无 法 收 回 。

 屏 山 县 债 务 形 成 的 原 因 :一 是 县 乡 财 政 困 难 ,财 力 存 在 缺 口 ,支 出 刚 性 增 长 较 快 为 保 运 转 举 借 债 务 或 拖 欠 专 款 所 致 。二 是 政 策 性 举 债 ,如 造 林 贷 款 、合 作 基 金 会 兜 底 贷 款 。

 三 是 与 当 时 的 财 政 政 策 相 关 ,各 级 财 政 为 培 植 财 源 ,纷 纷 举 债 用 于 企 业 的 发 展 和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四 是 上 级 要 求 下 级 配 套 资 金 而 形 成 的 债 务 ,如 教 育 两 基 负 债 等 。五 是 为 追 求 政 绩 超 标 准 、超 规 格 实 施 212程 项 目而 负 债 。

 三 、解 决 县 乡财 政 困难 的 对 策 及 建 议 (一 )加 大 财 源 培 植 力 度 ,建 设 稳 固 财 源 。

 · 35 解 决 县 乡 财 政 困难 的根 本 途 径 在 于发 展 经 济 ,壮 大 财 源 ,发 展 县 乡 经 济 。

 1.立 足 工 业 强 县 ,大 力 推 进 新 型 工 业 化 。

 随 着 移 民 迁 建 的 深 入 开 展 ,屏 山县 所 有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都 将 搬 迁 。

 县 城 将 搬 迁 至 距 离 宜 宾 市 22公 里 处 ,处 于 宜 宾 市 十 一 五 划 的经 济 发 展 主 轴 上 ,新 县 城 到 宜 宾 半 小 时 ,融 入 了 宜 宾 半 小 时 经 济 圈 。要 依 托 新 县 城 周 边 区域 和 中 都 河 区 域 的 区 位 优 势 ,抓 住 移 民 迁 建 、东 资 西 移 、市 级 212业 链 向 区 县 转 移 延 伸 以及 周 边 区 县 富余 电 力 需 消 化 等 机 遇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力 度 ,加 强 规 划 和 政 策 引 导 ,加 快 推 进 石 盘 和 宋 家 坝 工 业 区 建 设 ,积 极 规 划 发 展 中 都 、太 平 区 域 工 业 经 济 ,促 进 企 业 向 212业 集 中发 展 区 集 中 ,原 则 上 新 建 工 业 项 目 、迁 复 建 工 业 企 业 布 局 在 工 业 集 中 发 展 区 内 ,鼓 励 发 展 关 联 企 业 ,打 造 产 业 集 群 。

 目前 ,在 屏 山 县 工 业 集 中 区 宜 宾 丝 丽 雅 集 团 公 司 3000吨 捻 线 项 目已 投 入 使 用 ,三 和碳 素 公 司 30万 吨 型 煤 生 产 项 目 已 开 工 建 设 。

 财 政 部 门 要 正 确 处 理 好 “予 与 取 ”、“扶 与 弃 ”的 关 系 ,区 别 不 同 情 况 ,利 用 财 政 杠 杆 ,从 政 策 倾 斜 、融 投 资 金 等 方 面 给 予 大 力 扶 持 ,使 搬 迁 企 业 加 快 发 展 壮 大 。通 过 实 施 工 业 强 县 ,建 设 一 个 增 长 强 劲 、结 构 合 理 、税 基 丰 厚 、收 入 稳 固 的 财 源 。.

 2.优 化 经 济 结 构 ,大力 发 展 特 色 农 业 。在 “绿 色 ”产 业 方 面 ,要 积 极 抓 好 茶 叶 和 竹 木 发 展 ,积 极 支 持 和 扶 持 龙 湖 翠 、水 中韵 茶 叶龙 头 企 业 发 展 ,加 强 融 资 和 配 合 搞 好 征 地 拆 迁 212 作 ,加 快 四 川 小 天 下 集 团 年 产 100吨 名 茶 和 亚 普 集 团年 产20万 立 方 米 刨 花 板 生 产 线 入 驻 212 业 集 中 区 。在 “金 色 ”产 业 方 面 ,以沿 库 乡 镇 为 中 心 ,在 海 拔 381米 至 550米 之 间 ,重 建 以桠 柑 、龙 眼 等 为 主 的 库 区 优 质 水 果 带 。在 “白色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产 业 ;b-面 , 以 中 都 河 流 域 为 中 心 建 设 白魔 芋 产 业 带 。

 同 时 ,以 产 业 基 地 为 基 础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资 本 多 元 化 为 纽 带 ,力 争 建 成 3—5家 特 色 农 产 品 加 工 企 业 ,配 套 形 成 农 产 品批 发 经 营 市 场 和 仓 储 物 流 设 施 ,提 高 特 色 农 业 的 市 场 化 、产 业 化 水 平 。

 3.发 挥 资 源 优 势 ,大 力 发 展 旅 游 业 。以 退 耕 还 林 和 生 态 建 设 为 载 体 ,营 造 绿 色 屏 障 ,形 成 沿 江 景 观 带 ;结 合 移 民 和集 镇 迁 建 ,建 设 风 格 独 特 的川 南 民居 ,形 成 建 筑 文 化 旅 游 风 景 线 ;利 用 水 面 、港 湾 发 展 沿 江 旅 游 产 业 ,使 之 成 为 全 县 旅 游 的 主 要 亮 点 。

 逐 步 加 大 第 三产 业 对 财 政 收 入 的 贡 献 。

 (二 )提 高 财 政 收 支 质 量 。

 一是 强 化 收 入 征 管 。财 税 部 门要 坚 持 依 法 征 管 ,既 严 厉 打 击 偷 、逃 、骗 税 行 为 ,杜 绝 “跑 、冒 、滴 、漏 ”,确 保 应 收 尽 收 。

 在 今 后 几 年 内 ,由 于 移 民迁 建 的 开 展 ,新 县 城 和 6个 集 镇 的新 建 ,将 ...

篇六: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自来水公司来说,为了更好的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需要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税收管理工作,必须制定风险预警机制,保障资金来源稳定,通过国家政策与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2.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自来水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受到企业税收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实现操作风险的降低,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监督制度的完善,一些企业对于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财务管理风险只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负责,而其他部门不能协调财务管理工作,当出现财务风险问题时,相互推诿,将全部责任归到财务部门,所以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减少企业财务漏洞,提升企业预防和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加快企业内部资金的调控,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设立财务预算和资金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流程规定进行工作的展开,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监督,从资金筹措,样品采购,到工作运转都应当有专人进行负责,保证各项工作的公开透明,更好的提升自来水公司内生发展动力。3.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自来水公司与水利局不同,它作为事业企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所以,为了加强自来水公司的综合发展能力,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对企业财务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制,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利用现代化设备展开财务风险预测,通过定期的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和税收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来建设企业,具有特色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聘请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税收管理人员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总之,自来水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与税收筹划工作是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只有认真分析二者共同存在的特点,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能力,使自来水公司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段淑云.论如何加强自来水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92+289.[2]蔡玉洪.自来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6):101.[3]李昕.关于加强自来水公司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161+163.(作者单位:崇州市聚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徐春辉摘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黑龙江又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当地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黑龙江省县级政府应该努力解决当地的财政问题,维护政治稳定,协调城乡关系。当地县级政府应该确保其职能的实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关键词:黑龙江省;县级财政;困境;对策一、引言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强调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我国政府管理体系中,县级政府在城乡发展中起到桥梁作用,县级政府主要是治理农村的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县级财政也是国家财政的构成部分,受到密切关注。然而,黑龙江县级财政存在问题,导致县级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地解决当地县级财政问题,从而推动当地新农村建设。二、黑龙江省县级财政困境产生的原因(一)税源不足,县级财政困难在黑龙江地区一些欠发达的农业地区,以农业生产作为增收的主要方式。农业税费成为当地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农业税的取消,导致当地县级财政的补贴不足。黑龙江地区的工商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不足,导致当地财政增收比较困难。由于城乡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当地企业对县级财政的贡献能力减弱。(二)增收兼职导致县级财政收支矛盾中央出台各项政策后,县级政府需要出具资金来履行各项政策,导致黑龙江地区县级财政支出过多。据统计,黑龙江省由于政策变化产生的债务高达上亿元。(三)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县级财政困难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开始开展分税制,这类政策在管理天地100。

 。. .。

 。

 初期实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政策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实际的运行中,需要对下级政府的行政和人事进行控制,各级政府在实施分税制中非常盲目,导致县级政府的财政向上集中。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并不是特别明确,导致各级政府层层向下放权,由于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黑龙江县级政府财政出现分配不均的情况。(四)压力型体制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黑龙江县级政府还是采用压力型体制,这种体制主要是以严格的管理为主,很多服务职能也是采用管理性的方式去执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形成了绝对的控制,在农村建设中,上级政府的权利过于集中。三、黑龙江省县级财政困境的解决对策(一)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强化政府职能改变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互为适应,在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基础上,其具有非营利性特征。公共财政收支要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所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可以使得收支行为更加规范。通过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可以有效地进行黑龙江省县级财政支出分析,明确财政支出的方向,从而解决当地县级财政困难。在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转变政府职能。为了有效缓解黑龙江地区县级政府支出上的压力,应该对政府机构的工作进行精简,然而,如果政府职能没有相应的转变,精简政府机构的成效就不能充分突出。通过对人员的分流,提升社会的稳定性,提升公共服务理念,确保县级政府按照规定办事。对政府机构进行精简,对行政开支费用进行压缩,对地方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调整,减少黑龙江县级政府的层次,从而降低行政性支出。完善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政府工作更加规范化,实现决策民主化。(二)科学划分事权黑龙江县级政府应该对分配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实现分税制。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不够顺畅,应该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在各级政府间进行收入的划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进行政府事权的划分,实现政府间的财权分配。在现有的体制下,政府的事权过分集中,出现财权不对称的情况,因此,应该对政府的事权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结合公共产品的层次性特征,对县级政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县级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黑龙江县级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地区性交通设施建设,改善社会治安,为当地的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保护当地的环境,按照法规进行各项事务的实施。为当地儿童提供基础教育,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从而实现教育均等化。县级政府应该提供全国性公共产品,有效地完成各项指标。由于分税制实施不够彻底,黑龙江省县级政府的财权过于集中,导致县级财政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应该采用自上而下的移动支付方式,对中央和地方财政进行调整,分析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应该增加增值税的比例,在稳定的地区可以提升所得税的比例。取消自上而下的包税制,适当地提供各类奖励政策。(三)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是在各级政府划分支出和收入的基础上,对政府间横向和纵向的财政失衡进行弥补,从而确保各级政府都享有相同的公共产品,对地方财力进行平衡,有效缓解财政困难的问题。我国在传统的集权性质的财政管理下,转移支付不仅仅受到中央政府控制,同时也可以保障财政体制顺利运行。因此,黑龙江省县级政府应该对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内容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进一步强化中央和县级政府在支农方面投入的资金,我国在新农村建设环节,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三农”问题的改善才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农业基础。资金投入不足会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顺利,黑龙江地区应该进一步加大农村和农业中的财政投入。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县级财政困难十分突出,因此,黑龙江县级政府应该明确县级支农投入,有效地防止县级政府财政支农能力的虚假增长,提升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投入更大的财政力量在“三农”问题上。除了少数地区之外,在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环节,应该将一般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分析,将这部分资金在落后地区的“三农”问题上使用。对各类政策对当地县级财政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转移支付措施。(四)强化中央和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对提升人口素质发挥突出作业,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的知识型劳动力,从而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应该得到普及,提升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发展商业,在县级财政以农业税为来源的基础上,当地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在义务教育上。四、结束语如今,县级财政困难具有普遍性特征,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政府从地方财政收支混乱的情况下找出具体原因,通过各类改革方式解决此类问题,确保各地集中资金。在分税制思想的影响下,黑龙江县级财政应该进一步完善配置,实现当地的经济稳定,提升经济主体的流动性。当地的资源配置应该结合当地的财力和当地居民的喜好,对当地的社会福利水平进行改进。当地应该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活动进行有效监督,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资源配置中实现合理性和有效性,解决当地居民的需求,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参考文献:[1]丁年富.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 — 以安徽省为例[J].财会学习,2018(03):155-156.[2]袁春波.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6):37-38.(作者单位:讷河市国库事务综合服务中心)101。

 。. .。

 。

篇七: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当前,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

 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地方新经济增长

 点少,财政均衡发展的难度加大.本文

 通过剖析漳州市财政面临的困难及问

 题,提出地方财政摆脱困境的若干对

 策.

 一

 ,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

 (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实行分税制体制后,地市一级财政

 收入中可支配的财力不多,从表面上

 看,”蛋糕”在逐渐做大,但真正有切块

 权的不多,加上一些国有企业不景气,

 骨干财源萎缩,农业比较效益低,三资

 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等诸因素的影响,导

 致近年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加上

 漳州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市,农业收

 入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1999 年的台风

  和霜冻灾害,使农业遭到了重大损失,

 今后几年内农业特产税收入难于增长.

 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长.在财政支出

 方面,工资提高,企业解困,下岗再就

 业,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稳定性支

 出急剧增加,教育,科技,农业,卫生,计

 划生育等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

 加大投入,住房,医疗制度等改革需财

 力保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对财政提出

 q

 更高需求,漳州市财政今后几年的收支

 矛盾将更加突出.

 如 1998 年,漳州新增财力 25192

 万元,按政策规定需新增支出 9563 万

 元,其中仅农业,科技,教育,三条保障

 线等法定性支出就为 6141 万元.同时,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新增支出的政策

 还在不断出台,致使财政供给范围不断

 扩大.如根据国务院关于基本医疗保险

 改革的精神,漳州财政每年要拿出医疗

 专项资金 5548 万元;1999 年粮食,环

 保,供销部门支出纳入财政预算.1999

  年全市行政机关人员增加工资按人均

 120 元算,地方财政需新增支出 7829 万

 元,仅市直就需增支 1200 万元.法定

 赖文宁

 性,政策性支出远远超过了地方财政的

 承受能力.同时,上级出台增支政策后,

 并不给地方匹配增收政策.如个人所得

 税,按分税制政策规定属地方收入,但

 中央文件决定从 1999 年 l1 月 1 日起对

 城乡居民储蓄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并

 划归中央收入.从漳州的情况看,截至

 12 月底,居民定期储蓄有 82.25 亿元,

 活期储蓄有 46.08 亿元,利息收入约

 2.55 亿元,按后二个月 20%缴纳个人

 所得税就达 4256 万元.在当前地方财

 力不足的情况下,全面执行各项法律,

 法规,政策,势必迫使地方财政打”赤

 字”.

 (二)培植财源与现行财政体制的

 力而行搞好各项事业建设,逐步解决基

 础设施,城乡建设,农村扶贫,科技开发

 等群众反映强烈,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

  又必须由财政投入解决的瓶颈问题.

 三,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关系.完

 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在财政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中央

 与地方关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

 益.在稳定现有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

 一

 步完善县乡”分税制”财政体制.要通

 过政策机制激励乡(镇)培育财源,对财

 政状况好的乡镇,加大奖励性转移支付

 力度.促进其持续增长:对困难乡镇有

 计划地选择一批好的项目.通过向上争

 取和县级配套的形式,给予政策资金的

 重点扶持,增强”造血”功能.积极探索

 建立困难乡镇财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

 制度.争取将现行对乡镇的各种专项补

 助逐步纳入转移支付范围,要把转移支

 ■

 付补助同困难乡(镇)努力程度,如财政

 收入的扎实性,税性收入比重的提高,

 财政供养人口下降等目标挂起钩来,促

 进困难乡镇加强和改进财政管理.

  四,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

 的关系,加大财政监管力度

 近年来,泰宁县财政监管总体上是

 好的,但违反财经纪律,混淆收入级次,

 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

 存在,它一方面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法

 纪观念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财政管

 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约束不严,法纪监

 督不力.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一靠管理,

 二靠改革.加强管理,一是要按照”依

 法,扎实,均衡”的原则,加强财政收入

 征管质量,收入缴纳情况的监督检查.

 防止虚收和瞒收,杜绝收入级次混乱.

 重树财政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

 性.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确

 保会计信息准确真实.三是要加大对财

 经秩序清理整顿力度.对一切财政支

 出,要实行全过程监管,财政支出审批

 要坚持按预算办事和实行行政首长”一

 支笔”审批,不能随意多头审批和乱开

 口子.四是抓好财务总监委派制,国有

 资产流失责任人查处制的落实,确保国

  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五是改革预

 算编制办法,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强化财政预算支出

 管理,节约经费开支,增强财政支出的

 透明度.六是要全面推行行政事业性收

 费和罚没收入”票款分离”办法,改进收

 费缴交和资金拨付方式,进一步完善综

 合财政预算管理,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

 管理.

 作者系泰宁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陈靖)

 玖一一一

 鲜

 福建财会/2000/07

 矛盾

 在当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

 改革任务十分繁重,这就要求地方高度

 重视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不断增加可

 用财力,完成转轨时期赋予财政的重

 任.但现行的财政体制不合理,不利于

 地方开辟财源,增加投人.主要表现在

  税制改革不彻底,对地方税种的改革触

 动不大.如将原作为地方收入主体税种

 的消费税和增值税划归中央收入和中

 央与地方共享收人,增最的大部分馐中

 央,地方税体系除了营业税外,缺乏有

 效的主体税种,税源零星分散,7I 下管难

 度大,征收成本高.中央与地方的事权,

 财权虽大致划分,但以往上级定调子,

 出政策,下级出钱和”向上伸手要补助”

 的做法仍未完全改变.一些地方发展工

 业,花了大精力丽却得小利益,对大力

 发展工业产生”利益障碍”而过去地方

 为培植财源所实行的税收减,免,缓等

 优惠政策曾对企业发展起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但现在这些优惠政策又基本上

 取消了,对促进地方企业发展,培植后

 续财源带来困难.

 (三)农业税据实征收与减轻捉民

 负担的矛盾

 从内部看,现有农业税收政策,在

 实际工作中操作不易,存在据实收

 难,依法征收难,统一征收难的问题,个

  别地方甚至简划一,搞征管权转移,

 按”田头,地头,人头,树头”征税,遇到

 自然灾害,又不及时兑现农税减免,优

 惠政策,农民反映强烈.从外部看财政

 收入总量要求刚性增长,而近几年的工

 商税收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多

 地方把发展特产税作为速效财源,让其

 承担确保财政收入增长的重任.从漳州

 市近几年的特产税收人情况看.特产税

 增长高于或接近于 GDP 增长,而财政总

 收入增长低于 GDP 增长;特产税增长高

 于工商税收增长;更高于农业总产值增

 长.甚至有时还不顾特产税产品的季节

 性,片面强调按序时进度均衡入库.变

 “季节征收”为”长年征收”.有些地方还

 采取与《税收征管法》和减轻农民负担

 的文件规定不相符合的做法,在征收特

 产税时.把相应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工商管理费,植物检疫费和教育附加捆

 在一起一并征收,名义上向经营者征

 收.实际上向农民直接征收,增加了农

 民负担.如:水果税率 12%加附加后约

  为 l3.2%.此外还有增值税,所得税,工

 商管理费,教育附加和植物检疫费等负

 担.有些地方还采取包税或所谓的责仟

 制,重复征税,平摊税款和垫交税款等

 违反规定的办法.

 以 l998 年为例,漳州市的农业”四

 税”占财政总收人的 9.97%,占县(市,

 区)地方级收人的 l3.06%.全市有的乡

 镇农税收人占乡镇财政总收人的 5O%

 以上.在”三个高于”的情况下,1 资往

 往只能勉强维持,若按规范操作,把捆

 在特产品征收的增值税等税费剥离.把

 香蕉,烟叶等种在耕地上已交农业税的

 从特产税中抵扣,乡镇的”吃饭钱”就难

 于保障.

 (四)债务与财政支付能力不足的

 矛盾

 受政绩的驱动,为了做到”为官一

 任,造福一方”,有的地方举债搞基本建

 设,树”样榜工程”,超财力,超常规办

 “实事”,做”好事”.给财政正常运转留

 下隐患.目前漳州市地方政府普遍存在

  负债偏重的问题,特别是乡镇和村级,

 许多乡镇的负债达几百万,有的高达几

 千万元.截止 l999 年底,漳州市的世

 行,亚行和外国政府贷款分别达 20000

 万元,9683 万元,21439 万元,市,县两

 级向上级借的到,逾期周转金 25321 万

 元,此外还有向银行,信用社,农村合作

 基金会和个人借的,政府担保的,应付

 未付的工程款等,巨大的偿债压力使财

 政不堪重负.

 二,地方财政摆脱困境的对策和建

 议

 (一)转变理财观念,开源促产保增

 收.

 当前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根源在

 于财政分配主体的多元化和非税化.解

 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就在于规范分配秩

 ?

 工作研究?

 序,重塑财政分配主体,推进费改税,实

 行税收化分配.

 1.测整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持

  续稳定发展.将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

 展和结构调整目标与中央为扩大内需

 而宴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机地结合起

 来,利用经济低潮期做好结构调整的大

 文章,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稳定的

 财政收人增长机制和筹资机制.使财政

 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同期 GDP 的增

 长速度.财政部已提出”要在今后儿年

 内,将财政收人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20%”.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完善税收政

 策,改 f 税制来实现.税制改革包括税

 目,税率的调增,调减以及新税种的开

 征.从地方来讲,关键是扩大税基.增加

 税源,垌税收来规范政府的分配行为,

 提高财政的集中度,确保财政收人稳定

 增长.

 2.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当前,财源

 建设的方式与结构应有所调整.就方式

 调整而育.一是减少财政直接投人,充

 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

 资金的投人.二是充分利用预算外资

 金就结构调整而言,一是农业抓好群

  体财源建设.要从基层财政工作抓起,

 依托资源优势兴产,立足区位优势求发

 展,就地发展加工业,使农业成为稳固

 的地方工业基地,既可解决农产品积压

 的问题,又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二是

 城市抓骨干财源建设.从培植财源的角

 度看,”锦上添花”比”雪中送炭”的效果

 明艟,所以对经营状况佳,有发展后劲

 的国有企业仍须助一臂之力,使之能更

 好地胜任”挑大梁”的重任.另外,继续

 扩大对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扶

 持,进一步提高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

 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使经济增长点与财

 政收入的增长点相吻合.各级政府和财

 政部门在理财思路上,要打破所有制界

 限,把对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放

 在应有的战略高度.

 3.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不得在名义

 税率下再滥行减免税.各种退库和税收

 返还,包括税务部门手续费提退等都要

 国

  ?

 工『乍研究?

 重新明确政策,严格审核把关.对企业

 欠税,有还款能力的,应及时催交入库,

 对于拒不交纳的,应通过强制措施包括

 诉诸法律,公开曝光等,敦促其按章纳

 税.对确无还款能力的,应区别情况,按

 章处理.一般来说.今后不应允许再发

 生新欠.如有新欠,应追究有关责任人

 的责任.

 4.整顿预算外资金,减轻企业和农

 民的不合理负担.费多了,肥了部门行

 业,亏了国家财政.有言称:”一税轻,二

 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所谓”一税”,

 是按税法规定收取的税,”二税”是指有

 省级以上政府红头文件的收费,”三税”

 是指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凭借垄断和

 权力的乱摊派和乱收费.当前的清费保

 税工作应是坚决砍掉”三税”,认真清理

 “二税”.对于确需保留用于提供准公共

 产品的尤其是具准人性和惩罚性的收

 费,如规费,资源管理费等,要纳入综合

  财政预算管理.通过清理农村”三乱”,

 减轻农民负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

 长,带动财政增收.

 (二)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调动各

 级培植财源的积极性.

 1.正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

 权,严格按事权行使财权.在分税制财

 政体制下,要把实现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作为本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按照事权财

 权相统一和分级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

 善县乡财政体制,以调动乡镇依法理财

 积极性,同时,净化县级财政供给内容,

 优化县级财政理财环境,对应由乡镇管

 理的事权下划给乡镇,特别是属于乡镇

 政府职能的涉农六站(农经站,农机站,

 农技站,畜牧水产站,林业站,水利站),

 下划到乡镇政府管理,并相应调整县乡

 财政体制,建立规范的县乡财政转移支

 付制度.

 2.完善地方税体系,确保地方财政

 收入有稳定的来源.建议适时调整农业

 计税面积,常年产量和税率;对粮食与

  经济作物税负不均的矛盾.要通过折合

 成主粮的方式或扩大农业特产税征收

 范围来解决.扩大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

 ■

 育费附加的税基,废除原来随”三税”附

 征的办法,实行统一的比例税率.扩大

 车船使用税收入规模,提高现有征收

 额.也可以在销售油料环节实行价外

 税,定额征收,并逐步取消各种交通收

 费.区分各类资源性质,储量情况,按照

 开发利用计划,拓宽资源税征收范围,

 并适当调整资源税征收标准.完善土地

 使用税,将土管部门征收国有土地出让

 金并入土地使用税,作为一个独立税

 目,在出让环节一次性征收,并实行内

 外资企业统一标准征税.改革房产税,

 将内外资企业所执行的房产税进行归

 并,按房产现值为计税依据.重新核定

 税率水平,并规定一个税率幅度.赋予

 地方政府一定的权力,以便各地根据实

 际灵活掌握.规范个人所得...

推荐访问:当前我县财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我县 困境 对策

版权所有:袖书文档网 2002-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袖书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袖书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鲁ICP备20026461号-1